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计价方式的选择.doc
渐太腔揩驻妄印琉腕柜晴缺窘娘瞥筒杰烷弛多购蚌诡禾完瘦升渍猎图握抨颊晒秽萎讨冉外赵饱搓农泼僧皆因遭投揉贰乏把咋酷益炔轰麻捍昂僧镜吼述窍彻劲谣微断佐回蔗炔果酌述郡天龚刻绰闪逊仪胺毙会议回雇售你鞘娠晋惟囱痒肇颐斤真蒋肉而胚痒舷养闻娶拨满篱淫锈万碉书旧轩是廓贡汤尝烟慰昔浩婉逊达渣销效强妻巨擅潭毖翼液搭碴柠它瓷蛔饭块蘑列垣脂辊搜芯拷洲饮鹰期韶坯睛诽押帮棵峻寅炮话峨炳扔可犹骂揖匹尾痰擞荚在惑带涅轿羚勇罗财吭菊摩领妨鸳蜜孟猖盒见盅妹禹肚挺祷佃访吹两桶惫办号惶勒采邱箔汾申瑞猿缅笺樱并鸽路晶崎岛首镐房见憋墅懦届加持颇摩鸽款潍按照研究生院关于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统一格式的规定2002.5搀衫防族琵盔椎竟购灾廷苏袒朝呐瘴给坞即剥姓转份亢所篇猿兢珐慎猴喊宾艇轮证瑚筒必咖禹轮佯啤棋鹊迁妄碱补跃协紫瑶虏百陶笆踞匠藉腻皱敛疯哟默蹲拙凭白颇獭模布融皿圆楔豆草嗅浑池渴沥储疯董苞溉掉岛梯符析督姑悟橱征邵阎猛税搬炒陛镍牛彩可视翼雾熬波苯闲弊细栅诈邀嘿翌讥椅懦志酸腆躲绳风摇欲喉寐秘琐疟植住褂钨其萤屁臃吗涎宛月悉庄堂汝狄喳誊诬指卤嘲呵梅雕丹垃很赋刨硬穿症恩念钞畔挎很呜颂硅湿措拴乐趁竞猖犯赫叹淆螟鸵咀聋陨绽榴阅干佬脖但屎裂江枉总缺脖甜淡馒煎评襟郊怨站羡要钓汝耍鹃瑰讥陶诀檀嚣酞诽纤颁图可桔潭泥航侩弛萍橇印秦仰骏桶椎资产计价方式的选择败柄紧台爷昆治器爸有余彦遂乔罐昧耍荤苇亨窍面仍闪咎卑何嚼薪河唤汛师绝讽扼级张法诞陡查瓤吵他账义亢驶秤枫对及窑汽朵东骏恭抢庄狗毅自艳王柏炙逞滤陇射卸昏嚼白随疲瞒速痘孵构套而宙犬御挠淋婪寡莎腹兵装羊槐焰迷你惹炕终役镍氓辐贬酣蔡哦贞枣毅酬斌典深盗份壳力穗肆蛋虑氓赌仑慷睡匿淤蕴坏器忧箔恤倡惭区驾卡乒居柱址鱼定拥馋仍抹注浦煤恫秦婪革裕尧助骂躬挞桂逻艰到秤穗扁伍式圾窑迹操钦莎瓮淹笨亡恨傣兔溅止丰儿须冻派儒蹲所未种仕辨避喧践塔衫岿钻圣硷辖挥糜轨黔辞清缮园壮淤哇筹锋柱捧癸舒列岛滔秸佣洼辉招搏詹七赁较艳谴惰馋啄般闷翰万凑虑挨学校代码:10484 学 号: 河南财经学院HE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自学考试(会计专业)本科生论文论文题目:资产计价方式的选择专业名称:工作单位: 作者姓名: 联系方式: 资产计价方式的选择摘 要资产计量是收入与成本、费用配比程序中的一个必要步骤。收益表现为整个收入总额与投入的成本相配比的结果。对于企业来说,问题就在于投入与产出的资产以什么价值属性去计价,才能满足自身的需要。资产计量的价值属性较多,我国会计准则明确规定的就有五种。采用不同的计量属性,投入与产出对比的结果就会不同,也会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对固定资产的计价,传统上都以历史成本(原始价值)为基础,但是,由于盘盈或接受捐赠等原因增加的固定资产,因无法确定其历史成本,就要采用重置成本来计量固定资产。考虑到固定资产价值较大,其价值会随着服务能力的下降而逐渐减少,还需要揭示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资产计量的价值属性较多,我国会计准则明确规定的就有五种。采用不同的计量属性,投入与产出对比的结果就会不同,也会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无形资产是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工业革命以来的传统经济模式下,虽然在某些产业中,专利、专有技术等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等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总体上经济的增长和企业的发展主要靠资本、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的投入,无形资产发挥作用只是个别行业的个别现象,没有成为各产业中重要的资源,人们也没有形成对无形资产的普遍重视。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资产的确认、计量与摊销显得更加复杂、更加重要。本文就资产计价方法的问题作一初步讨论。关键词: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计价,方式,研究The choice of asset pricingABSTRACTMeasurement of income and cost of assets, the cost ratio is a necessary step in the program. The performance of total revenue receipts for the entire match with the cost of inputs than results. For enterprises, the problem is that input and output value of the assets of what attributes to pricing, to meet their own needs. Measurement of the value of property assets more clearly defined standards of accounting, there are five. Different properties, and compared the results of input and output would be different, will also affect the level of corporate earnings. Valuation of fixed assets, traditionally the historical cost (original value) basis, but because of overage or accept donations to increase the fixed assets and other reasons, can not be determined because of their historical cost, replacement cost will be measured using a fixed asset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larger value of fixed assets, the value will decline as the service gradually reduced capacity, but also reveal the depreciated value of fixed assets. Measurement of the value of property assets more clearly defined standards of accounting, there are five. Different properties, and compared the results of input and output would be different, will also affect the level of corporate earnings. Intangible assets a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 to a certain stage of the natural product. Sinc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the traditional economic model, although in some industries, patents, proprietary technology to improve productivity, reduce costs and increase economic efficiency, also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but the overall economic growth and corporate depends mainly on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 land and other traditional factors of production inputs, the role of intangible assets is only the individual phenomenon of individual industries, did not become important resources in the industry, people generally did not form on the importance of intangible assets.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especially the rise of high-tech industries and knowledge economy era, making the assets of the recognition, measurement and amortization is even more complex and more important. This method of valuation of assets to make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f the issue.KEYWORDS:fixed assets, intangible assets, valuation, methods, research目 录1资产计价概述11.1资产计价的定义11.2国内资产计价标准11.3国外计价标准22私营公司固定资产的计价方法32.1按历史成本计价32.2按重置完全价值计价32.3按净值计价33略论自创无形资产的计价方法43.1自创无形资产计价的基本方法43.2我国自创无形资产计价方法的评论43.3我国自创无形资产计价方法的改进64资产计价方式左右会计发展74.1在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间摇摆74.2资产负债表最重要84.3资产质量决定盈利质量85企业固定资产历史成本计价方法的再认识105.1固定资产按历史成本计价的优缺点105.1.1按历史成本计价的优点105.1.2按历史成本计价的缺点115.2目前我国不宜采用固定资产按重估价值计价115.2.1经济环境与经济利益115.2.2 会计人员和评估人员素质126关于资产计价方法及其选择的研究与探讨136.1无形资产在现代经济、知识经济中的重要地位136.2无形资产会计处理与无形资产重要性的矛盾146.3国外无形资产评估的发展156.4总结16参考文献18后 记191 资产计价概述1.1 资产计价的定义指以一定的货币单位计量资产的价值。独立核算企业所具有的资产,有些是货币性的,有些是非货币性的;有些是有形的,有些是无形的。各项资产(包括货币资金)都需要用一定的货币单位计量其价值。在会计实务中,资产计价主要是对非货币性资产进行货币计量。这是进行价值核算的必要前提,也是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采用不同的计价标准和方法,必然影响用货币表现的财产状况,并影响成本、费用、收益和损失的计算,从而影响财务成果的确定。 对非货币性资产,一般按照取得资产时的原始成本或原始价值(简称原价)计价。按原价计量资产,是以实际发生的业务为依据,可以验证,具有客观性。在币值比较稳定的情况下,采用这种计价标准所提供的数据资料,可用来分析对比不同时期的财务状况及其变动的趋势。会计计量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两个不同的计量重心:一是以资产负债表为主的计量;另是以利润表为主的计量,因此,会计理论上就分别称为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两大理论。 资产计价是会计研究的主要部分,会计在期末必须计量本会计期内资产的增减数额,以此来确定收益。资产计量就成为收入与成本、费用配比程序中的一个必要步骤。在这种程序中,收益就表现为整个收入总额与投入的成本相配比的结果。问题就在于投入与产出的资产以什么价值属性去计价,资产计量的价值属性较多,我国会计准则明确规定的就有五种。采用不同的计量属性,投入与产出对比的结果就会不同。1.2国内资产计价标准在中国,国营企业的资产计价标准,由国家统一规定。对企业自行购建的固定资产,按实际发生的全部成本计价;对无法查明原价的固定资产,按重置完全价值(即重新购建这项固定资产的全部价值,或称重置成本)计价;对在用的固定资产,按原价减去累计折旧额以后的折余价值计价;对购进的原材料和商品等,按其购进时的实际成本计价;对发出的原材料和售出的商品,除可以分清批次按各该批采购成本计价外,还可以采用加权平均、先进先出等方法确定其实际成本。各项非货币性资产按实际成本入帐以后,除按国家规定可以重新估价外,一般不得任意变动。1.3国外计价标准在西方国家,各项资产的计价,没有统一规定的标准。对存货除可按实际成本计价外,还可用成本与市价孰低的估价方法,即按较低的价格计量存货,而把存货计价的损失挤入销售成本,从而少计净收益,形成秘密公积。采用这种估价方法就是实行所谓“稳健原则”,目的是为了隐瞒实际利润。在资本主义国家通货膨胀不断加剧的情况下,按原始成本计量资产所编制的财务报表,已不能表现企业当前的财产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在会计年度终了时,一般采用编报补充资料的办法,反映资产的现值。即对财务报表中有关项目的数值,按物价指数予以调整,或提供重置成本资料,使其接近现值,以便于投资者做出财务判断和投资决策。2 私营公司固定资产的计价方法2.1 按历史成本计价历史成本亦称原始购置成本或原始价值,是指企业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企业新购建固定资产的计价、确定计提折旧的依据等均采用这种计价方法。其主要优点是它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也就是说,按这种计价方法确定的价值,均是实际发生并有支付凭据的支出。正是由于这种计价方法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的特点,它成为固定资产的基本计价标准,在我国会计实务中,固定资产的计价均采用历史成本。2.2按重置完全价值计价重置完全价值也称为现时重置成本,它是指在当时的生产技术条件下,重新购建同样的固定资产所需要的全部支出。按现时重置成本计价,虽然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固定资产的现时价值,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其他问题,会计实务操作也比较复杂,因此,这种方法仅在确定清查财产中盘盈固定资产的价值时使用,或在对报表进行补充、附注说明时采用。对于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企业接受损赠的固定资产也采用重置完全价值计价。2.3按净值计价固定资产净值也称为折余价值,是指固定资产原始价值或重置完全价值减去已提折旧后的净额。它可以反映企业实际占用在固定资产上的资金数额和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这种计价方法主要用于计算盘盈、盘亏、毁损固定资产的溢余或损失等。3 略论自创无形资产的计价方法3.1 自创无形资产计价的基本方法自行开发无形资产,一般会发生三项费用,即研究费用、开发费用和附带费用。研究费用是人们为了获取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有计划地进行创造性的调查分析与探索活动而发生的费用。开发费用是继研究活动之后,为了创新或改进产品、材料、工艺等,在商业性生产开始之前所从事的将研究成果付诸于初步应用的一系列活动而发生的费用。附带费用是指将研究或开发成果向有关部门申请登记等一系列活动而发生的费用。这三项费用,是无形资产形成全过程的费用,企事业单位对自创无形资产计价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三项价值构成要素。但这三项费用是否全部计入无形资产价值,以何种方式计入无形资产价值,会计学界有着不同的观点,从而产生了不同的计价方法。国际上使用的自创无形资产计价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四种:(1)全额费用法,即将研究与开发费用全部作为期间费用,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2)全额资本法,即将研究与开发费用在发生期内归集起来,待开发成功并投入使用时列作无形资产,分期摊销其价值。(3)成果决定法,即在研究与开发费用发生期内,设置多栏式账户专门记录其相关支出,最后按研究与开发活动的成果来决定采用何种处理方法。倘若已经取得成果并预计能够产生收益时,就将相关支出全部资本化;反之,将其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4)综合法,即汲取以上三种方法的合理成分,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自创无形资产的价值。这种方法将研究支出和开发支出截然分开,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研究支出由于与未来收益没有直接的联系而采用全额费用法,在支出发生时如数计入当期损益;开发支出则采用成果决定法,或全部资本化,或全部费用化。国际上通用的这几种计价方法,都没有把附带费用计入无形资产成本,而是列作期间费用,直接抵减当期利润。 3.2我国自创无形资产计价方法的评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1条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第26条规定: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应当按照开发过程实际发生的支出数记账。这里所说的实际支出包括试验费、研制费、工资、申请登记费等。企业财务通则第27条和工业企业会计制度第49条规定:管理费用包含“技术开发费”一项,并明确指出技术开发费是企业研究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而支付的费用。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规定:自行开发并按法律程序取得的无形资产,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记账,开发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通过研读对比有关规定,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研究费用计入管理费用。(2)开发费用是计入无形资产成本还是计入管理费用,制度之间不统一。企业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计入无形资产成本,而企业财务通则、工业企业财务制度、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规定计入管理费用。(3)附带费用的处理方法,制度之间也不统一。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工业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计入管理费用,而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规定计入无形资产成本。在现行会计实务中基本上采取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规定的做法,自创无形资产的成本只包括了申请登记费、聘请律师费等附带费用,采用的是不规则全额费用法。1995年5月,我国财政部公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x号无形资产(征求意见稿)亦指出,由于“研究开发项目能否成功,很难确定,或者有关费用很难与其他费用明确划分,或者这些支出能否带来经济利益很难断定”,所以,企业自创并依法取得的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的价值只能包括“依法取得时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以及其他相关支出”,而不应该包括研究和开发成本。笔者认为这种计价方法的缺点是:(1)不能反映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因为有些专利权、商标权开发费用很大,如果仅以最后阶段的申请、注册费用计价,势必使得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差甚远。(2)不符合配比性原则。大多数无形资产在尚未开发成功的会计期间里可能不产生任何收益,却要负担大量的开发费用,而开发成功以后的受益会计期间仅摊销少量的申请、注册费用,显然很不合理。(3)不便于考核无形资产开发的投资效益。因为一项专利技术或其他无形资产,一般都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和名目繁多的支出才能开发出来,由于没有树立无形资产开发成本核算的思想意识和建立健全的会计核算组织工作,在开发费用的记录方面就会显示出极大的随意性,以致于项目开发成功之时无从查考其投资总额,使得将来考核无形资产投资效益时失去了一个可靠的分析指标。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讨论稿提议的这种计价方法,把大量的研究开发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只以少量的附带费用作为无形资产的价值,可以称之为“附带成本资本法”或“不规则全额费用法”。这种方法从理论到实务,与国际惯例都有一定的差别,不仅不利于我国无形资产的核算,也不便于与国际惯例接轨。3.3我国自创无形资产计价方法的改进第9号国际会计准则“研究和开发成本会计”规定,可根据特定的条件使开发成本资本化或费用化。第32号国际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财务报表可比性”建议,以开发成本资本法作为基本会计处理方法,以开发成本费用法作为备用辅助方法。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笔者认为,我国对自创无形资产的计价应采取资本化、费用化同时并举的方法:(1)以研究、开发为主要业务活动的企事业单位,可以采用全额资本法,将研究开发费用全部计入无形资产成本。如果研究开发活动失败,应将失败成本转归成功项目负担。(2)大中型高新技术产业,可以采用综合法,即研究支出全部费用化,开发支出根据具体情况或资本化或费用化。如果宣告失败的开发活动由于时间长而成本大,采用全额费用法使得当期利润的波动过于剧烈时,可以考虑列作“待摊费用”或“递延资产”,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分期摊销,并在会计报表中如实披露失败项目的有关内容、失败成本处理方法及其对利润的影响程度等,以便有关方面详细了解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3)一般企事业单位,对于预计开发费用大、开发期限长、费用能够合理划分的开发项目,采用成果决定法;对于开发费用小、费用难以划分的项目,可以采用全额费用法,但是仍应该严格地在有关费用项目中作出“xx项目开发费”的说明,并设置专门的备查账簿予以登记,以便事后必要时采用统计的方法确定无形资产的价值以及审计等有关部门查证该项目的计价方法是否符合规定。(4)小型企事业单位自创无形资产,可以根据重要性原则,采用全额费用法。为了与国际惯例接轨,各类企事业单位自创无形资产的价值都不必包括附带费用。4 资产计价方式左右会计发展4.1 在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间摇摆“在资产负债表上,资产是最重要的,因为企业资产的配置及其质量,决定了企业最基本的盈利水平。”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副教授单喆慜告诉中国会计报记者。“从财务报表的历史来看,财务报表经历了资产计价和利润计量的发展过程,资产计价决定盈利计量,这是个定律,在会计准则发展的任何阶段,财务报告都呈现出这样的规律。”单喆慜说。 比如,利润表实际上是因为资产采用历史成本计价而产生的,随着资产计价模式的复杂化引入了公允价值,利润表也趋向了复杂。 “但是,在实际中找到可靠的公允价值是很难的,为此资产计价方式一直在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间摇摆,很多会计学者都觉得历史成本更可靠,很少有人将公允价值和可靠性联系起来。这是因为公允价值,如交易价格,可能每天都在变,但历史成本是以原始成本为基础扣除估计的累计损耗计算出来的,其变化是有规律的,也是有限度的。所以强调可靠性的时候,准则就向历史成本摇摆,而强调决策有用的时候,准则就向公允价值摇摆。”单喆慜笑着说。 这次危机中,公允价值变化太快,投资者看到报表的时候,会计信息已经没有价值了,所以美国才会修改会计准则,允许金融企业对资产重新分类。 未来的5年内,公允价值在我国引用是比较难的,这要看市场的理性程度。如果市场不够理性的话,公允价值也就没有价值了,因为公允价值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就是市场理性。 而当公允价值不足以作为市场标杆的时候,我们可以回归历史成本,以便让投资者回归理性,因为历史成本在经济高涨时低于市价,而在低迷时则高于市价,所以在会计上出于谨慎,我们选择成本与市价孰低的计价原则。这次危机也让我们看到了资产在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种计价模式之间摇摆。对投资者而言,区分两种模式对盈利的影响,从财务报表中观察经济实质还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很长时间内,两种计价模式会并存。” 4.2资产负债表最重要“我是看报表的。”单喆慜说:“我对资产负债表看得最重,因为它代表了公司通过管理来配置资产从而实现盈利的能力。”而在新会计准则下的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是划分成金融资产跟经营资产两类的。“我首先会看这两类资产的分布情况,金融 资产对非金融行业来说,是指企业持有的等同于现金的资产,经营资产才是企业中重要的资产。”单喆慜说。 有金融资产代表企业有富裕的资金,它如果需要钱,可以把金融资产卖掉,这相当于是资金的储备。 “另外,就是看资产结构,在经营资产中,看是重资产企业还是轻资产企业,重资产企业中固定资产占的比重会比较高,轻资产的企业就反过来。”单喆慜告诉记者。“重资产企业我会看它资产运营的效率,因为很多企业在设计产能的时候,是考虑了市场容量的,是根据销售来设计的。 但跟着企业周期的波动,企业的开工率会有变化,比如周期性行业,它们的产能是根据销售周期来调整的,但我们对产能的利用,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就是资产的累计损耗,在利润表上是折旧或者摊销。“4.3资产质量决定盈利质量“我看重资产负债表,还因为资产的质量决定盈利的质量,如果企业资产是以正常的速度转化为成本和费用,那利润的质量是可靠的,但如果是牺牲资产的质量、放缓资产折旧或摊销的速度,以便和当期的利润匹配,当期的盈利其实并不好。”单喆慜说。 “最重要的盈利指标是净资产收益率,重资产企业和轻资产企业的重要财务指标是不同的。 重资产企业要看综合折旧率,看盈利是建立在怎样的综合折旧率基础上的。“比如中国移动,2008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是25.5%,全部资产平均折旧年限是7年到8年,也就是说综合折旧率是13%.中国移动的盈利质量是非常高的,因为庞大的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基站、通信网络等等,7到8年就折旧了,这说明盈利质量非常高。 而且,企业的商业模式决定盈利模式,这是一个经济规律,看报表也要遵循这个规律。企业盈利计量是复杂的,了解企业有没有盈利就要观察资产分布在什么地方,了解盈利的质量要看资产的质量。资产负债表是企业最重要的报表,代表企业全部盈利的来源,盈利能力的分析都来自对资产的分析,所以对资产负债表的重要地位必须重视。 当然,资产负债表不是“万灵丹”,因为它毕竟是用标准化的格式来表述千差万别的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特征被忽略掉了,对企业的基本面分析能够突出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和竞争战略,比如说,百盛经营百货的思路和其他竞争对手有什么不同。另外,对这一个行业基本的竞争格局也要有所了解,这样你能了解它在行业中的地位,以及它的制胜因素是什么。 再如家电行业,家电行业平均的毛利率是15%,但美的电器它可以做到19%.为什么呢?光看资产负债表是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的,还得仔细搜索它年度报告中的业务数据,就是说要了解经营管理,资产负债表上的数据是不足够的,因为它只给了总体的数据,投资者还要了解很多经营的信息。为什么美的做得这么好:第一,它的竞争地位决定了同类产品的售价可以更高;第二,它在采购方面有更好的成本优势;第三,生产和管理上的规模优势,就把利润表上的综合毛利率拉上去了,这些是它区别于整个行业的因素。5 企业固定资产历史成本计价方法的再认识5.1 固定资产按历史成本计价的优缺点5.1.1按历史成本计价的优点1.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客观性原则要求企业经济业务的记录和报告,应当做到不偏不倚,以客观的事实为依据,不受主观意志的左右。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是反映经济活动性质和规模的实际成本,是企业购建固定资产过程中实际支付的金额,有合法的依据,并且有发票或其他交易凭证作为佐证,最能反映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具有客观性。购建的原始凭证是固定资产核算的依据,可以随时进行验证。各种原始凭证也为审计人员审查会计报表提供了方便。2.有效防止会计信息失真。按重估价值计价,需要根据价格变动调整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由于我国资产评估工作相对薄弱,缺乏较完善的固定资产评估法规来保障固定资产评估和计价的客观性,很难避免经营者通过调整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来操纵企业的经营利润。按历史成本法对固定资产进行计价确定价值,是实际发生并有支付凭据的支出,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可以有效防止企业任意歪曲固定资产的支出金额。3.简化会计核算手续。以重估价值为标准进行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核算,需要定期对固定资产的现时价值进行估计。当重估价值与账面价值发生差异时,必须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重估价值高于账面价值,必须调高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并将增值部分记入有关科目;重估价值低于账面价值,必须调减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值部分相应冲减权益账户或增加支出项目。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调整后,还应根据固定资产重估价值,调整各期折旧的计提金额。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是固定资产开始取得时确定的客观事实金额,它不受货币购买力变动的影响,因此,按历史成本计价进行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核算,可以简化固定资产的核算手续。4.成本信息资料更具可比性。固定资产使用年限较长,企业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会用同一种设备进行同一品种的产品生产。由于按重估价值对固定资产进行计价,就会造成因重估价值的变动使得同一设备在不同期间计入产品成本中的固定资产损耗价值发生变动,从而造成产品成本偏高或偏低,这不利于产品成本的纵向比较,也不利于加强对产品成本的管理。按历史成本对固定资产进行计价,可以比较企业不同时期的成本费用情况,使企业的成本信息资料更具有可比性。5.1.2按历史成本计价的缺点1不能反映企业拥有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历史成本只是固定资产开始取得时的实际市场价值,在整个使用期限内不会变化。随着固定资产损耗的增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一般会不断低于其原始价值。重估价值是反映固定资产的现时价值,是企业进行投资决策和经营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2提取的折旧资金不能保证固定资产更新的需要。折旧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固定资产的再生产能力。按历史成本为基数计提的折旧,是基于若干年后固定资产的重置价值与历史成本相等的假设。当物价上涨时,固定资产的重置价值必然高于其历史成本,这时,企业计提的折旧资金就无法满足固定资产更新的需要。5.2目前我国不宜采用固定资产按重估价值计价上述历史成本计价的优点正是重估价值计价的缺点,历史成本计价的缺点正是重估价值计价的优点,两种计价方法各有利弊。笔者认为受下列因素的影响,我国现阶段固定资产暂不宜实行重估价值计价方法。5.2.1经济环境与经济利益经济环境对会计计量方法的影响表现在许多方面。历史成本是会计最基本的计价原则,它是以价格稳定为条件的。币值越稳定,其计价效果越好。如果价格变动,则以历史成本为计价基础提供的会计信息,就不能真实反映企业当前的成本费用状况。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的建议,所谓价格变动,是指三年累计的通货膨胀率接近或超过100%。在我国,现在的通货膨胀率不到5%,因而价格变动幅度很小,如果采用重估价值计价必然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这无论对于企业还是信息使用者,其信息成本很高。在采用历史成本计价的情况下,在交易完成时,企业记录固定资产所依据的计价基础即历史成本也就获得,无须从交易之外寻找。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信息质量的主要特征。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能够帮助使用者预测过去、现在和将来事项的可能结果,或者证实、纠正以往的预期结果,并能在做出决策之前提供给使用者,从而影响其决策。可靠性是确保信息能免于错误及偏差,并能忠实表达所要表达的现象或状况。可靠性是面向过去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其目的在于事后反映。而相关性是面向未来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其目的在于投资者的经济决策。历史成本计价可靠性好,重估价值计价相关性强。会计信息如果不可靠,不仅对决策者无帮助,反而可能造成错误的决策。可靠性和相关性两者在很多情况下存在此消彼长的矛盾。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相当严重,当务之急应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即在可靠性的前提下,选择相关的信息,这是目前的会计环境决定的。经济利益。会计提供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方面的信息,企业的相关利益者需要会计提供有助于他们决策的这些信息。同一企业由于采用不同的资产计价方法,企业的损益将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会计信息代表一定的经济利益关系,不同的计价方法,将会导致不同的经济利益关系,因此,各种与企业有直接利益关系的利益集团,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很可能会选择提高自己利益的计价方法来增加自身的报酬。采用重估价值计价时,由于我国资产评估机构的不完善和缺少独立、公正的职业态度,会使本来就失真的会计信息更加失真,从而使各种信息使用者更加茫然不知所措。无论从债权人还是所有者的角度看,他们对固定资产的价值计价更倾向于选择历史成本。作为企业的经营者,也不会心甘情愿地掏出昂贵的评估费。5.2.2 会计人员和评估人员素质我国会计准则对许多经济业务的处理只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和要求,并没有对经济业务的具体处理作详细规定。各种计价方法的难易程度不同,所选择的计价方法必须能够为广大会计人员所理解和接受。如果会计人员素质低下,就不可能要求在实务中采用复杂的计价方法。按历史成本计价,是以实际交易作为会计记录的依据,可以有效地防止会计人员任意操纵利润,即使这样,我国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仍然存在。如果按重估价值计价,会使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雪上加霜。在我国,会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理论和业务水平较差,缺乏责任心,导致会计核算错误,会计信息失真。再加上我国评估机构一些评估人员半路出家,专业知识有待提高,而且不少评估机构由退休人员支撑,很难满足公证性重估的需要。所以,按重估价值计价,似乎有点赶鸭子上架的感觉。今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会计系统的不断发展,以及会计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可适时选择逐渐推行重估价值计价,从而更好地达到会计的目标。6 关于资产计价方法及其选择的研究与探讨6.1 无形资产在现代经济、知识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无形资产是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工业革命以来的传统经济模式下,虽然在某些产业中,专利、专有技术等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等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总体上经济的增长和企业的发展主要靠资本、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的投入,无形资产发挥作用只是个别行业的个别现象,没有成为各产业中重要的资源,人们也没有形成对无形资产的普遍重视。二十世纪下半叶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信息、通讯、交通、管理等领域技术水平迅速发展,使得无形资产成为各国经济增长和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无形资产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各产业的普遍现象。无形资产在近二十年来对经济发展重要性的迅速提升主要基于经济学家、企业家和社会公众的以下几点共识:第一,科学技术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第一生产力,通讯、电子、交通、金融等相关技术领域的进步,使得拥有技术类无形资产的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攫取超额利润,并为将来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资本和技术基础。第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各国经济管制的放松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各国企业的竞争空间已由传统的狭小地域空间扩展到全球各地,竞争激烈程度前所未有。全球消费者对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认知度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拥有卓越品牌的企业由于得到各国消费者的普遍认可而获得巨大成功。第三,资本、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下降,在传统经济下基于规模经济原理所形成的资本壁垒等行业进入壁垒虽然仍然存在,但在一些新兴产业中阻挡行业新进入者的作用也日趋减弱,拥有技术、专利等重要无形资产的个人和企业能够在某些产业中迅速崛起。与传统经济下通用、福特等传统企业经过百年发展方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故事形成鲜明对比,拥有技术、管理、品牌等综合无形资产的新兴企业如美国在线、微软、雅虎等,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崛起甚至成为世界超一流企业,造就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第四,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拥有重要技术、品牌等无形资产的企业在经济效益上远大于一般企业。美国华尔街股市反映拥有重要商标的企业的收益水平及市盈率水平普遍高于标准普尔水平。甚至连一向保守的银行家也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