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税收调查表(企业表)和(货物劳务表)的填报....doc
-
资源ID:5002921
资源大小:660.51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全国税收调查表(企业表)和(货物劳务表)的填报....doc
2008年度全国税收调查表(企业表)和(货物劳务表)的填报基本要求1、数据来源。01表和02表均来源于主管税务部门、企业主管部门和会计师事务所审核后的2008年度纳税申报表、企业财务报告、所得税汇算清缴报表及其他有关资料。2、单位。01表和02表单位,除01表“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172行)、02表“消费税税率(%)”(19列)和“营业税税率(%)”(26列)为百分数,01表“全年平均职工人数”(252行)为人数,02表“产品平均销售价格(元)”(7列)、 “消费税单位税额(元)”(18列)和“资源税单位税额(元)”(30列)为元,01表“本年电力消费量”(269行)为万千瓦时,01表“本年煤炭消费量”(270行)、“本年油消费量”(271行)、“本年水资源消费量”(272行)为吨外,其他项目 指标的金额单位均为千元。3、小数位数。除01表“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172行)和02表“消费税税率()”(19列)、“消费税单位税额(元)”(18列)、“资源税单位税额(元)”(30列)的数据可填写小数外,其他指标数据在千元以下的均应四舍五入,不得填写成小数(或写成“.00”),三位数字之间不要书写分节号,以防止错误录入。4、填写要求。01表应逐行填列,02表应逐栏(即分货物或劳务)并逐行填列,对没有数据的项目填“0”,不留空行。各项指标中,对注明关系式的指标,相关数据应满足关系式的要求;对未列明关系式的指标,相关数据之间逻辑关系要求正确。特殊情况不能满足关系式的须附书面说明。2008年度全国税收调查表(企业表)2008税调01表 金额单位:千元调 查 项 目行次全年累计数或期初、期末数单位填 表 说 明一、增值税指标(主要根据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填写)12至39各行的全年或本期,除26至34行指标按税款入库时间确定外,均按税款所属时间确定。本年一般货物及劳务销售额2千元是指企业内销一般货物及劳务应缴纳增值税并核算销项额的不含增值税销售额。可按照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的全年汇总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一般货物及劳务销售额栏的本年累计数填写,不包含第5行即征即退销售额。本年按简易征收办法征税货物销售额3千元是指企业内销货物或劳务按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的销售额,可按照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的全年汇总的增值税申报表中“按简易征收办法征税货物销售额”栏的本年累计数填写,小规模纳税人也在此填写。本年内销货物或劳务免征增值税的销售额4千元是指企业内销货物按照国家税收政策直接免征增值税的销售额,可按照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的全年(按税款所属时间确定,下同)汇总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货物或劳务免征增值税的销售额”栏的本年累计数填写。本年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销售额5千元是指企业内销货物按照国家税收政策给予即征即退的销售额,可按照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的全年汇总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即征即退销售额”栏的本年累计数填写。本年销项税额(6=7+8)6千元指本表“其中:适用17%税率的销项税额”(7行)和“适用13%税率的销项税额”(8行)数据之和。其中:适用17税率的销项税额7千元根据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的全年汇总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销项”栏“适用税率”为17的“税额”栏各行数据合计数填写。本项目不含适用17税率的销货退回、折让及折扣的销项税额合计数。适用13税率的销项税额8千元根据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的全年汇总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销项”栏“适用税率”为13的“税额”栏各行数据合计数填写。本项目不含适用13税率的销货退回、 折让及折扣的销项税额合计数。本年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9千元反映一般纳税人采用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 根据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的全年汇总的增值税申报表中“销项”栏“适用6征收率的货物”、“适用5%征收率的海洋石油”和“适用4征收率的货物”的“税额”栏各行数据合计数填写。本项目不含适用6、5%或4征收率的销货退回、折让及折扣的应交增值税合计数。如为小规模纳税人,则以本期依征收率计算的应纳税额填写。本年进项税额(10>=11+13+16+17+18)10千元指纳税人本期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根据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的全年汇总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进项税额”栏合计数填写。适用17%税率的进项税额11千元一般纳税人根据主管税务机关确认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进项”栏适用17税率的“本期发生额”指标的全年合计数填列。其中:海关完税凭证适用17%税率抵扣的进项税额12千元填写以进口环节海关代征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为抵扣凭证,适用17税率的进项税额全年累计数,数据应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二第五栏一致。适用13%税率或扣除率的进项税额13千元一般纳税人根据主管税务机关确认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本期进项税额”栏适用13税率的“本期发生额”指标的全年累计数填列。其中:海关完税凭证适用13%税率抵扣的进项税额14千元填写以进口环节海关代征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为抵扣凭证,适用13税率的进项税额全年累计数,数据应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二第五栏一致。农产品收购凭证抵扣进项税额15千元填写以农产品收购发票和普通发票为抵扣凭证,适用13税率的进项税额全年累计数,数据应小于等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二第六栏。适用10%扣除率的外购废旧物资的进项税额16千元是指外购废旧物资按10%抵扣的进项税额,根据主管税务机关确认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进项”栏适用10扣除率的“本期发生额”指标的全年合计数或有关增值税核算资料分析填列。适用7%扣除率的购销货物所支付运费的进项税额17千元是指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因购销增值税应税货物(固定资产除外)取得按规定允许抵扣的运费凭证依7%计算扣除的进项税额,按经主管税务机关确认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进项”栏适用7扣除率的“本期发生额”指标的全年合计数填列。适用6、5%、4征收率的进项税额18千元根据主管税务机关确认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进项”栏适用6、5和4征收率的“本期发生额”指标的全年合计数填列。本年进项税转出额19千元根据企业全年汇总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本期进项税额”栏各减项(即“免税货物用”、“非应税项目用”、 “非正常损失”和“简易办法征税货物用”、“免抵退货物不得抵扣税额”和“其他”)的“合计”栏数据之和填列。期初留抵增值税额20千元指上年年末尚未抵扣的进项税额。应按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的税款所属期为2008年1月份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税款计算”栏“上期留抵税额”指标“本月数”填写,也可按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进项税额”栏本年期初余额数填写。本年应抵扣税额合计(21=10-19+20-46)21千元按照本表“本年进项税额”(10行)减去“本年进项税转出额”(19行)加上“期初留抵增值税税额”(20行)减去“本年适用出口退税政策出口货物的应退税额”(44行)后的余额填写。以期末留抵税额抵顶欠税额22千元指纳税人根据国税发2004112号的规定,经县以上税务机关批准,以当期的期末留抵税额抵减的欠缴增值税和欠税滞纳金,应按照税务机关的实际审批数填写。本年实际抵扣的税额23千元按纳税申报表要求填写,如果本表22行,以留抵税额抵顶欠税指标为0,则根据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的全年汇总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税款计算”栏“实际抵扣税额”行的合计数填写。本项目包含本期实际抵扣的期初留抵增值税税额,但不含出口免抵退税货物已退税额。如果本表22行“以留抵税额抵顶欠税”指标大于0,则按本表“本年应抵扣税额合计”(21行)减去“以留抵税额抵顶欠税(22行)后的余额填写。本年应纳税额减征额24千元指本年纳税人销售货物按增值税应纳税额减半征收的增值税税额,可按照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的应纳税额减征额累计数填写。本年应纳税额合计(25=6-23+9-24)25千元按本表“本年销项税额”(6行)减去“本年实际抵扣的税额”(23行)加上“本年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9行)减去“应纳税额减征额(24行)后的余额填写。注意:由于计算应交增值税是按月结算, 故当全年“本年销项税额”(6行)小于“本年应抵扣税额合计”(23行)时,本项目仍可能大于“0”;本项目数据除出口退税外,一般不应为负数。本年应交查补增值税额26千元按纳税申报表要求填写,是指本期纳税人接受税务检查,按规定在抵减上期留抵税额后,应补征入库的增值税额。年初未交增值税额27千元指2008年初企业应缴未缴的增值税额。应按照“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贷方本年期初余额数填写, 如果“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为借方余额,则以“”号在本项目内反映。其中:年初逾期未缴增值税额28千元指2008年初企业逾期未交(含缓交) 以前年度的增值税税额。应按照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的税款所属期为2008年1月份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税款计算”栏“截止上期累计欠税额”指标数据填列。本年已纳增值税额(29=30+31)29千元是指企业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实际入库的增值税额,包括清理以前年度欠税额、本年度多交税额和2008年1月份入库的税款所属期为上一年度的税额,也包括本年度内查补以前年度和本年度增值税的实际入库税额和代扣代缴的税额,不包括2009年1月份申报缴纳的税款所属期为2008年度的增值税额, 可按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会计科目“已交税金”栏与“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会计科目借方发生额的合计数填写,也可根据本期盖有银行收讫章的增值税税收缴款书汇总填写。2008税调01表 金额单位:千元调 查 项 目行次全年累计数或期初、期末数单位填 表 说 明其中:本年就地已纳增值税额30千元是指企业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机构所在县(市)实际入库的增值税额,包括清理以前年度欠税额、本年度多交税额和2008年1月份入库的税款所属期为上一年度的税额,也包括本年度内查补以前年度和本年度增值税的实际入库税额和代扣代缴的税额,不包括2009年1月份申报缴纳的税款所属期为2008年度的增值税额, 可按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会计科目“已交税金”栏与“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会计科目借方发生额的合计数分析填写,也可根据本期盖有银行收讫章的增值税税收缴款书汇总分析填写。 本年异地已纳增值税额31千元是指企业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非机构所在县(市)实际入库的增值税额,包括清理以前年度欠税额、本年度多交税额和2008年1月份入库的税款所属期为上一年度的税额,也包括本年度内查补以前年度和本年度增值税的实际入库税额和代扣代缴的税额,不包括2009年1月份申报缴纳的税款所属期为2008年度的增值税额, 可按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会计科目“已交税金”栏与“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会计科目借方发生额的合计数分析填写,也可根据本期盖有银行收讫章的增值税税收缴款书汇总分析填写。其中:本年清理以往年度欠交增值税额32千元指本年纳税人清理以往年度欠交增值税而入库的增值税额。应根据本期盖有银行收讫章的税收缴款书分析填写。 本年已纳查补增值税额33千元指本年纳税人根据查补开具缴款书已入库的增值税额。应根据本期盖有银行收讫章的税收缴款书分析填写。年末未交增值税额(34=27+25+26-29-22)34千元反映企业2008年末未交的增值税税额,指纳税人2008年末应缴未缴的增值税额。按本表所列公式计算填写。年末多交的增值税税额以“”号在本项目内反映。其中:年末逾期未缴增值税额35千元是指2008年末企业逾期未交的增值税的欠税数额,包括以前年度的欠税数额。应按照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的税款所属期为2008年12月份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税款计算”栏“截止上期累计欠税额”指标数据填写。本年查补增值税抵顶留抵税额36千元指纳税人本期在税务查补中,查补税额按规定抵减的留抵税额。应根据税务检查处理决定书和有关帐务处理分析填写。年末留抵进项税额(37=21-22-23-36)37千元指纳税人2008年末应抵未抵的进项税余额。应根据本表所列公式计算填写。本年收到的以增值税还贷税额38千元指2008年度因归还外汇项目贷款而经审批收到的增值税额。本年收到的内销货物先征后退、即征即退的增值税额39千元指本年纳税人内销货物按先征后退、即征即退政策规定实际收到的增值税额。二、增值税出口退税指标(根据增值税出口退(免)税申报表等资料填写)本年出口货物销售额40千元指企业在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发生并在财务上做销售的出口货物销售额。包括适用和不适用出口退税政策的全部出口货物的销售额。其中:本年适用出口退税政策的出口货物销售额41千元指企业在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发生并在财务上做销售的全部(包括单证不齐部分)适用出口退税政策的出口货物销售额。具体为:专业外(工)贸公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实行“免、退”办法的出口货物销售额;工业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实行“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的销售额;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货物的销售额。其中:本年收齐单证的出口货物销售额42千元指实行“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的工业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实行“免、退”办法出口货物的专业外(工)贸公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实行免征增值税办法出口烟草产品的卷烟生产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出口自产货物实行免征增值税办法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在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发生并在财务上做销售的适用出口退税政策且单证齐全(卷烟生产企业出口免税需提供税务机关开具的出口证明材料)的出口货物的销售额。本年按退税率计算的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43=44+45)43千元反映出口企业在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单证齐全且经过税务机关退税部门审核确认的适用出口退税率计算得出的免抵退税额。工业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根据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出口销售额乘退税率”指标本年累计数填写;专业外(工)贸公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根据出口退税清算表及其他相关资料分析计算填写。出口自产货物实行免征增值税办法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实行免征增值税办法出口烟草产品的卷烟生产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不填写此项目。本年免抵退税抵减额44千元对实行“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的工业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该指标反映在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免税购进原材料的价格与出口货物退税率的乘积,可根据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免抵退税额抵减额”指标本年累计数填写。对有加工贸易业务的专业外(工)贸公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该指标反映在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保税进口的原材料按规定应抵减的税额。只从事一般贸易出口的专业外(工)贸公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实行免征增值税办法出口烟草产品的卷烟生产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自产货物实行免征增值税办法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不填写此项目。本年(免抵)退税额(45=46+47)45千元反映出口企业在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出口货物发生的(免抵)退税额。实行“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的工业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根据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免抵退税额”指标本年累计数填写;专业外(工)贸公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根据出口退税清算表及其他相关资料分析计算填写。出口货物实行免征增值税办法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实行免征增值税办法出口烟草产品的卷烟生产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不填写此项目。本年适用出口退税政策出口货物的应退税额46千元指企业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因出口适用出口退税政策的货物而发生的应退税额。实行“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的工业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可根据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当期应退税额”指标本年累计数或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税款计算”栏“免抵退货物已退税额”指标的全年合计数填写。实行“免、退”办法出口货物的专业外(工)贸公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根据出口退税清算表及其他相关资料分析计算填写。出口自产货物实行免征增值税办法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实行免征增值税办法出口烟草产品的卷烟生产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不填写此项目。本年实行“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的免抵税额47千元指实行“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的工业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出口货物发生的免抵税额,可根据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当期免抵税额”指标本年累计数填写。专业外(工)贸公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自产货物实行免征增值税办法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实行免征增值税办法出口烟草产品的卷烟生产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不填写此项目。年初适用出口退税政策出口货物的应退未退税额48千元反映企业2007年底以前适用出口退税政策出口货物发生的应退未退税额结转到2008年的累计数。实行“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的工业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实行“免、退”办法出口货物的专业外(工)贸公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可根据出口退税清算表及其他相关资料分析填写。出口自产货物实行免征增值税办法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实行免征增值税办法出口烟草产品的卷烟生产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不填写此项目。本年适用出口退税政策出口货物实际收到的退税额49千元指企业在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实际收到的本年度和以前年度适用出口退税政策出口货物的退税额。实行“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的工业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实行“免、退”办法出口货物的专业外(工)贸公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可根据出口退税清算表及其他相关资料分析填写。出口自产货物实行免征增值税办法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实行免征增值税办法出口烟草产品的卷烟生产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不填写此项目。年末适用出口退税政策出口货物的应退未退税额(50=46+48-49)50千元反映企业截止到2008年12月31日应退未退的本年度和以前年度适用出口退税政策出口货物累计的税额,按本表所列公式计算填写。加工贸易保税进口货物的金额(按到岸价填报)51千元企业从事来料加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时,以保税方式进口的货物(料件)总额,根据海关报关单上申报的到岸价折合人民币填报。加工贸易保税出口货物的金额(按离岸价填报)52千元企业从事来料加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时,保税出口的货物(料件)总额,根据海关报关单上申报的离岸价折合人民币填报。加工贸易转入货物的金额53千元从事来料加工、进料加工贸易的企业,从其他加工贸易企业以保税方式转入的货物(料件)总额,根据海关加工贸易手册有关指标折合人民币填报。加工贸易转出货物的金额54千元从事来料加工、进料加工贸易的企业,以保税方式转出到其他加工贸易企业的货物(料件)总额,根据海关加工贸易手册有关指标折合人民币填报。加工贸易转为内销的货物金额55千元经商务部门批准后,保税货物因故内销时的货物金额(折合人民币填报)。2008税调01表 金额单位:千元调 查 项 目行次全年累计数或期初、期末数单位填 表 说 明三、消费税指标(主要根据消费税纳税申报表填写)千元56至75各行的全年或本期,除57至64行指标按税款入库时间确定外,均按税款所属时间确定。本年内销货物计征消费税的销售额56千元是指纳税人本年内销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指从价定率征收消费税的货物,包括先从量、后从价定率征收的烟、酒),包括视同销售货物的销售额。按全年汇总的纳税申报表中有关项目分析填写。该项目不包括仅实行从量定额征收消费税的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本年内销货物免征消费税的销售额57千元是指纳税人本年内销按规定免征消费税的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包括视同销售货物的销售额。按全年汇总的纳税申报表中有关项目分析填写。该项目不包括仅实行从量定额征收消费税的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本年出口货物免征消费税的销售额58千元是指纳税人本年销售出口按规定免征消费税的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包括出口免征消费税的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指从价定率征收消费税的货物,包括先从量、后从价定率征收的烟、酒)。本年按规定的税率(或税额)计征的应交消费税额59千元是指纳税人本年销售的从价定率征收的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按税法规定的税率计征的应交消费税额与从量定额征收的应税消费品的销售数量按税法规定的单位税额计征的应交的消费税额。本年因外购或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应扣除的消费税额60千元是指纳税人本年外购或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按规定允许扣除的消费税额。按“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借方发生额分析填写。按政策规定减征的消费税额61千元是指纳税人按规定减征的消费税额。本年应交消费税额(62=59-60-61)62千元是指纳税人本年向税务机关申报的应缴纳的消费税额。按本表所列公式计算填写。本年应交按规定代收代缴、代扣代缴消费税额63千元是指负有代收(扣)代缴消费税的义务人按规定应代收(扣)代缴的消费税额。可根据代扣代缴税款报告表分析计算填列,也可按纳税申报表或有关会计科目的项目填写。本年应交查补消费税额64千元是指纳税人接受税务检查,应纳的查补的以前年度和本年度的消费税额,包括查补的以往年度应代扣代缴的消费税额。应根据有关税务处理决定书的补税金额汇总填写,或者根据“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明细科目分析计算填列。年初未交消费税65千元指纳税人2008年初应缴未缴的消费税额。应按“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的期初贷方余额填写。如余额在借方,则以“”号在本项目内反映。其中:年初逾期未缴消费税66千元指2008年初企业逾期未交(含缓交) 以前年度的消费税税额。可根据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的2008年初逾期未交消费税额填写。本年已纳消费税额(67=68+69)67千元是指企业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实际入库的消费税额,包括清理以前年度欠税额、本年度多交税额和2008年1月份入库的税款所属期为上一年度的税额,也包括本年度内查补以前年度和本年度消费税的实际入库税额和按规定代扣代缴的消费税额,不包括2009年1月份申报缴纳的税款所属期为2008年度的消费税税额,可按照“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会计科目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分析填写,也可根据本期盖有银行收讫章的消费税税收缴款书汇总填写。其中:本年就地已纳消费税额68千元是指企业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机构所在县(市)实际入库的消费税额,包括清理以前年度欠税额、本年度多交税额和2008年1月份入库的税款所属期为上一年度的税额,也包括本年度内查补以前年度和本年度消费税的实际入库税额和按规定代扣代缴的消费税额,不包括2009年1月份申报缴纳的税款所属期为2008年度的消费税税额,可按照“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会计科目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分析填写,也可根据本期盖有银行收讫章的消费税税收缴款书汇总分析填写。本年异地已纳消费税额69千元是指企业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非机构所在县(市)实际入库的消费税额,包括清理以前年度欠税额、本年度多交税额和2008年1月份入库的税款所属期为上一年度的税额,也包括本年度内查补以前年度和本年度消费税的实际入库税额和按规定代扣代缴的消费税额,不包括2009年1月份申报缴纳的税款所属期为2008年度的消费税税额,可按照“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会计科目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分析填写,也可根据本期盖有银行收讫章的消费税税收缴款书汇总分析填写。其中:本年已纳代收代缴、代扣代缴消费税额70千元是指负有代收(扣)代缴消费税的义务人按规定缴纳的代收(扣)代缴的消费税额,不包括查补以前年度代收代缴、代扣代缴的消费税。按盖有银行收讫章的消费税税收缴款书分析填写。本年清理以前年度欠交消费税额71千元指本年纳税人清理以往年度欠交消费税而入库的消费税额。应根据本期盖有银行收讫章的消费税税收缴款书分析填写。本年已纳查补消费税额72千元指本年纳税人根据查补开具缴款书已入库的消费税额。应根据本期盖有银行收讫章的消费税税收缴款书分析填写。年末未交消费税额(73=62+63+64+65-67)73千元反映企业2008年末未交的消费税税额,指纳税人2008年末应缴未缴的消费税额。按本表所列公式计算填写。年末多交的消费税额以“”号在本项目内反映。其中:年末逾期未缴消费税额74千元是指2008年末企业逾期未交的消费税的欠税数额,包括以前年度结转到本年的欠税数额。本年收到的出口货物实退消费税额75千元指纳税人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代理出口应税消费品(出口免税的货物除外),由税务机关审批并实际收到的退还消费税额。四、营业税指标(按填表说明并参考营业税纳税申报表有关数据填写)76至94各行的全年或本期,除79至87行指标按税款入库时间确定外,均按税款所属时间确定。本年计征营业税的收入(76=77+78)76千元是指纳税人本年因提供营业税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所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包括79行项目“政策规定允许扣除的营业额”中所指的政策规定允许扣除的营业额。本项目根据营业税纳税申报表中的应税收入数据填写。其中:本年就地计征营业税的收入77千元指纳税人本年在其机构所在县(市)发生的营业税应税收入总额。本年异地计征营业税的收入78千元指纳税人本年外出经营在企业非机构所在县(市)营业税应税收入总额。政策规定允许扣除的营业额79千元是指政策规定允许从计征营业税的收入中扣除的项目营业额。即,联运、旅游、建筑总承包、金融商品转让等劳务按政策规定允许从计征营业税的收入中扣除的金额。该项目不包括金融机构往来收入。应税营业额(80=76-79)80千元按本表所列公式计算填写。按政策规定的减免营业税额81千元是指按税收政策规定减免的营业税额。该项目根据企业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批和备案的减免税额填写。本年应交营业税额82千元是指按企业“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科目的本年贷方累计发生额分析计算填列,不应包含查补以前年度的营业税款额,代收(扣)代缴营业税额,即不包含83行和84行的内容。本年应交按规定代收代缴、代扣代缴营业税额83千元是指负有代收(扣)代缴营业税的义务人按规定应代收(扣)代缴的营业税额。可根据代扣代缴税款报告表分析计算填列,也可按纳税申报表或有关会计科目的项目填写。本年应交查补营业税额84千元根据税务部门下达的税务处理决定书的补税金额分析填列,或者根据“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明细科目分析计算填列。年初未交营业税额85千元指纳税人2008年初应缴未缴的营业税额。应按“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的期初贷方余额填写。如余额在借方,则以“”号在本项目内反映。其中:逾期未缴营业税额86千元是指2008年初企业逾期未交的营业税的欠税(含缓税)数额,包括以前年度的欠税数额。本年已纳营业税额(87=88+89)87千元是指企业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实际入库的营业税额,含2008年1月份入库的税款所属期为2007年度的税额,不含2009年1月份入库的税款所属期为2008年度12月份的税额,包括清理以前年度欠税额、本年度多交税额、本年度查补以前年度入库税额和按规定代扣代缴的营业税额。可按照“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科目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分析填写,也可根据本期盖有银行收讫章的营业税税收缴款书汇总填写。2008税调01表 金额单位:千元调 查 项 目行次全年累计数或期初、期末数单位填 表 说 明其中:本年就地已纳营业税额88千元是指企业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机构所在县(市)实际入库的营业税额,含2008年1月份入库的税款所属期为2007年度的税额,不含2009年1月份入库的税款所属期为2008年度12月份的税额,包括清理以前年度欠税额、本年度多交税额、本年度查补以前年度入库税额和按规定代扣代缴的营业税额。可按照“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科目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分析填写,也可根据本期盖有银行收讫章的营业税税收缴款书汇总分析填写。本年异地已纳营业税额89千元是指企业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非机构所在县(市)实际入库的营业税额,含2008年1月份入库的税款所属期为2007年度的税额,不含2009年1月份入库的税款所属期为2008年度12月份的税额,包括清理以前年度欠税额、本年度多交税额、本年度查补以前年度入库税额和按规定代扣代缴的营业税额。可按照“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科目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分析填写,也可根据本期盖有银行收讫章的营业税税收缴款书汇总分析填写。其中:本年已纳代收代缴、代扣代缴营业税额90千元是指负有代收(扣)代缴营业税的义务人按规定缴纳的代收(扣)代缴的营业税额,不包括查补以前年度代收代缴、代扣代缴的营业税,根据“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科目借方发生额分析填列,也可根据本期盖有银行收讫章的营业税税收缴款书分析填写。本年清理以前年度的欠交营业税额91千元指本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入库的纳税人清理以前年度欠交营业税额。应根据本期盖有银行收讫章的营业税税收缴款书分析填写。本年已纳查补以前年度和本年度的营业税额92千元指本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纳税人根据查补开具缴款书入库的营业税额。应根据本期盖有银行收讫章的营业税税收缴款书分析填写。年末未交营业税额(93=82+83+84+85-87)93千元反映企业本年末应交未交的营业税额。按本表所列公式计算填写。年末多交的营业税额以“”号在本项目内反映。其中:年末逾期未缴营业税额94千元是指2008年末企业逾期未交的营业税的欠税(含缓税)数额,包括以前年度结转到本年的欠税数额。五、地方税、进出口税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等其他税费指标(按有关会计科目填写)本年应交资源税95千元按“应交税金应交资源税”科目贷方本年累计发生数,减去代扣代缴和按规定减免的资源税税额的余额填写。本年应交土地增值税96千元按“应交税金应交土地增值税”科目贷方本年累计发生数,减去代扣代缴和按规定减免的土地增值税余额填写。本年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97千元按“应交税金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科目贷方本年累计发生数,减去代扣代缴和按规定减免的城市维护建设税额的余额填写。本年应交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98千元根据规定的“应交税金应交房产税”或“应交税金应交城市房地产税”科目的贷方本年发生额,减去按规定减免的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后的余额填写。本年应交车船税99千元根据规定的“应交税金应交车船税”科目贷方本年发生额,减去按规定减免的车船税后的余额填写。本年应交城镇土地使用税100千元根据规定的“应交税金应交城镇土地使用税”科目的贷方本年发生额填写,减去按规定减免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后的余额填写。本年应交烟叶税101千元按企业根据会计制度规定计算的应交纳的烟叶税额填列。本年已纳上述七种地方税的税额102千元指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实际缴纳的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烟叶税之和。根据“应交税金”会计科目及其他相关会计科目分析填列,或者根据本期盖有银行收讫章的税收缴款书汇总填写。其中:本年已纳资源税103千元指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实际缴纳的资源税。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