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小学生倡议书作文范文.doc

    • 资源ID:507445       资源大小:17.26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小学生倡议书作文范文.doc

    小学生倡议书作文范文 小学生倡议书作文1在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之际,环境问题已是全世界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地球是人类唯一居住的地方,人类要在地球上安居乐业,就要爱护地球,爱护大自然。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已刻不容缓。我们少年儿童要爱护每一片绿叶,爱护每一棵小草,爱护每一朵鲜花。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绿化校园,让绿色生命激发我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珍惜青春。因此,让我们作为绿色的守护者,郑重向全体少先队员们发起倡议:一、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保护水源,爱我“母亲河”,爱护祖国的所有“蓝色国土”。二、学习环保的知识,树立环保的意识,了解并自觉维护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大力支持环保工作。三、自觉遵守“两讲五不”规范,自觉维护公共环境的整洁,出门要带“清洁袋”。四、爱护环保设施和设备,爱护花草树木,保护野生动物;讲卫生,爱劳动,积极帮助地区做好环境卫生和绿化工作;遇到破坏环境保护的不文明行为要勇于劝阻,发现破坏环境保护的违法行为要主动报告,敢于斗争。五、保护资源,节约水电;提倡垃圾分类,废品回收,废物利用,保护再生资源。购买商品要选购“绿色包装”物品,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包装过度商品和一次性筷子,尽量少用纸木制品。六、降低噪音,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使用收录机、电视机时,音量要适中,不影响他人的工作、学习与休息。提倡以步代车和骑自行车,杜绝机动车尾气污染。让我们共同携手,让一粒粒种子花开似锦,从自己身边做起,向全社会证明,我们是高素质的一代,我们真正懂得珍惜绿色!人在自然中生长,绿是自然的颜色。绿色是多么宝贵啊!它是生命、是希望、是快乐,让我们行动起来,为珍惜绿色,创造绿色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小学生倡议书作文2亲爱的同学们:长江,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们那博大的胸怀孕育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若把祖国比作昂首挺立的雄鸡,母亲河便是雄鸡心脏的动脉!从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面对母亲河写下了不朽的诗篇,广为流传。但是,由于时代的进步,许多人观念浅薄,母亲河受到了严重污染。在黄土高原,由于气候变化和无节制的开垦放牧,使得植被不断遭到破坏,土壤结构变得疏松。大量泥沙被冲进黄河,黄河成了一条真正的“黄”河。在长江流域,许多城市的工厂都把污水排进长江,许多居民也把垃圾丢进长江,致使长江遭受到严重污染。长江,黄河的许多珍稀物种由于生存环境恶化,也正在向人们进行最后的诀别。因此,保护母亲河迫在眉睫。为了保护母亲河,我提出以下倡议:1、停止向母亲河排放污水。2、禁止向母亲河扔垃圾。3、多植树,减少水土流失。4、限制用水量,节约用水。5、设立休渔期,休渔期内禁止捕鱼。让我们一起为保护母亲河而努力吧!小学生倡议书作文3新的世纪,我们渴望干净的地球,渴望健康的地球,渴望环保的家园,渴望绿色、健康、卫生的社区遍地开花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为了保护地球的绿色,为了子孙后代,消灭污染,保护发展环境。在此,我们发出倡议:1、使用无磷洗涤剂。含磷洗涤剂使用时会使大量的磷进入城市水体,引起水质下降,水体变黑变臭。我们可以选购“无磷”洗涤剂,减少污染。2、请随手关紧水龙头,提倡一水多用。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一个月可以流掉16吨水。随水关紧水龙头,乃是举手之劳,而一水多用更是节约用水的具体表现。3、请将再生资源分类回收,注意及时回收废塑料制品。4、请少用一次性制品。一次性制品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但也浪费了大量保贵资源。“一次性”物品,我们实在消费不起了!5、请选用环保建材装修居室。很多人在住进新装修的房子后,会感到头痛、恶心等,这都是装修过程中所造成的污染引起的。(如使用了含苯等有害物质超标的材料)因此,在此提醒您,在装修时尽量使用环保材料。6、拒用野生动物制品。如不穿珍稀动物皮毛服装,尽量穿天然织物;拒食野生动物;在野外旅游,不偷猎野生动物等等。7、提倡选购绿色食品。我们相信,总有那么一天,绿色环保将会在我们的每一个角落闪烁醉人的星光!小学生倡议书作文4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证。近20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了六倍,而资源消耗却增长了几十倍,资源、能源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教育资源是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节约型社会呼唤节约型校园。建设节约型校园,不仅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高校应有的社会责任。学校的建设、改革和发展,关乎每一位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为了学校,为了你我他,为了创建文明和谐的节约型校园,我们倡议:1、节约用水,适量使用。提倡使用脸盆洗手、洗脸。避免开大水龙头。用完水后,要及时拧紧水龙头。如有龙头损坏,请及时到后勤服务总公司报修。2、节约用电,随手关灯。努力做到人走灯灭。光线充足时,不开灯。用完电脑要及时关机。待机时关掉显示器,以减少耗电量。3、节约粮食,合理饮食。尊重劳动,珍惜粮食,节约资源,合理饮食,吃多少买多少,不乱扔剩饭菜。时刻牢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4、爱护公物,遵守公德。爱护学校公共财产,维护社会公德。不乱刻乱画,不乱贴乱挂,不乱扔乱倒,不损坏门、窗、锁等公共设施,不践踏草坪,不破坏花草树木,爱护学校的体育器材、校内通讯设施等。5、珍惜纸张,电子办公。各单位应本着“节约”的原则,合理使用打印纸张,不必要的打印一律取消,各项通知尽可能上网公布。日常打印尽量使用双面打印。6、资源再生,随手环保。倡导资源再生,发展循环经济,推广节约新举措、新技术、新方法,树立校园节约先进典型,杜绝浪费行为发生。7、减少垃圾,分类存放。养成良好习惯,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垃圾产生,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分类定点存放。“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节约一粒粮,节约一张纸,节约一分钱。文明、和谐、节约我们的校园我们建!小学生倡议书作文5亲爱的同学们: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还有必要从一粒米上节约吗?有的同学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的确,节约一粒米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它却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素质。我们浪费一粒米,仍掉一个馒头,实际上丢弃的是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珍惜粮食就是在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谁知道农民的艰辛,浪费粮食就是在践踏他们辛勤的劳动成果,在此,学校大队部向同学们郑重地提出倡议:1.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2.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3.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4.看到浪费现象勇敢地起来制止,尽力减少浪费。5.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浪费的可怕后果。6.盛饭要适量,吃多少盛多少,把碗里的饭吃干净,做到不随便剩饭剩菜。7.不偏食,不挑食。8.到饭店吃饭时,点饭点菜不浪费,若有剩余的要带回家。9.积极监督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同学们,节约粮食其细微之处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内在,小中见大。古语有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任何事情都是如此。粮食来之不易,行动起来吧!珍惜粮食,就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用实际行动做建设“节约型家园”的带头人,为建设文明、和谐的家园做出应有的贡献。倡议人:_时间:_年_月_日小学生倡议书作文范文

    注意事项

    本文(小学生倡议书作文范文.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