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安全生产管理及安全生产技术.ppt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及安全生产技术主讲人:长春理工大学 李景清 联系电话:13500803188,一、安全生产方针的新发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人为本,首要的是以人的生命为本,科学发展,首要的是安全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首要的是构建安全社会 安全工作涵盖了社会安全、生产安全、公共卫生和减灾、防灾等诸多方面“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深刻阐明了安全生产工作的方向、用途和手段,有机地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安全第一”是“事故预防”和“综合治理”的统帅和灵魂。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先安全后生产,生命至高无上。“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根本途径。安全生产工作就是预防,对生产中的隐患“进行分析诊断,识别评价,预测控制的全过程。预防就是要建立预警、预测、预报、预防的递进式、立体化地事故隐患预防体系上。“综合治理”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手段和方法。注意发现安全生产的内在规律,正视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从根本上解决安全生产中面临的各类问题。,二、事故预警机制,事故预警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重要途径.预警机制-指对各种事故征兆的监测、识别、诊断、评价、提取隐患信息及时报警,灵敏、准确地告示危险前兆,超前反馈,及时布置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机制-古今汉语词典的解释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机体的构造,功能特征和相互关系等;二是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方式。”现在通常指单位机构的设置,人员的安排,领导关系及相互协调的程序。,预警分析-通过监测手段获得的有关信息和运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分析,通过评价,对未来趋势作出判断。预警分析系统包括:监测系统、预警信息系统、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预测评价系统等组成。,(一)事故预警的特点 1、快速性:信息搜集、识别、处理、传递、发布都要快。2、准确性:科学判断,避免随意性。3、公开性:便于社会监督、有效控制。4、完备性:全面系统。5、连贯性:以上一次的分析为基础。,(二)建立预警机制应处理好下列关系 1、点与面之间的关系,突出重点。2、社会敏感与危害程度之间的关系。3、高风险与高危险之间的关系。4、预警机制中的硬件与软件的关系。,(三)建立事故预警的原则 1、及时性原则 事故预警的出发点是“居安思危”,研究事故还在孕育或处在萌芽时期,通过细致观察和研究、防微杜渐,做好防范。2、全面性原则 对生产活动的各领域的全面监测,识别、判断、评价以及对异常情况处理的对策。3、高效性原则 因事故的不确定性和突发性,预警机制必须以高效原则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告、且制订应急求援措施。4、引导性原则 不能因怕引起社会动荡而隐匿有关信息。在灾害和突发事件降临前,引导人们怎样做,减少盲从和跟风,以减少损失。,(四)预警管理体系,(五)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建设 生产经营单位自己制订的有关安全生产的规范性文件,即企业制度。如:规程、标准、规定、措施、方法、制度、指导意见等。1、建立安全规章制度的意义:规范、约束生产过程的风险,保障工人的安全的健康。建立安全规章制度是生产单位的法定责任;建立安全规章制度是生产单位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用制度来保障生产、合法、有序、安全地运行。建立安全规章制度是保护工人安全与健康的手段。,2、安全规章制度建设的依据:以安全生产法、国家和行业标准、地方政府的法规、标准为依据;以生产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事故教训为依据。以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为依据。3、安全规章制度建设的原则:主要负责人负责的原则;安全第一的原则。安全第一,质量第二,效益第三。系统原则。只要有生产活动,风险就客观存在。要建立涵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规章制度。即涵盖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人;涵盖规划设计,生产调试,生产运行,技术改造等的全过程;涵盖事故预防,应急处置,调查处理等,规范化和标准化原则。以保障制度的严密、完整、有序。建立制度的程序应为:起草、审核、发布、教育培训、修订、严密程序。制度的编制要目的明确、流程清晰,标准准确、有可操作性。4、规章制度的编制。制度的内容:制度的名称、编制的目的、主要内容、责任部门、进度安排。编制流程:起草、会签、审核、签发、发布五个步骤。制度发布后,要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培训、考试、考试合格方能上岗。,5、安全规章制度的体系的建立。综合安全管理制度:a.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指标、总体原则。安全管理的体制、机制、机构、控制措施、日常管理的重点。b.安全责任制度 各领导、各部门、各岗位相应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权利、义务。c.例行安全工作制度 定期分析会、定期学习、定期活动、定期安全检查。d.承包与发包工程安全管理制度。承包发包工程的条件,相关资质的审查,各方的安全责任、协议、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现场的安全检查与协调。,e.安全措施和费用的管理。f.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登记建档、定期检查、评估、监控、应急管理。g.危险物品使用管理制度。名称、种类、危险性;管理程序、手续;注意事项;存放条件;日常监管;紧急处置;h.隐患排查和治理制度。应排查的设备、设施、场所的名称、排查的周期、人员排查标准;处置问题的程序、跟踪管理的内容。i.事故调查、报告、处理制度。事故标准、报告程序、现场应急处理、现场保护、资料收集、当事人的调查、技术分析,调查报告的编制。,j.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原则、组织机构、日常管理、程序;设施、器材的配置、维护保养、定期试验;防火定期检查、演练。k.应急管理制度 总体预案、专项预案、现场预案。l.安全奖惩制度。人员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领导人员、管理人员、新员工、转岗培训;新材料、新工艺采用、新设备使用的培训;特种工;岗位操作规程;应急培训。应明确培训对象,内容,时间及考核标准等。,劳动保护用品发放使用和管理制度。种类、适用范围、领取程序、检查标准;寿命周期。安全工位器具的使用管理制度。种类、检查标准、检查周期、寿命周期。特种作业和特殊作业管理制度。锅炉、压力容器、易燃、易爆、易中毒。岗位安全规范 特种作业、易燃、易爆、职业病的预防。职业健康检查制度,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三同时制度。定期巡视检查制度。设备:种类、名称、数量、责任人、问题的处置。定期维护检修制度。定期检测、检验制度。设备、仪器。安全操作规程。电器及易造成伤害的设备。,环境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标志管理制度。作业环境管理制度。通道、照明、通风、湿度、雷雨天、雾天等种类、场所。工业卫生制度。尘、毒、温度、湿度、噪声、辐射等涉及职业健康因 素的种类、场所;定期检测、控制。企业必须建立目的明确、流程清晰、责任明确、标准明确的制度来规范管理和作业行为。各项制度的建立要严密、完整、有效。,三、安全生产“五要素”,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和安全投入。(一)安全文化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的根本安全文化是指人类在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安全生产、安全活动的精神、观念、行为和物态的总和。安全文化的核心是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树立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永存的,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安全观念”。1.安全文化的构成,一是观念层面,它包括正确的安全价值观、科学的态度以及高尚的品德、爱心和情感。二是管理层面,它包括安全系统工程、风险评价技术,安全目标管理,以及生产过程中的人流、物流和定置管理。三是行为层面,它包括遵守纪律,规范生产与生活行为开展文明生产,保持身心健康,以及维护安全,抵制违章和冒险。四是物态层面,人、机、环境设计的合理匹配,安全可靠做到本质安全化。本质安全指设备、工艺、含有内在的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失误的安全功能。故障的安全功能。,五是形象层面,要有庄重的仪表、规范的着装、明显的安全色、安全警示和安全标识。2.安全文化的作用。督导决策者地决策思维,促使决策者的高度责任心和热情对待企业的安全事业。督导、影响和激励管理者地管理行为,提升管理者自觉自愿履行安全责任与职能的意识。规范执行者的行为,陶冶员工群体的思维模式,使执行者自觉遵章守纪。3.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需要动员全体员工共同进行的宏大的系统工程。它包括设施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网络建设四个方面。,4安全文化建设的特点。安全文化的特点表现在它的预防性、社会性、全员性和持续性。彩虹显像管厂安全文化的建设。彩虹安全文化价值观-安全和健康是最大的财富。彩虹安全人本思想的确定为:永远肯定和尊重人的尊严和才能。尊重员工价值、安全力求完美。安全归根到底是为了员工自己。彩虹的十六字安全方针:预防在先,全员参与;落实责任;分级管理。相互服务,相互监督,相互提示,相互促进。,(二)安全法制安全法制是保障安全生产的最有力武器。安全法制是指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执法。它包括安全生产法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法规、安全标准、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用法律来规范政府、企业、职工和农民的安全行为,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究,体现安全监管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三)安全责任安全责任是安全生产的灵魂。安全责任主要是指搞好安全生产的责任心。一是纵向方面,即从上到下各类人员地安全生产职责。从上到下一级要求一级,从下到上一级对一级负责。二是横向方面,即各职能部门,各业务科室的安全生产职责。,1.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职责。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2.生产经营单位其他负责人职责。是协助主要负责人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根据其分管工作,对其在安全生产方面应承担地具体职责作出规定。3.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其工作人员的职责。做好本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并对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职能部门内的工作人员则是在本人职责范围内做好有关安全生产工作,并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责。4班组长的职责 班组是单位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班组长全面负责本班组的安全生产工作,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直接执行者。督促本班组工人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做到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遵守劳动纪律。排除本班组作业中的事故隐患。5岗位工人的职责 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四)安全科技安全科技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手段。安全科技是指科学与技术在安全生产中的运用。安全需要科技的支撑,“科技兴安”是现代社会工业化生产的要求,是实现安全生产最基本的出路;是事故预防地重要手段;是生产过程安全的根本保障;安全也是生产力。,立法、监察、工伤保险,它是市场经济国家职业安全健康的“三大支柱”。法律:安全生产法;省安全条例;许可证条例;行为处罚办法;立法 政府令等。规章:行业规章;企业规章。标准:国标;行业标准;企业标准。执法监察监察 认证许可 技术支持 预防:应急预案;本质安全。工伤保险 补偿:抵押保险金,赔付。康复:,立法为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奠定合法基础。监察为法律贯彻实施提供保证。工伤保险是用经济手段对产业予以激励和引导。宣传、培训、检测、检验、科技开发等中介机构。信息化、智能化、决策科学化。检测技术朝着快速、简便、直接数据、自动记录的方向发展。信息网络、自动化检测、事故仿真预测、虚拟现实、地理定位系统、智能化决策。(五)安全投入安全投入是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安全投入是保证生产安全必须的经费。要采用企业、地方、国家多渠道的安全投资机制。安全的成本即是代价,更是效益,安全也是生产力。,美、欧等工业化国家要求“公平竞争”-主要观点-1.各国安全卫生状况的差异使发达国家在成本价格和贸易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2.由于发展中国家在劳动条件改善方面投入的不足而使其生产成本降低,因此而造成的“不公平”是不能接受的。3.应把人权、环境保护和劳动条件纳入国际贸易范畴,将劳动者权益和安全卫生状况与经济问题挂钩(即轰动一时的所谓“社会条款”)。,安全生产投入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建设安全和卫生技术措施工程,如防火工程、通风除尘工程等。2增设或更新安全设备、器材、装备、仪器、仪表等以及这些设备的维护。3重大安全生产课题的研究。4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5按照国家标准为职工配备的劳动保护用品和设施。6其他安全技术费、制定落实应急预案的费用等。,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为生产安全事故的抢险救援和善后处理的经费保证,以及为避免企业负责人在发生重、特大事故后躲避、逃逸,强化企业安全生产意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而建立的风险抵押金机制。针对矿山、危化、运输、建筑施工、易燃、易爆、有毒制品的企业,在申请营业执照前必须先交纳一定数量的风险抵押金。财政部、安监总局、人民银行联合印发了风险抵押金管理办法,财建2006、369号文做了详细的规定。,(一)风险抵押金存储标准。1、非煤矿企业 小型企业 30万 中型企业 100万 大型企业 150万 特大型企业 200万 最高累计达500万时为止。也可参考企业规模、行业特点、产量、从业人数、销售收入等因素,再参照上述标准确定本地区的标准。,2、煤矿企业的存储标准 3万吨/年:60100万 3 9万吨/年:150200万 9 15万吨/年:250300万 15万吨/年以上,以300万元为基数,每增10万吨,增加50万元。累计达600万元时,不再存储。(二)风险抵押金存储要求 1、按时足额存储,不得向职工摊派;2、额度由省、市、县安监局同财政部门核定。3、实行专户管理,本金归企业,银行不得调剂使用。企业发生事故所需经费原则上由企业先行支付,确需运用抵押金的,须经安监部门及同级财政部门批准、代理银行办理。并在一个月内补齐。,(三)风险抵押金的监督管理 1、“专户存储,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严禁挪用”。2、企业间不得调剂。3、审计部门定期检查、确保资金安全、规范运行。,四生产现场环境的安全管理 生产现场是一个开放、动态的系统,是物流、人流、能量流动的交汇场所,系统中任何一个要素的异常变化都可能导致事故。(一)生产现场安全管理的任务 1、协调现场运动中的生产过程、设备、人员、排除险情和危险隐患。2、治理现场环境,改变生产现场的“脏、乱、差”的状况。3、消除设备缺陷,防止设备带病运行。4、制止“三违”,确保安全文明生产。5、实行标准化管理,做到人流、物流运转有序,信息流及时、准确,出现异常现象能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使生产现场始终处于正常、有序、可控状态。,(二)生产现场安全管理的内容 1、生产现场安全管理诊断与评价;2、生产现场安全规划设计;3、生产现场物流安全管理;4、生产现场设备安全管理;5、作业安全管理与岗位安全责任制;6、生产现场作业环境和条件的管理;7、各种危险突发事件的应急控制;8、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9、优化劳动组织,加强班组建设;以上诸条要作到:科学、有效、规范;,(三)生产现场安全管理的方法 1、侧重于其有效性,如:目标管理、价值工程分析法、标准化管理法等;2、侧重于其规范性,如:定置管理法、5S法(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习惯)。3、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生产现场中的问题,并不断地改进,如:PDCA循环渐进法。4、分析现场隐患,提高危险识别力的方法,如:危险预知分析法,头脑风暴法等。(四)生产现场的制度管理 用制度约束工人、岗位、班组。1、搞好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每个工人的安全意识、操作技术、排除故障和险情的技能与安全生产息息相关,劳动纪律、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安全规程、能否严格执行是班组建设的关键。避免“三违”且无隐患。,2、严格执行各种“工作程序”制度。行之有效,便于操作,程序清晰,指挥正确,如:消防验收、压力容器检验 3、严格执行各种许可证制度。高危行业、特种作业工种,必须持证上岗。执行许可证制度时,不越程序、不留空项、不搞代签、不超期限,做到严细周密,执行到位。4、实施严格的现场检查、考核制度。严肃纪律,加大考核、处罚力度,排除跑、冒、滴、漏现象,克服各类低标准、老毛病、干惯了的坏习惯。(五)生产现场的设备、设施、管理 保证生产现场的设备、设施、环境等的有序化。1、生产现场的整治 分析生产现场人、物、环境三者的结合状态,分为:A.良好状态;B.需改进状态;C.最差状态;对引起环境混乱要素进行改进和治理,以保证现场的安全、有序。,2、设备、设施的安全检查制 逐一落实各类人员的相关责任,实行专检、联检、巡回检、夜间检、节假日检制度。检查出的问题处理不过夜,对检查不认真、处理问题不及时的有关单位和人员,追究责任,严肃处理。3、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检测、检验 按规定,定期对锅炉、压力容器,易燃,易爆场所、防火设施、防雷、防静电装置进行检测、检验。4、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做好“三同时”工作;施工合同严格审查、会签。通过协调会解决施工中的安全问题、防止职责不清、扯皮现象;实行联检制度,纠正违章行为,清退违章人员,造成严重事故的单位解除合同,取消资格。5、建立应急预案 对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工作区域、建立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保持有效应用状态。,五事故原因、调查及处理(一)经济成分多样化。经济利益多元化。劳动用工形式多样化。生活方式多样化。1法制尚不健全。2安全投入不足。3人员的素质低。4“三违严重”。5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安全科技的应用水平低。6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7缺乏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造成事故的原因从微观上看:1.人的不安全行为。2.物的不安全状态。3.环境的不安全条件。4.管理缺陷。发生事故的四个因素,(二)事故原因分析时应明确的内容 1.事故发生之前的征兆.2.不正常的状态在哪儿发生的.3.什么时候注意到不正常状态.4.不正常状态如何发生的.5.事故为什么会发生.6.事故发生的可能顺序及可能的原因(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三)事故调查处理的原则:1.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找出事故发生的内外原因。研究事故发生的规律。制定预防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作出事故性质和事故责任的认定。依法依责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理。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据。2.“四不放过”原则 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3.公正、公开的原则 公正,就是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对事 故责任人既不包庇也不打击,更不能冤枉无辜。公开,事故调查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其作用有三:一 引起对安全的重视。二 使人们吸取教训。三 减少事故的影响。4.分级管辖的原则 事故责任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冒险作业造成事故的。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操作规程造成事故的。违反劳动纪律,擅自开动设备、擅自更改、拆除、毁坏、挪用安全装置造成事故的。,领导者的责任:1.由于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和操作规程不健全造成了事故的。2.未按规定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或未经营考试合格上岗造成事故的。3.设备不按期检修、超负荷运行,或设备有缺陷不采取措施造成事故的。4.作业环境不安全,未采取措施造成事故的。5.未实行“三同时”造成事故的。(四)事故调查报告正文的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2.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3.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4.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5.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6.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六安全生产“五字经”深、严、细、实、新 安全生产是经济效益的增长点。是企业稳定的平衡点。是综合工作的评价点。(一)要念好“深”字经就是深化认识,时刻关注安全。思想认识的深刻程度决定着工作的力度。重要性-自觉性。必要性-紧迫性。长期性-艰巨性。外部环境形势越好越要重视安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越高越要注意安全。生产压力越大越要抓好安全。生产条件好时不忽视安全。工作条件差时要全力以赴确保安全。,(二)要念好“细”字经,就是要周密、细致入微。管理上考虑不周、安排不细、疏忽大意。1掌握情况要细。2工作部署要细。3监督检查要细。(三)要念好“实”字经。就是要讲求实效,注重实绩。1进一步转变作风。深入现场,深入基层。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抓检查、抓整改、抓落实。抓管理、抓基础、抓现场。2要不断夯实安全基础工作。教育和培训。健全规章制度。,强化生产现场的管理。力保设备的本质安全化。3落实责任制。从上到下一级抓一级,从下到上一级对一级负责。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安全管理与责任的落实。(四)要念好“严”字经。就是“严”字当头,从严治理。一要严标准。对达不到安全生产要求的一律不准开工生产。对危及职工生命安全的必须停产整改。二要严要求。宁听骂声、不听哭声,严是爱,松是害。三要严制度。对违反制度的毫不留情,严格执法。,四要严奖罚。不重奖不能调动职工搞好安全生产的积极性。不重罚不足以起到震慑作用。(五)要念好“新”字经。就是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一要在思路上创新。思路决定出路,一个好的思路往往决定 成功的关键。二是要在内容上不断创新,带普遍性的问题,要善于从预防 措施上找原因。反复性问题,要善于从规律上找原因。对个别性的问题要善于从及时总结分析上找原因。三要在管理和技术上不断创新。没有管理的创新,就不会有先进的管理方法、手段和机制。没有制度的创新,就不会有蓬勃发展的动力。,七安全生产检查 安全生产检查是指对生产过程及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隐 患、有害及危险因素、缺陷等进行查证,以确定隐患或有害与 危险因素、缺陷的存在状态,以及它们转化为事故的条件,以 使制定整改措施,消除隐患和危险因素,确保生产的安全。(一)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 1定期安全生产检查 2经常性的安全检查 3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后的安全生产检查 4专项安全生产检查 5综合性安全检查 6职工代表不定期地对安全生产的巡查,(二)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 软件系统主要是查思想、查意识、查制度、查管理、查事故处理、查隐患、查整改。硬件系统主要查生产设备、查设施、查作业环境。重点检查的内容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剧毒品、锅炉、压力容器、起重设备、运输设备、冶炼设备、电气设备、冲压机械、高空作业和易发生工伤、火灾、爆炸等类事故的设备。工种、场所及从业人员。造成职业中毒、职业病的尘毒的产生点及作业人员;直接管理重要危险点和有害点的部门及负责人。(三)安全检查的方法 1常规检查,2安全检查表法 3仪器检查法(四)安全生产检查的工作程序 1安全检查准备 确定检查的对象、目的、任务。查阅掌握有关法规、标准、规程的要求。了解检查对象的工艺流程、生产情况、可能出现的危险、危 害情况。制定检查计划,安排检查的内容、方法、步骤。编制安全检查表或检查提纲。准备必要的检测工具、仪器、书写表格等。挑选和训练检查人员并进行必要的分工,2实施安全检查 访谈 查阅文件和记录 现场观察 3通过分析作出判断 4做出决定 5落实整改,八、安全生产监督监察(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 这里主要指的是企业外部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其体制为: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相结合,国家监察与地方监管相结合、政府监督与其他(媒体、群众)监督相结合的格局。1、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 国务院有关部门分别对口对交通、铁路、民航、水利、电力、建筑、国防工业、邮政、电信、旅游、消防、核工业安全等行业的安全生产实行行业监管。国家安全生产总局实行综合监管,起指导、协调监督的作用,并起草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方针等。地方安监部门对属地实行综合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并在安全生产业务上进行指导。,对于高危险的特殊领域,专门建立了垂直的国家安全监察局。国家和省里都建了煤监局,下设分局。与地方政府无关系。实行垂直领导。其他监督:安全中介机构的监督;社会公众的监督;工会的监督;新闻媒体的监督;居民委员会、村委会的监督。2、监督管理的基本特征 安监部门依法进行监督、监察、纠正和惩戒。权威性。依照安全生产法律体现国家意志。强制性。普遍约束性。法律普遍约束力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企业不允许逃避、抗拒法律所规定的监管。3、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 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坚持的事实的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坚持行为监察与技术监察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监察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教育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的职责 1、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2、监督检查生产单位执法情况。3、严格履行行政许可的审查工作。安全生产许可,施工许可,危化许可,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资格,安全设施的竣工验收等。4、处理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5、正确处理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6、依法处理不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有关设施、设备、器材。7、接受行政监察机关的监督。8、及时报告事故、不得瞒报、谎报、拖延不报。9、参加事故应急救援和事故调查处理。10、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秉公执法。,(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方式 1、事前监督管理 安全生产许可证,各类人员的安全资格证的审查、审批。2、事中的监督管理、监督检查、安全大检查、专项整治、作业场所检查分两种。行为监察查组织管理、规章制度、教育培训、责任制的实施等。技术监察 对新建、扩建、改建、改造工程项目“三同时”监察;防护措施、设施完好率、使用率的监察;个人防护用品的监察;危险高设备、场所、特殊工种的监察。专业性、技术性强、应从本质安全入手。3、事后的监督管理“四不放过的原则”。,(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内容 1、安全管理和技术 2、机构和教育培训 3、隐患治理,预防为主 4、伤亡事故的处理 5、职业危害预防 6、对女职工和未成年的特殊保护 7、行政许可查验,九、安全评价 是指运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对建设项目,或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职业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一)安全评价的分类 1、安全预评价 针对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的程度,提出对策。2、安全验收评价 设备正式投产后的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程度,提出对策。定性、定量的分析,形成评价报告。,3、安全现状评价 针对生产单位或局部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程度,提出对策。算出安全状态参数;重大后果的隐患;可能的最大损失;概率;排序整改。4、专项评价 针对某一场所、行业、工艺、装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评价,查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安全对策。(二)安全评价的程序及内容,1、程序,2、安全评价的内容 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以及危险和危害程度评价,识别危险的来源,衡量来自危险源的危险性、危险程度以及应采取的控制措施,以及采取措施后仍然存在的危险性是否可以接受。(三)危险及有害因素 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及破坏环境的因素。有害因素: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1、导致事故直接原因的有害因素(1)物理性的:1)设备、设施缺陷 2)防护缺陷 3)电危害 4)噪声 5)振动危害 6)电磁辐射 7)运动物危害 8)明火 9)高温物质 10)低温物质 11)粉尘与气溶胶 12)作业环境不良 13)信号缺陷 14)标志缺陷 15)其他(2)化学性的:1)易燃易爆物质 2)自燃性物质 3)有毒物质 4)腐蚀性物质,(3)生物性的 1)致病微生物 2)传染病媒介物 3)致害动物 4)致害植物(4)心理、生理性的 1)负核超限 2)健康状况异常 3)心理异常 4)辨识功能缺陷(5)行为性的 1)指挥错误 2)操作错误 3)监护失误,2、按事故类别分类 1)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 3)机械伤害 4)起重伤害 5)触电 6)淹溺 7)灼烫 8)火灾 9)高处坠落 10)坍塌 11)冒顶片帮 12)透水 13)爆破 14)火药爆炸 15)瓦斯爆炸 16)锅炉爆炸 17)容器爆炸 18)中毒窒息 3、按职业健康分类 生产性的粉尘、毒物、噪声、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等。,(四)危险及有害因素的辨识方法 1、直观经验分析法(有先例、有经验可借鉴的)对照、经验法 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通过分析的方法。类比方法 利用相似作业条件的经验和资料来类推和分析的方法。2、系统安全分析法 用于复杂、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常用事件树、事故树等。,(五)安全评价方法 1、概率风险评价法 2、伤害范围评价法 3、危险指数评价法 4、安全检查表法 5、故障假设分析法(提出问题、预计可能的后果、降低消除危险的措施)6、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六)安全评价报告 最好用电子版,能容纳现场照片、录音、录像、文件扫描等建设项目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评价;应重视的安全对策、措施,从安全生产角度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按照一定的格式写好。,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监控 重大危险源是指生产、搬运、使用、储备一种或多种危险物品,且危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监界量的单元。(一)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组成和要求 1、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2、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3、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4、重大危险源的应急救援预案 5、重大危险源的监察(行政、技术)6、工厂位置与周边的关系(安全距离)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且告知从业人员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应急措施。,(二)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及确定方法 由政府主管部门会同专业机构针对物质的毒性、燃烧、爆炸特性确定危险物质及其监界量标准。来确定是否是重大危险源。在储罐区(储罐)、库区(库)、生产场所,可通计算来确定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1 另外,对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煤矿、地下矿山、尾矿库,达到一定标准数量的亦为重大危险源。,(三)重大危险源的监控 安监部门应建立重大危险分级监督管理体系。监控信息网络。经营单位建立监控预警系统。应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原理和方法,结合自动检测与传感技术、计算机仿真等现代高新技术,对危险源实时监控观察,危险源向事故监界状态转化的各种参数的变化趋势,及时给出预警指令,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在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普查、分级,并制定有关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法规的基础上,明确管理责任、管理要求(包括组织制度、报告制度、监控制度、措施、隐患整改方案、应急预案等),建立控制机制、确保安全。,我国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十一、事故应急救援 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巨大能量和有害物质,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往往会造成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由于自然或人为、技术等原因,当事故不可能完全避免的时候,建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组织及时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是抵御事故风险、控制灾害蔓延、降低危险后果的重要手段。,(一)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1、事故应急救援的任务 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行动要快速、有序、有效,同时组织群众自救和互救。迅速控制事态,检测、监测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危害程度。控制危险源。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空气等造成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监测等措施,以防对人体继续危害、对环境的污染。查清事故的原因,评估危害程度。2、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 不确定性和突发性。突然爆发,爆发前无明显征兆,一旦发生蔓延迅速、失控。,应急活动的复杂性。事故影响因素的多变性;各方的信息沟通、行动协调与指挥的有效组织和管理;公众反应(恐慌、过急等)需要较强的专业技术支持。后果、影响易猝变、激化和放大。(二)事故应急管理 1、预防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手段,实现本质安全;若事故难免设法使损失降到最低。2、准备建立应急体系;责任落实;预案的编制;应急队伍的建设;应急物资的准备;演练;外部衍接等。3、响应报警、人员疏散、急救、抢险、信息收集、应急决策、外部求援。4、恢复事故损失的评估、原因调查、清理现场。(三)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构成,(四)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响应程序,(五)现场指挥系统的构成,(六)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 1、应急预案的编制过程 成立预案编制小组,指定负责人。危险分析、应急能力评估。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评审和发布。(合理、科学、可行性)应急预案的实施。(宣传、教育培训、演练)2、应急预案的核心内容 事故及后果的预测、辨识和评估。各方的详细职责。指挥与协调。资源保证。生命、财产、环境的安全措施。培训、演练、法律法规。现场恢复。,(七)应急预案的演练(过程)演练是检验、评价和保持应急能力的一种手段。,十二、机械电器安全技术(一)机械伤害类型 设备运动、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挤压、碰撞、冲击、剪切、卷入、绞绕、甩出、切割、切断、刺扎等伤害。热加工中的灼烫以及触电等等。(二)机械安全 1、本质安全 采用本质安全技术。限制机械应力。材料和物质的安全性。履行安全人机工程学原则。设计控制系统的安全原则。防止气动和液压系统的危险。预防电器危害。,2、失效安全(机器出故障时也无危险)3、定位安全(不能触及到零件)4、机器布置(空间、照明、管、线布置、维护时的出入)(三)机械制造场所的安全技术 1、采光(照明)2、通道 3、设备布局 4、物料堆放 5、地面状态(四)金属切削机床常见危险因素的控制措施 1、设备接地、照明用安全电压。2、楔子、销子不能突出表面。3、用专用工具、带护目镜。4、零件装卡牢固。5、穿好劳动保护用品。,(五)砂轮机的安全技术 1、安装位置 2、砂轮的平衡 3、砂轮与法兰盘的匹配(1/3 10mm)4、砂轮机的防护罩。5、砂轮机工作托架(砂轮与托架之间的距离应小于被磨工件最小外形尺寸的1/2,但最大不应超过3mm)。6、砂轮接地保护。7、禁止侧面磨削 8、不准正面操作。9、不准共同操作。,(六)其它机械安全技术 铸、锻造中易发生:机械伤害;烫伤、电器伤害(因工作条件较差),冲压机械因动作失控、开关失灵、模具的危险等。木工机械:转动惯性大,难于制动,手推木料时,遇节疤、弯曲等易伤手。(七)电气安全技术 1、事故种类 触电事故:(电击)雷击事故 静电事故 电磁辐射(采取屏蔽、吸收法)电气装备故障及事故 2、触电事故预防技术 绝缘 屏护 间距 3、防雷技术 安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接地装置、人身防雷,4、静电事故预防技术 静电的产生当两种物体接触,其间距离小于2510-8 cm时,将发生电子转移,并在分界面两侧出现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层电荷。当两种物体 分离时即可能产生静电。固体物质大面积摩擦;物质的粉碎、研么、燃油喷出、化纤衣物。防静电措施 主要是对爆炸和火灾的防护。环境危险度控制;工艺控制(用导电性工具);接地;增湿;抗静电添加剂(加在绝缘材料中);静电中和器(异电荷中和)。5、电气防火技术 危险温度的产生:短路、接触不良、过载、散热失效、接地和漏电、机械故障、电压波动大、电炉、电烙铁、电褥子等温度高都易引起火灾。电火花、电弧(8000)(电极间的击穿放电)措施:使用安全装置、泄压、通风、隔离和间距。,十三、加油站的安全管理与技术 由于加油(汽)站经营的油品和气体燃料具有易燃、易爆、易产生静电、易挥发、易渗漏和毒性等危险性,一旦发生事故,不易控制,加上加油站点多面广,发生事故影响较大。一段时间来,由于加油(汽)站设施不符合安全要求,设备使用和维护不当、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健全、员工业务素质低等原因,使加油(汽)站火灾、爆炸、污染环境等事故频频发生,给企业、社会造成很大损失,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和周围环境的污染。因此,提高加油(汽)站的安全技术与管理水平尤为重要。(一)加油站安全技术的内容 横向看:对加油站的人、物、环境等诸对象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纵向看:加油站的设计、施工、验收、操作、维修、储存及经营管理等诸多环节中的安全技术问题。,具体问题:1、加油站安全设计。选址;平面布置;工艺选型;防火防爆设计。2、安全技术管理。储油设备、加油机、电器设备的安全操作、安全检查、设备的检修和维护、事故的防范措施。3、加油设备、设施、作业人员的防静电、防雷电技术。4、安全检测和监控。5、环境保护技术。(二)加油站的安全管理 研究人、物、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性,对企业安全工作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在法律、制度、组织管理、技术和教育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控制人、物、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实现安全生产。,加油站安全管理的内容:1、组织体制。2、法规、制度。3、作业安全。(油品接卸、加注、储存)4、设施、设备的安全。5、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