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东润自传》完全解析.ppt
朱东润自传详解,朱东润自传 1一八九六年我出生在江苏泰兴县一位失业店员的家庭,因此早年生活艰苦,所受的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波折。二十一岁我到梧州担任广西第二中学的外语教师。二十三岁调任南通师范学校教师。2 1929年4月间,我到武汉大学担任外语教师,从此我就成为大学教师。那时武汉大学的文学院长是闻一多教授,他看到中文系的教师实在太复杂,总想来一些变动。用近年的说法,这叫做掺沙子。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3大约是1939年吧,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系在学年开始,出现了传记研究这一个课,其下注明本年开韩流文,传记文学也好,韩柳文学也不妨,但是怎么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题下面开韩柳文呢?在当时的大学里,出现的怪事不少,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这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4四库全书总目有传记类,指出晏子春秋为传之祖,孔子三朝记,为记之祖没这事是三百年前的砍伐,现在用不上了。有人说史记汉书为传记始祖,这个也用不上,史汉有互见法,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常常需要通读全书多卷,才能得起大略。可是在传记文学里,一个传主只有一本书,必须在这本书里把对他的评价全部交代。5是不是古人所作的传、行状、神道碑这一类的作品对于近代传记文学的写作有什么帮助呢?也不尽然。古代文人的这类作品,主要是对于死者的歌颂,对于近代传记文学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这些作品根本不是传记文学。6除了史家和文人的作品以外,是不是还有值得提出的呢?有的,这便是所谓别转。别转的名称,可能不是作者的自称认识后人认为有别与正史,因此成为“别转”,有些简单一些,也可成为转叙。这类作品写得都很生动,没有那些阿谀奉承之辞,而且是信笔直书,对于传主的错误和缺陷,都是全部奉陈。,7是不是可以从国外吸收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呢?当然可以,而且有此必要。但是不能没有一个抉择。罗马时代的勃路塔克是最好的了,但是他的时代和我们相去太远,而且他的部部大作,所着重的是相互比较而很少对于传主的刻画,因此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大略而看不到入情入理的细致的分析。8英国的约翰逊博士转是传记文学中的不朽名作,英国人把它推重到极高的地位,这部书的细致是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位,但是的确也难免有些琐碎。而且由于约翰逊并不处于当时的政治中心,其人也并不能代表英国的一般人物,所以这部作品不是我们必须模仿的范本。9是不是已经翻译过来的维多利亚女王传可以作为范本呢?应当收拾可以,由于作者多,处处显得“颊上三毫”的风神,可是中国文人相传的做法,正是走的一样的道路,所以无论近代人怎么推崇这部作品,总还不免令人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戒心。,10国内外的作品读过一些,也读过法国评论家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是不是对于传记文学就算有些认识呢?不算,在自己没有动手创作之前,就不能算是认识。11这时是1940年左右,中国正在艰苦抗战,我只身独处,住在四川乐山的郊区,每周得进城到学校上课,生活也很艰苦,家乡陷落了,妻室儿女,一家八口,正在死亡线上挣扎,我决心把研读的各种传记作为范本,自己也写出一本来,我写谁呢?我考虑了很久,最后决定写明代的张居正。第一,因为他能把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国家拯救出来,为垂亡的明王朝延长了七十年的寿命,第二,因为他不顾个人的安危和世人的唾骂,终于完成历史赋予他的使命。他不是没有缺点的,但是无论他有多大的缺点,他是唯一能够拯救那个时代的人物。(有删改),相关链接 自传和传人,本是性质类似的著述,除了因为作者立场的不同,因而有必要的区别以外,原来没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西洋文学里,常会发生分类的麻烦。我们则传叙二字连用指明同类的文学。同时因为古代的用法,传人曰传,自叙曰叙,这种分别的观念,是一种原有的观念,所以传叙文学,包括叙,传在内,丝毫不感觉牵强。(朱东润关于传叙文学的几个名词)朱先生确实是有儒学风度的学者,一身正气,因此他所选择的传主对象,差不多都是关心国计民生的有为之士。他强调关切现实,拯救危亡,尊崇气节与品格。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傅璇琮理性的思索和情感的倾注读朱东润先生史传文学随想),整体感知,划分层次,一(1-3)生平,工作经历,决定献身传记文学的原因二(4-9)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传记作品并比较它们的 不同三(10-11)传主对传记文本的认识体会和创作,(1)【答案】答D给3分,答B给2分,答A给1分;答C、E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解析】A项“朱东润就是因为这件事决心献身传记文学的研究”错,从原文“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这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朱东润更多是因为兴趣献身传记文学,这一事件只不过触发他的兴趣。C项“拒绝把近代人推崇的维多利亚女王传作为写作范本”错误,原文说“应当说是可以,由于作者着墨无多,处处显得颊上三毫的风神”,由此看并非拒绝。E项“釆用了传记文学的说法”错误,由相关链接“所以传叙文学,包括叙、传在内,丝毫不感觉牵强”来看,应是采用“传叙文学”。,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传记作品,如史记汉书约翰逊博士传维多利亚女王传等,并比较它们的异同;深入研究传记文学理论,辨析不同概念,如阅读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分辨史传、别传、自传、传叙文学等;进行传记文学实践,如给张居正写传。,(2)朱东润的传记文学观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4)【参考答案】第一问(4分):应该入情入理地细致刻画传主的个性,如果只重比较,就看不清传主的个性,而要是像维多利亚女王传那样就不够细致,像约翰逊博士传那样细致则难免琐碎。应该信笔直书,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要是像有些古代文人的作品那样只是歌颂死者,就不是传记文学。(每答出一点给2分),第二问(4分):观点一:同意。只有入情入理地细致刻画传主的个性,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且具有可读性;人无完人,只有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才能给读者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每答出一点给2分),观点二(4分):不同意。细致刻画个性需要史料支撑,如果史料不足而仍然强调这一点,就会导致不够客观,显得矫揉造作;追求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不能有效凸显传主的个性。(每答出一点给2分),(4)【参考答案】第一问(4分):应该入情入理地细致刻画传主的个性,如果只重比较,就看不清传主的个性,而要是像维多利亚女王传那样就不够细致,像约翰逊博士传那样细致则难免琐碎。应该信笔直书,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要是像有些古代文人的作品那样只是歌颂死者,就不是传记文学。(每答出一点给2分),(3)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冋答。(6分),偏重学术经历,主要写自己的传记文学观及其形成过程;写生平与写学术二者交融,呈现学术背后的家国情怀;行文平易自然,穿插使用口语,就像和老朋友交谈一样。,(3)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冋答。(6分),偏重学术经历,主要写自己的传记文学观及其形成过程;(概括文章内容,侧重写什么?)写生平与写学术二者交融,呈现学术背后的家国情怀;(写生平与写XX相融合,体现了他什么品质。)行文平易自然,穿插使用口语,就像和老朋友交谈一样。(语言特点)4.(修辞、表现手法等),(3)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冋答。(6分),文章的写作特色分析一、内容上1、立意角度:深刻真实,给人以深刻启示。2、选材剪裁:选用典型材料,再现某人的一生和的伟大人格,展现了社会风貌等3、取题艺术:“题好一半文”二、写法上1、语言运用:遣词造句、修辞手法、语言风格2、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3、谋篇布局:详略、倒叙、插叙、线索、过渡、照应(呼应)、伏笔、悬念等4、手法技巧:铺垫、烘托、衬托、对比、象征、抑扬、引用、反复、正侧结合、细节描写、夹叙夹议、以小见大、虚实结合、独特的写作视角、人称运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