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的合理使用》.ppt
生物科学与健康,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一、什么是抗生素,抗生素一般是指由细菌、霉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能够杀灭或抑制其它微生物的一类物质及其衍生物,用于治疗敏感微生物(常为细菌或真菌)所致的感染。,二、抗生素发现史,一九二八年,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1881-1955)在英国伦敦圣玛丽医院任职时,无意中在一个被污染的培养皿中发现,原本打算培养的葡萄球菌,它的生长现象竟被一种青绿色的霉菌(青霉菌,学名:Penicillium notatum)所抑制,因此弗莱明推测,青霉菌的分泌物应该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功效。由于这种抑菌物质是青霉菌的分泌物,因此弗莱明将其命名为青霉素(Penicillin),并于一九二九年,将其观察到的现象首度发表在英国实验病理学期刊,但当时并没人理会这个医学史上的重大发现。,二、抗生素发现史,1945年,弗莱明、弗洛理与钱恩三人,更因发现、纯化与量产青霉素而获颁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二、抗生素发现史,1944年,瓦克斯曼(Selman Abraham Waksman,1888-1973)在灰色链霉菌中发现链霉素(streptomycin),由于链霉素是当时第一个能够有效治疗肺结核的药物,瓦克斯曼因而获颁一1952年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他的成功,再一次引起全世界科学家对利用微生物生产抗生素的研究热潮。,科目三考试 科目3实际道路考试技巧、视频教程,科目四考试 科目四模拟考试题 C1科目四仿真考试,二、抗生素发现史,人们找到6000多种抗生素广泛应用的抗生素大约200种全世界每年抗生素产量超过1.0X108kg 产值约100亿美元,三、抗药性,抗药性是细菌原本就具有的一种特性,1952年Lederberg设计了影印培养(Replica plating),这一试验证明细菌耐药突变不是由抗菌药物诱导师产生,而在未接触抗菌药物前已产生耐药突变。其方法为将对链霉素敏感的大肠杆菌大量接种于营养琼脂平板上,培养后细菌在培养基上均匀的长出菌苔层,然后用灭菌的丝绒复盖在一块与平皿同样大小的木块上轻轻影印,使细菌菌落全部转移到丝绒面上。另取含有链霉素的琼脂培养平板,将丝绒面再印在其上,从而获得与原始平板完全相同的复制平板。将此平板培养,耐药的菌落出现后,通过比较,可从原始平板的相应部位刮取菌苔转种至液体培养基中,增菌后,重复制备原始平板与影印平板。经过数次重复后,则可获得一株完全没有接触过链霉素的高度耐链毒素的突变株,表现为原始平板上全部菌落与含链霉素平板上的菌落吻合。这一实验雄辩地证明了链霉素仅起选择作用,瓶颈效应,细菌抗药性的产生,瓶颈效应,四、抗生素的作用机制,五、抗生素的不良反应,菌群失调:滥用抗生素过敏反应:青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毒副作用:对肝、肾及其它器官损害链霉素引起永久性耳聋,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三不原则”,不自行购买不主动要求不随便停药,课本80页。,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