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发展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433.ppt
1,6.发展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西方传统理论关于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思想、发展经济学关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理解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和条件。理解掌握进口替代战略的含义、基本观点、理论依据、意义及其局限性;理解掌握出口导向战略的含义、分类、主要内容、积极 意义与局限性。理解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论的主要论点、积极意义与局限性。教学内容:6.1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理论;6.2发展经济学家的贸易保护理论;6.3 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模式。,2,6.1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理论 P200,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曾经成为各国发展研究的热门话题,其中无论是持自由贸易还是持贸易保护观点的经济学家都对发展中国家的外贸和发展表现出极大兴趣,提出了不同的观点。6.1.1关于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思想西方传统理论关于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思想中对以后的理论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主要有:1)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的贸易动态效应思想;2)亚当斯密的“剩余出路”论;3)因尼斯的“大宗商品”理论;4)马克斯科登的“供给启动”论;5)罗伯特逊和纳克斯的“增长引擎”等理论。,3,1)对外贸易的动态效应(动态利益思想)亚当斯密认为,分工的发展是促进生产率长期增长的主要因素,而分工的程度则受到市场范围的强烈约束。对外贸易是市场范围扩展的显著标志,因而必然能够促进分工的深化和生产率的提高,加速经济增长。在斯密看来,对外贸易和国内贸易并无本质区别。大卫李嘉图认为,英国通过废除谷物法转向谷物的自由贸易,不仅将获得建立在比较优势原理之上的静态利益,而且通过降低食品价格,制造部门可吸收更廉价的劳动力,从土地所有者那里转移更多的利润,增加资本家的利润和投资,加快制造部门的扩展和整个经济的增长,从而获得动态贸易利益。,4,约翰穆勒认为,国际贸易对于一个资源未能开发的国家来说,可以起到工业革命的作用。他还认为,对外贸易不仅能够取得直接的经济利益,还可获得间接的效果。他说:“市场的每一次扩大都具有改进生产过程的趋向,为比国内市场大的市场进行生产的国家,可以采用更广泛的分工,可以更多地使用机器,而且更有可能对生产过程有所发明和改进”。杰罗德迈耶(GMMeier)将穆勒所论述的这些贸易对经济发展的间接作用归纳为三类:(1)扩大市场范围,引致创新和提高生产率;(2)增加储蓄和资本积累;(3)通过灌输新需求和新的嗜好,通过转移技术、工艺和企业家精神所带来的教育效应。,5,贸易的这些间接动态效应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如下:(1)需求效应;(2)资源效应;(3)结构效应;(4)关联效应,(5)学习效应;(6)竞争效应;(7)规模效应。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关于对外贸易的动态效应的思想反映了他们已从某些角度联系经济发展来研究贸易问题。这些思想为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关系理论奠定了一定基础。,6,2)“剩余出路”论“剩余出路”论(Vent-for Surplus Theory)是在18世纪亚当斯密提出来的。论点:通过对外贸来扩大本国市场,刺激需求,以产生促进本国经济增长的动力。,7,3)“大宗商品”理论“大宗商品”理论(The Staple Theory)是加拿大经济学家因尼斯(HInnis)于20世纪30年代根据加拿大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的史实总结出来的。该理论经是假定“大宗商品”的供给,即原材料进口的新商品中转移,从而产生新的需求。这种新的需求就会成为国内新产业建立和发展的刺激因素。同时,其他国家对该国产品的需求也会刺激出口部门增加产量、改进质量,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产生的效应包括:(1)资源效应;(2)结构效应;(3)关联效应;(4)学习效应;(5)竞争效应;(6)规模效应。,8,4)“供给启动”论“剩余出路”论和“大宗商品”理论主要从需求的角度分析对外贸带动经济的增长。澳大利亚经济学家马克斯科登则将对外贸易与宏观经济变量联系起来,从供给的角度剖析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他关于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的理论被称为“供给启动”论,该理论特别强调对外贸易对生产要素供给量的影响和对劳动生产率的作用。科登认为,一国开展对外贸易,将产生以下五方面的效应:(1)收入效应;(2)资本积累效应;(3)替代效应;(4)收入分配效应;(5)要素加权效应。,9,5)“增长引擎”论“增长引擎”论(The Engine of Growth),又称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学说,最先由经济学家罗伯特逊(Dennis H Robertson)提出,20世纪50年代由纳克斯(Ragnar Nurkse)进一步补充和发展。纳克斯在对19世纪英国和新移民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原因进行研究时认为,19世纪国际贸易为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曾作出重要的贡献。纳克斯说,19世纪的国际贸易“具有这样的性质:中心国家经济上的迅速成长,通过国际贸易而传递到外围的新国家去。它是通过对初级产品的迅速增加的需求而把一定数量的资源加以最适当的配置的手段,它尤其是经济成长的发动机”。,10,6.1.2关于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探讨,基于传统理论关于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思想和观点,发展经济学家联系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实际,将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发展和完善了传统理论的观点,也提出了某些质疑。1)资源非充分利用与剩余出路论-对传统理论关于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思想和观点的发展根据亚当斯密的“剩余出路”论的基本思想,经济学家H迈因特摒弃了传统国家贸易理论关于自然资源充分利用和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假定,从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资源剩余和就业不足的现象出发,说明了发展中国家不必花费多少成本就能扩大生产范围,出口剩余产品,换回进口品,提高消费水平,加速经济增长。,11,在大卫李嘉图的动态利益思想基础上,刘易斯(WA Lewis)于1954年提出了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特别密切的二元经济模型。他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划分为资本主义部门(即工业部门)和非资本主义部门(即传统农业部门)。资本主义部门运用再生产资本,雇佣工资劳动力,进行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生产活动;非资本主义部门受制度和组织形式及资源条件的约束,劳动的边际产品低,常常低于其平均产品,劳动力供给因而具有“无限”的特点。资本主义部门通过积累和吸收非资本主义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必然推动整个经济的增长,尤其是在剩余劳动力尚未吸收完、资本主义部门工资不上升的情况下,利润和积累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将不断上升,经济增长将加速。如果资本主义部门生产的是出口产品,传统部门生产的是进口产品,对外贸易无疑将有助于扩大资本主义部门产品的市场和需求,并降低劳动力的工资,从而进一步增加资本主义部门的利润和积累,促进经济增长。,12,2)“出口促进”论受到“增长引擎”论启发,巴拉萨(Bela Balassa)、迈凯利(M.Michaely)、泰勒(WTyler)、费特(GFeder)等经济学家利用跨国家的横截面数据或单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出口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作了大量回归分析,得出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因而倡导“出口促进”(Export Promotion)。但这类研究在方法上的缺陷严重影响了其结论的说服力。出口作为国民生产总值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与之存在“自相关”关系。再者,回归分析时舍去国民生产总值其他组部分的影响,必然夸大出口的作用。,13,3)新增长理论-贸易刺激创新活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以罗默(PRomer)、卢卡斯(RLucas)等人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的发展,为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理论提供了新的依据。新增长理论基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大部分归功于生产率提高的事实,构造了一系列模型,将创新活动内生化视为有目的研究和开发投资 一种既能带来更高的利润率、又有溢出效应和外部收益的投资活动的结果,进而把创新作为推动生产率增长的核心因素。由于对外贸易与创新活动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因此,从新增长理论中可以引申出外贸促进经济增长的新依据:如果对外贸易通过更为广阔的市场、更为频繁的信息交流和更加激烈的竞争能够刺激一国的创新活动,便能促进该国的经济增长。,14,4)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论一些学者研究了国际贸易在哪一方面起引擎作用对发展中国家是最有利的。根据联合国专家钱纳里的分析,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战略同这个国家产业结构的比较优势相联系,一个国家对外贸易战略的调整又同这个国家的产业结构的比较优势的改变相联系。这就是说,只有在国际贸易能起到推动本国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时,这种引擎作用才是最需要的。发展中国家扩大开放和扩大对外贸易的主要目的是要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提升国内的产业结构,推进本国经济的现代化。按照创造产业优势的要求,本国在开放型经济中不仅仅是要获得借助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所带来的比较利益,而且要借助开放型经济提升和优化自己的产业结构,提高技术密集产业的比重。,15,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不能封闭地进行,需要利用国际资源,需要利用国外资金和技术,需要引进国外先进产业。为了使对外贸易产生带动本国经济发展的效应,不仅要引进国外先进生产要素来发挥自己的劳动力优势,还应该注意引进国外的先进产业,逐步培植本国的产业优势。其可能性在于在发达国家发展新经济的背景下出现的与其产业升级相联系的产业转移。但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产业一般是成熟产业,而不是在未来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产业。这意味着单靠引进外资并不一定能培植战略产业。5)战略贸易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发展中的大国发展开放型经济的目标应定位在提升自己的产业结构和增强国际竞争能力,应该重视国际上在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战略贸易理论。按照战略贸易理论,为了创造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国家要在市场选择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引进和高科技投入等途径,有重点地培植一批技术含量高、出口前景好的产业部门,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同时对进入本国的外商投资企业要逐步提高进入壁垒(主要是技术含量门槛),鼓励高技术产业进入本国。,16,6.1.3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和条件,1)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都有促进的作用。进口促进增长的机制主要有3个方面:(1)技术和设备的进口将直接促进国内生产的发展和生产率的提高,其作用类似于创新对增长的刺激,而且还节省了创新的成本。(2)新产品的输入对本国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可能产生“示范”效应,因而可加速本国的新产品开发和进口替代型生产,促进经济增长。(3)持续的进口产品的激烈竞争,必将加速低效率企业退出市场的过程,并促使高效率的企业达到合理的规模,从而优化本国的市场结构,改善本国企业的实绩。,17,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直接,其促进增长的机制主要包括6个方面:(1)增强经济活动的基础,加快经济的增长。(2)按比较优势原则配置资源,提高专业化程度,促进经济增长。(3)使企业扩大生产规模,降低单位成本,获取规模经济利益。(4)加强出口部门与其他产业和地区的联系,带动其他地区或部门的发展,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5)有助于外资流入,并促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引进,推动对经济增长。(6)可使创新活动获得的收益上升,刺激本国企业创新,促进经济增长。显然,充分发挥以上机制的作用,将有助于加速经济的增长。,18,2)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如上所述,对外贸易具有促进经济增长的种种机制,但那些促进机制要顺利发挥作用,都离不开一定的条件。(1)国民经济结构必须较为合理。(2)市场机制必须比较健全。(3)企业必须具有追求利益的精神。(4)出口产业与国内经济其他产业部门在生产、技术和市场等各方面必须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5)贸易量必须足够大和持续的时间足够长,从而保持对国内经济持续的、足够的刺激。(6)还必须保证本国能够获得来自贸易的利益。,19,3)对“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的评论(1)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是有促进作用的;但不能把它看成是经济增长的唯一决定因素。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史都证明了这一点。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阿根延等温带国家和个别热带殖民地国家,如马来西亚依靠初级产品的出口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瑞士以及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一大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亚洲“四小龙”等这些自然资源较贫乏的小国和地区依靠制成品的出口也带动了其国内经济的增长。,20,(2)即使我们承认贸易的动态效应,但它们并非都起作用,而且其作用一定是积极的例如,上述需求效应中发达国家高消费的示范作用可能引起发展中国家的消费需求,而这种消费需求很可能并没有刺激国内新工业的建立和发展,反而刺激进口的增加,结果会降低国内储蓄率,减少外汇储备,造成贸易逆差。又如,发展中国家如果根据比较利益论实行国际分工,它们的生产结构就只能是维持初级产品的生产。全球贸易体制并不能保证或促使发展中国家生产结构的优化调整。,21,(3)即使从经济角度看,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不是时时处处都有的二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贸易增长了,但经济却没有发展起来。纳克斯也认为,到了20世纪,由于各种条件的变化,贸易已不再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了。在20世纪,中心国家(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并未通过初级产品需求的增加而把它们的经济增长传递到世界其他国家去。纳克斯认为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有6个:发达国家工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已由轻工业结构转向重工业结构,即从制成品中原料含量高的工业转向原料含量低的工业;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劳务部门所占的比重增加,因而对原料的需求落后于生产的增加;对农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低;农业保护主义的蔓延;工业原料的节约使用(如电解镀锡、金属回收和再加工);合成原料和人造原料越来越多地代替天然原料。,22,对于战后否定或贬低贸易作用的观点,也有不少人提出批评。这些批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认为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之所以没有很大的发展,这是由于它们对贸易和整个经济保护太重、控制太严、干预太多。他们认为,战后贸易仍然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亚洲四小龙以及其他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战后迅速发展的事实就是最好的例证。其实,这两方面的观点都有一定道理?综上所述: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只有具备一定的条件,对外贸易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历史上,因不具备上述基本条件,对外贸易未能显著促进经济增长的事例不少。,23,6.2发展经济学家的贸易保护理论,一些发展经济学家根据部分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增长并没有带来经济的发展这一不可回避的现实,对传统理论关于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结论和一些推论提出了多方面的质疑和挑战-保护贸易新论!主要观点:旧的国际分工格局是发展 中国家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趋于恶化,应该保护贸易,实现本国经济的工业化。,24,6.2.1中心-外围论 1950年,阿根廷当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向联合国提交的题为“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及其主要问题”报告中首先提出来的,即著名的“拉丁美洲经委会宣言”。1)背景及其主要论点二战后,殖民体系瓦解,但旧的国际分工格局阻碍了民族经济发展。因此,普雷维什提出:(1)国际经济体系分为中心外围两类国家一类是以西方高度工业化国家。它们的经济增长是全面的、自主性的,它们出口工业品或高附加值产品,而进口原材料或初级产品,它们是技术创新的源头,但也占有了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几乎全部利益,甚至借技术进步进一步掠夺外围国家;在政治上,它们实行帝国主义政策,“一旦外围有意无意地损害了这种经济和政治利益时,中心特别是主要中心往往就会采取惩罚的措施,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会通过军事干预的手段进行报复。”,25,另一类是没有实现工业化或畸形工业化的国家。它们的经济往往有增长而无发展,严重受制于前者的经济周期,而且常常是出口单一的原材料,换回各种工业制品。前者处于世界体系的中心,后者处于外围。(2)外围国家贸易条件不断恶化中心与外围进行着严重不平等的交换,中心存在以外围的存在为前提,中心的发展以损害外围的发展为代价。其逻辑结论是,只要“中心外围”结构即所谓国际经济的旧秩序或旧的国际分工不改变,或外围国家不脱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外围国家的发展就没有希望。贸易条件恶化原因:技术进步利益分配不均;工业制成品和初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不同;中心外围工会的作用不同。,26,例如,从需求方面看,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需求相对于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制成品的需求增加得慢。也就是说,初级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比制成品需求的收入弹性要低。这可由恩格尔定律加以证明。恩格尔定律揭示了这样一个规律:随着一国收入的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衣物等必需生活品开支的比例将逐步降低。普雷维什关于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持续恶化的结论,是根据1949年联合国对英国贸易的一项研究做出的。该项研究表明,从1876年至1938年,原材料产品与制成品价格之比,即两者的贸易条件下降了35.9%。也就是说,一定量的初级产品在19世纪70年代所能购买到的制成品,到20世纪30年代只能买到其中的64.1%。贸易条件变得愈来愈不利于原料出口国,即原料出口国的贸易条件长期恶化了。,27,沿着普雷维什开拓的思路,埃及经济学家萨米尔阿明,巴西经济学家特奥托尼奥多斯桑托斯等一大批第三世界的学者都得出了这个结论。(3)普雷维什的政策主张 外围国家必须实行工业化,独立自主地发展民族经济。具体为:采取保护贸易政策,改善贸易条件;利用保护贸易政策,提高本国工业化程度;外围国家建立区域性共同市场,开展区域经济合作;中心国家放宽贸易限制,向外围国家开放市场。,28,2)中心-外围论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积极意义:为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提供了理论武器;提出的贸易发展战略的发展中国家早期的工业化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局限性:中心外围国家不是相互促进,而是对抗与持续冲突的结论;片面倡导“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尤其反对市场机制的观点等有很大的局限性。,29,6.2.2贸易条件论普雷维什(RPrebisch)、辛格(H.Singev)和缪尔达尔(GMyrdal)等人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出发,认为对外贸易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进步的阻力。普雷维什和辛格认为,由于存在初级产品贸易条件不断恶化的趋势,出口初级产品的国家不可能由于对外贸易而提高其长期经济增长率,而缪尔达尔则主张对外贸易将会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落后领域持久化,甚至创造出更多的落后领域。这种贸易悲观主义观点支配着许多发展中国家20世纪50、60年代的贸易战略选择,引导它们走上了内向型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发展道路。,30,1970年,美国经济学家克拉维斯(IBKravis明确地把对外贸易称为“增长的侍女”)。他认为,一国的经济增长主要由其国内因素决定,外部需求只构成了对增长的额外刺激,这种刺激在不同国家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重要性;在他看来,对外贸易既不是增长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而且还不一定必然对经济增长有益。这种折衷观点虽然得到许多人的赞同。但克拉维斯并没有进一步指出在什么机制和条件下对外贸易能够促进经济增长。,31,6.3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理论,二战以前,亚非拉大多数国家是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属国,它们的经济结构单一、畸形,经济发展水平十分落后,人民生活极为贫困。二战后,这些国家在政治上纷纷获得独立,开始致力于工业化和民族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也成了西方经济学,尤其是它的新分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重大课题,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条件千差万别,没有一条共同的发展道路,但对外贸易采取何种战略对经济发展影响极大。因此,他们对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发展战略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了不同的对外贸易战略模式。6.3.1进口替代战略模式1)进口替代战略的涵义,32,进口替代(Import Substitution)战略,是指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工业,替代制成品进口,以带动经济增长,实现工业化,减少贸易逆差,改善国际收支状况。这是一种内向型的发展战略。其配套措施通常是对工业制成品进口限制;对本国币值高估及进口替代工业扶植和保护。其实施进程一般为:首先发展加工工业,如纺织品、鞋类、加工食品和家用电器等产品,实行消费品进口替代;随后发展中间产品生产,实行中间产品进口替代;最后发展到重化工业产品生产,实现资本货物进口替代。但由于发展中国家各国具本条件不同,各国实施进口替代的具体进程有一定差异。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的国家,一般从消费品进口替代入手,再根据工业发展水平依次过渡到中间产品进口替代和资本货物进口替代。工业基础相对较好、二战前已建立一定规模的工业的国家,可直接从中间产品进口替代开始,并逐步向资本货物进口替代过渡。,33,2)进口替代战略的理论依据发展经济学家基于对发展中国家实施进口替代战略的直接观察,从理论上论证了进口替代的依据。(1)进口替代是发展中国家摆脱发达国家剥削和控制,避免贸易条件恶化和国际不平等交换的重要途径。普雷维什持这种观点。(2)进口替代是工业化的主要推动力。(3)进口替代是发展中国家平衡国际收支的重要手段。(4)进口替代是发展中国家扩大就业的有效途径。,34,3)进口替代战略的理论评价从20世纪50年代起,许多发展中国家相继实施了进口替代战略。这一贸易 战略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进口替代工业部门的发展起一定的作用。例如,战后初期,泰国只有一些碾米业、锯木业和采锡业。实施进口替代战略后,到60年代泰国已发展了纺织、制糖、水泥、炼油工业和车辆、电器装配等。但是,随着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发展,进口替代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因此越来越多的发展经济学家和国际经济学家对“进口替代”战略持否定态度,认为进口替代战略实施的结果,并未达到预期目标,甚至偏离了预定目标。(1)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的目的未能达到。(2)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宗旨难以实现。(3)进口替代工业的进一步发展难以维持。(4)非进口替代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得不到正常发展。(5)收入不均现象加剧。,35,6.3.2出口导向战略模式出口导向(Export Promotion)战略,是指将经济发展重点放在出口贸易上,通过出口增长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这是一种外向型的发展战略,它又分为初级品出口和出口替代战略。1)初级品出口战略初级品出口战略即出口食物和农矿原料,进口发达国家的工业制成品。初级品出口战略是初级外向战略。提出这种战略的经济学家认为,发展中国家应从政治独立后人口大多数仍在农村和农矿产品生产在国民经济中仍占举足轻重地位的实际出发,通过发展初级产品出口来积累工业化资金,同时在此基础上发展农矿产品出口加工工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36,初级产品出口战略在历史上确有成功的先例。19世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经济发展时期就是实行这种贸易模式。战后直到60年代以前,发展中国家也都是这种贸易格局。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贸易条件恶化,开发资金缺乏,以及初级品在发展中国家国内连锁效应不能很好发挥等多方面原因,初级品出口战略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有限。尽管如此,初级品出口目前对很多发展中国家仍有实践意义。其一,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的国家,初级品出口仍是进口国民经济必需物品的主要外汇来源;其二,发展中国家由于对粮食、肉类、水果、蔬菜以及咖啡、可可、香蕉等热带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均较高,因此对这些产品的吸收能力较强,加强“南南合作”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其三,初级品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扩大出口有利于劳动就业。,37,2)出口替代战略(1)出口替代战略的涵义和条件为了克服进口替代战略的种种弊端和弥补初级品出口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作用的有限性,发展经济学家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了出口替代(Export Substitution)战略,即发展面向出口工业,以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出口代替传统的初级品出口,以增加外汇收入,带动工业体系的建立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出口替代战略是次级外向战略。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出口替代战略的成功实施,需要具备一定的内部和外部条件。内部条件,如一定的工业基础,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特殊生产要素,一系列的出口鼓励政策等都是最为基本的。外部条件,如较好的地理位置,与世界市场有较稳固的贸易金融联系,筹措资金较容易等。,38,(2)出口替代战略的模式出口替代战略包括初级品加工、劳动密集型装配和出口加工、制成品出口3种模式:初级品加工模式-是通过对初级产品进行一定程度加工和提高原有初级产品的加工程度以替代初级品出口。马来西亚、泰国、象牙海岸等国均走过这一条路。劳动密集型装配和出口加工模式-是通过建立出口加工、装配工业,对进口的半成品或零部件进行加工或装配后再行出口。韩国、新加坡等国曾按这一模式发展对外贸易。制成品出口模式-是在进口替代基础上发展制成品出口,以推动经济发展。韩国、新加坡、台湾、巴西、墨西哥等国或地区从60年代中期起都先后按这一模式从进口替代转向出口导向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39,(3)出口替代战略的理论评价出口替代与进口替代相比,具有许多优势:其一,出口替代有利于较为合理地配置资源。其二,出口替代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其三,出口替代有利于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其四,出口替代更有利于提高就业水平。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出口替代战略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实施出口替代战略后,这些国家的对外贸易增长率大大提高,制成品比重不断上升,制造业取得了迅速发展,并实现了产业结构的现代化,经济增长率大幅度提高。例如60年代以后,新加坡、韩国、台湾、香港、巴西等国家和地区出口的年增长率达10%以上,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亦达10%左右,不仅超过一般发展中国家,而且快于发达国家。,40,但是,出口替代战略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实施出口替代战略的国家随着出口替代工业化的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出口替代工业主要面向国际市场,因而加深了这些经济部门对国外市场、资金和技术的依赖性;其次,出口替代战略的实施加剧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出口替代工业部门发展较快,而一些面向国内市场的中小型工业和农业部门却发展缓慢,处于落后状态;第三,发展出口替代工业引进大量外资,使本国主要经济部门为外国资本所控制,从而使大量利润外流,外债急剧增长;第四,实施出口替代战略,收入不均现象同样存在,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替代工业化只给少数的资产阶级带来利益,广大劳动者仍然很贫困,阶级矛盾尖锐,蕴藏着深刻的社会危机。,41,6.3.3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小结1)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含初级品出口和出口替代)贸易战略可以看成一国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上所采取的相应战略。从初级品出口到进口替代再到出口替代具有由低级到高级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由于各国的情况不同,有的国家对外贸易战略的变换呈现阶段性和连续性,有的国家对外贸易战略的阶段性和连续性不明显。一个国家一定时期采取何种贸易战略是这个国家这个时期对外贸易政策的总趋势。,42,2)发展中国家历史背景、自然条件、生产力水平、政治体制各不相同,它们在经济发展和所采取的战略上也会有不同。一般地,地域较大、人口较多、资源较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因国内市场容量较大,工业品的销路国内有保障,可以进行大批量生产,获取规模经济利益,建立进口替代工业,采取保护措施,为幼稚工业的发展提供培养园地。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产品可以进入国际市场,条件成熟时可转向出口替代。而较小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幼稚工业的培养园地,实施进口替代战略很难成功,因此,它们应立足于本国的情况走符合国情的对外贸易发展道路。案例分析:为何128年只有日本从后发展跨入发达?P219,43,本章思考题 P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