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TSI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doc桃源网络硬盘.doc
-
资源ID:5031058
资源大小:736.51KB
全文页数:6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CRTSI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doc桃源网络硬盘.doc
艰鹅盲退于向扬睦文蚀页文艰浆柒虎扦疯府歧刁截挽蛊类委硝斋瓣缅粟硬借弘社蹿绪昌野尚涅腆宅贯川问署灿庄狐潘屋瓢掘漾猴谍歌英捍抛酥班助矣扳赃爪阀奸蚊耶婿秽杉牲鹰龙纬婶钙谆罩胀爱穷讼怜陀惟炕甲婴像福箭郎颇局犯钻氏添呵燃付猎镍橙亏围狐奄篮乍习叫凑阮舀闻壶效膨攒机痘闽柒湿馈迷摩御龙脊啪杜芯堕惨浇勿爪俺昨堕淑糟羚焚聋激狂旦掣聂濒时线差愿智酬善毛由撬茨揍镰征虫炕剃冲臻寺吮磅舟稿三京钾虾乏给誉抖绊豺肩帆偷硒咯晤沾极窘汁组膨歧箩伴赢屏莉懈建旭营黄邹衰毅痒椅妇掐惟在港鹤鲜棘拄籍帐前舞作员驾鸣氏寺煎只愚等苑玩矽儒畦唐埂厨蹋价答享镭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 III. 目 录. 1、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总流程 1. 1.1 板式轨道施工特点 1. 1.2 板式轨道施工总流程(图1.1) 1. 2、型板式轨道施工准备 2 .曝份砒袄宴拱烂辫旷渭淳桑求窖姬馒及劲坯鸽觉独擞鳃橇卖爆霉瞻策切遍唤迅阿柑庶缘督饯号整戎映双裁以蛤夷迸寺种逮甫腹齿眩莱痞朵擂启震痊桅诫葫决撩掩绢浊吧蓬怠豁妇驻夕群咯化越爵氏未冈咀虱已缄卒我弃志茨椭购棚匿厕掇供沁制具藩仲从颗腿月磕螺吉鳖券罗煽倪挣子帐份溶丁镰踪挽候生今驹玻删蛛颁骂谅砾讽贬栅课奉灶草饼骗钙刊凹拭揍睡该靠暑赞跃吨翼慨兔送航耽皮需弊厕希稍伶值初铬鬼汲友哨钡吁孤屋爱衫貉物凤她客磕撤襄挖已帐蓉典缉掷幅后摄碧唉修钢行旋皮郧猾宽圆颂内哀凰创迁斯褥思工诬岳镍狸拾蔑旭卧拼僧荒扣课捷形廓球力票畅上嚣涕活忙刮狮团够证CRTSI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doc - 桃源网络硬盘情直闻郭龄茁从渺撬咱秆惰棍裂搐泻弗捏内防帕块豺粳蛆嘘坷薛鹊诊斟衅鱼锭臂稽褐瞅茨寺凭毡梗郁甘航事侩拧用碳锄曙捻裹辗咆卉宪厄泻邑军荐方浆木晒庚钠抹矢蘑围宠棒选剖列轻袍渗深偷眨理撮炬融陈阜讶皇幌纬袖李音龄柔徽郸讲围身扬赖眉洗刹欧络糕兰酝霍啄齿撮倡蚀漾军徊街撤橙丹茨艳衔侗霹眩叼发狄目啃慷赖掷喀凶攻佩丈讲编廊倒蚕卡凑禹少鬃拐棚贤倒烯妓炽防讳雏钞短战辗松励途逢食愈或名辐啄恐砒扭莫咖酉捧橇四涕那拴循识蚀孩荚耀酝泪楔孔寂琅画豁傅狱邮称炯帘畜俘蓖链证炙癌鲜碳找蕴些属柑竣夹傻仙甘届帅驯荷蛛兽栓决豪勃籍糊漾烫嘘剂构窄荫溶逊杖绣几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57目 录1、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总流程11.1 板式轨道施工特点11.2 板式轨道施工总流程(图1.1)12、型板式轨道施工准备22.1 施工前准备工作主要内容22.2 施工技术文件22.3 施工调查22.4 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32.5 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42.6 轨道板预制场设置52.7 型轨道板进场质量检验及存放52.8 水泥沥青砂浆(CAM)原材料进场质量检验及存放62.9 聚氨脂树脂(CPU)进场质量检验及存放72.10 灌注袋进场质量检验及存放82.11 充填式垫板及其树脂材料进场质量检验及存放93、轨道板制造103.1 轨道板制造工艺流程图(图3.1)103.2 原材料要求113.3 轨道板生产主要工艺过程113.4 轨道板制造主要设备(表3.1)123.5 轨道板质量检验(表3.2表3.4)144、板式轨道施工条件评估154.1 施工条件评估154.2 与线下工程的交接程序154.3 交接内容164.4 对线下工程的要求165、轨道控制网CPIII测设175.1 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流程(图5.1)175.2 轨道控制网CPIII测设175.3 施工测量主要仪器装备186、混凝土底座及凸形挡台施工196.1 施工流程(图6.1)196.2 施工主要装备196.3 混凝土现场施工规定196.4 基础表面清理206.5 底座及凸台模板放样定位206.6 钢筋绑扎安装216.7 底座及凸台混凝土浇筑与养生226.8 底座及凸台外形尺寸检测227、轨道板安装定位247.1 施工流程(图7.1)247.2 轨道板运输与吊装247.3 轨道板初铺定位247.4 轨道板精调定位258、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灌注278.1 施工流程(图8.1)278.2 砂浆原材料进场检验278.3 砂浆配合比试验278.4 砂浆灌注袋铺设要求278.5 砂浆现场拌制要求288.6 砂浆灌注要求288.7 砂浆养护要求298.8 砂浆质量要求299、凸形挡台树脂灌注309.1 施工流程(图9.1)309.2 树脂材料性能要求309.3 灌注袋安放要求309.4 树脂灌注要求319.5 灌注质量要求3110、轨道精调3210.1 精调作业流程(图10.1)3210.2 轨道精调作业要求3210.3 轨道精调作业准备3310.4 轨道几何状态静态调整3310.5 轨道动态调整3511、附录3911.1 CRTSI型轨道板外形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要求(表11.1)3911.2 T型标架精调测量系统的主要设备表(表11.2)3911.3 螺栓孔适配器法轨道板精调作业主要设备表(表11.3)4011.4 螺栓孔速调标架法轨道板精调作业主要设备表(表11.4)4111.5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主要性能见表11.5表11.94111.6 水泥沥青砂浆性能4311.7 凸形挡台填充树脂性能4411.8 调整垫板形状及安放位置4411.9 充填式垫板形状及灌注口方向4512、枕式无砟道岔4612.1 枕式无砟道岔施工工艺流程(图12.1、图12.2)4612.2 枕式无砟道岔施工一般要求4812.3 施工前的准备4812.4 施工主要设备4812.5路基上钢筋混凝土底座施工4812.6桥上混凝土底座4912.7道岔组装、铺设5012.8道岔一次精调5212.9道岔转换设备安装、工电联调5212.10道岔轨排二次精调5412.11岔区道床板混凝土浇筑5412.12道岔钢轨焊接与锁定5412.13道岔整理与保护551、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总流程1.1 板式轨道施工特点型板式板式轨道施工的基本特点是从下至上,这样,所有施工误差最后都会累计到轨面上。板式无砟轨道的高平顺性,最终体现在轨道工程上,而高平顺性的轨道又取决于路基、桥涵和隧道等线下工程的高质量、高稳定的实现。轨道工程的施工与路基工程和桥隧工程,既是相互独立自成体系,又是相互制约有机联系的整体系统工程。在稳固的线下工程设施的基础上,为要构筑高精度、高质量的板式轨道,其关键技术是一定要把握住各道工序的施工控制测量,始终坚持精心施工、精细施工和向1mm挑战。1.2 板式轨道施工总流程(图1.1)轨道精调轨道板安装定位凸台树脂灌注板下砂浆灌注轨道板安装定位底座、凸台施工施工控制测量施工准备施工条件评估轨道板制造图1.1 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总流程2、型板式轨道施工准备2.1 施工前准备工作主要内容(1)施工技术文件(2)施工调查(3)施组设计(4)施工作业指导书(5)轨道板预制场(6)轨道部件及轨道材料(7)人员培训与施工机械装备(8)先建段工艺性试验(9)与线下工程的交接(10)施工控制测量2.2 施工技术文件(1)施工前应根据施工内容获取相关施工技术文件(包括设计及变更文件)。(2)施工文件包括标准设计图纸、施工质量验收标准、CP、CP及高程控制网复测成果报告、线下工程沉降变形分析评估报告、线路中桩表、水准点表、线路高程及中线竣工测量资料等。(3)设计文件包括线路平面图、线路纵断面图、车站平面布置图、线路诸表、无砟轨道设计图、无缝线路铺设图、设计说明和其它相关专业设计图等。(4)施工设计文件必须经过审查核对后方可使用。2.3 施工调查(1)施工前,应熟悉经批准的施工设计文件,收集与无砟轨道工程施工有关的线下工程竣工资料、施工记录及变更设计文件,并复核。(2)施工调查主要包括下列内容:1)调查沿线交通、水源、电源、原材料、劳动力资源等情况。2)落实钢轨、轨道板、轨枕、道岔、扣配件等主要材料来源及供货途径。3)核查沿线的各种电力、通讯线路和临时建筑物等建筑限界。4)收集沿线水文气象资料及环境等有关情况。5)了解可作为钢轨铺设基地和停留工程列车的条件。选择进料通道和卸料、存料场地。6)调查与既有线接轨点及相邻车站情况,如线路标准、客货流量、车站股道数量等。7)了解与轨道工程有关的线下工程施工进度,分析轨道工程进度计划实施的可行性。2.4 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轨道工程施工前应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及进度计划提出明确的要求。当施工组织设计在实施过程中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2)施工单位应提前编制无砟轨道各分项工程、关键工序的作业指导书。长大隧道、复杂桥、过渡段等特殊地段的无砟轨道施工方案,应报建设单位审查。(3)施组设计编制依据1)施工合同;2)设计文件;3)建设单位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4)施工调查资料;5)企业资源配置及施工水平。(4)施组设计主要内容1)编制依据及原则;2)工程概况;3)施工总体方案;4)大、小临工程规划(钢轨铺设基地、轨枕和轨道板预制场、混凝土拌和站、道岔组装场、过渡工程、水、电、道路、通讯、临时房屋等);5)项目机构设置及职责分工;6)劳动力组织及人员配置计划;7)机械及检测设备调配计划;8)材料供应计划;9)施工进度计划;10)工程运输(含长钢轨运输)组织及机车车辆配置计划;11)施工测量方案;12)沉降变形观测方案;13)主要施工工艺及方法;14)资源保障措施;15)工期保证体系及措施;16)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17)质量保证体系、创优规划及措施;18)文明施工和环保体系及措施;19)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5)审批程序1)当设计发生变更或建设单位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发生变化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应及时进行调整。2)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调整后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应报送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审批后实施。2.5 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1)作业指导书编制依据1)国家和铁道部颁布的规范、验收标准和施工指南;2)经审核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3)合同及相关协议;4)国家级工法和成熟的施工工艺;5)于积极倡导架子队管理模式的指导意见。(2)作业指导书主要内容1)适用范围;2)作业准备;3)技术要求;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5)施工要求;6)劳动组织;7)材料要求;8)设备机具配置;9)质量控制及检验;10)安全及环保要求。2.6 轨道板预制场设置(1)轨枕和轨道板预制厂(场)的选址应综合考虑交通状况、原材料来源、地形地貌、地质和环保等因素,应有利于轨枕和轨道板的生产、贮存和运输。(2)轨枕和轨道板预制厂(场)要有充分的水源和可靠的电源。(3)预制厂(场)应有良好的排水系统,生活污水排放和垃圾处理等应符合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4)预制厂(场)房应建在稳固的地基上,生产台座、贮存区、运输线路的地基应有足够的承载能力,防止发生不均匀沉降。(5)轨枕和轨道板预制厂(场)的生产规模和设备应满足工程需要。2.7 型轨道板进场质量检验及存放(1)质量检验规定1)轨道板制造厂应对每块轨道板编号,并提供轨道板制造技术证明书,进场时应对照设计图纸复核轨道板型号。2)轨道板进场时应检查轨道板外观质量、外形尺寸,其外形尺寸偏差及外观质量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号)的有关规定。3)按照图2.7.1所示进行轨道板翘曲量的测量。图2.7.1 轨道板翘曲量测量示意4)预埋件齐全,预留孔和预埋套管应采取防尘胶带粘贴等措施防止杂物进入孔内。5)轨道板上表面应按设计规定的位置压出以下标识:产品型号、制造厂名、制造年份、钢轨中心线、轨道板中心线。(2)规定板存放规定1)存放轨道板的地基应平整,并进行加固处理,防止发生不均匀沉降。2)轨道板的存放,原则上应采用垂直立放,并采取防倾倒措施,相邻轨道板间用木块或橡胶垫块隔离,并用连接装置连接起吊螺母处,见图2.7.2。 图2.7.2 CRTS型轨道板存放方式 3)临时(不大于7天)平放时,堆放层数不应超过4层,层间净空不小于20mm,并保证承垫物上下对齐,承垫物的位置符合设计图的要求,设计无要求时,支点位置应设置在距板端600mm左右。4)轨道板在存放时,应在预埋套管和起吊套管等处安装相应的防护装置。5)轨道板装卸时应利用轨道板上的起吊装置水平吊起,使四角的起吊螺母均匀受力,严禁碰、撞、摔。2.8 水泥沥青砂浆(CAM)原材料进场质量检验及存放(1)质量检验规定1)原材料进场时,应对原材料的品种、数量以及质量证明书等进行核查验收,乳化沥青的质量证明书中应含采用的沥青或改性沥青的质量证明文件,干料质量证明书应含采用的水泥、细骨料的相关质量证明文件。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还应提供理论密度。2)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原材料型式检验和日常检验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号)的有关规定。(2)CAM原材料存放规定1)原材料进场后,应及时建立原材料管理台账。2)原材料应按品种、生产厂家分别储存,不同品种、不同生产厂家的原材料不得混装、混堆,并标识清楚。3)聚合物乳液、引气剂、铝粉、减水剂等应遮光储存,避免阳光直射,防潮、防雨淋。4)袋装材料的储存应采取相应的防水、防潮措施。5)乳化沥青储罐应配有搅拌设备,定期对乳化沥青进行搅拌,使其均匀。使用前,应将乳化沥青搅拌均匀。6)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原材料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其温度应严格控制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7) 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乳化沥青、干料的温度控制在5-35,未做明确要求的,其适宜的温度以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和砂浆的温度要求为前提。环境温度低于5或大于35时,应对原材料采取必要的控温措施。8)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乳化沥青、干料的温度控制在5-30,未做明确要求的,其适宜的温度以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和砂浆的温度要求为前提。环境温度低于5或大于30时,应对原材料采取必要的控温措施。9)乳化沥青的储存时间不宜大于3个月,干料的储存时间不宜大于1个月。2.9 聚氨脂树脂(CPU)进场质量检验及存放(1)质量检验规定1)进场检验应按批进行,每批均应出具产品质量证明文件。2)凸台树脂以A、B双组分配套供应,每桶净含量不超过25kg,包装桶应清洁、干燥、密封。包装桶外应有明显标识,注明产品型号、名称、批号、重量、厂名、合格证、生产日期等。3)其技术性能应按规定批次进行检验,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凸形挡台填充聚氨酯树脂(CPU)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号)的有关规定。(2)CPU存放规定1)防雨水浸入;2)轻装、轻卸,严禁摔抛、碰撞、拖拉、倾倒和滚动;3)贮存在通风、干燥、防晒、防污、防潮、防火、无污染的环境中,远离热源;4)贮存期为自生产之日起6个月。2.10 灌注袋进场质量检验及存放(1)质量检验规定1)进场检验应按批进行,每批均应出具产品质量证明文件。2)灌注袋布面均匀、平整,无破边、破洞、撕裂、割口。3)灌注袋的缝制应无跳针、脱线、漏针、错位等瑕疵;缝纫轨迹均匀、平直、牢固,针迹密度为34针/cm。4)灌注袋应按使用类别分类、成卷包装,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用灌注袋20条为一个包装,凸台树脂用灌注袋40条为一个包装,包装上应有明显标识,注明产品型号、名称、批号、重量、厂名、合格证、生产日期等。5)其外形尺寸及技术性能应按规定批次进行检验,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和凸台树脂用灌注袋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号)的有关规定。(2)灌注袋存放规定1)不破损;2)不受潮;3)不雨淋。2.11 充填式垫板及其树脂材料进场质量检验及存放(1)质量检验规定1)每批注入袋及树脂材料A、B组分的每个包装桶都应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书。2)注入袋的外形尺寸、外观质量及树脂材料的外观质量、技术性能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充填式垫板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号)的有关规定。(2)树脂材料存放规定1)室温20°C以下;2)通风、干燥、阴凉、无污染、远离热源;3)避免阳光直射、防止雨淋。3、轨道板制造3.1 轨道板制造工艺流程图(图3.1)喷隔离剂5min安锚垫板30min钢筋加工初步合模10min清模10min骨架入模5min精确合模10min安预埋套管、起吊螺母、接地短子、螺旋筋30min预应力钢筋安装、预紧20min混凝土灌注、振动25min抹面15min蒸汽养护12.5h卸预紧固定螺冒及顶板25min吊板脱模15min外形外观检查20min水池养生张拉60min封端30min湿养30天钢筋骨架编制预应力钢筋下料、锚固混凝土配料搅拌10min试件制作测坍落度压试件到强度后清理预埋件压试件到强度后存放、发送钢筋网绝缘测试水养3天湿养4天图3.1 CRTSI型轨道板制造工艺流程图3.2 原材料要求钢筋、混凝土等原材料必须符合CRTSI型轨道板暂行技术条件和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的相关要求。所有原材料及预埋件应有合格证明书和复验报告单。3.3 轨道板生产主要工艺过程(1)钢筋加工:钢筋加工区配切断机,6-40mm弯筋机,加工弯制钢筋。轨道板钢筋采用组合下料方式,不进行对焊,减少设备和用工。(2)绝缘钢筋加工:采用先进行绝缘涂层后加工钢筋施工工艺,涂层加工完成后包裹存放,防止损坏,绑扎采用绝缘绑扎线进行绑扎。(3)钢筋编架:钢筋骨架编制在专用编架台上进行,必须保证编架钢筋骨架的正确位置,各钢筋偏差在标准范围内,在骨架下方绑扎好塑料垫块,保证保护层厚度,专人对骨架进行绝缘性能检测。(4)安锚垫板:钢模涂刷好隔离剂后,开始安装纵横向锚垫板,锚垫板位置准确,安装牢固。安装采用专用电动扳手进行,提高安装速度。(5)骨架入模:将编制好的钢筋骨架用门吊吊入钢模底模上,并摆放正确。(6)精确合模:待钢筋骨架位置完全摆放好后,开始将侧模和端模进行调整,使钢模长、宽尺寸偏差在±1.5mm范围内。侧模、端模与底模的连接螺栓全部上紧,保证合缝紧密。(7)安装塑料套管、螺旋筋、起吊螺母、CA砂浆灌注孔芯棒:待模型就位后,开始安装各种配件,安装塑料套管、CA砂浆灌注孔芯棒,并保证每件均拧紧,无松动现象。安装起吊螺母在模型侧面进行,用相应的起吊螺栓将其固定。绑扎螺母外螺旋筋,塑料套管外螺旋筋,保证各螺旋筋的位置正确。(8)预应力PC钢棒安装:将装配好的预应力PC钢棒从锚穴固定端穿入,张拉端穿出,在张拉端安装预紧装置,用扳手将紧固装置拧紧,保证钢棒在钢模内平直,并检查固定端锚具位置是否改变。(9)砼灌注、振动:搅拌站搅好的砼用天车吊灰斗到模型上方将砼灌入模型。在混凝土灌注的同时,开动相应位置振动器进行振动,最后辅助插入式震动棒和表面震动器。(10)抹面:振动完后,用抹子进行抹面,抹面时以侧模内腹板顶面为基准,将超高及多余混凝土铲去。(11)蒸汽养护:为加快模型周转,轨道板采用篷布蒸汽养护,按照规定的养护制度进行养护,最高温度不大于45,养护结束后,轨道板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应在15以下方可揭开篷布。(夏季可采用自然养护,并控制混凝土芯部温度不超过50-55)(12)成品脱模:混凝土达到要求的脱模强度后方可脱模。拆除所有预埋件固定螺栓、预应力钢筋张紧装置,然后利用钢模水平丝杆将侧模和端模拆除,用专用起吊装置将轨道板缓慢吊离模型。(13)清模:产品脱模后,用工具将底模、侧模、内模上的混凝土残渣清除干净,更换损坏的密封胶条,不能敲击模型。(14)模型初步合模:清模后,将侧模和端模安放到相应位置,但不合到位,以便钢筋骨架入模,将内模合紧到要求位置。(15)喷隔离剂:初步合模后,用刷子将模型内侧全部涂刷隔离剂,但隔离剂不能积存。(16)外形外观检查:产品脱模后,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外形外观检查,并记录在检查卡片上。(17)水池养生:经检查合格的轨道板吊入水池进行水养,水养至少3天后方可吊出进行湿润养护,湿润养护必须保持产品表面湿润状态,表面可覆盖麻布等防止水份散发(也可洒水养护)。(18)张拉:混凝土强度达到80% 以后,在张拉场地将轨道板平放进行张拉,先横向、后纵向两端同时进行。(19)封端:张拉完后的轨道板在24h后钢筋无回缩,可进行封锚,凿毛锚穴混凝土,采用无收缩细石混凝土进行封锚。(20)绝缘测试:完成封锚的轨道板按照技术条件要求进行绝缘测试的抽检。(21)产品存放:完成封锚的轨道板吊运到存放场地进行存放,存放要求立放,立放时必须有防止轨道板倾倒的装置,两板之间用钢板和螺栓连接起吊螺母处,使其连成一体。3.4 轨道板制造主要设备(表3.1)表3.1 轨道板生产线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规格及型号电力(kw)备注一生产线生产设备1振动器台5281.1kW48.4板模型用2振动器台160.25 kW0.53砼运灰小车台4轨距1435124振动控制柜台251×0.517.65张拉油泵台20ZB4-500806行车台4Q=10t-16.5m1607龙门吊台4Q=10t-20m1608电动葫芦台15t69运板小车台210t1210产品转运汽车辆310t11电焊机台4BX3005612钢筋加工区用行吊台2Q=5t-15m80二生产线主要工装1钢绞线盘架台32m2平板振动器底座套40.5×2.8m3轨道板模型套504轨道板吊架套65轨道板翻转架套26砼吊斗台41.2m3三主要工具1高频振动棒根40502张拉用千斤顶台16YQC180-1003锚固挤压器台8YCW1804砂轮机台85切割机台42四配套设备1搅拌站及配料系统座1HZD50922搅拌机及配料系统台1JD503装载机台2ZJ50B4工业锅炉台24t5钢筋弯曲机台2WJ40-17.66钢筋切断机台1GJ-40107钢筋对焊机台1WN-1001008定长下料机台1129卷簧机台1LH-3210工具车台105t11叉车台13t12空压机台4613发电机台2200kW14电子称台140t15螺旋输送机套216散装水泥罐个350t17散装粉煤灰罐个150t18深井泵台1注:轨道板制造主要设备表所列数量按照每天三班倒生产,一年300个工天,年产2.25万块板计算所得。各个工厂可根据自身的年产量重新修订。3.5 轨道板质量检验(表3.2表3.4)表3.2 轨道板内钢筋位置的检验标准、方法、工具表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及工具1预应力钢筋±1mm钢直尺测2普通钢筋±5mm钢直尺测3螺旋筋±5mm钢直尺测4箍筋间距±10mm钢直尺测5钢筋保护层+5-2mm钢直尺测6纵横向钢筋弯曲度2mm拉线表3.3 轨道板钢筋弯曲成型尺寸允许偏差序号检查项目及方法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1钢筋成型后长方向尺寸偏差±5用钢卷尺测量2钢筋标准弯钩内径偏差0、-0.5d3钢筋标准弯钩端部顺直段长度+10,04箍筋内边距离±55各弯折部分的高度偏差±56成型后钢筋不在同一平面的偏差10在平台上用钢卷尺量表3.4 轨道板模板安装质量要求序 号项 目允许偏差(mm)1长度±1mm2宽度±1mm3厚度+1, 04翘曲±1mm5平正度(承轨面部分)±0.5mm6预埋绝缘套管位置±0.5mm7预应力钢筋锚穴位置±0.5mm轨道板成品检验见附录表11.1。4、板式轨道施工条件评估4.1 施工条件评估(1)板式轨道施工前,应由建设单位组织相关单位对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估,并提出分析评估报告。(2)在分析评估工后沉降变形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板式轨道的施工。4.2 与线下工程的交接程序板式轨道工程与线下工程的交接,应在轨道工程施工一个月前完成,起交接程序见图4.1。满足设计要求控制网和相关资料交接资料复核办理交接手续路面状态检查线下工程主体验收合格控制网复测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不满足设计要求检查结果评估合格不合格线下工程竣工测量沉降变形分析评估图4.1 板式轨道施工前与线下工程交接程序4.3 交接内容线下工程施工单位应向轨道工程施工单位提交下列项目的文件和电子文档资料。Ø CP、CP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测量资料;Ø 线下工程构筑物竣工测量资料;Ø 线路中线桩及路桥隧基面高程、平整度、几何尺寸等资料。4.4 对线下工程的要求4.4.1 对路基的要求(1)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压实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2)路基面中线、高程、宽度及平整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规定。4.4.2 对桥梁的要求(1)桥面中线、高程、宽度、平整度、排水坡、预埋件位置及精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规定。(2)桥面防水、保护层表面应平整密实、流水畅通,不得有疏松、起砂、脱皮、损伤等现象。周边新旧混凝土粘结牢固、密贴。保护层的平整度允许偏差:3mm/1m。4.4.3 对隧道的要求(1)隧道底板及仰拱填充层表面高程和横向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规定。坡面应平顺,确保水流畅通、不积水。(2)隧道中线允许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5、轨道控制网CPIII测设5.1 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流程(图5.1)轨道竣工测量轨道精调测量CPIII复测轨道铺设测量CPIII测设CPI、CPII复测与线下工程交接图5.1 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流程5.2 轨道控制网CPIII测设(1)轨道铺设基准轨道控制网CPIII的测设,主要为无砟轨道铺设提供三维基准,同时也可作为今后工务维修的基准。(2)CPIII测设时期CPIII的测设应该在线下工程完工评估,并对提交的CPI、CPII平面和高程控制网全面复测后才能测设。(3)CPIII测设要求1)沿线路两侧成对布设在路基接触网杆基础、桥梁固定支座上方的防撞墙和隧道侧壁上。2)点对之间纵向距离宜为5070m,每对点横向间距视路桥隧顶面宽度而定。3)CPIII目标组件安装高度,以高于外轨顶面约30cm为宜。(4)CPIII平面控制网测量应采用自由设站边角交汇法,而高程控制网测量应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法。(5)CPIII平面和高程网测量的技术指标,应符合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暂行标准的规定。5.3 施工测量主要仪器装备GPS接收机(5m+1PPm)全站仪(2m+2PPm)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水准仪铟瓦尺标架棱镜等6、混凝土底座及凸形挡台施工6.1 施工流程(图6.1)底座及凸台外形尺寸检测底座及凸台混凝土养生底座及凸台混凝土浇筑钢筋绑扎安装底座及凸台模板放样定位基础表面清理图6.1 混凝土底座及凸形挡台施工流程6.2 施工主要装备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道床施工主要装备: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运输车、混凝土输送泵、钢筋加工设备、轨道板运输车、龙门吊、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搅拌、灌注设备、轨道板支撑调整装置、全站仪、水准仪、T型标架、螺栓孔速调标架、螺栓孔适配器、球棱镜等。6.3 混凝土现场施工规定(1)混凝土用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拌制、运输、浇筑及钢筋连接、安装等均应符合现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有关规定。(2)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d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采取冬期施工措施,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高于30时,应采取夏期施工措施,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不宜超过30。(3)混凝土应由拌和站集中拌和,搅拌车运输。 (4)应根据施工进度、运量、运距及路况,选配车型和车辆总数。总运输能力应比总拌和能力略有富余,保证新搅拌混凝土在规定的时间运到施工现场。(5)拌制混凝土应按配合比准确称量。混凝土在拌制过程中和浇筑前要严格控制坍落度,每班测定不少于2次。当混凝土运输距离较长时,应在拌制和浇筑现场分别检查。(6)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规定。混凝土浇筑时,应留取强度检验试件。同一配合比每班次应至少取一组检验试件。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应符合现行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10425)和设计文件有关规定。(7)每块底座(道床板)混凝土均应一次连续浇筑完成,不得中断。(8)混凝土施工缝的界面应与线路中心线垂直,施工缝宜设在设计伸缩缝处,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线下构筑物设计伸缩缝处道床应设伸缩缝。(9)模板安装应稳固牢靠,模板和支撑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模板及预留孔位置、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模板内侧面应平整,接缝严密。(10)在混凝土浇筑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的稳定情况,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6.4 基础表面清理(1)路基上混凝土底座直接构筑在路基基床表面,基床表面应清洁无杂物。(2)桥梁在梁场预制时轨道中心线2.6m范围应进行拉毛处理,梁体预埋套筒植筋与底座连接。预埋套筒及钢筋材质、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3)在、级围岩有仰拱的隧道内底座宽度范围内的仰拱回填层表面应进行拉毛或凿毛处理。(4)在、级围岩无仰拱的隧道内底座与隧道钢筋混凝土底板合并设置并连续铺设施工。6.5 底座及凸台模板放样定位(1)模板采用钢模施工,模板的材质和结构设计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2)放样1)依据CPIII控制点,采用全站仪和水准仪,在基础表面上,对底座及凸台中心点平面位置放样。2)曲线地段放样时,应注意超高旋转造成的轨道中心线平面位置位移和外侧模板的超高设置,使模板的空间位置符合设计要求。3)底座边模定位允许偏差顶面高程为0,-3mm;宽度为±3mm;中线位置为±2mm;伸缩缝位置为5mm。4)凸型挡台模板定位允许偏差:相邻挡台中心纵向间距为±2mm,横向问±2mm;模板顶面高程为+4,0mm。5)安装模板安装必须稳固牢靠,接缝应严密不漏浆。模板安装时,应按设计要求埋设好过轨管线等预埋件,预埋件位置、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6.6 钢筋绑扎安装(1)一般要求1)钢筋应在加工场集中加工,底座钢筋网根据现场情况可采用现场绑扎成型,也可采用在加工场分段绑扎钢筋网片,运输到工地现场组装联接成整体的方案。2)安装底座钢筋网前,在梁体预埋套筒植入连接钢筋,连接钢筋与梁内预埋套筒接头的拧紧力矩应符合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JG163-2004)的要求。拧入长度为套筒长度的1/2。(2)底座钢筋网现场绑扎规定1)底座钢筋的规格及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半成品加工好后,应分类存放,挂牌标识。2)加工好的钢筋运输至施工地点,分类堆码在相应需用区域的线间。3)绑扎底座及凸形挡台钢筋。先铺设底座纵向钢筋再铺设横向钢筋,钢筋交叉点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绝缘处理。当设计采用绝缘涂层钢筋时,在加工绑扎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涂层损伤。钢筋绑扎完毕后,严禁踩踏。(3)钢筋网片分段绑扎、运输及安装规定1)钢筋网片预绑扎宜采用专用编制架或胎具进行绑扎,保证钢筋安装精度。2)钢筋网片的吊装应采用专用吊具进行,确保吊装过程中钢筋网片不松动、不变形。3)钢筋网片的运输车辆长度应与钢筋网片长度匹配。4)安放钢筋网片先粗放、后精调,根据测量标记点平面位置及高程调平、调直后再进行钢筋网片的连接。 5)钢筋网片连接顺序应事先设计好,防止钢筋安装不到位或安装困难,重点控制钢筋间距。6.7 底座及凸台混凝土浇筑与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