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12级高二下期3月月考选择题.doc
2013-2014学年度广汉市金雁中学3月月考生物卷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秦世蓉;审题人:蒋秀丽姓名:_班级:_考号:_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45分)1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参与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B发酵过程中培养液pH都会下降C制果酒时瓶口需密闭,而制果醋时需要通入氧气D果酒制成后可将装置移至温度略高的环境中制果醋2下列关于用塑料瓶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叙述,正确的是A为了提高果酒的产出量,果汁应尽量装满发酵瓶B醋酸发酵阶段应封闭充气口,防止杂菌污染C制果酒和果醋过程中每天需适时拧松或打开瓶盖D制作果酒时,应该先冲洗葡萄再去除枝梗3酒厂利用酵母菌酿酒过程中,经检测活菌数量适宜却不产生酒精,应采取的措施是A降低温度 B隔绝空气 C加缓冲液 D加新鲜培养基4在酿制果醋的过程中,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果醋制作需用醋酸菌,醋酸菌是兼性厌氧型细菌,需先通一段时间氧气后密封B在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1825 ,发酵效果最好C当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中的糖分解成醋酸而酿制成果醋D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可将酒精直接氧化为醋酸5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发酵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菌种不同,但代谢类型相同B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C变酸果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D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可用同一装置,但需控制不同发酵条件6在利用葡萄自然发酵产生果酒的过程中,未经杀菌,但其他杂菌不能生长的原因是A经冲洗后的葡萄上只有野生型酵母菌无其他杂菌B其他杂菌不能利用葡萄汁中的糖作碳源C在缺氧和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能大量繁殖,其他杂菌不适应环境而被抑制D酵母菌发酵产生大量酒精,杀死了其他杂菌7下列各曲线图表示在果酒的制作过程中,各种因素对酵母菌产生酒精速率(v)的影响,其中正确的是8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菌能在培养基中以二分裂方式迅速扩增B噬菌体和大肠杆菌都可直接在蛋白胨培养基中增殖C灭菌的目的是消灭一切微生物,避免出现与培养菌竞争的杂菌D与平板划线法相比,稀释涂布平板法分散细菌得到单菌落的效果更好9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与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尿素是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和碳源B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过程包括培养基的配制和纯化大肠杆菌两个阶段C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可形成肉眼可见的单个细菌D接种前需要对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等进行消毒处理10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空气、水、土壤中到处都有微生物,但生物体内没有B土壤中的微生物大部分是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相对较少C所有微生物在细胞结构上都无成形的细胞核D所有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均属于分解者11将接种了红色细菌的培养皿置于紫外线下几天,结果培养皿中除长了一个白色菌落外,其余菌落都是红色的,据此,实验者应该A 暂不作结论 B 断定是紫外线产生了白色菌落的变异C 如果不继续用紫外线照射,预期那个白色菌落将转变为红色 D 断定白色菌落是一种可遗传的变异12微生物(除病毒外)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并通过代谢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繁殖。下列有关微生物营养的说法正确的是A乳酸菌与硝化细菌所利用的碳源是相同的B培养霉菌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 C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浓度越高对微生物的繁殖越有利 D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13下图是实验室使用某种接种方法在培养基上培养某种微生物的结果,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图最可能是用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B该种微生物绝不可能是 H5N1 病毒C如果培养的是尿素分解菌,可加入酚红指示剂鉴定D该接种方法常用来准确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14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需要进行菌种的保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 临时保藏的菌种一般是接种到试管的斜面培养基上 临时保藏的菌种容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 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 甘油管藏法是将1ml灭菌的甘油和1ml菌种混匀后放到4 的环境中保藏ABCD15下列有关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说法不正确有( )项。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操作顺序:计算、称量、溶化、消毒、倒平板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稀释涂布平板法是需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表面灭菌是指杀灭环境中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平板划线操作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平板划线除首次划线外,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平板划线在第二区域内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自菌液 A1项 B2项 C3项 D4项16下图表示从土壤中分离能降解酚类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的实验过程。下列与该实验相关内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中所用的培养基均属于选择培养基B通过图中I、过程目的是增加目的菌株的数量C统计处培养基中的菌落数并不一定代表接种到上的活菌数D在处培养基上能生长的一定是能降解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17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深5cm左右)为实验材料,研究土壤微生物在适宜温度下的分解作用,对土壤处理情况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1组 2组 3组 4组 土壤处理 灭菌 不灭菌 灭菌 不灭菌 湿润 湿润 较干燥 较干燥A该实验能探究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土壤是否灭菌的处理,实验中的对照组是1和3C为了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作为实验材料的落叶也应进行灭菌处理D预期结论是1、3组的落叶不被分解,2、4组中的落叶被不同程度的分解18在做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对应106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A同学的结果产生原因 由于土样不同 由于培养基污染 由于操作失误 没有设置对照 A B C D19关于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技术,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溶化时将称好的牛肉膏从称量纸上直接倒入烧杯B常见的消毒方法包括灼烧、煮沸、紫外线和喷洒化学试剂等C配制固体培养基时加入琼脂,其目的是为微生物生长提供碳源D用移液管稀释菌液时,吹吸三次的目的是使菌液与水充分混匀20不同种类的细菌菌落表现为不同的特征。下列属于菌落特征的是菌落的大小 菌落的形状 菌落的隆起程度菌落的颜色 菌落的透明度ABCD21牛肉膏可以为微生物提供A氮源和维生素 B氢元素和氧元素C碳源、氮源、磷酸盐和维生素 D无机盐22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对培养基的要求是加尿素不加尿素加琼脂不加琼脂加葡萄糖不加葡萄糖加硝酸盐不加硝酸盐ABCD23下列有关大肠杆菌的培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大肠杆菌的培养过程中,除考虑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pH、温度和渗透压等条件B在微生物培养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消毒C若要测定培养液中大肠杆菌的数量,除应多次重复外还应保证待测样品的稀释度D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灭菌处理后才能丢弃24下列依次表示倒平板、接种的位置,以及划线法接种的路径示意图,错误的是25下图甲表示酵母菌、硝化细菌和乳酸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图乙表示这三种微生物的增殖速度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甲乙A图甲中1、2、3号试管中分别培养的是酵母菌、硝化细菌和乳酸菌B图乙中的C表示3号试管中的微生物在不同 氧气浓度中的增殖速度C将混杂在一起的三类微生物接种到不含有机碳源的培养基中,可分离出硝化细菌D用混有酵母菌的乳酸菌制酸奶,向牛奶中加入青霉素,密封即可26关于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向固体培养基中加水可制成液体培养基B称量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时应在酒精灯火焰旁边进行C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进行倒平扳D倒平板操作之后,将平板倒置于高压灭菌锅中灭菌27对分解尿素细菌的初步筛选中,加入酚红指示剂的目的是A指示剂变蓝能认定该菌能分解尿素 B对菌种进一步鉴定C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 D培养基中缺乏酚红作营养物质28现有两种固体培养基,成分和含量如下表。有关叙述合理的是成分KH2PO4MgSO4·7H2ONaClCaSO4·2H2OCaCO3葡萄糖纯淀粉甲培养基002 %002%002%001%05%05%2%乙培养基002%002%002%001%05%A甲培养基适于选择培养自养型微生物 B甲培养基适于选择培养醋酸菌C乙培养基适于选择培养自养型固氮菌 D乙培养基适于选择培养酵母菌29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所用的培养基中尿素是唯一的氮源B需要设置对照组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C需要将土壤溶液设置稀释梯度 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30某实验小组欲从被石油污染过的土壤中筛选出能分解石油的细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利用平板划线法可对细菌进行计数 B以石油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可用于筛选C目的菌不能利用无机碳源合成有机物 D稀释土壤时需在火焰旁的目的是防杂菌污染31有关倒平板的操作错误的是A将灭过菌的培养皿放在火焰旁的桌面上 B使打开的锥形瓶瓶口迅速通过火焰C将培养皿打开,培养皿盖倒放在桌子上D等待平板冷却凝固后需要倒过来放置32涂布平板操作需要用到A接种环、滴管、酒精灯 B接种针、移液管、酒精灯C涂布器、移液管、酒精灯D涂布器、接种环、酒精灯33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要十分重视无菌操作,现代生物学实验中的许多方面也要进行无菌操作,防止杂菌污染,请分析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煮沸消毒可以杀死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部分芽孢 接种操作要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无菌繁殖脱毒苗时,植物的外植体要进行消毒 家庭制作葡萄酒时要将容器和葡萄进行灭菌 培养基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加入培养基中的指示剂和染料不需要灭菌AB C D34下列不属于植物组织培养特点的是A快速繁殖 B培养抗病毒植株 C不改变原植物的基因型D一般需经历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35某组织培养实验室的愈伤组织被真菌污染,为查找污染原因工作人员设计了4个实验,实验条件除变量外其他因素均相同,图示为实验结果,由此得出的初步结论中正确的是(注:第二图横坐标应为“离体组织消毒时间”)A污染主要不是培养基灭菌时间短造成的 B污染主要与外植体灭菌不彻底有关C培养基的pH不适宜是引起上述污染的主要原因D调节培养温度即可解决污染问题36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脱毒苗的过程,细胞不可能发生A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B细胞的分化C细胞的脱分化 D基因的半保留复制37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是A导入其他植物细胞的基因B将成熟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C用适当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D脱离母体后,给予适宜的营养和适宜的温度等外界条件38下列关于愈伤组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愈伤组织的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 B用叶肉细胞培养形成的愈伤组织细胞能够进行光合作用C培养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中应含有有机养料 D愈伤组织的细胞能够进行细胞分裂、具有全能性39在一个多细胞生物体内,存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具有稳定性差异的细胞,是因为 A细胞失去全能性 B不同的细胞,基因是不同的C不同细胞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40某株名贵花卉用种子繁殖会发生性状分离。为了防止性状分离并快速繁殖,可以利用该植株的一部分器官或组织进行离体培养,发育出完整的植株。进行离体培养时不应采用该株的A茎尖 B子房壁 C叶片 D花粉粒 41先使用细胞分裂素, 再使用生长素时, 实验结果是A 有利于细胞分裂,但细胞不分化 B 细胞既分裂又分化C 分化频率提高 D 有利于细胞分化,但不分裂42下列有关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花药、胚不能作为组织培养的材料 B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外植体是指用于培养的植物组织或器官 D外植体可诱导出愈伤组织43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使用会影响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激素用量的比例影响实验结果 B两种激素使用的先后顺序影响实验结果C两种激素使用时的浓度影响实验结果 D以上说法全部正确44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分化成的幼苗需要移栽,下列关于移栽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是A移栽时需用流水清洗根部的培养基B移栽时,应先将培养瓶的封口打开一段时间,让试管苗在培养间生长几日C移栽时,应打开培养瓶的封口后马上移植D最后幼苗需移植到消过毒的新环境下生活一段时间,等幼苗长壮后再移栽到土壤中45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入侵B高温灭菌的目的是杀死微生物的细胞、孢子、芽孢C划线分离可在培养基上获得均匀分布的单菌落D稀释涂布平板法易获得单菌落和计数活菌数目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