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踝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ppt
内踝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查房目标,掌握内踝骨折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病情介绍,患者吴静 男 22岁以左踝部外伤后肿胀疼痛,活动受限4小时之主诉于2013-5-2 16:00入院。查体:左踝部肿胀,压痛阳性,活动受限,X线示:左内踝骨折,断端对位对线良好。入院后给予局部冷敷,消肿补液治疗。于2013-5-7患者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左内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给予消炎补液,支具外固定,局部超声波,双下肢气压泵治疗。,患者存在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疼痛躯体移动障碍知识缺乏焦虑潜在并发症自理缺陷,临床表现与诊断,外伤史:踝关节扭伤,外伤后。多数由间接暴力所引起诊断:踝关节骨折的临床表现与踝关节扭伤相类似,均表现为踝关节疼痛、局部压痛、肿胀、瘀斑、畸形、功能障碍。X线片:确诊与分类需依靠踝关节X线正侧位片,治疗,原则:与其他关节内骨折一样,尽可能恢复关节面的完整性,牢固的内固定,达到早期功能锻炼的目的治疗方法:1.非手术治疗:小腿U型石膏固定68周 2.手术治疗:普通螺钉固定、交叉克氏针固定及可吸收螺钉固定,术前及术后护理,(一)术前护理心理护理体位饮食完善术前准备,冷敷,分类 1)干式冷敷:一般间隔12个小时,每次敷20分钟,每日可多次 2)湿式冷敷:45分钟更换一次敷布,每次敷2030分钟,每日可敷多次作用:冷敷可以使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抑制感觉神经,减轻疼痛,缓解症状,有降温、止血、镇痛和消肿的作用。禁忌症:当损伤的部位起水疱或有破损,形成“开放性伤口”时,就不适宜冷敷;对于对低温特别敏感或心血管系统有疾病的人,也要慎用冷敷;禁用冷的部位,(二)术后护理,麻醉后的护理体位伤口以及引流管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功能锻炼,内外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者,亦行外固定者,固定时间为46周,术后第一天可行足趾关节等张运动,下肢肌肉等张静力性收缩,每天34次每次1530分钟。随时间延长,可适当增加运动量。术后46周,可行踝关节被动跖曲、背伸运动,禁止内外翻运动。术后8周可逐渐负重训练。术后812周可行踝关节主动运动训练,术后12周可行步态训练。,出院指导,饮食指导功能锻炼定期复查,踝关节的解剖,踝关节由胫骨远端、腓骨远端和距骨体所构成。胫骨远端内侧突出部分为内踝,后缘呈唇状突起为后踝,腓骨远端突出部分为外踝。踝关节是下肢重要的负重关节之一,可以承受约为体重5倍的重量,在人们的日常活动中其稳定性和灵活性起着重要的作用,解剖特点,内踝、外踝和胫骨下端关节面构成踝穴,包容距骨体。距骨体前方较宽,后方略窄,踝关节背伸时,距骨体与踝穴适应性好,踝关节较稳定;跖屈时,距骨体与踝穴的间隙增大,因而活动度亦大,使踝关节相对不稳定,这是踝关节在跖屈位容易发生骨折的解剖因素,病因,直接暴力:较少见间接暴力:常见,足部在内翻或外翻时负重,高处坠落足在内翻、外翻或跖屈位着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