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介绍PPT课件.ppt
5/30/2023,1,我国古代现存的第一部历史文献尚书,南通大学文学院 主讲教师:崔荣华,(一),5/30/2023,2,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尚书的体例和内容。2、了解今古文尚书的流变。3、把握尚书史料价值和史学地位。4、了解尚书的主要注释与研究。5、掌握选文牧誓的基本内容、主要词语和特殊句法。,5/30/2023,3,【知识点】,1、今文尚书、古文尚书、伪古文尚书。2、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3、牧野之战的时间与过程。4、有关历法、官职、民族、军队等方面的内容。5、重要词语和特殊句式。,5/30/2023,4,【重点、难点】,1、重点:尚书的体例特点和史学地位。2、难点:尚书复杂的演变和原文的释读。,5/30/2023,5,尚书介绍,一、关于尚书的命名(1)伏生把尚书理解为“上古时代的书”。伪孔安国古文尚书传大序说:“济南伏生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2)“尚”表示崇尚尊重。东汉大经学家郑玄在书赞中说:“孔子尊而命之曰尚书。”,5/30/2023,6,一、关于尚书的命名,(3)“尚”理解为“君王”、“君尚”,由于尚书中基本上谈论的是君王诰命及相关的政治活动,故曰尚书。(4)尚书璇玑钤说:“尚者上也,上天垂文,以布节度,如天行也。”(5)王充论衡正说篇说:“尚书者,以为上古帝王之书,或以为上所为,下所书。”,5/30/2023,7,一、关于尚书的命名,尚书最初只叫书,尚书的称呼据考证是从汉代才开始的。对尚书的命名是有不同解释的。上述各家之言,不无道理。大体上我们可以说,尚书是上古时代记载帝王言行的书籍。,5/30/2023,8,二、尚书的内容与性质,1、尚书分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大部分,记事上起于传说中的尧舜时代,下迄春秋中期的秦缪公,大约记载了我国从原始社会末期到春秋中叶的历史内容。2、尚书是现存史书中最古老的历史文献记录,主要记录古代帝王的言论。全书分典、谟、训、诰、誓、命六种体例,分别记述历代典故、治国谋略、君主诏令、臣僚奏议以及誓词和宣言。,5/30/2023,9,二、尚书的内容与性质,3、尚书保存的文献中,包括周代真文献和半真文献,商代半真文献,周代造的虞夏假文献。这些都是我们研究中国古史所必不可少的史籍。4、尚书还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在儒家“五经”中地位最尊,既是帝王的政治教科书,又是封建士大夫必读必遵的“大经大法”,影响着两千年来的中国历史。,5/30/2023,10,三、尚书的流传演变,1、伏生所传的今文尚书2、孔壁所出的古文尚书3、梅赜所献的伪古文尚书,5/30/2023,11,史记儒林传,“伏生者,济南人也。故秦博士。孝文帝时,欲求能治尚书者,天下无有。乃闻伏生能治,欲召之。是时伏生年九十余,老不能行。于是乃诏太常使掌故晁错往受之。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其后兵大起,流亡。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齐、鲁之间。学者由是颇能言尚书,诸山东大师无不涉尚书以教矣。”,5/30/2023,12,尚书壁中本,“古文尚书者,出孔子壁中。汉武末,鲁共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孔安国者,孔子后也。悉得其书,以考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汉书艺文志,5/30/2023,13,其它的汉代尚书本,1、河间献王本尚书,约在汉景帝时期。见汉书景十三王传。2、张霸“百两本”尚书。汉成帝时,作伪高手张霸向朝廷献上他所捏造的一百零两篇的尚书。见汉书儒林传。3、杜林漆书古文尚书。东汉杜林于西州(今甘肃)得漆书古文尚书。见后汉书杜林传,5/30/2023,14,伪古文尚书的来源:,晋书:“晋太保公郑冲以古文授扶风苏愉,愉字休预;预授天水梁柳,字洪季,即(皇甫)谧之外弟也;季授城阳臧曹,字彦始;始授郡守子汝南梅赜,字仲真,又为预章内史,遂于前晋奏上其书,而施行焉。”此段记载被多数学者否认。作伪者是皇甫谧、梅赜、王肃、还是孔安国,至今为止,尚无定论。,5/30/2023,15,四、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汉代尊崇儒学,而先秦的经籍,经过秦始皇焚书和项羽火烧咸阳,损毁殆尽。由於经书散亡,文帝时,由老师宿儒凭记忆口授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定,即所谓“今文经”。至汉武帝末期,鲁恭王在曲阜孔子宅壁中,发现了用古文字体写的孝经和逸礼等,所以称为“古文经”。其内容也与今文经有异,因此,汉代的儒学便分成了“今文经学派”和“古文经学派”。,5/30/2023,16,今文经学派,1、今文经学的神学化。汉代今文经学受战国以来邹衍等人所倡导的阴阳五行学说影响较为明显。对儒家原本较为平实的宗法思想和伦理观念进行了神学化的改造。往往牵强附会,妄加穿凿,洪范五行可谓其典型代表。2、今文经学繁琐而空疏的治学方法。重视阐述六经的微言大义,因而在治学上注重章句,着力于挖掘、阐释经典中的深刻含义。但往往对尚书一知半解,望文生义,主观臆断,使简单问题复杂化,以至离题万里,十分繁琐。,5/30/2023,17,今文经学派,3、今文经学派恪守师法家法,抱残守缺,党同妒异。刘歆让太常博士书曰:“欲抱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专已守残,党同门,妒道真。”清皮锡瑞经学历史曰:“汉人最重师法,师之所传,弟子所受,一字毋敢出入,背师说即不用。”,5/30/2023,18,古文经学派,古文经学家把六经当作历史,因而在治学上重文字训诂和名物制度的阐释,反对今文经学派为现实政治所用的学风,不取神学化的经学和充满妖妄灾异的谶纬之学,倡导考证训诂、追根问底、探求经文原意。这两个学派在後来不断地相互竞逐,最後到了东汉末年郑玄兼融今、古经学之长,两派界线才归於泯灭,汉代经学也是日後各代儒家学理传承的重要奠基时期。,5/30/2023,19,五、尚书的价值,1.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的正统观。2.是研究上古社会极为重要的原始资料。3.在体例和编纂方法上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1)它是纪事本末体的萌芽。(2)它是我国编年史的开端。(3)它为后世书志开了先例。,5/30/2023,20,六、尚书注本,(1)孔颖达的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以南朝以来流行的各种义疏为基础,恪守“疏不破注”的准则,把刘炫、刘焯等人的著作综合起来并作了时代性的发挥。(2)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万有文库本)。采輯漢魏隋唐舊註,兼取清代學者王鳴盛、江聲、段玉裁等的研究成果,是尚書註釋本較完備的一種。,5/30/2023,21,(3)江灏等人的今古文尚书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此书以题解、注释、译文三种形式对尚书原文作了较为详细的解说。(4)王定璋的尚书之谜,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此书对尚书的版本、篇目、流传、辨疑、文本等内容作了通俗易懂的说明,可谓初入门者的辅导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