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降水施工方案.docx
石林彝族自治县公安局办公业务技术用房人工挖孔降水井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云南建工集团第七建筑工程有限公司2014年5月26日目 录目 录2一、工程概况3(一项目概况3(二工程概况3二、编制依据6三、降水方案设计6(一施工降水6四、保证措施10(一质量保证措施10(二安全施工措施11(三' 文明施工措施12(四).雨季施工措施12五、降水期间的监测与突发事件的应急12六、施工计划13(一施工进度计划13(二劳动力计划14七、人工挖孔降、集水井应急救援预案与应急处置15一、工程概况(一)、项目概况项目名称:石林县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建设项目工程地点: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鹿阜街道办事处大坡厂村黄泥田建设单位:石林彝族自治县公安局设计单位:云南广源设计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云南国开建设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勘察单位:云南设计院勘察分院施工单位:云南建工集团第七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二)、工程概况1、基本情况建筑面枳11762.09m2建筑高度与周 长建筑高度41.4米(最高处47.8米);最大平面轴线尺寸30.3mx 61.1m±0.000标高相当于绝对高程1685.20米。基坑深度-4.8 米使用年限50年地基基础设计 等级乙级地下抗浮水位1682.50m抗震等级地下室柱梁二级,墙一级,筏板、承台四级抗震参数该场地地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设 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特征周期0.4s,结构阻尼比0.05,多遇地震 最大影响系数0.16。场地类别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安全等级二级基础形式与情 况长螺旋灌注桩-筏板、承台砼标号长螺旋灌注桩C25,基础梁、承台混凝土垫层为C15。钢筋-HPB300 级;HRB400 级。砼抗渗等级墙P8、顶板P6环境类别基础:二a;夕卜墙,水池与水箱二b类;其余一类。保护层厚度地梁钢筋保护层为30mm、桩40mm、承台50mm。持力层持力层为42中风化砂质泥岩层,基础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小于 300mm,桩长1825米。回填土采用粘土,压实系数大于0.94。钢筋HPB300 , HRB400。防水地下室防水等级II级采用APF自粘防水卷材,砼采用P8 (墙)、 P6(顶)防水砼。拟建场地位于昆明市石林县石林大道边,东侧为大坡厂村,西侧为石林大道,南 侧为新修道路(尚未命名)。拟建场地呈不规则矩形状,场地大部分已经过人工整平,局部地段高差约1 4m,地表高程一般为1683.431686.12m,局部低凹地段地表高程为1681.60 1682.80m,地形总体较为平坦,地势较为开阔。总建筑面积:11762.09责。拟建建 筑为地上11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41.4 m。拟建建筑物暂定±0.0。相对于绝对 标高1685.20m,基坑开挖底标高为:1680.40m。根据本场地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和我公司多年来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的 成功经验,为避免因为地下水水位过高,基坑开挖引起邻近地面、建:构)筑物与周边 管线变形、下沉与破坏,为保证地下室的安全施工,必须制定安全、可靠、经济的 基坑排降水方案。2、地质情况a周边踏勘情况:拟建建筑位于一条老河床之上,东侧为大坡厂村,距离较远,现场施工对其基 本没有影响;西侧为石林大道,其中距离拟建建筑40m左右处有一3x3m的过水 涵洞横穿石林大道(水深1.5m左右),连通道路另一侧鱼塘;南侧距离35m处为 新修道路(尚未命名),其中绿化带下1.5m处有一条平行拟建建筑物10kv的高压 电缆,距离拟建建筑开挖边线34m ;东侧距离25m处为工地临时办公室、生活区, 对基坑排降水要求相对较高。拟建场区原为耕地,现场地内堆填有周边建筑工地的大量建筑弃土,东侧与东 南侧离建筑物55m与100m处有地表水与泉水出露,且场地西北侧外围的耕地水沟 内有大量地表水,降水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基坑内是否干燥与安全。b地质情况:一类:第四系填土与植物层(Qml + pd),包括e2、3层。二类:第四系坡洪积层(Qdi+pi),包括2层。三类:第四系湖(沼)相沉积地层(Qi+h),包括3】、32、321、33、331层。基坑深度范围内主要土层为1大层,局部分布2和3层。其中1大层土结构较松 散、物理力学性质较差,2和3层物理力学性质相对较好。土层编号岩土层名称土层厚(m)31杂填土02.832素填土1.35.733耕土0.30.62粉质粘土04.1331粉质粘土0.56.3332粉质粘土09.8c地下水位:石林县地处云南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东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 15.6,月平均最高气温达25.31,个别日气温可达33.51,最低月平均气温8.2, 个别日气温最低可达-1°C。雨季集中于59月,年平均降雨量962.5mm。勘察期间时值旱季,所以钻孔内均见到地下水。测得初见地下水位在现地表下约1.505.50m,混合稳定地下水位在现地表下约 1.305.20m,其标高为 1678.32m1682.79m,地下水主要为填土层中的上层滞水与粘性土中的孔隙潜 水,孔隙潜水具微承压性。其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向沟渠、低凹处与大气蒸发排 泄。二编制依据(1) 云南省设计院勘察分院提交的石林彝族自治县公安局办公业务技术用房 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2) 建设方提供的石林彝族自治县公安局办公业务技术用房总平面图;(3) 建设方提供的石林彝族自治县公安局办公业务技术用房建、结施图;(4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200987号文件。(5)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1998 )(6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9)(7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8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9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三、降水方案设计(一)、虹降水1、方案确定根据地勘报告内容与考虑雨季施工,地下水位上升和水量充盈等特点:本工程 在基坑外围设6个降水井,降水井井深5.8m,成孔直径800mm (具体布置见基坑 降水平剖面图)。基坑外在离坡顶1.5米外自然地坪处设置400x400的排水沟,四个角(视现场 实际情况而定)设1.2mx1.2mx1.2m集水池,并配置水泵,不让地面水流入基坑 内与在坑外地面上流淌(具体布置见基坑降水平剖面图'经沉淀池后达到排放标准 后排入市政管网。基坑内设7个集水井(具体布置见基坑降水平剖面图),滤管采用内径800mm 的无砂水泥滤管,井深为筏板垫层底以下2.0m滤料采用直径510mm的干净石 子,0.5m高。其中位于基础范围内的7 口集水井,应在地下室底板、剪力墙混凝土 浇筑完毕后,用级配砂石填实。在基坑底距坡角500mm处设400x400排水沟,基坑中间设置300x300排水 盲沟,与各个集水井相连,没有条件设置排水沟的部位用DN150PVC管相连;集水 井采用人工挖孔成井。自然降水与部分*层土内存水通过上层排水沟排至于集水井, 由水泵排至指定基坑外排水沟或集水坑,部分1层土内含水和自然雨水与极弱透水层 渗水可通过基坑内排水沟和集水坑泵至基坑外排水沟内,由潜水泵排至排水管网, 坑内外污水抽至沉淀池,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市政排水管网(具体布置见基坑降 水平剖面图)。2、测量放线根据施工图纸,施工人员对降水井定位放线,用白灰做好标记。3、施工工艺流程场地整平放线-定井位-挖第一节井土方-支模浇灌第一节混凝土护壁-在护 壁上二次投测标高与井位十字轴线-设置垂直运输架-安装电动葫芦(或卷扬机)、 吊土桶、潜水泵、鼓风机、照明设施等-第二节桩身挖土-清理井四壁-校核井垂 直度和直径-拆上节模板-支第二节模板-浇灌第二节混凝土护壁-重复第二节挖 土、支模、浇灌混凝土护壁工序循环作业直至设计深度-进行全面检查验收-放公 分石-做排水沟-排井底积水。4、施工技术要点:(1)根据地质勘察报告,为了满足掘进的要求,首先从东侧部位井开始挖孔, 成孔以后采用潜水泵抽水方式,降低相邻降水井井内水位,依次施工,如第一个降 水井孔在开挖的过程中就碰到涌水流沙等情况不能掘进时与时向项目部报告,采用 中间流砂层的沉井法施工,必须有项目部技术管理人员在场指挥、监督,确保安全 有效的进行施工。(2 )按施工图纸要求布置井位,实际井位与设计要求偏差不大于300mm。人 工挖井每挖1m均控制垂直度、井的内空直径与护壁厚度,当日挖孔当日做好钢筋 混凝土护壁。(3 )、井护壁厚度不小于100175mm,护壁混凝土为C20细石混凝土,钢筋 为6.5200x200。(4) 严格按设计与规范要求施工,井位应设置显著标志,对井位地面标高进行 测量。(5) 坑外排水系统应在土方开挖前施工完毕;坑内排水沟在土方开挖至地下室 底板设计标高后,随土方开挖随即进行开挖。(6) 基坑降水应在基坑土方开挖前3天进行,降水过程中要设专人跟班管理, 如发现出水异常要与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7) 根据现场实际开挖情况,如需要布置回灌井时,根据实际情况布置回灌井, 回灌井距离降水井距离不小于6米。(8) 每井内吊放潜水泵一台,用铁丝吊放牢固,固定井口。潜水泵在安装前, 对水泵本身和控制系统作一次全面细致的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安装。安装完毕进 行试抽水,满足要求后转入正常工作。5、降水工程监测与维护要求抽水作业时,三班轮流,昼夜值班,水泵故障与时检修或更换。潜水泵在运行 过程中每2小时观测一次水位,检查电缆线是否和井壁相碰,检查密封的可靠性, 以保证水泵正常运转。a抽水前应统一测一次各井静水位b抽水开始后,在水位未达到降水深度以前,每天观测三次水位c水位到达设计降水深度以后,可每天观测一次,允许观测误差为5mm。d绘制水位降深值与时间的曲线图和水位下降趋势,预测设计降水深度所需的时间。e根据水位、水量观测记录,查明降水过程中的不正常状况与其产生的原因,与时提出调整补充措施,达到降水的深度。f抽水设备定期保养,降水期间不得随意停抽。g注意保护井口防止杂物掉入井内,经常检查排水沟防止渗漏。h更换水泵时测量井深,掌握水泵安装的合理深度,防止埋泵。6、降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与其防范措施在降水的过程中,由于会随水流带出部分细微土粒,再加上降水后土体的含水量降 低,使土壤产生固结,因而引起周围地面的沉降,针对现场的情况主要考虑周边道 路与房屋的沉降,为了防止或减少降水对周边产生过大的沉降,可以采取下列一些 技术措施:减缓降水速度:使降水曲线较为平缓,减缓降水速度,防止产生过大的沉降, 亦可在井点降水的过程中调小泵管口径,减缓降水的速度,需要时甚至暂停抽水。7、降水施工时应考虑的因素7.1、布井时如平面布置图所示布置。7.2、布井时根据地质报告把井的滤水器部分能处在根植土层,保证根植土层与以 上的水被排出。7.3、水泵的选择应与出水的能力相匹配,水泵过小达不到降水要求,水泵过大时 抽水不能连续,一方面增加维护难度,另一方面对地层的影响较大,一般可以准备 大中小几种水泵在现场实际调配。7.5、降水期间对抽水设备和运行状况进行维护检查,每天检查不应少于3次,并 应观测记录水泵的出水情况,发现问题与时处理,使抽水始终处在正常的运行状态, 同时应有一定量的备用设备,对出问题的设备与时更换。7.6、抽水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降水期间不能随意停抽。7.7、降水时对周围的建筑物进行观测,首先在降水影响范围夕卜建立水准点,降水 前对建筑物进行观测,并进行记录,降水开始阶段每天观测两次,进入稳定期后, 每天可以只观测一次。8、降水井的封堵待地下室施工完毕后,用抽水机抽干降水井内的水后回填砂卵石平井口。保证措施(一)、质量保证措施项目经理为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在项目部自项目经理至施工班组建立质量 管理体系。如下图示。(二)、安全施工措施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条例。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以项目经理、专职安全员、各班组负责人组成的 项目安全机构,健全安全生产制度。3、专职安全员负责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对违反安全生产的行为与时 制止,与时发现消除安全隐患。4、用电安全:现场配备专业电工,并持证上岗;施工用电必须由专业电工操 作;用电线路必须经常检查,防止漏电;施工所用电缆必须匹配。5、维护人员保护成品井,在未安装设备前对成品井井口覆盖并设警示标志。(三)、文明施工措施1、所有施工人员要遵守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度。2、建立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并落到实处。3、施工现场要保持整洁。4、施工临时办公、生活、材料库区要保持整洁,设备摆放、材料堆放要规整有序。5、文明施工、树立企业形象。)、雨季施工措施本降水方案在下雨时严禁人员下井作业,降水井开挖前事先在井周用砖砌筑300mm高的挡水线,防止雨水倒灌而危与降水井的安全。雨过后必须项目部组织安全、技术等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确认无安 全隐患后方可下井作业,且雨后加强安全巡逻。五、降水期间的监测与突发事件的应急根据降水专项方案的要求,加强周边建筑物的监测,并准备好应急预案。1、抢险应急组织安排与工作流程同基坑安全专项应急预案。2、突发事件分析与应急预案a降水过程中出现浑浊水质:降水过程中如出现浑浊水质,应立即停止降水 查找原因:b如由于降水井底部的袋装透水碴的包装袋破裂,可向井内增加放置袋装透 水碴,并在透水碴底部增加满铺双层透水性强的无纺纤维布。防止降水水泵带出井底的砂石。c如出现不明原因的浑浊水质,应立即停止降水,并与时向建设单位等上级 部门报告,会同专家予以确诊。2.2降水过程中监测达到监测预警值a如出现达到监测预警值,应与时降低降水强度与深度。b在回水井坑中回灌入中粗砂,使回灌水时能将粗砂带入透水层,补充由于 降水而带入透水层,补充由于降水而带出抽走的砂石。c与时向建设单位沟通,并要求监测单位增强监测频率。d如采用第a、b条,在第二天仍出现达到监测预警值现象,应立即停止降 水并与时向建设单位等上级部门报告,会同专家予以确诊。e如有必要,可直接采用C20混凝土将降水井、回水井予以填实,并会同 建设单位等确定另外的降水方案,如增加止水幕后再予以降水。六、施工计划(一),施工进度计划结合实际情况,成井施工工期13天,如不具备施工条件、下雨、和不可 抗拒因素工期顺延。料序号材料与设备名称数量单位备注1潜水泵12台台每个井预留一台备用2挖孔工具8套两套备用3水准仪1台完好4全站仪1台完好5装载机1台现场待命6模板8套两套备用7空压机2台完好8泥浆泵4台与潜水泵配合使用9钢筋机械1套整套型号见施工组织设10井边防护设施6计套开挖时按要求安全维护11钢筋(。6.5 )8T开挖前运至现场12密目式安全网50irf开挖前运全仓库(二),劳动力计划劳动力计划表(单位:人)序号工种人员备注1技工62普工123电工14维护25专职安全巡逻16钢筋工47砼工38放线2七、人工挖孔降、集水井应急救援预案与应急处置应急救援预案的组织结构在施工中,会出现降水井倒塌、圆弧形滑移、管涌等现象。方针:加强以人为本理念、强化预控风险过程、实施高效救援原则、确保安全 生产投入。原则:保护人员安全为主,防止事故蔓延为辅,减少救援损失优先,力争持续 改进绩效。报警电话:急救:120 治安:1101、应急领导小组组长:项目经理邱允军副组长:项目执行经理吴建项目技术负责人 张圣洁项目安全负责人 张齐飞组 员:安全员、质量员、工长、资料员、实验员、预算员、测量员、基础劳 务公司现场负责人与各班组组长等。2、应急领导小组职责(1)领导各单位应急小组的培训和演习工作,提高其应变能力。(2)当施工现场发生突发事件时,负责救险的人员、器材、车辆、通讯联络 和组织指挥协调。(3)负责配备好各种应急物资和消防器材、救生设备和其他应急设备。(4)发生事故要与时赶到现场组织指挥,控制事故的扩大和连续发生,并迅速 向上级机构报告。(5)负责组织抢险、疏散、救助与通信联络。(6)组织应急检查,保证现场道路畅通,对危险性大的施工项目应与石林县县 医院取得联系,做好救护准备。3、事故报告程序事故发生后,作业人员、班组长、现场负责人、项目部安全主管领导应逐级上 报,并联络报警,组织急救。4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应逐级上报:一般为现场事故知情人员、作业队、班组安全员、施 工单位专职安全员。发生安全事故(包括人员死亡、重伤与财产损失等严重事故) 时,应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并按规定向上级主管部门作出书面报告。1)与时报警,组织扑救。当火灾发生时,当事人或周围发现者应立即拨打119, 并说明火灾位置和简要情况。同时报告给值班人员和义务消防队进行扑救。2)集中力量控制火势。根据工地情况,利用周围消防设施对可燃物的性质、数 量、火势、燃烧速度与范围作出正确判断,迅速进行灭火。3)消灭飞火。组织人力密切监视未燃尽飞火,防止造成新的火源。4)疏散物资。安排人力、物力对没有被损坏的物品进行疏散,减少损失,防止 火势蔓延。5)注意人身安全。在扑救过程中,防止自身与周围人员的重新伤害。6)积极抢救被困人员。由熟悉情况的人员做向导,积极寻找失落遇难的人员。7)配合好消防人员,最终将火扑灭。5、触电事故应急处理1)立即切断电源。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绝缘工具将电线挑开,放置适当位 置,以防再次触电,2)伤员被救后应迅速观察其呼吸、心跳情况。必要时可采取人工呼吸、心脏挤 压术。3)在处理电击时,还应注意有无其他损伤而作相应的处理。4)局部电击时,应对伤员进行早期清创处理,创面易暴露,不易包扎。由电 击而发生内部组织坏死时,必须注射破伤风抗菌素。6、其他人身伤害事故处理当发生如井内坠落、被高处坠物击中、机具伤人等造成人身伤害时:1)向项目部汇报。2)应立即排除其他隐患,防止救援人员遭到伤害。3)积极进行伤员抢救。4)做好死亡者的善后工作,对其家属进行抚恤。7、应急培训和演练应急反应组织和预案确定后,施工单位应急组长组织所有应急人员进行应急培 训I。组长按照有关预案进行分项演练,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完 善。在确认险情和事故处置妥当后,应急反应小组应进行现场拍照、绘图,收集证 据,保证物证。经业主、监理单位同意后,清理现场恢复生产。单位领导将应急情况向现场项目部报告组织事故的调查处理。在事故处理后,将所有调查资料分别报送业主、监理单位和有关安全管理部门。8、救援器材设备清单1)车辆:12吨吊车、货车、小客车、轿车2)器材设备:千斤顶、撬杠、急救药箱、担架、干粉式灭火器与其它临时需 要器材。3)消防器材设备置放于工地大门口与办公室保安亭对面,由现场材料员保管。突发事故事故处理程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