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乳酸产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目录第一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6一、 聚乳酸行业发展概况6二、 乳酸的特性及应用10第二章 市场预测12一、 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12二、 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21第三章 项目基本情况32一、 项目概述32二、 项目提出的理由34三、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35四、 资金筹措方案35五、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35六、 原辅材料及设备36七、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36八、 环境影响36九、 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37十、 研究范围38十一、 研究结论38十二、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39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39第四章 项目投资主体概况41一、 公司基本信息41二、 公司简介41三、 公司竞争优势42四、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44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44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44五、 核心人员介绍45六、 经营宗旨46七、 公司发展规划46第五章 建设方案与产品规划49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49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49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50第六章 SWOT分析说明51一、 优势分析(S)51二、 劣势分析(W)53三、 机会分析(O)53四、 威胁分析(T)54第七章 发展规划60一、 公司发展规划60二、 保障措施61第八章 运营模式64一、 公司经营宗旨64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64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65四、 财务会计制度68第九章 法人治理74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74二、 董事81三、 高级管理人员86四、 监事88第十章 安全生产90一、 编制依据90二、 防范措施93三、 预期效果评价97第十一章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98一、 人力资源配置98劳动定员一览表98二、 员工技能培训98第十二章 项目规划进度101一、 项目进度安排101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101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102第十三章 原辅材料供应及成品管理103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103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103第十四章 项目投资分析104一、 投资估算的编制说明104二、 建设投资估算104建设投资估算表106三、 建设期利息106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07四、 流动资金108流动资金估算表108五、 项目总投资109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09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10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11第十五章 经济效益113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13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13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14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15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16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18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18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20三、 偿债能力分析121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22第十六章 项目综合评价说明124本报告为模板参考范文,不作为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产业背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风险评估等内容基于公开信息;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基于行业研究模型。本报告可用于学习交流或模板参考应用。第一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一、 聚乳酸行业发展概况1、聚乳酸的特性和生产方式聚乳酸系乳酸单体经脱水缩聚所形成的高分子聚合物,是一种典型的合成类可完全生物降解材料,由于其具有可靠的生物安全性、生物可降解性、环境友好性、良好的力学性能及易于加工成形等优点,在生物医用高分子、纺织行业、农用地膜和包装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聚乳酸的自降解以水解为主要形式,通常不需要特殊水解酶,降解产物可参加体内循环,最终以二氧化碳和水的形式排出体外,对环境不产生污染。聚乳酸属脂肪族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其力学性能主要受其结晶度的影响,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苯乙烯(PS)等性能相当,可有效替代石油基高分子材料。聚乳酸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可采用注塑、热塑、挤出成型、吹膜成型、发泡成型等方式加工。由乳酸单体聚合生产聚乳酸的技术经过数十年发展,目前其工业化生产技术已经日益成熟。聚乳酸的生产方法可分为以乳酸单体直接脱水缩聚的一步法,以及先将乳酸脱水生成丙交酯、再开环聚合制得聚乳酸的二步法。目前世界上生产高品质大分子量聚乳酸均采用两步法。聚乳酸(PLA)属于生物基塑料中的一种,根据欧洲生物塑料协会(EuropeanBioplastics)定义,生物基塑料是一类生物基、可生物降解或两者兼而有之的具有不同特性的创新型材料,包括聚乳酸(PLA)、聚羟基烷酸酯(PH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淀粉共混物(PSM),生物基聚乙烯(PE)、生物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生物基聚酰胺(PA)、生物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聚己内酯(PCL)。近些年,随着改性及共混技术的发展,生物基塑料在硬度、力学强度、耐热性、透明度等性能指标方面已接近传统石油基塑料,同时由于生物基塑料凭借原材料的可再生性、生产使用过程中的低碳排放,以及部分材料废弃后的可生物降解性等优势,已在许多领域开始替代传统石油基塑料。2、聚乳酸的主要应用(1)聚乳酸在塑料行业的应用利用聚乳酸成型的生物基塑料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家电及电子产品外壳,可生物降解的医疗植入物,罐、杯、瓶和包装材料等。聚乳酸塑料的力学特点类似于传统的塑料材料,如聚苯乙烯(P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乳酸塑料可以利用已有的石化塑料工厂生产,而不需要进一步大规模的工业投资。传统塑料废弃物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填埋、焚烧和回收利用,然而这三种方法都不能很好的解决环境问题。塑料填埋后破坏了土壤的透气性、阻碍水分流动,导致植物发育不良,减产。早在2013年,据中国科学报报道在新疆、甘肃一些地方,长期累积的废旧地膜每亩高达20公斤,相当于在土地中铺了5层塑料膜,土壤地膜残留使农作物减产10%20%。一些塑料本身的聚酯成分和其中辅助材料的存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剧毒物质二恶英就是其中一种。我国塑料垃圾主要来自农用地膜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次性包装材料,回收利用难度大、成本高,塑料回收利用的工业化发展也有较大不足。聚乳酸为可生物降解材料,降解的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分解的中间产物乳酸对人体无害,且其生产所使用的原料为可再生资源,因此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国引起广泛关注和支持,并已较大规模投产与投放市场。(2)聚乳酸在纤维行业的应用聚乳酸纤维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能,如比PET亲水性好、悬垂性、舒适性和手感好、回弹性好、较好的卷曲性和卷曲持久性、收缩率可以控制;强度高、抗紫外稳定性好、比PET密度小、可以用分散性染料染色、成型加工性好、热粘结温度可以控制、结晶熔融温度可以在120170范围内变化、可燃性低、发烟量小等。这些特性刺激了聚乳酸纤维在纤维和非织造布领域的应用,并且聚乳酸纤维可以制成圆截面的单丝或复丝、三叶形截面的丙纶膨体长丝(BCF,可用于织造地毯和毛毡)、卷曲或非卷曲的短纤维、双组份纤维、纺粘非织造布和熔喷非织造布等,这使聚乳酸纤维在服装市场、家用及装饰市场、非织造布市场、双组份纤维领域有重要的用途。(3)聚乳酸在医药行业的应用聚乳酸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和抑菌性能。近年来聚乳酸应用于医药工业比例增加,尤其是L-聚乳酸对人体有高度安全性,并可被组织吸收。在植入生物体后,不但有足够的初始力学强度,而且在降解过程中,降解速率还应与组织细胞的生长速率相适应,以保持合适的力学强度。所以,需要根据医学上不同的要求制备不同分子量的聚乳酸,因为聚乳酸的结晶度和其分子量有直接的关系。此外,还可通过自增强技术改善聚乳酸高分子的晶体结构,以提高聚乳酸材料的力学性能。聚乳酸作为医用生物材料,无毒性是其应用中优先考虑的因素:聚乳酸材料植入生物体后,对生物体无毒副作用,而且具有防粘连、诱导骨生长及逐步降解、吸收等优良特性。目前国内外聚乳酸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研究与开发方兴未艾,新的用途不断被开发出来,聚乳酸已经成为目前医药领域中应用最广泛和最有前景的高分子材料。二、 乳酸的特性及应用1、乳酸的特性乳酸又称2-羟基丙酸,是自然界中最为广泛存在的羟基酸,于1780年被瑞典科学家Scheele首次发现。乳酸是自然界最小的手性分子,以两种立体异构体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即左旋型L-乳酸和右旋型D-乳酸,L-乳酸和D-乳酸等比例混合即为消旋的DL-型乳酸。纯品乳酸为无色液体,工业品为无色到浅黄色液体。无气味,具有吸湿性。相对密度1.2060(25/4)。L-乳酸和D-乳酸熔点均为53,DL-型乳酸熔点为16.8;沸点为122(2kPa)。乳酸能与水、乙醇、甘油混溶,水溶液呈酸性,酸度系数=3.85。乳酸具有一般有机酸的性质,其盐类可溶于水。乳酸能与多数醇生成酯,也可以与有机酸、酸酐、酰氯等反应生成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乳酸加热时可发生缩聚反应生成丙交酯或线型聚酯。2、乳酸及其衍生物的用途作为一种历史悠久且重要的有机酸,乳酸及其盐类等衍生物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饲料、化工等传统应用领域;而乳酸通过缩聚反应生成的聚乳酸作为近些年出现的一种环保绿色的新型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在纺织、塑料、包装、农用地膜、现代医药、3D打印等新兴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第二章 市场预测一、 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1、有利因素(1)环保立法有利于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近些年来,为遏制“白色污染”,世界各国及地方政府纷纷加大环保立法,限制或禁止不可降解石油基塑料袋、包装容器等的使用。2007年3月,美国旧金山市限令超市、药店等零售商分别在6个月和1年内停止使用化工塑料袋。日本于2007年4月修订了容器包装循环利用法,要求超市、便利店制定削减购物袋、包装纸用量的目标并向政府报告削减成绩。巴西自2008年起,以各地自行立法的形式逐步禁止不可降解塑料袋的使用。澳大利亚规定自2008年底开始,超级市场将分阶段停止使用塑料购物袋。法国自2010年元旦起,在全国范围内禁用不可生物降解塑料袋。意大利于2011年1月1日起,开始禁止使用聚乙烯塑料购物袋。阿联酋规定自2013年1月1日期,所有在阿联酋生产的塑料袋必须是可降解材料制成。西班牙从2018年1月1日起,开始全国性禁止免费提供污染型可降解塑料袋。2018年10月24日,欧洲议会通过了一项涵盖范围宽广的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提案,到2021年欧盟将禁止使用有替代品的一次性塑料产品。我国政府在2007年12月发布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规定自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且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2015年4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国家鼓励科研、生产单位研究、生产易回收利用、易处置或者在环境中可降解的薄膜覆盖物和商品包装物;使用农用薄膜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回收利用等措施,防止或者减少农用薄膜对环境的污染。吉林省发布吉林省禁止生产销售和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塑料餐具规定,自2015年1月1日起全省范围内禁止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餐具。江苏省发布江苏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并自2016年1月1日起实施,要求自条例实施一年后,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不得销售、无偿或者变相无偿提供不可降解的塑料购物袋。2018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全面禁止在海南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加快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应用。2020年1月,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目标明确到2022年,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推广;到2025年,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多元共治体系基本形成,替代产品开发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通过环保立法来限制或禁止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或地方政府的共识,也将有利于推动乳酸及聚乳酸行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2)人们环保意识已大幅提高传统石油基塑料制备的一次性包装材料使用完毕后多被废弃,由于较难降解,给生态环境治理造成了很大难度。由此造成的“白色污染”问题受到了各国人们的广泛关注。据2017年11月出版的科学期刊报道,每年全球有超过800万吨塑料垃圾被遗弃到海洋中;而塑料制品由于其廉价、质轻、用途广泛的特性,预计未来20年全球塑料制品产量将增加一倍,但是其中仅有14%被回收利用,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至2050年海洋中塑料垃圾重量将超过鱼类重量。2017年6月召开的首届“联合国海洋大会”通过了行动呼吁,与会各国承诺保护海洋并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将就预防和减少海洋污染、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加强可持续渔业管理等采取紧急行动。2017年1月,联合利华承诺至2025年其所有产品的塑料包装达到完全可重复使用、可回收利用或可降解。2018年1月,可口可乐宣布到2030年实现公司所用包装的100%等量回收和再利用,计划在包装原料中再生材料的平均使用比例能够达到50%。2018年6月,麦当劳宣布英国和爱尔兰分店从当年9月起,将把所有塑料吸管换成纸制吸管;宜家宣布将在2020年前逐步淘汰所有一次性塑料制品。2018年7月,星巴克宣布将在2020年之前,在全球28,000家门店停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吸管。随着近些年公民素质的提高和政府的引导宣传,我国公民的环保意识也得到了大幅提高。2014年,尼尔森公司发布一份关于全球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的影响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69%的中国消费者更愿意为具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和环保产品买单。2017年6月,京东物流联合九大品牌商共同发起“青流计划”:在供货端,实现80%商品包装耗材可回收;在用户端,实现50%以上的塑料包装使用生物降解材料制作。2018年4月,全国首个外卖送餐盒团体标准在上海发布,在餐具标准中推广使用纸质餐具,在送餐袋标准中,提供了纸袋、可降解袋、纺织品袋三种选项以替代传统的塑料袋。2018年5月,阿里巴巴启动了绿色物流2020计划:到2020年天猫直送全部把快递袋升级为环保袋;淘宝和闲鱼的上门取件服务,环保快递袋覆盖全国200个城市。塑料制品对全球环境的污染促使人们意识到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也为未来以聚乳酸为代表的生物基材料替代传统石油基塑料提供了发展机遇。(3)新领域市场需求快速增长聚乳酸系乳酸所形成的聚合物,是完全可降解的绿色环保材料,在包装、医药、纺织、日用品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近些年快递、外卖行业的快速发展,相应对包装材料的需求也快速增长。根据国家邮政局数据,自2014年开始,我国快递业务量的规模已经连续5年位居世界第一,超过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总和,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快递大国;2018年我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507.1亿件,同比增长26.6%。另据美团点评研究院发布的2017外卖发展研究报告,2017年我国在线外卖市场规模预计达2,046亿元,增长率23%;在线订餐用户规模将达到3亿人,同比增长18%;2017年1-10月总体外卖订单量同比增长173%。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预计未来以快递、外卖为代表的包装行业对绿色环保型包装材料的需求将快速增长。在医疗领域方面,聚乳酸作为一种具有优良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已经成为目前医药领域中应用最广泛和最有前景的高分子材料,可用制造药物缓释载体、骨骼固定材料、手术缝合线、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此外,由于医疗行业对无菌制剂和原料药生产要求越来越高,加之医疗废弃物处置的环保要求,使用安全、可降解材料代替传统石油基材料作为医疗耗材的需求越来越强。日用品领域,聚乳酸由于其生物安全性远远胜过其他石油基和传统塑料材料,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逐渐提升,利用密胺树脂制作的餐具将会逐渐被更具有生物安全性的材料例如聚乳酸等所取代。综上,预计未来几年国内聚乳酸市场需求将保持20%-30%的增长速度。(4)国家产业政策的有力支持乳酸及其衍生产品的生产,是利用现代微生物发酵技术、有机合成技术等高新技术对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制造出为人类生产、生活所需的生物及环境友好型产品。根据国务院2016年11月发布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及国家发改委2017年1月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 录,乳酸及聚乳酸等产品涉及生物及新材料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国家政策加快培育和发展的产业。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2017年2月)、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意见(2017年9月)、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年1月)、关于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2018年12月)及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2019年2月)等有关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高质量发展、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主产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系列政策措施。(5)技术进步推动行业进一步发展过去十余年,乳酸行业的生产、提纯技术越来越成熟,其中乳酸的发酵工艺和分离技术的成熟有效提高了制备乳酸的效率和乳酸的纯度,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而在聚乳酸领域的技术成熟一方面降低了聚乳酸的生产成本,推动了聚乳酸实现工业化生产;另一方面,通过聚乳酸与其他材料进行共混改性,成功的提升了聚乳酸材料的性能,使其力学强度、耐热性、韧性等性能得到提升,增强了对传统石油基塑料材料的替代性。行业技术的日益成熟,提升了乳酸及聚乳酸的产品质量、性能,降低了产品成本,拓展了应用领域,促进了食品、医药、快递包装、餐饮饭盒、农用地膜等行业对相应产品的需求,为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得益于政府部门环保立法对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的限制或禁止,以及对生物经济的政策支持,同时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消费者和用户对可持续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生物塑料行业不断努力开发具有更好替代性的创新材料,预计包括聚乳酸在内的全球生物基塑料产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期。2、不利因素(1)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发酵法生产乳酸的原料目前主要为玉米,尤其是L-乳酸大多数通过发酵法合成,因此玉米价格是影响行业内企业成本高低的主要因素。玉米价格高低对行业内企业成本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玉米价格由于受气候、种植面积、其他行业需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价格较易出现波动,以郑州市场玉米(新国标二等)收购价为例,2017年一季度收购价持续下跌到1,581.58元/吨,二季度略有回升,收购单价为1,618.00元/吨,三四季度有缓幅上升趋势;2018年一季度价格持续上升,二季度至四季度保持平稳趋势;2019年第一季度价格基本稳定在1,860.00元/吨,2019年第二季度价格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并在八月底最高攀升至1,970.00元/吨,2019年第四季度价格呈下降趋势,截至2019年12月底价格维持在1,890.00元/吨左右。玉米市场价格的波动一方面对行业内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势必会对企业的生产成本造成直接冲击,并进而会影响到行业内企业的利润水平。其次,由于近些年国家对玉米进口实施配额管制,导致国内外玉米深加工企业在玉米采购成本上存在较大差异,以美国2号黄玉米FOB价与国内郑州市场玉米(新国标二等)收购价进行比较,2017年至2019年,后者平均价格比前者分别高46.28%、66.04%和55.67%。国内企业的玉米采购成本普遍较高,与国外竞争对手相比在原材料成本上处于劣势,不利于境内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2)国家产业政策的变化目前玉米已成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我国玉米产量达2.61亿吨,在粮食产量中位居第一。玉米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我国消费需求增长最快、用途最广、产业链条最长的谷物,是食品原料、畜禽饲料和工业原料三位一体的基础性作物。玉米消费中用于食品、饲料和工业原料的比例分别约为10%、60%和30%,因此若玉米工业用量出现大幅增加,则可能会带动肉类和粮食价格的上升。近些年,随着我国玉米产量连创新高,2015年5月,国家发改委颁布关于玉米深加工项目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办产业20151017号),决定将玉米深加工项目由国家发改委核准调整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发改委备案,在充分保证饲料工业、食品加工和农业生产用粮需求的前期下,适度放松了对玉米深加工项目的管制。2017年4月,国家发改委结合玉米市场供求形势以及玉米深加工行业发展情况,决定进一步放松对玉米深加工项目的管制,玉米深加工项目建设的备案按照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73号)的规定,按照属地原则实行备案管理。尽管国家对玉米深加工投资项目的管制近些年呈放松趋势,但不排除未来会根据玉米供需情况对相关政策进行调整,若未来政府关于玉米深加工的产业政策重新收紧,则可能会对行业发展造成一定影响。(3)生物可降解材料行业的相关法规政策尚待完善一次性购物袋等塑料制品已成为造成全球“白色污染”的主要因素,据联合国统计,塑料占海洋所有污染物的90%,立法禁止使用塑料袋是应对“白色污染”的官方举措。尽管世界各国近些年纷纷出台各种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措施,但执行效果仍差强人意,全球聚乙烯、聚丙烯制品的消费量仍保持持续稳定增长趋势。我国政府在2008年6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限塑政策,禁止包括超市、商场在内的所有商品零售商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但我国目前实行的以商品零售商为收费主体,有偿使用塑料袋的限塑政策由于缺乏税收的强制性,导致其执行效果存在显著差异,限塑政策在农贸市场执行力度较弱。目前,国内仅有吉林、江苏、海南出台了全面的禁塑令,为进一步增强人们环保意识,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广使用可生物降解塑料,尚需政府继续加强环境立法及强化后续政策支持力度。二、 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1、有利因素(1)环保立法有利于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近些年来,为遏制“白色污染”,世界各国及地方政府纷纷加大环保立法,限制或禁止不可降解石油基塑料袋、包装容器等的使用。2007年3月,美国旧金山市限令超市、药店等零售商分别在6个月和1年内停止使用化工塑料袋。日本于2007年4月修订了容器包装循环利用法,要求超市、便利店制定削减购物袋、包装纸用量的目标并向政府报告削减成绩。巴西自2008年起,以各地自行立法的形式逐步禁止不可降解塑料袋的使用。澳大利亚规定自2008年底开始,超级市场将分阶段停止使用塑料购物袋。法国自2010年元旦起,在全国范围内禁用不可生物降解塑料袋。意大利于2011年1月1日起,开始禁止使用聚乙烯塑料购物袋。阿联酋规定自2013年1月1日期,所有在阿联酋生产的塑料袋必须是可降解材料制成。西班牙从2018年1月1日起,开始全国性禁止免费提供污染型可降解塑料袋。2018年10月24日,欧洲议会通过了一项涵盖范围宽广的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提案,到2021年欧盟将禁止使用有替代品的一次性塑料产品。我国政府在2007年12月发布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规定自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且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2015年4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国家鼓励科研、生产单位研究、生产易回收利用、易处置或者在环境中可降解的薄膜覆盖物和商品包装物;使用农用薄膜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回收利用等措施,防止或者减少农用薄膜对环境的污染。吉林省发布吉林省禁止生产销售和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塑料餐具规定,自2015年1月1日起全省范围内禁止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餐具。江苏省发布江苏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并自2016年1月1日起实施,要求自条例实施一年后,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不得销售、无偿或者变相无偿提供不可降解的塑料购物袋。2018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全面禁止在海南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加快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应用。2020年1月,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目标明确到2022年,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推广;到2025年,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多元共治体系基本形成,替代产品开发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通过环保立法来限制或禁止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或地方政府的共识,也将有利于推动乳酸及聚乳酸行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2)人们环保意识已大幅提高传统石油基塑料制备的一次性包装材料使用完毕后多被废弃,由于较难降解,给生态环境治理造成了很大难度。由此造成的“白色污染”问题受到了各国人们的广泛关注。据2017年11月出版的科学期刊报道,每年全球有超过800万吨塑料垃圾被遗弃到海洋中;而塑料制品由于其廉价、质轻、用途广泛的特性,预计未来20年全球塑料制品产量将增加一倍,但是其中仅有14%被回收利用,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至2050年海洋中塑料垃圾重量将超过鱼类重量。2017年6月召开的首届“联合国海洋大会”通过了行动呼吁,与会各国承诺保护海洋并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将就预防和减少海洋污染、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加强可持续渔业管理等采取紧急行动。2017年1月,联合利华承诺至2025年其所有产品的塑料包装达到完全可重复使用、可回收利用或可降解。2018年1月,可口可乐宣布到2030年实现公司所用包装的100%等量回收和再利用,计划在包装原料中再生材料的平均使用比例能够达到50%。2018年6月,麦当劳宣布英国和爱尔兰分店从当年9月起,将把所有塑料吸管换成纸制吸管;宜家宣布将在2020年前逐步淘汰所有一次性塑料制品。2018年7月,星巴克宣布将在2020年之前,在全球28,000家门店停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吸管。随着近些年公民素质的提高和政府的引导宣传,我国公民的环保意识也得到了大幅提高。2014年,尼尔森公司发布一份关于全球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的影响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69%的中国消费者更愿意为具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和环保产品买单。2017年6月,京东物流联合九大品牌商共同发起“青流计划”:在供货端,实现80%商品包装耗材可回收;在用户端,实现50%以上的塑料包装使用生物降解材料制作。2018年4月,全国首个外卖送餐盒团体标准在上海发布,在餐具标准中推广使用纸质餐具,在送餐袋标准中,提供了纸袋、可降解袋、纺织品袋三种选项以替代传统的塑料袋。2018年5月,阿里巴巴启动了绿色物流2020计划:到2020年天猫直送全部把快递袋升级为环保袋;淘宝和闲鱼的上门取件服务,环保快递袋覆盖全国200个城市。塑料制品对全球环境的污染促使人们意识到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也为未来以聚乳酸为代表的生物基材料替代传统石油基塑料提供了发展机遇。(3)新领域市场需求快速增长聚乳酸系乳酸所形成的聚合物,是完全可降解的绿色环保材料,在包装、医药、纺织、日用品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近些年快递、外卖行业的快速发展,相应对包装材料的需求也快速增长。根据国家邮政局数据,自2014年开始,我国快递业务量的规模已经连续5年位居世界第一,超过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总和,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快递大国;2018年我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507.1亿件,同比增长26.6%。另据美团点评研究院发布的2017外卖发展研究报告,2017年我国在线外卖市场规模预计达2,046亿元,增长率23%;在线订餐用户规模将达到3亿人,同比增长18%;2017年1-10月总体外卖订单量同比增长173%。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预计未来以快递、外卖为代表的包装行业对绿色环保型包装材料的需求将快速增长。在医疗领域方面,聚乳酸作为一种具有优良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已经成为目前医药领域中应用最广泛和最有前景的高分子材料,可用制造药物缓释载体、骨骼固定材料、手术缝合线、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此外,由于医疗行业对无菌制剂和原料药生产要求越来越高,加之医疗废弃物处置的环保要求,使用安全、可降解材料代替传统石油基材料作为医疗耗材的需求越来越强。日用品领域,聚乳酸由于其生物安全性远远胜过其他石油基和传统塑料材料,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逐渐提升,利用密胺树脂制作的餐具将会逐渐被更具有生物安全性的材料例如聚乳酸等所取代。综上,预计未来几年国内聚乳酸市场需求将保持20%-30%的增长速度。(4)国家产业政策的有力支持乳酸及其衍生产品的生产,是利用现代微生物发酵技术、有机合成技术等高新技术对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制造出为人类生产、生活所需的生物及环境友好型产品。根据国务院2016年11月发布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及国家发改委2017年1月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 录,乳酸及聚乳酸等产品涉及生物及新材料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国家政策加快培育和发展的产业。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2017年2月)、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意见(2017年9月)、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年1月)、关于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2018年12月)及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2019年2月)等有关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高质量发展、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主产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系列政策措施。(5)技术进步推动行业进一步发展过去十余年,乳酸行业的生产、提纯技术越来越成熟,其中乳酸的发酵工艺和分离技术的成熟有效提高了制备乳酸的效率和乳酸的纯度,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而在聚乳酸领域的技术成熟一方面降低了聚乳酸的生产成本,推动了聚乳酸实现工业化生产;另一方面,通过聚乳酸与其他材料进行共混改性,成功的提升了聚乳酸材料的性能,使其力学强度、耐热性、韧性等性能得到提升,增强了对传统石油基塑料材料的替代性。行业技术的日益成熟,提升了乳酸及聚乳酸的产品质量、性能,降低了产品成本,拓展了应用领域,促进了食品、医药、快递包装、餐饮饭盒、农用地膜等行业对相应产品的需求,为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得益于政府部门环保立法对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的限制或禁止,以及对生物经济的政策支持,同时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消费者和用户对可持续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生物塑料行业不断努力开发具有更好替代性的创新材料,预计包括聚乳酸在内的全球生物基塑料产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期。2、不利因素(1)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发酵法生产乳酸的原料目前主要为玉米,尤其是L-乳酸大多数通过发酵法合成,因此玉米价格是影响行业内企业成本高低的主要因素。玉米价格高低对行业内企业成本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玉米价格由于受气候、种植面积、其他行业需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价格较易出现波动,以郑州市场玉米(新国标二等)收购价为例,2017年一季度收购价持续下跌到1,581.58元/吨,二季度略有回升,收购单价为1,618.00元/吨,三四季度有缓幅上升趋势;2018年一季度价格持续上升,二季度至四季度保持平稳趋势;2019年第一季度价格基本稳定在1,860.00元/吨,2019年第二季度价格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并在八月底最高攀升至1,970.00元/吨,2019年第四季度价格呈下降趋势,截至2019年12月底价格维持在1,890.00元/吨左右。玉米市场价格的波动一方面对行业内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势必会对企业的生产成本造成直接冲击,并进而会影响到行业内企业的利润水平。其次,由于近些年国家对玉米进口实施配额管制,导致国内外玉米深加工企业在玉米采购成本上存在较大差异,以美国2号黄玉米FOB价与国内郑州市场玉米(新国标二等)收购价进行比较,2017年至2019年,后者平均价格比前者分别高46.28%、66.04%和55.67%。国内企业的玉米采购成本普遍较高,与国外竞争对手相比在原材料成本上处于劣势,不利于境内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2)国家产业政策的变化目前玉米已成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我国玉米产量达2.61亿吨,在粮食产量中位居第一。玉米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我国消费需求增长最快、用途最广、产业链条最长的谷物,是食品原料、畜禽饲料和工业原料三位一体的基础性作物。玉米消费中用于食品、饲料和工业原料的比例分别约为10%、60%和30%,因此若玉米工业用量出现大幅增加,则可能会带动肉类和粮食价格的上升。近些年,随着我国玉米产量连创新高,2015年5月,国家发改委颁布关于玉米深加工项目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办产业20151017号),决定将玉米深加工项目由国家发改委核准调整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发改委备案,在充分保证饲料工业、食品加工和农业生产用粮需求的前期下,适度放松了对玉米深加工项目的管制。2017年4月,国家发改委结合玉米市场供求形势以及玉米深加工行业发展情况,决定进一步放松对玉米深加工项目的管制,玉米深加工项目建设的备案按照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73号)的规定,按照属地原则实行备案管理。尽管国家对玉米深加工投资项目的管制近些年呈放松趋势,但不排除未来会根据玉米供需情况对相关政策进行调整,若未来政府关于玉米深加工的产业政策重新收紧,则可能会对行业发展造成一定影响。(3)生物可降解材料行业的相关法规政策尚待完善一次性购物袋等塑料制品已成为造成全球“白色污染”的主要因素,据联合国统计,塑料占海洋所有污染物的90%,立法禁止使用塑料袋是应对“白色污染”的官方举措。尽管世界各国近些年纷纷出台各种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措施,但执行效果仍差强人意,全球聚乙烯、聚丙烯制品的消费量仍保持持续稳定增长趋势。我国政府在2008年6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限塑政策,禁止包括超市、商场在内的所有商品零售商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但我国目前实行的以商品零售商为收费主体,有偿使用塑料袋的限塑政策由于缺乏税收的强制性,导致其执行效果存在显著差异,限塑政策在农贸市场执行力度较弱。目前,国内仅有吉林、江苏、海南出台了全面的禁塑令,为进一步增强人们环保意识,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广使用可生物降解塑料,尚需政府继续加强环境立法及强化后续政策支持力度。第三章 项目基本情况一、 项目概述(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宁波乳酸产品项目2、承办单位名称:xx集团有限公司3、项目性质:技术改造4、项目建设地点:xx(待定)5、项目联系人:孟xx(二)主办单位基本情况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从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