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化学44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2.doc

    • 资源ID:5094829       资源大小:189.01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化学44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2.doc

    尚志中学高二期末化学复习试卷(二)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Cu:64 Ag: 108第I部分 选择题(本部分共48分)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8分)1下列各项与反应热的大小无关的是 ( ) A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B反应物量的多少 C反应物的性质 D反应的快慢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质的溶解性为难溶,则该物质不溶于水 B不溶于水的物质溶解度为0 C某离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 D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3要鉴别己烯中是否混有少量甲苯,正确的实验方法是( ) A先加足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然后再加入溴水 B先加足量溴水,然后再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点燃这种液体,然后再观察火焰的颜色 D加入浓硫酸与浓硝酸后加热4反应:X(g)3Y(g) 2Z(g) H<0达平衡后,将气体混合物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正反应速率加大,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正反应速率变小,逆反应速率加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5下列有关甲苯的实验事实中,能说明侧链对苯环性质有影响的是 ( ) A甲苯的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 B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甲苯燃烧产生带浓烟的火焰 D1 mol甲苯与3 molH2发生加成反应6某烃与氢气发生反应后能生成(CH3)2CHCH2CH3,则该烃不可能是 ( ) A2甲基2丁烯 B3甲基1丁烯 C2,3二甲基1丁烯 D2甲基1,3丁二烯7把三氯化铁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产物是 ( )A无水三氯化铁 B氢氧化铁 C氧化亚铁 D三氧化二铁8下列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的方法中(必要时可加热),可行的是 ( )A以AgNO3溶液和稀盐酸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ClB用升华法分离碘和氯化铵的混合物C以粗铜为阴极,精铜为阳极,CuSO4溶液为电解液,精炼铜D用NaOH溶液蒸馏水和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NH4+9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 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向水中加人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B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C 向水中加人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D 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10常温下,将乙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所得溶液pH=7,则此溶液中 ( )Ac(CH3COO)c(Na) Bc(CH3COO)c(Na)Cc(CH3COO)=c(Na) D无法确定c(CH3COO)与c(Na)的关系11现用氯水来制取含有次氯酸的溶液,既要提高溶液中HClO物质的量浓度,又要降低溶液中HCl浓度,下列措施可以采用的是 ( )A加热挥发HClB加水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加NaOH中和HCl D加CaCO3 中和HCl 12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1012mol/L,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K+、Na+、SO42、NO3 . B.Na+、K+、S2、CO32 C.Fe2+、Mg2+、Cl、SO42 . D.NH4+、Cl、K+、SO3213家用炒菜铁锅用水清洗放置后,出现红棕色的锈斑,在此变化过程中不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A4Fe(OH)22H2OO24Fe(OH)3 B2Fe2H2OO22Fe(OH)2 C2H2OO24e4OH DFe3eFe314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导线连接的锌片和铜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极附近的SO42 离子浓度逐渐增大 B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C正极有O2逸出 D铜片上有H2逸出15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Cd + 2NiOOH + 2H2OCd(OH)2 + 2Ni(OH)2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充电时阳极反应:Ni(OH)2 e + OH = NiOOH + H2OB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C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16下图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 ) A 42135 B 21534 C 54231 D 3524117 1L 01mol/L的AgNO3溶液在以Ag作阳极,Fe作阴极的电解槽中电解,当阴极上增重2.16g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解质AgNO3溶液的浓度变为008mol/L B阳极上产生112mLO2(标况) C转移1.204×1022个电子 D反应中有0.01mol的Ag被氧化18在电解水制取H2和O2时,为了增强导电性,常常要加入一些电解质,最好选用( )ANaOH BHC1 CNaCl DCuSO419已知CH3COOH与CH3COONa等物质的量混合配成的稀溶液,pH为4.7;用等物质的量的HCN和NaCN配成的稀溶液中,c(CN)<c(Na+),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CH3COONa的水解趋势大于CH3COOH的电离趋势B NaCN的水解趋势大于HCN的电离趋势C 溶液中,c(H+)<c(OH)D CH3COONa的存在抑制了CH3COOH的电离20对于金属冶炼的工业方法。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用电解饱和的MgCl2溶液的方法获得金属镁B电解熔融Al2O3方法冶炼金属铝时,用铁做阳极C电解熔融Al2O3方法冶炼金属铝时,同时要加入冰晶石作熔剂D工业上常采用活泼金属还原法冶炼金属银21将0.1 L含有0.02mol CuSO4和0.01molNaCl的水溶液用惰性电极电解。电解一段时间后,一个电极上得到0.01 mol Cu,另一电极析出的气体 ( )A只有Cl2 B只有O2 C既有Cl2又有O2 D只有H222XYZM代表四种金属元素,金属X和Z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时,X溶解,Z极上有氢气放出;若电解Y2和Z2共存的溶液时,Y先析出;又知M2的氧化性强于Y2。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 X>Y>Z>M BX>Z>Y>M CM>Z>X>YDX>Z>M>Y23乙烯基乙炔是一种重要的不饱和烃,其分子里最多在同一条直线上和最多在同一平 面上的碳原子数分别为 ( ) A4、8 B5、8 C3、6 D3、424右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2SO4水溶液的装置。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和b附近分别滴加一滴石蕊试液,下列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是A. 逸出气体的体积a电极的小于b电极的B. 一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体C. a电极附近呈红色,b电极附近出现蓝色D. a电极附近呈蓝色,b电极附近出现红色第II部分 非选择题(本部分共52分)二、填空题(共52分)25、(10分)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它们混合反应时,即产生大量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的热。已知0.4mol液态肼与足量的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KJ的热量。(1)液态肼(N2H4)和液态双氧水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又已知H2O(l)H2O(g) H=+44kJ/mol。则8g液态肼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 (填“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是 kJ。(3)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 。(4)已知N2(g) + 2O2(g) 2NO2(g) H=+67.7kJ/molN2H4(g) + O2(g) N2(g) + 2H2O(g) H=534kJ/mol则肼与NO2完全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26、(10分)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nA(g)+mB(g)pC(g)处于平衡状态(已知n+m>p,H>0)。回答下列问填(填“增大”、“减小”、“不变”、“不确定”)(1)升高温度时c(B)/c(C)的比值 ,混合气体的密度 ;(2)降温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3)加入催化剂,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充入C,则A、B的物质的量 。27、(8分)已知可逆反应:AsO432I2HAsO33I2H2O 据此设计出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装置中盐桥的作用是使整个装置形成一个闭合回路)进行如下操作:()向(B)烧杯中逐滴加入浓盐酸,发现微安表指针偏转;()若改向(B)烧杯中滴加40% NaOH溶液,发现微安表指针向前述相反方向偏转。试回答下列问题:(1)两次操作过程中微安表指针为什么会发生偏转? (2)两次操作过程中指针偏转方向为什么相反? (3)()操作过程中,C1棒发生的反应为_ (4)()操作过程中,C2棒发生的反应为_ 28、(10分)为探究乙炔与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先取一定量工业用电石与水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乙炔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乙同学发现在甲同学的实验中,褪色后的溶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浑浊,推测在制得的乙炔中还可能含有少量还原性的杂质气体,由此他提出必须先除去之,再与溴水反应。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甲同学实验中两个主要的化学方程式 。(2)甲同学设计的实验 (填能或不能)验证乙炔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其理由是 (a)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 (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就是加成反应(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炔 (d)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就是乙炔(3)乙同学推测此乙炔中必定含有的一种杂质气体是 ,它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在验证过程中必须全部除去。(4)请你选用下列四个装置(可重复使用)来实现乙同学的实验方案,将它们的编号填入方框,并写出装置内所放的化学药品。 b d (电石、水)( ) ( ) (溴水)(5)为验证这一反应是加成而不是取代,丙同学提出可用pH试纸来测试反应后溶液的酸性,理由是 29、(14分)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右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石蕊试液,则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是 。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 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 。(2)如要用电解方法实现将铁片镀上一层金属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X电极的材料是 Y电极反应式是 。已知开始时铁片与铜片的质量相同,当电路中有0. 4摩尔电子通过时,两极质量相差 克。化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8分)w.w.w.k.s.5 u.c.o.m123456789101112CCDACCBDADCD131415161718192021222324BCDBBCABAB二填空题(共52分)25(10分)(1)N2H4(l) +2 H2O2(l)= N2(g)+4 H2O(g) H=640kJ/mol(2)放出 204 (3)产物是氮气和水,无污染(4)2N2H4(g)+ 2NO2(g)= 3N2(g)+ 4H2O(l) H = 1311.7 kJ/mol26(10分)(1)增大 不变(2)增大(3)不变 增大27(8分)(1)两次操作过程均能形成原电池,都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操作1中C1是负极,C2是正极;操作2中C1是正极,C2是负极(3) 2I2e = I2 (4) AsO33H2O 2e=AsO432H 28. (1)CaC2 + 2H2O C2H2+ Ca(OH)2 + Br2 CHBr=CHBr(或 + 2Br2 CHBr2CHBr2(2)不能;a、c(3)H2S;Br2 + H2S S+ 2HBr(4) c b CuSO4溶液 CuSO4溶液(5)若发生取代反应,必定生成HBr,溶液酸性将明显增强,故可用pH试纸验证29(14分) 2H+ + 2e = H2 放出气体,溶液变红。 2Cl 2e = Cl2 把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放在Y电极附近,试纸变蓝色。 铁 Cu 2e = Cu2+ 25.6克3

    注意事项

    本文(化学44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2.doc)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