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课件.ppt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第二课时,开封市二十七中学:韩若冰,学看地形图,课程标准,2,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习目标,3,2,1,2,3,4,5,6,学情分析,教学过程,学看地形图是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节世界的地形中第二课时的内容。地形图是着重表示地形的普通地图,一般用等高线表示地貌,它能够反映一个地区地面的实际高度和起伏特征。地形图的判读为以后学习地形基本特征奠定了基础,本节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等值线,为以后学习其它等值线打下了基础。,一、课程标准,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 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2、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1.知道等高线的绘制原理,说出等高线和等高距的概念;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指图总结等高线的特征,观察说出等高线的 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3.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会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4.能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重点、难点,重点、难点,七年级的学生学习热情较高,参与意识较强,但缺乏空间和立体的概念,因此,在课堂中要多用直观图示,多设计学生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启发引导合作探究动手实践,四、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登山探险之初发现 登山探险之再发现 登山探险之实战演习,疑惑:一位朋友在我出发前送给我一张奇怪的图,他告诉我,我登的山就在图上,那么人们是如何把立体的高低起伏的山绘制成平面图的呢?,环节一:看一看知原理环节二:试一试明概念环节三:想一想得特征,环节一:看一看知原理,1.让学生在模型上找海拔100米的点,并试着用平滑的 曲线把海拔100米的点连接成线。2.让学生在模型上找海拔200米、300米的点,然后连 点成线。3.按其镶嵌关系试着在黑板上画出模型的等高线地形图,给学生一个真实的立体和平面的转化过程。等高线:指在地图上将地面海拔高度_的点连接成的线。等高距:指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海拔高度之_。,相同,差,环节二:试一试明概念,对照刚刚所画的等高线地形图,想一想,指图总结等高线的特征:,相等,相等,陡,不相交,缓,同一等高线上任意一点的高度都_;相邻等高线之间的等高距_。等高线的水平间距 越大,即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越_,等高线越密 集,表示坡越_;等高线一般_(相交/不相交)。,环节三:想一想得特征,1、把全班分为若干组,老师给每组发一个沿等高线切断 的不同的山体模型。,2、自学课本39页“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示意”图,小组合作探究 8分钟内完成多媒体上显示的任务:,任务:1、请在白纸上绘制所领模型的等高线地形图;2、请对照课本上“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示意”图,在本组 所绘制的等高线地形图上找出并指出都有哪些山地部位;3、根据下表,请总结所找山地部位的等高线形态特征:,等高线形态特征,海拔中间_,四周_。,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高线向海拔_处凸出。,等高线向海拔_处凸出。,两条相邻且海拔_(相同/不相同)的等高线之间。,等高线_处。,4、请估算所发模型山顶的高度。,山地部位,学生活动展示,小组成果展示一,小组成果展示二,任务一:对照等高线地形图,在山体模型上找出你要 选择的路线。任务二:说出你选择这条路线登山的理由。,观察说出这三幅图之间的关系:,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标注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2)A点海拔是多少米?你估计山顶C的海拔大约是多少米?(3)从A点和B点出发,分别沿图中虚线爬到山顶C,哪条登山线 路较陡?请说出你的判断理由。,课后作业:制作地形模型要求:1、小组合作,利用沙土、萝卜、橡皮泥等材料制作 一座山地模型,要求做出山峰、山脊、山谷、鞍 部和陡崖等地形部位;2、等高线要表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