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中连铁路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3月2日).doc
中云至连云港东段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1 编制依据及原则1.1编制依据1发改基础20093158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新建郑州至徐州铁路客运专线项目建议书的批复。2发改基础2011402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新建郑州至徐州铁路客运专线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3铁鉴函2012950号铁道部关于新建郑州至徐州铁路客运专线初步设计的批复。4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咨交发20112654号关于新建郑州至徐州铁路客运专线勘察设计安全咨询评估报告。1.2编制原则1、 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依法用地、合理规划、科学设计,少占土地,保护农田;搞好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支持矿床保护、文物保护、景点保护;维持既有交通秩序;节约木材。2、 符合性原则满足2010年10月15日竣工的建设工期和现行的国家及行业规定的工程质量标准,达到现行的国家及行业规定的施工安全要求。3、科学、经济、合理的原则树立系统工程的理念,统筹分配各专业工程的工期,搞好专业衔接;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组织均衡、连续生产;以关键线路为中心,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工期、资源优化;管理目标明确,指标量化、措施具体、针对性强。4、引进、创新、发展的原则积极采用、鼓励研发旨在提高工程技术和施工装备水平、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2 工程概况2.1 项目简介:主要为三个部分:铜山联络线、徐州至大湖客车联络线及徐州东站有关工程,主要工程内容为:(1)铜山联络线新建铜山联络线长度上行8.307km、下行8.613km(不含铜山线路所及2组衔接正线道岔)。该工程引起既有陇海上行线改线2.524km,拆除还建铜山站信号楼,夹河寨站牵出线改建,丰裕物流集团货运线及煤场专用线改线,上海客运基础设施九里山维修基地岔线拆除还建等。(2)徐州至大湖客车联络线新建徐州至大湖客车联络线长度上行9.89km、下行10.27km。该工程引起既有京沪下行客线改线长度1.772km及徐州站南咽喉改造;徐州南机务段改造(含污水处理场还建);徐州客车检修车间部分改造及小货场线路改造;并修建陇海客车上下行联络线,上行0.801km、下行0.975km,大湖站东端咽喉区改造及西北联络线改建;新建大湖线路所。(3)徐州东站相关工程在徐州东站增设安全线2处。在徐州东站南端保养点位置设动车存车场一处,设6条动车组存车线,新建动车走行线长度为1.466km (其中动车组走行线并行京沪段部分站前工程0.421km已在京沪高速项目中实施)。扣除京沪高铁同步施工段(D2DK0+226.515至D2DK0+396.58)范围内桥墩、基础,5-32mT梁划入上海铁路局代建段。(4)站后房建及部分四电工程房建工程包括通信、信号、电力、给水、机务、车辆、动车、立交排水泵站、岗亭等还建、新建生产及附属房屋工程。四电工程包括:通信:包含与陇海线有关部分,主要内容为铜山站信号楼的还建。信号:包含还建铜山站信号楼;徐州东站京沪场配合站场改造;新建徐州东动车存车场及动车组走行线;徐州至大湖客车联络线工程;既有陇海线及京沪线改造工程。电力:还建铜山站信号楼;徐州西站信号楼新增负荷配套工程;徐州南机务折返段改造、徐州客车检修车间部分改造电力配套工程;徐州东动车存车场电力配套工程;徐州东站动车融雪电力配套工程;徐州大湖联络线大湖线路通信基站及网开关供电等电力配套工程;立交排水泵站电力配套工程。接触网:新建和改建接触网工程。信息:徐州动车存车场新建视频监控系统。2.2 工程简介(1) 工程地质概况 上海铁路局代建范围为徐州枢纽范围,位于黄淮冲积平原区,地形平缓,局部出露剥蚀丘陵,线路沿平原区穿行。上部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Q4al+pl)形成的地层,为黄河泛滥的冲积边缘地带,岩性以灰黄色的粉土、粉质黏土为主,在垂向上以粉土、粉质黏土、黏土互层为主,仅局部夹少量粉土层及砂性土层,总厚度为070.0m,上部以软塑可塑的粉质黏土和稍密中密的粉土为主,下部以硬塑黏性土为主。下伏基岩从第三系前震旦系地层均有分布,其中奥陶系、寒武系、前震旦系地层在徐州附近丘陵有出露,其他地层均为厚层第四系地层覆盖;二叠系、石炭系地层为含煤地层,分布有121层煤,其中上石炭统太原组(C3t)、下二叠统山西组(P1s)、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P1x)煤层煤质较好,煤层厚度0.255.35m不等,是大型煤矿的主要开采层。岩溶、煤矿采空和地震液化土是徐州枢纽的主要特殊地质和不良地质问题,线路已绕避了煤矿采空区。(2)河流水系线路主要穿过淮河流域上游地区,属黄淮平原区,主要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经本区,汇入淮河;线路跨越的较大河流依次有贾鲁河、惠济河、大沙河、沱河、黄河故道、京杭大运河及房亭河等。除京杭大运河为级航道、荆山引河、房亭河规划为级航道外,其它河流均不通航。贾鲁河发源于密县白寨的圣水峪和二七区的冰泉、暖泉、九娘庙泉,流域面积275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2.99亿立方米。它的主要支流有:索须河、贾峪河、贾鲁支河、金水河、雄耳河、七里河、潮河、东风渠、小清河等。(3)水文沿线为黄淮平原区,线路沿黄河南岸,穿过淮河流域上游地带,无大江大河;郑州兰考段属黄河淤灌区,排涝及灌溉渠网纵横,由于本段历史上属黄河泛滥区,河道因淤积而浅窄;兰考徐州段属淮河流域,所经河流大都发源于黄河或废黄河,大多数河道被人工渠化;本区域河流降雨受大气环流及地形条件的影响,年降水量在时空分布上差异很大,年内年际呈现明显的丰枯变化,洪水由暴雨形成,区域内河流均属于中小河流,由于集水面积较小,以坡面汇流为主,洪水峰量受短历时暴雨强度变化影响,洪水陡涨陡落,具有峰高量小,峰型尖瘦的特点,其洪水过程历时基本与暴雨历时一致,多发生在7、8月份少雨季节;少雨季节除干流外大都干枯,汛期暴雨又往往漫流成灾,地方部门经过多年清淤及排涝整治已大为改善,几十年来未发生较大水害。(4)气象本段线路西起郑州、东止徐州,均属温带季风气候区。沿线多年平均气温为13.9,一般最冷是一月份,平均气温为-0.3,极端最低气温为23.3;七、八月份最热,平均气温为27.8,极端最高气温为43.6。黄、淮平原夏季因受东南季风影响、雨最较为集中,一般情况汛期(6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0%70%以上。沿线历年最大全年降水量为1360mm,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10.3mm,汛期多西南风,最大风速15米/秒;沿线百年一遇设计频率最大24小时暴雨值为275290mm,自东自西递减。最大冻结深度为0.32m,年平均无霜日210天。2.2.1.5 地震基本烈度根据国家质量技术鉴督局2001年批准的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1/400万)确定本线地震动参数的区划: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 0.4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面以下15m范围以内的饱和粉土、粉细砂层,在地震力作用下可能产生液化,建筑物需考虑其影响。2.2.2 工程建设条件2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1)沿线交通网概况铁路:陇海线横穿沿线地区各市(县),其中郑徐段已完成电气化改造,2009年最大区段货流密度5418万吨,客车67对。京广、京九、京沪三大南北干线铁路分别纵贯郑州、商丘和徐州三市,形成沿线地区的“卅”字形铁路网。此外,永城、沛县等铁路支线在地方货物运输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规划的京广客运专线和京沪高速铁路分别穿越郑州和徐州市。公路:沿线地区公路网初具规模,总通车里程达6万km,公路网密度为152km/100km2。其中东西向的公路主要有310国道和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郑州徐州段长360km,其中郑州开封段为双向十车道,开封徐州段为双向四车道,2009年路段年平均日交通量为6990辆/日,最大平均日交通量为14560辆/日。连霍高速公路横穿沿线地区,为双向四车道,是我国最长的公路横向快速陆上交通通道。此外,沿线地区还有南北向的G104、G105、G106、G107及京珠高速、京沪高速公路等。民航:沿线地区机场有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和徐州观音机场。新郑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能力380万人,2009年完成旅客吞吐量800万人。水运:沿线地区除徐州外,内河航运基本萎缩。徐州市境内河流众多,京杭大运河横贯南北,境内通航里程达1039km。京杭大运河经过五次大规模整治后,运输能力大大提高,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内河航道之一。2009年徐州市内河港口完成吞吐量近5000万吨。(2)交通运输结构现状2011年沿线地区全社会完成客运量63312万人,其中公路客运量为58875万人,占93%;铁路客运量为4437万人,占7%。沿线地区全社会客运需求强度为20次/人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2次/人年)。2011年沿线地区全社会完成货运量51332万吨,其中公路货运量49592万吨,占96.61%;铁路货运量1740万吨,占3.39%。沿线地区全社会货物运输强度为8吨/万元GDP,同样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3吨/万元GDP)。2.2.2.2 当地建筑材料的分布在新沂河、朱稽河、青口河等河床中,每年洪水季节从上游冲积下来大量黄砂。灌云县的部分乡镇,埋藏有古河床、古河漫滩砂矿,储量很大,也是较好的建筑用砂,运输以水路运输到就近码头,汽车运至工地。砂石主要来源于连云港神舟石料厂、连云港港务公司公路石料厂,这些石料厂储存量大,年生产能力高,石料质量较好,可以满足工程所需。可以通过310国道运到施工工地。本项目道碴采用一级道碴。根据调查资料,由连云港市云台山周边的凤凰采石场、云台山采石场、朱麻采石场供应。2.2.2.3 沿线水、电、燃料等可利用资源情况本线标段位于连云港市至港口段,生活、生产用水考虑采用地方供水企业供水与地表水相结合的方式,水质须经过试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沿线电力发达,电力网络密集,3.5KV、10KV、35KV等高压电力线或交错或平行线路分布,施工用电可就近引入,并配备足够的自发电源确保工程施工用电。燃料充足,就近购买。2.2.3 工程特点工程专业接口多,专业间协调复杂,工期紧本工程为既有线电化改造工程,牵涉路基、涵洞、轨道、房屋、站场等多个施工专业,专业接口协调复杂,工期仅12个月。对全标段施工组织的统筹性、科学性、先进性有极高的要求,加强组织和协调,保证接口合理、有序施工是本工程施工组织的重点之一。既有线改造以不中断行车及车站主要客货运输为基本原则,要求对各项工程的施工先后顺序合理安排,搞好施工过渡。与营业线无干扰的工程可以先安排施工,完工后临时开通,改变车流组织方式,再分步完成其他工程的改造。2.2.4主要工程数量主要工程数量见附表2-1。路基工程主要分布在墟沟及连云港东两个站到发线延长部分、连云港东站新增2条到发线(由港口集团投资)、连云港东站增建机务折返所、庙岭隧道拆除改路堑、庙岭隧道施工便线等,除连云港东站新增2条到发线及庙岭隧道拆除改路堑为深堑路基、墟沟站到发线延长存在软土路基等需要处理外,其余均为一般路基工程。路基工点类型主要有深路堑、基床处理、边坡防护等。工点详见附表2-2。新建院前路人行天桥,采用3×9.3+1×30+5×9.3布置形式,与铁路呈正交,全长119.4m,桥下净空7.2m。本次工程中云至连云港东段共有6座既有涵洞需要接长,总接长102.96横延米,均采用30×30 cm钢筋混凝土小方桩基础。另外,庙岭隧道拆除工程施工便线上有2座涵洞需要接长,计16.59横延米,既有涵洞结构完好,清淤后方能正常使用。涵洞基础地质情况较好,基本承载力较高,采用扩大基础。桥涵详见附表2-3。车站分布详见附表2-4。2.3 主要技术标准2.3.1 正线铁路等级:级正线数目:单线,预留复线限制坡度:维持既有最小曲线半径:维持既有(K5+824.75K6+331.63范围内的曲线半径由1000m改为500m)。牵引种类:电力机车类型:HXD3(暂定)牵引质量:5000t到发线有效长度: 1050m闭塞类型:自动闭塞2.4重点工程墟沟站站场改造施工过渡工程及连云港东站站场改造施工过渡工程为本工程的重点工程。3 总体施工组织安排以系统理论为指导,以安全生产为生命,以工程质量为根本,以控制工程为重点,以科学先进为保障,以经济合理为基准,统筹协调,有序组织,均衡生产,优质高效。3.1 建设管理目标3.1.1 质量目标 按照验收标准,各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达到100%, 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开通验收速度不低于线路设计速度;在合理使用和正常维护条件下,路基、桥梁等工程结构的施工质量,满足不少于100 年设计使用寿命期内正常使用维护时的运营要求。3.1.2 安全生产目标无重大施工安全事故;无重大交通责任事故;无重大火灾事故;职工年重伤率控制在0.5以下。3.1.3 工期目标建设总工期(2009年10月16日2010年10月15日)12个月。3.1.4 投资控制目标将工程总投资控制在铁道部批复的初设概算2.222亿元内。3.1.5环境保护目标无集体投诉事件,环境监控达标,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3.2 管理模式和建设组织3.2.1 管理模式徐州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受上海铁路局委托,对中云-连云港东段铁路电气化改造建设及相关工程行使建设管理责任。全面负责中云-连云港东段铁路电气化改造建设及相关工程的实施、检查、督促、协调和服务工作,做好工程的安全、质量、工期和投资的控制。指挥、副指挥各部门按照指挥部规定的职责范围及岗位职责履行好自己职责。徐州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机构设在徐州,实行指挥领导下的负责制,下设工程、安质、综合计财部。3.2.2 建设组织组织结构见图3.2.2建设管理机构职责分工表表3.2.2 建设管理工作分管领导工程部安质部综合部计财部勘察设计管理勘察设计管理钱立平科研和技术引进钱立平施工图审核钱立平变更设计陆雨抗工程管理工程技术管理钱立平工程质量及安全王兆星施工组织管理王兆星材料设备管理王兆星工程调度王兆星工程投资管理合同管理陆雨抗投资控制陆雨抗计量计价钱立平建设管理征地拆迁王兆星环保水保王兆星注:表示主要责任部门;表示相关责任部门3.2.3 通过招标确定咨询单位和监理单位1、 咨询标段划分全线均由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担任咨询工作。2、 监理标段划分全线工程监理由济南铁路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承担。表3.2.3-1中铁四院现场设计组姓 名职 务办 电手 机孙国成组长051-5534513016400966储勤涛线路5519513026313531杨洁莹站场5545113554092915张玉根桥梁5623515972012162胡小军地质、路基5513713986262900周洁云通信5643615827272078郑建利信号5554613908630538韩波电力5509413971397564尹传贵牵引供电5538413720118558张雷牵引供电5598913986195885薛华平接触网5592913971660376刘亚洲环保5598715927598616陈畅给排水5614913871463925张成建房建5528513871082015表3.2.3-2济铁监理公司徐连监理站姓 名职 务办 电手 机王德平总监0518-8230518713851296187赵中国副总监0518-8230518713953197005杨忠齐副总监0518-8230518713861430807杨秀光办公室主任0518-8230518715961390983表3.2.3-3中铁十局中云至连云港东电气化改造工程指挥部姓 名职 务办电(路电)手 机陈耕指挥长2048113357952985房瑞泉副指挥长6756913605219578陈圣玉四电工程项目经理0456820113375128951陈其善中连项目部经理04568201133826972273.3施工组织方案3.3.1施工标段本工程为工程总承包形式,承包单位为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3.3.2总体施工顺序根据路局的要求,结合中云至连云港东电气化改造的工程实际情况,施工总工期为1年。自2009年10月开工,2010年10月完工。总体施工顺序安排如下:施工准备庙岭隧道拆除工程。墟沟站及曲线改造、人行天桥工程。连云港东站改造。电化调整、冷滑试验及验交。3.3.3专业间衔接与配合站前与站后工程各专业间要搞好衔接与配合,做到统筹设计与施工。各专业间的接口与配合关系表表3.3.3 项目路基桥梁无缝线路站场建筑道床 接触网立柱基础 综合接地预埋件 电缆槽 过轨管线 声屏障基础 设备安装基础 管线及设备入室 信号设备安装及联锁 注:表示强相关,表示弱相关,表示不相关。3.3.4施工准备、征地拆迁和建设协调方案项目开工前,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完善各项准备工作,征地拆迁工作应满足施工进度要求,工地试验室已经建立,施工复测已完成,主要施工图已完成复核,施工便道已贯通,工地布置、施工用水、用电、临时房屋和便道要能满足开工要求,施组已完成并通过审批,主要物资订货能满足连续施工需要,施工用的主要机具、设备已进场。单位工程开工必须具备有关开工条件,设计施工图能满足施工需要,地质复核工作已完成,施工图核对已完成,材料、机具、劳动力准备满足开工需要,工点放样已完成并通过建立确认,“三通一平”达到施工条件。本项目的征地拆迁按路局与连云港市签订的征地拆迁协议执行,建设、施工、设计、监理单位做好协调配合。计划2009年12月底完成。3.3.6施工组织总平面布置根据中云至连云港东电气化改造的特点,绘制施工组织总平面布置图。施工组织总平面布置见附图2,线路纵断面缩图见附图3。4 大临设施及过渡工程方案4.1 大临设施汇总表详见附表4-1。4.1.1物资供应中心本标段所需地材及部分路基填料以公路运输为主,设置物资供应中心1处,位于连云港东站。供应范围见附表4-1-1。5 工程进度计划5.1 开竣工日期及总工期本项目开工日期2009年10月16日,竣工日期:2010年10月15日,总工期12个月。5.2 主要阶段工期施工准备自2009年10月16日2009年10月31日,工期0.5个月。庙岭隧道拆除工程2009年11月1日2010年6月30日,工期8个月。2009年11月1日2010年1月7日,修建并开通陇海线K2+153K3+570铁路施工便线。 2010年3月1日2010年5月31日,庙岭隧道拆除,由连云港港口集团负责,不在本项工程范围之内。2010年5月1日2010年6月30日完成陇海线K2+153K3+570左侧边坡护砌。同步完成通信、信号改造。2010年6月1日2010年6月30日,恢复并开通陇海线K2+153K3+570线路。2010年7月1日2010年7月15日完成电气化挖坑、立柱、架线。墟沟站改造,2010年3月1日2010年6月15日。工期3.5个月。2010年4月底前完成墟沟站信号楼工程。2010年5月底前完成墟沟站站改及通信、信号改造工程,并同步完成K5+824.75K6+331.63曲线改造工程。2010年6月15日完成墟沟站电气化挂网工程。连云站改造,2010年4月1日2010年8月15日。工期5.5个月。2010年6月底前完成连云站信号楼工程。2010年8月15日完成连云站站改及通信、信号改造工程。2010年9月15日完成连云站电气化挂网工程。2010年9月16日2010年10月15日完成电化调整、冷滑试验及各项工程竣工验交。工期1个月。5.3施工进度计划图表详见总体施工进度横道图(附图5),分标段分年度完成主要工程量见附表6。6 主要施工技术方案6.1墟沟站软土路基地基处理工程6.1.1工程概况墟沟站到发线延长部分为软土地基,里程为K5+840K6+290,长450m。6.1.2施工方案对墟沟站K5+840K6+290地段地基进行冲击碾压,然后铺设0.5m厚的碎石垫层,碎石垫层内铺设土工格栅处理。施工前,根据设计拟定的参数,提出试验方案,进行现场试验。待试验结束一至数周后,对冲击碾压场地进行测试,并与冲击碾压前测试数据进行对比,检验冲击碾压效果,确定正式施工采用的各项参数。6.1.3施工方法冲击碾压地段经试验检测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铺设碎石垫层,碎石垫层内铺设土工格栅。用剪刀将土工格栅按设计尺寸裁剪好,整齐堆放;整平填土表面,清除土面坚硬凸出物;测设路基边线桩位,挂线,用撒白灰定土工格栅外侧线。将土工格栅摆放在填土面上,距路堤边坡外缘510cm,防止刷坡后外露老化;将土工格栅拉紧展开,相邻的各幅用铁丝绑扎起来,每1015cm一个绑扎点,搭接长度10cm,用“U”型铁丝卡将土工格栅固定于土层表面,“U”型卡间距50cm,梅花型布置,铺好后填土压实。铺完格栅后及时填筑填料,按“先两边,后中间”的原则对称进行,严禁先填路堤中部,且不允许直接将填料卸在格栅上。铺设土工格栅的土层表面应平整,严禁有碎、块石等坚硬凸出物,在距土工格栅层8cm以内的路堤填料,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6cm。施工工艺见下图。施工准备密实度检测人工铺设土工格栅运土、碾压密实度检测修刷边坡拉伸定位直至最上层土工格栅施工工艺流程图6.1.4土工格栅施工技术措施土工合成材料上不允许直接进行碾压,需待上覆填土后方可采用碾压机械压实。严禁碾压及运输等设备直接在土工格栅上行走作业。格栅的选取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有出厂合格证,铺设前对每批产品送有资质的单位复检,不少于3组,合格后方可铺设。土工合成材料的品种规格及质量满足设计要求,进场时按规范要求进行现场验收。土工格栅要保持距设计边坡外缘+10cm。铺设范围不小于设计值,铺设时要绷拉紧,搭接宽度允许偏差为+50mm,竖向间距和上下层接缝错开距离、回折长度允许偏差为±50mm。6.2庙岭隧道拆除工程6.2.1工程概况庙岭隧道为单线隧道,建于1933年,全长295.4m,其进出口里程分别为陇海线K2+866.3、K3+161.7。隧道纵坡为面向徐州方向9.5%的上坡,进出口均为深路堑,洞深埋约40m。采用直墙式无仰拱衬砌、碎石道床。因隧道建筑限界不满足电气化要求,且存在病害,本次施工对其进行拆除改为路堑。6.2.2施工措施1、路堑挡墙:K2+866.4K3+161.9左侧设C20片石混凝土挡墙,墙高39m,墙脯、背坡率为1:0.25,其后设卵砾反滤层,厚0.3m。2、边坡框架锚杆:K2+866.4K3+161.9路堑左侧一级边坡;K2+900K3+140左侧二级边坡采用框架锚杆防护,锚杆长12 m,锚孔直径70,单孔锚杆采用25HRB335钢筋,间距3.0 m,锚孔采用M30水泥砂浆灌注,框架坡面内采用挂网喷混植生防护,坡率1:0.75。3、其余路堑左侧边坡坡率1:1.254、路堑边坡硬质岩边坡距离坡面不小于2.0m采用光面爆破。6.2.3施工方法6.2.3.1路基施工硬质岩石路堑采用光面爆破,临近既有公路及建构筑物时采用钢管排架防护,确保爆破施工的安全。路堑施工时根据开挖深度及时进行支挡防护工程的施工,做到随开挖随支挡。路堑边坡根据测设的边桩位置,当机械开挖至靠近边坡0.10.2m时,改为人工修坡。不设圬工防护的边坡,每10m边坡范围插杆挂线人工刷坡,有防护地段及时做好防护。边坡上由于孤石等造成的坑穴、凹槽,采用挖台阶浆砌片石嵌补。土质基础主要用机械(履挖)进行开挖,辅以人工修整成型:在距基底1015cm,用人工准确修凿至标高,倾斜基底不得以填补方法筑成斜面。开挖成型的基坑如遇雨天,在坑内设排水沟,集水井疏干积水,保证基底无浸泡。路基横断示意面图6.2.3.2路堑挡墙施工墙体砌筑均采用挤浆法分段、分层砌筑。砌筑时每隔23米交错设置泄水孔。泄水孔安设采用0.1mPVC管按泄水孔排水坡度砌于墙中。墙背泄水孔的进水侧设置0.5×0.5×0.3厚卵砾石窝状反滤层,在最低排泄水孔下部,设粘土隔水层,粘土隔水层以人工进行夯实、整平。上、下挡墙需回填土部分随砌随填。在小型打夯机具可操作部位以蛙式打夯机压实,其余部分人工夯实并达到压实度要求,墙身砌筑完成即进行勾缝,采用M10砂浆勾平缝,力求美观自然。护墙墙身沿线路方向每隔10-20米设置缝宽2cm的伸缩缝一道,缝内填充厚度不小于0.1-0.2米的沥青麻筋。6.2.3.3边坡框架锚杆施工施工前做到施工场地平整夯实,场内排水畅通,锚孔孔位正确。锚孔钻孔时,避免损伤岩体结构,造成岩层裂隙扩大引起坍孔和灌浆困难。锚孔成孔后,应将孔内岩粉碎碎屑等杂物排除干净,保持孔内干燥及孔壁干净粗糙。锚孔钻孔、放置锚杆、锚孔灌浆各工序连续完成,以一根桩、一个孔为工作单元。锚杆放入锚孔后,检查灌浆孔及排气孔是否畅通、完好。锚孔的灌浆工艺影响锚固能力,灌浆前用水冲洗孔壁,清除孔中碎渣岩粉。灌浆时在孔口深0.5m范围内先用1:3水泥砂浆封闭。灌浆过程中,随时注意排气孔不被堵塞,待灌满浆,抽出灌浆管,封闭排气孔及灌浆孔。6.2.3.4挂网喷混植生挂网喷混根据工程长度、边坡高度和场地情况适当分段施工。喷射第一层混凝土,及时封闭边坡。喷射砼在简易钢管脚手架上进行操作,喷射采用由下至上螺旋形移动喷头喷射,砼终凝后,开始进行洒水养护。第一层砼喷射完成后,待水泥砂浆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在坡面上挂2.6镀锌机编钢筋网,在锚杆外露端头,安放钢垫板,上紧螺母,使钢筋网与第一层喷射砼密贴。当钢筋布置平顺后,按照设计的喷射厚度、配比,喷射第二层砼。喷射完6h后,进行洒水养护。提前修好天沟等排水设施,按设计要求的范围,绿化植物的品种,计算数量并购买草种。了解所种植物的特性,进行种子发芽率试验,或植株移植试验。播种前充分洒水湿润路基边坡。路基工程完成后,根据所种植物的特性,适时种植,避免暴雨季节、大风和高温条件下种植。6.3四电工程6.3.1 通信工程(1)主要施工方法 光电缆线路区间光电缆敷设于路基两侧的贯通电缆槽内,站场光电缆敷设于管道或槽道内,过轨采用预埋管线进行防护。光电缆敷设采用人工或机械牵引方式,接续采用接头盒,自动光纤熔接机电弧熔接工艺,OTDR全过程检测。 设备安装机械室机架、机柜采用防静电地板下金属底座加固,配线采用卡接、绕接或焊接方式,站场构筑物内采用综合布线方式。有特殊安装要求的,按设备厂商提供的安装指南进行施工。 系统调试分三个阶段。本机调试、区端内调试、全过程联网调试。系统设备的本机调试、区端内调试由施工单位组织进行;全过程联调统一组织进行,以调度中心为龙头,逐段进行。(2) 施工顺序 长途通信传输 区段及站场通信 无线通信 数据通信 区间接入系统 车站信息局域网6.3.2信号工程6.3.2.1 施工方法(1)电缆施工电缆工程的施工包含以下几个主要工序:电缆敷设径路定测、电缆测量、电缆配盘、挖掘电缆沟、电缆的敷设、电缆接续、电缆沟的防护回填以及电缆坐头引入箱盒。施工调查及施工准备径路选择测量敷设电缆测试封端防护回填电缆做头引入配线电缆测试预配、运输开挖电缆沟安装桥上电缆槽(2)信号机、转辙机安装 高柱信号机的施工方法挖 机 柱 坑立 信 号 机 柱安 装 梯 子 及 机 构机构内穿配线箱盒就位装 设 备 及 配 线自 检 整 理导 通 试 验施 工 准 备收尾 矮柱信号机的施工方法施工准备挖机柱坑稳信号机基础安装箱盒机构箱盒机构装设备及配 线自检整理导通试验收尾 转辙机安装本工程转辙机安装的型号有:ZD6-D、ZD6-E、ZD6-J、ZD6-F、ZD6-G等。施工准备角形铁安装基础角钢安装转辙机安装安装尖端杆、密贴调整杆、表示连接杆单机牵引转辙装置的手动调整 室内设备首先,进行信号楼室内现场调查,确定设备安装位置。然后,进行电源屏、联锁设备及各种机柜等柜体安装;之后进行室内布线及焊、配线工作;完成机柜间线路导通;插接继电器及焊接变压器等;条件具备后,可进行新设设备单项调试及相关模拟试验。各种柜体安装完毕后,可进行设备的接地及防雷设置。电缆引入在室内施工工程中适时进行。最后,在室内外条件具备后,进行室内、外相关设备联调。6.3.2.2 施工顺序(1)列控系统(2)车站联锁6.3.3电力工程6.3.3.1施工方法(1)线路测量测量准备线路定测及定杆位测量资料整理操作要领:测量准备:根据地形实际情况,确定线路实际走向,在线路控制点桩位上钉上标桩。线路的定测及定杆位:架空线路、电缆线路的定测方法,由于路径难易程度的不同,测量方法也不相同。对于架空线路采用经纬仪进行定测。确定直线段线路中心线。在线路控制点的标桩上,稳固安放经纬仪,将其调整好,然后瞄准直线另一端控制点上设置的标杆,读取水平度盘的读数,并做记录。线路转角测定。将经纬仪平稳安放于线路转角点,并对中,调平,然后分别测定线路的中心线和记录水平度盘的读数。两读数之差,既为线路的水平转角的度数。为保证水平转角度测量的精确度,消除仪器的误差,需采取正倒镜盘左盘右两次复测,取两次读数的平均值。定杆位:档距测量,用测量绳顺确定的线路中心线,根据既有线路杆的档距测量出每根电杆之间的档距,将数根标杆连续立在中心线上。用经纬仪(或目测)指挥各标杆成一直线,然后在标杆处钉上杆位标桩。(2)线路平行接近铁路迁改施工方法施工准备导线拆除取杆基坑开挖立杆导线安装尾工处理操作要领:施工准备:和铁路平行接近的电力线路一般是站间联系电源和站场照明电源,在施工前和相关的所属单位联系,对施工线路停电;准备好相关的工机具;在施工区段上下800米左右处设两人对过往车辆进行施工指示,在火车行过时通知施工指挥人员,以便所有人员在火车到来前撤出铁路行车限界外。导线拆除:确认线路无电后,将相应改动的施工线路上的导线从头分段进行拆除,将导线放在指定的位置保存好,再拆除横担。取杆:分组在各杆上四个方向挂上大绳,对各杆进行保护,对杆底进行开挖,挖到一定程度停止,利用吊车将其吊起,再用吊车吊到相应的位置。基坑开挖:可以提前确定各杆移到的位置,对基坑提前开挖,挖到规定的深度。对于不需要移动的杆,取出杆后将基坑扩挖至规定深度。立杆:将规定高度的杆用吊车吊起进行立杆,将杆立于杆坑中心,用原土回填,夯实。使同一类型的杆在同一直线上。导线安装:将杆上所有的横担安装完毕,通过卷扬机进行机械敷设线条,到达规定的弛度进行线条的紧固,在线条的两端做相应的连接。尾工处理:清理现场杂物及工具,使所有的物体不在行车限界内;撤除防护人员;与供电单位联系、确认,恢复供电。(3)电缆敷设施工方法施工准备及测量电缆敷设电缆防护电缆沟开挖 操作要领:准备工作:电缆线路径路测量严格按照设计确定的路径进行。以现场具体情况为准画出详细的电缆径路图,计算电缆实际长度,标出防护地点及特殊防护方案。在有地下管线、缆的路径上设立标志。依据测量台帐,根据电缆到货的盘长及实际测量的长度,编制电缆配盘台帐,合理配盘,在进行电缆配盘时考虑到电缆备用长度,并尽量避免中间接头。施工前要对电缆通道进行详细的调查,签订协议,过路处或者是过轨(新建的)要提前埋设好电缆保护钢管,以利电缆敷设的顺利进行。电缆敷设前,必须进行外观检查,确认电缆的规格、型号,与设计相符,并对电缆进行绝缘测试,合格后对电缆头进行密封。电缆沟开挖:按定测径路划双线采用人力进行开挖,根据土质情况和我公司的劳动定额分配每个人的挖沟长度,遇到其它电缆标志时,将不使用镐刨,以防破坏地下设施。电缆沟开挖完成后,会同现场的监理工程师对电缆沟进行检查,在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后,方可敷设。同时准备好直埋电缆防护用料(电缆槽等)及电缆标志桩。装卸和运输电缆过程中采用有效措施,不使电缆受到损伤从而造成电缆的绝缘破坏,以保证电缆的电气性能。同时应保证电缆盘的完好、牢固,不应有明显的扭曲变形,确保敷设过程的顺利进行。电缆盘在地面滚动时必须控制在小范围内进行,滚动的方向必须按照电缆盘侧面上所示箭头方向(顺电缆的缠紧方向滚动)。电缆敷设前,检查每个转弯处的弯曲半径应满足国标对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的要求,电缆支架的规格型号应与设计图纸相符。6.3.3.2施工顺序电力变、配电所是电力工程的核心项目,应首先组织安排施工;电力引入线、贯通线及车站、枢纽的环供电线路是电力工程的供电客运专线,应与电力变、配电所配套施工、同步建成;通信、信号供电系统应配合其服务的站后工程先期建成,保证对应的站后工程的试验、调试用电。6.3.4 电力牵引工程6.3.4.1新建接触网施工工序流程6.3.4.2主要工序施工方法(1)基坑开挖土质坑的施工方法 施工工艺流程清理工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