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冰川对火山喷发和地震的影响.docx

    • 资源ID:5041702       资源大小:227.29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冰川对火山喷发和地震的影响.docx

    地球科学原理之17冰川对火山喷发和地震的影响广东海洋大学廖永岩(电子信箱:rock67831冰川形成对火山喷发和地震的影响在冰川形成和消融过程中,的确有相应的火山形成,这已为大量的地质资料所 证明(Kennet and Stott, 1991; Zachos, et. al., 1993; Eldholm and Thomas, 1993; Zachos, et. al., 1994; Renne, et. al., 1995; Clark, et. al., 1986; Jin, et. al., 2000;Zhou and Kyte, 1988)。但是,冰川的形成和消融如何引起火山喷发和地震?或 者说,冰川形成和消融引发大规模火山喷发和地震的原因如何?这却很少有资 料报道。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导致CO2等温室气体的浓度降低,使大气温度下降。 当两极及高山的温度下降至0°C以下时,极地及高山冰川形成(Berner, 1997; Berner, 1993)。地球表面是由地壳和上地幔围成的固态岩石圈。岩石圈内,则为具有一定液 态性质的软流层。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地球看成是一个由固态岩石圈 围成的液体球。在第四纪冰川时期,欧洲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和加拿大哈得逊湾 地区都存在过北极冰川。最近15000年以来,哈得逊地区抬升了大约300m,这 一地区至今还保持着每年上升2cm的速度。经过计算,该区地面要恢复到冰期 以前的原有高度,并重建地壳均衡状态,还需要再上升80m。斯堪的纳维亚地 区,近万年来,其上升幅度达250m,至今仍以每年1cm的速度上升(陶世龙, 1999; Stacey, 1992)。这说明,地球这个由固态岩石圈圈闭而成的液体球,具 有一定的塑性。冰川形成时,冰川下的地壳和冰川一道,在冰川巨大质量的重 力作用下会下沉。冰川消融时,由于这个巨大重力的消失,会反弹性上升。冰川和地壳的这种下降作用,会造成火山喷发和地震。下面,我们以现有的 南极冰盖为例,来分析这种作用过程。冰盖未形成时,岩石圈和地幔处于流体静力学平衡状态(见图1,a)。当南 极冰盖形成时,2.64X 1019kg的海洋水转移至南极,引起海退;海洋岩石圈上 的重量将减少,南极大陆岩石圈上的重量将大大增加(见图1,b)。在冰川形 成时产生的巨大重力缓慢作用下,地球表现出明显的塑性(刘本培和蔡运龙, 2000)(见图1,c-f),南极冰盖下的地壳将大幅度下降(见图1,c-f)。地球是一个密闭流体球体,岩石圈就是这个密闭流体的容器。根据流体力学 原理,密闭流体在外力的作用下,流体不会或几乎不会被压缩;根据巴斯噶原 理:“施加压强于密闭容器内的流体,此压强无变化地传到流体的各部分及容 器的器壁”(赵景员和五淑贤,1981)。所以,当巨大质量的冰川引起南极岩 石圈下陷时,将产生巨大的压强,流体地幔会把这个压强传至地幔的任何地方, 并传至垂直于地壳的任何方向,且压强不变,方向向外(见图1,b)。这样, 地球将在这个巨大作用力的作用下,向外膨胀(图1,c-f)。图1.南极冰川形成引起的造海过程.A,岩浆从洋中脊涌出;B,南极冰川;C,老岩石圈;D,软流层;E,由洋中脊处涌出岩浆形成的新海洋岩石圈.“一”示火山喷发因为地球可看成一个密闭流体容器,若岩石圈的某处不破裂,冰川及冰川下地 壳就不会下陷。北极冰川地区现在反弹性上升的事实告诉我们,北极冰川形成 时,的确曾下陷过。这说明,北极冰川形成时,曾使地球膨胀而全地壳撕裂过。 或者说,冰川形成时产生的重力,足够使地壳破裂。地球向外膨胀时,地球表面积将增加;也就是说,冰川形成的巨大作用力, 在岩石圈的某处(最易破裂处,一般为洋中脊),将其撕裂,这就是地震。为 了释放压力,岩浆将会从破裂处喷出,这就是火山喷发。大量岩浆从洋中脊排 出,也会使海底扩张,产生造海运动(图1, d-f)。因冰川的形成,是由于长期的光合作用,使大气中的CO2浓度过低,温室效 应过弱而造成的(Berner, 1997; Berner, 1993)。所以,火山喷发喷时,大气或 海洋中的CO2浓度,应是最低时。由于火山喷发和地震,将大量的CO2补充全 大气或海洋中。当火山喷发和地震释放入海洋和大气中的CO2大于植物光合作 用消耗的量时,海洋和大气中的CO2浓度停止下降,并开始升高。这时,冰川 形成停止,地球进入冰期。因这时大气或海洋中的CO2,主要以火山喷发和地震等地球去气作用产生的 气体为主;而地球去气气体的6 13C值相当低,为-7左右。大量的去气气体进 入大气和海洋,会造成6 13C负漂移。最负值接近或等于-7,说明这种CO2气 体,几乎是由去气气体组成。在局部区域,若火山喷发时,造成了甲烷等天然 气水合物的气化释放的话,有可能加速6 13C值负漂移。但是,和火山喷发及 地震释放入大气和海洋中的CO2相比,天然气水合物释放出的甲烷量毕竟有 限,不会造成6 13C值负漂移过强。2冰川消融对火山喷发和地震的影响冰川的消融作用,也一样会造成火山喷发和地震。下面以北极冰川的消融为 例,来分析这种作用。当北极冰川消融时,情况刚好和冰川形成时相反。北极冰盖消失,大量的水 注入海洋,海洋水面将升高,海水重量增加。极地冰盖消失,极地岩石圈将从 原来的下降状态升起,地球的内部压力减少。地球将在以上两种力的共同作用 下收缩,造成岩石圈皱缩,最终形成地槽。海洋岩石圈比大陆壳薄,这种皱缩 形成地槽的作用,主要发生在海洋。fH BG图2.地槽形成和造陆过程.A,岩石壳;B,早期沉积物;C,负压腔;D,后期沉积物;£,火山堆;F, 类花岗岩岩浆层;G,类玄武岩岩浆层;H,玄武岩;“一”示火山喷发.具体演变过程如下:地球收缩,对岩石圈产生水平挤压,一旦岩石圈宽度超过其刚性范围,海洋岩 石圈将发生形变,要么隆起,要么下降(见图2, a-b)。若隆起,就成为地背斜 (海山)。若下降,就成为海盆(地向斜)(见图2, b)。由于海洋岩石圈的密 度比较大,再加上冰川消融后形成的海水增加,地球内压下降,海洋岩石圈下 降的面积将远大于抬升的面积,也就是说,海盆的面积远大于地背斜的面积(见 图2, b)。海盆一旦形成,将有沉积物在海盆里沉积(见图2, b)。随着冰川不断地消 融,岩石圈严重收缩。海盆边缘受到严重挤压,因为海洋岩石圈刚性作用,海 盆底部将不断下陷(见图2, b-c)。同时,海盆里沉积的上km的沉积物,也进 一步加剧了海盆的下陷(见图2, b-c)。下降的海盆,将又会有大量的沉积物沉 积(见图2, c)。海盆下降深度越来越深,盆口面积越来越小。海盆下陷到一定程度,就转变 为地槽(见图2, c)。地槽下降越深,槽底洋壳的弯曲度就越大,当弯曲度越过海洋岩石圈的承受 力时,槽底断裂产生地震(见图2, d)。由于负压的作用,将造成大量玄武岩 火山喷出(见图2, d-e)。随着地槽的下陷,地背斜将被抬升。通过地背斜的抬升,来达到地槽和地背 斜共同构成的浮力和重力平衡(见图2, b-c)。随着地背斜的抬生和地槽进一步下陷,将加剧地槽底部岩石圈和地背斜岩石 圈的弯曲。当其弯曲程度超过连接它们海洋岩石圈的承受度时,将发生断裂。 这就引起地震,引起地槽和地背斜的分离(见图2, g)。一旦地背斜和地槽分离,地槽因为失去两侧地背斜的牵扯,由于地幔的浮力 而上升(见图2, g-h);地背斜将因为没有地槽的支撑而下降,冲击下面的岩 浆而引起火山喷发(主要为中性或酸性岩浆的喷发)(见图2, g-h)。同时,地 背斜岩石圈较重,地槽岩石圈较轻(地槽里沉积岩的比重小于火成岩性质的海 洋岩石圈),地背斜和地槽岩石圈断裂时,地背斜岩石圈将向地槽下插入,这 样,更进一步造成地槽抬升,形成中央隆起(见图2, g-h)。从而形成地背斜 和地槽之间的重新组合,产生造山作用,形成山脉,地槽作用完成(见图2, h)。综上所述(见图2),在冰川消融引起的地槽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中,会形成大 量的火山喷发和地震。这样,大气中由地球去气作用产生的CO2浓度,会因冰 川的消融而进一步升高,6 13C值进一步负漂移。受冰川形成和消融的共同作用,当去气作用造成的6 13C负漂移作用,大于 光合作用的分馏作用造成的正漂移作用时,就造成大气或海洋中6 13C的负漂 移,最终导致6 13C在冰期呈强负值。随着大气中CO2浓度的不断升高,温室效应越来越强,导致冰川快速消融。 冰川的消融,大量的冰碛岩沉积。由于 pH=1/2(pK+pK-logCco (T)/Cco2-(T)(郭锦宝,1997),当大气中的-、一 . L-2一 2-3一. 一 、.一CO2浓度升至最大值时,pH最低。低pH值造成大量硅酸盐风化,产生大量的 钙、镁等金属离子。02浓度升高,温室效应增强,温度上升,绿色植物大量繁殖,生长繁茂, 光合作用越来越强。硅酸盐风化时,使硅酸盐最终变成二氧化硅沉淀,吸收大 量氢离子使海洋pH值上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C02,形成大量的矿物有机物, 使 pH 值上升。由于 pH = 1/2(pKi+ pK2- logCco2(T)/Cco2-(T)(郭锦宝,1997), 随着pH值上升,Co32-浓度上升:223由于 Ksp=a Ca2+( Mg2+)(T)Xa CO32-(T)(郭锦宝,1997),碳酸盐岩的 Ksp 主要由金属离子的浓度和Co32-的浓度决定。当海洋中这两种离子的浓度都上升 时,Ksp<a Ca2+( Mg2+)(T)xa CO 2-(T),将造成碳酸盐岩沉淀。这就是造成紧 接冰碛岩上碳酸盐岩大量沉积的原因。以上已经介绍了冰川的形成和消融能造成火山和地震,那么目前为止,到底 有哪些相关证据能证明呢?且听下回分解。

    注意事项

    本文(冰川对火山喷发和地震的影响.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