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数据的收集与抽样.ppt
数据的收集与抽样,第5章,数据的收集与抽样,5.1,抽样调查,5.1.2,抽样调查,返回,引申问题,加深认识,(一)创设情景,体会抽样调查的必要性,(一)创设情景,体会抽样调查的必要性,选择适当的调查方法,(1)如何调查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一)创设情景,体会抽样调查的必要性,(2)如何统计某天下雨后的降雨量?,(一)创设情景,体会抽样调查的必要性,(3)如何了解外地游客对北京旅游服务行业的满意度?,(一)创设情景,体会抽样调查的必要性,你能举出抽样调查的例子么?,问题 2,(一)创设情景,体会抽样调查的必要性,抽样调查,1.抽样调查:,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的方法。,(二)归纳共性,概括抽样调查的定义,问题3,(二)认识抽样调查的适用范围,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抽样调查?,当调查的结果有特别要求,或调查的结果有特殊意义时,如国家的人口普查,,当调查的对象个数较少,调查容易进行时,,全面调查,全面调查,(二)认识抽样调查的适用范围,抽样调查的有关概念: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要了解东城区初一学生的身高情况,,有关概念(1)总体: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2)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3)样本:被抽取的个体组成一个样本(4)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随机抽取了500名初一学生进行调查;,(二)学习抽样调查的有关概念,东城区初一学生的身高,每个东城区初一学生的身高,被抽取的500名初一学生的身高,500,了解东城区初一学生的身高情况,选取500名初一女生作为样本可以么?,让总体中的每个个体有同样的机会被抽中,样本的代表性不好,(二)学习抽样调查的有关概念,经历调查活动,活动 1,(三)经历统计的过程,体会统计的思想方法,如何调查我们班的近视率?,抽样调查我们班的近视率,活动 2,(三)经历统计的过程,体会统计的思想方法,抽样调查实验,(1)用学号随机抽5人进行调查;,(2)用学号随机抽20人进行调查;,抽样调查(其他方法),(三)经历统计的过程,体会统计的思想方法,抽样调查(20人),抽样调查(其他方法),3.简单随机抽样:,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相同的机会被抽中,这样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三)经历统计的过程,体会统计的思想方法,怎样调查22中的近视率?,活动 3,(三)经历统计的过程,体会统计的思想方法,样本要具有代表性;,样本容量要适当;,4.合理抽取样本要注意:,巩固概念学以致用,(四)巩固概念,学以致用,1、下列调查中,调查方式选择正确的是()(A)为了解1000个灯泡的使用寿命,选择全面调查;(B)为了解一批袋装食品是否含有防腐剂,选择全面调查;(C)为了解某公园全年的游客流量,选择“五一长假”期间进行抽样调查;(D)为了解北京市的空气质量,选择抽样调查;,2、为了解某校学生的每日运动量,收集数据合理的是()(A)调查该校男同学的每日运动量;(B)调查该校舞蹈队同学的每日运动量;(C)调查该校初三同学的每日运动量;(D)放学时在校门随机调查100名学生 的每日运动量;,(四)巩固概念,学以致用,(1)小明的调查是抽样调查吗?,(2)如果是抽样调查,指出调查的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3)你认为他的这种抽样调查合理吗?,(4)你能设计一个合适的调查方案进行调查吗?,(四)巩固概念,学以致用,3、要调查全北京市中学生的视力情况,为了便于调查,小明决定在自己认识的同学中开展调查,于是他调查了22中的100个学生.,课外阅读,著名的失败的统计调查-“抽样中的泰坦尼克事件”在1936年美国总统选举前,一份颇有名气的杂志工作人员做了一次民意测验,调查兰顿和罗斯福中谁将当选下一届总统 为了了解公众意向,调查者通过电话簿和车辆登记簿上的名单给一大批人发了调查表,通过分析收回的调查表,显示兰顿非常受欢迎于是此杂志预测兰顿将在选举中获胜 实际选举结果正好相反,最后罗斯福在选举中获胜,其数据如下:,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在知识上有哪些收获?,(1)为什么要进行抽样调查?,(2)什么情况下进行抽样调查?,(3)在抽样调查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4)统计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五)归纳小结,布置作业,结 束,单位:北京22中姓名:赵毅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