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源基本常识.ppt
焦化车间内部培训教程,放射源安全知识培训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洛阳分公司焦化车间仇昌斌 电 话:0379-66997183 669926604,洛阳分公司焦化车间安全组,放射源基本常识,什么是放射性世界上一切物质都是由一种叫“原子”的微小东西构成的,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原子核”。原子核有的稳定,有的不稳定。不稳定的原子核会发出各种“射线”,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放射性”。大家熟知的射线有阿尔法射线、贝塔射线、伽玛射线和中子射线等。这些射线性质不同,穿透能力也各有不同。它们看不见,摸不着,必须使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探测得到。,洛阳分公司焦化车间安全组,日常生活与放射性有关吗?,人们开始发现和认识放射性是大约100年多以前的事情,但放射性自古以来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放射性可以说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我们吃的食物、住的房屋、天空大地、山川草木乃至人体本身都有放射性。人类在不断改造世界,争取美好的明天。人类根据各种需要(医疗、工业、农业等)研究和制造出一些带有放射性的物质,这种物质叫人工放射性物质。另一方面,有的放射性物质在地球诞生时就存在,如土壤中的铀、钍、镭、钾等,它们叫做天然放射性物质。人们受到的放射性照射大约有82%来自天然环境,大约有17%来自医疗诊断,其他来源大约只有约1%。因此,人们对放射性无端的恐惧是没有必要的,特别是那些采取了安全保护措施正常使用的放射源,对人体是基本没有危害的。,洛阳分公司焦化车间安全组,放射源基本常识,放射源基本常识,什么是放射源?放射源分为密封源和非密封源。密封源是密封在包壳或紧密覆盖层里的放射性物质,该包壳或覆盖层具有足够的强度,在正常的使用条件和正常磨损下,不会有放射性物质散失出来。如在料位计、探伤机中使用的放射源都是密封源。非密封源是指没有包壳的放射性物质,如在医院中病人使用的放射性示踪剂为非密封源。目前使用的放射源的种类有近百种,但对于密封源,主要有钴60、铯137、铱192和镭226等;对于非密封源,主要用于医疗行业,如碘131、碘125等。,放射源基本常识,放射源的用途据专家估计,全国放射源总数应在8万枚以上,全国现有用源的单位8300多家。放射源品种很多,用途也多种多样。农业,工业,医学,航天和环境保护等各行各业都广泛应用放射源。几十年来,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保障人民的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农业方面,放射源放出的射线可以用于培育水稻、小麦、油菜、棉花等,增加产量,改良品质。还可用于防止害虫、食品保鲜等。在工业方面,利用放射源可以进行资源勘探、矿石成份分析、配料控制和工业成像等。放射源还可用于治疗癌症,为人造卫星提供电能,治理城市污水和烟囱排放废气等。,放射源基本常识,放射源包装容器 放射源一般都装在特殊设计的包装容器内,以防止对人体造成伤害和保证运输的安全。放射源种类不同,包装容器也不同。包装容器大都为圆柱形,一般用铸铁、钢、铅、塑料、石蜡等材料组成。如果把放射源看作猛虎,那么包装容器就是关虎的铁笼。因此,随意损坏包装容器,后果是可怕的。,放射源基本常识,放射源警示标志国家标准规定,所有放射性工作场所及放射源的包装容器上都必须有警示标志,标志为三叶电扇,黄底黑色图案,图案正下方并有文字注明“当心电离辐射”。提醒注意识别该标志,尽量不要接近。,放射源基本常识,怎样识别放射源?与一般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不一样,放射源放出的射线是无色、无味、无形的,因此看不见、嗅不到、摸不着。要识别放射源,除了根据标签以外,一定要依靠专门的探测器才能做到。还要特别注意,不同射线的穿透力相差很大,在放射源的容器外面一般也很难检测到它们。为了保证安全,必须由有经验的专门人员采用合适的仪器来识别。,放射源基本常识,中子流在自然界中,中子并不单独存在,只有在原子核分裂时,才能从原子核中释放出来。在储运过程中常见的中子流是由中子源放出的一种不带电的离子流。通常用的中子源是将某些放射性物质与非放射性物质放在一起时产生活动中子流。,中子流特性:当中子通过物质时,是由它和物质中的原子核碰撞而能量损失,使其速度减低。中子和轻的原子核碰撞一次,只损失其全部能量的2%。中子最容易被很多氢原子的物质和碳氢化合物所吸收,相反却能通过很重的物质如铁、铅等。,放射源基本常识,电离辐射的基本概念:1.照射量(X):是指X射线或r射线的光子在单位质量空气中释放出来的全部电子完全被空气阻止时,在空气中产生同一种符号离子总电荷的绝对值。单位:C/kg2.吸收剂量(D):是指电离辐射进入人体单位质量所吸收的辐射能量。单位:Gy 1Gy1J/kg1Sv3.剂量当量(H):是指考虑辐射品质及照射条件对生物效应的影响而加权修正的吸收剂量。单位:Sv,放射源基本常识,放射源的分类如果使用放射源时疏忽大意,没把放射源完好地保存在源罐内,(常用的是铅罐),或者把源丢失了,这样这个源就失去了控制,它就会对密切接触它的人造成伤害。根据这种伤害程度的轻重,国际原子能机构建议将放射源分为5类:,放射源基本常识,1类放射源极危险,在没有防护情况下,短时间(如几分钟到1小时)接触就可致死。这类源用在辐照装置、远距放射治疗仪和伽玛刀上。2类放射源高危险,接触这种源几小时至几天,也可以使人致命。这类源用在工业和伽玛照相,短距放射治疗仪上。上述两类放射源都叫高风险源。,放射源基本常识,3类放射源中危险,在没有防护措施情况下,接近它几小时,就可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接近几天至几周也可致命。这类源多用在工业测量仪上,如物位计,挖泥机测量仪、传送带测量仪、测井仪等。4类放射源低危险,不可能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但可能造成临时性损伤。这类源用在骨密度仪、静电消除仪、厚度、料位测量仪上。,放射源基本常识,5类放射源无危险,不会对任何人造成永久性损伤。这种源如眼敷贴器和科研仪器上的放射源。被盗的放射源多数属于4类放射源或5类放射源,基本不会对公众造成永久性损伤,但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这些放射源的公众可能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损伤。目前,我公司在役使用的聚丙烯装置的密度计和料位计所含的铯137密封源和即将在焦化装置使用的料位计密封源均属于4类放射源。,放射源基本常识,放射源的可能危害放射源一旦失控,就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在情况较轻时,不会有明显的症状,只是有可能增加得癌症的机会。在情况严重时,有的人会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头昏乏力,症状较重的人会一时失去工作能力,症状严重的人会死亡。,放射源基本常识,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是由超过计量限值的放射线作用于肌体而发生的,分为体外危害和体内危害。其主要危害是阻碍和损伤细胞的活动机能及导致细胞死亡。,放射源基本常识,急性放射性伤害。在短期内接收超过一定剂量的照射,称为急性照射,可引起急性伤害。急性照射低于1Gy时,少数人出现头晕、乏力、食欲下降等症状。当剂量达110Gy时出现造血系统损伤为主的急性放射病。2Gy以上即可引起死亡。人的LD50为35Gy。1050Gy出现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肠型急性放射病,在2周内100死亡。50Gy以上出现以脑损伤症状为主的脑型急性放射病,可在2天内死亡。,放射源基本常识,2.慢性放射性伤害。在较长时间内分散接收一定剂量的照射,称慢性照射。长期接受超剂量限值的慢性照射,可以引起慢性放射性伤害。如白血球减少、慢性皮肤伤害、造血障碍、生育能力受损、白内障等。3.胚胎和胎儿的辐射损失。胎儿畸形、死亡率升高。,放射源基本常识,4.辐射致癌。在长期受照射的人群中有白血病、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骨癌等发生。5.遗传效应。辐射能使生殖细胞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形成有害的遗传效应,使受照者后代的各种遗传病的发生率增高。,放射源基本常识,发现或怀疑可能是放射源时,应当如何做?当你发现有无人管理的疑似放射源物体时,可以做以下几件事:尽可能立即保护好现场,防止任何人靠近或擅自动作;立即给环保举报热线(66994101)打电话,报告自己的怀疑和看法;当有关监管人员到达现场后,向他们介绍自己知道的情况和看法,并尽可能协助监管人员处理问题。,放射源基本常识,焦化装置中子料位计规格书:仪表名称位号:中子料位计(LT1113ABC LT1114ABC)操作条件:介质:焦炭、泡沫、油气、水 操作温度;505 操作压力;0.17Mpa 安装地点:焦炭塔T1101AB(每塔3台),放射源基本常识,主要技术指标:塔内物料的密度分辨率2%,能有效分辨出塔内不同物料(稀泡沫、浓泡沫、水、焦炭)的密度变化及不同物料间界面的变化趋势。仪器对塔内物料密度变化的响应速度10秒。仪器输出10路420mA/1-5V信号(其中6路420mA/1-5V信号分别正比于各测量点塔内物料密度,2路420mA/1-5V信号分别正比于各塔泡沫上沿高度推算值,2路420mA/1-5V信号分别正比于各塔焦炭上沿高度推算值,,放射源基本常识,中子及相关辐射计量应低于国家标准GB4792-84及GB16368-1996的要求,即;距仪表表面5cm处,计量当量25uSv/h,距仪表表面100cm处,计量当量2.5uSv/h。中子测量系统防爆等级:ExdBT4;防护等级IP65;当泡沫高度达到测量点所在高度时,显示值绝对误差10cm;供电电源:220VAC50Hz10A.,放射源基本常识,硬件设施 1.中子测量系统 6套 每套含;中子源(AmBe)50mCi一枚,中子储运管 1只 中子检测器 2只 中子变送器 1只 2.中子主机系统 含:机柜;工控机;配套I/O板卡机;17纯平彩色显示器。3.专用五芯双屏蔽电缆,金陵石化焦炭塔料位仪,放射源基本常识,镅,原子序数95,是人工放射性元素,元素名源于发现地美洲的名字。1944年美国科学家西博格、吉奥索等在经过中子长期辐照的钚中首次发现镅241。已发现的13种镅的同位素都是通过人工核反应得到的,其中半衰期最长的是镅243。镅是银白色金属,熔点1176C,沸点2607C,平均密度13.66克/厘米。镅易溶于稀的无机酸,在强酸溶液中易发生歧化。镅同位素中用途最大的是镅241,主要用于制造中子源,还用于密度测定仪、探伤照相和做荧光分析仪的激发源;其次是镅243,用于在高通量反应堆中生产超钚元素。,放射源基本常识,中子源性能:性状:241AmO2粉末与铍粉混合后压片,焊封在双层不锈钢源壳内用途:反应堆启动、中子活化分析、辐射育种、中子照相、中子料位计、核物理试验等质量控制:符合国家密封源分级标准GB/2003/C43333使用期限:15年,放射源基本常识,放射源基本常识,放射源基本常识,工作人员的剂量限值受到全身均匀照射时,有效剂量当量不应超过50mSv。任一器官或组织所受的年剂量当量不得超过下列限值眼晶体 150mSv其他单个器官和组织 500mSv,放射源基本常识,安全距离S=(0.84M)-2 M表示放射性物品的毫克镭当量数。,放射源基本常识,放射源的防护 防止放射源发出的射线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有以下三种防护手段和措施:(一)距离防护:距离放射源越远,接触的射线就少,受到的伤害也越小。使用放射源时,利用简单的各种工具(如镊子、几米长的长柄钳子等)进行操作,就能达到距离防护的目的。(二)屏蔽防护:选取适当的屏蔽材料(如混凝土、铁 或铅制等)做成屏蔽体可遮挡放射源发出的射(三)时间防护:限制在存放放射源的区域内的停留时间,可减少人们接触射线的机会。在实际工作中,通常将上述三种防护办法组合应用。,放射源基本常识,消防与救护 当放射性物品着火时,可用雾状水扑救。灭火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具,并站在上风,向包件上喷水,有助于防止辐射屏蔽材料(如铅)的熔化。注意不应使消防用水流失过大,以免造成很大面积污染。放射性物品沾污人体时,应迅速用肥皂水洗刷,三次以上,灭火结束后要很好的淋浴冲洗,使用过的防护用品要在防疫部门的监督下进行清洗。,事故案例,5月25日,金陵石化工程有限公司,一只大铁柜(内放核子仪)不见了,仪器内装2枚源:铯137源和镅铍中子源。7月19日,南林业大学一同位素实验室被盗窃,两台已弃用的数字式水分测定仪(LNM 50A)被盗,内含镅 铍中子源各一枚。,放射源基本常识,检测器材 现有检测器材有:75型车用辐射线仪、70型辐射仪、62型个人剂量检测仪、核放射检测仪等。62型个人剂量检查仪1.用途 62型个人剂量检查仪可用以直接测量人员在沾污区内受丙种射线的照射剂量。2.性能(1)剂量仪的测量范围为050伦。全刻度共分25格,每小格为2伦,可直接读出受照剂量。(2)在正常条件下,仪器测量误差不大于正负5伦。,放射源基本常识,放射源如何监督管理?国家环保总局和省级环保局依法对放射源的生产、进口、销售、使用、运输、贮存和处置等的安全实行统一监督管理。从事上述活动的单位,必须向环保部门办理申请审批手续,取得放射源安全许可证。放射源应置于专用源容器内,并在带有明显放射性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的专用放射源库内贮存。放射源实行专人管理,建立帐目,定期检查,做到帐物相符,发现丢失,立即报告。从事涉及放射源的全部活动,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等国家的法规标准。,放射源基本常识,放射源如何安全使用?放射源虽然有利于国民经济建设,但若使用不当也会给环境或使用者造成伤害。因此,在使用中必须注意安全。1、使用者应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安全防护知识,持证上岗。2、操作前应制定安全操作规程。,放射源基本常识,放射源如何安全使用?放射源虽然有利于国民经济建设,但若使用不当也会给环境或使用者造成伤害。因此,在使用中必须注意安全。1、使用者应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安全防护知识,持证上岗。2、操作前应制定安全操作规程。,放射源基本常识,3、操作前应熟悉掌握该放射源的特性,并在具有隔离或屏蔽的条件下,使用专用工具操作放射源。4、操作前应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并佩带经过校准过的个人剂量计。5、操作过程中应有防护人员在场进行监测。6、对暂时不用的放射源应使其回到安全位置或将其放回到具有屏蔽能力的容器内和存放到有专人保管的放射源库内。,放射源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为了加强车间放射源的管理,确保放射源的安全使用,特制定焦化车间放射源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组织放射防护知识的宣传、培训和法规教育,增强全员的放射安全工作责任心和防护意识,加强放射源的管理,避免放射事故的发生。在装有放射源的生产现场设置放射性危险标志,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放射防护区。放射源的收放工作严格执行放射源作业票程序,做到层层把关,确保安全作业。值班人员和当班班组负责放射源日常使用和检查监控,发现异常及时汇报车间领导,安全工程师对放射源使用情况每周检查一次,车间领导进行不定期抽查,并向主管职能部门反映检查情况。配合职能部门做好放射卫生监测报告的完成,确保射线无泄漏,操作人员人身安全。装置检修时要有专人管理现场,防止放射源被无知人员偷窃,造成更大的人身伤害。,放射源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一旦发生放射事故,包括放射性同位素泄露、丢失事故,应快速启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基本原则是:发现人或班组应立即汇报车间值班人员,生产调度及分公司安全职防部门,联系电话:66994101(安环处职防科),66996021,66996022(生产调度),车间应当立即成立放射源应急小组,由车间主任任总指挥,指挥现场应急处理。同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公安机关报告,最迟不得超过二十小时,放射事故报告卡在二十四小时内报出。造成环境放射性污染的,还应当同时报告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放射源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小组,由车间主任任总指挥:A)立即撤离有关工作人员,封锁现场;切断一切可能扩大污染范围的环节,迅速开展检测,严防对食物及水源的污染;B)对可能受放射性核素污染或放射损伤的人员,立即采取暂隔离和应急救援措施,在采取有效个人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组织人员彻底清除污染并根据需要实施其它医学救治处理措施;C)迅速确定放射性同位素种类、活度、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D)污染现场尚未达到安全水平以前,不得解除封锁。发生放射源丢失、被盗事故时,车间应当保护好现场,及时向总厂调度及安环处汇报,联系电话同上,并认真配合公安机关、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侦破。当发生人体受超剂量照射事故时,车间应当迅速安排受照人员接受医学检查或者在指定的医疗机枪救治,同时对危险源采取应急安全处理措施,放射线源卫生防护管理规定,第一条 为了加强放射卫生防护监督管理工作,保障职工的健康和安全,根据国家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石化企业的实际情况,特指订本规定。第二条 放射性同位素使用单位,在开展工作前,要按有关规定向地方卫生、公安部门申请登记。放射防护设施的设计,必须经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公安等部门审查同意,竣工后须经卫生、公安、环保等有关部门验收同意,获得许可登记证后方可启用。第三条 凡新建、改建、扩建的放射性同位素工程项目或储存场所,其防护措施必须做到与主体工程“三同时”。第四条 放射性同位素要用专车专程运输,不得随身携带或人与放射源混装运输。第五条 放射性同位素要存放在专用源库,建立健全保管、领用和消耗登记制度,并作为要害部位管理。,放射线源卫生防护管理规定,第六条 在装有放射性同位素的生产场所和施工工地,要划出一定范围的放射防护区,并设置放射性危险标志,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放射防护区,必要时设专人警戒。第七条 装置检修时,放射性同位素设备的拆除、安装,铅罐活门的关闭、开启,均要有专人负责,严格登记,并要有放射卫生防护人员现场监护。第八条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必须严格控制照射剂量,防止对人体造成伤害。第九条 对从事放射性同位素工作的人员,要进行就业前和定期体检,接受放射防护知识培训和定期培训,严格控制职业禁忌症。第十条 因故不再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单位,必须将放射源妥善处理,并向地方卫生、公安部门、环及总公司报告。,放射线源卫生防护管理规定,第十一条 放射性同位素使用单位的“废源”,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制订排放、运输等方案,报地方卫生、公安部门备案后,送有关部门处理。第十二条 放射性同位素使用单位,要有预防和处理意外事故的措施和设备。第十三条 发生放射事故和丢失放射源事故的单位,必须立即采取防范措施,控制事故影响,保护事故现场,并向当地卫生、公安部门和总公司报告,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必须同时向环保部门报告。第十四条 各级工业卫生主管部门负责本规定的监督管理,并设立专职或兼职的放射卫生防护员,负责本单位日常放射卫生防护工作。第十五条 有放射源的单位,要根据国家规定和本规定要求,制订放射性同位素卫生防护管理实施细则,并报有关部门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