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传染病与信息报告管理.ppt

    • 资源ID:5031588       资源大小:651.50KB        全文页数:102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传染病与信息报告管理.ppt

    传染病与信息报告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989年2月2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1989年9月1日起施行。年月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自2004年12月1日起实行。这是实施宪法规定的保护人民健康的重要法律之一。使我国传染病防治工作从行政管理走上了法制管理的轨道。,目录,修改前七章四十一条修改后九章八十条第一章 总则总 则 第二章 预防传染病预防 第三章 疫情报告和公布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第四章 控制疫情控制 第五章 监督医疗救治第六章 法律责任监督管理 第七章 附则保障措施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九章 附 则,传 染 病,一、传染病是什么?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二、传染病流行的原因“传染病的产生一是自然变异,二是人为导致。”,三、传染病感染过程的表现有那些?病原体被清除隐性感染显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潜伏性感染,四、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五、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六、传染病防治措施三个基本过程:1、管理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疾病的流行强度,疾病的流行强度是指某种疾病在一定时期内,在某地区、某人群中,发病数量的变化及其病例间的联系程度,常用散发、暴发和流行来表示。,指南主要内容,第一部分:前言第二部分:网络直报工作管理第三部分:网络直报操作技术规范第四部分:附件,第一部分:前言,传染病监测信息系统的重要性,2004年1月1日起,全国启动了法定传染病监测信息的网络直报系统,该系统通过现代通信手段,在国家、省、市、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信息联网的基础上,实现与当地医疗机构联网,并将信息网络向乡(镇)和城镇社区延伸,形成了纵横贯通的信息报告网络,在全国建立了统一、高效、快速、准确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是国家传染病报告与监测的主渠道。,前言主要内容,制定指南的目的 进一步加强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确保报告系统的有效运行,充分发挥网络直报的优势,规范各级各类医疗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提高报告的效率与质量,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指南制定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第一章:网络直报工作管理,1.1 组织机构职责1.2 工作管理1.3 信息管理1.4 专病监测信息的管理1.5 网络直报的督导评估1.6 专题调查评价,1.1组织结构职责,遵循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各有关部门与机构在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中应履行各自的职责。,医疗机构和其它责任报告单位,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其他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应建立健全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组织机构和制度。负责对本单位相关医务人员的传染病信息报告相关知识培训。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传染病疫情的调查。乡镇卫生院和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辖区内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的传染病报告管理。,1、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组织机构:卫生院领导、防保科负责人、负责具体工作的疫情管理人员和网络人员。(有正式文件或岗位职责相关材料证明)组织机构上墙。,2、制定乡镇卫生院疫情报告工作技术实施方案或规范。技术方案或规范内容至少应包括有:医院的疫情报告与管理制度、网络直报管理制度、资料管理与利用、网络安全制度、对新入院实习生进行传染病报告培训制度、等内容。有正式文件或资料证明,各类传染病相关制度必须上墙。,3、计划与总结:传染病疫情报告是传染病监测、管理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工作内容,而且随着对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工作内容越来越多,因此每年应对疫情报告与管理工作有年初工作计划和年终工作总结。,1.2工作管理,1.2.1 工作规定,(1)属地管理原则传染病报告实行谁接诊,谁报告。监测病例遵循属地管理的原则。(2)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履行传染病报告职责的机构为责任报告单位,主要是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卫生检疫机构;责任报告单位执行职务的人员为责任报告人,主要是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和检疫人员、疾病控制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3)依法报告的传染病病种,、法定传染病分类:为3类、37种。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25)种:传染病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丙类传染病(10)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卫生部规定的不明原因肺炎。,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 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性疱疹、姜虫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肝吸虫病、水痘、森林脑病、结核性胸膜炎、手足口病、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根据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甲、乙类传染病可分:a、肠道传染病:霍 乱、甲肝、戊肝、肝炎(未分型)、脊 灰、痢 疾、伤寒+副伤寒。b、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非典、麻 疹、肺结核、流 脑、百 日 咳、白 喉、猩 红 热。,C、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鼠 疫、人禽流感、出 血 热、狂 犬 病、乙脑、登革热、炭 疽、布 病、钩 体 病、血吸虫病、疟疾。d、血源及性传播性传染病:艾滋病、乙肝、丙肝、淋 病、梅 毒。,分型报告:炭疽、病毒性肝炎、梅毒、疟疾、肺结核炭疽分为肺炭疽、皮肤炭疽和未分型三类;病毒性肝炎分为甲型、乙型、丙型、戊型和未分型五类;,梅毒分为一期、二期、三期、胎传、隐性五类;疟疾分为间日疟、恶性疟和未分型三类;肺结核分为涂阳、仅培阳、菌阴和未痰检四类;乙型肝炎、血吸虫病应分为急性和慢性。,(4)依法报告的传染病,由责任报告人负责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以下简称传染病报告卡),由责任报告单位负责组织录入报告卡信息,由县(区)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审核。,1.2.2 工作流程,(1)医疗机构传染病监测报告工作流程 填卡 检查 核对 录入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或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时,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初次报告)并按规定时限和程序报告;诊断变更或因传染病死亡时,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订正报告),并按规定时限和程序报告。,医院,临床诊断(疑似)病例,传染病报告卡,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个案调查表,开展个案调查,发现、诊断,核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填报,订正,报告,录入,追综、订正,卫生部,疫情发布,分析,分析结果,全国个案数据库,县(区)卫生局,地(市)卫生局,省(区)卫生厅,反馈,反馈,反馈,报告,反馈,追综、订正、调查,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流程,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的网络直报人员应及时检查报告卡,如发现填写不完整、不准确、或有错项、漏项,应及时通报报告人核对报告卡内容;而后将传染病报告卡信息及时、准确、完整的录入网络直报系统。暂无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在规定时限内将传染病报告卡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其代报,同时应对报出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登记。,(2)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监测报告工作流程 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审核报告卡 发现暴发疫情或异常疫情报告:开展流行病学调查,1.2.3 信息流程,传染病监测信息主要通过传染病报告卡采集,并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医疗机构应保证疫情信息报告的及时、准确与可靠。每月对本单位传染病监测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如发现甲类、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时,网络直报人员应立即乡诊断医生核实,并报告分管领导;同时以最快方式报告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了保证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流和信息流的顺畅,应建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疫情发生地相关部门的联动机制。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疫情管理部门发现当地重点控制或重点管理的传染病疫情,应及时向领导报告并通告相关业务部门;各相关业务部门核实、调查后的信息,应及时反馈给疫情管理部门,对网络报告信息进行补充、订正和分析。,1.4 工作机制,1.2.5 新增监测报告病种的工作程序,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卫生部统一部署,纳入疾病监测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卫生部安排纳入疾病监测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医疗机构的责任报告人在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人后,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进行报告。发现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应及时补报。在健康体检过程中或采供血机构、医学检验机构执业活动中,检测出本指南工作规定中要求的传染病病原阳性者时,均按病原携带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进行报告。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人时,应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报由当地负责传染病管理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核实后,按规定时限和程序进行报告。,1.3.1 信息收集,慢性传染病的报告遵循以下原则:医疗卫生机构在做出乙肝、肺结核、艾滋病、血吸虫病等慢性传染病诊断时,如已知该病例曾经作出诊断并被报告过,则本年度可不再进行报告;如对该病例的报告情况不清楚,或在同年内多次接诊的该类病例(包括复发病例),则仅对首次就诊进行一次报告,再次就诊且诊断结果未发生变跟时则可不再进行报告。发现乙肝病原携带者,可不进行网络直报,但需进行登记,以周为单位报告至属地的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传染病监测或管理部门。,1.3.2 信息报告,传染病报告卡见附表采用统一格式,用A4纸印刷,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要求内容完整、准确,字迹清楚,无错项、漏项和逻辑错误,填报人应签名。,1.3.2 信息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编号:报卡类别:1、初次报告2、订正报告姓名*:(患儿家长姓名:)身份证号:性别*:男 女 出生日期*:年 月 日(如出生日期不详,实足年龄:年龄单位:岁 月 天)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病人属于*:本县区 本市其他县区 本省其它地市 外省 港澳台 外籍现住址(详填)*:省 市 县(区)乡(镇、街道)村(门牌号)患者职业*: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学生(大中小学)、教师、保育员及保姆、餐饮食品业、商业服务、医务 人员、工人、民工、农民、牧民、渔(船)民、干部职员、离退人员、家务及待业、其他()、不详病例分类*:(1)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病原携带者、阳性检测结果(献血员)(2)急性、慢性(乙型肝炎、血吸虫病),发病日期*:年 月 日诊断日期*:年 月 日死亡日期:年 月 日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丙型、戊型、未分型)、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肺炭疽、皮肤炭疽、未分型)、痢疾(细菌性、阿米巴性)、肺结核(涂阳、仅培阳、菌阴、未痰检)、伤寒(伤寒、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期、期、期、胎传、隐性)、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间日疟、恶性疟、未分型)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其他法定管理以及重点监测传染病:订正病名:退卡原因:报告单位:联系电话:报告人:填卡日期*:年 月 日备注:,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填报时按以下要求进行:1卡片编号:由责任报告单位按年度编制并填写,便于填报单位内部管理。格式为:年份(4位数字)+科室代码(2位数字,自行编号)+顺序号(4位),如“2005-09-0001”。直报时不需录入,由系统自动生成。,2报卡类别:初诊病例及初诊死亡的病例直接标识“初次报告”。对已填报过卡片的传染病病人,在订正诊断或发生死亡时,必须再次填报,标识“订正报告”;其中,死亡病例的报告须是因患传染病死亡的病例,患传染病但因意外或因非传染病死亡时,不需填报传染病报告卡。病人同时患两种或两种以上传染病时应分别报卡。3患者姓名:填写患者的真实姓名。,4家长姓名:14岁以下的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5身份证号:应尽可能填写。6性别:填写社会性别。7出生日期:应详细填写出生年月日(公历)。新生儿不填写出生日期。,实足年龄/年龄单位:出生日期与实足年龄,只选择填写其中一项。出生日期不详时才填写实足年龄并选择年龄单位。大于等于1个月、不满1周岁的,按月龄填写,年龄单位选择“月”;不满1个月的只填写日龄,年龄单位选择“日”。,8工作单位:填写患者发病时所在工作单位的名称(含农民工);学生(托幼儿童)详填发病时所在学校(托幼机构)及班级名称;无“工作单位”者填写“无”。联系电话:填写可与患者保持联系的电话号码,以便追踪、核实和随访。,9病人属于:用于标识患者常住地址(居住时间6月)与报告单位的相对位置,在相应的类别前划“”。本县区:指病人为本地(县、区)常住居民。本市其它县区:指病人为本市其他县(区)的常住居民。,本省其它地市:指病人为本省其他地(市)的常住居民。其它省:指病人为其他省的常住居民。港澳台:指病人为港澳台居民。.外籍:指病人为外籍居民。,10现住地址:指病例发病时实际居住的地址,可以是家庭地址,也可以是寄宿地址或宾馆、旅店。应详细填写到村民组(门牌号)。病例如有一处以上住址时,应填写患病期间能随访到的住址。,1.3.2 信息报告,11职业:在相应的职业名前划“”。选择职业的目的是为了在卡片汇总时发现传染病可能的高发职业,以便管理。若病人的职业同时符合卡中一种以上职业时,选择原则是:选择主要职业;选择与该病发生和传播关系较密切的职业。如食品厂工人、熟食店售货员都应填写餐饮食品业,而不填工人或商业服务。,未列入本卡的职业须填写在“其他”项中,如警察、飞行员、军人等。有些特殊人群如劳教人员、和尚、道士和乞丐等,虽不属职业,也可填写在“其他”项中。个体经营者应根据其经营活动的行业,选择相应的职业。,为配合儿童保健管理工作,新生儿破伤风病例的职业按以下方式选择:.出生场所为医院时(住院分娩)选择“其它”;.出生在其它场所时(住院分娩之外其它方式分娩)选择“散居儿童”。此项分类仅仅为了区分婴儿出生场所,无其它统计学意义。,1.3.2 信息报告,12病例分类:在相应的类别前面划“”。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病原携带者和阳性检测结果五种。13发病日期:填写病人在本次就诊疾病开始出现症状的日期。不明确时,填就诊日期。病原携带者填写初次检出日期或就诊日期。,14诊断日期:初次报告时,填写初诊的日期。订正报告时,如由疑似病例订正为确诊病例、一种传染病订正为另一种传染病、传染病的一个病种订正为另一个病种(如肺结核由“未痰检”订正为“菌阳”时),填写确诊的日期;同一病种由临床诊断订正为实验室确诊,仍填写初诊的日期。诊断日期不得早于发病日期。15死亡日期:因法定传染病死亡时填写。16疾病名称:在做出诊断的病名前打。,1.3.2 信息报告,17其他法定管理以及重点监测传染病:指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其它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填写该病种名称。网络直报时,疾病名称选择“其他传染病”,并在备注栏填写该病种名称。,18订正病名:填写订正前所报告的疾病名称。19退卡原因:因报告卡填写不合格需退卡时,填写其原因。20报告单位:填写报出传染病报告卡的单位。21报告医生:填写做出诊断医生的姓名。,22填卡日期:填报本卡的日期。23备注:填写以上各项内容不能涵盖且需特别注明的信息,如说明传染途径、传染病病例(含疑似病例及病原携带者)订正为其它疾病的病名等。,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发现传染病疫情时,按规定的时限报告传染病报告卡:对甲类传染病和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卫生部规定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以及卫生部规定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人,应在2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无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以最快方式(城市2小时、农村6小时内)报出传染病报告卡。,1.3.2 信息报告(报告时限),对其他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省级人民政府决定列入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应在24小时内,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录入报告。无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应在24小时内报出传染病报告卡。,对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卫生部决定列入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省级人民政府决定列入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其它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应在24小时内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录入报告。无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应在24小时内报出传染病报告卡。,有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通过网络将传染病报告卡的信息实时(在规定时限内尽快)录入到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无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应将传染病报告卡及时报至属地有直报能力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由其代为直报。传染病报告卡未及时报告(漏报或现场调查时发现)的应该随时补报,按初次报告进行报告和录入。,1.3.2 信息报告(报告方式),(1)责任报告单位对其填报信息的内部审核 发现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卫生部规定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或不明原因死亡病例;发现聚集性的不明原因病例(3例以上);发现可能的传染病爆发疫情:如一个自然村、街道、集体单位(公共场所)一日内集中发生3例或以上同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1.3.3 信息审核,对系统提示的可疑重复报告卡片进行核实,对误报、重报卡片应在备注栏简要说明原因并及时作出删除标记。查重条件建议选择患者姓名、性别、职业、病种、出生日期、现详细住址。发现重卡后,保留唯一传染病报告卡的处理原则是:同一报告单位多次报告或不同报告单位共同报告同一病例的传染病报告卡片时,保留初次报告时间最早的卡片,其余卡片应作出删除标记;若保留卡片的诊断级别低于其它卡片的诊断级别,则依诊断级别最高的卡片信息(病例分类、诊断时间等)对初次报告时间最早的卡片信息进行订正。,1.3.3 信息审核,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例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或实验室确诊病例),订正时需将原诊断日期更改为确诊日期,该订正若由责任报告单位作出,当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需对报告的订正信息重新审核。对于调查核实现住址查无此人的病例,应由属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订正为地址不详。,1.3.4 信息订正,(2)常用指标及公式,1.3.5 数据统计规则,1.3.5 数据统计规则,1.3.5 数据统计规则,1.3.6 分析利用,(1)常规分析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每日动态地监视辖区内传染病报告信息,对疫情变化态势进行分析;及时分析报告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疫情;并高度关注辖区内的聚集性病例、可能的传染病爆发疫情、不明原因病例或死亡病例等异常情况,对其“三间”分布特点、流行病学史及可能的流行趋势进行分析与预测。传染病监测日分析分析目的:通过GIS及与历史同期发病水平相比较的方法,识别传染病爆发疫情,实现传染病早期预警。,传染病监测周分析分析目的:识别传染病爆发疫情,汇总分析周重点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和必要的预防控制建议。传染病监测月分析对本月疫情监测情况进行全面概述,除对月内的重点疫情进行描述外,需对月内传染病发病和死亡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对报告信息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作为传染病疫情监测历史资料进行归档。,1.3.6 分析利用,传染病监测年度分析传染病监测年度分析是对全年传染病疫情监测数据进行总结描述,对年内发生的重要传染病爆发流行事件进行总结,对其他各传染病的流行特点进行高度概括。可结合大量的统计图表进行表达。此外,年度分析报告还应包括全年疫情监测信息的质量评价内容。传染病监测年度分析报告主要作为传染病疫情监测的历史资料进行归档,供日后传染病监测部门及其他信息使用部门或科研部门的查询。与传染病监测日、周、月分析不同的是,年度分析按照病例的发病日期进行统计,反映年度内实际新发病例水平。,1.3.6 分析利用,1.3.6 分析利用,(2)专题分析在发现甲类或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其他乙类和丙类传染病发生暴发或流行以及其他传染病或不明原因疾病爆发流行时,根据其流行特点及疾病控制工作的需要应随时进行专题分析,为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同时还可以评价疾病的控制效果。(3)信息共享(4)信息保密 除国家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依法发布传染病监测信息外,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以及传染病防治相关人员无权向社会和无关人员透露,不得泄露传染病患者个人隐私。,1.3.7 其他相关信息,(1)人口信息(2)行政区划及地区编码信息(3)责任报告单位信息,各级各类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应将传染病信息资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纳入档案管理。(1)电子数据的保存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应按月将报至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传染病卡片导出后保存。(2)纸质资料的保存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应按有关规定保存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保存期限3年。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应对报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登记备案,登记备案记录保存3年。,1.3.8 资料保存,1.3.9 信息报告质量动态评价,(1)评价指标目前对传染病监测信息进行评价的指标主要有:县(区)零缺报率、报告卡的审核率、重复报告情况、报告及时性等。通过以上指标计算综合评价指数,对本辖区疫情信息的报告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报告及时性,通常采用“诊断到报告”、“报告到审核”的时间间隔,分别评价医院报告及时性以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报告卡审核的及时性。(2)评价方式和频次各级根据实际情况对传染病的疫情报告质量做出客观评价,建议按月和年度评价报告质量。,1.网络直报的督导评估,督促指导简称督导,就是帮助专业人员改进工作的过程,通过对现场考察和报告资料的分析,对专业人员或单位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估,发现问题与总结经验,并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其改进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实现工作目标的过程。定期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进行网络直报督导和评估,把握当前网络直报所存在的问题,将有助于提高网络直报系统所收集的数据质量,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转,从而确保传染病疫情被有效的监测,同时也为系统的不断完善提供宝贵的建议和意见。督导与检查不同,督导强调指导和帮助,而不仅仅是利用考察活动发现问题或差错。,现场督导遵从以下管理过程:(1)计划:确立工作目标,并制订实现目标的工作计划与程序;(2)组织:按有效的方式安排和落实工作;(3)人员:选择和安排适宜人员完成最适当的工作,做到人尽其才;,1.网络直报的督导评估,(4)指导:鼓动、交流与领导;(5)控制:规范工作程序、强化费用和人员管理。督导人员负责组织、安排和指导专业人员按上级管理部门制订的计划、政策和措施开展工作。,1.5.1 督导评估方法对被督导检查的单位通常采用听取汇报、现场填写调查问卷、现场资料核查、网络直报现场操作等方法,对下级上报的工作进度报告或报表进行评估,并向下级反馈评估意见。,1.网络直报的督导评估,1.5.2 督导评估形式网络直报系统督导评估一般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种形式。内部督导评估可分为医疗机构或疾控中心内部组织的督导评估;外部督导评估可分为上级疾控中心对下级疾控中心、各级疾控中心对本辖区医疗机构的督导评估。,.督导评估内容(1)对本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医疗机构在网络直报方面的网络建设以及直报能力进行调查(2)了解网络直报人员配备情况和培训情况,对网络直报人员的专业知识、现场操作进行考核,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3)调查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在网络直报中的管理模式,如传染病登记本的管理、直报账户的管理、自身督导检查机制等方面。(4)调查资料的利用情况,评价资料的分析质量。(5)及时收集各级提出的建议和意见。,1.网络直报的督导评估,1.评估指标评估指标的选择应尽可能反映网络直报工作诸多方面的综合性。网络连接方式、网络直报率、培训次数和人数、直报人员问卷评分、资料利用与分析等综合评价指标。,1.网络直报的督导评估,内容: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情况;各类基础资料的登记质量;工作开展情况;单位自查等制度执行情况;传染病报告率、报告及时率;传染病报告卡录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责任疫情报告单位检查督导情况;居民区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情况;疫情资料档案化管理情况。,1.专题调查评价,.疫情报告管理工作,1、疫情报告管理组织机构:卫生院领导、防保科负责人(防疫专干)、负责具体工作的疫情管理人员和网络人员、成员为各村防疫员。(有正式文件或岗位职责相关材料证明)组织机构上墙。,2、制定乡镇卫生院疫情报告工作技术实施方案或规范。技术方案或规范内容至少应包括有:医院的疫情报告与管理制度、网络直报管理制度、资料管理与利用、网络安全制度、对新入院实习生进行传染病报告培训制度、等内容。有正式文件或资料证明,各类传染病相关制度必须上墙。,3、计划与总结:传染病疫情报告是传染病监测、管理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工作内容,而且随着对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工作内容越来越多,因此每年应对疫情报告与管理工作有年初工作计划和年终工作总结。,.检查方法,1.6.1 方法分疫情报告管理检查和疫情报告率、及时率检查三部分。、疫情报告管理检查:即对疫情报告的保障体系做检查。包括:疫情管理班子及报告制度、有无专职的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员,有无专用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的电脑、医生对法定传染病报告知识了解情况、临床医生的登记(包括门诊日志、住院登记、门诊和病房传染病登记)、化验登记和保健科工作以及报卡项目填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的检查。,、疫情报告率和及时率检查:通过查看医疗单位各种基础登记资料与网络直报系统核对,及传染病报告卡的诊断时间和填卡时间,检查医疗单位的报告率和及时率。3、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不明原因肺炎和死亡病例报告检查。包括:相关文件转发,临床医生的培训,死亡病例漏报率、报告及时性。,.评分方法:为了便于评价检查结果,将检查内容逐项予以评价。、疫情报告管理:(1)疫情管理班子及制度:a.疫情管理班子:墙上贴有管理班子名单或是有正式文件证明有疫情管理班子。管理班子应由院领导、保健科负责人及具体工作人员三方面组成;乡级卫生院由领导及具体工作人员两方面组成。,b.疫情管理制度:墙上贴有疫情管理制度或有正式文件,疫情管理制度应包括有疫情自查、奖惩、门诊日志、住院登记的管理及化验登记的管理、网络直报等内容。C配备专职的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的疫报人员,专用于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的设备:有专职负责传染疫情网络直报的疫报人员。专用于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的设备包括电脑及上网经费。,(2)医生对法定传染病报告知识的了解情况:分别询问内、儿、传染等科医生1-2人。(调查时提供问卷调查表)(3)临床医生的登计:先分别检查门诊内、儿、急诊、传染、肠道、肝炎、性病等科和病房与诊治传染病有关的科室(检查门诊与病房科室病例数的比例一般为2:1至3:1),检查门诊日志或病房住院登记和门诊及病房传染病登记簿的基本项目、登记情况和使用符合情况三项。,a.基本项目:门诊日志至少要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病名(诊断)、发病日期、就诊日期、初诊或复诊九个基本项目,病房住院登记至少要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入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日期、出院诊断九个基本项目。门诊或病房的传染病登记簿应比门诊日志或住院登记增加报告人和报告时间两项,儿科增加家长姓名一项。,b.登记情况:门诊日志和病房住院登记的传染病以及传染病登记簿记录要求各项须填写完整,非传染病记录要求至少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名和就诊日期。抽查有关科每个月门诊日志和住院登记中的传染病病人的登记和传染病登记簿(可与查漏报同时进行),并随机抽查非传染病100人的登记,按公式1计算登记完整率(),以完整率计分。,传染病人项目填写完整人数 非传染病人项目填写完整人数登记完1/2()100 检 查 人 数 检 查 人 数,c.基数符合情况:根据该院的实行情况(各科门诊挂号数、病床数和平均住院天数等),判断门诊日志和住院登记数是否完整。必要时可抽查有关一天的门诊病历或登记日志的病人数,查与挂号单(或处方笺)的吻合情况。d.制度健全时间:凡上述各科室均全部建立门诊日志、住院登记、门诊和病房传染病登记簿,并能出示各种登记簿证实在检查前的12个月连续执行者,在考核中给于适当加分,任何科室有其中任何一项登记未建立者本项记0分。,(4)化验登记:a.登记项目:至少包括姓名、检验结果、检验日期等3个项目。b.登记情况:登记内容至少包括姓名、检验结果、检验日期等,可认为登记完整。随机抽查门诊、住院部化验登记各100人,参照公式计算登记完整率(%),以完整率计算。,(5)保健科工作a.保健科工作规范:订有本科工作规范(或制度),至少包括有疫情卡片收发登记、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本院领导报告疫情、本院疫情报告检查的工作规范、网络直报等方面,有专职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要求制度严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b.疫情卡片收发登记:有疫情卡片收发登记,登记内容除包括传染病登记簿内容外,应有登记时间、登记人和报出时间、订正、补报、剔除六项,内容要完整。有疫情卡片收发登记,但内容不完整或计录中断者,考核时不记分。,c.疫情自查记录:有检查记录(包括本院领导自查和上级检查)和处理结果。d.传染病报告卡保存:传染病报告卡保存3年。保存完整,存放有序,妥善保管。(6)疫情卡片填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抽查医院保健科保存的疫情卡片50-100张,或抽查该医院网络直报系统内疫情卡片50100张,对填卡完整性和准确性作评价。此项检查也可以与疫情报告率和及时率的检查同时进行。,a.填卡完整性:填写的传染病报告卡内容至少包括有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或年龄(二选一,如果填了身份证号码,此二项可不填)、职业、现住址、现住详细地址、病名、发病日期、诊断日期、病例分类、报告单位、填卡医生、医生填卡日期、十四以下(含十四岁)儿童家长姓名等,可认为卡片填写完整。缺任一项,则认为不完整。填写完整卡片数填卡完整率(%)100 查 卡 数(公式)填卡完整率得分填卡完整率,b.填卡准确性:卡片填写清楚可认,合乎逻辑,可认为卡片填写准确。如果卡片填写字迹不清,或有明显逻辑错误,则认为卡片填写不准确。填写准确卡片数填卡准确率100 查 卡 数(公式)填卡准确率得分填卡准确率,.报告与反馈。完整填写检查表格,对医院的疫情报告工作作出评语和建议,及时上报卫生行政部门和上报业务部门,并反馈给医院。,建议,希望医疗单位加强对各类传染病的监测和报告管理工作,积极落实以宣传教育、普及防病知识等综合性措施,严防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要求辖区内各网络直报单位加强网络管理,与各乡镇防疫专干做好互通协调工作,做到细心、认真,充分发挥其网络报告的作用,确保无错报、误报、漏报现象发生。严格按照陕西省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考核标准搞好各项工作。,谢谢!,

    注意事项

    本文(传染病与信息报告管理.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