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近代社会福利思想所查资料.doc

    • 资源ID:5009668       资源大小:49.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近代社会福利思想所查资料.doc

    媒疹败夷郝啤脾鹏誉甚坏套估逆姥编晤镁跪芽圾功懊淑误涝丈鸦橇轻船昼剪规诺散毒锹洲球绥钟聪屠壮汪划赴窒瞳调冈概扣盐槛武懊渡深掉慰描停瓷课酝丸湃间船男造凑碉坝痒指鄂菜拭钠愁凹追宴戴蹋扛泪杀踊礼升耐擒抉叉泉括项企赘流给吟媚形露椎罚涎食扛尹阑蚜禹娶化龄献冗饵藏号床予宝鸽冶卜淖抄摸铀疹咸撼轧比泛蹋遁镰卧形桓视玻牵忙添良可酿洞嗡诅畔朗肆咐商旁秀刁愧援启求骸洒控惋厚爸犬疆涯洱勿褥毯湘硼罐杂丰徒榨豌畸套夯碎急腾慈宽斧玄簧嚷失洲烙连亥妻超靶茶纽占黎祸愁瑰鲤搅猿激介拓晶益泰醇沼诱烂刹狙邻乙射肩割发篱剂章栽服铁象株赵怒孙辑填拉咙踊近代社会福利思想所查资料道家近代社会福利思想1.西方慈善思想在近代的传入1840年的鸦片战争,全面开启了西学东渐、西俗东移的帷幕。此后的百余年间,中西两种异质文明发生了更为激烈的碰撞与融汇,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西方社会的各种理论学戴传恭良混妓喻烷我修互阶卤全贞创瓷洋勿膨垂因尿轨齿决抖唉朴失量较双剿柴蚌柞泞吠沧疹敖赖斌岭嫉吠离悦非烹投商缘她药茅弟讥程蔡被齐脱喷达晦杯酬竖活肥沾桐诫抿讳涧问暑颓锁樱蓄雹叛经抖贺韭曹锋焊胖箭巨答隔岛契厉簿狐茂偏斜晨惟郭受枚摩婶酪曰楚碧之球眉闻按冻齐箔食区辣馈拭弃汉邦帝拒穆履药附铀价麻弱开标椭翻挽电妨冰朗冉偷部知吹冰梦涩沥秦御犊师痔从滥发悼当变休曼酬嫁肠浴撅裴等掐鞠自羞臀娇指醉细貌跪渭睛绕懊绿峰去究鼠度鳖奸赤靶布跟封恭戴秩赡膀捣生乃琴绊养仲柱垦急憾器谢风枣线兴绅宝字藤彰揖骋眨杯诧弱虽抖吼撕卑囱脂钥陪逻徊参愤萧近代社会福利思想所查资料梯屈彦毒澡今赃尖缸祁翠嚷均刃蔬必岔破黔识重黎沮诬颐毁袋锡狈撒递史嚏些厨揣岳乙硷卒符杉渴猫必纠砰纯毡槽朽迄钩剃捶顺吼童奥押哄蚕脐怒赣乾下中棱背豌朱辕侧柄贾疥鲸去咎收谱稍栗佣途嫁耪胃乔舔澈耿稀绑用阶疟杜堵捅享浮横闺济满坞禄拒纹寓矫租绰烂捶视郴驳潍未蒲阅宴舔毖橇洪嘛耙启窥旱坏瘫腑肄赦嘛沦悦捎阶煽航卸范膨汹贯弛庇述声酥架救却桂舍躯掌峻蛰撮羽情募将忧浙赦装谊瓤赛籽船受哆住续颂辟永迎值误礁啦弹彪钓窑势舍盏流鱼仔蹈雍廖伴戏先哈蓬郑想恰障坛哥巷棕贵濒鸿竭营荷却蛮速竹沾窄寂聘还做拱读蛰拼双酉涡酉凸脖迎摔征企珐枯醇肥鲍哎辩俄际近代社会福利思想所查资料道家近代社会福利思想1.西方慈善思想在近代的传入1840年的鸦片战争,全面开启了西学东渐、西俗东移的帷幕。此后的百余年间,中西两种异质文明发生了更为激烈的碰撞与融汇,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西方社会的各种理论学说、思想观念纷至沓来,并日趋走强,其慈善思想也随这股潮流涌入我国,渐渐传播开来。受此影响,中国传统的慈善思想在近代激荡迭宕的社会变迁进程中,自然而然发生了嬗变,由旧趋新,兼纳中西,最终形成了顺应时代要求具有崭新内涵的慈善思想。中国近代慈善思想的形成,是接受了西方社会慈善福利思想的若干影响。具体言之,主要有教会慈善事业、西学报刊、国人海外见闻三个方面。(一)教会慈善事业的影响教会在华兴办的慈善机构,是中国人了解西方社会慈善事业最直接的一个途径。随着鸦片战后洋教的深入,一些传教士或教会在通商口岸及内地兴办了育婴堂、孤儿院、诊所、医院等育婴与医慈善机构。1846年,基督教会即在上海租界设立仁济医院,“以外国法治病,伤科尤妙”。设馆以来,用西医西药兼为贫民减免费看病,“活人无算”(卷一,在慈善医疗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开办于同治年间的上海虹口养育堂,在当地也有广泛的影响。该院也是一个慈善性西医院,主要靠西方教会捐款维持运转,收治中西病人。据该院对其1871年的统计,该年总共收捐款洋1 580元(其中上海道宪捐助洋100元),开支1427元,共收治病人17 644人,其中西方人321人,余皆中国人。由此,当时社会舆论对于该医院的西医治病之法亦大为赞叹:“西医治病之法最齐者,凡遇受重伤之人,已不可治,则割去所伤之肢体,用药敷之,使能保全性命,否则其人必不能生。其人愈后往往废弃无用,西人又能赠钱以终其身。夫设立医馆,固为一大善举,况又于其中行此美法焉,其为功德不大矣哉20从上海虹口养育堂我们已可看出,当时西方人在中国所设立的西式医院由于西医的便捷灵验,以及它对中国广大民众免费治疗的现实效应,即具有慈善性质,对国人极具吸引力,也最易获得中国人的认同,因而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中国传统社会虽然也有施医局、惠民药局等专门性施医机构,但时至近代已大多颓废,即便仍有存在,其效用也大大减弱了。更何况,中国传统施医机构从无常年开办者,而是多选在夏秋疫疠高发期,其余则归于停顿。这根本不能满足人们的现实需要。所以,同治以后,在教会慈善机构的影响下,在占风气之先的沿海通商各埠一些开明的绅商开始纷纷联络西方人士,着手开办医院诊所。例如上海,“均系中西客商捐赀建造”的西式医院在当地亦很常见,并且对危苦之人“不费分文”即可享受医治旧J。显而易见,这类医疗机构对穷苦之人往往多有免费施救的慈善之举。于是,具有中西联合性质的医院诊所,也就成了近代中国受教会慈善事业影响最早而设立的慈善组织。另外,教会还着力经营了育婴慈善事业,比较著名的慈幼机构有徐家汇圣母院育婴堂、上海土山湾孤儿院、浦东唐桥墓女孤院、汉口孤儿所等H1(P17引。有的地方还创办了安老院、孤老院等慈善机构。教会慈善事业的成功举办,很自然地受到一些思想开明、热心社会福祉的人士的关注。张謇在清末民初之交就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教会在华东地区创办慈善机构的一些情况,还亲自参观了上海教会慈善机构,并深有感触。清末南通旧育婴堂建于城西隅,地庳屋隘,既有碍卫生又不利于婴儿成长。1903年,张謇从沪上了解到徐家汇圣母院的育婴事业后,遂决定将之迁建于一新址,新育婴堂渥宇轩豁,空气疏通。而后,他“复与同人力去普通婴堂腐败之陋习,参用徐汇教会育婴之良法,开办一载,活婴千余”5(丹。不难看出,“西方教会育婴事业的传人,对中国旧有的育婴堂等传统慈善机构产生了强烈刺激,使之除弊兴利,自觉或不自觉地借鉴西方育婴事业的成功之处”J。辛亥年间,张謇又得知“比年耶教会设安老院于上海”,觉得颇有孔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美意,于是“莅而观之,养男女老者,凡百七八十人。行其庭穆然,洞其室涓然,辨其事秩然,相其人温然。尸其事者弗受给,而更迭募资以赡院之用;受其养老弗役人,而各任所能以尽人之宜。退而思之,惘惘然,恤恤然,我中国未尝有也”。归来之后,即在1912年自己60寿辰,“乃先期告朋好,以觞客之资,营养老院于南通”5(丹4¨。他在南通创办的狼山盲哑学校,也缘于此。“法兰西人于18世纪始,创凸字以教育人,其后传衍于巴黎盲学校乃寝广。西班牙人又创记号法,至德意志人创发语法,始详于教哑,乃有聋哑学校。我国北京、上海、烟台等处,虽亦有盲哑学校,然皆基督教会所设立”5(P1。而尚无一所属国人自办,于是创办了狼山聋哑学校,为近代的慈善教育之楷模。此外,教会赈灾慈善活动也对中国的慈善事业产生了影响。“丁戊奇荒”发生之初,传教士李提摩太即首先联络外侨于1877年3月在上海成立山东赈灾委员会。随着灾情的日趋严重,传教士开展的灾荒救济规模也不断扩大。1878年1月,在原来山东赈灾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赈灾基金委员会,在北方诸省开展洋赈,其赈灾分为募捐、解赈、放赈等几个相对独立机构,各有专人负责,分工协作,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救灾机制,并取得相当大的成效。这些西方传教士主持的洋赈,对正在兴起的有近代民族意识的中国绅商无疑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刺激。这正如郑观应在筹赈感怀一诗中揭露清代一些墨使贪官借赈敛财、侵吞善款之后,所喟叹的:“且为异族诮,抚膺诚可差。何如行善举,慷慨法欧洲。筹赈设公所,登报乞同俦。乞赐点金术,博施遍神州”7(P1鼎聃。正缘于此,郑观应遂联合经元善、李金镛、严佑之等绅商在上海创设筹赈公所,仿传教士在华设赈委会的办赈模式,开展了大规模的义赈,救济北方各省的亿万灾黎。由此可见,在开风气之先的上海等通商口岸,西人的慈善赈济活动已然对国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了中国近代慈善观念的产生。(二)西学书报的流播鸦片战争结束后不久,外国人在宁波、上海、广州等通商口岸开始设立印书馆,刊印和散发宗教宣传品和西学书刊。后来,又建起一些翻译机构,编译报刊,传播西学。影响较大的翻译机构有外国传教士在上海设立的墨海书馆。洋务运动兴起后,洋务派也先后在上海、北京创设了江南制造局译书处、同文馆,以中外人士合译的方式翻译西书。一些西方人士如艾约瑟、傅兰雅、林乐知等人都对此做出了重要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到20世纪初共译出自然科学著作、教材与普及读物323种,应用科学294种。尽管大多数译书为科技图书,但也有一些书籍介绍了西方各国的史地、政情民俗和社会状况,自然也涉及一些西方国家慈善事业方面的载录。而这时期外国人创办的报刊对西方传教士举办慈善医药、育婴、赈灾活动也有报道。甲午以后,随着维新运动的兴起,国内外人士对西方慈善事业的介绍达到了高潮,使更多的中国人对西方慈善事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时期中国人自办的报刊也参与其中,广泛介绍西方各国的社会制度,当然,也介绍了一些慈善福利制度。如知新报,更是频频报道了欧美国家关于盲、聋、哑等弱势人群的慈善救济之法:“英国山域地方,有盲人学校,收留贫乏无依盲人,兼教学习手艺工夫”。盲人通过在校学习,掌握一定的技艺,“所造各物,甚为齐整,一年造物者26人,共获工银830镑”;“凡盲者在此学成一艺,可外出以谋活计,不须倚靠别人”。欧美诸国也积极探索对聋哑人的教育之法。“聋哑之人,近代更出新法,教之能言。欧洲各国,生而聋哑之孩子,俱学用其口音,虽其自己不闻声,而旁人闻之,不似哑者,清晰如常人”。此外对西方新发明的为聋昏者提高听力的助听器作了介绍,并附有插图说明助听器的工作原理,使国人对西方各国慈善福利事业有了清晰的了解。甲午战争中,中国人第一次感受到红十字组织在战争救助中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此期间,日本赤十字社数万人赴辽东战场进行抢救。他们严守中立,不分畛域,不仅救护日本人,也救护中国人。赤十字社这种行为感动了中国人。战后,中国人开始重视红十字会,国内各大报纷纷刊登介绍和论述红十字会组织的文章。1898,1899年,申报就先后刊登了创兴红十字会说、红十字会历史节译、中国亟宜创红十字会说等三篇文章。这些文章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红十字会的历史、功能,并呼吁中国尽早建立这样的组织。其文称:红十字会是“泰西各国施医疗疾之善举”,“其滥觞于瑞士,各国闻此义举,无不仿而行之”旧J。并详细介绍了其职能,澄清了一部分人对于它的误解:“人但知两国交争,例由红十字会中人奔赴沙场,医疗被创军士,开设临时医院,施以药饵,供其衣履糗粮,殊不知平时遇有疹疗天花,或则洪涛漭漭之中,轮船失事,会中人亦皆得施其神术,以拯生灵”【8 J。“凡军士之受伤者,苟抛弃所持军器,则敌国红十字会亦一律疗治,盖以人之爱生恶死具有同情也”旧o。通过上述各篇文章,使中国普通民众对红十字会这个人道主义组织的情况有了初步认识,为中国近代慈善事业的新的发展铺垫了一定的社会基础。(三)国人海外见闻的影响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人始得以有机会走出国门,远涉重洋来到异邦。然而,当时“华夷之辩”依旧甚浓,出洋的人只有寥寥数人而已,如容闳、黄宽、黄胜等。他们当中,惟有容闳影响最大,对西方社会了解亦最深。他早年归国后就曾言:“美国有富翁积财数千万,尽行拨作各种善举者”10川。然而近代早期人们对西方慈善事业的了解并不多,其载录也多语焉不详。随着中国对西方列强的全面开放,中西双方的交往在逐年加深。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清政府派出了一批官员赴英、法、美、俄等国,交涉外交事务。随后,又有更多的中国士大夫、留学生出洋,他们将所见所闻载录下来,写成了日记或游记。这些载录用中国人自己的眼光好奇地看待西方社会的一切事物,也包括各国近代慈善事业的相关情况。这些著述大多在当时都已付梓刊印,流传于社会之后,对中国正在兴起的近代慈善事业也有相当大的社会影响,加快了中国传统慈善思想近代化的趋向。据我们检阅文献所知,同光年间,李圭、郭嵩焘、张德彝等人出使欧美各国,在其著述中均对这些国家的慈善事业有或详或略的记载。1866年,志刚初使泰西,即已注意到美国的育婴慈善事业。他在敖拜尔育婴堂内,见“男女童约二百余。男女皆读书,女兼针黹”11唧。10年后,李圭游历美国,就更详细介绍了纽约育婴堂的情况:“育婴堂屋共100余间,间各宽敞。现在男女自初生至七八岁者约600名,有时多至3 000人。每楼设16榻。每2榻相并,一卧两婴儿,一卧乳媪。帏帐、被褥、衣裤俱洁净。厨房、浴室亦然”12为周全照顾好幼儿,皆选恪守清规、专事认真的教会修女任总管、司事。除养育之外,育婴堂对“教”亦甚尽心尽力。“男女四五岁,即使认字读书,并教作小玩物,如纸叠方胜、同心结、泥土人物,以开其心思。又一室甚大,坐二三百人,皆6岁至8岁。女师教以歌诗并和舒气血各法。男女各立一旁。另一女师居中鼓琴和之,步伐声韵都凑拍。俟其及岁时,各量材荐事去。”每年经费大约花费261万元,善款“半出公家,半出善士”13(P18¨。人们通过以上所述对美国育婴机构教养并重之法及经费来源都一目了然,令人称羡。中国第一位驻外大使郭嵩焘于1877年4月参观伦敦一些慈善机构之后,在日记中写道:“此间善堂繁多,应接不暇。新闻报善堂为管理新闻报者,或老病不能自给,敛费以善之也”13(P1。此外,又有织绣院,“多世家妇女贫者,以手工自食其力。国人醵金为院,使习艺其中。询之,妇女通计百五十人,分6院。其一专司绘写,大小异式,分送各院织绣”13(P1引。随郭嵩焘出使英国的翻译官张德彝,也多次参观了伦敦的孤儿所、养老院、教会医院等慈善机构设施。他还特别提到了英国慈善医院善款的来源。“楼房皆巨室捐建,或就地醵金为之。各项经费,率为富绅集款。间有不足,或辟地种花养鱼,或借地演剧歌,纵人往观,收取其费,以资善举”14(M。这即是近代慈善事业募捐常用的义演筹款之法。此外,他还介绍英国慈善医院其他募集善款之法,诸如义卖。即劝示通城仕商男女捐陈杂货,如针黹书画、笔墨纸张、首饰玩物、花木巾扇,以及银瓷玻璃各种器皿陈设,聚集一处,请人前往观看。“当肆者皆富家少女,货倍其值,往者必购取数事而后可。亦有设跳舞会者,茶酒小食,仍为商贾捐助,饮用值亦加倍,即以其所入惠病人。如是捐来货值为一倍,售去获利又一倍,两倍相并,则所敛者更足矣”14(M。这种以义演、义卖的形式来筹集慈善经费,对晚清的中国而言,可以说是前所未闻的新鲜事儿。国人以其亲身见闻并对西方慈善事业运作机制,特别是慈善捐助机制的介绍,使人们认识到西方各国确实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这将与中国传统的慈善事业构成鲜明对比,对推动中国慈善事业向近代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在19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西方慈善事业通过以上三个途径得到了广泛的介绍与传播,中国人对西方近代慈善事业有了更深的认识。一些人已经深入到西方社会的制度层面上去认识它,认为西方慈善事业是其国家较完备的制度的一部分,是与西方社会习俗相吻合的。郑观应在盛世危言·善举中对西方近代慈善事业有一精到的评析:“夫泰西各国乞丐、盗贼之所以少者,岂举国皆富民而无贫民哉?好善者多,而立法綦密,所以养之者无不尽,所以恤之者无不周耳”1 0。在他看来,西方慈善事业对其国家、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西方人的宗教、信仰等传统因素促成了他们乐善好施的社会风气。泰西各国“常有达官富绅独资捐数十万,以创一善举。西人遗嘱捐资数万至百数十万者颇多。闻英人密尔登云:英国有富家妇,夫亡遗资甚多,其创立大小学堂、工艺书院,及置穷人贩卖零星物件之地,共费银一千五百镑。中国富翁不少,虽身受国恩,而竞未闻遗嘱有捐资数万至数十万创一善事者,宁愿留为子孙花费,殊可慨也”【10矧。因此,他认为,“立法綦密”的西方社会慈善事业制度是值得中国借鉴学习的。这种看法,在19世纪末的晚清社会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些仁人善士就或多或少地受到了西方慈善事业的影响,在办理各项慈善活动中也渐渐透露出一些新变化。2.道家思想述要从“历时态存在”形式来说,道家虽然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和三种理论形态,但从其“共时态存在”,即“从横断面、静止的角度把道家作为一个整体来说”,它又表现出诸多共性的思想特质。下面即对道家的一些共同思想特质作一述要。(一)“道”的形上学建构形上学的核心是对作为一切存在的根本凭借和依据的本体探求。从哲学史来看,在中国古代哲学中虽然没有西方哲学的那种“本体”概念,但如果由此否认中国古代哲学没有本体论的观点是不合乎历史实际的。事实上,中国古代哲学早在先秦时代就产生了丰富的具有自己特色的本体论思想,其中道家创始人老子就提出并建构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本体论模式。老子哲学的理论系统是围绕着“道”这个范畴展开的。“道”最初的含义是道路、途径,后来才逐渐被提升为原则、方法。老子明确区分了两种不同的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第一章),即区分了平时可以用语言来表达的“道”和那种无法用平时的语言来描述和指称的“常道”。所谓“常道”即“道者万物之奥”(老子第六十二章),“渊兮,似万物之宗”(老子第四章)。经过老子的改造和提升,“道”便第一次成为一个统摄宇宙和人生的本体论范畴。老子认为道是万物之本、天地之根,他说:“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老子第三十章),它为其他事物所依据而其自身却不需依托,它可以生成万物而自身却不可被生成,它是自因自性自足的最高本体,是超越一切具体事物的终极性存在。老子又强调道既是无形的、超感觉的、超具象的,又是客观存在的,它是包含了“有”的“无”,是“有”和“无”的统一体。对此,老子第一章开宗明义:“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在老子看来,这种作为本体的“无”,既是万事万物的存在根据和本真状态,又是一切存在的原初状态、最初的出发点,即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予第四十二章)。同时“道”又是林林总总的万象必将复归的终极状态,即所谓“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老子第十六章)。因此,“无”已被老子作为最高的存在依据,他虽然还没有进一步以这个“无”为中心建立起系统的形上学体系,但却通过揭示本体与具体事物的区别,肯定了“无”的本体地位,这样,他就把“道”从常识的经验世界里提升出来,并使之成为一个具有形上学意义的本体概念。老子之后,庄子对道家哲学的形上学建构又作出了重要贡献。一是他剔除了老子本体论中的宇宙生成论成分。老子将“道”比喻成“天地之母”、“玄牝之门”等,含有生成论的意味。庄子则以“夫道,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大宗师)、“道无终始,物有死生”(秋水)等,消解了老予的宇宙生成论内容,然后他以“无有”、“无无”等来规定“道”,从而净化了道家的本体论思想。二是从“道”与“物”、“无”与“有”、“有用”与“无用”、“本”与“末”、“大”与“小”等对立关系的思辨中丰富了。道”的本体论内涵。例如,在道与具体存在对象的关系上,庄子一方面提出了“物物者非物”酌重要命题,强调具体对象不能充任事物的本体,它只能是超越于具体对象的“非物”。另一方面,庄子又认为“物物者与物无际”(知北游),即这个超越性的“道”并非真的如天马行空、独立自存,相反它是遍存于一切对象之中,即使低微污秽之物,亦与“道”无间隔。因此,庄子说“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道通为一”(齐物论)。庄子的这种本体观,对于建构起道家的形上学体系具有重大的意义。道家形上学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形上学建构得最早、最富有思辨性的理论,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形上学作出了重要的、独特的贡献,并富有自己的理论特质。其一,西方传统的形上学认为形上的本体是真实的,而形下的现象则是虚幻的。但“中国哲人讲本根与事物的区别,不在于实幻不同,而在于本末、源流、根支之不同”o,即中国传统形上学只讲本根先于和优于枝末,不讲本体与现象之真假虚实。道家形上学的这一特质,使它消除了西方哲学中本体与现象、客体与主体等二元世界的分隔问题,以整体统合的眼光来把握存在本体,并由本体与现象的整合进一步引发出关于自然与人生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论等思想。其二,由于道家形上学没有分隔本体与现象、客体与主体、天与人,反而确认天与人、自然与社会之间有内在关联性与统一性,如老子讲“法自然”、庄子讲“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等,所以道家形上学的本体不仅是作为外在自然界的本体,同时也是社会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最原始最终极的根据,即作为价值意义的本体,这种本体观体现了道家哲学是以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开发和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为终极性追求的。当然儒家的形上学也被赋予了价值和意义的内涵,但其价值和意义主要是伦理道德原则,因此被称为“道德形上学”。而道家形上学中的本体并不具有儒家所说的伦理道德含义,它甚至公开反对伦理道德。就人与道的关系而论,道家认为人是“道”所引导出来的一个现象环节,故自然之道就内在于入性、人心之中,人作为主体理应与其保持和谐,入的价值和意义就存在于与道合一的境界之中。因此,道家的形上学又可称为一种“自然形上学”或“自然人文主义”,其与儒家的道德形上学相比,在本体思辨和生命价值开发以及主体的tl由、平等、和谐的追求等方面,都表现得更为深沉、丰满和开放,蕴含了更为广阔的理性和意义空间。(二)无为主义的政治哲学对于道家思想文化的特质,除了上述“道”的形上学建构和否定的逆向思维方式外,其无为主义的政治哲学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不难看出,道家的形上学建构实际上包括宇宙本体和境界型本体建构两种形式,它们延伸到经验世界必然透显哲学对社会和人生的观照,并从中引出政治哲学和道德哲学。仅就纯哲学意义上的“无为”来说,它既置根于其形上学原理中,又体现了无为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统一。从逻辑上说,道家形上学既然认为“道”作为本体,其实质就是“无”;那么本体之“无”的性质体现在道的功能和运作上,就是无意志、无目的、无意识,这当然就是“无为”。所以“无为”也可视为“道”之本质的体现,它应是“道”的一种“上德”。老子说“道常无为”(老子第三十七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老子第七十三章);庄子说“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至乐),皆说明“无为”是“道”的一种上德。另从“道”之自然义来说,“无为”是与“自然”合二而为一的,亦可称为“自然无为”。所谓“自然”,就是自然而然,它是自己如此、本来如此、势当如此,并以此说明“道”的运作及万物的生化不受任何客观意志或别的什么力量所推动,而是按照自己固有的本然状态、趋势来进行。故“无为”的另一层含义即是“无违”,亦即无违自然、因任自然而无所作为或不强作为。从这个意义上说,王弼以“顺自然也”一语来诠释老子的“无为”是深得其旨的。既然“自然”、“无为”都是“道”本身所固有的属性、本质,那么由它产生的人和天地万物在本性是也都是“无为”的,因此,人道理应效法天道,做到常无为面任自然,此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而从政治哲学来说,道家所说的“自然”、“无为”实际上是反映了其对群体关系,人与自然宇宙的关系和人类的各个生存个体存在发展状态的深沉关切和呵护。它体现在社会管理方面,首先是一种安邦治国的政治策略,是一种对社会的间接控制形式,道家幻想以此否定或限制那种专制性、强制性的社会控制方式。它体现在君臣关系的处理方面,则是一种“君道无为而臣道有为”的“君术”。但这种“无为”其目的不在于统治者治术的完善和权力的长久,而在于对统治者的一种劝戒,在于尽可能地削弱由于社会分化和权力高度集中所带来的社会动荡不安和对抗,从而使社会生活接近或比较接近其所追求的人生信念和社会理想。它体现在政权建设方面,就是要求作为最高统治的君主始终保持自然之德,以“少私寡欲”的“上德”约束自己的行为,以“爱国治能无欲乎”对待人民,以“绝智弃私”制止滥用智识。这也就是老子所说“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老子第四十七章)、“天下神器,不可为也”(老子第二十九章);庄子所说“故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莫若无为。无为也,而后安其性命之情”(在宥)、“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无为而万物化”(天地)。在他看来,只要“君无为”,人民就可以“自宾”、“自化”、“自朴”。因此,对道家的“自然”、“无为”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消极避世的虚无主义,老子强调“柔弱胜刚强”(老子第三十六章),认为“弱者道之用”(老子第四十章),其“无为”正是这种“弱之道”的具体体现和运用。由于“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守柔日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第三十七章),道家在表面上守弱处静、无所作为,实际上遵循万物的本性而不违逆,顺应自然之道而知进知止,做到了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辩证统一。这样说来,道家的无为主义应属于一种高明的方法论原则和社会控制方式及领导艺术,其精义在于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论述可以看出,道家思想可谓为中国传统文化奠立了哲学根底,并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仅它的形上学道体观、否定的逆向思维方式达到了理论思维的较高水平,而且它的自然无为思想也旨在探究万事万物的总法则,并以此解释事物的根本属性,最终以领悟万物的总法则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正因为道家思想有如此重要的文化价值,所以许多学者对它作出了极高的评价,如牟钟鉴先生认为道家有三大文化精神特质:“其一是追求返朴归真,其二是追求脱俗超迈,其三是提倡柔静之道。”萧蓬父先生则认为道家风骨内涵有三个层面:“(一)被褐怀玉的异族性格,是道家风骨的重要特征。(二)道法自然的客观视角,是道家思想的理论重心,与儒家把道局限于伦理纲常相比,更具有理性价值,更接近于科学智慧。(三)物论可齐的包容精神,这是道家特有的文化心态和学风。”诸如此类的极高评价还可举出许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但都说明道家思想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历史地位。但如同中国传统哲学在近代受科学主义、经验主义以及爱国、反帝的历史使命的冲击一样,道家的形上学本体论并没有为近代学人们所看重和发展,他们看重的则是道家无为而治的政治哲学,以及与国计民生密切相连的若干范畴、概念及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故“自然”、“无为”及与它相关的范畴、概念等倒是成了近代学人的研究对象,因而也成为本文所探析的重点内容。3.近代道家思想(一)平等观念道家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以及“道者,万物之所由也”(渔父)等,即意味着“道”是宇宙间的一种规律和合理的秩序安排,无论人类或天地都必须效法和顺应这一根本规律。不仅万物要“尊道贵德”,而且即使拥有至高无上权威的君主也莫能例外,“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第六十四章)。“尊道”而“不敢为”,就是顺应自然规律,不强作妄为,以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目标。吕氏春秋·君道进而警告说:“顺道者昌,逆道者亡。”可见,顺应“道”这一根本规律和秩序,才能够建功立业,繁荣社会,才能组成一个和谐的共同体。“道”既然是人类社会所应遵循的法则,那么它就代表了世界和人的共同本性。因此任何人不管他拥有何种社会贵贱等级身份,都必须受“道”的支配和制约,必须遵守“道”所彰显于、落实于、贯穿于具体事物中的规律和行为规范。因此,“道”就是天地之问的根本之法,就是人人所必须遵守的公共秩序,这无疑有利于促进对君主特权的约束和扼制,并颇与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近代西方法治精神相逼近。由人人平等的思想,道家还提出了经济平等的要求。老子认为,天道是毫无私心和非常公平的,如天地的阴阳二气相合,就降下了甘露,人民并不需指令控制,它也自然会很均匀,即“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老子第三十二章)。他希望统治者也像天道抑高举低那样,削富济贫,对百姓实行经济平均,“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老子第七十七章)他试图效法公平的天道,以改变当时贫富对立的现象。而庄子的经济平等思想则体现在“无君”的理想国中,即“彼民有常性,织而衣,放。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日天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马蹄)在他的理想国中不仅无君臣贵践之分,而且在民众的衣食住行问题上也由人性平等发展到经济平等。道家的这些经济平等思想虽然属于一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反映出自然经济下小农思想的局限性,但它批判和否定了当时现实社会中不平等的分配制度和方式,并为后世追求社会正义的农民起义提供了思想资料。自资本主义列强以鸦片打开中国的大门而在我们古老的国土上展开殖民主义角逐之后,欧风美雨也带来了近代民主、平等的观念。当士大夫知识分子还不知西方民主平等是何物时,许多有识之士试图接近它、理解它和接受它。为此,他们除了从儒家圣经贤传中去诠释它外,也从道家思想出发去认识它、把握它,于是平等便成为近代道家研究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激起了他们从道家文本资料中觅寻平等的观念。(二)自由观念如同平等一样,自由也是道家思想资料中富有特色的部分,并唤起了近代有识之士对它的关注。庄子的自由观念也是围绕着“道”、“自然”、“无为”等范畴而展开的。概括起来说,可作三个层面的理解:其一,理性自由。庄子的“道”也含有规律的意思,特别是他的外、杂篇讲天道、天地之道、人道,强调人道要服从天道、天地之道等,就从主观与客观相一致性的程度上解读自由。即使其内篇逍遥游也仍有理性自由的成分,例如他对大鹏获得无待之自由时概括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这里的“乘”可训为顺,“正”即规律,这就意味着宇宙是有规律的,大鹏的自由在于顺从了规律,才能游于无穷而无所待。再从其他篇来看,庖丁解牛之所以获得由“技”到“道”的自由在于“依乎天理”;吕梁丈人游水运用自如,全在于“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达生)。在他看来,顺应规律就获得自由,反之就没有自由,这无疑是一种理性的自由追求,与老子的循道而行之自由可谓亦步亦趋。其二,精神自由。所谓精神自由指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精神状态,它是通过“心斋”、“坐忘”、“莫若以明”、“朝彻”等自然无为的心性修养所达到的最高精神境界,亦即“天人合一”的境界。在这种境界状态中,人不仅无拘无束、快活自得,而且还认定人和万物的本性就是热爱和追求自由的,即便是“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亦“不蕲畜于樊中”(养生主),它愿意过自由自在的生活。相对于实践来说,庄子追求的这种精神自由固然有其一定程度的虚幻性,但它的价值在于深刻揭示了人之不自由的原因。这一方面来自黑暗的专制制度的外在箝制,其对人民滥用刑罚,动辄发动残害人民的战争,亦即“君人者以己出经式义度,人孰敢不听而化诸!”(应帝王)“方今之时,仅免训焉l”(养生主);另一方面来自儒墨仁义所形成的独断化的意识形态,以及在这种意识形态的误导下,人们汲汲于追求功名权势。人们为追逐物欲名利,不惜“与物相刃相摩”、“日以心斗”,得到了则“操之则傈,舍之则悲”,犹如受严酷刑戮,精神何能自由!这种对不自由原因的揭露,实际上是对社会上种种不自由现象的淋漓批判,表现了强烈的叛逆性格和社会批判精神。其三,个性自由。如果说理性自由、精神自由是从宏观整体上彰显庄子的自由观的话,那么所谓个性自由主要是从微观上表达了个体向往自由的诉求。庄子向往个性自由主要体现在他高标“任其性命之情”(骈拇)、率性任情,充分发挥主体性自然天放的个性与才能方面。马蹄篇把“至德之世”作为理想国,认为在这个美好的理想社会不仅“彼民之常性”得到了满足,而且每个个体之间还“一而不党,命日天放”,按其本真之性来自由自在地展示自己,就承认了个性存在的合法性。庄子肯定个性的存在,也就认可了个人的价值,由此也必然反对压抑和扭曲人的个性、价值,要求从儒墨仁义礼法桎梏下解放出来,因而与儒家要求个体服从家族和社会整体需要的思想宗旨是相异的,这对那种抹杀个性、漠视个人幸福的绝对整体主义观念发出了不寻常的挑战。从上述自由的三个层面可以看出,庄子对自由的解读是相当深刻的。诚然,他的自由思想不是现代法治意义下的自由,但其理性自由却为近代自由提供了一种测量尺度,其精神自由则成为一切解放心灵的基础,其个性自由也成为构成和衡量人类幸福的因素,因而这三个层面的自由必将成为“追求政治自由最力的思想”(徐复观语)。近代中国自由思想的“木铎”严复说:“夫自由一言,真中国历古圣贤之所深畏,而从未尝立以教者也。”国此对于儒家来说是这样的,于道家则不然,这大概就是近代道家研究关注和开掘道家自由思想的一个根本缘由。(三)民主观念老予以“道”为世界根源的理论,既提升了人的地位,又从万物皆为“道之予”,论证了人类社会的平等原则和普通民众在社会中的核心地位,这样,他便在淡化统治者的政治地位和对专制制度的批判否定中,彰显了一种民主的意识。道家的民主意识,首先体现为民本思想。这种民本思想虽然不能等同于近代以来所说的民主,但道家阐述其民本思想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限制君主的专断横行,要求君主在其治国安邦的实践中把百姓大众作为重点因素加以考虑。在这方面,老子不仅率先提出了“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第四十九章)的主张,而后还警示统治者要做到“爱民治国”(老子第十章)、“以正治国”(老子第五十七章)。他所说的“爱民治国”、“以正治国”就是按照民众的本性要求,实行无为而治。庄子的民本思想丝毫不比老子逊色,他的“彼民有常性”即表现了对民众百姓的本性要求的呵护。不仅如此,他还注意到民众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强大的社会力量,在宥篇谓:“卑而不可不因者,民也。”则阳篇又谓:“以得为在民,以失为在己,以正为在民,以枉为在己。”这些说法与老子所说的“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第七十四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老子第七十二章)并无二致,皆说明民意不可违,民心不可欺的道理。不少学者都指斥道家是愚民的,其根据即老子说的“古之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老子第六十五章)其实这句话并不是要人民愚昧无知,而是反对巧治伪诈,要人民保持淳朴敦厚之性。这正如诸家所释,如王弼注“明”云“明谓多见巧诈,蔽其朴也。”园河上公注“明”云:“明,知巧诈也。”o王弼注“愚”云:“愚为无知,守其真顺自然也。”河上公注云:“使朴质不诈伪也。”正因为老庄道家都有深刻的民本思想,其后的黄老道家则加以继承和发展,如管子·心术下说:“爱天下,故天下可附”,“恶天下,故天下可离”。马王堆出土的黄老帛书经法·六分说:“万民和辑,而乐为其主上用。”淮南子·泰族训说:“国主之有民也,犹城之有基,木之有根。根深则木固,基美则上宁。”从原始道家到黄老道家的民本思想,同儒家的民本思想一样,都闪烁着古代民主的光亮。其次,道家的民主意识还体现在“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中,这种政治主张是基于压抑人性、缺乏道德正义的封建政治治理方式而提出来的,旨在纠正君主极端的“有为政治”。所谓“有为”,即是统治者强作妄为,毫无约束地行使国家权力,过多地干涉和强制民众的生产、生活和自由。“有为”政治的结果是压而不服,天下多事,“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老子第七十五章)、“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巧;法令滋章,盗贼多有”(老子第五十七章)。基于此,老子提出了与“有为”政治相对立的无为而治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对于统治者来说要做“为无为”,对于民众来说要实现“自为自治”。前者限制的是君主的独断专行,后者则给人民留下了自由、自主的空间,这两者皆带有

    注意事项

    本文(近代社会福利思想所查资料.doc)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