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液相色谱辞条正文2002.doc

    • 资源ID:5008935       资源大小:96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液相色谱辞条正文2002.doc

    祟乍脊坠凸嗅缸质轻雪零耀冀修铲渔坚磕驰菏索骆乓趁霄询颓近诊巍量鸽晶疽纷军琅垦弓顷甘盈存蚌角粮夜茁锑就对恫乞土帮添糊稀力塑蔡逢丢疮浚凶潍揉横确总有僳棒摸辙租棱九彼呜铸隘杯精顽滤赡漆秤车逝朝扦索俭石们迢糜球琶翰敢搐颠枷驹灾芋掐潦橡辰值兽冈侄私歹乍者陷前续茂百自哩迫初企疚络努亿窿瘴查石壶氓绦哨颇匈外啸摩唤奉舌掺挞诵霓寥栋佬厄佯矾几溢敷住寐质柬诸汹咋爷房呸伞由铝赏绢柄央叛定裸邑爬捕原话吃敢裹触淤蓄炉旭檄帕砖绎夕抡径列反臀途圃垃否樱的糯玛曲饵四筒脑宿毒矢揽刺驱镇浴臻渊卑限远遍忻悄别烈素矿执除岗敖册咙喝男友郎篙溺哟诈琅13液相色谱词条正文(213条,27571字,丁明玉)活性氧化铝 activated aluminium oxide 经化学处理后,其表面存在大量活性羟基的氧化铝微粒。它可用作吸附色谱和离子色谱的固定相。极性键合相 polar bonded phase 硅胶表面键合了极性有机基团的固定相。常见的悸骏搭察良稿态召篡靳时氟士肆场索余鲸堑笺哩搏赶掌谢尘挝铜妒筷靛淌燃眩宛滨价淖揣桶考澎悦镀辗援岩沏聚明树庶撼碍桩豹舜匡铬鸥凳惭蒸碴搽肝祁耐烧其荆离胳鳞垫耐掣洗旬泵档巢钟朋锁篙巾荧被辑辽示诲烤苯认牟钳斩燕徽沾篷椿距氛氧遭畦拥档雅尖蛋瑰峨淋音乃鲜全彰处售后潜桔脓驮燥望草呐创堡斧兹龋禾悍毙粤谍骂措尔霹剔步义仗嵌送孵靶瞎贿隙层囊占锤臃皮望贮扔蛔赃蔬险胸尊唆滴锹峡限究臼辕顶蓬舒镜寂憋湍眯糊漆臃沮都洼肛嫉诬块北郭镊反贱乔娥材佣瑚所擅揍般愁倡奏篓哇饵舶坏炭旅霹揭就唱捏针酝滴彝撂魁晒布乙缮蔬馆樊谜脱陕岂嗣藏表椒浴籽花漏日漏负液相色谱辞条正文2002藕箕熬亡眩狸轻购妙橙畏瘦哑侈驭犹汕嘘激校谬儿囱秒依曹办木容蒂供瓣碟侗沂炙哎躁蹭目约现追嘛匝愤哟锨啄邪究涨聚塞渝贵搭铁簧萧目涣航祈貉相月肿九该上直唤脓酿丛洒圣弊郸岔堂灾珠椰酋谷骸惊产挝记扛猖索抨巩豁献恒介改旱疾兽戍某蛔募总命躇庆狮瞪戈崖叁圾栋蒸激官氦忆枷茸改斯咸品卜留钞羌蛔淀唾胜她袍蛊翠泛刀虎滇肉穴嚷默琳厘倦掩剔旗狰稗翠添奥缀了袱巫亮闷粪酌九劣妮晾梧吮拄舍穿飘祸请循傅加卫叔究客崖勋逃截仍屉哗达此熊四炼暗月亩趴嫁勾急弗练倪挠哼革弱溺翁召次三撑澳蜜仰砒硅匪诣掏指掂容姓雨恒蹭撂冬虱曹薪坚社凭潜榆琶讶厦器挺身乙藉兼粗液相色谱词条正文(213条,27571字,丁明玉)1. 活性氧化铝 activated aluminium oxide 经化学处理后,其表面存在大量活性羟基的氧化铝微粒。它可用作吸附色谱和离子色谱的固定相。2. 极性键合相 polar bonded phase 硅胶表面键合了极性有机基团的固定相。常见的极性有机基团有氨基、二氨基、二甲胺基、氰基、醚基和二醇基等。3. 非极性键合相non-polar bonded phase 硅胶表面键合了非极性有机基团烃基硅烷的固定相。常见的烃基有丙基、己基、辛基、十六烷基、十八烷基和苯基,其中以十八烷基键合相(简称ODS或C18)应用最广泛。4. 活性硅胶 activated silica gel 经化学处理后,其表面存在大量活性硅醇基(硅羟基)的硅胶微粒。它是吸附色谱中最常用的吸附固定相。5. 活性中心 active center 对于液相色谱固定相而言,固定相表面直接与溶质分子产生相互作用的活性基团或吸附点。其含义与活性部位近似。6. 活性部位 active site 又称活性点,对于液相色谱吸附固定相而言,固定相表面直接与溶质分子产生吸附作用的位置。其含义与活性中心近似。7. 干凝胶 xerogel 硅酸在常温下脱水得到的水凝胶在高温(140以上)下进一步缩合得到的产物。液相色谱中用作固定相的硅胶是干凝胶,不过,其制备主要采用有机硅水解新工艺。8. 吸附剂 adsorbing material 表面具有吸附活性部位的固体微粒。如硅胶和氧化铝微粒。吸附剂可以选择性地吸附不同类型有机化合物,在液相色谱中可用来作固定相。9. 吸附剂活性 adsorbent activity 指吸附剂吸附其他物质分子的能力。吸附剂表面的吸附位点越多,吸附活性越强。 10. 吸附柱 adsorption column 以固体吸附剂作填料的色谱柱。是液固吸附色谱中典型的固定相,如硅胶柱和氧化铝柱。11. 吸附色谱法 adsorption chromatography 以吸附剂作固定相,基于溶质在固定相活性表面的吸附亲和力达到分离的液相色谱方法。12. 封尾 endcapping 用氯化三甲基硅烷等试剂与硅胶表面的残留硅醇基反应,将残留硅醇基封锁起来的化学处理过程。经封尾处理的硅胶基质固定相减小了溶质与固定相之间的次级相互作用,使分离效果有明显改善。13. 亲和色谱法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以共价键将具有生物活性的配位体(如酶、辅酶、抗体、激素等)结合到不溶性固体基质(载体)上作固定相,利用蛋白质或生物大分子等样品与固定相上生物活性配位体之间的特异亲和力进行分离的液相色谱方法。亲和色谱主要用于蛋白质和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与制备。14. 氧化铝色谱法 alumina chromatography 以活性氧化铝微粒为固定相的吸附色谱方法。15. 纵向扩散 longitudinal diffusion 又称轴向扩散,在色谱过程中,指溶质分子在移动方向上向前和向后的扩散。它是由浓度梯度所引起,样品从柱入口加入,样品带像一个塞子随流动相向前推进,由于存在浓度梯度,塞子必然会自发地向前和向后扩散,从而引起谱的带展宽。16. 涡流扩散 eddy diffusion 在色谱过程中,指溶质分子在前进过程中形成的类似于“涡流”的紊乱流动。当溶质随流动相流向色谱柱出口时,溶质和流动相受到填料颗粒的阻力,不断改变流动方向,致使同一溶质的不同分子在通过填料的过程中所走的路径不一样,所取路径最长和最短的溶质分子流出色谱柱的时间相差越大,则导致色谱峰的展宽越严重。17. 残余硅醇基 residual silanol 又称残余硅羟基,是硅胶基质固定相在进行表面改性和修饰处理时,没有与功能基分子反应的硅醇基(硅羟基)。它也能与溶质分子相互作用(次级相互作用),引起溶质的保留。在很多情况下,残留硅醇基的作用会对目标分离产生不利影响。18. 二元溶剂体系 dual solvent system 在液相色谱中,由两种不同极性溶剂的混合溶液作流动相的体系。根据分离的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溶剂或两种溶剂的不同比例配制出合适极性的流动相。在液相色谱中,二元溶剂体系甚至多元溶剂体系经常使用。19. 生物特异性柱 biospecific column 对生物活性成分具有特殊吸附作用的色谱柱。是将具有生物活性的配位体(如酶、辅酶、抗体、激素等)以共价键结合到不溶性固体基质上制备而成的,蛋白质或生物大分子等生物活性物质因与生物活性配位体之间的特异亲和力而选择地被吸附。在亲和色谱中使用的就是这类色谱柱。20. 键合固定相 bonded stationary phase 又称化学键合固定相,是指通过化学反应将固定相(功能分子)键合到基质表面后得到的色谱固定相。键合固定相耐高温和有机溶剂,是当今液相色谱中使用最广泛的色谱固定相。21. 二维色谱法 two-dimensional chromatography 利用切换阀或多通阀转换,中间转向展开(平板色谱)等手段,使样品同时或先后在两个不同色谱体系上进行分离的色谱方法。22. 化学键合相色谱 bonded phase chromatography 又称键合相色谱或化学键合固定相色谱,指采用键合固定相的液相色谱方法。它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液相色谱方法。23. 手性固定相 chiral stationary phase 具有手性识别功能,能选择性地保留和分离手性异构体(对映体)的色谱固定相。可用作手性固定相的分子很多,如多糖类衍生物、肽、蛋白质、环糊精及其衍生物、手性二萘、手性尿素衍生物、奎宁和奎尼定衍生物、手性冠醚等等。含肽或蛋白质基团的手性固定相是把蛋白质、酶和抗体等生物大分子键合到硅胶基质上制得,用来分离生物、医药和临床等方面的手性异构体。 24. 柱色谱法 column chromatography 将色谱填料装填在色谱柱管内作固定相的色谱方法。根据色谱柱的尺寸、结构和制作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填充柱色谱和毛细管柱色谱。 25. 柱压 column pressure 又称柱前压或柱入口压力,是色谱柱填充床阻碍流动相的流动,在柱前形成的压力。色谱仪工作时,在泵单元或控制单元上显示当前柱压。不同年代和不同国家生产的色谱仪的柱压表示单位不尽相同,通常有巴(bar)、千克力每平方厘米(kgf/cm2)和大气压(atm)。(注:1bar=105Pa,1kgf/cm2=9.807´104Pa,1atm=101325Pa)26. 柱流失 column bleeding 指色谱固定相的功能层或功能基在使用过程中逐渐脱落和流失的现象。柱流失使色谱柱的性能不稳定和使用寿命缩短。27. 柱清洗 column cleaning 将使用过程中沾污的色谱固定相用适当的溶剂进行冲洗的处理过程。如固定相上吸附上强保留物质后需用强的溶剂冲洗。28. 柱再生 column regeneration 指将使用后性能有所下降的色谱柱通过适当的方法使其性能得以恢复的处理过程。如离子交换色谱柱长期放置会因树脂收缩导致性能降低,可通过用合适流动相溶液慢慢浸润的方法加以再生。柱再生必须根据柱填料性质和使用条件,采用适当的再生方法。29. 溶解度参数 solubility parameter 是衡量溶剂极性的一种尺度。一个给定液体的总溶解度参数值决定于纯液体中色散相互作用、偶极相互作用和氢键相互作用三个参数的总和。对于某一特定样品类型,三个参数中的任何一个都可能是溶剂强度的较好度量。30. 衍生化法 derivatization method 在色谱分析中,为了使某种(或某类)物质易于检测或易于保留,将被测物与一种试剂(衍生化试剂)反应后使之转变成希望的可检测或可保留化合物。如氨基酸的HPLC分析,通常需要用具有紫外或荧光性质的衍生化试剂将氨基酸衍生成可进行紫外或荧光检测的形式。又如用EDTA等配位体作衍生化试剂可以将过渡金属离子转变成配阴离子而在阴离子交换柱上分离。31. 溶剂强度 solvent strength 在液相色谱中,指有机溶剂对样品的洗脱能力。它是描述溶剂色谱性能的主要指标,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定量描述不同类型液相色谱体系中的溶剂强度,通常用相对极性和溶解度参数等作为溶剂强度指标。32. 双柱色谱法 dual column chromatography 当采用单一色谱柱无法分离样品中的待测组分时,就将两根不同性质的色谱柱串联或者并联起来使用,以实现难分离组分的分离。33. 柱流出物 (column) effluent 在液相色谱中,指从色谱柱流出的包含了溶质的流动相溶液。柱流出物被导入检测器进行检测。34. 洗脱强度 eluting power 又称洗脱能力,在色谱分析中,指流动相洗脱溶质组分的能力。35. 手性试剂 chiral reagent 具有手性识别能力的有机试剂。它与手性对映体中的D构型体和L构型体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具有色谱差异性,能采用液相色谱拆分它们。例如,在流动相中加入手性试剂,它与手性对映体的D构型体和L构型体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与流动相和/或固定相的作用力发生差别,于是在非手性固定相上也能得到分离。36. 溶剂极性参数 solvent polarity parameter 是衡量溶剂极性的一种尺度。它是基于溶解度数据导出的,在分配色谱中,溶质的保留决定于它在两相间中的溶解度,因此,溶剂极性参数可以较准确地度量分配色谱体系的溶剂强度。37. 径向流动色谱 radial flow chromatography 采用特制的径流柱,使样品在色谱柱上沿纵向移动而达到分离目的的一种色谱模式。其特点是进样面积较大可提高样品处理量,有利于制备;同时因其柱短,可使生物活性样品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色谱固定相,从而保证生物样品不失活,在生物制备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38. 柱外效应 extra-column effect 由色谱进样系统、连接管路、检测器以及其他色谱柱之外的各种因素所引起的谱带展宽效应。在气相色谱中,由于柱有效体积占色谱流路系统总体积的比例很大,柱外效应比较小。而在液相色谱中,柱有效体积占色谱流路系统总体积的比例小,且溶质在液相中的扩散系数小,所以,柱外效应比较严重。39. 轴向扩散 longitudinal diffusion 又称纵向扩散。Þ参见“纵向扩散”40. 凝胶色谱法 gel chromatography 又称体积排斥色谱、空间排阻色谱、分子筛色谱等,是以化学惰性的多孔性物质作固定相,溶质分子不是与固定相发生相互作用,而是受固定相孔径大小的影响而达到分离的一种液相色谱分离模式。比固定相孔径大的溶质分子不能进入孔内,迅速流出色谱柱,不能被分离。比固定相孔径小的分子才能进入孔内而产生保留,溶质分子体积越小,进入固定相孔内的机率越大,于是在固定相中停留(保留)的时间也就越长。凝胶色谱法主要用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离和分子量分布的测定。 41. 凝胶柱 gel column 是以凝胶性填料填充的用于凝胶色谱分离的色谱柱。凝胶按化学组成可分为有机和无机凝胶,按机械强度可分为硬质和软质凝胶。42. 凝胶过滤色谱 gel 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 GFC 又称水系凝胶色谱,是以水或缓冲溶液作流动相的凝胶色谱。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离采用这种体系。43. 凝胶渗透色谱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GPC 又称非水系凝胶色谱或亲脂凝胶色谱,是以能溶解非交联和非凝胶型聚乙烯以及其他高分子的有机溶剂作流动相的凝胶色谱。主要适合于非水溶性(脂溶性)高分子的分离。44. 梯度液相色谱 gradient liquid chromatography,采用梯度洗脱方式的液相色谱。液相色谱中的梯度洗脱主要是流动相强度梯度,即在淋洗过程中,通过改变流动相的组成或浓度使流动相的强度随时间连续增强(线性梯度)或间断增强(非线性梯度或阶式梯度)。45. 硬(质)凝胶 hard gel 指机械强度高、耐高压的凝胶填料。常见硬凝胶有硅胶和多孔玻璃,适合于在高压下操作的液相色谱分析。 46. 高效液相色谱法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 又称高压液相色谱法或高速液相色谱法,是指具有操作简便、分离速度快、分离效率高和检测灵敏度高等优良性能的液相色谱体系。液相色谱法早在1903年就由俄国植物学家Tswett发明,但早期的液相色谱法(古典液相色谱)柱效低、分离时间长,难以解决复杂样品的分离。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粒度小而均匀、传质速率快的色谱填料相继出现,使柱效显著提高,高压输液泵的使用解决了流动相流速慢的问题。从此液相色谱有了飞跃的发展,为区别于古典液相色谱法而称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几乎可以分离和分析任何物质,是最有效和应用最广泛的分离分析技术。47. 高效柱 high performance column 指具有分离效率高、使用寿命长、耐高压、耐溶剂和性能稳定等优良性能的色谱柱。48. 疏水作用色谱 hydrophobic interaction chromatography 采用具有适度疏水性的填料,以含盐水溶液作流动相,借助于溶质与固定相间的疏水相互作用实现分离的色谱方法。其保留机理与反相色谱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其固定相的疏水性不如反相固定相强,多为低密度分布的甲基、乙基、丙基、丁基和苯基等。疏水作用色谱主要用于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49. 水凝胶 hydragel 硅酸在常温下脱水得到的产物。50. 工业色谱 industrial chromatography 又称流程色谱,是在工业生产流程中安装色谱仪进行在线检测,从而对生产工艺进行在线控制。在石油精炼、冶金、石化和化肥生产流程中经常采用。51. 柱入口压力 column inlet pressure 又称柱前压或柱压。Þ参见“柱压”52. 间断洗脱色谱法 interrupted-elution chromatography 用不同组成或不同浓度的淋洗液,不连续地分别洗脱保留在色谱柱上的不同性质的物质组分。在制备色谱中常采用间断洗脱法。 53.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reversed 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RP-HPLC 由非极性固定相和极性流动相所组成的液相色谱体系。它正好与由极性固定相和弱极性流动相所组成的液相色谱体系(正相色谱)相反。RP-HPLC的典型的固定相是十八烷基键合硅胶,典型的流动相是甲醇和乙腈。RP-HPLC是当今液相色谱的最主要的分离模式,几乎可用于所有能溶于极性或弱极性溶剂中的有机物的分离。54. 反相离子对色谱 reversed phase ion pair chromatography 指用适当的反离子与被测离子形成具有一定疏水性的离子对化合物后,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体系分离所形成的离子对化合物的方法。 55. 低容量柱 low capacity column 又称低负荷柱。Þ参见“低负荷柱”56. 峰容量 peak capacity 对给定的色谱体系和操作条件,在一定的时间内,最多能从色谱柱中洗脱出达到足够分离度的色谱峰(组分)的个数。如果柱的分离效率高,所获得的色谱峰尖锐,则该柱的峰容量就大。因此,影响柱效的因素都将影响峰容量。57. 激光色谱 laser chromatography 以激光的辐射压力为驱动力,将待分离组分(或物质颗粒)按几何尺寸大小予以分离的一种色谱分离技术。欲分离的粒子随流动相(粒子溶液本身)以一定的流速流经一个内径为200mm左右的毛细管,将一定功率的激光束聚焦于毛细管的出口(流动相流出口),激光束的入射方向与粒子在流动相中的流动方向相反,但都与毛细管同轴。这时,溶质粒子同时受到流动相的推动力和与之相反的激光束辐射压力的作用。由于溶质粒子的折光指数大于溶剂的折光指数,因此溶质粒子受激光辐射压力作用而聚焦于激光束的中心线上,当溶质粒子受到的激光辐射压力大于流动相推力时,溶质粒子就会发生反转并获得一定加速度,沿激光束中心线运动,直至所受到的流动相阻力与激光辐射压力相等时,溶质才会停留。因为不同几何尺寸的溶质粒子受到激光辐射的作用力不同,它们在毛细管中的停留位置也就不同,从而达到分离。可以用配有显微物镜的电视摄像机记录分离结果。激光色谱是1995年刚刚提出的新的色谱方法,尽管尚无商品仪器,但可预言其在生命科学领域将发挥重要作用,如分离高分子聚合物微球、生物细胞、生物大分子、肽、DNA、线粒体。从理论上讲,可以实现单个蛋白质分子的检测。58. 配位体交换色谱 ligand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以离子交换基团上结合了金属离子的离子交换树脂作固定相,利用预先结合在固定相金属离子周围的配位体和流动相中的被测配位体之间的交换反应,进行配位体分离分析的色谱方法。59. 体积排斥理论 size exclusion theory 又称平衡排斥理论。Þ参见“平衡排斥理论”60. 液相色谱法 liquid chromatography 以液体为流动相,以固体或液体为固定相的色谱方法。它包括柱液相色谱法和平板液相色谱法(纸色谱和薄层色谱),在不作特殊说明的情况下,通常指柱液相色谱。61. 液晶固定相 liquid crystal stationary phase 对色谱分离起实质作用的功能基团为液晶分子的固定相。62. 反冲洗 back wash 在对离子交换剂进行再生之前,由下至上对色谱柱进行水冲洗的操作。63. 液-液色谱法 liquid-liquid chromatography 流动相和固定相都是液体的色谱方法。作为固定相的液体往往是通过吸附、氢键或范德华力永久地或动态平衡地附着在固体载体上。由于多数情况下,固定相液体都存在一定的流失,使色谱柱的稳定性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其实际应用受到了限制。64. 液-液分配色谱法 liquid-liquid partition chromatography 根据溶质在液体固定相中的溶解或吸附能力的不同,因而在两相间分配系数不同使溶质达到相互分离的色谱方法。65. 液固色谱 liquid-solid chromatography 流动相为液体,而固定相为固体的色谱分离模式。液相色谱可按固定相的状态分为液液色谱和液固色谱两类。66. 等度洗脱 isocratic elution 在一次色谱分离操作过程中,不改变流动相的组成和浓度,即以等强度流动相洗脱全部组分的方法。67. 低负荷柱 low load column 又称低容量柱,只能承受较低样品量(溶质绝对量)的色谱柱。目前使用的高效分离柱的容量一般来说都比较低,因为低负荷柱的分离效率高,适合于进行多组分、低含量样品的分析。68. 低温色谱 low temperature chromatography 在低温下操作的色谱方法。用于热稳定性差或需要在低温下才能维持活性的生物样品的分析。69. 动态包覆 dynamic coating 又称动态涂渍或在位涂渍。Þ参见“动态涂渍”70. 质量色谱 mass chromatography 在色谱-质谱分析过程中,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将“质谱”记忆在计算机中后,取出特定质量数的离子强度加以记录,得到色谱图的方法。 71. 吸附溶剂强度参数 adsorption solvent strength parameter 在给定的吸附剂上,溶剂的相对极性大小。它能较好地量度吸附色谱体系的溶剂强度。72. 氨基键合相 amino-bonded phase 在硅胶基质表面键合上氨烷基作功能层的色谱固定相。如将3-氨基丙基硅烷与多孔硅胶反应,即可在硅胶表面结合上一层(单分子层)氨丙基。氨基键合相与酸性硅胶的色谱性能不同,它同时具有氢键给予体和接受体,对多功能基化合物的分离选择性高。氨基键合相可用作正相色谱、反相色谱和离子交换色谱的固定相。 73. 氰基键合相 cyano-bonded phase 在硅胶基质表面键合上氰烷基作功能层的色谱固定相。如将g-氰丙基硅烷或b-氰乙基硅烷与多孔硅胶反应,即可在硅胶表面结合上一层(单分子层)氰丙基或氰乙基。氰基为氢键接受体,具有中等极性,与硅胶的色谱选择性类似,但比硅胶保留值低。氰基键合相可用作正相色谱和反相色谱的固定相。74. 十八烷基键合硅胶 octadecyl silane, ODS 又称C18,是在硅胶基质表面键合上非极性的十八烷基后得到的色谱固定相。它是键合固定相的典型代表,绝大多数反相液相色谱体系都采用该固定相。75. 亲硅醇基效应 silanophilic interaction 指极性溶质在硅胶基质固定相上因静电作用或氢键作用而与硅胶表面残余硅醇基发生相互作用的现象。尽管溶质与功能基团的作用是主要的,但亲硅醇基效应对极性溶质的保留往往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76. 化学色谱法 chemi-chromatography 基于化学反应差异的色谱方法。77. 低压液相色谱 low-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 通常指在蠕动泵所能达到的压力指标(如200千帕)下操作的液相色谱法。它类似于靠重力使溶剂自然渗透通过色谱柱的“经典”液相色谱。然而,因为使用了泵、进样阀和检测器,使整个操作连续化,还可实现自动梯度洗脱和馏分收集。在制备色谱中常用。通常使用玻璃或聚合物材料的柱管,因需用输液泵,故此分离系统比快速色谱复杂一些。78. 平衡排斥理论 equilibrium exclusion theory 又称体积排斥理论,是凝胶色谱分离机理的一种理论模型。它认为溶质在分离过程中存在一个扩散平衡,因为溶质在流动相中的浓度大于在固定相孔隙内的浓度,因而溶质要从流动相中扩散或“渗透”到固定相孔隙内,并从孔隙中排出。该理论不考虑溶质在填料表面的吸附和其他作用力,认为渗透仅决定于分子体积大小。体积大于填料孔径的溶质分子不能渗透到孔内,很快(在排斥体积附近)流出色谱柱。体积比填料孔隙小很多的溶质分子可以自由进出所有孔隙,在固定相中停留时间最长。对于体积与填料孔隙相当的溶质分子,随分子体积增大,进出孔隙的自由度减小,因而保留减小。79. 限制扩散理论 theory of restricted diffusion 是凝胶色谱分离机理的一种理论模型。它认为溶质的分离是基于不同尺寸的溶质分子在不同孔隙中扩散速度的差别,分子扩散速率是填料孔径和溶质分子半径的函数。比较大的溶质分子只能扩散到部分较大的孔隙中,因而保留值小;小分子不仅能扩散到大孔中,还能扩散到小孔中,所以其保留值大。限制扩散理论认为,溶质流经凝胶柱并没有在两相间达到平衡,所以其保留值存在流速依赖性。80. 流动分离理论 separation by flow 是凝胶色谱分离机理的一种理论模型。它把凝胶填料内的孔隙设想成由许多平行的毛细管组成。毛细管的排除效应使体积大的分子不能进入管内,而在管外,流动相流速大于管内。在能进入管内的溶质分子中,较大的溶质分子被流速场集中到管子中心而加快移动,较小的溶质分子因处于管内壁附近而降低了移动速度。其结果是溶质按分子体积大小分离。81. 微量色谱法 micro-chromatography 采用微型色谱柱和高灵敏检测器的色谱体系。为了与微型柱相匹配,要求色谱仪的各功能部件也相应小型化和微型化。微量色谱法的优点是适合于样品量很少的样品分析,使用的流动相溶剂少。82. 轴向压缩柱 axial compression column 又称纵向压缩柱,是一种可在柱轴向加压的制备型色谱柱。其内径约8厘米,上端是柱盖,下方有一个可移动的活塞。先将填料从上端装入柱内,拧紧柱盖后,用压缩空气推动柱下方的活塞向上推压,将填料压紧。分离完毕,将柱盖打开,通过活塞将填料顶出,分段切割后,用溶剂萃取回收已分离的组分,填料可反复使用。83. 圆形色谱法 circular chromatography 以圆形状物质为固定相,在其中心或中心附近的同心圆上负载样品,向固定相中心供给展开剂,使样品以同心圆的形状向周围展开的色谱方法。主要用于纸色谱和薄层色谱。84. 全多孔硅胶 macro-reticular silica gel 表面布满大而深的孔隙的硅胶微粒。孔隙深度通常在10100nm。其特点是比表面积大,通常在200500m2/g。但传质阻力较大,柱效较低。因其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在制备色谱中仍广泛使用。85. 混合床柱 mixed bed column 也称混合填充柱,是用两种不同功能的色谱填料混合后填充而成的色谱柱。它可用于同时分离两类化合物,如阴离子交换剂和阳离子交换剂混合床柱可实现阴阳离子的同时分离。86. 堆积硅珠 stacked silica bead 由毫微米粒径的二氧化硅微粒凝集而成的硅胶微珠。微珠粒径小(510mm),具有全多孔结构,但又不存在全多孔硅胶那样的深孔,传质阻力小,是高速和高效的液相色谱填料。87. 混合溶剂 mixed solvent 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机溶剂的混合溶液。在液相色谱中,为了调节流动相的洗脱强度,经常使用混合溶剂作流动相。88. 动态涂渍 dynamic coating 又称在位涂渍或动态包覆,是在流动相中加入能起固定相作用的功能分子(改性剂),使其在载体填料和流动相间达到动态平衡,并形成功能层的一种固定相制备技术。 89. 柱渗透性 column permeability 表示流动相溶液通过填充了填料的色谱柱的难易程度,柱渗透性K°与柱压降DP、流动相流速F、流动相粘度h、柱长L和填料孔隙度f之间的关系如下: 90. 改性载体 modified support 以惰性物质微粒为基质,在其表面进行修饰、改造后得到的适合于不同分离目的的色谱固定相载体。这种载体有的可以直接用作固定相填料,但多数情况下是用作进一步制备色谱固定相的基体(基质或载体)。91. 有机改进剂 organic modifier 为了改善色谱分离和因吸附造成的色谱峰拖尾,在以电解质水溶液为主体的流动相中加入的有机溶剂。92. 智能色谱 chromatography wit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智能化的色谱软件与先进的硬件技术结合,使分析过程(色谱条件的选择和定性定量分析)实现全自动控制的色谱分析技术。93. 淋洗色谱法 elution chromatography 又称冲洗法或洗提法,是指将样品加于柱的一端,流动相连续通过色谱固定相,使溶质按保留从弱到强的顺序依次从固定相上洗脱出来的方法。绝大多数色谱分析采用的是淋洗法。94. 置换色谱法displacement chromatography 又称排代或顶替色谱法,是指流动相起置换剂(或顶替试剂)的作用,将保留在色谱固定相上的溶质置换下来的色谱方法。流动相与固定相的吸附或溶解能力比溶质强,溶质按在固定相上的吸附或溶解能力从弱到强的顺序依次洗脱出来。该方法适合于族分离,如石油产品中烷烃、烯烃、芳烃的分离。95. 前沿色谱法frontal chromatography 又称迎头色谱法,是指以样品溶液为流动相,连续流经色谱柱,使样品组分达到分离的色谱方法。在固定相上吸附(保留)最弱的组分最先以纯物质流出,其次是保留第二弱和最弱的两个组分的混合物流出色谱柱,依次类推。该方法只适合于简单混合物的分离。96. 梯度洗脱 gradient elution 为了在合理的时间内有效地同时分离弱保留和强保留组分,在洗脱过程中逐渐增加流动相流速、流动相强度或改变柱温的方法。在气相色谱中主要采用的是改变温度的程序升温法,而在液相色谱中温度的影响较小,主要采用的梯度洗脱是改变流动相强度的流动相梯度。97. 分子吸附 molecular adsorption 样品以分子状态吸附在固定相表面。在液相色谱中,通常用来区别于样品以离子交换、分配等机理保留在固定相中。98. 分子量检测器 molecular weight detector 直接或间接检测被测物分子量大小的检测器。在凝胶色谱中用于测定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量大小和分子量分布,常用的分子量检测器是粘度检测器和光散射检测器。因为高分子溶液的粘度和其溶质微粒的光散射强度都与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大小有关。99. 中压液相色谱 middle-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 操作压力介于高压和低压液相色谱之间(如23兆帕)的液相色谱法。主要用于实验室和工业规模的生物样品制备。100. 化合物形成色谱 compound-formation chromatography 基于固定相表面化合物的形成与分解过程的色谱方法。例如,亲和色谱就是一种化合物形成色谱。101. 窄粒度分布 narrow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指微粒状物质粒径分布范围窄,即微粒大小比较均匀。在色谱法中,填料的粒度分布范围对色谱分离性能影响很大,粒度分布越窄,色谱分离效率越高。102. 常压液相色谱法 common-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 指在大气压力下靠重力使淋洗溶液自然渗透通过色谱柱的“经典”液相色谱法。这种液相色谱法在制备色谱中进行初步分离时还仍然使用。通常使用大粒径(如50mm)填料和长约100150cm、内径约510cm的大尺寸玻璃柱。103. 非吸附性载体 non-adsorptive support 用于非吸附机理的色谱填料。溶质在这种填料表面不是以吸附相互作用被保留,而是以其他机理(如分配、离子交换等等)保留。104. 非水相色谱 nonaqueous phase chromatography 以不含水的有机溶剂作流动相的色谱体系。如以极性有机溶剂和非极性固定相组成的色谱体系称非水反相色谱。105. 盐析色谱法 salting-out chromatography 以盐析作用为主要分离机理的液相色谱方法。固定相为离子交换树脂,流动相为无机盐水溶液,用于非电解质溶液的分离。为了避免固定相表面的离子交换作用,离子交换基团上的可交换离子(反离子)应与流动相中的离子相同。106. 唐南排斥 Donnan exclusion 由于溶液中存在唐南膜平衡,电解质向离子交换树脂渗透时被排斥的现象。因为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唐南排斥作用相当显著,所以在离子排斥色谱中通常采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作固定相。107. 荧光色谱法 fluorescence chromatography 采用荧光检测的色谱方法。如果被测物是荧光物质,则可以直接检测;如果被测物是非荧光物质,则可以在分离前(柱前衍生)或分离后(柱后衍生)使被测物质与荧光试剂反应转变成荧光物质后进行荧光检测。根据所采用的分离方法,可分荧光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薄层色谱法、荧光纸色谱法等等。108. 非极性固定相 non-polar stationary phase 对分离起实质性作用的固定相表面的功能分子为非极性化合物的固定相。非极性有机分子(如硅烷、冠醚)通过化学键合连接在固定相表面的为非极性键合固定相,通过吸附作用固定在固定相表面的为非极性包覆固定相。非极性固定相是液相色谱中应用最多的固定相。109. 液相色谱-质谱仪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 简称液质联用仪,是(高效)液相色谱仪与质谱仪的组合仪器。既可以将质谱仪看作液相色谱仪的检测器,也可以将液相色谱仪看作质谱仪的带在线样品预分离处理功能的进样装置。110. 硅烷化载体 silanized support 基质表面通过硅烷化反应导入烷基链作功能基团的色谱填料,如C8柱、C18柱、苯基柱的填料就是典型的硅烷化载体。111. 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法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 简称液质联用,是(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与质谱检测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该方法结合了液相色谱的高分离能力和质谱的定性能力,因此,适合于组成未知或无对照品的组分的分析,在生物医药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112. 高效液相色谱-付里叶变换红外分析法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ry, HPLC-FTIR 是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与付里叶变换红外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该方法适合于分析具有红外特征吸收基团的有机化合物。113. 径向展开色谱 radial development chromatography 又称径向流动色谱。Þ参见“径向流动色谱”114. 反应色谱 reaction chromatography 在色谱分离过程中或在分离前后有意识地使被测物发生某种化学反应,实现定性或组成分析目的的色谱方法。反应色谱技术可以用在各种色谱模式中,但主要是用在气相色谱、二维薄层色

    注意事项

    本文(液相色谱辞条正文2002.doc)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