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ppt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1,主讲教师:郑军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电话:8249200(O);6893139(P),西方经济学 微 观部分,Micro-Economics,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2,教师简介,郑军,山东威海人,管理学博士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生态农业与农业循环经济主讲课程:保险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市场营销学,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3,教学方式,Discussing,Learning by yourselves,Teaching,Exercises,Discussing,Learning by yourselves,Teaching,Exercises,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4,经济学,学什么?,学会并能熟练应用经济学的范畴(概念)学会使用范畴描述规律(定理)体会并理解“看不见的手”的作用用经济学的视角重新观察日常生活,并尽可能地用经济学的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5,把你的一部分时间资本投资到经济学的学习中,你能够在当前获得愉悦,在将来获得巨大的“利润”。这种投资的成本并不大,而且几乎没有风险;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这种投资机会并不多。“经济学是一门只要掌握了其中一些知识便能发挥很大作用的学科”。曼昆,经济学的理论并未提供一套立即可用的完整结论。它不是一种教条,而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器官、一种思维的技巧。它帮助拥有经济学的人作出正确的结论。凯恩斯,名家名言,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6,“在人的一生中,无法回避无情的经济学真理”保罗萨谬尔森作为现代社会的公民,需要了解政府税收、财政赤字、国债、自由贸易、通货膨胀乃至就业等问题,并作出判断个人前途、就业的选择,以及对个人收入、储蓄及投资的处理 总之,不了解经济学知识的人是不可能很好地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7,经济学大厦结构,理论理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制度与契约经济学 分析方法:数理经济学、博弈论、计量经济学 理论应用:产业组织理论、货币金融学、投资学、保险学、公共经济学(公共财政、公共选择、政府理论、公共规制)、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开放经济)、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管理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卫生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等,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8,微观经济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微观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基本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习其他经济以及管理类学科“最重要”的基础课程。如:金融理论、投资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企业理论、公共选择理论、财政理论等,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9,感言:身边的经济学,经济学并不抽象,它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每个人身边。我们每个人都读懂一点经济学,都了解一些经济规律,我们就能够避免不必要的盲目性;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1.电视连续剧为什么要分集播映?近年来,各电视台都流行播映电视连续剧,但不是集中在一天或数天一气播完,而是每晚只播映一集或两集,使许多人每晚急着赶回家、按时坐在电视机前,如遇事不能连续收看,则心生遗憾。为什么电视台不将其集中在一起,从早到晚连续播映呢?2.小王原来是某机关的一个处长,年薪2.4万元。在下海潮中,他辞职下海经商,一年下来赚了5万元。他认为自己下海是对的,但在经济学家眼中,小王的做法是对还是错呢?3.如果世界首富、微软总裁比尔.盖茨走在路上突然掉了600块钱,这时,在他面前有两种选择:一是弯腰捡钱,二是继续前行;相比较而言,是一种选择合理呢,还是置之不理以节省时间更为划算?4.其他如买车、买房、升学、结婚、出国,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10,微观经济学诸多原理,原理一:人们总是面临取舍,并必须取舍,取舍即意味着得失,原理二:任何人类行为活动都会耗费成本,原理三:人总是广义自利的,原理五:决策总是需要信息,原理六:市场通常自动趋向更优化的资源配置状况,原理四:人为了决策总是能做一定程度的计算(理性人),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11,经济学的历史沿革,经济学史上的几个关键人物:亚当斯密 现代经济学之父 大卫李嘉图 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 卡尔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立者 马歇尔 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凯恩斯 现代宏观经济学创立者 萨缪尔森 新古典综合派代表人物,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12,要学好它,首先喜欢它,于理论:最重要的基础;于统一考试:重要内容;于实践:看透整个社会经济体系以至人和人类社会,优化你的行为让人生更幸福。,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13,第一章:导论第二章:需求与供给第三章:效用理论第四章:厂商理论第五章:成本理论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第八章:要素市场需求第九章:要素市场供给第十章:一般均衡理论第十一章:福利经济学第十二章:市场失灵、博弈论、信息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简介,课程教学安排,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14,教材及学习要求,教材: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岳书铭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平时占20%:抽查提问。完成作业。考勤。期末闭卷考试占80%,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15,基本认识:经济主体有哪些?,家庭企业政府,政府,企业,家庭,要素,产品和服务,工资 转移支付,税收 人员,政府购买,税收,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16,第一章 引论,一、什么是西方经济学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三、经济学研究的两大基本问题四、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五、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17,一、什么是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研究稀缺资源的配置与利用,在有限资源的各种可供利用组合中,进行选择的科学。,1.西方经济学的内涵,一般来说,通常所说的西方经济学指:1930年代以来,特别是二战后,在西方经济理论界有重要影响的(主流的)经济学说或基本理论。,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18,经济学研究的内容,“经济学”具有广泛的含义,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企事业管理的经验、方法总结。如企业质量管理分析。偏重于纯粹的管理技术。,第二:对某一领域(部门)专题研究成果。如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等。特点:仅涉及经济生活中的某一特定领域。,第三:经济理论的研究。经济理论及经济政策和有关问题的解决途径。包括:经济史研究、方法论体系、对经济现象的纯理论研究。,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19,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研究国内经济问题,国家之间的经济问题,(1)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研究企业、家庭和单个市场等微观供求行为与价格之间关系的经济科学。,研究对象是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居民户、厂商),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Resource allocation,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2.经济学组成,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20,(2)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政府行为),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只有形的手-凯恩斯主义),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宏观经济学:研究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行,及政府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整体经济等宏观经济问题。,(3)国际经济学 International Economics:以国际经济关系,如贸易、投资、劳务和资金转移等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科学。,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21,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两者互相补充,资源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是经济学的两个方面。,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两者都是实证分析。,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市场不完善,政府有能力。,微观经济学的本质:市场有效,市场万能,联系,区别,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22,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1)重商主义。代表:英国托马斯孟、法国柯尔贝尔。把金银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式,认为对外贸易是获得货币财富的真正源泉,只有在贸易中多卖少买,才能给国家带来货币财富。,1.西方经济学说简史,(2)古典经济学。法国重农学派F.魁奈,1758年经济表。1776年英国亚当斯密国富论。1817年英国D.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23,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和经济思想,1、认为贵金属(货币)是衡量财富的唯一标准。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金银。除了开采金银矿以外,对外贸易是货币财富的真正的来源。因此,要使国家变得富强,就应尽量使出口大于进口,因为贸易出超才会导致贵金属的净流入。一国拥有的贵金属越多,就会越富有、越强大。因此,政府应该竭力鼓励出口,不主张甚至限制商品(尤其是奢侈品)进口。2、由于不可能所有贸易参加国同时出超,而且任一时点上的金银总量是固定的,所以一国的获利总是基于其他国家的损失,即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博奕”。,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24,经济表佛朗斯瓦魁奈,经济表是他的代表作,是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生产、流通、分配的有规律运行过程的简明图例说明。他将整个社会分为三个阶级:生产阶级(农业)生产纯产品、土地所有者阶级提供土地、不生产阶级(工商业)。经济表在价格不变、简单再生产和无对外贸易三个假设前提下,用图表来说明:全部农产品在三个阶级如何分配才能使再生产正常进行;在产品分配中,个经济部门如何相互联系柄构成有机整体;农业如何因“纯产品”而成为经济活动和发展的基础。,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25,国富论内容提要,亚当斯密于1768年开始着手著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1773年时认为国富论已基本完成,但亚当斯密多花三年时间润饰此书,初版于1776年3月,就是美国独立宣言发表的那一年。国富论共分五卷。它从国富的源泉劳动,说到增进劳动生产力的手段分工,因分工而起交换,论及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再探究商品的价格,以及价格构成的成分工资、地租和利润。书中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做了系统的描述,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此书出版后引起大众广泛的讨论,影响所及除了英国本地,连欧洲大陆和美洲也为之疯狂。国富论的首次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方面,国富论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26,该书的伟大成就之一是摒弃了许多过去的错误概念。亚当斯密驳斥了旧的重商学说。这种学说片面强调国家贮备大量金币的重要性。他否决了重农主义者的土地是价值的主要来源的观点,提出了劳动的基本重要性。亚当斯密(分工理论)重点强调劳动分工会引起生产的大量增长,抨击了阻碍工业发展的一整套腐朽的、武断的政治限制。国富论的中心思想是看起来似乎杂乱无章的自由市场实际上是个自行调整机制,自动倾向于生产社会最迫切需要的货品种类的数量。例如,如果某种需要的产品供应短缺,其价格自然上升,价格上升会使生产商获得较高的利润,由于利润高,其他生产商也想要生产这种产品。生产增加的结果会缓和原来的供应短缺,而且随着各个生产商之间的竞争,供应增长会使商品的价格降到“自然价格”即其生产成本。谁都不是有目的地通过消除短缺来帮助社会,但是问题却解决了。用亚当斯密的话来说,每个人“只想得到自己的利益”,但是又好象“被一只无形的手牵着去实现一种他根本无意要实现的目的,他们促进社会的利益,其效果往往比他们真正想要实现的还要好。”(国富论,第四卷第二章),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27,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本书被誉为是继亚当斯密国富论之后的第二部最著名的经济学著作。它的出版被人们称为“李嘉图革命”。这部伟大著作所阐述的思想至今仍然让人们受益无穷。包含着李嘉图的全部思想精粹,成为资本论的重要思想源泉,在亚当斯密和马克思之间建起了一座桥梁。他的比较成本学说早已脍炙人口,形成了19世纪关于自由贸易和保护性税收的讨论基础;而他的货币理论,则是现代货币理论的基础。历史背景: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所处的时代背景是19世纪初,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已经波及到各个行业英国的机器大工业生产普遍建立,怎样使资本主义经济更上一层楼,成为当时经济学的主要研究目标。日益壮大的工业资产阶级强烈要求为自己的发展扫清道路,但由于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政权实际上落在资产阶级化的土地贵族手中。长时期来他们维护旧的政策法令,保护甚至扩大自己的经济利益,限制工业资本的发展,一度存在于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间的妥协终于破裂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正是在这一历史条件下写成的,书中的经济思想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与封建残余势力作斗争,以发展生产力和扩大自身利益的要求。,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28,出发点: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以边沁的功利主义为出发点,把个人利益看作是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准则。在他看来,资本家发展生产时追求的是个人利益,是利润。利润又是资本积累的源泉和扩大生产的条件,只有利润增加才能保证生产力发展,财富增加。因此,资本的利益不仅代表资本家自身的利益,同时代表了全社会的利益。但是他认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是矛盾的。他的主张实际上是资产阶级的功利主义,其功利主义原则服从于资本扩大自身利益和反对地主阶级的要求。,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29,(3)新古典经济学。,剑桥学派。20世纪初由英国马歇尔创建。lfred Marshll(18421924)。马歇尔的门生A.C.庇古、D.H.罗伯逊(18901963)等长期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边际革命、边际三杰。1870年代,英国杰文斯、法国瓦尔拉斯、奥地利门格尔几乎同时提出边际效用价值论。,马歇尔经济学原理1890年第一版。马歇尔综合了边际三杰的成果,提出系统的微观经济理论,广泛流行于西方。运用数学方法,从供求角度分析市场价格,以解决资源配置、资源报酬等问题,主张市场自发调节。,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30,马歇尔微观经济学的多次补充,20世纪初垄断的形成,使原来以完全竞争为条件的微观理论受到挑战。在1933年,英国的罗宾逊、美国的张伯伦提出了不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理论。,1930年代以后希克斯、瓦尔拉斯、帕累托等提出的一般均衡理论、序数效用论、福利经济学等。之后关于市场失灵与微观政策调节的研究可以说是对微观经济学的总结。,博弈论以及与企业产权分析相联系的制度经济学是微观经济研究的最新发展。,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31,(4)宏观经济学。,英国凯恩斯 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1930年代大危机使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受到挑战。1936年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出国家干预经济思想,标志着宏观经济学产生。,对宏观理论的抨击,弗里德曼货币主义和芝加哥学派拉弗供给学派罗宾逊夫人新剑桥学派卢卡斯的理性预期学派F.von哈耶克新奥地利学派等。,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32,2.现代经济学:新古典综合派,美国萨缪尔森,把微观和宏观理论综合在一起,构成新古典综合派现代流行的西方经济学主流体系。,马歇尔创立的微观理论凯恩斯创立的宏观理论,萨谬尔森Paul Anthony Samuelson(1915):芝加哥大学文学学士,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代经济学,直接来源于,197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从1940年起,萨谬尔森一直执教于麻省理工学院。萨谬尔森在经济学领域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进入大学一开始学习经济学便遇到萨谬尔森的经济学教科书。,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33,举例:原子弹与粮食生产组合 粮食 原子弹 方式 亿吨 个 A 0 15 B 1 14 C 2 12 D 3 9 E 4 5 F 5 0,0,3,6,9,12,15,1,2,3,4,5,A,B,C,D,E,F,(1)生产可能线(生产可能性边界 或生产转换线)PPF: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资源既定,所能达到的两种产品的最大组合。,原子弹,粮食,1.资源配置问题,三、经济学研究的两大基本问题,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34,(2)资源与要素。Resources,资源:用来生产那些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劳务)的手段或者物品。自由资源经济资源,除了时间与信息两种资源外,经济学讨论的资源基本上有三种:人力资源 human resources自然资源 natural resources资本资源 capital resources,当资源被投入生产过程用以满足人们欲望的最终产品与劳务时,被成为生产要素,简称要素。,生产四要素人力-劳动 L财力-资本 K物力-土地 N(自然资源):一切自然资源智力-企业家才能 E(管理),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35,(3)资源的稀缺(有限)性。Scarcity,稀缺:指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是稀少短缺的。,稀缺性是经济物品(economic goods)的显著特征之一。稀缺性并不意味着稀少,而主要指不可以免费得到。要得到经济物品,必须用其他经济物品来交换。,稀缺规律 law of Scarcity:商品一般是稀缺的,只能得到有限供应,必须通过价格或其他形式进行分配。,稀缺的原因:一定时期内物品本身是有限的利用物品进行生产的技术条件是有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36,(4)人欲望(需要)的无限性。,清人胡澹庵编辑的解人颐一书中收录了一首不知足诗:,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拴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薄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37,(5)经济学是选择的科学。,选择Choices,稀缺的资源如何进行合理配置。包括以下五个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A生产什么?(产品)what;B如何生产?(生产要素组合)how用什么方法。C为谁生产?(分配)for whom 如何分配,此外,还有生产多少?(数量)how many何时生产?(时间)when,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38,(6)选择中的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s,机会成本: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后,所放弃的其他用途的最大利益。,理论上,机会成本是资源改作它用的各种可能中最优的选择;但由于信息不完全,只能是其它使用中能够获得的比较满意的选择。,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分析?,0,3,6,9,12,15,1,2,3,4,5,A,B,C,D,E,F,原子弹,粮食,ABCDEF各点的组合怎样?,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39,2.资源利用问题,资源的浪费可能很严重。比如你身边的事情?,稀缺的资源如何进行充分利用?,生产可能线以内的任何一点表示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既存在资源稀缺,又存在资源浪费,0,3,6,9,12,15,1,2,3,4,5,A,B,C,D,E,F,G,原子弹,粮食,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40,如何突破生产可能性边界,经济制度的变革。Economic Institutions,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两种基本经济制度:市场经济制度计划经济制度,0,3,6,9,12,15,1,2,3,4,5,A,B,C,D,E,F,H,原子弹,粮食,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41,经济学小故事,曾经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贵州一位政府官员陪着一个企业家去一个贫困地区考察企业家投资的一个扶贫项目;快要离开的时候这名企业家提出还要资助当地的一些贫困的农户,而且声明要资助最贫困的,于是这位政府官员就陪着企业家去了一个很穷很穷的农户家里。这个农户确实是很穷,穷到连用的筷子也买不起;企业家也是感慨万千;然而转到农户家后院的时候,他发现那里竟然有一大片的竹林。企业家于是就很痛心的表示,守着一大片竹林竟然没有筷子用,竟然没有想到自己做些筷子;于是资助的事也就不了了之。,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42,四、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1.手段:边际分析法(1)边际分析法:运用微分方法研究经济中的增量变化,以分析各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过程。,边际即“额外”、“追加”的意思,属于导数和微分的概念。,研究资源最优的效率,实际就是函数的极值。根据高等数学的知识,一阶导数为0时,即找到极值点。,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43,(2)边际分析法的特点。,是一种数量分析、变量分析。研究微增量的变化及变量之间的关系,可精细分析各种经济变量间关系及其变化过程,更严密。,是最优分析。边际分析实质上是研究函数在边际点上的极值。,是现状分析。对新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即属于现状分析。这显然不同于总量分析和平均分析,总量分析和平均分析实际上是过去分析。,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44,(3)边际分析法的意义。,第一,经济学研究重心发生转变。由原来带有一定“社会性、历史性”的政治经济学转为纯粹研究如何抉择有限稀缺资源分配给无限而又有竞争性的用途上,以有效利用。,第二,开创经济学的“数量化”时代。,第三,导致以“个量分析”为特征的微观经济学的形成。强调主观心理评价。,第四,奠定了最优化理论的基础。推出最优资源配置,最优收入分配,最大经济效率及整个社会达到最优的一系列条件和标准。,第五,使实证经济学得到重大发展。,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45,2.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规范经济学以价值判断为基础,回答“应该是什么”(what ought to be)的问题。(要作好坏的评价),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Normative vs positive economics,实证经济学不讲价值判断。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只描述不评价)(the way things are),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46,3.均衡分析,均衡即平衡,指合力(或矢量和)为零时的状况。经济学的均衡:经济主体不再改变其行为的状态。意识到改变决策行为已不能获得更多利益。,均衡分析:经济变量达到均衡时的情况及实现条件。,局部均衡分析。假定某一变量只取决于本身各相关变量,而不受其它因素影响,该种变量如何实现均衡。,一般均衡分析。研究某一变量在各种条件和因素作用下,如何实现均衡。,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47,五、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注意:明辨可用的、有价值的成果;要适合具体国情。,作为基本理论,是各经济专业学科的基础课程。,有助于我们培养新的思维方式。用理性的、边际的、实证的思维方式观察和分析人类行为,理解各种社会制度和组织的性质,对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各种社会现象从经济学的角度做出科学的解释(使辨证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提高)。,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48,补充:经济学的四种表示方法:,1、叙述法 文字表述2、列表法算术表格3、图形法几何图形4、模型法函数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