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屋面涂膜防水层施工技术.docx

    • 资源ID:5053596       资源大小:360.03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屋面涂膜防水层施工技术.docx

    屋面涂膜防水层施工技术1 一般规建涂膜防水层可在防水等级III、IV级的建筑屋而上单独采用作一道防水设防,或作为防 水等级I、II级建筑屋而多道设防中的一道防水层使用。屋而涂膜防水层应采用髙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合成髙分子防水涂料。沥青基防水 涂料和煤焦油防水涂料应限止使用,无机盐类防水涂料不适用于屋而防水工程。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和合成髙分子防水涂料作为一道防水设防的设汁涂膜总厚 度在3mm和3mm以下,习惯称之为"薄质涂料”。沥青基防水涂料设防需要的设讣涂膜总厚度通常在3mm以上,习惯称之"厚质涂料”。 施工涂膜防水层,总厚度应达到表中的规泄,通过“薄涂多层”或“多布多涂”来达到 设计涂膜总厚度。表屋而防水层涂膜厚度选用表(防水等级设防要求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合成商分子防水涂料I级三道或三道以上不应小干II级二道设防不应小于3mm不应小干III级一道设防不应小于3mm不应小干2mmIV级一道设防不应小于2mm施工中如遇低等级建筑屋而防水,设讣单独采用沥青基防水涂膜时,总厚度不应小于8mmo而当沥青基防水涂膜与其它防水层复合使用时也不宜小于4mm。涂膜施工前基层应干燥,如作量化考量,含水率应不大于9% o判断可以进行敷、涂防水涂料的基层干燥程度简易检验方法是:将Im?卷材平坦地铺 放在找平层上,静巻34h后掀开检查,找平层覆盖部位和卷材上未见水印即可进行敷、涂 施工。在涂膜防水屋而上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防水材料时,不同的防水材料间必须相容 (即亲和性好、不发生侵蚀)并事先经过验证。涂膜防水屋而如在天沟、檐沟、檐口、泛水等部位采用卷材防水,或涂膜与苴它屋面卷 材防水层相接时,接缝应顺水流方向搭接,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o涂膜防水层施工前屋而保温层或找平层达到干燥状态有困难时,应采取排汽措施,排 汽屋面的基本结构和施工技术要求见第3.4.1小盯。在涂膜实干前,不得在防水层上进行苴它施工作业,涂膜防水屋而上不得直接堆放物 品。2施工准备原材料要求2.1.1髙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的要求。表2.1.1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的物理性能要求项目色物理性能要求固体含量(%)£43耐热度(80D 5h)无流淌、起泡和滑动柔性(-wo3mm厚,绕(|)20mm圆棒无裂纹.断裂不透水性圧力(MPa)2保持时间(min)N30不渗漏延伸(20±2"C拉伸,mm)22.1.2合成髙分子防水涂料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的要求。表2.1.2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的物理性能要求项目物理性能要求反应固化型挥发固化型聚合物水泥涂料固体含量()294>65M65拉伸强度(MPa)22断裂延伸率()3350>300N200柔性(C-3(rc 弯折无裂纹一 20'C弯折无裂纹-ior绕<t>10mm圆棒无裂纹不透水性压力(MPa)2保持时间(min)色$30不渗漏2.1.3沥青基防水涂料物理性能应符合表的要求表2.1.3沥青基防水涂料物理性能要求项目物理性能要求固体含址()籌50耐热度(80© 5h)>无流淌、起泡和滑动柔性(io±rc)4mm厚.绕<t>20mm圆棒无裂纹.1析裂不透水性压力(MPa)保持时间(min)t$30不渗漏延伸(20±2C拉伸,mm)注:沥青基防水涂料已限止使用.表中数据供参考。2.1.4胎体增强材料的质量应符合表的要求。表2.1.4胎体增强材料的质量要求项目质量要求聚脂无纺布化纤无纺布玻纤网布外观均匀、无团状.平整无折皱拉力<N)(宽50mm布)1纵向5=150$45M90横向>100235>50延伸率(%)纵向>10N20N3横向220N25N32.1.5进入现场的防水涂料、胎体增强材料应进行外观质量和物理性能的抽样复验, 并提岀试验报告.不合格的材料,不得在屋面工程中使用。2.1.6汽油、煤油.麻幺幺八苯和二甲苯等辅助材料都应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并符合 相应的材料标准。主要工机具开桶器、钢丝钳、小扳手、电动搅拌器、拌料桶、称量桶、50Kg磅秤、量杯、小油漆 桶、胶皮(或塑料)刮板、铁皮小刮板、油漆刷、圆滚刷、剪刀、油漆刀、小铁抹子、小方 铲、吹风机、苕帚、抹布、温度计、湿度计、防毒口罩等。对厚质涂料尚应准备棕苕帚、长 柄毛刷、油壶等用具。可针对不同品种的涂料及基层条件增减选用。作业条件2.3.1防水层的基层已通过检查验收,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规龙。2.3.2施工所需的各种材料已按汁划进入现场,经验收并完成材料质量核查。2.3.3基层经过交接检査。表面平整、坚实、淸洁,无开裂、空鼓和起砂,含水率检 查符合防水层敷、涂的要求,排汽屋而已预留好排汽道并固世好排汽孔,各细部的处理符合 防水层施工要求。2.3.4编制好施工方案并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已明确涂膜防水屋而的具体做法、涂布操作工艺和质量要求。包括熟悉自然环境条件、 检査脸收基层、安排施工顺序,了解防水涂料的材性并掌握英配合方式,确定涂膜做法(如: 防水涂层控制总厚度、涂布遍数、增强层数、涂料控制消耗量),明确并熟悉施工工艺(如: 涂布方式和次序、每颯涂布间隔时间、每遍涂膜厚度、胎体增强材料的铺贴方法等),以及 特殊部位处理和附加增强的区域和范用,保护层设置和施工质量指标等等。2.3.5严禁在雨天、雪天、大雾、五级风及其五级风以上时施工。环境气温低于5°C时, 水溶性涂料不得施工:环境气温低于一5°C时,溶剂型涂料不得施工。详见第小节。3操作工艺涂膜防水层施工工艺流程涂膜防水层敷、涂施工操作要领3.2.1防水涂料的配制3.2.1.1单组份涂料开桶后先搅拌混合均匀再使用,消除贮放中因沉淀而产生的不匀质 现象:打开包装后暂没用完的材料应及时加盖封严,如有少量结膜,应予以淸除或过滤后再 使用。3.2.1.2双组份或多组份涂料配合前必须先搅匀各组份,严格按生产厂提供的配合比准 确讣量,混合并搅拌均匀。(1)涂料混合,应先将主剂放入搅拌容器或电动搅拌桶搅拌均匀,然后加入固化剂并立即充分搅拌混合,搅拌时间一般在35min°(2)混合搅拌以颜色均匀一致为标准,如涂料太稠影响涂布,可掺加生产厂配套提供的 稀释剂,加入量控制在说明书要求范帀之内。严禁任意使用稀释剂,稀释剂的品种和加入量 都会直接影响涂膜的质量。(3)多组份涂料配合时各个组份加入的先后必须严格按说明书要求,不正确的配制会影 响涂料性能、甚至发生安全事故。3.2.1.3已配成的双组份或多组份涂料应及时使用,混合后的涂料必须在说明书规定的 时间内用完,气温也将影响到混合材料的允许存放时间,如施工需要可按说明书规定、在配 制时加入适量的缓凝剂或促凝剂调肖涂料的固化时间。3.2.1.4涂料一次配制数量应以涂布操作的施工能力确定。3.2.2涂层厚度、涂刷遍数和涂刷间隔时间的掌握及控制3.2.2.1涂层厚度是涂膜起到防水作用和达到合理使用年限的关键:在满足涂层厚度的 前提下,涂刷的遍数越多越对成膜的致密性有利:操作中通过合理掌握单位面积涂料用量和 涂刷遍数来控制和保证涂层厚度。3.2.2.2每遍涂刷形成的涂膜不宜过厚,过厚的涂敷会岀现表面干燥结膜后限I上内部的 溶剂和水份继续挥发的现象,使涂膜不能适时内外“实干”,影响涂层的防水性能和施工质 量,尤英在温度较髙的天气施工。每遍涂刷形成的涂膜也不宜过薄,过薄难以保证每遍都能涂布均匀且不露底,尤其对溶 剂型涂料。同时,遍数过多将增加劳动力消耗及使工期延长。3.2.23防水涂膜施工前,根据设计涂膜厚度和结构组成、材料参考消耗量、涂料材性、 基层状态,通过试涂布确怎形成每层涂膜需涂刷的合适遍数、操作次序和施工涂料用量,达 到正确控制施工层厚、使每遍涂刷都能形成均匀的封闭膜并易达到“实干”、保证防水涂膜 的施工质量。3.2.2.4不同的涂料、不同的涂布厚度以及施工时的温度、湿度条件,都会影响每遍涂 刷形成膜的干燥时间。温度高、湿度小涂膜干燥就快,应通过试验来确左操作中两遍涂刷的 间隔控制时间,习惯以涂层达“表干”和"实干”来衡量,以手指触摸感觉涂膜表而不粘界 定为"表干”。(1)涂层达到“表干”,对单组份涂料溶剂基本挥发、对双组份涂料已基本完成固化,未 干透的涂层面对下一遍涂层的“附着力”也有利,但刚"表干”的涂膜与基层的粘合力还较 低、一遍涂刷较厚的涂层内部还发软、对上人操作不利,因此,要以涂膜“实干”作为下一遍涂布的控制间隔时间。(2)“薄质涂料”有溶剂型和水乳型,一遍涂布形成的涂膜薄,涂层“表干”时已基本 达到'实干”,因时、因地、不同的材料涂布后“表干”时间可在12h。(3)'厚质涂料”一颯涂层厚,间隔时间一般以涂层结膜已可上人操作、不粘脚或涂层 不下陷为准。(4)应通过试验来确泄涂刷间隔时间,这个间隔不宜少于12h, 一般在24h,亦不宜间 隔大于72ho3.2.3在合格的基层表而喷(刷)涂基层处理剂3.23.1检查找平层施工质量、分格和细部处理情况、以及干燥程度,加以淸扫,符合 要求后再进行基层处理剂喷(刷)涂作业。3.23.2基层处理剂应与而层涂膜材料的材性相容,使用前调制配合并搅拌均匀。3.23.3可采取喷涂或刷涂的施工方法,涂层要薄而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空白、麻 点和气泡。当喷(刷)涂两遍基层处理剂时,应在第一遍干燥后方可进行第二遍喷(刷)涂作业: 待最后一颯基层处理剂干燥后,方可敷、涂防水涂料。?3.23.4大面积喷(刷)涂屋而基层处理剂前,应先对屋而节点、周边、拐角等处先行 涂刷,以保证这些边、角处涂刷均匀,既不出现基层处理剂堆积现象又避免少涂、漏涂。3.23.5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及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基层处理剂一般由涂料提供 商配套供应,使用应遵照涂料使用说明书中的技术要求。同时还应注意:(1)无论已经配制好的还是分桶包装现场按组份配合的,使用前都应先搅拌均匀。(2)最后一颯基层处理剂干燥后才能铺贴卷材,一般气候条件下干燥时间为4h左右。(3)一次喷(刷)涂的而积要适当,根据处理剂干燥时间加顾卷材铺贴进度,合理组织; 喷(涂)基层处理剂的区域,宜在当天铺贴防水层。(4)无明确规泄时,可参照第3.3.6条的要求选用基层处理剂。3.23.6如用冷底子汕作基层处理剂,宜在防水涂料敷、涂施工前2d喷(刷)涂, 注意保护好处理过的表面,使冷油层在涂料施工前燥而又未沾染灰尘。3.2.4防水涂料的涂布操作3.2.4.1原材料搅拌均匀、控制好涂布间隔时间、涂布均匀且保证涂膜厚度是保障涂层 施工质量的操作关键。施工中注意有效控制。3.2.4.2涂料涂布可采用机械喷涂,也可使用棕刷、长柄刷、圆馄刷、胶皮刮板等工具 人工涂布。324.3 “薄质涂料”常用蘸涂、滚涂:平而操作可边倒边摊,倒料要控制均匀倒洒, 涂布要注意刷开刷匀、方向一致、覆盖完全、及时消除起泡。涂刷既要涂布均匀又要避免来回往复次数过多,尤英是溶剂型涂料和在髙温天气,防止 出现咬底、凝团等质量病态。3.2.4.4 “厚质涂料”一般先将涂料直接均匀、分散倒于涂刷基层,用胶皮刮板来回刮 涂到涂敷层均匀、平整、厚度适宜、不露底、无气泡,再待貝干燥:对流平性差的涂料,在 刮平后表而收水尚未结膜时用铁抹子压实抹光;抹压要掌握好时机,过早无作用,过晚则出 现粘抹子和显抹压痕等毛病;为便于操作可分条分带错开进行涂布。3.2.4.5涂层间应留接槎,每遍涂刷后退50200mm,涂刷接槎时又超过50100mm, 避免搭接处产生渗漏。3.2.5铺设胎体增强材料3.2.5.1通常在涂料第二遍涂刷时、或第三遍涂刷前,开始加铺胎体增强材料。根据现 场条件可选择“湿铺法”或“干铺法”操作。3.2.S.2 “湿铺法”就是边倒料、边涂刷、边铺贴胎体增强材料的方法。(1)操作时先均匀涂布好涂料,随即推滚铺放胎体增强材料、使布料及时展开平放在刚 涂刷的涂层面,用滚刷滚压一遍、或用漆刷蘸料涂刷使涂料浸满全部布眼,使上下涂层能良 好结合。(2)对“厚质涂料”铺放胎体增强材料后用刮板或抹子轻轻刮抹或抹压,务必使布料底 部充实、网眼中挤满涂料。3.2.53 “干铺法”操作就是在干燥后的前一適涂层上摊开、展平胎体增强材料,先蘸 涂料局部粘牢边缘、再在表而均匀涂刷或刮抹涂料、使涂料充分浸润布料、进入网眼渗透到 基层,形成增强涂膜并与底层良好粘结。3.2.S.4胎体增强材料铺设必须满足第小节的基本要求,并应在操作中注意本标准第小 节涉及的技术和质量问题。涂膜防水层施工中需注意的技术和质量问题3.3.1进埸材料的贮运、保管和抽样复验(1)防水涂料的包装容器必须密封,容器表面应有明显标志,标明涂料需称、生产厂名、 生产日期和产品有效期。!(2)不同品种、标号、规格和等级的产品应分別堆放。(3)防水材料的保管环境应干燥、通风、远离火源并不得日晒、雨淋、受潮,避免碰撞 并防止渗漏,贮放地应备有消防设施和配备专人看管。水乳型涂料贮运和保管的环境温度应高于0°C、且低于60°C,贮存期一般不超出6个月: 溶剂型涂料不宜低于0C、且不超出40°C:胎体增强材料贮运和保管应干燥、通风并远离火 源。(4)进埸的防水涂料和胎体增强材料应进行抽样复验,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3.3.2采用涂膜防水层的屋而结构层,应符合:3.3.2.1水落口杯和水落管安装位置正确、固左可靠、水落口杯与屋而结构层间封堵严 密并经过密封处理。33.2.2伸岀屋而的管逍、设备、预埋件或预留孔等都应安设和留置完毕,并作好细部 处理准备。3.3.23屋而结构层是装配式钢筋混凝上板时,尚应:(1)屋而板等构件安装平稳、连接牢固、无缺焊和松动现象。(2)板端缝、板侧缝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20的细石混凝上灌缝。(3)灌缝前先淸扫并充分湿润缝隙,较宽的缝吊设底模,细石混凝上宜掺加微膨胀剂, 灌缝后注意养护。(4)板侧缝宽度大于40mm或上窄下宽时,缝内应设程构造钢筋。(5)板端缝应进行柔性密封处理。33.2.4对装配式屋而结构中非保温屋而的结构板缝,除板端缝外、侧缝上部也应预留 凹槽并嵌填柔性密封材料。3.3.3采用涂膜防水层的屋面找平层,应满足:3.33.1找平层应压实、表面平整,排水坡度符合设计要求,转角成弧形过度,水落口等细部符合防水层构造要求,表而平整度控制在5mm内。(1)水泥砂浆、细石混凝丄找平层应压实抹平,在初凝后、终凝前用木蟹二次压实收平 表面,充分养护;不得有酥松、起砂、起皮脱层现象。(2)沥青砂浆找平层应密实平整,无裂纹、无空鼓和缺损,不得有拌合不匀、蜂窝现象。(3)找平层分格缝设置正确,缝均匀顺直、位宜准确,缝内嵌填密封材料(4)当基层是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板时,分格缝应留设在板端缝处以及作了柔性密封的板 侧缝处。3.33.2涂膜施工前基层应干燥。(1)应视所用涂料的特性来要求基层的干燥程度。当采用溶剂型涂料时,屋而基层必须 干燥,含水率如量化考星宜控制小于9%:对水性涂料,基层表而干燥无凝水即能进行敷、 涂施工。(2)基层含水率越低越有利于涂膜防水层与基层的粘结、有利于涂料固化成膜及成膜的 质量、膜底不易形成汽泡。在基层干燥程度不能符合标准中要求时,应按产品说明书要求采 取措施后再进行敷、涂施工。3.3.4适宜涂膜防水层施工的环境气温和条件(1)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膜和合成奇分子防水涂膜施工时的气温,对溶剂型涂料宜在 一5C35°C,对水乳型涂料宜在5°C35°C。(2)对沥青基防水涂料,预计涂膜固化前有雨也不得施工,气温低于5°C或高于35°C 时不宜施工。(3)一些溶剂型涂料在5°C以下、溶剂挥发较慢、成膜时间延长,水乳型涂料在10°C 以下、水分蒸发放慢,直接影响成膜和成膜质量;而气温在30°C以上时、施工中溶剂挥发 过快、涂料变稠迅速、难以涂布均匀、也会影响涂层施工质量。因此防水涂料施工的最佳气 温为1O°C3O°C。(4)空气湿度过大、影响成膜速度、甚至产生凝露、影响涂层质量:露天作业、可能直 接受雨淋冲,凝亦渗透:大风刮起的灰砂、尘土、污杂物的沾染,都会使涂层受损。因此, 雨、雪、雾和大风等恶劣天气都严禁进行涂膜防水施工作业。3.3.5现场采购,应注意涂料的理化特性和使用性能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3.3.5.1涂料的耐热度、低温柔性适合于当地气温环境、屋面坡度和现场使用条件。髙 温和一定坡度环境下不“流淌”,低温严寒环境耐冻融、防冷脆。33.5.2涂料的延伸性能,能适应结构形式、地基变形、当地年温差、日温差和震动等 因素。3.3.53涂料的耐紫外线破坏、热老化保持率能达到设计耐久性要求。33.5.4在坡度大于25%的屋而上,不宜采用沥青基防水涂料和成膜时间过长的涂料。 避免施工期间涂料下坠、形成涂膜厚薄不均,影响防水层质量。3.3.6针对不同的防水涂料基层处理剂的要求也不同,通常可遵循:(1)对溶剂型防水涂料,可直接用涂料薄涂作基层处理。若涂料较稠,可用配套溶剂稀 释后使用。(2)对水乳型防水涂料,可用掺乳化剂的水溶液、或软化水将涂料稀释,稀释比 例一般为:防水涂料:加乳化剂的水溶液(或软水)=1:1。可用冷开水代替软水,但切 忌加入天然水或自来水。(3)髙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也可用冷底子汕作基层处理剂。(4)沥青基防水涂料直接用冷底子油作基层处理剂。(5)基层处理剂涂刷前应充分搅拌、涂刷均匀、覆盖完全,干燥后方可进行涂膜施工。3.3.7胎体增强材料铺设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1)屋面坡度小于15%时平行屋脊铺设,大于15%时垂直屋脊铺设。(2)铺贴胎体增强材料由屋而最低处逐幅向上铺贴操作。(3)胎体增强材料长边搭接宽度不得小于50mm,短边搭接宽度不得小于70mmo(4采用二层胎体增强材料时,上下层不得互相垂直铺设,搭接缝应错开,苴间距不应 小于幅宽的1/3。3.3.8胎体增强材料铺贴操作中应注意的技术和质量问题:3.3.8.1铺贴好的胎体增强材料,涂料应浸透胎体布料、覆盖完全,不得有胎体外露现 象。操作中如岀现表而部分露白、布料露网眼、针孔等,应及时添加涂料涂刷,使之均匀一 致。33.8.2胎体增强材料质地柔软、幅边紧幅中松,铺贴中易出现皱折、翘边、空鼓;操 作中要拉直但不宜过紧、幅边可间断剪15mm深小口松开幅边纤维、边缘要龍涂料顺丝理 顺贴平。3.3.S.3聚酯布、玻纤布在涂膜中混合使用时,一般下层用聚酯布、上层用玻纤布。铺 贴中切忌拉伸过紧,防止由于胎体增强材料收缩和涂料干燥中的收缩使屋而防水涂膜出现转 水搭接”的合理安排。(5)附加层(增强处理层)涂布可在涂刷基层处理剂涂刷后进行,也可安排在完成第一 层涂层后再附加增强,使之与底层涂膜形成屋而防水的最初涂膜层。3.3.11作为一道防水设防的防水涂膜应由两层及两层以上涂层组成,总厚度达到设讣 要求并满足第条规立。施工应注意:(1)涂膜施工应根据防水涂料的品种分层分遍涂布,不得一次涂成;每层涂刷遍数事先 通过试验确泄,并以此控制涂料使用虽:。(2)每遍涂刷应均匀,不得有露底、漏涂和堆积,涂层应厚薄均匀、表而平整。(3)操作中应待先涂的涂层干燥成膜后,方可涂后一遍涂料:两遍涂刷方向相互垂直, 以提高防水层的均匀性和整体性:两遍涂刷的间隔时间也不宜过长,以涂刷不咬底为度,防 止产生分层现象。(4)在后一遍涂料涂布之前,应检查并修补消除气泡、凹坑、刮痕、皱折等涂层缺陷。(5)屋而转角及立而的涂层,更应多遍薄涂,避免出现涂料流淌、堆积现象。3.3.12认真做好涂膜防水层收头(1)天沟、檐沟、檐口、泛水和立面涂膜防水层的收头,应用防水涂料多適涂刷或用密 封材料封严。(2)为防止收头处出现翘边现象,所有收头均应用密封材料压边,压边宽度不小于 10mm;胎体增强材料在收头处应裁剪整齐,有凹槽压入凹槽,否则应先固泄处理再涂封密 封材料。?3.3.13高低跨屋面交接处施工涂膜防水层时应注意到:3.3.13.1变形缝处的防水处理材料应有足够的变形能力,并严格按设计采取构造措施 和做好封闭设防。3.3.13.2高跨屋面为无组织排水时,低跨屋面受檐水冲刷部位应有加强的保护设计和 施工措施。3.3.13.3高跨屋而为有组织排水时,低跨屋面上水落管出口处应加设钢筋混凝上水簸 箕。3.3.14涂膜防水屋而上安装貝它设施应注意:3.3.14.1设施基座与结构层相连时,防水层包裹设施基座上部,地脚螺栓周|1:1应做密 封处理。3.3.14.2在防水层上直接放置设施,设施位置下部防水层应做附加增强层,必要时增 加浇筑厚度大于50mm的细石混凝上。3.3.14.3需经常维护的设施周围和屋面出入口至设施之间的通道应铺设刚性保护层。<3.3.15防水涂料施工完成后,一般应有不少于7d的自然养护时间,养护其间禁止上 人行泄、严防眾雨冲淋,未采取确当的保护措施前也禁止在其上进行其它工序的作业。3.3.16涂膜防水屋而通常采用撒粘细砂、云母或蛭石,抹水泥砂浆,浇细石混凝上, 铺砌板块等作防水层的保护层。(1)保护层应与防水层连续施工完成,以保证屋而防水层的完整和综合施工质量。(2)无论是上人屋而还是非上人屋而,在防水层上用水泥砂浆铺砌块体、以及现浇水泥 砂浆或细右混凝上做刚性保护而层时,与防水层之间应做隔离处理,可采取铺设一层塑料薄 膜或先虚铺一薄层松散材料再铺设塑料薄膜的方式隔离开。(3)屋而刚性保护层与女儿墙、山墙和苴它突出屋而结构物之间应预留宽度为30mm的 缝隙,并用密封材料嵌填严密。3.3.17涂膜防水层敷、涂施工,应按施工工序、层次逐层次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进 行下一层次的作业。3.3.18涂膜防水屋而材料用量参考表-表,仅供施工参考。涂膜防水层细部构适的技术要求和质量要求3.4.1排汽屋而的细部防水构造和施工技术措施如下:3.4.1.1在涂敷防水涂料前,屋而保温层和找平层含水率应符合设讣要求,含水率过大 则应采取排汽屋而做法。表3.3.18涂膜防水屋面材料用量参考表涂料名称要求厚度mm涂料参考用虽kg/m2胎体增强1材料mym2密封材料kg/m2聚氨酣涂料(固含虽94%)2J丙烯酸商涂料(固含§65%)2硅橡胶类涂料(固含虽50%)2岛聚物改性水乳型涂料(固含量50%)3PVC改性涂料>3水乳型再生胶改性沥青涂料(固含虽50%)3;沥青防水涂料(固含虽:50%)812-153.4.1.2找平层的分格缝可兼做排汽通道,缝宽宜适当放宽到30mm左右。有保温层的屋而,保温层的排汽道应与找平层排汽通道对齐,排汽道内用相应材料松填。3.4.1.3排汽道应纵横设置并贯通、不得堵塞,间距宜为6m,涂敷第一適防水涂料应 采取措施避免涂料堵塞排汽道。3.4.1.4宜每36n?屋面面积设置一个排汽孔(岀口),可设置在檐口下或纵横排汽道的 交叉位置,汽道与排汽孔相联,并直接与大气连通。3.4.1.5屋而排汽出口和排汽道的防水构造见图(1)、图(2),应符合下列要求:图3.4.1.5 (1)排汽出口防水构适1一卷材或涂膜防水层:2-T铺卷材条:图3.4.1.5排汽道防水构造(1排汽出口宜布置在纵横排汽道交汇处、并应埋设排汽管,排汽管应从结构层开始设(2)排汽管穿过保温层的管壁应打有排汽孔,打孔的孔径及分布应适当、以保证排汽道 的畅通。(3)排汽管四周防水层应做泛水、并增设带胎体增强材料的附加层,收头处用金属箍紧 固或镀锌铁幺幺捆扎,并用密封材料封严。(4) 排汽道纵横连通布垃、间距宜为6m,并与排汽出口连接贯通。(5) 有保温层的屋而,排汽道底部宜用粗粒保温材料松填、上部应留出截而不小于 20mmx30mm通道,顶部铺一层油毡条。(6) 无保温层屋面需采用排汽屋面做法时,找平层分格缝可兼作排汽道、留排汽出口。3.4.2天沟、檐沟的防水构造见图、图(2),应符合下列要求:3.4.2.1天沟、檐沟应增補有胎体增强材料的附加层附加层。3A2.2沟内附加层在天沟、檐沟与屋而交接处宜空铺,空舖的宽度不应小于200mmo342.3带有胎体增强材料的涂膜防水层应由沟底翻上至外檐顶部,收头应用水泥钉固 立,并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或用密封材料封严。图3.4.2 (1)天沟、檐沟防水构造注21图3.4.2 (2)内天沟.内檐沟防水构适示意1一涂膜防水层:2有胎体増强材料的 涂膜附加层:3 密封材料密封:4 找平层:注一收头做法参见泛3.4.3屋而防水层在女儿墙或其它墙而交接处,泛水构造按图和处理:3.4.3.1涂膜防水层应直接涂刷至女儿墙的压顶下,压顶应做防水处理;涂膜防水层的 收头应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封严或用密封材料封严。3.43.2有胎体增强材料的涂膜防水层及附加层泛水收头宜压入砖墙凹槽内固左、密 封,凹槽距屋面找平层不应小于250mm,凹槽上部的墙体应做防水处理。3.43.3混凝上墙上的有胎体增强材料的涂膜防水层收头也宜采用金属压条钉压,并用 密封材料封严。3.4.4涂膜防水层檐口的防水构造见图,应符合下列要求:3.4.4.1檐口处涂膜防水层的收头,应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或用密封材料封严。344.2有胎体增强材料的涂膜防水层檐口收头,宜压入凹槽,必要时加以钉压,再用 密封材料封口。3.4.43檐口下端应抹岀鹰嘴和滴水槽“11 一涂膜防水层2 防水附加层3 钢钉斥头4一密封材料5 防水抹灰图3.4.3 (1)涂膜防水层砖墙泛水构造图3.4.4檐口防水构造4一金属或岛分子盖板:5密封材料:6钢钉固定金属压条:7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或其它憎水可压缩材料:8饰角。6 混凝上压顶3.4.5变形缝防水构造见图(1)、图(2),应符合下列要求:3.4.5.1变形缝处的泛水髙度不应小于250mm。3.4.5.2防水层应铺贴到变形缝两侧砌体的上部。345.3变形缝内应充填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上部填放衬垫材料,并用卷材封盖。I3A5.4变形缝顶部应加扣混凝上盖板或金属盖板;混凝上盖板的顶部做防水处理,接 缝用密封材料嵌填。3.4.6屋而排水水落口的防水构造见图、图,应符合下列要求:3.4.6.1 一根水落管的屋而最大汇水面积宜小于200m2,水落管的内径不应小于75mm。£3.4.6.2水落口安装位置应正确,同时应设置在沟底的最低处:水落口杯埋设固龙时上 口标高应考虑设防时增加的附加层和柔性密封层厚度、以及水落口杯周用排水坡度加大的尺 寸。涂膜防水层:2-防水附加层:3 卷材封盖:4 衬垫材料:5混凝土压顶板:图3.4.5 (2)涂膜防水屋面变形缝构造6沥青麻丝、聚苯乙烯板或其它憎水可斥缩材料:3.4.63水落口杯宜釆用铸铁或塑料制品,铸铁必须做除锈防腐处理,水落口杯应牢固固定在屋而承重构件上、同时与结构层间封堵严密。3.464 防水层贴入水落口杯内不应少于50mm。3.4.6.5水落口周囤直径500mm范帀内的坡度不应小于5%,并采用防水涂料或密封材 料涂封,涂封厚度不应小于2mm。3.4.G.6水落口杯上口与基层接触处应留宽20mm、深20mm的凹槽并嵌填密封材料。图3.4.6 (1)横式水落口防水构造1 一防水层:2附加封涂层:3密封材料:4一水落口杯。图3.4.6直式水落口防水构造3.4.7伸岀屋而管道处的防水构造见图(1)、(2),应符合下列要求:3.4.7.1管道根部直径500mm范围内,找平层应抹岀高度不小于30mm的圆台。S.4.7.2 管道周围的屋而找平层、或者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层之间,应预留 20mmx20mm的凹槽,并用密封材料嵌填严密。3.4.73管道根部四周应增设附加层,宽度和高度均不应小于300mmo§A423.4.7.4管道上的带胎体增强材料的涂膜防水层收头用金属箍紧固或用镀锌铁丝捆扎, 并用密封材料封严。4防水层:2防水附加层:3密封材料:4一金属箍箍紧;1- 1 一防水层:2防水附加层:3密封材料:2- 4一金屈箍:5金属防雨罩:6金属套管:3- 7柔性可压缩材料充填。图347 (2)(有套管4成品保护防水涂料的运输、堆放、保管应遵照第3.3.1小节要求。进入现场的材料应分类堆放、 作防潮隔离和防雨遮盖。合理安排作业批的次序,有髙低的屋而先高后低,同一髙度先远后近,避免施工中重 复踩踏。已完成或部分完成涂膜防水层的位置,避免碰撞和集中堆压重物:小车支腿要支垫或 用麻袋包扎、通道应有铺垫保护措施,避免损伤已完成的保温层、找平层、防水涂膜或保护 层。施工前对雨水口、水落管口等,采取临时封堵措施,防止杂物进入造成堵塞。敷涂防水涂料前应采取措施保护好屋而檐口、髙跨或女儿墙墙面、门窗等,防止施工 污染。施工中途下雨时,应做好已涂敷防水涂料区域、及待涂敷区域的保护工作。已完成涂 膜防水层施工但涂层未“实干”的区域,也应防止直接受雨水冲、淋。5应注意的质量问题涂膜防水层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其防治和处理见下表:涂膜防水层施工中常见的质虽:问题及英防治和处理问题产生原因防治和处理办法气孔 或气泡1. 材料搅拌方式和搅拌 时间学握有误:2. 基层未清理干净和处 理妥当:3涂刷操作往复拉动过 多过频,包裹带入空气:4.有朵物颗粒或涂料凝 块等.局部顶起胎体増强 材料。1. 应选取功率大、转速不太商的电动搅拌器,搅拌容器宜用圆 桶.以利于强力搅拌均匀.且不会1大1转速太快搅拌中帶入空气,搅 拌时间以25min为宜。2. 基层要T燥并淸扫干净,涂刷基层处理剂后应刮腻子将基层 表面孔隙填补密实。3撒布或艇刷涂料婆均匀.正确.涂刷或刮涂操作应熟练.要 用力拉开、刷匀或刮匀、两遍涂敷的方向应垂直。4.再次涂敷前应戦破或切割已产生的气泡并除去浮膜使成开口 气孔.以胶皮板或刷用力将涂膜材料乐入气孔中填实,较大的气孔 应用腻子嵌填.再行局部増补涂抹处理。起鼓1.基层上有起皮、起砂 或开裂.影响粘结:1. 基层要干燥并淸扫干浄,两层涂膜施匸间隔时间不应过久。2. 雨.雾和大风天气不得施工。2.基层不干燥.粘结不 良,水分蒸发使涂膜起鼓:3 施工环境湿度过大、 有冷凝水,影响与底面涂 层粘结.以及冷凝水汽化 使上层涂膜起鼓。3. 气温过低.空气中湿度过大、涂层表面可能产生冷凝时不得 涂敷施工.尤其在钢基层表面。4. 基层潮湿产生的起鼓应先将餃起部分全部切割清除,爲出基 层,排除潮气后,再从基层处理起逐层涂抹、并作増强涂布遮盖。 局部起鼓.在清除鼓起后应打毛完好的底层涂膜表面和与修补交接 的周边,再作涂补和增强遮盖涂敷°翘边1.基层未处理好.不干燥 或不淸洁:2 底层涂料粘结力欠缺:3收头操作不细致.或密 封处理上有缺陷。1 待施工的基层要保持淸洁和干燥。2. 操作要仔细.复朵和多层交叠位宜处处压实.粘牢.封严。3. 管道交接位置等.采取箍、扎等手段固定边缘。4. 已翘起的边缘,先将翘边剥离削除.打毛.淸理干浄基层.选 用粘结力强的底层涂料.逐层按増强、増补做法仔细涂布°破损1. 涂层未注总:保护.涂膜 固化前被其它丄序碰坏、 划伤:2. 过早上人行走、放宜材 料或工具.使涂膜磨损或 变形损坏。1. 加强涂膜防水层的固化养护和保护.交叉施工应有保护措施和 手段.应有合理的涂敷顺序及行走路线。2. 轻度损伤或划痕.可直接做修补或増补涂层处理°破损处和损 伤严重部位,应淸除掉损坏部分,然后清理基层.并打毛与修补交 接的边缘.再从基层处理起逐层涂抹、并作增强涂敷遮盖。

    注意事项

    本文(屋面涂膜防水层施工技术.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