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第二节.ppt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第四单元区域经济发展,(第二课时),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特点一、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特点二、地区专业化生产,1.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主要原因。,东北地区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广大,粮食总量及人均量高。而且土地肥沃,面积12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2.9%,人口11533万,占全国的9.5%,活动,课文P.66,2.东北平原不仅现在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而且将在我国的商品粮供应方面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你认为这一论点有道理吗?为什么?,有道理。与我国其他商品粮基地相比,东北商品粮基地具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的突出特点。农场经营规模大,有利于推广先进技术,实现机械化生产,使东北地区成为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在地理条件内部分异的基础上,东北商品基地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生产效率起了很大作用。,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和重点,四。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一、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东北黑土地区面临着什样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引起了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开发利用黑土资源?,人口剧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土地不合理利用,生态环境退化,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水土流失、黑土退化严重,土地沙化、碱化和草场退化加剧,自然灾害频繁,环境污染,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农业可持续发展,表现,植树造林、土壤培肥:增加有机料有机肥、草肥、秸杆还田,防治,三: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1、建设成我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基地和高水平的农业专业化区域。2、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用表格比较法),东北地区农业开发中遇到的问题:耕作技术粗放,破坏耕地。盲目扩大耕地面积,破坏林地、草地和湿地。水土流失严重,黑土肥力下降。品种单一质量欠佳,不适应市场要求。,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以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能力为重点,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貂养殖,建池养鱼,食用菌,种植水稻,重沼泽,轻沼泽或已垦旱田,沼泽地,肥水灌溉稻田,辟为稻田,粪便肥田,提供饲料,粪便肥塘,稻草培养基,残渣饲料,建造鱼池,杂鱼饲料,形成种-养-加工多种经营地生产结构,各业相互补充、促进、既保护生态平衡又促进经济发展,中西部草业畜牧业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西部草原区退耕还草,人工草场,草业经济,畜牧业,犊牛、羔羊,易地育肥,中部产粮区粮食饲料,屠宰加工,当地消费或出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1、东北将进一步巩固和保护国家优质商品粮生产储备基地地重要地位2、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牛奶产业带和重要的安全畜产品生产基地3、将建成全国最重要的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及出口基地4、将全面提升粮牧工一体化的现代商品农业的地位和效益,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的这块黑土地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大块黑土地之一。初垦时,这里的黑土层有6080厘米厚,最深可达1米,当时人们形容这里的黑土“攥一把能流出油”。然而仅过了50多年,这里的黑土层就几乎薄了一半,一些地方只剩下薄薄的一层,颜色也慢慢由黑变黄,个别地方甚至已成为遍布沙石的不毛之地。黑龙江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处副处长潘树森介绍说,从广义上讲黑龙江省全部都处于黑土区。而在全省现有的1.4亿亩耕地中,发生水土流失的面积已高达8000万亩。目前,已有I40万亩耕地在14万条侵蚀沟的冲刷下消失了。在松嫩平原腹地的明水县繁荣乡民富村也有一条骇人的大侵蚀沟。据村书记陈孝忠介绍,15年前这条沟还很窄,一步就能跨过去。随着雨水的冲刷这条沟越来越大,现在已有10公里长,平均深度5米,最宽处约有50米,而且宽度每年扩展。明水县水务局水保站站长丁洪军对记者说,明水县地处黑土带的中心,境内没有河流,加之地形平缓,50年前这里没有一座永久性的桥。而现在已经有500多座永久性和半永久性的桥涵,都是为侵蚀沟而造成的。专家们对目前黑土耕地现状极其痛心。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周连仁说,现在黑龙江省黑土区每年流失0.51厘米的黑土表层,而形成1厘米表土则需要400年时间,如果任其流失,再过50年黑土层将基本消失,黑土区有可能退化成不可逆转、名副其实的北大荒。,三大主题,:主题一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背景(地理条件、资源优势);主题二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特点(农业在全国的地位、区域内部布局特点);主题三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存在问题、农业主要发展方向)。,2.。基塘生产环节将种植业(桑、蔗等)、养殖业(养蚕、养鱼)、手工业(丝厂、糖厂)等几种产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此环节中塘泥、蚕沙(蚕屎)、蚕蛹、缫丝、滤泥、蔗叶等副产品(或废弃物)被充分的回收。养蚕业、蔗糖加工业同塘鱼养殖业密切相结合,作为一种综合的经营,几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扬长补短基本上解决了桑、蔗的肥料和蚕、鱼的饲料问题,不仅养蚕、蔗糖加工和养鱼生产稳定,而且成本也大大降低,这样连环性生产体系能够充分地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保证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3以桑基色塘为例,其系统内部的养分基本循环是:塘基植桑,塘内养鱼,桑叶喂蚕,蚕桑废弃物和蚕蛹喂猪,蚕沙喂鱼,鱼池中的塘泥肥桑,蚕茧加工后销售市场。基塘之间一环扣一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这样一种生产方式既克服当地洼地水涝之弊,而且前一环节的废物成为后一环节的营养(如蚕屎饲鱼),成功减少了环境污染,营造了较为理想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