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黄石浪大峡谷狩猎休闲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8页).ppt
-本资料来自-,1,张家界黄石浪大峡谷(国际)狩猎休闲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组长:宋国应组员:唐应生 刘龙 唐未 罗鹏 王方圆,-本资料来自-,2,目录,一、张家界概况二、桑植县情三、发展民族旅游产业的客观环境四、张家界黄石浪大峡谷(国际)狩猎休闲工程项目概论五、项目实施的依据六、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七、环境评价八、项目建设内容九、施工环境保护十、投资概算十一、效益分析十二、结论,-本资料来自-,3,一、张家界概况,张家界市,位于湖南西北部武陵山脉的腹心地段,所辖面积9563平方公里,总人口155.2万。张家界是个多民族聚居区,以土家族为主体的19个少数民族达111.8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2.06%,其中土家族98万人,白族10.8万人,苗族2.69万人(据1988年底统计)。张家界属中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6.7,年均降雨量1400毫米,无霜期258天,暑月平均气温28,寒月平均气温5.1,可谓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四秀气候宜人,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张家界现代地貌骨架的初步形成,大约是在距今一亿年左右的中、新生代燕山喜山时期。由于位处云贵高原隆起区与洞庭湖沉降区之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为我们造就了壮观的峡谷、湍急的河流、孤峭的石峰、深邃的溶洞、神出鬼没的地下阴河,奠定了张家界成为举世瞩目的旅游胜地的基础。为了早日实现江总书记提出的奋斗目标,张家界市制定了“旅游带动”发展战略,得到湖南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并明确张家界要把旅游业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作为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从1982年国家森林公园成立时算起,张家界经过二十多年的开发,其主导产业地位进一步得到了明确,建市以来,全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6000多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44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0亿元。2004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2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3。5多亿元,居全省第一位。旅游收入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89年的2.34%提高到2004年的56.9%,旅游业已成为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旅游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初步建成了拥有机场、海关、火车站、高等级公路、现代通讯、星级宾馆、大中专学校、先进医疗卫生设施,民族民俗文化展示基地,以及不断扩大和功能日趋完善的大旅游环境格局。目前,张家界火车站已与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开通了旅客列车,张家界机场开通了全国20多个大城市的航班,空港口岸和香港、澳门、曼谷和包机航线业已开通。全市拥有宾馆饭店600多家(其中星级饭店56家),床位总数已近6万张。全市现有旅行社59家,其中国际社8家,国内社51家。旅游从业人员2.8万人,初步形成了“吃、住、行、游、娱、购”为一体的配套服务设施。同时,成功地接待了一大批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国元首及国际友人,成功地举办了数届国际森林保护节及世界特技飞行大赛,从而为张家界嬴得了声誉,扩大了知名度。张家界旅游业正在走向成熟。现在除了已经开发开放的核心景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天子山自然保护区、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外,周边开放的景区还有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茅岩河漂流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八大公山、世界溶洞探险基地九天同、以及道教名山五雷山、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出发地刘家坪长征纪念地、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贺龙元帅故居洪家关等。全市旅游风景区所占面积达500余平方公里,堪称湖南第一旅游资源大市。一位大诗人写道:“如斯仙境何处有,劝君早做武陵行。”,-本资料来自-,4,目录,一、张家界概况二、桑植县情,-本资料来自-,5,二、桑植县情,(一)基本情况桑植县位于张家界西部,全县辖38个乡(镇),总人口43万,县境内居住有土家、白、苗、蒙、古、高山、谣、侗、回、汉等17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8%。桑植县山川俊美,溪河纵横,澧水三源、娄水、酉水横穿桑植全境。独特的地形、悠久的历史,构成了桑植“资源大县”的历史地位,全县的木材、药材、硅石、铁矿、煤矿、烟叶等工、农业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旅游资源在省内外占有重要的地位,著名的自然景观有九天洞赤溪河风景旅游区、天平山生态游览区、娄水高峡平湖风景旅游区,澧源土家风情游览区,芙蓉白族风情游览区,南滩草牧场生态游览区等。,-本资料来自-,6,(二)地理与交通桑植县位于湖南省西北边陲,地处东径109,北纬29,云贵高原东侧,川鄂丘陵高地南部,东界石门、慈利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南依张家界市区,北邻湖北宣恩、鹤峰,是湖南通往大西北的北大门。县境内山峰林立,溪流交错,最高海拔1890米,最低海拔154米。全县总面积3476.23km2,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016.7。改革开放以后,桑植的交通发展很快,实现了乡乡通公路,90%的自然村通了公路。县城距省会长沙仅480公里,距张家界市区54公里、距张家界火车站和荷花国际机场60公里,同时,在九天洞风景名胜区还建有直升飞机场,连接湘鄂川西北的公路干线全部贯通,县城通往各景区的公路全为三级水泥、柏油路面,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现在,国家正在投资建设常德至张家界的高速公路、张家界至桑植、桑植至龙山的二级公路,已建成了桑植至天子山、桑植九天洞至茅岩河风景区的旅游专线公路,为发展桑植旅游经济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本资料来自-,7,(三)经济发展在旧中国,桑植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县,解放以后,桑植人民得到了根本翻身,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带领下,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到2003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98350万元,人均2200元,县本级财政收入达到4200万元,农业总产值达到44747万元,工业总产值达到8亿多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72亿元。全县的基础设施条件明显得到改善。从1995年至2003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2.4万千瓦,新增公路里程300公里,新增等级油路150公里,新增电话交换机容量19500门,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0%,移动通讯覆盖到全县每个乡(镇)。同时,全县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到2003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3%,工业废水处理率、废气处理率、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60%、80%、70%,县城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类目标,水环境质量也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等其它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突出成绩。,-本资料来自-,8,目录,一、张家界概况二、桑植县情三、发展民族旅游产业的客观环境,-本资料来自-,9,三、发展民族旅游产业的客观环境,(一)国家的宏观政策方向将推动桑植旅游经济发展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将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把大力发展服务业,增加居民服务性消费等作为重要的政策导向,旅游业将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桑植的旅游发展将具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切入点,也将使桑植旅游业获得巨大的发展机遇,二十一世纪,国家继续对桑植进行扶持,是桑植在全市能突出发展的最好机遇。随着西部交通干线网络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桑植和全市一样,将会较快完成向西部地区的幅射,长重高速公路及怀渝铁路兴建,张家界航线增加,列车提速,加上桑植与西部邻省(市)在自然地理特征和生态类型上的一致性,张家界市作为世界级旅游景区的重要性,桑植融入西部大开发的效应将充分显现出来,将进一步提高张家界旅游品牌的生态质量与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张家界旅游西线开发建设工作,对桑植未来旅游业发展是最大最好的支持。,-本资料来自-,10,(二)国内外旅游市场持续升温有利于加快桑植经济的稳定增长老龄化、福利化趋势的加强和信息技术、交通技术的不断完善、国际旅游规模将迅速扩张。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10年世界旅游人数以4.3%的速度增长,旅游收入以6.7%的速度增长,远远超出同期世界2.83.5%的经济增长率。全球国际旅游接待人数将由2000年的6.92亿人次增至2010年的10亿人次,2020年的16亿人次,旅游年消费将达2300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旅游接待国,年接待规模将达1.37亿人次,平均增长8%。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北京申奥成功,将极大的促进入境旅游的繁荣,也将吸引更多的国际资金,人才和先进管理进入我国旅游业,对张家界、对桑植也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到2005年,张家界年接待游客将达1400万人次以上,到2015年,年入境游客将达到2000万人次以上,届时受核心景区的幅射和本身的硬功,桑植旅游将会出现一个喜人的局面。,-本资料来自-,11,(三)市场竞争机制对桑植经济提出新的挑战旅游业是世界范围内的朝阳产业,已经引起世界各国和国内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层出不穷。目前,全世界已有730个世界遗产,分布在125个国家和地区,国内也达20多处,每年还要不断新增一批。张家界独特的资源优势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我国西部各省在国家的倾斜扶持下,旅游开发将迅速崛起,也有可能分流张家界的客源和旅游投资。同时,居民消费多样化,个性化,假日化,以及追求参与性的趋势更加突出,对旅游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我们的旅游发展水平、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和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桑植现有的小、散、差旅游企业将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激烈的市场竞争将迫使我们高起点高标准大联合办大旅游,反过来将刺激桑植旅游的迅猛发展,充分利用桑植独特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民俗风情旅游区,开展风情旅游是桑植旅游经济发展的最佳契机。,-本资料来自-,12,目录,一、张家界概况二、桑植县情三、发展民族旅游产业的客观环境四、张家界黄石浪大峡谷(国际)狩猎休闲工程项目概论,-本资料来自-,13,四、张家界黄石浪大峡谷(国际)狩猎休闲工程项目概论,(一)黄石浪大峡谷(国际)狩猎场开发价值黄石浪大峡谷位于桑植县打鼓泉乡小埠头村,距桑植县城5公里,总面积为5551.5亩(其中库水面积1047亩),为打鼓泉乡小埠头村集体山林土地。黄石浪大峡谷地势独特,4000多亩中心山林内没有村民居住,周围有自然狭沟,悬崖构成该山地的天然屏障,适合兴建封闭式狩猎区。黄石浪大峡谷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然景观有三座天然溶洞,洞内石笋林立,钟乳石倒悬,千姿百态,十分壮观奇特。一处乱石林,林内奇石丛生,别有洞天。一处地底河流,水边沙滩象一丘丘梯田,哗哗水声,似仙境一般,.景区内动植物资源也异常珍奇,野免成群,山羊遍地,野猪、毛冠鹿等出没无常,七彩野鸡、锦鸡、竹鸡、画眉等鸟类在景区自由翔歌,形成了一座天然动物园。黄石浪大峡谷还是一座博大的植物观光园,境内有高大无比的枫树、古柏,伟岸挺拔的香樟、柏杨、枝叶繁茂的青松、细杉,山林内还生长有蕨菜、地米菜、百合、野韭、野蒜、薄公英、仙人掌、山药、紫苏、洋雀花、土伏苓等多种珍稀植物。大自然的恩赐,还将黄石浪大峡谷造成了一座宏伟美丽的花果山。地域内樱桃、弥蜜、木瓜、杨梅、弥猴桃、酸揸、堂梨、八月瓜、木瓜子、山花椒、麻龙子等野瓜山珍数不胜数。,-本资料来自-,14,(二)、黄石浪绿水河红色漂流旅游开发价值1、革命纪念地(1)、红军陈家河大捷遗址陈家河位于澧水中源中段东岸,四面高山环围,中间是个小盆地,集镇负山通水,长约1里许。镇的两侧是湍急的澧水,沿河两岸都是悬崖绝壁,桑植县城至陈家河的崎岖山道蜿蜒于深山峭壁之间,古为兵家必争之地。1935年4月中旬,敌徐源泉命令驻桑纵队司令兼58师师长陈耀汉,逆澧水北进,与鹤峰驻军张振汉纵队合围红军,企图阻住红军北移。敌李延龄奉陈耀汉之命孤军疾进陈家河,将指挥部设在集镇,将兵力散布在陈家河、铜关槽、庙垉、横木檀、玛瑙台一线。红军利用山大谷深的地理优势,将敌人分割包围各个击破,全歼敌军2000余人,取得了陈家河大捷,如今战场遗迹犹存。在葫芦壳大战遗址西一公里的金家坡的王家转角楼内,是葫芦壳大战指挥所,红军师长贺锦斋就在这里指挥红军全歼了敌人龙毓仁旅,如今木楼尚存,其革命价值和历史价值十分宝贵。2民族历史遗址(1)、旧司城(2)、新司城(3)、民族古寨(4)、生态观光,-本资料来自-,15,(三)、黄石浪温泉度假村旅游开发价值,黄石浪大峡谷历史上属于土司的世袭封地,至今仍然顽强地保留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土家梯玛经常为乡民们表演着傩戏、佛戏、阳戏、花灯戏等民族戏剧,显露吞刀、下油锅、上刀梯、踩铧口等祖传秘技。这里的每一个村落都是一座博大的民族风情园,每一个农户都是一座珍贵的民族博物馆。充分利用这里的特殊地理位置,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狩猎旅游及水上休闲旅游项目是明智的创举,最佳的选择。,-本资料来自-,16,(四)项目建设的理论,建设张家界黄石浪大峡谷狩猎休闲项目对促进民族精神文明,传播民族文化有着重要意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进一步明确它的重要意义,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兴建民族文化体育旅游项目正是落实上述精神的具体行动。,-本资料来自-,17,(五)项目建设的宗旨,在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郑重提出了创造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概念。张家界市委、市政府为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这一大政方针,提出把狩猎休闲纳入民族文化旅游项目。桑植县旅游局向县人民政府汇报后,对该项目建设十分重视,组织了环保、建设、文化、体育、旅游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对该项目建设进行了科学的研究,拟定出张家界黄石浪大峡谷(国际)狩猎休闲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本资料来自-,18,目录,一、张家界概况二、桑植县情三、发展民族旅游产业的客观环境四、张家界黄石浪大峡谷(国际)狩猎休闲工程项目概论五、项目实施的依据,-本资料来自-,19,五、项目实施的依据,(一)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张家界市几任市委书记、市长以战略眼光,多次指出:“张家界旅游发展的后劲在西线、在桑植。”2003年3月18日在全市旅游工作大会上,市委书记刘力伟、再次强调,桑植有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之旅、红色之旅、生态之旅,后劲很足,要重点开发。许多有识之士认为,张家界有了世界独特的奇山异水,更要大力开发民俗文化旅游内涵,使张家界旅游更上一个台阶。较全市而言,桑植有着独特民俗文化资源、红色旅游资源,是全市民俗文化的发祥地,将桑植丰富的特色旅游资源与狩猎休闲项目紧密结合在一起,只要认真规划设计、辅导,将其融于张家界大旅游之中,必能给桑植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为全市旅游增加新的兴奋点,为全市旅游发展作出较大的贡献。(二)兴建体育休闲项目符合中央关于建设“和谐社会”的大政方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这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建设和谐社会,是我们国家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条件下,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实现继续推进现代社会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需要,也是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需要。狩猎休闲是一项有组织有纪律的健身体育活动,是高层次的文化娱乐活动,它对加强公民的道德休养,培养法制和纪律观念,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民族团结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该项目的特点是增加游客的参与内容,张家界奇特美丽的自然风光景观与浓厚的民俗文化风情、体育锻炼、参与猎奇解秘的参与性活动紧密联在一起,增加了张家界旅游的品位和内涵,该项目建设是一项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它以贯彻党和国家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以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为根本宗旨,符合世代朝流,符合民族利益,符合党和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大政方针,是造福桑植,造福张家界,造福全世界的千秋伟业,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宏伟蓝图,是留给全世界最伟大的文化精神和艺术财富。,-本资料来自-,20,目录,一、张家界概况二、桑植县情三、发展民族旅游产业的客观环境四、张家界黄石浪大峡谷(国际)狩猎休闲工程项目概论五、项目实施的依据六、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本资料来自-,21,六、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一)项目建设的意义1、有利于加快全县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就客观上讲,桑植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时值全国人民正忙于经济发展、奔向小康的今日,生活在如此资源丰富的桑植人民还有相当一部分置身于贫困线以下,大部分农民很难解决稳定脱贫问题,至今没有走出国家特困县的行列,究其原因,除了基础差、底子薄、自然环境影响之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丰富的资源没有得到开发利用,特别是民族文化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随着人类社会物质、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发展,旅游事业犹如洪波大潮,大有不可阻挡之势,旅游业已成为一地经济的支柱产业,现在省、市、县各级政府都已确立桑植要以旅游为龙头,发展全县的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商贸、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产业已是全县经济中的重中之重。启动张家界黄石浪大峡谷狩猎休闲旅游开发建设工程项目,可以使本地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民族体育资源发挥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更多的农民和下岗职工得到就业机会,创造更好的社会财富。,-本资料来自-,22,2、对全市旅游产业的重要补充一位专家断言,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愚昧落后的民族,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是没有灵魂没有生命的旅游。张家界目前虽有秀华山馆、土家风情园、普光禅寺等一些文化旅游景点,但和历史悠久的张家界民族文化内涵和博采流长的桑植民族文化底蕴比较,还是沧海中的一滴。桑植有七个白族自治乡,10万白族同胞,在桑植定居已有700多年历史,白族风情的特殊地位在张家界乃至全省都是独树一帜,任何地方、任何内容都无法比拟和代替。贺龙元帅是共和国首任国家体委主任,为国家的体育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作为贺帅故乡的桑植是全国体育先进县,弘扬贺帅精神和继承民族体育优良传统历史重任就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肩上。筹建张家界黄石浪大峡谷(国际)狩猎休闲开发项目,可以更好地弘扬张家界民族文化,使桑植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体育得以走出深闺,发扬光大,对全市的旅游文化产业是一个重要补充。3、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发展二十世纪以来,以贺龙为代表的桑植县各族人民,勇于奋斗、流血牺牲、用自己的勇敢和坚忍不拔的精神,谱写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时代强歌。革命先辈为我们留下来的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是最有价值最具份量的宝贵财富。桑植的各族儿女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筹建张家界黄石浪大峡谷(国际)狩猎休闲项目,打造龙和文化旅游品牌,可以使张家界神奇之旅锦上添花,不仅可以加强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还可以带动地方商贸和全市旅游业的发展,产生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资料来自-,23,(二)经济背景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桑植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力争改变老区经济落后的状况,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全县经济实力得到加强,但经济总量依然偏小,增长速度相对较慢(如表1-2、图1-3及图1-4所示)。,-本资料来自-,24,表1-2:桑植县三大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分析表,-本资料来自-,25,从表1-2可以看出:第一产业自1997年以来,增长速度极为缓慢,到2003年又出现了下降的情况,产值由2002年的32544万元降至29607万元;第二产业相对变化不大,但仍有所增长;第三产业则保持了稳定向上发展的势头,由1994年13970万元增至40896万元,比1994年产值翻了三番,三大产业构成为34:24:42。全县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图1-3:桑植县三大产业国民经济比重示意图(注:图中单位为%),-本资料来自-,26,从图1-3可以清楚地看到三大产业在桑植县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变化,第三产业的比重是逐年增加,由1994年27.5%增长到43.66%,几乎占全县国民经济比重的一半。综观桑植经济发展情况,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的原因,桑植老区经济落后,地少人多,受自然因素制约明显,农业发展很不稳定,对其它产业的拉动效应薄弱。2003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仅为1223.29元,比上年减少2.17元,在全省排名倒数第一,有些地方农民人均纯收入仅几百元,生活极其贫困,同时,桑植农民内部的差距也呈扩大趋势,再加上近年来自然灾害等原因,贫困人口有所增加,这些贫困户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十分脆弱,发展农业面临很大的困难。尽管桑植工业已经初具规模,基本形成能源、食品、机械、建材、冶金、采掘、化工等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基础产业,但是由于桑植工业发展基础薄弱,企业效益不高,特别是从全省平均水平来看,总量增长还处于低级水平。此外,交通闭塞,经济发展所需原料、资金和技术投入等难以为继,导致工业运行不稳,波动幅度大,缺乏发展后劲,工业发展步履维艰。因此,桑植今后的发展方向应该以第三产业的发展来带动第一、二产业乃至全县经济的发展。而作为第三产业中未来支柱产业的旅游业,更是发展壮大桑植县第三产业的最佳切入点。通过对桑植旅游资源、经济与产业背景及发展环境的分析,桑植要想在目前的状况下发展经济,必须继续重视和发展旅游业。,-本资料来自-,27,(三)发展环境分析,1、发展文化风情体育参与性旅游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2发展文化体育风情旅游是桑植旅游业发展的必然,是建设桑植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3、旅游扶贫属于发展扶贫,经济效益高,受益面广,受益期长,在桑植的旅游发展中可以产生造血的功能4、发展旅游是一种牵动式扶贫发展策略,可以起到“一业兴、兴百业”的作用5、桑植发展文化风情旅游可操作性强6、发展文化风情旅游,有利于加强地区旅游合作,产生互补效应,-本资料来自-,28,(四)发展机遇分析,1、旅游发展环境的持续升温为桑植文化体育风情旅游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环境2、扶贫攻坚计划的具体施行和攻坚力度的进一步加大,为桑植文化体育风情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3、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了湘西的开发力度,也为桑植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机4、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本资料来自-,29,目录,一、张家界概况二、桑植县情三、发展民族旅游产业的客观环境四、张家界黄石浪大峡谷(国际)狩猎休闲工程项目概论五、项目实施的依据六、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七、环境评价,-本资料来自-,30,七、环境评价,(一)生态环境状况极佳根据环保部门提供的水质监测研究分析,桑植由于处于澧水源头,区域内工厂少,规模不大,居民人口分散,加上植物保护较好,污染范围小,排污量少,石油类及重金属排放量很少,对水质影响很小,环境保护在张家界乃至全省独领风骚。根据2004年监测结果分析,桑植空气质量状况良好,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及各景区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级标准,县城及人口聚居集中地,保持二级标准。桑植地质遗产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石英砂岩峰林、温泉、溶洞及芙蓉恐龙化石产地,它们都是在特殊的地质环境条件下,一定地质历史阶段的大自然产物。桑植县已在全县开展地质遗迹稳定性调查,对一些有观赏、研究价值的地质遗迹进行长期系统地监测、维护。芙蓉恐龙化石遗址、九天洞、峰峦溪已竖立了标志牌,划分了保护区范围,实施了有效保护,从保持风景区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质量标准,保障旅游安全和舒适度的要求出发,根据游客主要流向、旅游接待设施能力和生态承载能力等多种因素等,运用各种科学方法,综合考虑生态容量、资源容量、设施容量、心理容量、市县旅游产业规划全县目标旅游正常接待日接待容量控制在3000人以内,未来10年至20年控制在10000人至20000人之间。按此规划,黄石浪大峡谷狩猎休闲旅游景区日接待量控制在1500人左右,年接待量控制在50万人左右。,-本资料来自-,31,(二)社会环境良好,旅游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就社会环境而言,市委书记刘力伟反复强调,优化经济环境就是优化旅游环境,旅游环境是第一环境。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全县的旅游经济环境建设,政府及各职能部门为旅游企业竭尽全力搞好服务,为企业保驾护航,按照中央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尊重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各种税费实施免、减、返的优惠政策,竭尽全力支持企业发展。(三)旅游服务体系加强,服务质量提高现在,全县已基本形成了以张家界核心景区为依托,以九天洞、贺龙纪念馆为卫星景点,以澧水漂流、天平山科学考察为辅助的观光旅游格局。同时,溇水峡谷平湖、南滩草牧场、苦竹寨、五道水古镇等新游览区也越来越被人青睐、光顾,大有方兴未艾之势。全县围绕旅游服务相继建成了双门岛度假村、金豪酒店、古都酒店、晶鑫宾馆、桑植宾馆、天子山宾馆等旅游星级饭店及古风山庄,鹏飞宾馆、天海酒店等旅游定点饭店。全县目前拥有接待床位3000个,建有旅行社4个。同时,惊梦酒业食品公司生产的“百根冰”“竹冰酒”旅游保健酒品系列、土家山野菜等旅游食品系列为我县旅游食品开发迈出了可贵的一步,旅游从业人员达到1万多人,初步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配套服务体系。,-本资料来自-,32,目录,一、张家界概况二、桑植县情三、发展民族旅游产业的客观环境四、张家界黄石浪大峡谷(国际)狩猎休闲工程项目概论五、项目实施的依据六、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七、环境评价八、项目建设内容,-本资料来自-,33,八、项目建设内容,(一)指导思想黄石浪大峡谷(国际)狩猎休闲项目是以创建民族文化体育参与性旅游品牌为主导的旅游文化产业,是桑植旅游发展史上的千秋伟业,是未来的世界文化遗产。(二)任务目标张家界黄石浪大峡谷(国际)狩猎休闲工程项目的任务目标是:1、黄石浪大峡谷(国际)狩猎场建设:通过野生动物繁殖,提供狩猎场猎源。培植奇花异木,供游客观赏。通过开发生产各种山野菜及各种民族工艺品,建成全市最大的旅游产品加工厂、黄石浪绿水河红色漂流建设:主要是对陈家河大战遗址、葫芦壳大战遗址、葫芦壳古栈道、葫芦壳大战指挥所、新街新土司城、旧街旧司城、漂口宋代摩崖壁画、葫芦壳王家伍古墓、民族器物的恢复。、黄石浪温泉民俗文化度假村建设:通过兴建土家转角楼群、苗族吊脚楼、白族风火墙等民族特色的建筑以及水上休闲娱乐项目,-本资料来自-,34,(三)总体布局 1、黄石浪大峡谷(国际)狩猎场建设:狩猎场经营面积为 4504.5亩,其中:狩猎区分A、B、C、D、四个猎区,占地2297亩,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区12亩,服务设施区4.5亩,休闲烧烤区4.50亩,缓冲区2186亩。、黄石浪绿水河红色漂流建设:主要是对陈家河大战遗址、葫芦壳大战遗址、葫芦壳古栈道、葫芦壳大战指挥所、新街新土司城、旧街旧司城、漂口宋代摩崖壁画、葫芦壳王家伍古墓、民族器物的恢复。、黄石浪温泉民俗文化度假村建设:通过兴建土家转角楼群、苗族吊脚楼、白族风火墙等民族特色的建筑以及水上休闲娱乐项目(四)建设规模与进度总面积5551.5亩。总投资3574万元人民币(不含地价与基础设施)。建设方式采取整体规划分片开发。三年完成狩猎场、红色漂流、温泉民俗文化度假村的基本建设并试开业,四年内完成其相关项目配套设施建设,五年内完成全部项目。,-本资料来自-,35,目录,一、张家界概况二、桑植县情三、发展民族旅游产业的客观环境四、张家界黄石浪大峡谷(国际)狩猎休闲工程项目概论五、项目实施的依据六、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七、环境评价八、项目建设内容九、施工环境保护,-本资料来自-,36,九、施工环境保护,(一)工程重要经济技术指标狩猎休闲占地5551。5亩(其中水面1047亩),工程总建筑面积200万平方米,容积率0.1。园内主要道路广场用地面积10万平方米园内绿地面积180万平方米绿地率75%,保护好景区的名优树木、奇花异草。(二)设计施工1、通风系统均安装消声器。2、厨房等含油废水经管道收集,经过油脂清除处理后,排放到园内的排水系统。3、现场施工中,需要使用的建筑材料,做好装卸、堆放,拌和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防护工作,建材的堆放及混凝土拌和采取定点、定位,并采取防尘措施,设置挡风板。施工期间尽量选用烟气量较少的车辆,减少尾气污染,施工道路经常保持清洁、湿润、以减少汽车轮胎与路面接触而引起的扬尘污染,同时车辆应限速行驶。4、施工中做到无高噪声及爆炸声,吊装设备噪声满足环保要求。5、地块周围树立高于3米的简易屏障,或在使用机械设备旁树立屏障,减少施工机械的噪声影响。6、混凝土拌和等高噪声作业及施工车的进出口,远离居民住宅,施工车场地尽量平整,减少颠簸声,以减少施工噪声对居民生活的影响。7、环保措施与工程进度做到“三同时”;8、施工中不产生超标准的空气污染;9、建筑垃圾及时清理、文明施工。(三)环境保护设施1、室内卫生间采用污、废水分流系统,排水系统均设置专用通气立管,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与废水一并排入园内污水管网。2、废水处置产生的恶臭废气,采取活性炭过滤处理。,-本资料来自-,37,目录,一、张家界概况二、桑植县情三、发展民族旅游产业的客观环境四、张家界黄石浪大峡谷(国际)狩猎休闲工程项目概论五、项目实施的依据六、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七、环境评价八、项目建设内容九、施工环境保护十、投资概算,-本资料来自-,38,十、投资概算,(一)黄石浪大峡谷(国际)狩猎场建设总面积2297亩。在小埠头村、打鼓泉村、金家坡村建立狩猎区,采用隔离墙的方式,建设成为封闭式狩猎区,按照峡谷、山脊、山沟等自然界域,将狩猎区分为A、B、C、D、四个狩猎区域。根据项目建设的内容和规模,以本地2004年有关项目建设的市场交易价为基准,结合近几年来基建投资单位成本的变化情况,核准本项目实行包工、包料、包相关税费的投资单位成本,在不考虑人民币汇率变动的情况下,完成本项目建设计划,需投资902.25万元人民币,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本资料来自-,39,、租赁和征占土地使用费:在项目建设中,需租赁和征占土地2318亩,投资139.92万元。其中:狩猎区内的土地按平均600元亩的价格租赁,整个狩猎场范围共2297亩,共需付租金137.82万元。驯养繁殖区、烧烤娱乐区、服务设施区等建设用地21亩非耕地,需按国家的规定进行征占使用,按一般乡镇非耕地征占用标准1000.00元亩计算,需付征占费用2.1万元。2.修建围墙费用。本项目建设中修建围墙6770米,按照项目建设的要求折合10315立方米,依照现行修建市价200元/立方米计算,共需资金206.30万元。3.修建猎道费用。本项目建设中修建6300米长,1米宽的猎道,依照现行修建市价50元/米计算,共需资金31.50万元。4.阻击点。本项目建设4个阻击点,按现行市价250.00元/个计算,共需资金0.1万元。5.休息亭修建费用。本项目建设中修建60平方米的休息亭,依照现行修建市价5000元/平方米计算,共需资金30万元。6.经营用房修建费用。本项目建设中修建2580平方米的经营用房。依照现行修建市价800元/平方米计算,共需资金206.4万元。7.标志门修建费用。本项目建设中修建一座标志门,依照现行修建市价50万元/座计算,共需资金50万元。8.植树造林费用。本项目建设中人工造林1000亩,按现行造林成本500.00元/亩计算,共需资金50万元。9.运动场建设费用。本项目建设中修建驯养繁殖野生动物运动场1000平方米,按现行修建市价100.00元/平方米计算,共需资金10万元10.设备设施购置费用。本项目建设中购置猎枪、射弩、马匹、保险柜、汽车、烧烤灶、对讲机、办公用品等设备设施,按现行市价,共需资金85万元。11.其他费用。本项目建设中未列入上述项目的其他建设费用50万元。12.不可预计费用。按照有关规定项目建设按投资额的5%计算,不可预计费用为42.96万元。本项目总投资902万元。,-本资料来自-,40,(二)、黄石浪绿水河红色漂流建设:,1、漂流工程岳虎滩启漂码头300平方米300元300=9万元两河口终漂码头300平方米300元300=9万元起漂点、终漂点旅游厕所200平方米800元200=16万元疏通河道3000米100元3000=30万元观景游道1000米100元1000=10万元橡皮舟20只8000元20(只)=16万元救生衣200件100元200(件)=2万元标志门30万元接待厅200平方米1000元200=20万元交通车4辆20万元4=80万元,-本资料来自-,41,2、红色激情陈家河大战遗址纪念碑、亭30万元葫芦壳大战遗址纪念碑、亭30万元葫芦壳古栈道安全维护 5万元葫芦壳大战指挥所恢复 30万元红色旅游纪念品 10万元3、民族风情新街新土司城纪念碑、亭30万元旧街旧司城纪念碑、亭30万元漂口宋代摩崖壁画修复5万元葫芦壳王家伍古墓修复2万元民族器物恢复 24万元民族风情展示区 30万元合计 448万元,-本资料来自-,42,(三)、黄石浪温泉民俗文化度假村建设:通过兴建土家转角楼群、苗族吊脚楼、白族风火墙等民族特色的温泉建筑休闲娱乐项目,1、土司新城8000m21 600万元2、白族山庄6000m21 500万元3、苗家古寨4000m21 400万元4、谣家竹楼1000m21 110万元5、园林绿化 100万元6、悬崖吊角楼 4000 m21 514万元合计 2224万元三个项目的总投资:狩猎休闲项目投资总额 3574万元,-本资料来自-,43,目录,一、张家界概况二、桑植县情三、发展民族旅游产业的客观环境四、张家界黄石浪大峡谷(国际)狩猎休闲工程项目概论五、项目实施的依据六、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七、环境评价八、项目建设内容九、施工环境保护十、投资概算十一、效益分析,-本资料来自-,44,十一、效益分析,(一)环境效益“和文化”以天地人和的理念教育人类保护环境,搞好生态平衡,其实质就是生态环境保护样板工程。该项目建成后不仅改善了人们的活动空间,引导人民提高健康,文明的生活质量,美化了景区,绿化了环境,改善了生态平衡,同时也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是造福大众、功德无量的社会公益事业。(二)社会效益旅游业是无烟企业,是母企业,是朝阳产业,按照旅游专家分析,一名旅游从业人员可带动16人就业,一个旅游企业可带动相关12家产业的发展。张家界黄石浪大峡谷狩猎休闲旅游项目工程竣工后,可安排600名下岗职工和农民再就业,同时也可带动全县2万多农民从事旅游产业服务,使全县的10多个乡镇近10万农民得到实惠,真正起到搞好一个工程,带富全县百姓的作用。同时,它一方面可以促进张家界西线旅游发展步伐,促进全县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可以提高桑植的旅游品牌,对张家界湖南省大旅游是一个重要补充,为全县、全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出重大贡献,是一个利在当代、福泽子孙的旅游建设项目,弘扬民族文化体育,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德政工程。,-本资料来自-,45,(三)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经营情况见下表:,-本资料来自-,46,(三)项目进度与财务分析计算1、项目进度安排项目建设期为5年,从第三年起达规模能力的50%,第四年达到设计规模的75%,第五年达设计能力。年营业收入为3000万元。营业收入纳税率为13%,城市维护建设税为5%,教育附加费3%,年税费缴纳额为420万。营业费用1220万元,利润总额1780万元缴纳所得税450万元,税后净利为910万元2、财务分析计算(1)项目投资常年利润率2546.3%(2)项目投资利税率常年49.8%(3)全部投资回收期39年 A所得税前含建设期5.5年 B所得税后含建设期7.3年 C.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6.5年,-本资料来自-,47,目录,一、张家界概况二、桑植县情三、发展民族旅游产业的客观环境四、张家界黄石浪大峡谷(国际)狩猎休闲工程项目概论五、项目实施的依据六、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七、环境评价八、项目建设内容九、施工环境保护十、投资概算十一、效益分析十二、结论,-本资料来自-,48,十二、结论,从上述研究报告中看出,桑植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旅游资源十分宝贵,特别是民族文化风情旅游资源更是得天独厚,红杏出墙。狩猎休闲旅游建设项目创意独特,背景可靠,前瞻性很强。启动张家界黄石浪大峡谷(国际)狩猎休闲旅游工程,桑植有别人无法分享的优势。张家界黄石浪大峡谷(国际)狩猎休闲旅游工程启动后,做到了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