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解读.ppt

    • 资源ID:4998169       资源大小:2.35MB        全文页数:71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解读.ppt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解读,2011年8月,主要内容,一、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设计思路1、定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规范”能保证项目达到预期目标-有效性疾病控制的“三早策略”的落实3、“规范”能保证项目的实施符合客观规律-科学性疾病谱与疾病特点的改变;符合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以人为本的全过程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合理分工、协作密切的两级医疗卫生服务的体系构架;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内容解读,一、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设计思路,1、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概念,由政府根据特定时期危害国家和公民的主要健康问题的优先次序以及当时国家可供给能力(筹资和服务能力)综合选择确定,并组织提供的非营利的卫生服务项目。,4,2、有效性,促进疾病控制“三早”策略的落实做好守门人,5,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居民个体的健康管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和行为干预,对居民生活、工作外部环境的干预:环境卫生、食品卫生、控制传染源等,3、科学性-疾病谱与疾病特点改变,7,8,3、科学性-符合社区卫生服务模式(1),以家庭医生团队为主体,向居民(患者)提供一对一责任式、主动、连续、综合、协调、可及、规范的卫生服务。,9,3、科学性-符合社区卫生服务模式(2),病因复杂 VS 综合性、协调性非急性 VS 主动性、可及性长期性 VS 连续性、规范化,10,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重性精神疾病,居民健康管理儿童孕产妇妇女中老年居民,目的预防危险因素发生消除/控制危险因素常见疾病早期筛查,目的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3、科学性-以人为本,提供生命全过程和疾病全过程服务,早诊断,3、科学性-合理分工、密切协作(1),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建立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3、科学性-合理分工、密切协作(2),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医院,预防保健机构,疾病筛查,疾病确诊,防治规划制订,病例随访管理,确定治疗方案,技术指导,用药和不良生活方式预防干预,疑难病症诊治,监督落实,发现并发症,转诊前处理等,危重患者救治等,考核评价等,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内容解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与2009年版比较,扩大覆盖人群、提高服务质量和增加服务项目和内容等三个方面:一是将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对象由0-3岁扩大到0-6岁二是新增管理高血压患者1000万人,糖尿病患者600万人,将排查发现的约300万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全部纳入管理范围三是增加孕产妇和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项目四是增加健康教育服务内容,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频次五是增加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食品卫生信息报告、职业卫生咨询指导等卫生监督协管服务项目。,14,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人群健康综合管理技术体系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2.健康教育服务规范3.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4.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居民健康管理技术体系5.预防接种服务规范6.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7.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8.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患者健康管理技术体系9.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10.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11.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结构,一、服务对象二、服务内容三、服务流程方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操作四、服务要求保证服务得到开展的辅助条件及要求五、考核指标直接和考核挂钩,除健康档案外国家层面不设任务指标六、附件与相关服务记录做为健康档案内容,避免重复填写,人群综合管理技术体系-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1),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以孕产妇、06岁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二、服务内容居民健康档案内容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管理服务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健康档案的建立到机构接受服务时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时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相关记录表单,均做为居民健康档案有条件的地区录入计算机,建立电子化健康档案健康档案的使用复诊时 入户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时 转诊、会诊,三、服务流程-确定建档对象,人群综合管理技术体系-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2),三、服务流程-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建立,人群综合管理技术体系-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3),四、服务要求(一)负责首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更新信息、保存档案;其他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将相关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及时汇总、更新至健康档案;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健康档案的监督与管理(二)健康档案的建立要遵循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的地区,要注意保护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三)通过多种信息采集方式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及时更新。已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的地区应保证居民接受医疗卫生服务的信息能自动汇总到电子健康档案中,保持资料的连续性。(四)统一为居民健康档案进行编码(五)按照国家有关专项服务规范要求记录相关内容,记录内容应齐全完整、真实准确、书写规范、基础内容无缺失。各类检查报告单据和转、会诊的相关记录应粘贴留存归档。(六)健康档案管理要具有必需的档案保管设施设备,按照防盗、防晒、防高温、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等要求妥善保管健康档案,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保证健康档案完整、安全。电子健康档案应有专(兼)职人员维护。(七)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为城乡居民提供中医健康服务。健康体检表的中医体质辨识内容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医医务人员或经过培训的其他医务人员填写。(八)电子健康档案在建立完善、信息系统开发、信息传输全过程中应遵循国家统一的相关数据标准与规范。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应与新农合、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系统相衔接,逐步实现各医疗卫生机构间数据互联互通,实现居民跨机构、跨地域就医行为的信息共享。,人群综合管理技术体系-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4),五、考核指标(一)健康档案建档率=建档人数/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0%(二)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人数/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0。(三)健康档案合格率=填写合格档案份数/抽查档案总份数100%(四)健康档案使用率=抽查档案中有动态记录的档案份数/抽查档案总份数100%有动态记录的档案是指一年内健康档案记录有符合各类服务规范要求的有关服务记录。,人群综合管理技术体系-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5),居民健康档案封面 个人基本信息表健康体检表通用表(疾病早期筛查)(老年人、孕产妇、高血压患者等重点人群以及建档的一般人群)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表(提高患者依从性)06岁儿童健康管理记录表 孕产妇健康管理记录表 预防接种卡(06岁儿童)高血压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 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表 接诊记录表(感冒等)会诊记录表,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医疗保健卡),人群综合管理技术体系-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6),六、附件,健康档案编码规则,-,采用17位编码制(比2009年增加了一位)同时将建档居民的身份证号作为身份识别码,为在信息平台下实现资源共享奠定基础。,返回,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居民。二、服务内容(一)健康教育内容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对重点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开展可干预的健康危险因素基本知识健康教育开展重点疾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开展公共卫生问题健康教育。开展防灾减灾、家庭急救等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人群综合管理技术体系-健康教育服务规范(1),(二)服务形式及要求提供健康教育资料每个机构每年提供不少于12种内容的印刷资料每个机构每年播放音像资料不少于6种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每个机构每2个月最少更换1次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每年至少开展9次公众健康咨询活动举办健康知识讲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至少需要举办1次健康知识讲座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每两个月举办1次健康知识讲座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机构的医务人员在提供门诊、上门访视等医疗服务时提供,人群综合管理技术体系-健康教育服务规范(2),人群综合管理技术体系-健康教育服务规范(3),三、服务流程,四、服务要求(一)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配备专(兼)职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每年接受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不少于8学时。树立全员提供健康教育服务的观念,将健康教育与日常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结合起来。(二)具备开展健康教育的场地、设施、设备,并保证设施设备完好,正常使用。(三)制定健康教育年度工作计划,保证其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健康教育内容要通俗易懂,并确保其科学性、时效性。健康教育材料可委托专业机构统一设计、制作,有条件的地区,可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媒体开展健康教育。(四)有完整的健康教育活动记录和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音文件等,并存档保存。每年做好年度健康教育工作的总结评价。(五)加强与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社会团体等辖区其他单位的沟通和协作,共同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六)充分发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的作用,接受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的技术指导和考核评估(七)运用中医理论知识,在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运动锻炼等方面对城乡居民开展养生保健知识宣教等中医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印刷资料、音像资料的种类、数量、宣传栏更新次数以及讲座、咨询活动次数等方面,应有一定比例的中医药内容。,人群综合管理技术体系-健康教育服务规范(4),人群综合管理技术体系-健康教育服务规范(5),五、考核指标(一)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的种类和数量。(二)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的种类、次数和时间。(三)健康教育宣传栏设置和内容更新情况。(四)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和健康教育咨询活动的次数和参加人数。六、附件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居民健康管理技术体系-预防接种服务规范(1),一、服务对象辖区内0-6岁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二、服务内容预防接种管理及时为辖区内所有居住满3个月的0-6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等儿童预防接种档案。在交通不便的地区,可采取入户巡回的方式进行预防接种。每半年对责任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卡进行1次核查和整理。预防接种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针对性接种。开展乙肝疫苗、麻疹、脊灰等强化免疫、查漏补种和应急接种工作。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对发现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按照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处理和报告。,居民健康管理技术体系-预防接种服务规范(2),三、服务流程,居民健康管理技术体系-预防接种服务规范(3),四、服务要求(一)接种单位必须为区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预防接种单位,并具备有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规定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链管理制度并按照要求进行疫苗的领发和冷链管理,保证疫苗质量。(二)承担预防接种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执业护士或者乡村医生资格,并经过县级或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方可上岗。(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积极通过公安、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等多种渠道,利用提供其他医疗服务、发放宣传资料、入户排查等方式,向预防接种服务对象或监护人传播相关信息,主动做好辖区内服务对象的发现和管理(四)根据预防接种需要,合理安排接种门诊开放频率、开放时间和预约服务的时间,提供便利的接种服务。(五)应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等相关规定做好预防接种服务工作。,居民健康管理技术体系-预防接种服务规范(4),五、考核指标(一)建证率=年度辖区内建立预防接种证人数/年度辖区内应建立预防接种证人数100。(二)某种疫苗接种率=年度辖区内某种疫苗年度实际接种人数/某种疫苗年度应接种人数100。六、附件 1.疫苗免疫程序 2.预防接种卡,居民健康管理技术体系-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1),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居住的06岁儿童。二、服务内容新生儿家庭访视出院周内(与产后访视结合)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出生后28天,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婴幼儿健康管理:在3、6、8、12、18、24、30、36月龄时随访,共8次。在6-8、18、30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免费血常规检测。在6、12、24、36月龄时进行1次听力筛查。每次预防接种前,均要对儿童进行预防接种禁忌症的评估,居民健康管理技术体系-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2),二、服务内容(续)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为4-6岁儿童每年提供一次健康管理服务。健康问题处理对发现患有营养不良、贫血、单纯性肥胖等问题的儿童给出指导或转诊的建议。对口腔发育异常、患有龋齿、视力低常或听力异常儿童应及时转诊。,除新生儿家庭访视在家中进行外,其余管理均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居民健康管理技术体系-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3),三、服务流程,四、服务要求(一)应当具备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二)从事儿童健康管理工作的人员(含乡村医生)应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并接受过儿童保健专业技术培训,按照国家儿童保健有关规范的要求进行儿童健康管理。(三)应通过妇幼卫生网络、预防接种系统以及日常医疗卫生服务等多种途径掌握辖区中的适龄儿童数,并加强与托幼机构的联系,取得配合,做好儿童的健康管理。(四)加强宣传,向儿童监护人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儿童家长愿意接受服务。(五)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在时间上应与预防接种时间相结合。鼓励在儿童每次接受免疫规划范围内的预防接种时,对其进行体重、身长(高)测量,并提供健康指导服务(六)每次服务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儿童健康档案。(七)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为儿童提供生长发育与疾病预防等健康指导。,居民健康管理技术体系-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4),五、考核指标(一)新生儿访视率年度辖区内接受1次及以上访视的新生儿人数/年度辖区内活产数100。(二)儿童健康管理率年度辖区内接受1次及以上随访的06岁儿童数/年度辖区内应管理的06岁儿童数100(三)儿童系统管理率年度辖区中按相应频次要求管理的06岁儿童数/年度辖区内应管理的06岁儿童数100,居民健康管理技术体系-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5),六、附件 1.新生儿家庭访视记录表 2.1岁以内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 3.12岁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 4.36岁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居民健康管理技术体系-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6),居民健康管理技术体系-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1),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所有孕产妇二、服务内容孕早期健康管理孕12周前为孕妇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进行第1次产前随访及孕妇健康状况评估,开展相应的指导。孕中期健康管理孕1620周、2124周各进行1次随访,对孕妇的健康状况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孕晚期健康管理孕2836周、3740周各进行1次随访,指导孕妇去有助产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各进行1次产前检查。,居民健康管理技术体系-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2),二、服务内容(续)产后访视收到分娩医院转来的产妇分娩信息后,于37天内到产妇家中进行产后访视,进行产褥期健康管理,加强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指导,同时进行新生儿访视。产后42天健康检查为正常产妇做产后健康检查(产后检查、一般检查和妇科检查),进行相关的健康指导,异常产妇到原分娩医疗保健机构检查。,三服务流程,增加孕早期保健免费检查项目,居民健康管理技术体系-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4),四、服务要求(一)开展孕产妇健康管理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具备服务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二)从事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的人员应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并接受过孕产妇保健专业技术培训,按照国家孕产妇保健有关规范要求,进行孕产妇全程追踪与管理工作。(三)加强与村(居)委会、妇联、计生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孕产妇人口信息。(四)加强宣传,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示免费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育龄妇女愿意接受服务,提高早孕建册率。(五)将每次保健服务的信息及检查结果准确、完整地记录在孕产妇保健手册和检查或随访记录上,并纳入健康档案管理。(六)积极运用中医药方法(如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产后康复等),开展孕期、产褥期、哺乳期保健服务。,居民健康管理技术体系-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5),五、考核指标(一)早孕建册率=辖区内孕12周之前建册的人数/该地该时间段内活产数100。(二)孕妇健康管理率=辖区内按照规范要求在孕期接受5次及以上产前随访服务的人数/该地该时间内活产数100。(三)产后访视率=辖区内产后28天内的接受过产后访视的产妇人数/该地该时间内活产数100。六、附件1.第1次产前随访服务记录表2.第2-5次产前随访服务记录表3.产后访视记录表4.产后42天健康检查记录表,居民健康管理技术体系-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1),一、服务对象: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二、服务内容:每年1次健康管理。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育锻炼、饮食、包括吸烟、饮酒、慢性疾病常见症状和既往所患疾病、治疗及目前用药情况。体格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腰围、臀围、皮肤、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体格检查以及视力、听力和活动能力的一般检查。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血清谷草转氨酶、血清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肾功能(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空腹血糖和心电图检测。每年1次。健康指导告知居民健康体检结果并进行相应干预。,居民健康管理技术体系-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2),三、服务流程,四、服务要求(一)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具备服务内容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二)加强与村(居)委会、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老年人口信息变化。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人愿意接受服务。(三)每次健康检查后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入健康档案。具体内容详见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健康体检表。对于已纳入相应慢病健康管理的老年人,本次健康管理服务可作为一次随访服务。(四)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为老年人提供养生保健、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居民健康管理技术体系-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3),居民健康管理技术体系-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4),五、考核指标及解释(一)老年居民健康管理率接受健康管理人数/年内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数100。(二)健康检查表完整率填写完整的健康检查表数/抽样的健康检查表数100。六、附件 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表,患者健康管理技术体系-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1),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二、服务内容筛查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初诊(每年至少1次)测量血压。发现异常,复查或转诊。建议高危人群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每年至少次面对面随访,可与患者就诊结合。每年应至少进行1次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空腹血糖、常规体格检查和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粗测,患者健康管理技术体系-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2),三、服务流程-高血压筛查流程图,09年规范为3天后复查,患者健康管理技术体系-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3),三、服务流程高血压患者随访流程图,患者健康管理技术体系-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4),四、服务要求(一)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由医生负责,应与门诊服务相结合,对未能按照管理要求接受随访的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医务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联系,保证管理的连续性。(二)随访包括预约患者到门诊就诊、电话追踪和家庭访视等方式。(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可通过本地区社区卫生诊断和门诊服务等途径筛查和发现高血压患者。有条件的地区,对人员进行规范培训后,可参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四)发挥中医药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治并发症中的特色和作用,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开展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五)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患者和居民愿意接受服务。(六)每次提供服务后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入患者的健康档案。,患者健康管理技术体系-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5),五、考核指标(一)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率=年内已管理高血压人数/年内辖区内高血压患者总人数100。(二)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高血压患者管理的人数/年内管理高血压患者人数100。(三)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最近一次随访血压达标人数/已管理的高血压人数100。六、附件高血压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患者健康管理技术体系-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1),一、服务对象:辖区内35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二、服务内容筛查对工作中发现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每年应至少进行1次健康检查,与随访相结合。血压、体重、空腹血糖,一般体格检查和视力、听力、活动能力的一般检查。每年提供4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每年至少次面对面随访,可与患者就诊结合。,患者健康管理技术体系-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2),三、服务流程-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流程图,患者健康管理技术体系-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3),四、服务要求(一)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由医生负责,应与门诊服务相结合,对未能按照健康管理要求接受随访的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主动与患者联系,保证管理的连续性。(二)随访包括预约患者到门诊就诊、电话追踪和家庭访视等方式。(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通过本地区社区卫生诊断和门诊服务等途径筛查和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掌握辖区内居民型糖尿病的患病情况。(四)发挥中医药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治并发症中的特色和作用,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开展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五)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患者愿意接受服务。,患者健康管理技术体系-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4),五、考核指标(一)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年内已管理糖尿病患者人数/年内辖区内糖尿病患者总人数100。(二)糖尿病患者规范健康管理率=按照要求进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人数/年内管理糖尿病患者人数100。(三)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最近一次随访空腹血糖达标人数/已管理的糖尿病患者人数100。六、附件 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doc型糖尿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患者健康管理技术体系-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1),一、服务对象辖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二、服务内容患者信息管理随访评估、分类干预每年至少随访4次。每年应至少进行1次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一般体格检查、血压、体重、血常规(含白细胞分类)、转氨酶、空腹血糖和心电图。,三、服务流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流程,患者健康管理技术体系-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2),患者健康管理技术体系-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3),四、服务要求(一)配备接受过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相关培训的专(兼)职人员,开展相关健康管理工作。(二)与相关部门加强联系,及时为辖区内新发现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并按时更新。(三)随访包括预约患者到门诊就诊、电话追踪和家庭访视等方式。(四)加强宣传,鼓励和帮助病人进行生活功能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参与社会活动,接受职业训练。,患者健康管理技术体系-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4),五、考核指标(一)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所有登记在册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辖区内15岁及以上人口总数患病率)100。(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管理率=每年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管理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所有登记在册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100。(三)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稳定率=最近一次随访时分类为病情稳定的患者数/所有登记在册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100。六、附件 1.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 2.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人群综合管理技术体系-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1),一、服务对象:辖区内服务人口。二、服务内容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管理 协助开展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排查、收集和提供 风险信息,参与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制(修)订。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登记 应规范填写门诊日志、入/出院登记本、X线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登记本。首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传染病病人及疑似病人后,按要求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如发现或怀疑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按要求填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 1.报告程序与方式。2.报告时限。3.订正报告和补报。,人群综合管理技术体系-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2),二、服务内容(续)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1.病人医疗救治和管理。2.传染病密切接触者和健康危害暴露人员的管理。3.流行病学调查。4.疫点疫区处理。5.应急接种和预防性服药。6.宣传教育。协助上级专业防治机构做好结核病和艾滋病患者的宣传、指导服务以及非住院病人的治疗管理工作,相关技术要求参照有关规定。,人群综合管理技术体系-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3),三、服务流程,人群综合管理技术体系-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4),四、服务要求(一)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协助开展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处置。(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报告管理工作,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做好相关服务记录,传染病报告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应至少保留3年。,人群综合管理技术体系-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5),五、考核指标(一)传染病疫情报告率报告卡片数/登记传染病病例数100。(二)传染病疫情报告及时率报告及时的病例数/报告传染病病例数100。(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率及时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数/应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数100。,人群综合管理技术体系-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1),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居民。二、服务内容食品安全信息报告 发现或怀疑有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线索和事件,及时报告卫生监督机构并协助调查。职业卫生咨询指导 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发现从事接触或可能接触职业危害因素 的服务对象,并对其开展针对性的职业病防治咨询、指导,对发 现的可疑职业病患者向职业病诊断机构报告。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 协助卫生监督机构对农村集中式供水、城市二次供水和学校供水进行巡查,协助开展饮用水水质抽检服务,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协助有关专业机构对供水单位从业人员开展业务培训。,人群综合管理技术体系-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2),二、服务内容(续)学校卫生服务 协助卫生监督机构定期对学校传染病防控开展巡访,发现问题隐 患及时报告;指导学校设立卫生宣传栏,协助开展学生健康教育。协助有关专业机构对校医(保健教师)开展业务培训。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 定期对辖区内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开展巡访,发现相关信息 及时向卫生监督机构报告。,人群综合管理技术体系-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3),三、服务流程,人群综合管理技术体系-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4),四、服务要求(一)县(区)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各项协管工作制度和管理规定,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二)县(区)卫生监督机构要采用在乡镇、社区设派出机构或派出人员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卫生监督协管的指导、培训并参与考核评估。(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建立健全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有关工作制度,配备专(兼)人员负责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明确责任分工。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实行零报告制度。(四)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管理规范的要求提供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及时做好相关工作记录,记录内容应齐全完整、真实准确、书写规范。,人群综合管理技术体系-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5),五、考核指标(一)卫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率=报告的事件或线索次数/发现的事件或线索次数100%。(二)协助开展的饮用水卫生安全、学校卫生、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实地巡查次数。六、附件1.卫生监督协管信息登记报告表2.卫生监督协管巡查登记表,谢谢!,

    注意事项

    本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解读.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