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病原微生物学》课件.ppt

    • 资源ID:5032658       资源大小:1.28M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病原微生物学》课件.ppt

    微生物在人体的分布,正常人的体表和同外界相通的口腔、鼻咽腔、肠道、泌尿生殖道等腔道中都寄居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当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这些微生物对宿主无害,有些对人还有利,是为正常微生物群,通称正常菌群(normal flora),正常菌群生理学意义,生物拮抗营养作用免疫作用抗衰老作用防癌作用,条件致病菌(conditioned pathogen)机会致病菌(opportunitistic pathogen)有些细菌在正常情况下并不致病,在某些条件改变的特殊情况下可以致病。致病条件寄居部位的改变 免疫功能低下菌群失调(dysbacteriosis)菌群失调症或菌群交替症:正常菌群中各菌种间的比例失调,三、微生物学的发展,“科学的历史就是科学本身。”歌德微生物的史前期微生物的发现和“生命自然发生说”的否定病原微生物的研究病毒的发现微生物的生理学发展时期现代微生物发展时期,Louis Pasteur,1822-1895他的一生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影响。(1)证实了微生物活动和否定了微生物自然发生学说。(2)免疫学-预防种痘(3)发酵的研究(4)其他贡献,Robert Koch 1843-19101、建立微生物学研究基本技术(1)分离和纯化细菌:划线法,混合倒平板法。琼脂、培养皿(Petri)(2)设计了培养细菌用的肉汁胨培养液和营养琼脂培养基。(3)设计了细菌染色技术2、证实疾病的病原菌学说,提出了柯赫准则。,柯赫(Koch),柯赫(科赫),Kochs postulates(科赫法则)。特殊的病原体应在同一种疾病中查见,在健康人中不存在;该病原体能被分离培养得到纯种;该病原体培养物接种至易感动物,能产生同样病症;自人工感染的实验动物体内能重新分离得到该病原体纯培养,科赫法则,Serge Winogradsky,1856-1953,发现微生物的自养生活。Beijerinck M.W.,1851-1931,发现了非共生固氮菌。Joseph Lister,1864,提出无菌外科操作技术。Elie Metchnikoff 发现白细胞的吞噬作用。Ivanovsky 发现烟草花叶病毒。P.Ehrlich 现代化疗的开始。,现代微生物发展,1929年Fleming发现青霉素 1941,Florey&Chain,将青霉素投入生产,是通气培养微生物的开端,将微生物学与工程学结合。1944,Waksman,发现链霉素。随后一系列抗生素被发现。1944,Avery 肺炎球菌转化实验,确定DNA是遗传物质,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形成。1953,Watson&Crick 提出DNA双螺旋结构以半保留复制假说。,微生物学发展中的重大事件,第一篇 细菌学,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细菌的大小:以微米(um)为计量单位。1 um=1/1000 mm,细菌的大小:以微米(um)为计量单位。细菌的形态与革兰染色性,革兰染色法:由丹麦医生Hans Christian Gram于1884年创立。经初染媒染脱色复染,将细菌分为G+和G菌两大类,有利于鉴别细菌、研究细菌的致病性、选择适宜的治疗药物。,【操作步骤】,【结果】,细菌被染成紫色者,称为革兰氏阳性菌(G+菌)细菌染成红色者,称为革兰氏阴性菌(G菌),阳性菌紫色 阴性菌红色,细菌的形态球菌:按其排列方式又可分为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杆菌:多无特定排列方式,其形态有直杆、球杆、棒状、分枝状等。螺形菌:按其螺旋可分为弧菌、螺菌、弯曲菌。,细菌的结构,细菌的结构包括各种细菌均有的基本结构和仅有某些种类细菌具有的特殊结构基本结构:由外内依次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细菌的特殊结构有:荚膜、鞭毛、菌毛、芽胞,细胞壁,功能:维持菌体的固有形态 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 参与菌内外的物质交换 决定细菌菌体的抗原性化学组成与结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为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特有成分。,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比较,G+菌的细胞壁,较厚,约2080 nm肽聚糖:约占80%,是由聚糖链、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组成的三维立体结构磷壁酸:是G+菌的特有成分,约占20%,为G+菌重要的表面抗原。,G菌的细胞壁,肽聚糖:约占20%,为疏松的平面网格结构外膜:约占80%,由内外依次为脂蛋白、脂质双层(狭义的外膜)、脂多糖脂多糖(LPS),又称内毒素、致热原,由内外亦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类脂A(内毒素的主要毒性部位)、核心多糖(有属特异性)和特异性多糖(G菌的菌体抗原,有种特异性)。,G+菌和G菌细胞壁结构的区别决定了二者的染色性、抗原性、毒性、对抗菌物质的敏感性均有所不同。,细胞壁缺陷菌,在某些情况下,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被破坏,或合成受阻,细胞壁受损,但细菌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成为细胞壁缺陷菌,又称L型细菌。L型细菌呈多形性,某些仍有一定致病力,可引起慢性感染。,

    注意事项

    本文(《病原微生物学》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