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苏轼.ppt
第三章 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他的家庭富有文学传统,祖父苏序好读书,善作诗。父亲苏洵是古文名家,曾对苏轼和其弟苏辙悉心指导。母亲程氏有知识且深明大义,曾为幼年的苏轼讲述后汉书范滂传,以古代志士的事迹勉励儿子砥砺名节。“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一、苏轼的生平、思想和文学主张 人格与心态:问汝平生功业,黃州惠州儋州儒、道、禅的融合,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A、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B、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C、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苏轼的人生智慧:平常心,文学史长河中的观照先贤屈原:生命境遇隐者陶潜:人生心态天才李白:天才禀赋诗圣杜甫:生活态度,苏轼的文学主张:(一)内容方面,提出“达意”说。“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自评文)(二)语言方面,讲究“辞达”文采。(三)文章风格,崇尚自然。,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二、苏轼的散文宋李塗文章精义:韩如潮,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海。明宋濂文原:(古文)自秦以下莫盛于宋,宋之文莫盛于苏氏(轼)。苏轼擅长写议论文,包括史论和政论,如贾谊论、教战守策杂说、书札、序跋等议论文,更能体现其成就,如日喻、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叙事记游之文,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如石钟山记、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赤壁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谢量移汝州表 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惊魂未定,梦游缧绁之中。憔悴非人,章狂失志。妻孥之所窃笑,亲友至于绝交。疾病连年,人皆相传为已死;饥寒并日,臣亦自厌其馀生。,三、苏轼的诗(一)社会政治诗。如吴中田妇叹、荔枝叹等。(二)写景咏物诗。如饮湖上初晴后雨、游金山寺等。(三)题画诗。如惠崇春江晚景。(四)理趣诗。如题西林壁。,“理趣”:宋诗“以议论为诗”,讲究“理趣”。由于理学和禅学的盛行,使大量理语与禅语入诗,“以议论为诗”变得令人生厌。刘克庄竹溪诗话批评说:“要皆经义策论之有韵者尔,非诗也。”故而“以议论为诗”必须讲究议论与叙事、抒情的结合,讲究短小精悍,发人深省。沈德潜清诗别裁:“诗不能离理,然贵有理趣,不贵下理语。”说诗晬语:“议论须带情韵以行,勿近伧父面目耳。”,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璧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骞驴嘶。,苏诗特色:1、善用比喻、用典、对仗等技巧;2、写景咏物,体情抒怀,意到笔随,巨细必达;3、刚柔相济的艺术风格。,四、苏轼的词 主要成就:1、词论的建树:破除诗尊词卑的观念;提出词须“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2、对词境的开拓:柔情之词豪情之词;爱情之词性情之词3、以诗为词的手法:大量采用标题和小序的形式;大量使用典故。4、多样风格:婉约柔美;奔放豪迈而磊落。,婉约派与豪放派:宋词风格大致可分两大流派:婉约与豪放。婉约派在题材选择方面多写儿女之情,离别之思;在表达方法上多用含蓄蕴藉的方法将情思曲折表达出来;风格委婉、绮丽。从晚唐五代以温庭筠为鼻祖的“花间派”开始,后有宋代的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豪放派是由北宋词人苏轼所开创,南宋辛弃疾将其创作推向高峰。豪放词题材广泛,表现方法以铺叙、直抒为主,风格恢弘、沉郁,艺术成就颇高,对后世文学影响巨大。,江 城 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长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帐听江声。常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是古难全。但原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哀而不伤的人生悲凉之梦,苏词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乌台诗案”以后,人生命运的倏然变化使他更加真切而深刻地体会到人生的艰难和命运的变幻。他不止一次地浩叹“人生如梦”(念奴娇赤壁怀古)、“笑劳生一梦”(醉蓬莱)、“万事到头都是梦”(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世事一场大梦”(西江月)。所谓“人生如梦”,既指人生的有限短暂和命运的虚幻易变,也指命运如梦般地难以自我把握,即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词所说的“长恨此身非我有”。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增强了词境的哲理意蕴。苏轼虽深切地感到人生如梦,但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如定风波。,生命意识的表征:时间体验,1.今昔对比去年天气旧亭台/去年春恨却来时2.时空平列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