阿里山纪行1114.ppt
吴功正,阿里山纪行,学习目标:1、欣赏阿里山的如画美景。2、学习本文移步换景的写法。3、品味本文富有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检查预习,1、读准下列红字的音风靡()山岚()谛听()雄踞()鱼鳖()静谧()一泓()幢顶()堪称()红桧(),m,ln,d,j,bi,m,hng,chung,kn,gu,阿里山,阿里山 位于台湾嘉义县东北,是大武峦山、尖山、祝山、塔山等18座山峦的总称。最高峰为大塔山,海拔为2663米,东距台湾最高峰玉山(高3997米)甚近。阿 里山风景区面积约有175公顷,是台湾著名的天然森林公园和旅游胜地。,整体感知,放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作者所描绘的阿里山的美,说说阿里山的哪些景给你印象最深。,合作讨论,1、划出文中表明作者行踪的语句。2、一路上,作者欣赏到了阿里山的哪些景点,给各个景点起个名字。(小提示:可采用“形容词+景点名称”的形式给每个景点命名,即“的”的形式),路线,台北松山机场,嘉义,乘森林小火车进山,阿里山站,从火车站到神木,尚有一段路,峰回路转,迂曲穿过一片林区,曲径幽路,在树身之间穿行了一阵,终于看到了神木,下山的路上,(古典的站台),(清澈的姊妹潭),(静谧的森林),(厚密的 青苔),(古老的神木),(无边的林海),(浓稠的云雾),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景物依次描写下来,就是移步换景。游记一般采用这种写法,按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移步换景,风光再现,雾 气 缭 绕,云海山林,森林小火车,古典的车站,风光再现,品味语言,再次细读课文,画出你认为写得优美的语句并作简要分析。,提示:(1)修辞美:本文运用了对偶、比喻、排比、引用等多种修辞。(2)节奏美:交错运用整句和散句,大 量运用叠词。(3)拟声美:运用拟声词。,整体感悟:,1.开头一段写两岸学者欢聚台北的融洽场面,有何作用?2.作者进阿里山时有何独特感受?3.作者在去阿里山神木的路上见到哪些如画风光?4.作者笔下的神木是什么样子?它有哪些丰富而深邃的文化内涵?,深入探究,你认为神木美不美?它有哪些丰富而深邃的文化内涵?,台湾民谣:一二三,到台湾,台湾有个阿里山,阿里山,有神木,明年我们回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