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运动地理意义.ppt
第三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在宇宙中如何运动?你能用动作或道具表示其运动吗?看谁表演的最像!,运动周期,轨道面,线速度和角速度,运动方向,地球的运动,自转运动,公转运动,一、地球运动特征,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太阳,近日点,远日点,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同上,23时56分4秒,365日6时9分10秒,角速度:15/h,线速度不等,近(1月)快 远(7月)慢,1.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绕两极点自西向东逆时针旋转 B.地球自转360,需时间23时56分4秒 C.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均为15/秒 D.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为30千米/秒,2.当地球自转时,地表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等于零的地点是()A.极圈 B.极点 C.回归线 D.赤道,3.下列城市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慢的是()A、哈尔滨 B、广州 C、重庆 D、北京,4.若只考虑地球运动速度对卫星发射的影响,酒泉、西昌哪个地点更有利于卫星发射?,为什么会产生昼夜现象?,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晨昏线与太阳光线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产生昼夜交替?,昼弧与夜弧,A,B,C,晨线?昏线?,从北极上空看,晨昏线是什么样子?请绘图表示,1.地方时:,同一纬度,东边比西边先看到日出,东边比西边时间要早因经度不同时刻不同。东加西减每隔经度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差1度,时间相差4分钟。,例1、120E地方时为15点时,南京(118E)地方时是几时几分?,答案:14点52分,例2、已知75W的地方时是12点,乙地的地方时是9点40分,问乙地的经度是多少?,解析:计算出两地的经度差;经度相差15,时刻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时刻相差4分钟,经度相差1,时刻相差4秒。,解析:计算出两地的时差;时刻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5,答案:110W,时区和区时,国际上规定,经度每隔15划为一个时区,全球可分为多少个时区?区时和地方时有什么关系?日期变更:国际日界线在哪儿?,180,东十二区,西十二区,减一天,加一天,自西向东过日界线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加一天,在什么情况下妹妹的年龄比姐姐大?,哪一个时区的时间最早?哪一个最迟?,时区和区时,甲地时区乙地时区=甲地时间乙地时间,0,-180,+180,练习:东8区为9月23日15时30分,东12区地点?西12区?西7区几点?西8区?,计算步骤,分清地方时还是区时“三缺一”:甲地地点和时间、乙地地点和时间公式计算。西经用负值带入计算甲地时区乙地时区=甲地时间乙地时间(甲地经度乙地经度)*4=(甲地地方时乙地地方时),单位:度、分钟,日期的界线有两条!,一条是空间界线,即日界线,是人为统一规定的,基本上沿180经线为永久固定的日期变更线。另一条是时间界线,即0点,它是随地地球自转而自东向西移动的日期分界线,是前一天结束和新一天开始的经线。,例:当南京2008年4月1日12点时,用极点投影图表示全球正在欢度“愚人节”的区域。,N,0,180,标准时间:,北京时间中国标准时东八区区时东经120度地方时,几个概念,地方时,时区,区时,中央经线,北京时间,看一个实验,2.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偏向,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 赤道处不偏转,地球的公转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地球公转的演示,太阳直射点:昼半球的中央点,直射点的南北变化与二分二至,春分,北回归线,南回归线,赤道,秋分,冬至,夏至,秋分,请画图表示二分二至日地球的太阳光照图,太阳高度角,太阳直射点:昼半球的中央点,一天中,同一个地方什么时候太阳高度角最大?不同纬度的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哪儿大?最大为多少?,太阳高度角,太阳直射点:昼半球的中央点,一天中,同一个地方什么时候太阳高度角最大?不同纬度的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哪儿大?最大为多少?,一天中,同一个地方什么时候太阳高度角最大?,地方时为12点时,一天中太阳高度角最大,称为正午太阳高度角,太阳直射点:,不同纬度的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哪儿大?最大为多少?,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为90度,这一点称为太阳直射点。太阳直射点为昼半球的中心点经过太阳直射点的光线延长线经过地心晨昏线和太阳光线垂直,离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角越大!,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a=900某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南纬用负值代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从直射点向两边递减计算:当太阳直射海口时,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A,B,0,夏至日:,日期: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北纬23度26分,直射光线延长线经过地心晨昏线和太阳光线垂直,经过地心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极昼;南半球夜长昼短,南极圈极夜。赤道昼夜等长。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北回归线向两边递减,秋分:,日期: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直射光线延长线经过地心晨昏线和太阳光线垂直,经过地心地轴和晨昏线重合昼夜等长正午太阳高度角从赤道向两边递减,冬至日:,日期: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南纬23度26分,直射光线延长线经过地心晨昏线和太阳光线垂直,经过地心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极夜;南半球夜短昼长,南极圈极昼。赤道昼夜等长。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南回归线向两边递减,春分:,日期: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直射光线延长线经过地心晨昏线和太阳光线垂直,经过地心地轴和晨昏线重合昼夜等长正午太阳高度角从赤道向两边递减,昼夜长短的变化小结,赤道:昼夜相等太阳直射那个半球,那个半球昼长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长增加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南半球昼长增加,4四季:,天文学四季:夏季: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冬季: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春秋:冬夏的过渡北温带的四季:与气候统一3、4、5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冬半年与夏半年:,夏半年与冬半年夏半年昼大于夜冬半年夜大于昼,节气:,5天为1候,3候为1气,称为节气表示气温的变化降水表示物候,表示季节的开始:立春、立夏、立夏、立冬表示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转折,2.五带的划分,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北极圈,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南极圈,黄赤交角变为30度 回归线度数变为_ 热带_寒带 温带_,A,E,昼弧的中点地方时为几点?赤道晨昏线的交点为几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所示的日期是 _ 月 日。(2)图中A、D两点的时刻分别为 _、_,D点的昼长为 _,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3)图中A、B、C、D四点中,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4)此时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其中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这四点昼长由短到长的顺序。,12,22,12时,2时,12小时,4小时,DACB,ADBC,90度,CDAB,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在_前后(填日期)地球运行到点,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_,北半球节气是_。()当地球运行到位置时,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当地球运行到位置时,正午太阳高度按纬度分布规律是_,_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4)当地球运行至位置时,我国的上海、北京、海口和沈阳四个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_,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是_。,9月23日,0度,秋分,昼夜等长,自北回归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回归线及其以北,沈阳,海口,地 球 运 动,自转,公转,方向周期地理意义,方向周期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2、不同经度的 地方产生不 同的地方时 3、物体的水平 运动产生偏向 赤道没有偏向力,1、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2、昼夜长短的变化,赤道平面,黄道平面,黄赤交角:23026,,,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变化,五带形成,变化,影响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