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上课版-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_(2014年最新).ppt
不一样的薪酬,不一样的薪酬,效率,公平,第二框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P60-62页内容,对照下列目标思考题,找出相关答案,并用笔做好标记,7分钟后检查,看谁回答得快而准确:1、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是什么?它与什么有根本区别?(含义)2、坚持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意义)!3、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措施)4、提高哪“两个比重”?实现哪“两个同步”?(“两个比重”与“两个同步”)5、再分配调节机制有哪些?(机制)6、如何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收入分配秩序)7、具体的分配差距有哪些?(分配差距),自学指导(1),基尼系数是用于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的指标,思 考,上述材料说明了中国目前的什么社会问题?,注:基尼系数是国际上普遍采用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0.20.3表示收入比较平均;0.30.4表示收入相对合理;0.4是差距过大的警戒线;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悬殊,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洛伦茨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提出的,用于衡量社会的贫富差距。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 收入绝对平均;0.2-0.3 比较平均;0.3-0.4 相对合理;0.4-0.5 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 收入差距悬殊。,联合国把0.4作为基尼系数的警戒线,告诫各国,如果超过这个系数,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就有可能引发社会动荡等严重问题,提醒其国家尽快采取措施,扭转收入差距过大的状况。目前,我国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4警戒线,达到0.45以上。,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1、公平的含义,是绝对的吗,是大家都一样吗,是不讲差距的平均主义吗,公平的含义是宽泛的,公平不在于有没有差距,而在于差距是否合理,能不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公平平均主义,明确:,含义:经济学中所说的公平主要是指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基本的生活需要。,收入分配 的公平,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差距不能过于悬殊,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小材料:四川金堂县某农民,因得了重病无钱医治,在家中用炸药将自己炸死。给村里的稳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更有偏激的农民对看病难编了顺口溜: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做个阑尾炎,白种一年田,大病拖,小病挨,快死才往医院抬。根据材料说明公平的收入分配有何意义?,2、为什么?(意义)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公平的收入分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2、坚持收入公平分配的意义,思考:造成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有哪些?,A、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作用,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B、多种所有制结构和多种经营方式的必然结果。C、是按劳分配的必然结果。D、历史、自然环境的原因,造成地区发展不衡。E、劳动者的素质高低、生产积极性差异造成的。F、国家政策:先富后富共富G、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H、社会不公等原因。,1、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2、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社会的和谐,促进共同富裕。3、有利于提高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有利于扩大内需。4、有利于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2、为什么要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下面四幅漫画体现了哪种分配差距?,注: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描述收入差距程度的重要指标,通常认为,当它处于0.2-0.3时,比较平均;0.3-0.4时收入分配比较合理;0.4-0.5时表示收入差距过大;其中0.4是国际警戒线。,材料一:我国19972006年基尼系数。,材料一:我国19972006年基尼系数。,材料一:我国19972006年基尼系数。,材料一:我国19972006年基尼系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3.2:1*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在10:7左右*金融、电力、交通运输业等高收入行业从业人员平均收入,较农林牧渔业、建筑和采掘等低收入行业从业人员的平均收入高4.6倍。,材料二:,垄断行业,金融、电力、交通运输业等高收入行业从业人员平均收入较农林牧渔业、建筑和采掘业等低收入行业从业的平均收入要高4.6倍。,3、如何减少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2)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一个制度两个举措”,有什么意义?P61,1、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重要举措-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两个比重”、实现“两个同步”;3、重要举措-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一个制度保证,两个重要举措”,3、如何实现社会公平?,3、如何实现社会公平?,(2)重要举措: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保证两个比重),都市报:目前我国政府税收已经占到GDP的25%,已经高过工资收入的22%,四分之一的GDP用到了维持政府成本上。也就是说,养一个政府要花比养13亿人口的成本还要大。,印度人均GDP只有中国的一半,巴西人均GDP是中国的1.2倍左右,但是印度和巴西每个制造业工人每小时全部报酬分别是中国的2.5和1.5倍。,2007年各国职工工资总额占GDP比重,1997至2007年,在GDP比重中政府财政收入从10.95%升至20.57%,企业盈余从10.23%升至31.29%,劳动者报酬却从53.4%降至39.74%。,材料一:,材料二:,这体现了在我们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什么问题?,我们应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该问题?,(2)必须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个人,个人,提高比重,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企业效益增长,工资却不涨,企业工人劳动报酬低,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的分配(初次分配),劳动者的报酬,企业(集体),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分为三部分,财政收入,国民收入,再分配,财产税,个人所得税,社会福利,转移收支如财政教育支出、扶贫支出,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调节手段进行,重点调节地区、城乡、部门、不同群体之间、在职与退休人员之间的收入关系,防止收入差距过大,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针对这些现象,该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取缔非法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提高低收入,完善社保体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政府,初次分配:是指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其依据主要是效率原则,即根据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发挥的效率带来的总收益多少进行分配,高效率获得高回报。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政策、法律等措施,调节各收入主体之间现金或实物的分配过程,也是对要素收入再次调节的过程。,补 充,主要注重效率,也要提倡公平,主要注重公平,也要讲究效率,旧知回顾,初次分配是指企业作为分配主体,将国民收入在国家、企业、个人这三方面进行分配:一是以税金和利润的形式上缴给国家,形成国家的收入;二是以工资等方式分配给生产部门中的劳动者;三是企业(集体)自留部分。再分配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转移支付等调节手段进行,重点调节地区、城乡、部门、不同群体之间、在职与退休人员之间的收入关系,防止收入差距过大,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通过上述材料,体会“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这说明财政在本质上是一种什么关系?,1、初次分配,提高“两个比重”具体措施: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2、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具体措施: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增加对“三农”、教育、社保等的投入;通过税收调节,控制收入差距。,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以下有利于初次分配中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有()A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B增加财政支出C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D扩大财产性收入解析A、B属于再分配,D不符合题意。,C,2.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下列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措施是()A.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 B.调整银行存贷款利率 C.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D.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C,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P62-63页内容,对照下列目标思考题,找出相关答案,并用笔做好标记,3分钟后检查,看谁回答得快而准确。1、什么是效率?(含义)2、提高效率有什么意义?(意义)3、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是什么?(关系)4、如何兼顾效率和公平?(如何兼顾),自学指导(2),1、效率的含义 效率=,资源的节约,社会财富的增加,投入,产出,(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2、提高效率意义,二、兼顾效率与公平,合作探究,提高效率好比要把蛋糕“做大”,分配公平则好比要把蛋糕“切好”。,如果只强调公平,不讲效率,会出现什么结果?如果只讲效率,不注重公平,结果又会怎么样?效率和公平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大锅饭”,没有效率为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普遍贫穷,在计划经济下,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提出的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亚洲开发银行的信息显示,现在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5。,基尼系数,忽视公平引起贫富悬殊,4、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效率,公平,效率与公平也有矛盾的一面,(把蛋糕做大),(把蛋糕切好),一定时期内,由于社会财富总量是一定的,在个人收入的分配中,用于激励效率的多了,用于体现公平的就少了,二者彼此消长,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做大蛋糕,分好蛋糕,效率,公平,物质前提,保证,(1)一致性:,分别强调不同方面。注重效率就会有差距,而差距过大就会有失公平。,3、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2)存在矛盾:,公平,效率,公平,3、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既矛盾又一致性),效率,公平,物质前提,保 证,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统一):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效率和公平之间也有矛盾(对立),它们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效率属于生产力范畴,公平属于生产关系范畴。,二.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效率的含义 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即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统一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比方:蛋糕做大了才能更高兴地分蛋糕 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比方:蛋糕做好了要分好大家都高兴,3.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为什么?,1.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匮乏。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公平,怎么做?,1.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2.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3.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4、如何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重点),兼顾效率与公平,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要效率,又要促进公平。,思考讨论:怎么做?,课堂小结,效 率,公 平,效率与公平,二者关系,正确处理二者关系,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含义,意义,措施,定义,意义,收入分配公平,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实现?,一个制度保证,两个举措,效率:,关系,既有矛盾又有一致性,如何 处理,是什么?,为什么?,本框的知识结构图,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巩固练习:,1、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 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 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社会财富在整个社会中平均分配 实行多种分配方式 A B C D,A,2下面对效率不正确理解的是()A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 B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C要效率就不能讲公平 D效率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C,3、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主要是因为()A、实现社会公平 B、体现平均分配 C、提高经济效率 D、防止两极分化,C,4“做蛋糕”与“分蛋糕”是经济社会面临的最基本问题之一。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蛋糕”分得不合理,会影响人们把“蛋糕”做大的积极性。上述材料要求我们必须 A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 B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C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D正确处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C,01.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量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下列选项中具有缩小收入差距功能的再分配措施有 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个人工薪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扩大财产性收入 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A.B.C.D.,D,02.在企业分配中,如果过分压低劳动报酬,则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终将限制企业的发展。这说明 A.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B.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C.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D.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A,3(2011江苏)图2表示效率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横轴x代表收入差距,纵轴y代表效率,原点O表示决定的平均主义和绝对的低效率。曲线表示效率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二变化的情况。该图表明(),在x1之前,效率与收入差距成反方向变化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效率会降低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效率将会提高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有助于保持较高的效率A B C D,D,4.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自2008年3月1日起,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1600元/月提高到2000元/月。按照经济学原理,这一调整将增加财政开支 刺激中低收入居民消费增加财政收入 促进公平分配 A.B.C.D.,C,下课啦!,祝大家学习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