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ppt
第二章 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2.1 古代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2.2 早期的管理思想,2.3 古典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2.4 行为科学理论,2.5 现代管理理论,绪论,管理学形成的标志:19世纪末20世纪初,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管理学形成之前的两个阶段:(1)古代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从有了人类集体劳动开始到18世纪)(2)早期的管理思想(从18世纪到19世纪末)管理学形成后的三个阶段:(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2)行为科学理论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3)现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2.1 古代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万里长城:始建于公元前200年,动用人力几十万,历史100年。东起河北省山海关,西止甘肃省嘉峪关,横跨河北、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和甘肃七个省、市、自治区,长达6700公里。它不仅是古代中国人民留给世界的一个奇迹,也是古代中国人民最好的管理实践。,2.1 古代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中国古代的许多著作中都有管理思想的论述:比如孙子兵法。田忌赛马: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的故事。,2.1 古代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金字塔:建于公元前5000年左右,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共耗用万斤重的大石块230多块,动用10万人干了20年。罗马天主教会:远在大工业生产之前,就解决了人类大规模活动的组织问题。天主教会是按地理区域划分其基层部门,但在该基础上采用了高效率的职能分工,以便更好地处理问题。在各组织中都配备了辅助人员,使专业人员和下级既参与制定决策但又不破坏其指挥的统一性。这种做法使它能够全面地控制分布在世界各个角落里、5亿以上的教徒的宗教生活。,2.2 早期的管理思想,18世纪至19世纪资本家直接担任管理者,靠自己主观经验和直观判断组织生产领导活动,缺乏统一的操作规程、统一的办法和标准,生产管理尚处于积累实践经验的阶段。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国富论系统阐述了劳动价值论和劳动分工理论 提出了“经济人”假设查尔斯巴贝奇:“边际熟练”原则 按生产效率的不同来确定报酬罗伯特欧文:生产中要重视人的因素,2.3 古典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管理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有特种雇佣人员(经理、厂长)作为资本家的代理人进行管理。在管理方法上,由原来单凭经验管理,而上升到科学化、系统化、标准化、制度化方向。,2.3 古典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科学管理”之父如果要确认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诞生的年代,那么有充足的理由将其定在1911年,因为就在这一年,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出版了。这本书阐述了科学管理(Scientific management)理论应用科学的方法从事一项工作的“最佳方法”,它的内容后来很快地被世界范围的管理者们所接受。泰勒的理论和研究活动,确立了他作为科学管理之父的地位。主要著作:计件工资制度 车间管理 科学管理原理,2.3 古典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泰勒1856年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的杰曼顿。他一生中的大部分工作生涯,是在费城米德瓦尔钢铁公司度过的。从普通工人开始,步步高升,最后当上总工程师。作为一位有着清教徒背景的机械工程师,他始终对工人的低效率感到震惊。在管理过程中,他发现生产的低效率是因为工人普遍有“磨洋工”的倾向,泰勒确信工人的生产率只达到应有水平的1/3。于是,他开始在车间里用科学方法来纠正这种状况。他花了20年的时间以极大的热情寻求从事每一项工作的“最佳方法”。做了各种试验,包括工时、动作的研究;工具、材料等标准化研究,并根据这些成果制定了比较科学的工作定额和为完成这些定额的标准化工具。,2.3 古典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泰勒所做的试验包括:秒表测时、搬运生铁实验、铁锹实验、金属切削实验。并将一系列试验及所得到的结论写进了科学管理原理中。概括起来,其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有:(1)劳动方法标准化原理(2)培训工人科学化原理(3)差别计件工资制度(4)管理职能专业化原理,2.3 古典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科学管理”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1)促进了当时企业管理的普遍改革,提高工作效率。(2)科学管理的一些基本概念为现代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为解决管理问题开阔了眼界。“科学管理”的局限性:(1)“经济人”的假设。(2)机械模式。(3)上述管理原理中,有一些是自相矛盾的。,2.3 古典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法约尔(Henry Fayol):一般管理理论的奠基人,法国的亨利法约尔(Henri Faayol)是和泰罗并驾齐驱的古典管理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他的研究与泰罗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关注的焦点是整个组织。代表著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860年从圣艾帝国立矿业学院毕业后进入康门塔福尔香堡采矿冶金公司,成为一名采矿工程师,并在此度过了整个职业生涯。从采矿工程师晋升矿井经理直至公司总经理,由一名工程技术人员逐渐成为专业管理者,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2.3 古典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企业经营的六种活动 技术活动主要指企业所从事的、制造和加工活动。商业活动-主要指企业的采购、销售和交换活动。财务活动-企业所从事的资本筹划活动、以及对已筹集的资本的有效运用。安全活动-指企业所从事的保护企业资产、保障企业人员人身安全的种种活动。会计活动-指企业所从事的存货的盘点、资产负债表的制作、成本核算、统计等活动。管理活动-主要指企业所从事的计划、组织、命令、协调和控制。,2.3 古典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管理的五项职能计划:就是探索未来、制定行动计划;组织:就是建立企业的物质和社会的双重结构;指挥:就是使其人员发挥作用;协调:就是连接、联合、调和所有的活动及力量;控制:就是注意是否一切都按已制定的规章和下达的命令进行,2.3 古典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管理的14项原则,(1)分工;(8)集中;(2)权力与责任;(9)等级链;(3)纪律;(10)秩序;(4)统一指挥;(11)公平;(5)统一领导;(12)人员的稳定;(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13)主动性;(7)人员报酬;(14)集体精神。,2.3 古典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等级链:从最上级到最下级各层权力联成的等级系列(或结构)。,目的是要加强统一领导、指挥,来自上级的命令、指示或下级向上级的报告、请示都应按这个途径逐级传递。实际上就是两条线:自上而下的命令和自下而上的请示。,2.3 古典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法约尔桥”原理:意指在层级划分严格的组织中,为提高办事效率,两个分属不同系统的部门遇到只有协作才能解决的问题时,可先自行商量、自行解决,只有协商不成时才报请上级部门解决。,2.3 古典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泰勒:自下而上的研究法约尔:自上而下的研究评价:一般管理理论是西方古典管理思想的重要代表,对管理理论的发展和企业管理实践的发展均有着重要的影响,并成为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不足:从静止的角度来研究组织结构的设计,没有从动态的角度来研究组织的运动和发展,也不太关注组织与环境的关系。,2.3 古典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韦伯(Max Weber):“组织理论”之父,德国的马克思韦伯是与泰勒、法约尔同时代的另一位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所谓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从而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出生于一个有着广泛社会和政治联系的富有家庭,学识渊博,毕生从事学术研究,涉及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和宗教等领域,学术上颇有成就。主要著作有:经济史、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理论等。理论核心:组织活动要通过职务或职位而不是通过个人或世袭地位来管理。,2.3 古典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6大特点:,2.4 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行为科学理论与古典管理理论的根本不同:对人的看法发生了改变!,2.4 行为科学理论,乔治埃尔顿梅奥(Elton Mayo,1880-1949),人际关系学说的创立来源于霍桑实验的结果实验背景:地点: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时间:1924年至1932年试验目的:研究企业中生产条件变换与工人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2.4 行为科学理论,试验内容:,()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室试验()访谈试验()接线板小组观察研究,2.4 行为科学理论,试验结果:,(1)无论工作条件是改善还是取消改善,试验组和非试验组的产量都在不断上升;(2)在试验计件工资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时,发现生产小组内有一种默契,大部分工人有意限制自己的产量,否则就会受到小组的冷遇和排斥,奖励性工资并未像科学管理理论认为的那样使工人最大限度的提高生产效率;(3)在历时两年的大规模的访谈试验中,职工由于可以不受拘束地谈自己的想法,发泄心中的闷气,从而态度有所改变,生产率相应的得到提高。,2.4 行为科学理论,梅奥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其基本观点是:、职工是“社会人”、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新的领导方式,2.4 行为科学理论,对人际关系学说的评价贡献:克服了古典管理理论的不足,奠定了行为科学的基础,为管理思想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成为管理学的第二个里程碑,行为科学由此而兴起。局限性:(1)过分强调非正式组织的作用(2)过多地强调感情的作用,似乎职工的行动主要受感情和关系支配(3)过分否定经济报酬、工作条件、外部监督、作业标准的影响。,2.4 行为科学理论,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Maslow1908-1970),人道主义心理学家,1943年发表了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提出了人类需要的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需要、尊敬需要、自我实现需要。,2.4 行为科学理论,理论要点:(1)人的需要取决于他已经得到了什么,还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够影响行为。(2)人的需要有层次,低一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高一级的需要才出现。,2.4 行为科学理论,人的需要以层次形式出现,在较低的需要满足后,人们才能上升到较高层的需要追求。,2.4 行为科学理论,生理的需要: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需要,如对衣、食、住、结婚生子等。,安全需要:生活保障、就业、医疗、养老金、退休工资。,社交的需要:需要朋友、爱人,并与上级、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对别人帮助并帮助别人。,尊重的需要:自尊心、自信力、对能力、知识、成就和名誉地位的需要,渴望得到承认和尊重,自我实现需要:经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个人的理想和抱负,实现对未来 美好生活和工作的期望,2.4 行为科学理论,在企业中的应用,2.4 行为科学理论,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Fredrick Herzberg,1923-2000),美国心理学家,1959年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写了工作与激励一书,提出了激励的双因素理论。,2.4 行为科学理论,()保健因素:意思是这类因素对职工行为的影响类似卫生保健对人体的影响。()激励因素:这类因素具备时,可以起到明显的激励作用;当这类因素不具备时,也不会造成职工的极大不满。二者的区别在于,激励因素是以工作为中心的;而保健因素则与工作的外部环境有关。,2.4 行为科学理论,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成就认可工作本身成长责任进步,监督公司政策与主管的关系工作条件薪水与同事的关系个人生活与下属的关系地位安全与保障,极满意,中性,极不满意,2.4 行为科学理论,2.4 行为科学理论,双因素理论与需要层次理论的关系,2.4 行为科学理论,麦格雷戈(Douglas Mc Gregor,1906-1964),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心理学教授,1960年在企业中人的方面中提出了关于人性的假定。管理人员持某一种对人本性的观点时,就会形成与之相应的管理方式。,X vs Y,2.4 行为科学理论,X理论要点:,一般人都生性懒惰,尽可能地逃避工作。一般人都缺乏雄心壮志,不愿承担责任,宁愿被人领导。一般人都以自我为中心,对组织需要漠不关心。一般人都天生反对变革,安于现状。一般人都不太机灵,缺乏理智,易于受到欺骗和煽动。,2.4 行为科学理论,Y理论要点:,人并非天生就厌恶工作,工作对人来说是一种满足。在适当条件下,人不但接受而且主动地承担职责。有机会,人能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统一起来。人们愿意、也能够通过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来完成自己认同的组织目标。大多数人都具有较高的解决组织问题的想象力和创造性。,2.4 行为科学理论,威廉大内(W.G.Ouchi),日裔美籍教授,主张坦白、沟通、开放作为基本原则实行民主管理。,企业对职工长期雇佣,使其感到职业保障;应上下结合制定政策,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实行个人负责制,鼓励创造性的执行上级命令和指示;上下级关系要融洽;控制机制要较为含蓄,但检测手段要正规。,2.4 行为科学理论,行为科学的局限性:,1、行为科学带有很强的阶级性。离开阶级分析来研究人的行为,把人看成是抽象的人。举例:民间故事2、行为科学实际上并不太科学。行为科学将人的思想和需求理想化和简单化了,它不能完全解释作为盈利性组织所会遇到的一切问题。,2.5 现代管理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至今,吸取了现代自然科学知识,特别是技术科学的新成就;更加注重管理中人的因素。,1961年12月,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在美国管理学杂志上发表了管理理论的丛林的文章,把当时的各种管理理论划分为6 个主要学派。,2.5 现代管理理论,2.5 现代管理理论,代表人物:切斯特巴纳德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应使用社会学的观点来分析和研究管理问题。1.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2.组织的基本要素:协作意愿、共同目标、信息沟通。3.管理者的领导权威来自下级的认可。,2.5 现代管理理论,代表人物:彼得德鲁克 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商业周刊称其为“当代不朽的管理思想大师”经济学人周刊称其为“大师中的大师”简历:1909年生于维也纳1929年去伦敦任新闻记者1937年后定居美国,曾在美国几家国际性大公司担任管理顾问,并在纽约大学、贝宁顿学院等高等学府执教、教授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撰写出版了数十部经济学、管理学著作。代表作:管理的实践、管理:任务、责任实践、有效的管理者等。,2.5 现代管理理论,主要内容:又称案例学派,它否认管理理论的普遍价值,主张从“实例研究”、“比较研究”中导出通用规范;由经验研究来分析管理。该学派认为,通过分析、比较和研究各种各样成功和失败的管理经验,就可以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以有助于学生和从事实际工作的管理者理解管理原理,并使之学会有效地从事管理工作。,2.5 现代管理理论,代表人物:赫伯特西蒙 简历:美国管理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在管理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都有较深厚的造诣。早年就读于芝加哥大学,于1943年获得博士学位。自1949年担任美国卡内基一梅隆大学计算机与心理学教授,由于“对经济组织内的决策程序所进行的开创性研究”而获得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2.5 现代管理理论,主要观点:由于决策是管理者的主要任务,因而应该集中研究决策问题,而管理又是以决策为特征的,所以应该围绕这个核心来形成管理理论。西蒙认为管理与决策是同义词(Management is a synonym of decision making)决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瞬间决策可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决策中的满意准则(代替最优准则)最优不存在找最优成本太高,2.5 现代管理理论,代表人物:卡斯特、罗森茨韦克和约翰逊等人理论要点:1.强调从系统观念上给管理人员提供一种思想方法,提供一种把企业内外环境、各种因素作为整体进行考虑的结构;2.企业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一体化系统,它是一个由许多分系统组成的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3.企业是一个开放系统,它受环境影响,也影响环境。它在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中达到动态的平衡。,2.5 现代管理理论,代表人物:菲德勒、伍德沃德、劳伦斯、卢桑斯等 理论要点:1.现实中不存在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理想化管理理论和方法,管理应随机应变,即采用什么样的管理理论、方法及技术应取决于组织环境;2.管理学者的任务,就在于归纳出管理中的情境究竟是由哪些因素组成,它们又有多少种存在状态,又有多少种不同管理方法。,2.5 现代管理理论,代表人物:一支庞大的学者群 管理科学的兴起:管理科学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数学在战争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战后出了一本书:Operation Research管理科学(狭义的)指运筹学,即数学在管理中的应用,2.5 现代管理理论,管理科学学派的主要特征:1.将数学应用到组织管理上去;2.在管理中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3.系统观念引进管理的方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