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制度设计概论.ppt
第一章 会计制度设计概论,第一节 会计制度设计的意义与对象第二节 会计制度设计的原则第三节 会计制度设计的程序第四节 会计制度设计的方法,第一节 会计制度设计的意义与对象,一、会计制度设计的概念二、会计制度设计的意义三、会计制度设计的对象,一、会计制度设计的概念,根据一定的理论、原则和会计法规的规定并结合会计工作实际,运用文字、图表等形式对全部会计事务和会计处理手续以及会计人员的职责进行系统规划的工作。,会计学科的一个分支,研究会计制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的知识体系。,二、会计制度设计的意义,有利于贯彻国家的财经政策和法规制度,有利于提高宏观和微观经济管理水平,有效抑制会计工作的混乱局面,保证会计工作顺利进行,有利于加强会计管理工作,及时、准确地提供会计信息,三、会计制度设计的对象,会计制度设计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其具体对象是会计工作过程,会计制度设计的内容:会计组织系统设计、会计信息系统设计和会计控制系统设计,运用会计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反映和控制,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第二节 会计制度设计的原则,一、合规性原则 二、真实性原则 三、科学性原则 四、针对性原则 五、内部控制原则六、效益性原则 七、适应性原则,一、合规性原则,设计会计制度时,必须以国家颁布的各项财经法规为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是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是企业会计工作自由度和统一度相平衡的标准。,会计规范体系的构成:会计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会计法规和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会计规范体系的构成,二、真实性原则,三、科学性原则,系统性:设计会计制度时要从整体上考虑会计制度与其他制度的协调以及内部各制度之间的照应和统一。,合理性:设计出的会计制度既要有利于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又要简便易行;既要符合会计理论,又要有利于会计实践;既要适应于手工操作,又要能适应会计电算化要求。,四、针对性原则,从实际出发,针对单位的具体实际来进行设计,设计会计制度,切忌生搬硬套,五、内部控制原则,全面:企业的供、产、销各环节、各工作岗位和人员的职责权限等都应贯彻内部控制制度,切实:内部控制采用的形式、办法和要求,应可行、可控和有效,内部控制制度:企业为加强岗位责任,保护资本安全,确保会计记录正确可靠,在企业内部组织分工、业务处理、凭证手续和程序等方面所规定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六、效益性原则,在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政策下,进行制度设计时,通过制度收益和制度成本的比较来选择制度效益最大的设计方案,一要尽量节约设计费用;二要充分考虑会计制度运行的经济性,七、适应性原则,会计制度一经建立,就应保持相对稳定,不宜经常改变,要对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发展情况作出恰当的估计,以保持会计制度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新制度投入正式使用前,应采取谨慎的态度进行小范围试验,不断修改完善,切不可操之过急,第三节 会计制度设计的程序,一、准备阶段 二、设计阶段 三、试行和修正阶段,一、准备阶段,(一)确定设计的内容和目的(二)制定设计方案和设计规划(三)调查研究,(一)确定设计的内容和目的,从设计内容:会计核算、会计控制、会计组织,全面设计:设计整套的会计制度,局部设计:对部分经济业务的设计,包括修订性设计和补充性设计,(二)制定设计方案和设计规划,确定设计的时间安排(进度表),明确设计的内容(设计项目),配备一定的设计人员(思想素质好,知识渊博,经验丰富),(三)调查研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了解企业现行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征询意见(企业领导、各职能部门特别是会计部门以及主要会计人员对会计制度设计的要求),调查其他相关情况,组织机构与人员情况,有关规章制度,统计核算、业务核算的实施情况,最近颁布的有关法律、法令、制度和准则,同行业先进企业的会计制度等。,二、设计阶段,(一)拟定设计大纲(二)进行设计,(一)拟定设计大纲,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初步拟定本企业的会计科目,初步拟定账簿组织系统图,主要产品成本流程图,主要业务工作流程图,原始记录流程图,关于采购、销售、筹资、投资、成本、利润等的核算方法和要求,会计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会计制度设计的进度计划,(二)进行设计,1.设计程序2.设计会计制度时应注意的问题,1.设计程序,设计企业的会计机构和人员配备,以及机构人员之间的控制与相互制约制度,设计企业所采用的会计核算程序,设计收入、成本、费用的核算和控制制度,设计资金、财产的核算和控制制度,系统设计确定会计科目、原始记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进行全面综合整理,修繁补缺,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写成正式的书面会计制度草案,2.设计会计制度时应注意的问题,要贯彻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要符合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其他国家会计制度的规定,各项会计制度要具体、全面、准确,满足本企业的需要;防止简单化,要适应企业内部控制的要求,正确处理各部门的关系,正确处理会计制度与其他制度的关系,三、试行和修正阶段,(一)试行阶段(二)修正阶段,(一)试行阶段,会计制度试行有两种形式:一定范围内试行和一定时间内试行。,原商业部1965年制定的增减记账法会计制度,确定在石油公司系统试行,财政部1983年3月颁布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试行草案),试行后,于1985年3月正式发布该制度,会计制度设计者应主动搜集各职能部门和人员对会计制度试行情况的反映和意见,(二)修正阶段,第四节 会计制度设计的方法,一、文字说明法二、表格法三、流程图法,一、文字说明法,文字说明法是会计制度设计中使用最多的方法,二、表格法,表格尺寸统一(便于装订保管),表格划线标准(空边划线,栏次划线),表格制作控制(表格制作、修改及废止的申请审批程序),用表格形式反映会计制度中使用的凭证、账页和报表格式,有关主管部门应确立用纸规格,表格划线示例,三栏式总账,年 凭证,摘要 借方金额 贷方金额 借或贷 余额,月 日 字 号,会计科目:第 页,三、流程图法,(一)框图式流程图(二)符号式流程图,(一)框图式流程图,用矩形框图和直线组成,框图反映所处理的内容,直线反映信息及其载体的传递;或框图反映信息及其载体,直线反映处理要求。常用于简单的业务处理流程。,(二)符号式流程图,用具有一定意义的符号,形象反映业务处理过程的图表。被广泛应用于业务处理程序设计中。,我国尚未制定出统一的业务流程图符号,纵式流程图的绘制方法,将一项业务处理过程按照次序先后,用一条主线垂直串连起来,业务处理过程中发生的单据、凭证以及凭证的分类、记录、归集、汇总等处理步骤,都用具体图式描绘出来,显著特点:对每个处理步骤都有相应的注释,以简明扼要的文字阐明各步骤的工作内容、控制性质和特点。,较易为人理解,但难以反映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横式流程图的绘制方法,以业务处理过程中各部门的控制和实施范围以及部门之间的联系为基础,横向表示凭证、单据在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的传递、分配、记录、归档等步骤。,可系统地、完整地反映业务处理过程中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但不便于对各步骤的活动作简单的文字叙述。,横式流程图示例,2,出纳部门收现程序设计,业务部门 出纳部门 会计部门,负责 经办 出纳 负责 记账,收款通知1,2,审核1,收据,收款,1,客户,定期,1,审核,现金日记账,明细账,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会计制度设计?为什么要进行会计制度设计?2在进行会计制度设计时,需要遵循哪些原则?3会计制度设计有哪些步骤?每一个步骤有哪些具体工作?4设计会计制度时,有哪些方法可供选择?这些方法各自有哪些特点?,会计制度与相关概念,1.会计制度 2.会计准则 3.会计政策 4.会计法律 5.会计规则 6.会计方法,1.会计制度(accounting system),进行会计工作、处理会计事务的原则、程序和方法的总称,是部门和企业进行会计工作的规范和准则。,2.会计准则(accounting standards),概念:由习惯、法律或会计团体、会计管理机构提出的对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实践所应遵循的标准,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规范,也是制定会计制度的依据。,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关系,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实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3.会计政策(accounting policy),概念:企业在日常会计核算中,对具体经济业务采取的会计处理原则、程序和方法。,重要的会计政策包括:计量基础、存货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合并政策,及其他对若干期间损益确定具有重大影响的政策等。,4.会计法律(accounting law),概念:国家立法机关按照立法程序制定的会计工作的行为准则。会计法是中国会计工作的根本大法,是会计工作的基本规范和最高准则,是会计法规的母法。,5.会计规则(accounting rules),概念:处理某项业务的具体规则。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进行。通用的会计规则一般以会计准则这一公共合约的形式存在。,会计规则必须符合会计法律和会计准则的规定,又是对两者的适当补充。,6.会计方法(accounting method),概念:为进行会计管理、实行会计核算、开展会计研究、进行会计教学、完成会计任务而采用的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特征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