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第十三章产业布局与政策.ppt
第十三章产 业 布局与政 策,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理论发展第二节 产业布局的指向性、原则与规律及产业布局战略第三节 产业布局政策,产业布局与政策,产业布局的含义 经济学意义上的产业布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各部门、各要素、各环节在地域上的动态组合与分布。产业布局的条件: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人口和劳动力、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条件等。任何地区产业布局的特点都是由该地区上述条件决定的,由于不同产业部门对布局的条件要求不同,因而使得不同地区适宜发展不同的产业部门,同一产业部门布局在不同地区也会产生不同的经济效果。,产业布局的空间载体-区位(location)是产业布局理论最基础性的概念-区位理论就成为产业布局最基本的理论。区位理论被称为距离的经济学,没有运输成本也就不会有区位问题。区位理论确定了各种经济活动在何处进行的原则。,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理论发展,农业区位理论:德国经济学家冯屠能(J.H.Von Thunen,1826):在孤立国中首次提出孤立国圈层理论;,一、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三圃农作圈畜产品为主,1/3种燕麦、1/3稞麦,1/3休闲,谷草农作圈谷物为主,谷物与牧草和休闲地轮作,轮作农作圈谷物为主,轮作饲料,林业圈木材,自由农业圈鲜菜、牛奶,城市,畜牧圈大量土地放牧或种牧草,工业区位理论:德国经济学家韦伯(Alfred Weber,1909)提出:工业区位理论:工业布局主要受到运费、劳动费和聚集力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运费是对工业布局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工业部门生产成本的地区差别主要是运费造成的。,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企业区位选择实际上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自发行为,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市场及技术条件,使得企业面临成本与收益的取舍,从而也得出一个区位选择矩阵(图),二、产业布局的聚集理论,产业在空间聚集实际上是一个产业布局问题产业聚集产生的经济动因-产业内部的关联与合作 马歇尔(1890):阐述了存在外部经济与规模经济条件下产业聚集产生的经济动因传统产业聚集理论。第一,企业的区位聚集有三个原因:为降低出现劳动力短缺的可能(地方具有专用性劳动力市场);聚集能促进专业化投入和服务的发展;产业聚集能产生溢出效应,信息的溢出可以使聚集企业的生产函数好于单个企业的生产函数,企业从技术、信息等的溢出中获益。第二,提出了工业区概念与工业区理论。第三,外部经济是指整个产业的发展或增长所引起的产业内部生产厂商的整体成本下降,而内部经济是指企业的规模经济性。,对产业聚集现象的分析逐渐形成了现代产业集群理论,从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得角度对产业聚集现象进行了详细研究。美国哈佛商学院的M波特教授率领由30多个由各国研究者组成的调查组,从1986年开始,用了四年时间对丹麦、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新加坡、瑞典、瑞士、英国和美国等十个重要的贸易国的产业聚集现象进行了研究。同时还利用“钻石”的分析途径对产业聚集及产业群进行了分析。,他从创新能力的角度来探讨了产业的聚集现象。其整个理论分析框架包括四个方面的因素,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支撑产业(产业群)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形成一个钻石模型,被称为波特钻石模型。,波特的钻石模型,企业战略、结构与对抗,产业群(相关与支持性产业),要素条件,需求状况,机会,管理,逐步开放的市场加剧了竞争国企的结构调整 创业精神的兴起 地区部门之间的壁垒被打破,劳动力 廉价和熟练劳动人员 回国的专业人员 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 规模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基础设施的改善,世界上最大的潜在市场 经济财富快速增长加快了 消费的成熟 较发达的沿海地区有更强的 购买力,制造业相对金融业来说更发达群体集聚发展状况的改善,从经济地理的角度探讨了产业聚集的动因: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1991):通过简单的两区域模型得出一个结论:在贸易(运输)成本高时,两个产业同时存在于两个区域经济中,而在贸易成本低时,产业聚集的现象首先是可能的,并且也是必需的,甚至可能走上彻底的专业化。,在要素不允许流动的情况下,必然伴随产业的分散布局,即产业布局的分散均衡。在要素允许流动的情况下,产业聚集是一个显著的特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产业群也具有生命周期。斯旺、普瑞沃泽尔与斯多特等人探讨了产业聚集的动态过程:积聚、起飞、高峰、饱和。,三、产业聚集均衡与分散均衡,斯旺认为,产业聚集的成本起因于拥挤成本与投入及产出市场的竞争效应。从供给角度看,聚集使房地产成本上升、专业技术劳动力的成本上升。从需求角度看,拥挤与产业市场的竞争程度的加强将由于较低落销售、利润增长状况而对企业有负面影响。如果城市产业聚集的增长起因于循环的自我增强的过程,那么其衰退通常来得很快并很突然,并且受到人们预期的影响。当产业聚集达到某一界点时,产业发展将转向另外一个区域、地区或地点,这也就形成了同一产业的多重均衡区域生产状态。,布瑞兹斯与克鲁格曼(Brezis and Krugman,1993):在支持某一产业发展的技术经历正常的过程时,现有的产业中心将会保持其领先地位。然而如果出现新的思想或技术,且其与原有的知识基础存在非连续性时,这时原有中心积累的经验对于新的技术发展将没有任何价值。结果原有专业化知识的正向反馈效应或者说外部性减弱,聚集收益将被拥挤成本超过,进而引发产业区位的重新选择,进而导致产业的重新布局,也即分散布局。,第二节 产业布局的指向性、原则与规律及战略,产业布局的指向性,指产业布局指向性理论的具体表现,主要探讨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该理论认为由于企业工艺及技术上的特点等原因而引起的企业区位选择的必然性,使得企业的区位选择具有明显的区域指向性,这一理论其实与产业聚集与分散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各地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资源各不相同,它对不同的企业及行业将会产生不同的吸引力。不同的地区或区域具有不同的优势基础,企业如何选择区位也就因指向性的不同而不同。,一、产业布局的指向性,一般工业企业的区位选择及工业布局具有以下指向性:原料指向、市场指向、原料与市场双重指向、劳动力指向、港口交通运输指向、科技指向、集聚经济指向、大学及研究机构指向,生态效益指向等等。案例:高新技术产业的指向性分析,产业布局的模式有两种:均衡产业布局与非均衡产业布局。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产业布局的指导思想与原则并不相同,这主要受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目标所影响。产业布局的规律性,这主要表现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布局模式的不同:第一阶段为均质产业布局模式;由于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并以农业为主,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受技术、交通运输等因素的影响,这时的产业布局以均衡布局为主,表现为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不十分明显的产业布局模式。,二、产业布局的原则与规律,第二阶段为极核式产业布局模式或者说点状产业布局模式;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生产力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这时,经济增长将可能在具有较好经济地理条件的区域开始,并且随着聚集经济或因果循环的增强作用,使得该地区的经济增长逐步成为推动性单元,使其成为区域发展中的主导产业,成为产业联合体及地理上集中的产业极,该地区在产业上成为产业组织的核心,在空间上成为支配经济活动空间的分布及组合的中心,在该阶段,产业布局主要受产业极及其对周边地区的极化作用与扩散作用产生影响,并逐步成为中心外围的产业布局模式。,第三阶段是极核基础上的扩展模式-点轴模式;随着极核功能的逐步显现,它与周边地区的极核或周围的点等发生大量的商品、信息、劳动力等物质流与信息流等,进而导致连接两者之间的线路的形成与发展以及这些地区的经济的快速增长,特别是沿线地区的经济增长。这样,极核形式的产业布局便逐渐被以极核为中心,沿线为依托的点轴产业布局模式替代。,第四阶段为产业的网络布局模式或多极化与多核心的产业布局模式。区域核心之间的产业既存在垂直分工,同时也存在水平分工,进而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空间布局模式。在该阶段,随着点、轴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之间的关联度逐步增强,并且,在该区域内逐步形成等级不同的核心与轴线,而这些核心与轴线的相互作用及其之间的相互影响,导致一定的区域内的点与点之间,轴线与轴线之间形成了相对复杂的网络体系,产业布局表现为集中与分散,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相结合的优化结构,而这种模式一般只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之内产生。,经济发展战略从总体上可以分为均衡区域发展战略与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进而采取均衡或非均衡配置生产力或产业的模式以达到均衡或非均衡发展战略的目的,也即产业布局的战略必需与国家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战略相结合。,三、产业的均衡与非均衡布局战略,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规律应该自东向西逐步转移,区域经济梯度发展及梯度转移理论适合于我国的东、中、西区域经济发展实践,以梯度转移为内涵的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也就必然对应着产业的非均衡布局或者说东部沿海地区的集中布局。,梯度转移理论,源于弗农提出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阶段理论。该理论认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工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即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退等四个阶段。区域经济学家将这一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便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该理论认为,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活动大都发生在高梯度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与梯度转移理论相类似的是日本学者小岛清提出的雁行模式,他将日本、亚洲四小龙、东盟、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列为不同的发展梯度,并冠之以第一、二、三、四批大雁等。如制造业从美国转移到日本,再转移到中国。,案例:长三角产业布局状况及特征:一是“Z”字型的沿路产业带,其中一部分包括以沪宁铁路及高速公路为线的沿线产业密集带,由上海、苏州、无锡、镇江、南京、常州及沿线的吴江、昆山等县级市组成。另外一部分沿沪-杭-甬高速公路及铁路沿线形成的沿线产业带,主要由上海、嘉兴、杭州、宁波等地构成。二是沿海及沿江产业经济带,其中包括上海、南通、扬州、镇江、南京、宁波、舟山等地。,一、产业布局的投资政策 即不同地带产业的战略性投资安排,既包括产业自身方面的投资安排,也包括为吸引产业投资而进行的前期投资,如基础设施投资等;既包括国家的直接投资,也包括其他投资主体的产业投资。,第三节 产业布局政策,二、产业布局的结构调整与功能调整政策 非均衡的区域发展战略鼓励东部地区将重化工及一般加工性产业向中、西部转移,集中力量从事高新技术产业以及金融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中西部地区产业的发展方向主要是依赖本地资源基础的原材料工业、能源工业等,以满足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需要等等。,三、产业布局的组织政策 区域经济的发展与企业的规模及其带动作用密不可分,国家产业投资规模或企业规模的布局分布特征自然决定了区域产业的组织特征,产业内大中小企业规模的合理规划及其组织安排是产业布局组织结构是否合理的关键,这与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样有着相关的关系。,四、产业布局的导向与激励政策 主要是为促使政府部门产业布局的发展战略而采取的一系列相关政策性安排。如果从产业聚集的聚集与分散布局角度讲,产业布局政策可以分为产业布局的集中政策(或非均衡产业布局政策)与产业布局的分散政策(或者说是均衡的产业布局政策)。,案例:我国产业布局的非均衡状况,2001年全国各地区占工业总产业区域分布情况表(%),1、重构产业布局机制,健全产业布局政策 国家应该从宏观经济管理角度,规划产业布局的整体目标与基本框架,包括各个经济区域的发展目标,国家重点开发区及产业带发展的整体思路,划分国家经济区域的版块、功能定位及产业发展趋向,引导企业自主进入开发区域,进而形成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区域增长极与产业增长极,并逐渐形成产业布局的网络化模式,等等。,制定产业布局政策的关键,2、强化产业布局政策制定的导向性 产业布局政策实际上是产业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产物,产业布局政策体现了政府部门发展区域经济的空间格局与产业分布,其目标是引导企业或特定的行业与产业按照政府规划及设想进入到其拟发展的地区,并采取相关的激励措施促进这些地区与产业的发展,包括,财政税收政策、投资政策、基础设施建设政策、人员政策、就业鼓励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甚至是金融政策及针对特定产业发展及进入的其他更优惠的政策,等等。,3、产业布局政策制定的合理性 不同地区选择何种产业作为自身的主导产业,选择未来发展产业的标准如何,是否与国家的产业政策及区域发展战略相吻合等问题,都是产业布局战略及产业布局政策合理性的评价标准。产业布局配置,实质上是通过区域主导产业的确立,围绕主导产业的产前服务、协作配套和产后深度加工、资源综合利用等发展关联产业,形成高效率的区域经济有机体。,需要考虑的因素具体如下:发挥区域产业优势,选择并优先发展具有极化作用的产业增长极该区域的产业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地位及未来发展趋势,能否成为该产业的国内及国际上的生产供应基地与国家产业政策是否相违背能否形成较长的产业链条及相应的产业集群区域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如何发展该产业的优势与劣势是否具有产业扩散地带及形成产业网络的可能,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由其主导产业或主导产业群来决定。主导产业不同,产业结构也就不同。罗斯托曾根据主导产业的前瞻、回顾及旁侧效应所涉及的部门,构成几种不同的产业结构状态:,重型机械制造业,耐用消费品,管理阶层兴起,军备扩张,前瞻效应,煤、钢,动力,建筑材料,化工产品,回顾效应,大城市出现,农业机械化,其他部门技术改进,旁侧效应,重型机械制造业的扩散效应,汽车工业,环保部门,城市建设,服务与商业革命,前瞻效应,钢铁工业,有色冶金,橡胶工业,石油工业,回顾效应,郊区化,公路建设,服务业,旁侧效应,汽车工业的扩散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