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各部门统计一节门急诊工作统计.ppt
第六章 医院各部门统计第一节 门、急诊工作统计,一、门诊工作统计的内容,门诊工作统计首先应掌握门诊科室的设置,各科的人员及设备,服务对象人口数等基本资料,日常可登记门诊各科的医生出诊数、实际工作小时数、门诊人次数、体格检查数,门诊疾病构成及初、复诊,门诊各种手术、治疗等工作量及三次确诊数等数据并整理积累。,1.诊疗工作量的计算,门诊人次数 是指病人来院挂号后,由医师诊断或处理的诊疗人次数,按门诊医师实际收到的挂号票数统计(患者一次挂号,多次由医师治疗的,应按实际诊疗次数统计)。包括初诊、复诊、在门诊进行的孕期、产后检查,预约手术、局部(单科)健康检查,验光等)和本院职工的诊疗人次数,不包括医师以外的其他卫生技术人员根据医嘱进行的各项检查、治疗、处置(如透视、摄片、注射、检验等)人次数。门诊的会诊由邀请科室统计诊疗人次数,被邀请科室不再重复统计。在诊疗的同时作的检查、处置及门诊小手术等应作为一个门诊人次数,不要复重计算,应注意会诊、转科、转诊的计数规定。,初诊:分为院初诊、科初诊、病初诊。院初诊:指第一次来本院就诊的人数,以后再来本院就为复诊。科初诊:指病人虽多次来本院就诊,但第一次来本科就诊,以后再来本科就诊为科复诊。病初诊:也称为“新病例”,指病人患病后第一次来诊(治愈后,再患同一种疾病者仍算初诊。慢性病(指某些不易确定发病日期、不易治疗的疾病和病程较长的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溃疡、结核等)患者在本年度内第一次来诊为初诊,以后均为复诊。,会诊:指病人挂了某科号,由这个科的医生诊病后不能确诊或诊断不清,由这科医生邀请另一科医生会诊,然后病人仍回这个科进行处置者。这种情况应由邀请科计入该科门诊人数内,被邀请科则不予计算,避免重复计数。转科:指从本院某科转入本科的人数。如:某病人挂一个外科号,在外科诊疗过程中,发现此病人的病不属于外科,应去皮肤科就诊,由外科医生写明原因转皮肤科看病,病人再去挂一个皮肤科号,去皮肤科就诊。外科和皮肤科分别计入诊疗人次。转诊:指经医师诊治后应转往院外其它医疗单位诊治,并开出转诊证明者。每一转诊病人应作为一个门诊人次计算。,理疗科及针灸科诊疗人次的计算,主要看该科是否对外开放门诊。如理疗科对外挂号,就诊的病人经过医生诊治,作为一个门诊人次计算。以后的连续治疗则不计为门诊人次,应计为治疗人次。如更改治疗方法,或需进行连续治疗,经医生检查者再计一个门诊人次数。急诊人次数 指医生在急诊室或急诊时间内诊疗的急症人次数,不包括正常门诊时间内非急诊科室的急诊或其他科室医师临时赴急诊室的诊疗人次数。观察室收容患者数:指期内离开观察室的患者数。必须是有留观病案、有医师查房、执行护理、收取留观费的患者;以观察室日报为统计依据。,急诊死亡人数:指急诊患者经抢救无效而死亡的人数。对于晚期肿瘤患者的临终抢救和来院时已无呼吸、心跳、脉搏等生命体征的死亡者,只统计为急诊人次数,而不统计为急诊死亡人数。出诊次数:指医生赴病人家庭或单位的一切诊疗次数,不包括赴其它医院会诊次数、预防接种或某种疾病普查诊疗人次数。下地段巡回医疗次数:是指医生定期或事先安排至所属地段,进行巡回医疗的人次数。健康检查:期内在医院内或本院医务人员在医院外对非住院患者进行的全身性健康检查的人次数,包括对本院工作人员的全身健康检查人次。局部检查(如透视或检查沙眼等)不计在内。,门诊统计内容,按科别:各科室门诊工作量所占比例,如总门诊量中,各科室门诊量的构正比。按季节:按月、季分别计算门诊量的构成比,反映门诊的季节特点。按时间:不同时间门诊量,掌握病人就诊规律。门诊工作效率统计:门诊病人就诊所费时间;每名医生平均每小时工作量。门诊疾病统计:疾病谱分析门诊辅助医疗工作统计:各类检查、治疗、处置数。急诊工作统计:急诊量与门诊量的比;急诊入院人数与床位设置的比例是否合理;急诊病人来院时间的规律;急诊病人救治结果。,门诊主要统计指标,实际门诊工作日:一般以月为统计周期,日平均门诊人次:分为院日均门诊人次和科日均门诊人次,二住院工作统计,基本数据:期末实有人数:指报告期末,如月报是指某月最后一天24点的实有人数。年报指年末12月31日24点实有住院人数,期末实有人数应与下一个报告期的期初原有人数相同。原有患者数:指统计截止时的留院患者人数。此数字应与上月末的“现有患者数”相等。入院人数:凡经过门、急诊医生同意住院,签发住院证,并办理入院手续者;及由于病人病情危急,虽经门、急诊签证住院,但来不及办理入院手续已先进入病房或手术室者,均作为住院人数统计。(不应以住院是否满24小时做标准),入院患者数:指已办理入院手续的患者人次数。院内各科室间转出和转入的患者数,在编制本院统计报表时应互相抵销;军区在计算入院总人数时,应将本军区各医院间互转的军人患者数抵销。出院患者人数:指经住院治疗后在本月内出院的患者数。由外院转来或转往外院者应作为人、出院人数统计。,出院人数:指所有住院后在本月内出院的人次数。包括出院病人数和非病人数两部分。非病人中包括自然分娩及未产出院的产妇;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或因故未治出院;以及健康人进行人工流产和绝育手术等出院人数。出院人数中除去非病人出院者,均为出院病人数。无论是病人还是非病人凡已办出院手续,或因某种原因虽未办理出院手续,但病人(或非病人)实际上已离开医院(包括死亡),都应按出院人数统计。由于某种原因暂时离开医院,床位仍保留者不计入出院人数内。有的虽然已办理出院手续,但病人(或非病人)实际并未离开病房仍占有床位者,不能计为出院,待其实际离开医院后才作出院统计。,治愈人数 好转人数 未愈人数 死亡人数:指凡已办理住院手续或虽未办理住院手续但实际已收容住院而死亡者。包括二十四小时以内的死亡及办理住院手续后死在送住病房途中,及虽未办住院手续,但在病房或手术室抢救无效死亡者。不包括未办手续死在送住病房或手术室途中及在门诊、急诊观察室死亡的病人数。,转入、转出人数:由他科转入人数、转往他科人数:指在院内各科间互转的患者数。转院者:由外院转来或转往外院者应作为入、出院人数统计。其他人数:指出院人数中的非患者人数。包括正常分娩、人工流产、绝育、住院健康体检人数等。入院未治:指患者因某种原因,暂不进行治疗而自动出院者。不包括入院治疗一段时间后因无钱等原因终止治疗而自动出院者。,编制病床数:指经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按医院规模、医护人员的编制,核定批准的正规病床数。实有病床数:指经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核定批准建立的固定实有病床数,包括正规病床、手术床、监护床、抢救床、正在消毒修理床、因病房扩建或大修而停用的病床数(按扩建和大修理前的病床数计算),不包括产科的新生儿床、库存床、观察床、患者家属的陪护床、接产室的待产床、接产床及临时增设的病床。展开病床数:指实际展开的病床数,期末实有床位数:指报告期末的固定实有床位数,包括正规床,简易床和正在消毒、修理的床位及因扩建和大修理的床位数,但不包括新生儿床、库存床、观察床、病人家属的陪侍床、待产床和临时增设病床。平均开放病床数:期内“实际开放总床日数”被期内日历数除所得的商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医院各科每日夜晚12点钟实际占用的病床数,即每晚上12点钟的住院人数之累计总数。与每日12时住院人数相等,包括实际占用的临时加床在内;不包括观察室床与陪护床。,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指报告期内医院各科每天夜晚12点开放病床之累计数。不论该床是否被病人占用,都应计算在内。包括因故暂时停用(消毒、修理)的病床,不包括医院内扩建床和大修理而停用的病床及临时增设的病床。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指出院总人数的住院天数的总和,包括患者、非患者、未治出院者所占用的床日数。住院日按“算入不算出”或“算出不算入”的方法计算。患者入院后当天死亡或因故出院,应作为实际占用1床日统计,同时作为出院者占用1床日统计,即出、入院各统计为1人次。,住院天数:指患者自入院到出院的天数。不论入院、出院在上午或下午,入院、出院合计为一天。治愈者住院天数:指医院治愈住院患者住院原因所需的天数。不论患者住院期间治疗一种或几种疾病,只统计导致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病的住院天数。时间应为诊疗该病的开始至该病被治愈之间的天数。住院天数主要反映病床周转等管理方面的问题,而治愈者住院天数则反映治疗质量方面的问题,二者不应混淆。出院病人平均住院天数:指从伤病员入院起至出院时止的住院时间(只计算住院原因主病的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是指因进行手术而给病人带来的并发病,包括术中或术后的并发症。如切口感染、出血、穿孔、坏死、水肿、血肿、吻合口瘘、神经麻痹、病变扩散,甚至组织器官的损伤等。术中不按常规操作或由于没有预料的组织变异畸形而损伤神经、血管、脏器者不算并发症,应视情节轻重定为差错或事故。院内并发症:是指由正在患的某种病而引起的病,例如麻疹引起的肺炎就是“院内并发症”,也叫合并症。院内交叉感染:患者住院期间,由于医院或科室消毒隔离、制度不严、管理不善而造成伤病员之间相互感染的疾病,谓之“院内交叉感染”。,危重病:是指危及伤病员生命的伤病、休克、呼吸衰竭、循环衰竭、肾功能衰竭、中毒、脏器严重损伤等。疑难病:是指难于诊断的疾病,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谓之“疑难病”:必须是经我院现有仪器设备检查,并经过科内三级检诊或院内会诊,仍不能明确诊断者;在军内外、大城市医院就诊,长期未能明确诊断者。“疑难病”明确诊断的多少,反映着医院诊断水平的高低。,医疗质量统计,诊断质量,应注意任何一个指标只有反映一方面的问题。所以必须将几个指标综合应用,才能比较全面的衡量一个医院的诊断水平。譬如:既要着眼于符合率的高低,又要注意不符合的病例,以便分析不符合的原因,为提高诊断水平的针对性提供参考依据。,治疗质量,同一疾病重复住院率 凡是住院两次以上的病人,都必须查对第一次与第二次是什么诊断。如果是同一种疾病,第一次出院与第二次住院间隔时间又在一年之内,即登记重复住院,每年作出多种疾病的重复住院率,并统计重复住院的治疗效果、重复住院次数及间隔时间。,工作效率指标,出院病人平均住院天数,2.床位利用情况统计:“病床”是医院用以收治病人的基本装备,也是医院规模的计量单位。通常根据病床的树木确定人员编制、设备、经费和物资分配等。因此分析病床利用情况对评定医院工作效率和医院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分析指标有:,即反映每天使用床位与实用床位的比率,使用率高表示床位得到充分利用,反之,则说明空闲的床位较多。,这是指每张病床在一年(或一定期间)内的工作天数。在一般情况下平均病床工作日一年内不可能超过365天。通常以340天为标准病床工作日(这是就整个医院而言,各科有差别)。,科平均病床周转次数,病床周转次数也叫病床周转率,说明在单位时间内,一张床接待了几个病人,在一定时间内病床周转次数多,说明病人平均住院天数少,床位利用率高。,用绝对数来说明每日病床使用情况,用来补充说明病床使用率。病床使用率和平均病床工作日,只能说明病床的工作负荷情况,不能说明病床的工作效率。如一个病人长期不出院,从病床工作日和使用率看是好的,病床没有空闲。然而,病床的工作效率并不高,因为它只为一个病人服务。因此,全面分析病床利用情况时,必须把这三个指标结合起来进行评定。,3.住院危重病人抢救统计:了解医护人员抢救时机是否及时、诊断、抢救技术是否正确。同时了解危重病人的疾病构成。,抢救成功率=,住院病人手术统计:主要对各类手术例数、手术并发症切口愈合情况进行分析,了解手术进展情况,手术并发情况,对提高手术质量,减少并发症和术后感染的发生有积极作用。所谓手术并发症,是指因进行手术而给病人带来的并发症状,其中包括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诸如:切口感染、出血、穿孔、坏死、神经麻痹、病变扩散、甚至组织、器官的损伤等都称之为手术并发症。手术切口愈合情况统计范围,只限于初期完全缝合的切口。切开引流或部分缝合的切口,以及植皮伤面均不在统计之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并发症构成比=,无菌切口化脓率=,住院病人医疗费用统计: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医院经济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医院建设的发展,提高以医疗质量为中心的全面质量管理水平,组织合理的医疗收入和节约开支,从而减轻病人经济负担。住院病人医疗费用统计应包括除病人膳食费、取暖费、卫生费以外的全部医疗费用,其中包括病房费、药品费、化验费、各种检查费、手术费、输血费、治疗费等全部医疗费用。可按科、病种、手术进行医疗费统计。,费用构成分析,6.住院病人疾病分析:,疾病统计是医院统计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对住院病人的主要疾病进行分类统计,了解住院病人的疾病构成和治疗情况,从而为防病治病、医学研究及医院管理提供重要依据。疾病分类的统计范围仅限于经医生诊断、治疗后出院病人,包括产科的异常产,如产钳助产,臀牵引助产、剖腹产,有产前、产时、产后并发症的出院产妇及其他合并症(如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产妇及入院24小时内死亡或虽未办住院手续,但实际已收容住院后死亡者都是统计的对象。所有非病人,如正常分娩,非因病进行的人工流产、引产、绝育的产妇及经住院检查无病出院,或虽然有病但未予治疗出院者都不列为统计的对象。,疾病分类统计应注意的问题1.主病划分:主病系指引起病人住院的疾病:(1)同时患有两种以上疾病时,以收治的主要疾病为主。(2)急性疾病与慢性病,以急性病为主。(3)外伤、中毒与其他疾病,以外伤、中毒为主。(4)严重病症与较轻疾病,以严重疾病为主。(5)原发病与并发病,以原发病为主。(6)患有两种以上病情相似疾病时,以病症分类报表中列出的病症为主。例如:闭合性颅脑损伤、颅骨骨折、脑挫裂伤、以骨折为主。(7)同时患有跨科病症时,以收治科病症为主(即伴随疾病为辅)。,2转科病人的疾病统计(1)同种疾病转科治疗者,按一个疾病统计,但住院天数相加。例如:脑血管意外先在内科保守治疗,后转外科手术治疗,则还应统计为脑血管病。住院天数连续计算。(2)转入治疗两种不同疾病者,按收住院科统计,但住院天数连续计算。例如:内科收肺炎,治愈后转到外科治疗慢性阑尾炎,应统计为肺炎,住院天数则两科相加。(3)因误诊转科者,按确诊后的疾病统计,住院天数相加。例如:传染科收慢性菌痢住40天,后转外科诊为结肠癌,又住了50天,则应统计为结肠癌,住院天数相加等于90天。,4几项特别规定(1)梅毒性心脏病归入其他心脏病中;结核性心脏病归入其他结核中。(2)除因本次住院系由外伤引起者外,其余骨、关节、肌腱、滑膜等损伤性疾病,应归入运动系统病。(3)各系统所有的先天性畸形都应归入“先天畸形”,但不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和其他先天性疾病(如,大脑发育不全),先天性心脏病归入循环系统病的先天性心脏病中,大脑发育不全归入神经系统病小计中。(4)新生儿(指出生后不满二十八天的婴儿)疾病,均归入新生儿病小计。但新生儿肺炎应归入呼吸系统肺炎中。新生儿菌痢应归入传染病痢疾中,新生儿先天畸形归入先天性畸形小计中。(未办住院手续的产房,婴儿室中的新生儿疾病不在统计之内)。,(5)女性乳腺炎,凡产后引起归入妊娠病、分娩病和产后病中。不是产后引起者归入女性生殖器病。(6)除先天性肠梗阻归入先天畸形小计外,其他肠梗阻均归入消化系肠梗阻中。(7)视神经归入眼病小计中。(包括视神经炎,视神经乳头水肿等)(8)耳病包括乳突炎。(9)男、女生殖器病均不包括性病。如淋病、梅毒。,5疾病统计中易分错的几种疾病。(1)痔,易错划分为消化系统,应归入循环系统小计中。(2)墨痣,易错归为皮肤病小计,应归入良性肿瘤小计中。(3)风湿热,易错归为其他病小计,应归入循环系统病小计中。(4)结核瘤和动脉瘤,易错划为良性肿瘤,应归为其他结核病和循环系统病小计中。(5)脚气病易错划为皮肤病。应归为营养缺乏病小计。(足癣应归入皮肤病)(6)原因不明的酸、碱中毒、电解质紊乱应归入内分泌、营养缺乏及代谢病小计中。,第四节 辅助、医技科室工作统计,医疗辅助科室和医疗技术科室开展的工作项目和所能担负工作量的大小,能否满足临床医疗的需要和技术质量的优劣,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有直接影响。以往把为临床科室服务的部门统称为辅助科室。现有根据是否对病人施行治疗手段分为医疗辅助和医疗技术两类。医疗辅助科室一般包括:理疗科、药材科、血库、综合治疗室(注射室)、体疗室、水疗室,同位素室等等。医疗技术科室包括:检验科、病理科、放射科、超声科、CT室、心电图室等等。由于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疗法新技术的应用,医疗辅助和医疗技术科室将相应的不断发展。,在内容除统计工作量外,可计算:门诊人次数与检验、透视、照像、处方数量和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各类检验结果的阴性率和阳性率的比例关系等等,门诊透视率=100%透视阳性率=100%以上指标能及时反映在一定的时期内,每百次门诊中需要透视次数和每百次透视中阳性率的高低,用以说明医生的诊断水平。但在计算中不应包括健康检查人数。,辅助、医技科室统计分析须注意的事项1要善于从资料积累中发现问题,通过调查研究找到问题真象。例如尸检率的分季度比较往往不太稳定,究其原因是:有关部门抓一下就高,逐渐又降下来;有的科重视就高,有的科不重视就低等等。2不能孤立地分析辅助和医技科室的工作,必须联系医院科学管理和医疗质量,写出分析报告,并提出今后意见。3在分析辅助和医技科室工作过程中,应遵重历史的客观因素。切忌主观片面。否则就有可能挫伤有关人员的积极性,给自己收集资料造成不良影响。譬如:医疗技术在不断发展,设备在更新换代,新方法取代老方法,这是客观规律。在新老交替的过程中,工作的数量和质量都会有变化。从而,不能直观的把某个指标的高低,作为评价该科、室工作的依据。,第五节 医院基本情况统计,医院基本情况统计的主要任务是对本医院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统计内容是机构、人员、病床和设备数量的动态。统计分析的意义在于了解医院的人员构成、配备是否合理以及能否适应任务的要求等,为制定医院发展规划和科学地管好医院提供依据。,医院基本情况分析的重点,在于了解本医院人员编制是否合乎国家规定,人员构成是否合理,各类人员年龄、性别等自然情况的构成及变化,技术力量的配备是否与任务相适应等。床位与工作人员比:这组指标是相对比指标,用来分析床位与各类人员的比例关系:床位与人员比、床位与卫技人员比、床位与工勤人员比、床位与行管人员比 各类人员构成比:这组指标用来分析医院各类人员的构成情况:卫技人员占总人员的百分比、行管人员占总人员的百分比、工勤人员占总人员的百分比、某类卫技人员占卫技总数的百分比。,第六节 医疗差错、事故统计,医疗差错、事故统计分析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差错、事故发生的规律性,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杜绝或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1各科发生差错、事故的例数及所占百分比。2各类人员为:正常情况下,由于工作性质的不同,差错的发生例数以护理人员最多,其次为医生,医技人员。事故则以医生发生较多。不能简单认为护理人员比医生发生的差错多,就是护理人员不如医生的责任心强。3发生差错、事故的有关人员中年资因素的影响。4医务人员的班次与差错、事故发生的关系。5注意分析发生差错、事故最多和最少的典型事例。6应用平均数和动态数列的统计方法进行不同统计期的对比,分析变化规律。,第七节 资料积累与利用,医院领导要及时了解、掌握医院工作的进展情况,不断发现问题,改进工作,就需要统计信息部门能及时提供医院各方面有关的信息,包括定期的和动态的,以做到“胸中有数”。一些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常常要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反复对比才能总结出来,因此,统计人员不仅要善于组织统计资料的收集,而且还要善于将获取的资料,进行筛选,去粗取精,系统的积累起来,按统计指标体系,需要分门别类的存入计算机或资料库,以便随时利用。这项工作是长期的,也是经常要做的。积累是利用的前提,只有资料积累工作做好的,才能增强统计的活力,提高统计信息利用的适应能力。,一、在积累统计资料方面:,1建立统计台帐 统计台账是在收集、整理资料的基础上,利用簿记的形式按要求进行汇总整理和保存资料的一种有效方法。利用统计台帐可以较迅速地提供医院领导、管理部门及科室需要的统计资料,同时也是为统计年鉴、统计汇编和统计提要打基础。统计台账根据其主要作用可分为两类:(1)以整理汇总为目的。此种台帐通常一年为期,按月进行登记。如表683(2)以保存、积累和提供历史资料为目的。这类台帐一般按年进行登记。如表684,2在建立台帐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原则上讲台帐的内容越丰富越好,能够收集到的资料尽量都做为台帐的内容。但要注意资料来源的稳定,以保证指标的延续。(2)为便于统计指标的计算,内容相关的最好设计在一张帐页上。如疗效指标应与入出院动态及出院病人转归统计等内容放在一起。(3)有关工作量统计的项目设计要细,因为如果只有“合计”,当需要查阅某一具体工作的数据时,就会发生困难。(4)统计数字在过录到台帐之前必须认真审核,无误后再往台帐过录。(5)无论是按月还是按年登记的统计台帐,其有关资料应及时过录,不能突击,避免“忙中出错”。(6)应用统计台帐可按某一内容多次分组,从多方面观察其规律,为统计分析提供较丰富的信息。,3医院统计常用的台帐内容,门(急)诊统计部分:门诊医疗工作量统计:包括门诊各科总的医疗工作量,各科门诊人次及总人次,各科急诊人次及总人次,急诊死亡,出诊人次、体检人次以及病种、病人身份分类等;门(急)诊观察病床流动情况统计:包括观察病床数、留观人次、留观病人死亡人数等;门(急)诊抢救病人总例数、抢救成功例数、抢救成功率等;各项门诊治疗人次数:包括门诊换药人次、注射室工作量及其他各项门诊治疗工作量;门诊各科平均每工作日病员人数;门诊各科手术例数,门诊手术总例数;门(急)诊死亡病人死因分类统计;其它。,(3)住院统计部分:工作效率:a全院住院病员动态统计:包括收容病人数、出院人数、治愈人数、好转人数、无变化人数、死亡人数、未治人数、转往他院(他科)人数、现有人数、新人人数、原有人数等;b病床利用及效率统计:病床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平均开放病床数、实际占用总库日数、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平均病床周转次数、平均病床工作日、病床使用率、出院者平均住院日等;c手术情况统计:手术总例数,特、大、中、小手术例数,麻醉倒数等;,诊断质量:a门诊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b临床初诊与出院诊断符合率;c临床初诊待诊率;d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e三日确诊率;f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l门诊诊断与出院诊断不符、待诊统计;m临床初诊与出院诊断不符、待诊统计;n手术前后诊断不符、待诊统计;o临床死亡诊断与病理尸检诊断不符、待诊统计;,医疗质量:a治愈率;b有效率;c病死率;d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e无菌切口初期愈合率;f治愈者平均住院天数;g责任事故统计;h技术事故统计;i医疗护理差错分类统计;d事故与差错统计:医疗事故发生起数、医疗护理差错起数。j医疗护理差错发生科室统计;k医疗护理差错发生的技术人员职务分类统计;p手术并发症发生率;q无菌切口感染率;r交叉感染率;s输血反应率。,(4)医院管理统计部分:经济管理:a医院业务收入总金额;b门(急)诊收入金额;c住院业务收入金额;d床位费;e差额预算拨款;f专项拨款;g医院业务支出总金额;h门诊(急)业务支出金额;i住院业务支出金额;j医疗设备购置费及维修费;k病人欠资金额、病人欠费率;l每门诊人次平均开支;m住院每天人均开支;p其它 其它:a大型医疗仪器设备完好率;b大型医疗仪器设备使用率;c图书流通率;d全院人员出院率;e全院人中在位率,二、建立统计汇编、统计年鉴,统计汇编或(统计年鉴),简称汇编或年鉴。汇编的时间可以是一年,也可以是10年、20年或更长;年鉴一般为一年。汇编与年鉴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前言或综合性的统计分析:2医院基本情况:3.工作效率 4.医疗质量:5.护理质量 6.医药经费 7.管理质量:,三、编制汇编、年鉴应注意的问题,1编制汇编、年鉴,虽然是以统计台帐为主要依据,但不应是统计台帐的简单翻版,要有重点,有分析。2在大量应用统计表的同时,要注意统计图和文字分析的应用,力求做到数据充实,有说服力,而且要图、表、文字协调适度、生动活泼。3反复核对,确保数据准确,避免出现前后矛盾,影响质量。4汇编、年鉴内容涉及面广,有些内容属保密范围,发放不宜过宽,并要求妥善保管,严防丢失。5注意统计资料的及时性,提高汇编、年鉴的应用价值。统计人员应合理安排时间,提前做好准备,力争早日付印、发出。,在编制统计台帐、统计汇编、统计年鉴等资料时,要充分地应用计算机操作,其效率与效果都比手工操作要高得多。编制以上资料,主要是便于积累资料,便于利用资料,提高统计工作效率,更好地为领导、上级服务。因此,上述工作必须认真做好,保持其连贯、系统、完整、配套的特性。,四、在利用统计资料方面,1建立统计简报 统计简报是一种反映终未质控中医疗工作数质量情况的报告,使医院领导、机关、科室及时了解每月(季、半年、年)的医疗工作情况。由于简报内容简短扼要,分析与情况紧密结合,既能看到成绩和进展步幅,又能看到不足之处和影响因素,同时报告及时,颇受领导欢迎。上报时间,一般要求在每月终后十日内完成。,统计简报中的简要分析部分,是简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写好分析,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熟悉资料,掌握情况:资料是否齐全,准确可比;要弄清事物的构成因素、特点、发展规律及其有关的情况。分析资料,选好分析的重点:与计划、往年同期、各科之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找突破口:看事物内部结构是否合理;看事物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否正常;看计划完成情况;看综合指标发展是否平衡;看新问题、新情况、新苗头的发展趋势和影响;考虑和结合领导关心的问题、中心问题等。进一步充实资料:如资料不全,说明力差,还需进一步采取快速的专题调查,充实资料。根据上述资料,以医疗为主题写分析,包括:总的评价、服务态度、工作效率、医疗质量、存在问题及原因、预测未来、改正意见或希望。文字要精炼,重点要突出,措施要有力。,2建立统计信息 统计简报与统计信息反映的内容是不同的,前者是终末质控的一些统计信息,基本上是病人在医院诊治的全过程,它是定期的,按月、季、半年、年统计的,内容固定,系统,有连贯性。而后者是环节质控的一些统计信息,内容不固定,主要是病人在医院诊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医疗工作动态中的突出热点问题,统计人员抓住这些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查研究,不定期的向领导、上级写出报告。以上两种报告,一个是定期的,反映全局性的问题,一个是不定期的,反映环节动态的性的问题,二者相辅相存,合成一体,恰到好处。,第七章 医院统计指标体系,统计指标是用数据表明社会经济现象的现状、发展变化和一般数量关系,它是决定政策、监督、检查、制定计划和改进措施、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依据。统计指标体系,就是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组成的一个整体。单个的统计指标只能反映社会经济总体及其运行的一个侧面,统计指标体系从各个方面相互联系地反映整个总体的状况,因此,对社会经济进行了解、研究、评价和判断时,要使用配套的、范围和口径一致的、互相衔接的统计指标体系。医院就像一个小社会,要了解和评价一个医院的工作,必须运用医院统计指标体系。,二、医院管理统计指标体系制定原则:1必须以医疗为中心,要以反映医疗数质量的指标为主,兼顾其他方面的指标;2医院统计指标的含义和计算公式要明确、口径一致,才能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统计信息的系统性和可比性;3统计指标体系必须与医院管理紧密结合,要适应医院现代化、科学化管理的需要,要全面、完整、准确、及时地反映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人才信息、设备经费、后勤保障等方面的情况,包括规模、水平、结构、效率、质量及社会、经济效益等。,医院管理统计指标体系,是以系统论的观点,结合医院管理的需要制定的,分人员管理、设备物资管理、医疗业务管理、科研训练管理、经费管理、信息管理六个方面。是以总量指标为主,辅以意义简明、易于计算确定性较强的派生指标。工作中可根据需要,从体系中适当选用总量指标和派生指标。,医院分级管理指标,服务质量卫生防病医疗质量护理质量工作效率其他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