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质学》复习题.ppt
海洋地质学复习题,2011-06-23,海洋地质学考试题型,一、名称解释(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二、填空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三、简述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四、论述题(二题中任选一题,25分),一、名称解释(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1、海洋地质学是研究全球地壳被海水淹没部分所发生的各种地质作用的学科,这些地质作用包括海岸和海底地形的动力学、海底沉积作用、海底火山活动、海底地质构造、大洋地质历史和海底矿产资源等。海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部分,又与海洋学有密切的联系。2、大洋中脊是大洋的新生部分,多数位于大洋中部,是洋壳裂开、深部物质上涌的场所,是洋底构造、岩浆活动最活跃区域。,3、海水颜色又称海色,可用水色计测定;海色是海水表层悬浮物质和溶解物质对阳光的散射作用造成的。分为12级,颜色由黄绿转变为褐色。一般大洋海水呈深蓝色,近岸海水为蓝绿色和黄褐色。4、波浪在风和其他动力因素作用下,海面水体作周期性的起伏运动,称为波浪。一般为谐振运动,即作正弦曲线或余弦曲线运动,波浪运动的实质是海水表面以波动的形式在传播,水体并不随波向前运动,波浪中的每一水质点在作圆周运动。,5、海流是海水因风、天体作用,或因热辐射、蒸发、降水和冷热等引起海水密度和盐度差异而造成大规模海水定向流动,大洋一般称洋流,浅海区便称海流。6、大陆漂移作为地质学发展中一个革命性的学说由德国气家魏格纳(A.Wegener,18801930)提出,魏格纳在挪威海岸看到北冰洋的大冰块漂向大西洋,从中得到启发,他认为地壳中,硅铝层组成的大陆块就像冰块那样漂浮在硅镁层上漂移。,7、海岸带是海洋和陆地的分界线,但不是一条简单的海水和陆地的接触线,而是波浪和潮汐有显著作用的沿岸地带,是海洋和陆地相互作用、相互接触的地带。海岸带的宽度可从几十米至几十公里,可分为陆上岸带、潮间带和水下岸坡带等三部分。8、海洋地球化学研究海洋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含量、分布、存在状态,转移和通量的学科称为海洋地球化学。元素和化合物主要指溶解物质,如NaCl和CaCO3等;溶解气体,如CO2,O2等;微量元素,如Sr、Ba和Pb等,还有有机物质,放射性核素和悬浮物质等。,9、三角洲河流携带丰富的泥沙,在河口区入海,由于河面拓宽、流速降低和坡度变缓,会以河口为顶点,向海堆积起平缓的三角形和扇形地,称为三角洲。10、珊瑚礁是以珊瑚的骨骼为主要骨架,辅以其他造礁生物、伴礁生物和粘结生物,构成一个能抵御风浪侵袭的生物堆积。珊瑚礁既具有生物的特征,受生物生长规律控制,又是一个地质体。,11、海底热液矿床是由海底热液成矿作用形成的块状硫化物、多金属软泥和多金属沉积物,它富含Cu、Pb、Zn、Au、Ag、Mn、Fe等多种金属元素,产于水深15003000m,高热流区的洋在脊,海底裂谷带和弧后边缘海盆的构成带内。12、多金属结核亦称锰结核、铁锰结核、锰矿球是一种富含多种金属元素,主要由铁锰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组成的“球状”沉积物。多金属结核由核心和壳层两部分组成。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深海区。,二、填空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我国开发和利用海洋的原则为:维护海洋权益原则、统筹规划与协调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科技先导原则、积极参与国际海洋开发事务的原则。2、海水有三种物理状态,即固态海冰、液态海水和气态海雾,全球量最大的仍为液态海水,为13.71082,固态海冰主要集中在南极洲和北冰洋等高纬度区。3、海雾的形成有一定条件,海水蒸发使空气中的水蒸气达到饱和状态便会出现海雾。4、海水的盐度、温度和密度是研究海水物理、化学过程的基本参数,海洋中所发生的许多现象和过程与它们的分布与变化规律对海洋环境有重大影响。,5、盐度是海水含盐量的标度。海水是复杂的溶液,其中含氯、钠等80多种元素,它们形成无机盐类的总和称为该海水的盐度。在海洋垂向上,表层或上层盐度高,随着深度的增加,盐度将逐渐降低。6、目前海水的盐度是34.7%,它们主要由1-3周期中Na、K、Mg、CI、S和I等元素组成,海水中这些元素的丰度很高。7、海水动力有三种基本形式,即波浪,潮汐和海流,这也是海洋动力的基本要素,海水在不息的运动中,蕴藏着丰富的无污染可再生海洋能源,有待人们去开发、利用。8、潮波由潮汐作用形成的海洋表面的波动,它的主要特点是周期长,一般最小为12h,最大不超过24h。,9、由于底摩擦作用,随着水深不断变浅,波峰处水质点的进速度将大于波谷处水质点向后运动速度,这样水质点运动的椭圆轨迹将受到破坏,当水深等于波高1.3倍时,波浪将发生倾倒,形成破浪。10、在天体(月球、太阳)的作用下,海洋表面海水周期性的起伏或涨落运动,称这为潮汐。它与波浪运动一样,又可称为潮波,但其周期长,可达1224h。11、月球、太阳和其他天体对地球表面上单位质量物体的引力和对地心单位质量物体的引力之差,称为引潮力。据万有引力定律。太阳的质量虽然比月球大,但它离地球远,太阳引潮力只有月球的46%,月球引潮力是太阳的2.17倍,其他更小天体对地球引潮力则忽略不计。上述表明,不同地点、不同时间潮汐现象是不同的,地形也有影响。中国海既有半日潮和全日潮,又有混合潮,潮差小的只有几十厘米,大的近10m(钱塘江口)。,12、生物在海洋中的生存和繁衍,不仅谱写了地球上生物演化史的重要部分,而且是海洋沉积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深海钻探技术发展后,人类首次在海底以下深逾750m的沉积物中,发现仍有微生物的存在,这一激动人心的发现为利用钻探技术研究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指明了方向。对洋底深处微生物的进一步采样必将取得更多的意想不到的成果。在洋底之下一个意想不到的深度、温度和压力的环境中,存在一个巨大的微生物群落聚居地,构成深部生物圈,无论对生物学科本身和对海洋沉积生物的意义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发现。,13、对海洋沉积生物学说来,这些微生物不仅是沉积物质的组分,而且对沉积物中有机质向烃的转化过程中,微生物质起的作用都是目前人们急需了解的。人们还预见,这一新的、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生命形态的采样和研究将为生物工程带来新的思路和材料。14、70年代末期(19771979年),美国深潜器“阿尔文”号对加阿帕戈斯群岛附近的深海热泉调查发现,热泉附近由于水温高,富有硫化氢和硫酸盐,因而有特殊的深海热泉生态生物群组,以滤食性动物为主。,15、大洋地壳与大陆地壳不同,大洋地壳显得厚度薄、质地致密和年轻,与大陆地壳厚度大、比重较小和古老形成鲜明对比,大洋地壳缺乏大陆地壳拥有的硅铝层,表明全球地壳的不均一性和正在经历着不同的地质演化阶段。16、目前,许多学者认为,上地幔对流是岩石圈运动驱动力的热源,同时使地球产生磁场。,17、目前人们都把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分为三阶段,前两阶段是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它们为板块构造学说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了解这两个阶段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18、海陆的起源一书,书中从海陆地形轮廓、大西洋两岸大陆的地质、古生物和古气候等特征方面进行了论述。证明在古生代末期以前,地球上的大陆曾经是一个统一的、巨大的陆块,称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位于地球的南极附近,在其周围量个辽阔的大洋称为泛大洋。后来,特别是中生代末期,在天体引潮力和地球自转离心力作用下,联合古陆开始分裂成欧亚、北美、南美、非洲、澳洲和南极等六个大陆块在泛大洋中漂移这样分离出来的大陆块逐渐漂移到目前的位置,其间形成了大西洋和印度洋,原泛大洋缩小成目前的太平洋。,19、岛弧与海沟 由海沟与岛弧平行排列构成的地壳活动带的构造-地貌体系,分布于聚敛型板块活动边缘,主要在太平洋板块边缘。它的形成往往与俯冲带关系密切,当大洋板块沿着海沟向下俯冲时,随着深度的增大,局部洋壳会出现熔融,由此产生的岩浆上涌陆壳边缘,形成钙-碱性火山弧形带。20、双变质带,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在板块接触地带会出现两个变质带;高压低温带和高温低压质带,它们分布在弧沟间隙两侧成对出现,又称双变质带。,21、现在对全球变化的理解,一般指更为广义的内容,除臭氧层的损耗、大气中氧化作用的减弱和全球气候变暖等三个方面外,还包括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土地利用格局与环境质量的改变(水资源污染、荒漠化、森林退化等)、人口的急剧增长等。22、当今的全球变化中,气候变暖是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它将导致海面的升高,这是海洋地质学科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气候变暖是海面变化的重要因素。,23、海面又称海平面,即海拔高度的起点,由验潮站以每小时的潮位记录,再由长期平均值得来,作为测量地区高程系统的基准面,目前全球高程基准面,目前全球高程基准面未统一,我国于1956年规定以青岛平均海面为僵统一的高程起算面,又称“黄海基准面”,我国的海拔高度和海底深度都是从这一基准面起算的。24、对造成地球全球变暖的基本机理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主要还是温室效应造成的,其基本原因是由于人类的活动过量地排放了CO2和CH4,其次是尘埃等。,25、虽然海面高程以每小时潮位记录的长期平均值得来,但海面仍在不断变化,随着潮汐涨落、昼夜温差和季节气候等变化,海面都会产生变化,平均在一年之中,海面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称为年较差,我国渤海年较差达6070cm,黄海为3550cm。26、海面还有一种变化是随气候、冰期和温室效应等有关因素变化而变化的,这些因素变化具有全球性效应,因而属全球变化范畴,目前把这类变化看成是对人类的灾害,如造成海面上升,它将形成沿海地区的盐污染,加强对海岸、港埠的侵蚀作用,增加风暴潮和洪水泛滥等。,27、海面变化无论对深海和浅海沉积都有一定影响,如更新世冰期海水盐度比间冰期要高1%,当冰体融化时,冰融水汇入海中,在间冰期高海面时,出现表层水盐度较低而下层水盐度高的稳定结构,这样的变化有可能造成海底沉积中出现氧化的页岩和未经氧化、富含有机质的页岩相交替,因而,黑色页岩就与高海面海进有关,氧化作用就与低海面有关。28、我国有海岸线长18 400km,岛屿6 500个,岛岸线长32 000km,我国海岸带处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等区,气候宜人,港口不冻,有丰富的资源和能源,海岸类型多种多样,有砂质海岸、淤泥质海岸、侵蚀海岸(基岩海岸)、三角洲海岸、沙堤-泻湖型海岸、生物贝壳堤海岸、珊瑚礁海岸和红树林海岸等,具有建设海岸综合经济的优良环境,开发和研究内容十分丰富。,29、海岸带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是当前世界各沿海国家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海岸带是海陆交互作用和人类活动响应最第三的地带,河口三角洲滩涂是工、农业可利用的最好地段,是拓展城市空间和耕地的土地后备资源。海岸带湿地最富生物多样性景观,是生态服务价值最高的系统,它不仅是鸟类的重要栖息地,还是许多底栖生物、鱼类、虾和蟹等繁衍和育幼场所,以盐沼植被为代表的生物类群具有交货水质、调节气候的生态服务功能。因而,在对海岸带资源进行开发的同时,不能忽视对湿地和潮滩等海岸带生物资源的维护和保育,实现科学发展观要求遵循“保护中利用”的原则,协调好对海岸带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当前国内外海岸带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课题。,30、目前,海岸带研究工作有三大趋势:(1)研究方法趋向多学科交叉;(2)研究重点趋向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相关的重大问题;(3)研究手段趋向高新技术和信息化。31、塑造海岸带的动力因素主要是波浪、潮汐和海流,其次为河流作用、生物作用和风等作用。32、在峻峭的岩壁岸,波浪带着砂砾拍击岩岸,形成海蚀穴、海蚀洞、海蚀壁垄和海蚀崖等,成为海面位置的历史见证,在潮间带和潮下带,波浪搬运泥砂塑造海滩和潮坪的平衡剖面。33、生物海岸较奇特,常见有热带、亚热带区的珊瑚礁海岸,或称岸礁,如我国海南岛沿岸较发育的礁岸,另有红树林海岸,我国广西北海市南盘江河口两岸,红树林十分发育。珊瑚礁发育在无径流入海、陆源碎屑少的海岸区,多为生物砂海岸,红树林多发育于河口或淡化泻湖岸区,此外还有贝壳堤海岸,亦为砂质海岸。,34、早在1881年,意大利学者P.Cornaglia发现在水下岸坡上,泥在浅水波的作用下,作往反动,在水下岸坡上,可以找到这样一点,波浪携带泥沙向岸运动的距离加上重力作用的斜坡上使泥沙运动的距离,即泥沙在浅水波作用下,垂直岸上线来回运动一周期后,仍然回到原来位置,这一位置被Cornaglia称为中立点,把岸坡上的中立点连接起来,便称为中立线。35、冲积物流从海湾的湾口流向湾顶,由于进入湾后流速降低,使冲积物流容量变小,强度加大,在强度大于容量处,冲积物流达到饱和状态,在湾中一定部位发育沙嘴,当沙嘴与对岸连接起来,形成沙坝,分隔出湾中泻湖,在沙坝的外侧,又可形成新的沙嘴,发育为新沙坝,分隔出新的泻湖,前期形成的泻湖可能会成为沼泽。,36、海洋中除溶有CO2外,还有其他气体成分,如氮、氧、惰性气体和人类生产过程中释放到大气中的气体成分,在海洋中的化学过程、生物过程、地质过程和放射性核素衰变过程中,也会生产一些气体,如一氧化碳、甲烷、氢、硫化氢、氧化亚氮、氦和氡等。这些气体在海洋中的含量、分布、来源、在海洋与大气的界面上的通量及其变化等都有一定规律。,37、海水中的溶解氧是海洋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它来源于大气和海洋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它的含量和在海洋中的分布受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的控制。如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和海水中营养盐,而制造有机体和释放氧,在无光环境里,通过呼吸作用使一些有机体被氧化,消耗氧而释放CO2。38、可见真光层海水中氧的消耗,可从浮游值物的光合作用得充补充。海水中的氧除提供生物生存外,富氧的海水中,形成氧化环境,使水集中一些变价元素处于氧化状态,而在缺氧海水中,海水的怕羞化还原电位降低,形成还原环境,使一些变价元素处于还原状态,如铀在富氧海水中易溶的UO2(OH)3形态存在,缺氧水中,则易生成二氧化铀而沉淀。,39、海水中含量大于1/L的元素和成分有11种,即Na、Mg2+、Ca2+、K+、Sr2+等五种阳离子,Cl-、SO2-、HCO3-、Br-、F-等五种阴离子和硼酸分子(H3BO3)等11种,占海水中所有溶解物质的99.9%,由于海水中含盐量稳定和海水的运动,使各成分充分混合,这些溶解成分的组分有近似的恒比关系。海水是多组分、多相的复杂体系,其中还有大量含量小于1/L的元素,占海水所溶物质总量的0.1%,这些元素为微量元素,它们存在于海水的一切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之中,并参与海洋环境各相界面,包括海水-河水、海水-大气、海水-海底沉积物、海水-悬浮颗粒、海水-生物体等界面的交换过程。在这些过程中,微量元素的化学反应是复杂的,它们从环境输入海水体系的速率和输出到环境中去的速率相当,但不同微量元素有不同的输入或输出的速率和途径,微量元素在海水中还有区域分布和垂直分布,它们有一定的存大形式。而且不断通过各相界面迁移。,40、微量元素在海水中的分布及其变化,受其来源和海洋中各过程的影响,这些过程包括各种化学过程、物理过程、生物过程、地质过程和人类活动等。其中主要因素是生物过程、吸附过程、海气交换过程和热液过程等。41、存在于海水中的有机物,广义地讲,包括所有海洋生物,小至甲烷分子,但从海洋地球化学角度来说,主要指海洋生物的代谢物、分解物、残骸和碎屑等,它们是海洋中的,还有一部分在陆地上的生物和人类活动形成的。从环境角度看,其中有一部分属污染有机物。一般从其在海水中的存在形式来分,可分为三类;溶解有机物(DOM);颗粒有机物(POM);挥发性有机物(VOM)。通常以孔径为 0.45pm的玻璃纤维滤膜过滤海水,滤下薄膜的有机物为溶解有机物,留在滤膜上的为颗粒有机物。,42、海洋中的放射性核素包括天然的和人工的两种,前者包括铀系、锕,铀系和钍系等天然三大放射系的元素在核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核素以及地球同时形成并独立存在的长寿命放射性核素;后者是20世纪以来由于人类利用原子能而产生的放射性核素。43、三角洲的沉积物中有丰富的有机质含量,在河口区快速堆积下来,古代三角洲区中,这些富含有机质的沉积层被新的沉积层覆盖,有机质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向烃转化。形成丰富的油、气资源储集在有利油气储集的圈团构造和砂岩体中,在而古代三角洲区又是石油和天然气的资源区。目前世界上如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区、尼日尔河三角洲区、中国珠江口三角洲区等都是发现了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资源。,44、三角洲的发育要有一定的环境和条件,首先,河流要搬运大量的沉积物作为建造三角洲的物源,同时海水动力波、潮、流为较弱的河口区,否则河流搬运来的大量泥沙将被海洋水动力带走。我国钱塘江径流量大,携带泥沙量小,是我国的强潮区,因而钱塘江口没有三角洲发育,世界径流量第一的亚马逊河,携带泥沙量小,我国黑龙江径流量很大,携带泥沙量小,它们的河口都未建造三角洲,仅在河口外较深处发育有水下扇形堆积体。45、稳定大陆边缘又称为被动大陆边缘,大西洋型大陆边缘、离散大陆边缘和拖曳大陆边缘等。稳定大陆边缘的构造活动比较稳定,地形宽缓,从滨外浅海至洋底,可划分为大陆架、大架坡和大陆隆三个单元。大陆架与陆地毗连,地形宽阔而平。,46、活动大陆边缘又称太平洋型大陆边缘、收敛大陆边缘和主动大陆边缘,组成有大陆架、大陆坡,而大陆隆不发育,代之为海沟一岛弧体系以及海沟一岛弧向侧的边缘海盆,由于岛弧中火山、地震活动较频繁,这类大陆边缘又称为活动边缘,主要分布于环太平洋区。47、现代海洋中,形成碳酸盐沉积占优势的海域,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这些陆架区陆源硅质碎屑沉积物相对较少;二是生物生产量高,或生物活动的间接副产品多,如球粒、鲕粒等多。这两个优势对该海区的海水温度、盐度、水深、区域海流、底质、透光性与浑浊度等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48、最早是达尔文(1851)根据他的“礁基沉降说”将珊瑚礁分为岸礁、堡礁和环礁三类,代表礁基沉降的三个阶段。这一分类,易于分辨,目前仍补充广泛使用。,49、一般认为,大洋沉积物中,CaCO3含量大于65%为钙质软泥,主要组成是有孔虫软泥。主要分布在世界大洋热带和亚热带深海的边缘部分。50、由陆源黏土和粉砂组成的大洋最深部沉积物为大洋黏土(Pelagic Clay)。其中黏土矿物占50%70%,含有一定量的长石、石英、角闪石和辉石等造岩矿物。,51、大洋沉积物中,硅质生物遗骸大于30%,硅质与钙质生物遗骸大于50%的沉积物,称为硅质软泥。52、距今6 500万年前,各种证据证明发生过一次彗星撞击地球的事件,是灾害性的,使恐龙等大型爬行动物灭绝,这一事件的重要证据是从深海钻探中发现的。,53、事件(event)是指使环境发生急剧、短暂变革的自然现象或人为现象,它与稳定、正常环境交替出现,构成环境的演化。54、事件是突发性的、稀有的、发生在短暂时间内、影响广大地区的自然现象或人为现象。事件的主要特征是它的规模、影响范围和瞬时性,首先是它的规模的事件必将导致环境发生根本的变化,以致引起突变,一个事件持续的时间,必须大大短于与它相间的稳定状态的时间,时间长短难于规定,但必须是瞬时的。目前对事件分为两类,一类为地外事件,另一类为地内事件;地内事件又分为全球事件、区域事件和地方事件。55、陨击坑内有大量的角砾岩可作聚集石油和天然气的储层,这是陨击坑能储聚石油和天然气的基本条件,如果有丰富的油、气来源和良好的盖层,便能形成油气藏或油气田。,56、海洋缺氧事件(Oceanic Anoxic Event)的英文缩写是OAE。1976年,Schlanger和Jenkyns在“Geology”杂志上首次对碳异常富集的地层,含意不大准确地地称之为“黑色贡岩”,并指这是一种大洋缺氧环境(OAE)在形成的沉积。环境和地质学上多了一个新的概念OAE,在烃源岩和渔业方面具有的经济效应而得到广泛、深入的研究。57、水体中,由于各种原因,使水中溶解氧耗损,实际上使一切氧生生物基本停止活动。也就是说,氧不能满足生物化学的需要,出现氧供不应求的地主,这一水体称缺氧水体。58、多金属结核(亦称锰结核、铁锰结核、锰矿球)是一种富含多种金属元素,主要由铁锰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组成的“球状”沉积物。多金属结核由核心和壳层两部分组成。多金属结核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深海区。59、铁锰结壳(亦称锰结壳、富钴、锰结壳、富钴结壳,多金属结壳、富钴、铁、锰结壳)是一种水化成岩成因、生长在硬质基岩上的富含锰、钴、铂等金属元素的“壳状”沉积物。,60、海底热液矿床是由海底热液成矿作用形成的块状流化物、多金属软泥和多金属沉积物,它富含苞欲放Cu、Pb、Zn、Au、Ag、Mn、Fe等多种金属元素,产于水深15003000m,高热流区的洋在脊,海底裂谷带和弧后边缘海盆的构成带内。61、按地质环境,海洋砂矿可分为滨海砂矿和浅海砂矿两大类。62、被称21世纪海洋新能源的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它的分子结构比较特殊,是在刚性等轴笼架结构六万晶体的水分子(H2O)中存在甲烷(CH4)分子。,三、简述题(共20题,每题5分,共20分),1、造礁珊瑚与虫黄藻存在怎样的相互关系?虫黄藻遍布珊瑚全身及腔肠中,虫黄藻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和排放出大量氧气,提供给造礁珊瑚吸收,同时造礁珊瑚排放出CO2和排泄物被共生的虫黄藻所吸收。虫黄藻还有一种特殊的功能,就是能使珊瑚具有五彩缤纷的颜色,珊瑚虫本身也含有一定的色素,不同种类的珊瑚有不同色素,如苍珊瑚为蓝色,笙珊瑚为红色等,但色彩比较单调。珊瑚荧光色素对虫黄藻有重在的保护功能,使虫黄藻免受温度及光胁迫的影响。虫黄藻的种类和数量不同,珊瑚的颜色不同,深浅也不同,因而使珊瑚体色变得五彩缤纷。,2、大洋底部的沉积物性质和沉积作用的研究的意义。为大洋形成及其环境演化、全球气候变化、海底矿产资源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信息,特别是1968年以来所开展的一系列大洋区的钻探计划,为大洋沉积研究提供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基础资料,推动了整个海洋学科的发展。,3、大洋沉积物的来源。陆源碎屑海洋生物,主要是微体钙质生物和硅质生物。海底风化产物海底火山物质宇宙物质,包括陨石和宇宙尘埃。,4、海洋给人类带来那些难以抵御的自然灾害?令人恐惧的海啸、巨浪和风暴潮,卷走了人类无数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海面上升,海水入侵,赤潮、浊流和海底滑坡等都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威胁和灾害。因些在全面开发海洋事业的进程中,我们必须识别它们并采取防御措施。,5、如何理解海水是巨大的“液体矿床”?海洋是未来社会物质生产的重要原料基地。在地球上已发现的百余种元素中,有80余种在海洋在存在,其中能够提取的有60余种。此外,已经探明,海底还富集着大量固体矿床,包括多金属结核、铁锰结壳、热液,估计贮量约有3万亿吨。还有海底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四、论述题(任选一题,25分),1、论述保护珊瑚礁的意义。2、如何综合利用海岸带?,1、论述保护珊瑚礁的意义。,珊瑚礁的定义以珊瑚骨骼为主骨架,辅以其他造礁及喜礁生物的骨骼或壳体所构成的钙质堆积体。珊瑚礁是石珊瑚目的动物形成的一种结构。这个结构可以大到影响其周围环境的物理和生态条件。,在深海和浅海中均有珊瑚礁存在。它们是成千上万的由碳酸钙组成的珊瑚虫的骨骼在数百年至数千年的生长过程中形成的。,珊瑚礁为许多动植物提供了生活环境,其中包括蠕虫、软体动物、海绵、棘皮动物和甲壳动物。此外珊瑚礁还是大洋带的鱼类的幼鱼生长地。,珊瑚礁的主体是由珊瑚虫组成的。珊瑚虫是海洋中的一种腔肠动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海水中的钙和二氧化碳,然后分泌出石灰石,变为自己生存的外壳。每一个单体的珊瑚虫只有米粒那样大小,它们一群一群地聚居在一起,一代代地新陈代谢,生长繁衍,同时不断分泌出石灰石,并粘合在一起。这些石灰石经过以后的压实、石化,形成岛屿和礁石,也就是所谓的珊瑚礁。,珊瑚从古生代初期开始繁衍,一直延续至今。珊瑚属种多,演化快,常成为划分地层的依据。造礁珊瑚对环境要求严格,只生长于热带、亚热带浅海中,而且随着纬度升高,其属种减少,生长率变慢,因而又可作为判断古气候、古地理的重要标志。某些属种的造礁珊瑚,每年会象树木年轮那样留下生长线,因而可将其当作“生物钟”。寒武纪期间年生长线为424412条,奥陶纪为412402条,泥盆纪为410385条,石炭纪为390条左右,三叠纪 381条左右,现代为365条左右,这是地球自转速度变慢的有力证据。,分类世界上珊瑚礁多见于南北纬30之间的海域中,尤以太平洋中、西部为多。按形态划分有:裾礁(岸礁)、堡礁、环礁、桌礁及一些过渡类型。据估计全世界珊瑚礁连同珊瑚岛面积共有1000万平方公里。珊瑚礁生长速度一般为每年2.5厘米左右。有些珊瑚礁厚度很大,系因珊瑚礁生长发育过程中礁基不断下沉或海面不断上升所致。,保护意义(1)珊瑚礁与地壳运动有关。正常情况下,珊瑚礁形成于低潮线以下50米以浅的海域,高出海面者无疑是地壳上升或海平面下降的反映;反之,50米以深或覆盖在平顶海山上的巨厚珊瑚礁灰岩,则标志该处地壳下沉。根据珊瑚礁灰岩的产状、厚度和分布等特点,还可以了解地壳运动的性质和特点。地槽区因地壳活动频繁,升降幅度也大,常常会形成巨厚而结构复杂的珊瑚礁灰岩;地台区地壳较稳定,升降幅度不大,通常形成厚度不大、结构较简单的珊瑚礁体;地台活化区由于地壳活动性大,个别地段甚至为较深的地堑和海湾,因而可形成较厚的珊瑚礁沉积。,地质时期珊瑚的生长北界不同,在晚侏罗世北界自英国经德国南部、阿尔卑斯山以北、高加索直到帕米尔一带。以后,北界逐渐南移,到第四纪才与现代大体一致。这可能是气候变迁和大陆漂移的结果。,(2)珊瑚礁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礁灰岩是多孔隙岩类,渗透性好,有机质丰度高,是油气良好的生储层。目前已发现和开采的礁型大油田有十多个,可采储量50多亿吨。礁型气田也是高产的。大型油气田多产于古代的堡礁中。珊瑚礁及其泻湖沉积层中,还有煤炭、铝土矿、锰矿、磷矿。礁体粗碎屑中发现铜、铅、锌等多金属层控矿床。,(3)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珊瑚灰岩可作为烧制石灰、水泥的良好原料。有潮汐通道与外海沟通的环礁泻湖,可辟为船舶的天然避风港。珊瑚礁灰岩覆盖的平顶海山,可作为水下实验的优良基地。,(4)千姿百态的珊瑚可作为装饰工艺品。五彩缤纷的礁栖热带鱼类可供人们观赏。(5)有些珊瑚被用作药材。(6)礁区具有丰富的渔业、水产资源。(7)不少礁区已开辟为旅游场所。,2、如何综合利用海岸带?,海岸带定义:海洋和陆地相互作用的地带。即由海洋向陆地的过渡地带。范围从激浪能够作用到的海滩或岩滩开始,向海延伸至最大波浪可以作用到的临界深度处(1/最大波长)。,现代海岸带包括现代海水运动对于海岸作用的最上限及其邻近的陆地,以及海水对于潮下带岸坡剖面冲淤变化所影响的范围。海岸带作为第一海洋经济区,其生态系具有复合性、边缘性和活跃性的特征。陆海两类经济荟萃,生产力内外双向辐射,因此成为社会经济地域中的“黄金地带”。,海岸带中的滨海带被称为“海洋第一经济带”。由3个基本单元组成:海岸。平均高潮线以上的沿岸陆地部分,通常称潮上带;潮间带。介于平均高潮线与平均低潮线之间;水下岸坡。平均低潮线以下的浅水部分,一般称潮下线。古海岸带则是已脱离波浪活动影响的沿岸陆地部分。此外,海岸带还包括河口和港湾。,中国在进行海岸带调查时,规定调查范围为:由海岸线向陆方向延伸10公里左右,向海至水深1015米等深线处;在河口地区,向陆延伸至潮区界,向海方向延至浑水线或淡水舌。世界海岸线全长44104km,它是陆地和海洋的分界线。由于潮位变化和风引起的增水-减水作用,海岸线是变动的,水位升高便被淹没、水位降低便露出的狭长地带即是海岸带。海岸带是临海国家宝贵的国土资源,是海洋开发、经济发展的基地,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纽带,地位十分重要。,海岸带面临的压力,1.人口增长与城市化 2.海平面上升与海岸侵蚀 3.淡水资源紧缺与水环境恶化 4.渔业资源退化,海岸带基本特征,1.海岸带是资源最丰富的地带 2.海岸带是区位优势最明显的地带 3.海岸带是生态脆弱、灾害较多的地带,海岸分类,1.根据海岸动态可分为堆积海岸和侵蚀性海岸,2.根据地质构造划分为上升海岸和下降海岸;3.根据海岸组成物质的性质,可把海岸分为:基岩海岸、砂砾质海岸、平原海岸、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综合利用政府通过制定计划和法规,综合管理和安排海岸带各种资源开发和空间利用的布局、比重和次序,从而既能保护资源和环境,又能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1)海岸带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建造港口,发展海运事业。目前世界各国共有2300多个海港,国际贸易货运量99通过这些港口,其中年吞吐量在100万吨以上的约有200个。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海港数量和吞吐量迅速增加。,(2)海岸带往往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海涂。利用海涂发展水产养殖业为沿海各国所重视。现在世界海洋养殖业年产鱼类约50万吨,海藻栽培年产 130万吨。一些海岸带由于河流挟带泥沙入海,每年海涂都有自然增长。如中国的大河每年入海泥沙达20余亿吨,大部分沉积在河口海岸,一些岸段的岸线每年向外延伸数十至数百米。许多海洋国家还围海造地,扩充海岸带土地资源。荷兰从13世纪开始围垦海涂,至今总面积达7100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中国从唐代(618907)已开始较大规模的围垦,1949年以来共围垦了800余万亩。,海岸河口水域饵料丰富,是大量鱼类生长和孵化的场所,海岸带的渔业生产在海洋捕捞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如美国海洋渔业生产有70是在海岸带进行的。(3)在海岸带开辟盐场提取海盐,是人类食盐的主要来源。海盐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此外,一些工业发达国家从海水中提取碘、钠、镁、溴等重要元素和铀、锶等稀有元素,发展工业生产(见海洋资源化学)。,(4)开发利用海岸带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是目前世界上正在发展的重要产业。(5)海岸带还蕴藏有大量可供开采的煤、铁、钨、锡、砂砾矿以及稀有元素矿物金红石、金、金刚石等(见海底矿产资源)。(6)海岸带蕴藏有潮汐能、盐差能、波浪能等可再生海洋能。据初步计算,全世界海洋潮汐能约10亿千瓦,主要集中在浅海区。中国沿海潮汐能蕴藏量约 1亿千瓦(见海洋能利用)。(7)海岸带在水利建设和国防建设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并且是建立海滨和海上旅游、疗养区的场所。,应当注意的问题由于海岸带具有各方面开发利用的价值,而不同的开发利用目的之间往往相互牵制甚至发生矛盾。长期以来大多是由各地区、各经济部门进行单目标开发利用,以致某些资源遭到破坏或污染环境。例如,海岸工程建成后,海岸动力因素发生变化,可能引起新的工程技术问题;水流、滩涂的演变也会对鱼类洄游和贝类生长发育条件产生影响;采油和排污工程有污染环境的危险,并对稀有动植物、珍贵文物、名胜、古迹和游览胜地产生影响,等等。各国在这方面均有不少经验教训。如埃及阿斯旺水坝的修建使入海口海岸迅速蚀退,沙丘体阻塞溯河性鱼虾洄游通道,仅沙丁鱼减产每年即损失几百万美元。,要加强对海岸带开发的管理,将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灾害防治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国家要制定政策,规范在沿海地区的各种开发活动。海岸带综合治理要以改善环境为中心。要从海岸带的物质平衡出发,制定海陆协调的国家发展战略,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陆地上正在进行的一系列大型工程可能导致海岸带泥沙补给量的减少,并导致海岸带物质平衡的破坏,使部分海岸带发生蚀退。海岸带蚀退并非无法抵御的灾难,只要应对得当,未始不能化害为利。在一般情况下,要尽量保持海岸带的稳定。,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类型海岸带的开发模式。我国海岸带有着不同的类型,所处的地质环境各异,各有利弊和长短。应当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兴利除弊,扬长避短,建立各具特色的海岸带开发模式。要将海岸带的综合治理与内陆开发计划结合起来,因地制宜,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海岸带经济。,但是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明确提出了海岸带的综合利用问题。许多沿海国家开始采取措施,对海岸带实行综合管理和开发,已取得成果。例如,荷兰于1953年开始进行的“三角洲计划(The Delta Project)”,完成后能防止高潮洪水灾害,改善鹿特丹港和安特卫普港的航运条件,并使莱茵河下游两侧河网完善,形成的淡水湖能确保工业和生活用水,还可以开辟新的游览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