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一维射影几何学.ppt
第三章 一维射影几何学,3.1 点列与线束,维的概念:平面内的点与直线都有两个坐标,平面内的点几,何学和线几何学都是二维的。,点列:动点在一条直线上移动产生的图形称为点列。那条定直线称为点列的底,设,为定直线上二点,为点列的动点,则:,定义1,定义2 线束:动直线绕一个定点旋转所产生的图形称为线束。,那个定点称为线束的心。,A,B,C,x=u a+v b,设,为过定点的直线,为线束的动直线,则,由代数知识,必有数,使得,所以,点列上任意一点M的坐标可表为:,的形式,当时,可表为,的形式.为 点列的基点,3.2点列的交比,定义:设A、B、C、D为共线的四点,把 定义为这四点,(有向线段,而非距离),交比可由简比求得,定理1:设取A和B为基点,将这四点的齐次坐标顺序表达为:,则,按顺序点列的交比,用符号来记,定理2:设点列上四点A、B、C、D的齐次坐标为P+,推论:设点列四点A、B、C、D的齐次坐标是,则,点列的交比与四点的排列的顺序有关,四点在一直线上有4!=24种排,列,故有24种交比。这24种交比不是彼此不同的,可以分为六种不同的组别,每组的值是相同的。,定理3:在点列的交比中将某两点互换,同时互换其余两点,则交 比值不变。,定理4:只限于一对点之间的交换,则交比值转变为其倒数,定理5:交换中间两点,则交比值转变为1与原值之差,则,由定理3定理5可知:24个交比一般取六个不同的数值:,(1),(2),(3),(4),(5),(6),讨论三种特殊情况:令,令,若,(1)当,六组交比值分别为;1,1,0,,当,六组交比值分别为:,(2)当 六组交比值分别为-1,-1,2,,六组交比值分别为,六组交比值分别为,(3),第一种情况,时 则,若非点A与B重合,,四点中也只当某两点重合时,六个交比值才能有等于,第二种情况,说明C点分割线段AB 的值与D点分割线段AB的值只差一个符号,一个是内分点,一个是内外分点,定义3:当,时,则称C,D两点调和分割A,B两点,或者称为A,B两点所成的点偶与C,D两点所成的点偶,成调和共轭,例1:三角形的内角平分线与外角平分线,定理6:设,0为CD的中点,则,例1:已知点A(1,4,1),B(0,1,1),C(2,3,-3)在一条直线上,试求在这条直线上的第四点D的齐次坐标,使交比(AB,CD)=,解:将A,B两点取为基点,C点表为A,B两点的线性组合,A,B,C,D,E,作业:,1,4,5,6,3.3线束的交比,设a,b,c,d为一线束中的四直线,取a和b作为基线,把它们的齐次坐标依次表示为(a,b既代表直线,又代表它们的坐标向量),设以一直线S截此四线于点A,B,C,D,则这四点的坐标顺序为:,把一线束中四直线被任一直线(不通过线束中心或顶点O)所截四点的交比,称为四直线的交比,记为(ab,cd),A,B,C,D,O,a,b,定理1:四直线 的交比为,定理2:四直线 的交比,,即线束中四直线,的交比等于其相应参数之交比。,当 时,四直线为一调和线束,a和b称为对于c,d成一对调和共轭直线,c和d对于a,b也是一对调和共轭直线。,例:一个角的两边被它的内角和外角平分线调和分割。,四直线交比在初等几何的意义:,取直线中心O为正交笛氏坐标原点,取一条不与四直线a,b,c,d任一条平行的直线作为y轴,将四直线的方程写为(i=1,2,3,4),其中取 为斜,由于截线可任意选取,取直线,作为截线。交a,b,c,d于A,B,C,D,交x轴于M,这四,点的纵坐标为:,若以 分别表示四直线的倾角,则:,O,a,b,c,d,A,B,C,D,M,x,y,1,其中 表示把直线a到c的有向转角。,例1:试证一角的两边与其内外角平分线的交比等于-1。,证明:如图,设角的两边为a,b,内外角平分线分别为c,d.,例2:已知四直线a,b,c,d的方程为,求证:这四直线共点,并求(ab,cd),a,b,c,d,证明:,且,这四直线共点,这四直线的齐次方程为:,作业:,10,12,3.4一维射影坐标,定义1:若两个一维基本形,的对应参数,之间满足双一次关系式:,或把 表为u的射影函数形式:,称 成射影对应,记为,由定义1知,一维射影对应具有反身性,对称性和传递性。,可以是:点列与点列,线束与线束,点列与线束。,若 是u的射影函数,则u为 的射影函数。为u的射影函数,,的射影函数,则 的射影函数。,定理1:两个一维基本形成射影对应的充要条件是对应四元素的,交比相等。,证明:设两个一维基本形为 其中,对应,设,由定义1可:,反之:设前三对对应元素是固定的,第四对对应元素为变动的且交,比相等,亦即:,令:,代入上式,整理得:,且,设 互不相等,也不相等。,由定义1可知:它们成射影对应。,定理2(冯斯套特定理)如果已知两个一维图形中任意给定三对(各不相重)对应元素,那么就可以决定唯一的射影对应。,证明:设两个一维基本形的三对各不相同的对应元素的参数为,为任一对对应元素的参数。,由定理1知,可确定一个射,影对应T。,设还存在另一个射影对应,,使,所以如果已知三对各不相同的对应元素,则可以唯一地确定一个射影对应。,例1:设两个一维基本形都是点列,并且所用的参数就是最常用的笛,卡尔坐标,。试用齐次笛氏坐标表示这两个点列之间的射,影对应式。,解:由定理1知:,改写为:,代入上式得:,所以两点列之间的射影对应式为:,例2:圆周上的点和其上二定点相连所得的两个线束,如果把两线束,中交于圆周上的两直线叫对应直线。试证这样的对应为射影对应。,解:设,为圆周上的两定点。A,B,C,D为圆周上任意四点。,A,S,B,C,D,例3:设两点列同府。求一射影对应使0,1,,解:设第四对对应点为,。由定理2可决定唯一的一个射,影对应。又由定理1得:,故所求的射影对应为:,作业:,16,21,3.5 透视对应,定理1:,设点s不在点列p+uq上,那么这点与点列上任意一点联线,所作成的线束与点列成射影对应。,证明:,设点列的基底以矢量P和q表达,动点以p+uq 表达(如图1).,ps,qs,(p+uq)s=(ps)+u(qs),设,P,ps,qs,S,q,p+uq,ps+u(qs),图1,将以知点S到这些点联线,这些直线的坐标分别是,这是射影函数,所以线束的坐标为,可见点列中动点的坐标为p+uq,而线束中对应直线的坐标 为,参数间的关系为.,的特例:,点列与线束成射影对应,设直线s不通过线束p+uq的中心,那么这直线截这线束所得的点列与线束成射影对应。(如图2),点列和线束成射影对应对应线通过对应点的(对 应点在对应线上的),这种特殊的射影对应称为透视对应。这时两个一维几何形式(点列与线束)称为互成透视状态或处于透视位置。,定义1,射影对应的符号:,透视对应的符号:,定理:,p,p+uq,q,ps,ps+u(qs),qs,s,图2,o,例:,点列(A,B,C,)和线束(a,b,c,)成透视对应,记为:(A,B,C)(a,b,c),如果两个点列和同一个线束成透视对应,则称两个点列成透视对应(如图3)。,定义2:,几何特征:两点列中对应点的联线共点,透视中心,图3,定义3:,如果两个线束和同一点列成透视对应,则称两线束成透视对应(如图4)。,几何特征:两线束中对应线的交点共线,两点列成透视对应:(A,B,C,D)(),两线束成透视对应:(a,b,c,d)(),透视轴,图4,定理2:,两个射影点列成透视的充要条件是:两点列的 公共点自对应,定理:,两个射影线束成透视的充要条件是:两线束的公共线自对应,证明定理2:,必要性:,设直线l上的点列A,B,C,与直线 上的点列 成透视.透视心为s.设P为l与 的交点.这一点看作l上一点,其在 上的对应点 显然是这一点自身.,充分性:,设l 与 有两射影点列:,且l与 的交点自对应,即P.下面来证明这两点列实际上成透视,即是说任意一对对应点的联 线 通过一定点.,(A,B,C,)(),联接A,;B,所得的直线相交于S,并设S与l上任意一点M的联线交 于,于是交比,由射影对应的假设,又有,任意一对对应点的联线 通过一定点.,l,P,C,A,B,M,S,(A,B,C,)(),两点列成透视,定理3:,对于两个不共底且不成透视的射影对应点列,用两回透视对应就可以使第一点列转换为第二点列.换言之,这时的射影对应是由两回透视对应组成的,证明:,设A,B,C,是以l 为底的 点列,是以 为底的 点列(如图5).两者成射影对应:,联接与第一点列上诸点,得一与之成射影对应的线束记为.同样联接A与第二点列上诸点,得一与之成射影对应的线束.由射影对应的传递性得,C,A,B,图5,a,b,c,L,l,(A,B,C,)()A(),A(),A(),由两线束成透视对应,则对应线的交点 在同一直线 上,(A,B,C,)(),这两线束的公共线 是自对应的,以 和A作透视心,经过两回透视第一点列转换成第二点列.,定理4:,设一个点列与一个线束成射影对应而不成透视对应,那么用三回透视就可以彼此转换.换言之这时的射影对应是由三回透视组成.,例1:,解:,证明:,已知一直线l上三点A,B,C求作第四点D使交比(AB,CD)=,过C点任作一直线,在其上任取一点,并在其上作出一点 使有向线段之比(若 0则 与 在C 的同侧若 0 则在异侧).以S表示 与 的交点,过S作 的 平行线交AB于所求点D,设直线 上的无穷远点为,有,A,B,C,A,B,C,S,D,S,D,(A,B,C,D),(AB,CD)=,例2:,试证明巴卜斯定理:在平面内直线 l上有三个相异点 A,B,C,另一直线 上也有三个相异点,而P,Q,R分别是 与,与,与 的交点,则P,Q,R在同一直线上,证明:,如图,设 与 交于D点,与 交于E点,AB 与 交于点O,则,C,B,A,O,P,R,Q,由于这两个射影对应的点列中有一对对应点()重合。,D,E,由定义可知:AD,PR,EC交于一点。即PR要过AD,EC的交点Q。,P,Q,R共线,作业:,P55 3.12、3.22、3.25,3.6对合对应,同底的两点列或两个线束,称为重叠的两个一维几何形式.,本形式到其自身的射影对应,则称为射影变换。,一维基本形的射影变换一般有两个自身对应元素。,定义2:,定义1:,两个重叠的一维基本形式的射影对应,也就是一个一维基,定理1:,证明:,重叠而又成射影对应的两个一维形式中,以 u 和 表示,的一对对应元素的参数,则它们之间有一个双一次关系式:,所谓自身对应的元素。指的是这样一个数 s代表的元素:当u,等于s时,也等于s.数s是下式的根:,当a=0,b+c=0,d=0时,(2)是一个恒等式。则s可以为任,何数。每一个元素都是自对应的。这时的射影变换(1)为,恒同变换。(幺变换),除1 外,(2)式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根 和.,有两个自身对应元素,当a 0时两根之一趋于无穷大,把射影变换(1)进行分类:,若自对应元素为两个互异的实元素,这时的射影变换叫双曲型的。,若自对应元素为两个重合的实元素,这时的射影变换叫抛物型的。,若自对应元素为两个共轭复元素,这时的射影变换叫椭圆型。,定义3,设有集合M,使得M的任何元素都不变的变换叫M的恒等,变换。,例:,设有两个重叠的点列,以,作为一对对应点A,的,的笛氏坐标。先看一个平移变换:,;,反射变换:,(2)充分性:设一维射影变换为T:,一维射影变换为对合的充要条件是它有一对不同的元素交,定理3:,都交互对应,则称为对合对应。(简称:对合),定义4:,非恒等的一维基本形射影变换,若满足任何一对对应元素,(1)必要性:由定义可知必要性显然成立。,互对应。,证明:,是一 对不同的交互对应的参数。则T非恒等,且有:,,,(1),(2),(1)-(2)得,T的表达式为:,(3),(3)式中 是对称的。,T为一对合。,3式为对合的表达式。,设,是两对不同的交互对应元素的参数。,则,消去a,b,c得,定理3:,对合由两对不同的交互对应元素唯一确定。,证明:,因为对合对应的表达式表面上有三个参数a,b,c.实则只有它,们的两个相互比值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两个条件就足以,确定一个对合。,推论2:在同一对应下,三对对应元素,成为对合对,应的充要条件为:,定理5:一维射影变换T为对合的充要条件是T有两个不同的自,对应元素,且这两个元素调和分割T的任一对对应元素。,证明:设T为对合,则其表达式可为:,则T的自对 应元素S为方程,的根。,所以,所以方程恒有两根。,所以T有两个不同的自对应元素,其参数设为,所以对合是射影变换,所以交比相等。,或,将导致u与,重合。,这与对合不是恒同变换的假设矛盾,所以这两个不同的自对应元素调和分割任一对对合对应元素。,充分性:反推。,定理6:对合对应式可写成下列两种范式之一,证明:设任一对合对应式为:,其中,为任一对对应元素的参数。,若,则对合对应式可写作:,或,令,若a=0 则对合对应式变为:,例1:试求被两对对应元素0与-1,1与1所决定的对合方程。并,确定该对合的方程的类型。,解:设任一对合对应点为x与,。则对合方程可由定理的,推论1直接写出:,即,对合方程为:,为双曲型,例2:试求由两个二重点1,2所确定的对合方程。,1:设所求的对合方程为:,d=2a,4a+4b+d=0,2:设,为任何一对对合 对应点,则,32,33,35,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