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货币政策.ppt
第14章,货币供给过程,货币供给过程的参与者,1中央银行(美联储)。2银行(存款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储蓄和贷款协会、互助储蓄银行及信用社。3储户。包括个人和机构。,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货币负债流通中的现金:指公众手中持有的货币准备金:存款机构所持有的货币资产政府证券:持有的政府证券会提高货币供给并增加利息贴现贷款:为银行体系提供准备金,赚取贴现率,基础货币(monetary base),基础货币,又称为高能货币。,基础货币MB可以表述为MBCR,C=流通中的现金R=银行体系的准备金总额,公开市场购买,银行增加100美元的准备金流通中的现金没有变动基础货币同样增加了100美元,非银行公众(1),个人或者企业将债券销售给美联储;将美联储的支票存入银行结果和向银行购买无区别,非银行公众(2),个人或者企业将美联储的支票兑换成现金准备金不变流通中的现金增加;相当于公开市场购买的规模基础货币增加;等同于公开市场购买的规模,公开市场购买:小结,公开购买对储备金的影响取决于将债券销售给美联储的个人或机构是否将其续存或提现公开市场购买对基础货币的影响是相同的,公开市场出售,基础货币相对应地减少储备金保持不变公开市场操作对基础货币的影响比对储备金的影响更为确定,存款到货币的转换,1、对美联储的货币负债总量没有影响,2、准备金的随机波动可能是存款和现金随机转换的结果,3、基础货币是一个更为稳定的变量,贴现贷款,美联储的货币负债增加100美元基础货币也等量增长,银行偿付美联储的贴现贷款,货币负债和基础货币都减少基础货币的变动与向美联储借款的变动是一一对应的,影响基础货币的其他因素,浮款在美联储的财政存款美联储干预外汇市场的指令也会影响基础货币。,美联储控制公开市场购买或公开市场出售美联储不能单方面决定银行向美联储借款的数额基础货币分为两部分:MBn=MB-BR MBn为非借入基础货币;MB为基础货币;BR为向美联储的借入准备金。,美联储控制基础货币的能力,存款创造:单个银行,超额准备金增加发放的贷款金额相当于增加的超额准备金贷款发放后,借款人在银行开立支票账户借款人通过签发支票完成购买行为货币供应增加,存款创造:银行体系,表 1存款创造(假定法定准备金率为10%,准备金增加100美元),多倍存款创造公式的推导,对简化模型的批判,现金持有的形式将导致存款创造过程中断。现金没有多倍存款扩张能力银行没有将全部超额准备金用于发放贷款或购买证券.储户对现金持有量的决定以及银行对待超额准备金的政策都会引起货币供给的变动。,汇总表1货币供给的反应,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非借入基础货币MBn的变动货币供给同非借入基础货币MBn正相关。向美联储借入准备金BR的变动货币供给同向美联储借入准备金BR的水平正向相关。,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法定准备金率r的变动货币供给与法定准备金率r负向相关.现金持有水平的变动货币供给与现金持有水平负向相关。.超额准备金的变动货币供给与超额准备金的规模负向相关。.,货币乘数,下面的公式描述了货币供给、货币乘数和基础货币之间的联系。,货币乘数m反映了基础货币转化为货币供给的倍数。,货币乘数的推导(1),假定愿意持有的现金水平C和超额准备金ER与支票存款D呈同比例增长,那么cCD现金比率eERD超额准备金比率,货币乘数的推导(2),银行体系的准备金总额R等于法定准备金RR和超额准备金ER之和 RRRER法定准备金总额等于法定准备金率r乘以支票存款D:RRrD用rD替换第一个等式中的RR,得到将银行体系的准备金以及它所支持的支票存款与超额准备金联系起来的等式:RrDER关键是美联储制定的法定准备金率r小于,货币乘数的推导(3),基础货币MB等于现金C和准备金R之和,我们可以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现金,得到有关基础货币同支票存款和现金之间联系的等式:MB=C+R=C+(r x D)+ER它反映了用于支持既定规模支票存款、现金和超额准备金的基础货币的数量。,货币乘数的推导(4),货币乘数的推导(5),货币乘数是储户决定的现金比率c、银行决定的超额准备金比率e和美联储决定的法定准备金率r的函数。,货币乘数背后的意义(1),r法定准备金率0.10C流通中的现金4 000亿美元D支票存款8 000亿美元ER超额准备金8亿美元M货币供给(M1)CD12 000亿美元,货币乘数背后的意义(2),根据这些数值,我们可以计算出现金比率c和超额准备金比率e:,应用 大萧条期间的银行业恐慌,19301933年,银行破产(无存款保险)导致:存款外流及持有现金银行超额准备金增加对相对持久的基础货币而言,货币供给减少。,图 1破产商业银行的存款,19291933年,Source:Milton Friedman and Anna Jacobson Schwartz,A Monet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States,18671960(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3),p.309.,银行危机的开始,银行危机的结束,存款,图 2超额准备金比率与现金比率,19291933年,Sources:Federal Reserve Bulletin;Milton Friedman and Anna Jacobson Schwartz,A Monet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18671960(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3),p.333.,现金比率,超额准备金比率,图 3 M1与基础货币,19291933年,Source:Milton Friedman and Anna Jacobson Schwartz,A Monet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18671960(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3),p.333.,货币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