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贸行业安全标准.ppt
工贸行业安全标准化资料准备,景德镇市安全生产监管局 金殷俊,一、安全生产目标,1.1 目标(1)应建立安全生产目标的管理制度,明确目标与指标的制定、分解、实施、考核等环节内容。【主要要求】1、制修定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2、修定方针和目标控制程序,使其满足环节内容的要求(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3、发布生效,成为企业的受控制度文件。企业所有的制度都应该发布,可以单独发布,也可以集中发布生效,以免发布的次数过多。,(2)应按照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的规定,制定文件化的年度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条款释义】【主要要求】以企业的红头文件形式下发年度安全生产目标,(有的还同时有实施计划、考核办法等内容)。【参考示例】XX企业具体的年度安全目标1、全年因工轻伤及其以上人身伤害事故为零、每20万工作小时工伤事故损失频率2、可记录的事故比2010年减少10%;重大设备、火灾、爆炸以及交通事故为零;发现职业病病例为零;一般环境污染事故为零。2、“三项岗位人员”持证率100;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率100%;事故隐患及时整改率100;岗位尘毒合格率90;环保设施有效运行率、同步运行率达到90以上,1.2监测与考核(1)应根据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在安全生产中的职能,分解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并制定实施计划和考核办法。【主要要求】1、层层分解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2、制定实施计划;3、制定考核办法;4、签订安全责任书等。注:可以将目标分解、实施计划和考核办法一并制定并发布。,(2)应按照制度规定,对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实施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并保存有关监测记录资料。【主要要求】1、按照制度规定的周期对目标实施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检查。时间周期多为季度或月度;2、保存相关的监测检查资料。(3)应定期对安全生产目标的完成效果进行评估和考核,根据评估考核结果,及时调整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的实施计划。评估报告和实施计划的调整、修改记录应形成文件并加以保存。【主要要求】1、按照制度规定的周期和内容进行总结评估分析,并提交书面报告;2、根据监测的情况,按照考核办法进行考核,奖惩兑现;3、如需要调整目标和实施计划,则需要提供有关决定调整目标和实施计划的会议记录或纪要;4、调整后的目标和实施计划的文件等(如需调整)。,一、安全生产目标1、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相关材料:制定文件化的年度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制定实施计划和考核办法;保存有关监测记录资料,二、组织机构和职责,2.1组织机构和人员(1)应建立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制度。【主要要求】1、建立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制度(满足国家、地方等有关法规要求);2、可以和其他有关部门和人员的管理制度一并建立。(2)应按照相关规定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管理人员。【主要要求】1、企业定岗定编中应明确安全管理机构名称和安全管理岗位名称及数量;2、企业应以红头文件进行任命;3、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等要求,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4、编制安全管理组织网络图。,(3)应根据有关规定和企业实际,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机构。【主要要求】1、企业以红头文件的形式,通知成立安委会;2、成员应明确姓名和职务,如有变动,应及时发文进行调整。可参见国务院安委会调整组成人员的通知。(4)安委会或安全生产领导机构每季度应至少召开一次安全专题会,协调解决安全生产问题。会议纪要中应有工作要求并保存。【主要要求】1、按制度规定,定期开会;2、形成会议记录和会议纪要,并保存;3、会议纪要中应由具体工作内容,并形成闭环管理。【参考示例】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纪要(XXX20XXXX号)会议时间:会议地点:主持人:记录人:参会人员:应到人数:实到人数:会议议题:会议决议:,2.2 职责(1)应建立针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沟通、培训、评审、修订及考核等环节内容的管理制度。【主要要求】1、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并发布生效;2、满足环节内容要求。(2)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对落实情况进行考核。【主要要求】1、建立具体的纵、横向系列责任制;2、细化各责任制相对应的具体工作,避免责任缺失;3、根据前款制度规定,对人员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定期考核。(3)应对各级管理层进行安全生产责任制与权限的培训。【主要要求】1、培训计划中应安排此内容的培训;2、培训的对象应包括企业的所有层级人员;3、保留相关的培训资料;4、抽查各级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责任制与权限的掌握情况。,(4)应定期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适宜性评审与更新。【主要要求】1、按制度规定,定期组织评审,并保留评审记录;2、根据评审结果,及时修订、发布有关安全生产责任制;3、重新评审。当法规标准发生较大变更或管理机构等发生重大调整等情况发生后,应立即组织对责任制进行评审、修订;4、保证纵、横向系列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适宜性、针对性。(5)企业主要负责人应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并履行安全生产义务。【主要要求】1、组织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保证有效执行;2、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保证其有效实施;3、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4、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5、组织制定并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等。,二、组织机构和职责 2、安全生产机构及人员管理制度相关材料:以文件形成任命人员、成立安全生产领导机构;安全管理组织网络图;安全生产会议纪要3、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相关材料:相关的培训资料;定期组织评审,并保留评审记录4、班组达标管理制度相关材料:班组安全会议、安全教育、安全检查记录,三、安全投入,3.1安全生产费用(1)应建立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的管理制度。【主要要求】1、企业制定、颁发安全生产费用的管理制度;2、企业应对安全费用的提取标准进行明确,按照确定的提取标准自行提取,并且用于安全生产,不得挪用。年度结余资金结转下年度使用,当年计提安全费用不足的,超出部分按正常成本费用渠道列支;3、企业应保证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应包括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中的项目。(2)应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专款专用,并建立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主要要求】1、安全生产费用按照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标准,足额提取,进行预算管理;2、安全生产费用在财务中应设立专项科目(冶金、机械有科目,其他工贸行业目前还没有科目。16号文的第三十三条规定:企业安全费用的会计处理,应当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做到专款专用;3、财企201216号文中有明确规定的,如机械、冶金行业,其安全生产费用严格按照文件要求进行提取,没有明确规定的其它工贸类行业按照原执行标准或者上一级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提取;4、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要建立使用台账,保留完整的记录。,(3)应制定包含以下方面的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计划: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配备劳动防护用品;3)安全评价、重大危险源监控、事故隐患评估和整改;4)职业危害防治,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监测和职业健康体检;5)设备设施安全性能检测检验;6)应急救援器材、装备的配备及应急救援演练;7)安全标志及标识;8)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物品或者活动。【主要要求】1、每年年初企业安全部门应牵头与生产、技术、设备、财务等部门共同制定本年度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计划;2、使用计划应报主要负责人批准。3、经批准的计划应分发到相关部门、车间,各基层单位要相互配合执行。,3.2.相关保险(1)应建立员工工伤保险或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管理制度。【主要要求】1、按国家相关规定,制定工伤保险或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工伤保险管理制度,并以文件形式颁发;2、制度中应具备保障伤亡员工获取相应的保险与赔付的有效功能。3、工伤保险或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工伤保险管理制度应包括编制的目的、依据、适用范围、工伤保险缴费、工伤管理(工伤事故申报、工伤认定、工伤事故的处理、劳动能力鉴定、工伤保险待遇)、相关档案和记录等;4、在执行工伤保险或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工伤保险管理制度过程中,产生的相关档案和记录等按照档案管理制度执行。,(2)应缴纳足额的工伤保险费。【主要要求】1、企业应为每一位员工(包括事实用工关系的人员)缴纳工伤保险;2、企业应保存好有效期内的工伤保险缴费证明材料。(3)保障伤亡员工获取相应的保险与赔付。【主要要求】1、对受伤员工进行工伤认定,并保留认定书;2、进行伤残等级鉴定,并保留伤残等级鉴定书;3、按照赔付标准对受伤员工进行赔偿,并保留赔付证明材料。,三、安全投入 5、安全生产投入(费用)管理制度相关材料:建立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使用计划6、工伤保险(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管理制度相关材料:工伤保险缴费证明材料;伤亡员工获取相应的保险与赔、付赔付证明材料,四、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4.1法律法规、标准规范(1)应建立识别、获取、评审、更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与其他要求的管理制度【主要要求】企业应当制定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管理制度,制度要明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在识别、获取、评审、更新等环节具体的管理内容和要求,其主要内容应包括:1)明确识别、获取、评审、更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部门和人员及其职责、周期及具体要求等;2)明确获取的有效渠道、方式和时间(如各级政府、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协会、服务机构、媒体、网络等);3)明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范围,包括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性文件及其他要求等;4)规定对获取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标准、规程和上级要求及外部有关要求及时融入到企业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相关规定中的要求;5)要有将相关法规要求的信息传达给员工和其他有关方的要求;6)要有新的法律法规学习和培训的内容。,2)各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应定期识别和获取本部门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与其他要求,并向归口部门汇总。【主要要求】1、各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定期识别和获取的适用的法规标准等向主管部门递交的表单;2、各职能部门同时做好合规性评价,准备制修订相关制度。(3)企业应按照规定定期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并发布其清单。【主要要求】1、企业要建立符合本单位的法律法规清单,重点查看法律法规的实用性和时效性(包括即将实施的,也要提前列出);2、由主管部门负责建立和更新企业适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的目录清单(台账)和文本库(含电子版);3、公示法规目录和文档查询途径及方法,以便检索、查阅;,4、法律法规清单内容:企业法律法规目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宪法;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有关安全生产的行政法规;有关安全生产的地方性法规(地方的安全生产条例);有关安全生产的部门规章(如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有关安全生产的地方政府规章;有关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上级主管单位的有关规定,以及行业共同遵守的惯例,还有客户或供应方的要求,甚至要满足周边社会性需要等。,(4)应及时将识别和获取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与其他要求融入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中。【主要要求】企业负责修订制度的主管部门依据新的法律法规中修订的内容,结合本单位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修订本单位的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及时下发到相关部门和相关岗位。(5)应及时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与其他要求传达给从业人员,并进行相关培训和考核。【主要要求】1、建立识别和获取、评审、更新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管理制度;2、明确责任部门、获取渠道、方式、时机;3、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4、形成法律法规清单和库;5、定期更新法律法规清单和库。另外还要有相应的培训考核记录,并随机抽查员工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4.2规章制度(1)应建立文件的管理制度,确保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发布、使用、评审、修订等效力。【主要要求】1、安全规章制度的管理流程一般包括编制、发布、使用、评审、修订等五个环节,新修订的管理制度应注明生效日期;2、安全规章制度应采用固定形式发布,如通过红头文件形式或在企业内部办公网络发布等,发布范围应覆盖制度相关的部门和个人;3、应针对不同岗位,发放相应的规章制度。发布的文件应有专人管理,不得随意翻印、复制;4、应存放在固定、明显并易于查阅的位置,确保对安全生产管理有效运行起作用的都是现行有效版本;5、对过期或作废的文件要及时销毁,不能混放,防止误用。(2)按照相关规定建立和发布健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至少包含下列内容:安全目标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安全投入管理、文件和档案管理、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安全教育培训管理、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建设项目安全“三同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报废管理、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管理、作业安全管理、相关方及外用工(单位)管理、职业健康管理、劳动防护用品(具)和保健品管理、安全检查及隐患治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安全绩效评定管理等。,【主要要求】企业要根据文件的管理制度的程序和内容要求建立所需要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1)制度制定过程中要考虑以下因素:国家的政策和社会发展需求;法律、法规要求和国家、行业标准及规范;国家批准的国际公约和标准;风险评估结果或隐患排查治理的情况;管理的流程与控制要求;相关方要求;与企业发展相关的外部信息,如行业要求等;企业文化及企业管理的惯例等。(2)规章制度的数量比较多,如果不按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整理排列,会带来很多惯例上的问题,因此应当确定规章制度系统的排列顺序,应该遵循一定的排列准则,将各种规章制度按规律排列后,还需要与操作规程、管理体系文件等系统相融合,应当制定目录及检索方式,保证不同文件系统的相互引用而不会发生误会或混乱,方便各类人员查询使用。(3)规章制度的形式与格式、编制程序、发放、管理参考文件管理制度执行,并做好相关的记录。,(3)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发放到相关工作岗位,并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主要要求】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可以采用文件汇编和电子文件两种方法中的任一方法进行发布,或者可以综合使用。文件汇编发到车间一级方便查阅,减少资金和网络硬件投入;缺点是受益面相对较为狭窄。电子文件能同时接受多数人员查阅;缺点是前期投入软硬件资金比较大;文件发布后,企业应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学习和培训,对安全操作规程类的规章制度,还应对相关人员进行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作业。,4.3操作规程(1)基于岗位生产特点中的特定风险的辨识,编制齐全、适用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主要要求】1、操作规程中应有岗位主要危险源的辨识内容和危险源的分布情况说明,并应包含企业的各个岗位以及主要设备设施等;2、企业应根据各个岗位的生产特点,在进行危险源辨识与评估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控制措施,编制岗位操作规程,规范从业人员的操作行为,避免事故的发生;3、操作规程应与控制危险源风险相匹配,另外还要关注紧急情况下的处置方案(事故情况下的的操作规程)。不宜由咨询人员越俎代庖编制操作规程;4、岗位操作规程(或作业指导书)主要要求:1)操作规程或作业指导书(作业标准)应覆盖每个岗位、每个有人活动的生产区域;2)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编制、发放和管理等与安全生产规章的要求基本相同;3)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可以组织熟悉岗位作业的操作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按照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的作业顺序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编制,方便员工掌握和执行;4)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投产或使用前,组织编制新的操作规程;5)、企业应保证各岗位相关的操作规程是最新的有效文件。,(2)向员工下发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主要要求】1、操作规程要下发到各个岗位,有发放记录;2、要对员工进行培训,看其是否能够熟练掌握自己所在岗位的操作规程。并有培训和考核记录。如考试试卷等;3、员工应能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现场操作不允许有违章现象。(3)编制的安全规程应完善、适用,员工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主要要求】操作规程内容全面完整、具有可操作性;员工熟悉本岗位操作规程的内容,无违章行为;现场记录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来记录。,4.4评估应每年至少一次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和适用情况进行检查、评估。【主要要求】1、企业所属各部门和单位对本管理范围的执行情况进行经常性监控,可结合自身的日常性检查开展;2、检查评估可由企业自行组织,也可聘请有关专业技术咨询中介机构或专家进行;3、评估主管部门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估,且前后两次的评估时间至少多于半年,可与管理体系的合规性评价和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绩效评定工作相结合;4、检查评估结果应当文件化,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应立即整改,整改的要求和方式与隐患治理工作相结合。,4.5修订根据评估情况、安全检查反馈的问题、生产安全事故案例、绩效评定结果等,对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修订,确保其有效和适用。【主要要求】1)当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废止、修订或新颁布时;2)当企业归属、体制、规模发生重大变化时;3)当生产设施新建、扩建、改建时;4)当工艺、技术路线和装置设备发生变更时;5)当上级安全监督部门提出相关整改意见时;6)当安全检查、风险评价过程中发现涉及到规章制度层面的问题时;7)当分析重大事故和重复事故原因,发现制度性因素时;8)其它相关事项。当企业发生上述变化时,需要对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修订,确保其有效和适用。企业应明确评审和修订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时机和频次,定期进行评审和修订,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保证岗位所使用的为最新有效版本。,4.6文件和档案管理(1)建立文件和档案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人员、流程、形式、权限和各类安全生产档案及保存要求等。【主要要求】制度中必须明确责任部门/人员、流程、形式、权限及各类安全生产档案及保存要求等。并以公司红头文件下发。档案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安全生产档案的形式和保存要求、档案库房管理、档案管理人员职责规范、档案保密规范、档案借阅规范等。(2)确保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使用、评审、修订的效力。【主要要求】1、企业应明确评审和修订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时机和频次,定期进行评审和修订,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保证岗位所使用的为最新版本;2、评审:企业主要负责人每年组织1次“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符合性评审会议;3、在下列情况时应及时对相关规章制度或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修订:1)当国家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废止、修订或新颁布时;2)当企业归属、体制、规模发生重大变化时;3)当生产设施新建、扩建、改建时;,4)当工艺路线和装置设备发生变革时;5)当上级安全监督部门提出相关意见时;6)当安全大检查、风险评价过程中发现涉及到规章制度层面的问题时;7)当分析重大事故和重复事故原因,发现制度因素时;8)其他有关事项。(3)对下列主要安全生产资料实行档案管理:主要安全生产文件、事故与事件记录;风险评价信息;培训记录;标准化系统评价报告;事故调查报告;检查与整改记录;职业卫生检查与监护记录;安全生产会议记录;安全活动记录;法定检测记录;关键设备设施档案;应急演习信息;承包商和供应商信息;维护和校验记录;技术图纸等。【主要要求】企业设置专门的档案库,对上述要求档案管理的资料进行管理,档案库要按照防火、防盗、防潮、防光、防鼠、防虫、防尘、防污染等库房安全管理要求,配备防盗门窗、灭火器材、温湿度调控设施、遮光窗帘、防虫药品等档案安全保管设施和用品。应关注电子媒体文件和档案的管理,确认是否有规定,能否及时修改等。,四、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 7、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管理制度相关材料:法律法规清单;相应的培训考核记录;操作规程的培训和考核记录8、安全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相关材料:发放记录、培训记录;基于特定风险辨识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和适用情况的检查、评估记录,5.1教育培训管理(1)应建立安全教育培训的管理制度。【主要要求】安全教育培训的管理制度具体应包括:1)制定本制度的目的;2)本制度的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XX有限公司所有下属分公司);3)管理人员的培训:包括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安全生产专业知识和安全生产工作经验,并经专门的安全培训机构培训考试考核取得资格证书;,五、教育培训,4)其他人员的培训管理规定,主要包括:新入厂员工的三级安全培训教育(包括培训计划和内容);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从业人员在本生产经营单位内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当重新接受车间(工段、区、队)和班组级的安全培训(包括培训计划和内容);生产经营单位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或者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当对有关从业人员重新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包括培训计划和内容);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包括培训计划和内容);其他培训教育,主要包括:临时性安全教育,比如,对从事危险性较大的检修项目;从事临时性的工作;外来单位人员到公司进行施工或承包检修作业等;建立培训档案和安全教育培训考核。,(2)明确安全教育主管部门,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各类人员的培训计划。【主要要求】明确安全教育主管部门要有下发的红头文件。由该部门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各类人员的培训计划。可以征求各部门意见,收集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对由安监局组织的培训或者非单位内的培训,要信息及时,负责对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报名,应确保操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和持证上岗:提供操作人员上岗证;特种作业操作证应按期复审;资料及记录保存完好。(3)应按计划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对安全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做好培训记录,并建立档案。【主要要求】开展安全生产培训,首先要确定培训需求,培训需求要考虑不同层次。确定单位内部的培训的需求,可从管理人员和生产岗位上的员工两个方面考虑。对于管理人员要从其所在管理岗位所必需的安全生产管理知识以及提高其安全管理水平来确定培训需求;对于生产岗位上的员工,要从其所必须掌握的安全技术、技能确定培训需求,特别是对特种作业人员要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知识培训,进行资格考核。,5.2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须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并应按规定进行再培训。【主要要求】企业负责培训的管理部门,对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持证情况进行登记。主要包括姓名、资格证书号、培训时间,有效期限。在资格证书到期之前3个月,向安监局批准的具备相应资质的培训机构开始报名培训,经考试合格,换取新的资格证书,以保证资格证书在有效期内。更换主要负责人(如法人代表变更等)应先对新的主要负责人进行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后,方可变更。5.3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1)应对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生产技能培训和考核,考核不合格人员,不得上岗;(2)应对新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3)应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对有关操作岗位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4)操作岗位人员转岗、离岗一段时间后,应进行车间(工段)、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主要要求】企业应按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对岗位操作人员培训,在上岗前必须经过厂、车间(分厂)、班组三级安全培训教育。保证其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应急处置等知识和技能。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厂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1)本单位安全生产情况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2)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3)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4)有关事故案例等;5)事故应急救援、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及防范措施等内容。车间(分厂)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1)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2)所从事工种可能遭受的职业伤害和伤亡事故;3)所从事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4)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5)安全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6)本车间(工段)安全生产状况及规章制度;7)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8)有关事故案例;9)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班组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1)岗位安全操作规程;2)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与职业卫生事项;3)有关事故案例;4)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从业人员在本生产经营单位内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三个月以上重新上岗时,应当重新接受车间(工段、区、队)和班组级的安全培训。,5.4特种作业人员教育培训【主要要求】具有资质的单位培训,培训合格获证后持证上岗。建立特种作业人员档案,并定期更新。5.5其他人员教育培训(1)应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及应急知识等内容的安全教育和告知,并由专人带领。【主要要求】1、对参观、学习等人员,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和接待单位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和告知;2、现场有专人陪同,陪同人员可根据参观、检查人员多少配备,一般不少于两人。(2)应对相关方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前,应由作业现场所在单位对其进行进入现场前的安全教育培训。【主要要求】1、相关方进入现场要服从企业的有关安全规章制度。每次相关方进入现场之前要对其进行培训,并签订安全协议。对经常进入企业的相关方要定期进行培训;2、要求在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中列出相关的培训要求和方案、以及具体的培训组织单位和培训内容,考核要求要看相应的培训考核记录。(3)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应经职业健康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5.6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文化就是企业的安全意识、安全目标、安全责任、安全素养、安全习惯、安全科技、安全设施、安全监管和各种安全规章制度的总和,其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保护人的健康,珍惜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并在企业的安全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激励、凝聚和规范作用。【主要要求】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意义就在于通过提高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来规范其安全行为。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完成安全文化建设内容,如宣传口号和标语:安全生产勿侥幸,违章蛮干出人命;一人把关一处安,众人把关稳泰山;熟读规程千万遍,恰如卫士身边站;还可以以全家福照片,照片下附员工要自己安全的口号,以增加员工的责任心。要自己安全就是对家庭负责。,五、教育培训 9、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包含相关方作业人员和参观学习人员的培训管理)相关材料:制定各类人员(管理人员、操作岗位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的培训计划;评估培训效果,做好培训记录,并建立档案;安全文化建设相关资料10、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相关材料:特种作业人员汇总表、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复印件,六、生产设备设施,6.1 生产设备设施建设(1)新改扩工程应建立建设项目“三同时”的管理制度。(2)安全设备设施应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主要要求】1、2007年1月1日以后的建设项目,应提供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查验收手续;2、企业应按期完成安全生产条件论证报告、安全预评价报告、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及建设项目职业健康安全设施的竣工验收报告。(3)安全预评价报告、安全专篇、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6.2设备设施运行管理(1)应建立设备、设施的检修、维护、保养的管理制度。【主要要求】1、建立健全设备、设施的检修、维护、保养的管理制度;2、按规定要求进行设备的检修、维护、保养和管理。(2)应建立设备设施运行台账,制定检维修计划。【条款释义】在查清楚本单位所有设备设施的基础上,建立各设备设施的运行台账,制定设备设施的检查及定期维修的计划,其目的是使设备管理完善就,避免因疏漏造成管理缺陷。【主要要求】1、建立主要设备的设备设施台账;2、制定检维修计划;3、按计划实施设备设施的检修。【参考示例】检维修计划,(2)设备检修、清理工作,应进行安全交底,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安全确认制度、挂牌制、监护制、锁具制,做好现场的安全措施和现场的安全交底。锁上。【主要要求】1、需建立工作票制度、检修过程安全确认制度、检修挂牌制度、检修监护制度、检修锁具管理制度;2、设备检修前要进行安全交底;停送电需认真填写工作票,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警示牌;执行锁具制、上锁管理;危险性大的检修过程中必须有人监护;检修过程要有专人监督、检查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检修完毕要对相关安全条件进行确认后才能送电试车。3)厂区各类横穿道路的架空管道及通廊,应标明其种类及下部标高;当管道下方有高温物质运输经过的,必须有隔热措施。【主要要求】1、跨越道路上空架设管线或其他构筑物等距路面的最小净高不得小于5m,应设置5米的限高标志;2、机动车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在无限速标志的厂内主干道行驶时,不得超过30km/h,其他道路不得超过20km/h并设置相应的限速标志;,3、有人看守道口、交叉路口、装卸作业、人行稠密地段、下坡道、设有警告标志处或转弯、调头处,应设置15km/h的限速标志;4、无人看守道口,应设置10km/h限速标志;5、进出厂房、仓库大门、停车场、加油站、上下地中衡、危险地段、生产现场,应设置5km/h限速标志;6、易燃、易爆产品的生产区域或贮存仓库区,应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将道路划分为限制车辆通行或禁止车辆通行的路段,并设置标志;7、按照有关规定或厂保证安全的实际情况在厂内道路设置符合规定的限速、限高、禁行等标志;8、厂内道路设置的交通标志,其设置位置、形式、尺寸、颜色等须符合国家标志和公安部、交通部颁布的现行规定。【参考示例】安全标志见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和图形符号 安全色和安全标志(GB2893)。,(4)道口、有物体碰撞坠落危险的地区及供电(滑)线,应有醒目的警告标志和防护设施,必要时还应有声光信号。【条款释义】对道口、有物体碰撞坠落危险的地区及供电(滑)线,设置醒目的警告标志、防护设施、或有声光信号,目的是为为减少人员伤亡事故。【主要要求】1、道口、有物体碰撞坠落危险的地区及供电(滑)线,应有醒目的警告标志和防护设施;2、必要时还应有声光信号。(5)使用表压超过0.1MPa的油、水、煤气、蒸汽、空气和其他气体的设备和管道系统,应安装压力表、安全阀等安全装置,并标明各种阀门处于开或闭的状态;各类能源介质管道阀门的末端应挂牌标明介质名称。【条款释义】在生产线上所使用的介质管路上(压力超过0.1MPa)在醒目处及管路的未端处,均应安装有压力表。【主要要求】1、提供某系统的原理图,对压力表进行简要描述。对特殊部位的阀门要有明确的开、闭标志(如煤气系统的切断阀、遮断阀);2、对煤气系统的切断阀、遮断阀应建立管理台账,实行挂牌编号管理;3、管道上安装压力表、安全阀,能有效指示管道内压力,安全阀能正常工作;4、主要阀门的开、关方向有标示(箭头),主要阀门的开、关状态有标示;5、能源介质管道末端有表明介质名称的标牌。,(15)不同介质的管线,应按照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的规定涂上不同的颜色,并注明介质名称和流向。【条款释义】根据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 7231)和安全色(GB 2893)的规定,对不同介质的管线涂上不同的颜色,并注明介质名称和流向,以防止出现无操作。【主要要求】1、根据GB7231,对属于八种基本识别色范围内的管道进行颜色标注(采用规定的五种方法之一);2、根据GB7231,对介质名称(中文名、化学名称),流向进行标识(箭头);3、管道内的物质,凡属于GB13690所列的危险化学品,其管道应设置危险标识。6.3设备设施验收及拆除、报废(1)应建立新设备设施验收和旧设备设施拆除、报废的管理制度。【主要要求】1、制订验收方面的管理制度;2、制定拆除和报废方面的管理制度。,(2)应按规定对新设备设施进行验收,确保使用质量合格、设计符合要求的设备设施。【主要要求】1、按规定要求进行开箱和调试验收;2、对调试中的风险进行评估,并确定控制措施;3、按控制措施要求执行风险控制。【参考示例】各厂的情况有所不同,可根据本厂实际情况而定。可借鉴6.2.2和6.2.3范例的模式。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项目名称、施工日期、施工方签字、质量验收评定、验收人签字及主管签字。(3)应按规定对不符合要求的设备设施进行报废或拆除。【主要要求】1、按报废的管理办法,办理拆除、报废申请手续;2、拆除过程按要求进行风险评估,建立风险评估相关记录,制定拆除处置方案;3、按确定的安全措施要求,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并实施拆除,六、生产设备设施 11、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相关材料:安全预评价报告、安全专篇、安全验收评价;“三同时”审批备案材料12、设备、设施管理制度(设备设施安全管理、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报废管理)相关材料:主要设备的设备设施台账;检维修计划;设备、设施的验收、拆除、报废的记录;法定检测记录;关键设备设施档案;技术图纸;设备维护和校验记录13、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相关材料:施工检修的方案和安全措施,7.1 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1)应建立至少包括下列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人员、许可范围、审批程序、许可签发人员等:1)危险区域动火作业;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3)能源介质作业;4)高处作业;5)大型吊装作业;6)交叉作业;7)其他危险作业。【主要要求】1、进行危险作业辨识,明确企业的各类危险作业;2、制定各类危险作业的管理制度;3、制定各类危险作业的审批手续单据,如动火作业审批单等。,七、作业安全,(2)生产现场应实行定置管理,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区域划分科学合理。【主要要求】1、建立定置管理制度;2、每一个相对独立的生产现场应有一个看板式的定置示意图;3、现场实地定位,并用定置牌标明物种名称、数量和规定的占地范围;4、依照定置图的规定区域,用统一色彩的油漆明确。(5)应对生产现场和生产过程、环境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进行辨识、评估分级,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主要要求】1、对生产现场和生产过程、环境等进行全范围、全过程的风险和隐患进行辨识、评估分级,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形成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表;2、当生产现场和生产过程、环境等发生变化时,重新进行辨识、评估分级,制定控制措施。,职业健康安全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7)应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规定,结合生产实际,确定具体的危险场所,设置危险标志牌或警告标志牌,并严格管理其区域内的作业。1、确定危险场所,列出清单;2、设置相应内容的危险标志牌或警告标志牌;3、严格管理其区域内的作业。(8)应禁止与生产无关人员进入生产操作现场。应划出非岗位操作人员行走的安全路线,其宽度一般不小于1.5m。1、生产操作现场的出入口应有门禁系统或警示牌,禁止与生产无关人员进入;2、安全路线应安全、清晰,宽度满足要求。(9)表面高温设备应设置相应的外部保温层或防护隔离设施,防止造成人员烫伤事故。【主要要求】1、建立表面高温设备台账;2、保持外部保温层或防护隔离设施完好。,(10)高噪声的设备应设置警告标识,附近作业人员应佩戴护耳器。【主要要求】1、在高噪声的设备附近设置警告标识;2、配备护耳器(耳塞、耳罩等);3、监督进入现场的人员正确使用佩戴。(11)空气压缩机及储气罐内的高压气体、锅炉中的高温高压水蒸气部位,应设置警告标识,避免当容器、管道缺陷或人员操作失误时有可能引发物理爆炸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主要要求】1、明确此类危险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