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复习资料.ppt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与管理,张 蕾 蕾,课程总结,试卷信息,开卷,2h,12月20日 14:00-16:00选择题(10分)判断题(20分)简答题(35分)分析题(35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第一章 绪论,化学品、危险化学品的概念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国际公约 170号公约、177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第二章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生产:主要的安全管理制度运输:包装:储存:经营:剧毒品的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生产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检查制度,事故管理制度,安全用火制度,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生产活动,2.3 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安全要求,1)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实行资质认定制度;未经资质认定,不得运输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道路运输营运证,驾驶员、船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上岗资格证,2.5 危险化学品经营的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经营条件(P42-43),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经营场所交通便利、便于疏散、与人口稠密区保持距离,1)经营场所和储存设施2)主管人员和业务人员3)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4)其他条件,经营许可证有效期3年,2.6 危险化学品的登记,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国家化学品登记注册中心、化学品登记注册办公室,登记范围:,1)危险货物品名表中的危险化学品2)其他确定的危险化学品3)登记单位:生产、储存、使用单位,登记机构:,危险化学品登记证书的有效期为3年,剧毒品的运输,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通过道路运输剧毒化学品的,托运人应当向运输始发地或者目的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申请剧毒化学品道路运输通行证。,剧毒化学品在公路运输途中发生被盗、丢失、流散、泄漏等情况时,承运人及押运人员必须立即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并采取一切可能的警示措施。公安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向其他有关部门通报情况;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P27,剧毒品的储存,P39,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第三章 危险化学品安全基础知识,分类及标识各类中常见的危化品主要危险特性,危险化学品的分类,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性物品毒害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危险货物品名表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杂类,主标志由表示危险特性的图案、文字说明、底色和危险品类别号四个部分组成的菱形标志。副标志图形中没有危险品类别号。,当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一种以上的危险特性时,应用主标志表示主要危险性类别,并用副标志来表示重要的其他的危险性类别。,主标16,副标11,爆炸的破坏作用,爆炸火球对物体的直接作用空气冲击波的作用固体分散物的作用地震波的作用,常见危险化学品,1、苦味酸2、黑索金3、梯恩梯4、硝化甘油5、硝酸铵6、氢气7、乙炔8、一甲胺9、一氧化二氮10、二氟二氯甲烷,11、氟气12、氯气13、三氟化氮14、氨15、甲醛16、一氧化碳17、液化石油气18、乙醚19、甲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第四章 危险化学品的燃爆特性,爆炸性基团易形成过氧化物的化学结构与危险化学反应有关的操作,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第五章 危险化学品的职业危害及防护,粉尘的分类有毒品侵入人体的途径毒性评价指标防毒、防尘措施中毒急救,有毒品的分类,在生产环境中,毒物常以粉尘、烟尘、雾、蒸气、气体等形式存在,其存在形式主要取决于毒物本身的理化性质、生产工艺、加工过程等。,毒物进入人体的方式,呼吸道是工业生产中毒物进入体内的最重要的途径。凡是以气体、蒸气、雾、烟尘、粉尘形式存在的毒物,均可经呼吸道侵入体内。呼吸中毒比较快。,皮肤吸收毒物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亦比较常见。毒物与皮肤接触后侵入人体,并随着血液循环扩散。,消化道 毒物经消化道吸收多半是由于个人卫生习惯不良。手沾染的毒物随进食、饮水或吸烟等而进入 消化道。进入呼吸道的难溶性毒物被清除后,可经由咽部被咽下而进入消化道。,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第六章 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技术,安全技术的重要性燃烧三要素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电气事故分类静电的产生、危害和防护安全用电要领(绝缘、水、远离电线杆)典型的化学反应及各自主要危险性化工工艺参数,什么是安全技术?安全技术的作用?内容?(直接、间接、提示性、特殊、其他),安全技术的重要性,劳 动 保 护,P188,闪燃与闪点,自燃与自燃点,燃点(着火点),易燃液体,可燃液体,静电及其预防,在挤压、切割、搅拌、喷溅、流体流动、感应、摩擦等作业时都会产生危险的静电。由于静电电压很高,又易发生静电火花,所以特别容易在易燃易爆场所中引起火灾和爆炸。静电的危害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造成人体电击造成产品损毁造成对电子设备正常运行的工作干扰,静电及其预防,静电安全防护工艺控制工艺流程、设备结构、材料选择、操作管理泄漏导走接地、增湿、添加抗静电剂静电中和静电中和器人体防静电措施,P242,氯化反应,磺化反应,氧化反应,聚合反应,还原反应,裂解反应,硝化反应,典型的化学反应,化工工艺参数的安全控制,化工工艺参数主要是指温度、压力、投料速度、配比、顺序以及物料的纯度和副反应等。严格控制工艺参数,使之处于安全限度内,是化工生产过程防止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根本要求。,温度控制,压力控制,投料控制,物料控制,联想化学实验的控制,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第七章 危险源管理与事故应急救援,什么是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辨识的依据是什么?如何确定重大危险源?什么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为什么要求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 同属于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米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临界量: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危险源辨识,根据物质的危险特性和物质的数量,确定潜在的危险源。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与其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贮存区的临界量之比的和大于或等于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某生产经营单位使用液化石油气气体用于生产中的加热,单元里有储罐和用于生产加热的管道。生产场所中存在6套存放液化气的管道系统,每套系统的最大容量为0.15吨;共有1个储罐,每个储罐的最大容积为60吨。液化气临界量是50吨。该单位是否存在重大危险源?(1)对于生产性质的设备、管道来说,液化气的最大量为:60.15=0.9吨。(2)对于储存性质的储罐来说,液化气的最大量为:160=60吨。(3)液化气的最大总量:液化气的最大总量为60+0.9=60.9吨(4)结论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的规定,液化气的临界量是50吨,按照辨识标准的计算法则AQR=60.9/50=1.221,所以该生产经营单位存在重大危险源。,(1)某生产经营单位存有10吨硫化氢、2吨氯气、0.5吨光气,而硫化氢、氯气、光气相对应的临界量分别为20吨、10吨、0.8吨。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的规定,辨识指标的计算过程如下:,(2)结论:根据以上计算结果,辨识指标AQR1.0,所以该生产经营单位存在重大危险源。,某生产经营单位使用51%的氨水溶液来配置5%的氨水溶液,该单位又使用液化石油气用于生产加热。在该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场所中,生产设备存有20吨51%的氨水溶液,管道系统存有0.4吨51%的氨水溶液。在该生产经营单位的储存区内,储罐存有24吨51%的氨水溶液,容器存有10吨的无水液氨。该单位虽然还存有20吨5%的氨水溶液,其他容器也存有30吨5%的氨水溶液。该生产经营单位储罐存有液化气的总量为20吨。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规定氨水浓度高于50%,临界量为50吨,液化气的临界量为50吨。,(1)生产场所氨的最大量计算:(20+0.4)0.51=10.4吨。(2)储存区氨的最大量计算:10+(0.5124)=22.2吨。(3)氨的最大总量是:10.4+22.2=32.6吨(4)液化气的最大量是:20吨,事故应急救援,事故应急救援的意义如果这一法则适合我国:2006年我国死亡112822人,受伤人数将达327多万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第八章 典型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分析,事故原因(直接、间接)防范和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