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一第四单元背景知识.ppt
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唐朝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此图出自敦煌莫高窟第156窟,为晚唐时期的作品。全图高107厘米,宽857厘米,亦称张议潮统军出行图。绘于晚唐咸通六年至八年(865867)。此窟是张淮深为纪念其叔张议潮所修的功德窟。唐大中二年(848)张议潮在沙州(即敦煌)起兵逐吐蕃,随即挥军东进西征,尽复甘、凉、肃及伊西等地,并奉河西十一州图籍归唐,结束了吐蕃在河西的百年统治,解除了唐王朝西顾之忧,确保了中原西去通路。大中五年唐宣宗敕封张议潮为河西十一州节度使。,募兵制的实行,使边将得以专兵,节度使的势力不断扩大,“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尾大不掉,很快发展成为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安史之乱后,唐政府不仅对参加叛乱的节度使不予追究,而且还任命安史旧部担任节度使。平叛过程中设置的节度使也大多保留下来。这样,藩镇割据的局面进一步扩大,史称:“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这些节度使名义上是唐政府的节度使,但实际上“虽奉事朝而不用其法令”,中央集权严重削弱。,藩镇问题的扩大,发展:唐末,黄巢起义瓦解唐王朝。907年,唐朝节度使朱温废唐哀帝,称帝,建立后梁。此后中国进入了50多年的五代十国时期。,从五代十国到北宋的统一,北宋初,君臣讨论国家长治久安之策。宋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宰相赵普对曰:“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治之,无他奇巧也,惟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引自续资治通鉴长编),宋朝的基本国策,杯酒释兵权,用经济特权换取兵权分散宰相的权力,加强皇权分散地方权力,加强中央权力严密防范武将专权、夺权,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官、职、差(分化事权)饥荒、动荡年代招募士兵科举取士人数很多,文官地位高重文轻武,宋朝的特点,积贫积弱吏治比较腐败租佃制发展,土地兼并严重商品经济发展、繁荣文化发展繁荣爱国主义思想空前发展风俗画、市民文学的兴起,辽宋夏金并立示意图,后世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朱熹:(王安石)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挤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肆虐,流毒四海。邵伯温闻见录:王荆公(安石)为相,寝食不暇,尽变更祖宗法度,天下纷然,以至今日之祸(指靖康之变)!王夫之:“故王安石之为小人,无可辞也。”列宁曾称赞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