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材全解】2013-2014学年九年级数学(下)(人教实验版)期末检测题参考答案.doc
-
资源ID:5057782
资源大小:271.51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学教材全解】2013-2014学年九年级数学(下)(人教实验版)期末检测题参考答案.doc
期末检测题参考答案1.C 解析:依据正弦值,正切值随锐角的增大而增大,余弦值随锐角的增大而减小得正确;由知,即故B不正确;故C正确;故D不正确. A B C 第4题答图 2.D 解析:根据相似图形的定义知,A、B、C项都为相似图形,D项中一个是等边三角形,一个是直角三角形,不是相似图形.3.A 解析:从正面看所得的平面图形共有3列,每列小正方形的个数依次为:左侧一列有2个,中间1列有1个,右侧1列有2个.4.A 解析:如图,设则由勾股定理知,所以.5.A 解析:直接利用配方法求对称轴,或者利用对称轴公式求对称轴因为,是抛物线的顶点式,根据顶点式的坐标特点可知,顶点坐标为,所以对称轴是故选A6.B 解析:根据平行投影及中心投影的定义及特点知:太阳光线可以看成平行光线,这样的光线形成的投影是平行投影, 正确;物体的投影的长短在任何光线下,不仅与物体的长短有关,还与光线与物体所成的角度有关,故错误;物体的俯视图是光线垂直照射时,物体的投影,正确;物体的左视图是灯光在物体的右侧时所产生的投影,错误.所以正确.故选B7. A 解析:本题考查了三视图的知识,主视图是从正面观察几何体看到的平面图形,上下分两层,上层的一个正方形恰好在下层并排的两个正方形的正中间;左视图是从左面观察几何体看到的平面图形,从左面能看到上下对齐的两个正方形;俯视图是从上面观察几何体看到的平面图形,从上面能看到左右对齐的三个矩形,且两边的两个矩形小.点拨:画几何体的三视图要注意:主视图和俯视图的长度相等,且相互对正,即“长对正”;主视图和左视图的高度相等,且相互平齐,即“高平齐”;俯视图和左视图的宽度相等,即“宽相等”.8.D 解析:如图, m, m,90°,45°,30°设 m,在Rt中,tan,即tan 30°,在Rt中,90°,45°, 根据题意,得解得 (m)9. C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三视图和几何体的体积.由俯视图和主视图易得此几何体为正六棱柱,根据主视图得其底面正六边形的边长为6,而正六边形由6个正三角形组成,其中正三角形的边长为6,如图所示,第9题答图连接OA,OB,过点O作OCAB,交AB于点C,在RtAOC中,因为CAO=60°,OA=6,所以AOB的高OC的长为6×=3,所以=×6×3=9,则9×6=54.通过左视图可得几何体的高h=2,所以V=·h=54×2=108.10.C 解析: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锐角三角函数值即为直角三角形中边的比值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可知在直角三角形中,各边的长度都扩大3倍,锐角的三角函数值不变故选C11.C 解析: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知所有的锐角三角函数值都是正数,故正确;两个元素中,至少得有一条边,故错误;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以及勾股定理,得故正确;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得则,故错误故选C12. B 解析:根据图形相似的定义判定,用排除法求解A. 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顶角都是90°,底角都是45°,所以相似,故正确;B. 50°可能是顶角,也可能是底角,所以不一定相似,故不正确;C. 各有一个角是50°的两个直角三角形,都有一个直角,根据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可得一定相似,故本选项正确;D. 两个正方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相似,故正确故选B13.75° 解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若则已知则故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得14.4 解析:因为,所以设,所以所以15. 解析:因为五边形五边形所以又因为五边形的内角和为所以.16 解析: 当时,;当时, 所以.17195 cm 解析:因为ABC,所以.又因为在ABC中,边最短,所以,所以,所以的周长为18. 解析:当时,即,解得,所以两点的坐标为因为线段,所以 或所以或19. 解析:依题意,联立抛物线和直线的解析式得整理得,解得所以当为正整数时,故代数式20. 平行 中心 解析:因为太阳光是平行光线,所以在地面上的投影是平行投影,灯光是点光源,所以在地面上的投影是中心投影21.解:(1)2sin 30°+3tan 30°+cot 45°.(2)22.解:(1) 44+.(2)tan 1°·tan 2°·tan 3°··tan 88°·tan 89°=点拨:熟练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和互余的两个角的三角函数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3.解:自C点作AB的垂线,垂足为D, AB, CAD=30°,CBD=45°.在等腰RtBCD中,BC12×1.5=18(海里), CD=18sin 45°=9(海里).在RtACD中,CDACsin 30°, AC=18 海里.答:我渔政船的航行路程是18海里.24解:. 理由: .又 .又 , 即.25.(1)证明:令,则因为, 所以此抛物线与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2)解:关于的方程的根为.由m为整数,当为完全平方数时,此抛物线与轴才有可能交于整数点设(其中为整数),则.因为与的奇偶性相同,所以或解得=2经过检验,当=2时,方程有整数根所以26解:(1)从第步到第步出错.(2)等号两边不能同除,因为它有可能为零.(3),移项得即 是直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