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平禹一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规划方案.doc

    • 资源ID:5087405       资源大小:330KB        全文页数:4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平禹一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规划方案.doc

    平禹一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规划方案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编制:_日期:_平禹一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规划方案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目的意义为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和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要求及检查验收暂行办法的文件要求, 树立“预防为主”安全理念, 以防灾、减灾为建设目的, 建立矿井超前防范和应急避险为主的安全避险系统, 保证矿井在出现灾变时, 受灾害威胁人员能迅速脱离危险区域或迅速进入一个有生命保障的生存空间, 使被困人员得到有效救援, 从而有效防范和遏制事故。目 录第一章 矿井概况5第一节 自然属性5第二节 主要系统5第三节 生产布局11第四节 劳动组织11第二章 矿井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现状及存在问题12 第一节 监测监控系统12第二节 人员定位系统13第三节 压风自救系统13第四节 供水施救系统14 第五节 通信联络系统14第六节 井下紧急避险系统15第三章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方案16第一节 监测监控系统规划16第二节 人员定位系统规划16第三节 压风自救系统规划16第四节 供水施救系统规划17第五节 通信联络系统规划17第六节 井下紧急避险系统规划17第四章 组织措施18第一节 组织领导18第二节 建设 标准20第三节 工作步骤21第四节 管理措施21第五章 预算23第一节 监测监控系统23第二节 人员定位系统23第三节 压风自救系统24第四节 供水施救系统24 第五节 通信联络系统24第六节 井下紧急避险系统24 附图:一、监测监控系统规划图二、人员定位系统规划图三、压风自救系统规划图四、供水施救系统规划图五、通信联络系统规划图六、井下紧急避险系统规划图 平禹一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规划方案第一章 矿井概况第一节 自然属性平禹煤电公司一矿, 始建于1969年, 1976年10月投产。位于禹州矿区东北部, 禹州市北东8km处。井田为北西南东走向, 东西长约8km,南北宽0.352.4km, 井田面积10.5km2。设计能力为60万吨/年, 2021年经技术改造, 矿井实际生产能力达到100万吨/年。矿井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为二1、二3煤层, 现只开采二1煤层, 二1均具有自然倾向。瓦斯管理等级为低瓦斯矿井, 相对瓦斯涌出量为3.74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4.87m3/min。矿井水文地质情况较为复杂, 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水灾淹井事故。第二节 主要系统一、提升系统:(一)、主井为立井单绳缠绕式提升机, 型号为XKT2×3×1.5B-12, 提升高度383.5米, 主要功能是提升原煤。提升机双滚筒,滚筒直径为3000mm,宽度1500mm.洛阳矿山机器厂1976年生产;配套电机型号为YR143/39-12,功率630KW, 减速机2001年改造为XP900-12型, 速比11.5;井筒直径5m;钢丝绳罐道, 罐道绳规格为6×19W+NF 32.5。提升容器为4T箕斗, 连接装置为楔形环; PLC电控型号为JTDKZN-01S,焦作华飞电子电气有限公司2021年元月份生产;提升信号系统采用平顶山市宏科电气有限公司生产的HKX-003提升信号装置。(二)、生产井副井提升系统副井为立井单绳缠绕式提升机, 型号为ZEM3000/1520-20, 提升高度347.5米, 其主要功能是升降人员、提升物料。罐笼为双层1T矿车罐笼;滚筒直径为3000mm, 宽度1520mm, 最大提升速度为5.6m/s, 电机型号为JR158-8,功率380KW;速比20;井筒直径5m;钢丝绳罐道, 罐道绳规格为6×19W+NF 32.5。提升容器连接装置为楔形环;工作闸为平行移动弹簧闸, 提升信号系统为平顶山市宏科电气有限公司生产的HKX-00 3提升信号装置, 有备用信号装置;PLC电控型号为JTDKZN-01S,焦作华飞电子电气工业有限公司2021年11月份生产;防坠器型号BF122;井上安装防撞梁及缓冲装置, 井上、下安全门更换为中国矿大生产的KZM-型高可靠性安全门, 满足煤矿安全规程之规定, 井下安装BS型防过放缓冲装置及THT型承接装置。满足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三)、技改井副井提升系统技改井副井为立井提升, 采用洛阳矿山机械厂生产的JKMD2.8×4()E型落地多绳摩擦绞车, 最大静张力335kN, 最大静张力差95kN, 减速比i=7.35, 提升高度275.8米, 提升速度7.58m/s。提升机电动机选择Z710-400-1型直流电机, 800kW, 440v, 380r/min。提升机钢丝绳首绳选择6(21)-31-170-特-镀锌-三角股钢丝绳, 左右捻各两根, Pk=3.728kg, Qf=64000kgf, max=2.2mm。尾绳选择扁尾绳P8×4×9股, 尺寸132×21, 单重7.32kg/m, 抗拉强度1370Mpa。提升机电控是成套的全数字直流调节电控系统,型号为ZTDK-ZN-01S。提升容器为一个标准1t矿车单层双车立井多绳罐笼,型号为GDG1/6/1/2;一个加宽型1t矿车单层双车立井多绳罐笼,型号为GBG1/6/1/2K,提升信号采用KXT19型矿用立井多功能提升信号系统,现正在安装井上下操车系统。二、运输系统:(一)生产井运输系统 1、原煤运输各采面原煤经采区皮带运输系统运送至各采区煤仓, 经井下电机车运输至主井底煤仓, 经箕斗提升至地面煤楼, 筛选后进入储煤场。2、井下大巷运输矿井井下运输大巷道轨铺设均为30道轨, 轨距600mm;采用ZK7-6/550型架线式电机车6台,湘潭电机车厂生产, 配套电机型号ZQ-24,配套电机功率24KW, 每台机车采用双电机驱动, 每辆电机车均牵引30辆1T矿车, 电机车司控器型号为QKT15-4B, 照明采用唐山现代电器厂生产的550V照明灯, 运输系统能够满足实际生产需要。3、斜巷运输(1)二下绞车型号为JTP1600-12/24型单滚筒绞车, 滚筒宽度1800mm, 减速机速比1:20, 速度2m/s, 最大静张力45KN, 钢丝绳直径为21.5mm,采用唐山开成电气有限公司生产的变频控制, 配套电机功率:132KW, 提升斜长650米, 倾角25度。(2)四采区轨道绞车型号为JD-2.52.5A, 滚筒宽度580mm, 最大速度1.115米/秒, 配套电机功率40KW, 最大静拉力差25KN, 提升斜长400米, 坡度25度。 (3)三采区轨道绞车型号为JD-55, 滚筒宽度580mm, 最大速度1.115米/秒, 最大静拉力差40KN, 提升绳直径为21.5mm, 提升斜长550米, 坡度:20度。(二)技改井运输系统1、原煤运输:各掘进工作面原煤经掘进面皮带运输系统运送至煤仓, 经煤仓下部给煤机运送至机轨合一大巷皮带机, 经机轨合一大巷皮带机运送至主斜井皮带机, 由主斜井皮带机运送至地面储装运系统, 经筛选后进入储煤场。2、井下大巷运输:矿井井下运输大巷道轨铺设均为30道轨, 轨距600mm;采用2台8T防爆柴油运输,山西永恒机车有限公司生产。三、 通风系统:矿井通风方式为混合式, 通风系统分为生产井和技改井两个系统。其中, 生产井通风方式为中央边界抽出式, 技改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区域式。井田范围内共布置有6条井筒, 形成4进2回的通风格局。生产井由主、副立井和明斜井进风, 北回风斜井回风, 风井安装FBCDZ26型主要通风机, 共2台, 一台工作, 一台备用, 配套电机2×355kw, 现运行风叶角度为-6°/-6°;技改井由东副井进风, 东风井回风, 风井安装FBCDZ28型主要通风机, 共2台, 一台工作, 一台备用, 配套电机2×400kw, 现运行风叶角度为单级-6°。矿井现总进风量11139m3/min,总回风量11649m3/min, 其中生产井总进风量5172m3/min, 总回风量5399m3/min, 负压2650pa, 等积孔2.1m2;技改井总进风量5967m3/min, 总回风量6250m3/min, 负压870pa, 等积孔4.3m2。四、排水系统:(一)生产井排水系统矿井井下中央泵房共有主排水泵8台, MD500-57×7型多极离心泵,湖北宜昌三峡泵业有限公司生产。额定流量500m3/h,额定扬程399m, 电机型号为YB2-500-4,额定功率800KW, 转速1480r/min。副井井筒共有排水管路4趟, 两趟直径为325mm, 一趟直径为273mm, 一趟直径为377mm,经对水泵联合试验, 排水能力为3025m3/h。三下采区泵房共有排水泵3台, 型号均为MD280-43×7, 辽源泵业有限公司生产, 额定流量280m3/h,额定扬程301m, 转速1480r/min,效率80, 3台配套电机型号均为YB355M-4,额定功率355KW, 额定电压6KV, 额定电流41.9A, 三下共有排水管路2趟, 均为直径200mm,经对水泵进行联合排水试验, 排水能力为601 m3/h。目前正在安装MD450-60*6型水泵一台及直径273mm排水管路一趟, 计划2月底完成。(二)技改井排水系统技改井泵房共有排水泵7台, 型号均为MD450-60×6, 额定流量450m3/h, 额定扬程360m, 配套电机功率710KW,电压6KV, 内水仓容积3800m3,排水管路共4趟, 均为377管路。泵房电源进线共有3趟, 作为主排水专用, 型号均为MYJV32-截面为240mm2聚氯乙烯电缆, 电缆最大载流量为485A。满足负荷要求, 经联合排水试验, 排水能力为2600m3/h。 五、压风系统:我矿为低瓦斯矿井, 压风系统较为完善。地面生产井现有单螺杆压缩机2台, 型号FHOG-340A, 功率250KW, 单台排气压力0.8MP, 单台容积流量43m3/min。东技改井现有单螺杆压缩机3台型号BLT-350A, 功率250KW, 单台排气压力0.8MP, 单台容积流量43m3/ min。六、供电系统:(一)生产井供电系统平禹一矿地面变电站由十里铺110KV降压站双回路供电, 架空线路LGJ120mm2, 线路总长9.8Km。变电站安装两台S7-25000KVA主变压器。从平地入井到中央变电所供电线路为4回路3×1202高压铠装电缆, 中央变电所向各采区供电的线路均为双回路3×952高压电缆。各采区变电所均采用高压真空配电装置, 低压开关采用带选择性漏电保护的真空馈电开关进行控制。(二)技改井供电系统技改井变电所进线电源共有5趟, 型号均为MYJV32-截面为240mm2聚氯乙烯电缆, 电缆最大载流量为485A。其中3趟作为主排水专用, 2趟作为井下生产用电。高压真空配电装置为浙江恒泰生产的PBG-500/6型, 共计36台, 低压馈电开关采用中国电光生产的KBZ-400型真空馈电开关。七、监控、通信系统:我矿现安装使用KJ70N型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矿井设置有通风调度监测中心, 中心站配备监测主机2台、上传机2台, 实现一主一备运行。井下共安装监测分站18台、甲烷传感器35台、一氧化碳传感器7台、风速传感器4台、温度传感器6台、负压传感器2台、风门开关传感器14套、设备开停传感器34套、馈电传感器10套, 实现了对井下各工作地点的瓦斯、一氧化碳、风速、温度、风门开关和馈电状态的24小时监测上传。全矿现有三个生产采区和一个技改区, 共布置采煤工作面2个、备用工作面1个、掘进工作面8个, 全部按照规定安装了各类传感器, 系统覆盖率达到了100%, 目前, 我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运行正常稳定、数据传输准确可靠, 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矿井现安装使用SY2000-60D型数字程控交换机一台, 接入容量为300门, 现共使用155门, 其中平地使用80门、井下使用75门。井下个工作地点、机电硐室、平地矿井领导、各科室、区队、重要工作岗位均安装有本质安全型电话机, 能实现与矿井调度室直接联系。通讯机房安装有总机备用电源、通讯联络系统具有录音、群呼、强插、监听、电话会议等功能。第三节 生产布局矿井开拓方式为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分区式, 井田范围内共布置3个生产采区(二、三、四采区)和1个技改区(东翼五采区), 有2个采煤工作面, 1个备用工作面、5个掘进工作面, 其中, 二采区布置1个炮采工作面(12073采面), 1个掘进工作面(12042机巷);三采区布置1个备用工作面(13091工作面); 四采区布置1个炮采工作面(14020采面), 1个掘进工作面(12042风巷);五采区布置3个掘进工作面(清煤斜巷、东井区域治理巷、15010风巷)。第四节 劳动组织平禹一矿井下生产区域内共布置2面5头和1个备用工作面, 入井人员劳动组织按照“安全第一、效益优先”的原则进行组织, 采煤工作面按照24个小时一个正规循环作业, 每班最多出勤人数37人;掘进工作面按照8个小时一个正规循环作业, 每班最多出勤人数16人;机电运输和机电检修人员每班最多出勤200人;通防、巷修和其他辅助岗位人员每班最多出勤183人, 安全检查人员每班最 多60人, 全矿三班入井比较, 八点班为最多, 一班最多出勤人数496人。第二章 矿井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一节 监测监控系统一、系统现状我矿现安装使用KJ70N型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矿井设置有通风调度监测中心, 中心站配备监测主机2台、上传机2台, 实现一主一备运行。井下共安装监测分站18台、甲烷传感器35台、一氧化碳传感器7台、风速传感器4台、温度传感器6台、负压传感器2台、风门开关传感器14套、设备开停传感器34套、馈电传感器10套, 实现了对井下各工作地点的瓦斯、一氧化碳、风速、温度、风门开关和馈电状态的24小时监测上传。全矿现有三个生产采区和一个技改区, 共布置采煤工作面2个、备用工作面1个、掘进工作面8个, 全部按照规定安装了各类传感器, 系统覆盖率达到了100%, 目前, 我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运行正常稳定、数据传输准确可靠, 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二、存在问题1、矿井一翼回风、采区回风、煤巷掘进工作面一氧化碳传感器未安装。2、采区回风巷、机电硐室、进风大巷装煤点、平地皮带长廊未安装甲烷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3、缺避难硐室和移动式避难仓内外甲烷、一氧化碳浓度监测用甲烷传感器和一氧化碳传感器第二节 人员定位系统一、人员定位系统现状我矿截止2021年底还未安装人员定位系统, 人员定位系统的建立正在筹备中, 由安监科负责, 计划于2021年4月份开始安装, 预计工期7月底完成。第三节 压风自救系统一、压风自救系统现状我矿为低瓦斯矿井, 压风系统较为完善, 但未安装压风自救装置。地面生产井现有单螺杆压缩机2台, 型号FHOG-340A, 功率250KW, 单台排气压力0.8MP, 单台容积流量43m3/min,由地面压缩机房至副井井筒铺设一趟159mm压风管路。井底车场-东西大巷轨道上下山的分支管路(除四采区上山轨道)采用108mm压风管路, 其他采掘工作面铺设50mm的压风管路供风。东技改井现有单螺杆压缩机3台型号BLT-350A, 功率250KW, 单台排气压力0.8MP, 单台容积流量43m3/min,由地面压缩机房至副井井筒铺设一趟159mm压风管路。井底车场的分支管路采用108mm压风管路, 其他采掘工作面铺设50mm的压风管路供风。二、存在问题(一)机轨合一大巷没有铺设压风管路, 致使技改井技改井和生产井压风系统不能实现联网。(二)四采区上山轨道压风管路使用50mm压风管路不能够满足供风要求。(三)生产井及技改井技改井井下主供风管路为108mm管路, 不符合规定要求。(四)井下未安装压风自救装置及集水放水器和汽水分离器。(五)矿井主要回风系统没有安装供风管路。 第四节 供水施救系统一、供水施救系统现状矿井供水施救系统与 防尘、消防系统共用, 其中生产井供水施救系统水源利用井下水文观测孔供给, 生产井平地静压水池主要供给平地生活用水, 同时也与井下供水施救系统联网, 作为生产井供水施救系统的备用水源, 生产井静压水池容量230m3。技改井供水施救系统利用平地静压水池供给, 技改井静压水池容量300m3。全矿井下供水管路供计21850米, 其中干管11680米, 管径为108mm, 支管10170米, 管径为50mm。所有供水管路均按照规定每50米设置有三通阀门。二、存在问题(一)生产井水源取自井下水文观测孔, 水压不正常。(二)机轨合一大巷内无供水施救管路, 没有与生产井系统联网。(三)部分地点三通阀门损坏不能正常使用。(四)矿井主要回风系统没有安装供水管路。第五节 通信联络系统一、系统现状矿井现安装使用SY2000-60D型数字程控交换机一台, 接入容量为300门, 现共使用155门, 其中平地使用80门、井下使用75门。井下个工作地点、机电硐室、平地矿井领导、各科室、区队、重要工作岗位均安装有本质安全型电话机, 能实现与矿井调度室直接联系。通讯机房安装有总机备用电源、通讯联络系统具有录音、群呼、强插、监听、电话会议等功能。二、存在问题(一)总机备用电源老化, 不能满足电网停电后供电2小时的需要。(二)电话机数量不足, 不能满足需要, 矿井主要回风系统没有安装电话。(三)生产井与技改井相距较远, 通讯线路容量不能满足需要。(四)录音系统老化, 不能保证正常工作。(五)井筒内只有一趟通讯线路, 出现问题后不能满足备用需要。第六节 井下紧急避险系统一、系统现状(一)第一级避险系统:现矿井已基本实现人手一台ZH30型隔离式化学氧自救器, 共计1725台。但东翼五采区外来施工单位人员350人现仍佩戴15分钟的过滤式自救器, 不符合规定。(二)第二级应急避险系统:我矿第二级应急避险系统正在设计、选址阶段。(三)第三级应急避险系统:现还未建立, 正在选址设计阶段。二、存在问题(一)根据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紧急避险设施内需配备有效防护时间应不低于45分钟的隔绝式自救器。(二)根据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矿井需要重新建造紧急避险设施。第三章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规划建设方案第一节 监测监控系统规划一、 严格按照平煤股份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的要求, 完善矿井安全监控系统, 按要求设置安装各类传感器, 实现对井下瓦斯、一氧化碳、温度、风速的实时监测, 为安全管理提供决策性依据。二、安装完善煤巷掘进工作面、采区、一翼、皮带运输机巷道的一氧化碳传感器, 共计12台。三、完善进风大巷装煤点、平地皮带长廊、机轨合一大巷、采区回风巷、机电硐室等地点的甲烷传感器10台、温度传感器7台、风速传感器5台。四、完善避难硐室和移动式避难仓内外甲烷、一氧化碳浓度监测, 安装甲烷传感器14台, 一氧化碳传感器14台。第二节 人员定位系统规划人员 定位系统规划材料表设备 规划数量 现有数量 计划增加数量 备注第三节 压风系统规划 一、四采区上山轨道更换为108压风管路500米。 二、从东技改井向生产井三采区溜斗处铺设一趟159供风管路一趟长度1500米。 三、生产井及技改井技改井井下主供风管路需要更换为159供风管路。 四、完善安装矿井主要回风系统压风管路5600米。其中108mm管径的1100米, 159mm管径的4500米。 五、完善安装井下压风自救装置34组, 每组6个自救袋, 共计204个。其中采掘工作面25组, 150个, 其它地点9组, 45个。主送气管路配备集水放水器2个, 在供气管路进入与自救装置连接处加装汽水分离器26个。 六、将接入避难硐室和移动式避难仓前20米的供风管路埋入巷道底板以下300mm进行防护。压风自救系统规划材料表 设备名称 规划数量 现有数量 计划增加数量 备注压风管路(108mm) 3300米 0米 3300米 法兰盘(108mm) 1000个 0个 1000个 闸阀(4.0MP/108mm) 70个 0个 70个 闸阀(4.0MP/50mm) 50个 0个 50个 螺丝(M16*75) 2700条 0条 2700条 管子垫(108mm) 1000个 0个 1000个 压风管路(159mm*6) 7500米 0米 7500米 法兰盘(159mm) 2500个 0个 2500个 闸阀(4.0MP) 150个 0个 150个 螺丝(M20*100) 15000条 0条 15000条 管子垫(159mm) 1500个 0个 1500个 自救装置 90组 0组 90组 集水放水器 2个 0个 2个 汽水分离器 26个 0个 26个 第四节 供水施救系统规划 一、改造生产井供水施救系统水源, 完善机轨合一大巷供水管路, 安装1500米108mm管路, 将生产井与技改井供水施救系统联网, 保证供水施救系统的稳定、可靠。 二、对损坏或不能正常使用的三通阀门进行更换, 确保每50米至少有一个三通阀门。 三、管路外部全部刷漆防腐。完善矿井主要回风系统供水管路5600米, 其中108mm管径的1100米, 159mm管径的4500米。 四、将接入避难硐室和移动式避难仓前20米的供水管路埋入巷道底板以下300mm进行防护。供水施救系统规划材料表 设备 规格型号 规划数量 现有数量 计划增加数量 备注供水管路 159mm*6 4500米 0米 4500米 供水管路 108mm*6 1100米 0米 1100米 供水管路 50mm*6 3000米 0米 3000米 法兰盘 50 mm 1000个 0个 1000个 法兰盘 159mm 1500个 0个 1500个 法兰盘 108mm 400个 0个 400个 管子垫 50mm 1000个 0个 1000个 管子垫 159mm 2300个 0个 2300个 管子垫 108mm 550个 0个 550个 螺丝 M16*60 2000条 0条 2000条 螺丝 159mm 3000条 0条 3000条 螺丝 108mm 1000条 0条 1000条 闸阀 25mm 25个 0个 25个 闸阀 4.0MP/159mm 90个 0个 90个 闸阀 4.0MP/159mm 25个 0个 25个 第五节 通讯系统规划 一、按照规定完善总机备用电源。购置增添电话机。 二、购置100对、50对、30对、20对、5对通讯电缆, 完善井筒备用线路, 增加采掘工作面通讯能力, 更换生产井与技改井的通讯线路。 三、更换录音计算机, 完善录音系统。 四、在矿井总回风巷变平点、东翼回风、西翼回风联络巷处安装完善通信联络设备。 五、在接入避难硐室和移动式避难仓前20米的通讯线路上加装20mm钢管, 并埋入底板以下300mm进行防护。通讯联络系统规划材料表设备 规 划 现有数量 计划增加数量 备注工业计算机 研华610 0 1台 防爆电话机 KTH15 0 50台 UPS电源 SRC10000UXICH-8小时 0 1套 通讯线 MHYV100*2*0.8 0米 600米 通讯线 MHYV50*2*0.8 0米 1500米 通讯线 MHYV30*2*0.8 0米 500米 通讯线 MHYV20*2*0.8 0米 2000米 通讯线 MHYV5*2*0.8 0米 3000米 矿用本安接线盒 JHH-4(六通)(2-100芯) 0米 4台 矿用本安接线盒 JHH-4(六通)(2-50芯) 0米 4台 矿用本安接线盒 JHH-4(六通)(2-30芯) 0米 8台 矿用本安接线盒 JHH-4(六通)(2-20芯) 0米 10台 第六节 井下应急避险系统规划 根据平煤股份【2021】141号和平禹【2021】281号文件要求建设完善矿井紧急避险系统。 1、购置自30分钟隔离式化学氧自救器600台, 达到人手一台, 满足备用量。 2、第二级应急避险系统:按照文件规定“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以外的其他矿井, 从采掘工作面步行, 凡在自救器所能提供的额定防护时间内不能安全达到地面的, 必须在距离采掘工作面1000米范围内建设避难硐室或救生舱”。我矿现只有15010工作面和12042工作面需要建立移动式避难仓, 共4个, 分别设在15010风巷、15010机巷和12042风巷、12042机巷, 详见附图。 3、第三级应急避险系统:由于我矿四采区和二上采区在2021年6月份即将回采结束, 所以根据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及我矿实际情况, 设计建立矿井避难硐室1个, 容纳人数为100人;采区避难硐室2个, 单个硐室容纳人数为100人, 详见附图。 4、在以后的采掘工作面设计中明确移动式避难仓的位置及相关设计, 做到超前考虑、超前设计。严格从设计到施工、移交使用的规定。第四章 组织措施第一节 组织领导 一、矿井成立建设完善“六大系统”领导小组。 组 长:于继华 贾献东副组长:李自春 罗建民 陈合军 刘高生 张国军 张凤杰 梁 刚 李学立 常俊涛 成 员: 机关副总工程师、相关科室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安监科, 安监科长兼办公室主任。 二、职责分工 (一)矿井领导职责 1、矿长于继华是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第一责任人, 负责解决“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中的人、财、物等工作, 以保证“六大系统”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2、安全矿长李自春负责“六大系统”建设完善的规划审批、设计、建设标准、验收、考核工作, 并负责人员定位系统的规划审批、设计、建设标准、验收、考核工作 3、总工程师常俊涛负负责监测监控系统、供水施救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通讯联络的规划审批、设计、建设标准、验收、考核工作, 组织对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的统一汇总审查把关协调和上报, 负责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相关工程的规划审批、设计 标准、验收、考核工作。 4、采煤矿长、开掘矿长、机电矿长对相关井巷工程的施工、设备和设施的安装等工程负责。 5、经营副矿长李学立负责物资供应、资金落实工作。 (二)业务管理部门职责 1、安监科对“六大系统”建设完善的规划审批、设计、建设标准、验收、考核工作负责监督。并负责井下人员定位管理系统的规划审批、设计、建设标准、验收、考核工作。 2、通风科负责监测监控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讯联络系统、压风自救(井下)系统、井下一级紧急避险系统的规划审批、设计、建设标准、验收、考核工作(第一级避险系统:主要指事故现场的个人防护。配备额定防护时间大于30分钟的隔离式自救器)。 3、地测科负责第二、三级避险系统的规划审批、设计、建设标准、验收、考核工作(第二级避险系统:主要指工作面附近和局部区域设置的临时避难峒室或可移动式避难舱;第三级避险系统:是指采区上下山附近或井底车场设置的固定式避难所)。 4、机电科负责压风自救(地面)系统的规划审批、设计、建设标准、验收、考核工作。 5、开掘科、技术科负责组织施工“六大系统”的相关设施及井巷工程。 6、经管科、财务科根据各单位“六大系统”建设总体规划, 负责落实安排资金, 分年度下达资金计划。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规划安排表项目名称 完成时间 施工单位 负责人 职务监测监控系统 2021年12月 监测队 常俊涛 总工程师通信联络系统 2021年12月 监测队 常俊涛 总工程师供水施救系统 2021年12月 常俊涛 总工程师压风自救系统(井下) 2021年12月 常俊涛 总工程师压风自救系统(井上) 2021年12月 机电一队 张国军 机电矿长人员定位系统 2021年7月 安监科 李自春 安全矿长紧急避险系统 2021年5月 常俊涛刘高升 总 工程师开掘矿长物资保障 全过程 李学立 财务矿长全面负责 全过程 于继华 矿长稳定推动工作 全过程 贾献东 书记监测监控系统规划进度分解表月份 工作进展3 递请计划CH4传感器24台、CO传感器26台、监控主线1000m、风速传感器5台、监控分站5台、温度传感器7台、电源箱5台、本安两通接线盒100台。4 购进材料。5 安装风速传感器5台。6 安装温度传感器7台。7 安装监控分站2台、电源箱2台、CH4传感器6台、CO传感器6台。8 安装监控分站1台、电源箱1台、CH4传感器3台、CO传感器3台。9 安装监控分站2台、电源箱2台、CH4传感器8台、CO传感器8台。10 安装CH4传感器7台、CO传感器9台。11 全面排查监测监控系统建设情况, 并完善、整改。监测监控系统建设结束, 申请验收。人员定位系统规划进度分解表月份 工作进展3 4 5 6 井下应急避险系统规划进度分解表月份 工作进展3月 1.申请计划购进井下可移动式救生舱。4月 1.招标井下可移动式救生舱。2.设计永久避难硐室。5月 1.发放, 投入使用自救器。2.购进井下可移动式救生舱。3.审批-200水平永久避难硐室设计。6月 1.购进井下可移动式救生舱。2.组织队伍学习永久避难硐室设计, 并组织施工。710月 1.购进井下可移动式救生舱。2. 施工永久避难硐室。11月 1.联系厂家到矿指导可移动式救生舱入井。2. 永久避难硐室施工结束。12月 1.安装可移动式救生舱。2.装备、验收永久避难硐室, 完善安全设施。2021年1月 安装可移动式救生舱。2月 调试可移动式救生舱。3月 全面排查问题, 并及时整改问题。4月 建设结束, 申请验收。压风自救系统规划进度分解表月份 工作进展3 递请计划108mm压风管路3300米、108mm法兰盘1000个、4.0MP/108mm闸阀70个、4.0MP/50mm闸阀50个、M16*75螺丝2700条、108mm管子垫1000个、159mm*6压风管路7500米、159mm法兰盘2500个、4.0MP闸阀150个、M20*100螺丝15000条、159 mm管子垫2500个压风自救装置90组。4 购进材料。5-6 安装108mm压风管路3300米及其他配件。7-8 安装159mm*6压风管路7500米及其他配件。9-10 安装压风自救装置90组、配备集水放水器2个、汽水分离器26个。11 建设结束, 申请验收。供水施救系统规划进度分解表月份 工作进展3 递请计划159mm*9供水管路4500米、108mm*6供水管路1100米、50*6供水管路50mm*6供水管路3000米、及其配件。4 购进材料。5-6 安装159mm*6供水管路4500米及配件。7-8 安装108mm*6供水管路1100米及配件。9-10 安装50mm*6供水管路3000米及配件。11 建设结束, 申请验收。通讯联络系统规划进度分解表月份 工作进展3 递请计划通讯线100x2x0.8 600米、通讯线50x2x0.8 1500米、通讯线30x2x0.8 500米、通讯线20x2x 08 2000米、UPS备用电源1套、接线盒30台、防爆电话机50台4 购进材料。5 敷设井筒通讯线100x2x0.8 600米。6 敷设分支通讯线50x2x0.8 1500米。7 敷设分支通讯线30x2x0.8 500米。8 敷设分支通讯线20x2x0.8 2000米。9-10 更换UPS备用电源1套、安装、更换防爆电话机50台11 建设结束, 申请验收。 第二节 规划建设标准 一、建设完善矿井监测监控系统。矿井监测监控系统必须按照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 实现对煤矿井下瓦斯、一氧化碳浓度、温度、风速等的动态监控,

    注意事项

    本文(平禹一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规划方案.doc)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