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文字和书面语.ppt
第六章 文字和书面语,【教学目的】认识文字的性质和作用;了解文字的起源、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文字改革的原因与基本方向;认识口语和书面语的特点。,第一节 文字和语言,一、文字及其作用1什么是文字:“文字”一词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指一个一个的字,另一个是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体系。我们所讲的文字,指的是后一种意思。按照通常的定义,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用书写/视觉形式对语言进行再编码的符号系统。,2文字的作用文字的作用可以从两个大的方面进行考虑:一个是文字对于语言的作用,一个是文字对于人类社会的作用。(1)文字对于语言的作用。首先,文字克服有声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使之可以“传于异地,留于异时”。这样,语言能够随着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大而不断发展其社会交际功能。其次,在文字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对语言进行书面加工并建立比较稳定的规范,从而使标准语的形成成为可能。,第三,随着文字发明,逐步出现了书面语和口语对立,这为语体的分化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第四,不同类型的文字系统与口头语言系统的语音、词汇、语法等结构部分有不同的对应关系,这样,对这些结构部分以及整个语言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2)文字的出现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首先,文字满足了日益纷繁的社会生活的需要,包括国家和社会的治理中法律条令的制定和颁布,以及生产和分配流通领域中的经营管理和书信往来等。,其次,尤为重要的是,文字是人们的经验知识得以记录、保存、积累、整理,并传之后世、布于异地。这样,人们才可以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加快科学文化的发展,创造出灿烂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因此,在人类文化的演进过程中,语言的出现是第一个里程碑,它使非洲猿人取得了人类祖先的地位。而文字则是第二个里程碑,它使人类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或者说从史前时期进入有史时期。文明时期在整个人类历史中所占的时间虽然比较短,但是,在这个时期内,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远远不是漫长的史前时期所能比拟的。,第三、文字能促进思维的发展。有了文字,古今中外的人类实践的各种经验都可以成为大脑在异时异地、多次反复地、立体化加工的原料。这对于大闹的思维能力是一种不断的再训练,有利于不断地提高脑力的素质和潜力。知识与思维能力从此进入了良性的互动增长。,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来,文字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因为现代社会中通过文字掌握科学文化的人越来越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虽然提供了广播、电视、录音等克服语言时空局限的手段,但是它们并不能取代文字。,二、文字与语言的关系文字和语言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首先,文字和语言是有联系的。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所以每一种文字都必须适应自己所记录的语言的结构特点和语音特点。其次,语言和文字并不是一回事,用什么样的形体去记录什么样的语言,其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1)从起源上讲,语言是随着人类、人类社会的形成而产生的,而文字则是在原始社会的末期由于社会生活的需要才开始创立的。根据考古发掘和古人类学的研究,语言距今已有成百万年的的历史,而最早出现的成系统的文字,距今不过五六千年。(2)在历史发展上,文字虽然记录有声语言,是有声语言的派生物,必须随着语言的发展而发展,但是,文字的书面形式比有声语言的语音形式固定,并受其书面符号系统的制约,因此,文字的发展往往落后于有声语言。,(3)在存在形式上,语言以语音为物质材料,文字则以书面符号为物质材料。(4)就掌握的情况来说,至今世界上多数语言还没有文字,在有文字的语言社团里,也不是人人都掌握了文字。(5)就使用的情况来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文字则是有声语言交际功能的延伸和补充,是人类社会的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三、汉字与汉语的关系拼音文字的特点是,可以通过字母的拼写反映语言中符号的语音面貌,即通过字母和字母拼写规则了解读音。与拼音文字相比,汉字和汉语的关系有几点特别的地方:1、汉字尽管每一个字都有一个明确的读音,但从字形上一般不能判定一个字的具体读音,有些字只是可以通过声旁确定音类或大致的读音。,2、汉字往往可以通过字形确定义类。字形中可以确定义类的部分被称为形旁。不要因为有些汉字可以通过字形断定义类而认为汉字可以独立于汉语而称为一种独立的交际工具。汉字和其他拼音文字一样,每个汉字必须有确定的读音,并通过这种读音确定是语言中的哪一个语素或词,其字义才能确定下来。,3、拼音文字是按照字母的拼写阅读,用字母拼写起来的字的读音原则上要和语素或词的实际读音一致,如果实际语言中的语音变了,拼音字母和拼写规则也要跟着变。比如一个字母如果在语音的演变过程中出现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读音,就要求把这个字母所体现的不同读音用不同字母来表示。如果几个字母的读音都变得相同了,也要求把这几个字母所体现的读音用一个字母来表示。,古代的拉丁语发展到现代的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语言,这些语言的读音和古代的拉丁语的读音有了跟大的差异,记录拉丁语的拉丁文字母和拼写规则也随之发生改变,以适应新的读音,因此形成了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的字母系统和拼写规则。要学习古典拉丁语,只知道现代法文或意大利文字母的读音和拼写规则是没有用处的,必须直接学习拉丁文,学习拉丁文的字母读音和拼写规则。,但是即使了解了古代拉丁文的字母读音和拼写规则,认识了拉丁语的读音,并不等于知道了由这些字母和规则构成的文字的意义,还必须专门学习词汇才能知道文字的意义,即必须通过词汇的学习,弄清一个一个的文字和哪些不同的语素或词相联系。汉字在这方面有所不同,汉字的字形和汉语的读音不是直接联系的,或者说不能从汉字的字形中严格地确定一个字的读音,所以读音尽管变化了,字形可以不变。这种读音改变而字形不变可以从古今差异和方言差异两个方面去理解。,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的角度看,现代汉语尽管读音有了很大的变化,但记录语素或词的方块汉字并没有变,只是在字体上经历了篆书、隶书、楷书的过程。所以现代人尽管不懂古代汉语的读音,通过汉字仍然能了解古文大致的意义。从方言的差异看,尽管方言之间在语音上有了很大的区别,但汉字基本没有变化,所以同一个汉字,各地人尽管读音不一样,但都知道它所代表的是汉语中的哪一个语素或哪一个词。,尽管汉字和汉语的关系比一般拼音文字的关系特殊,但并不违背文字和语言的根本关系: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不要以为汉字可以独立于汉语就能够看的符号系统。汉字之所以能够“看懂”,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每个汉字和汉语中的语素或词有直接的联系,汉字的排列顺序和汉语中语素或词的排列顺序一一对应。,第二节 文字的起源、发展和改革,一、文字的起源,在我国,相传汉字是黄帝的史官仓颉造的。淮南子本经训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说文解字序说:“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构造书契。”文字从无到有的创造是群众智慧的结晶,决不可能是一个人的功劳。先秦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荀卿就对这种说法提出异议,认为“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荀子解蔽)。,1文字发明以前,人类的记事方式主要有三种:实物记事、刻画符号和图画记事。比较常用的实物记事的方法是结绳。易经系词:“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北史魏本纪:“(魏先世)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结绳而已。”,另一种有类似功能的方法是在泥块、树皮、岩石、陶器上刻画记事。如半坡陶器符、大汶口陶器符和良渚玉器符均属此类。,图画也可以用来记事。用图画记事还可以表达较为丰富复杂的事件或感情。可以用印第安人奥基布娃(ojibwa)部落的一个女子的情书来说明:,记事图画还不是真正的文字系统,因为,它记录的并不是语言的读音、词语或句子,而只是笼统地记录思想的内容。语言要素及其关系得不到精确的表达。同时,记事图画还没有一套固定的书写符号。因此,记事图画不能算是真正的文字。,判定文字系统的产生,有三个基本条件:1.具有数量足够多的与某种语言里的语素或词相对应的小图形,这些小图形可以按这种语言的音读出来。2.这些小图形可以重复使用而表达的意义不变。3.这些小图形的排列规则足以反映这些语言说话时语素或词的排列次序。,我国纳西族使用的“东巴文”已经属于文字,与记事图画有了本质的区别。,白蝙蝠取经记中的一段:,东巴文的特点在于:1.图形与语言有直接的关系。2.可以重复使用而意义不变。3.图形的排列次序大致反映语言单位的次序而不是反映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可见:1.字形与语词的声音挂钩,因而可以念出来,这是文字发展过程中的最重要的一步。2.记事图画与原始文字的关键区别在于:是否用借音的办法扩大文字所能够记录的语词的范围。,二、文字的发展从文字的体系看,文字的发展经历了表意(萌芽阶段)、意音、表音三个阶段。下面结合造字的方法来看文字体系的发展过程。,第一个阶段是由记事图画直接发展出来的象形的表意字,可以分成象形字和会意字两种情况。象形字是用和事物相似的图画来指称与该事物相关的语素或词。会意字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象形图画或指示符号来表达某个词,比如“休”,用“人”和“木”两个象形符号加在一起表示人靠在树旁。,第二个阶段是表音字的出现。表意字必须和语言中的语素、词等对应,有明确的读音,才能真正表达语言中的单位。这是文字发展过程中的最重要的一步。当人们认识到字形和语音之间的联系后,就可以借用同一个同音的表意字来记录语言中的另一个同音词,比如用“之”(去)来记录表示偏正关系的虚词“之”。这就出现了单纯的表音字,中国传统文字学把这样的表音字称为假借字。,假借字都是由早期的表意字转变过来的。古埃及的圣书文字、古美索不达米亚的钉头字(楔形字)、中美洲的马亚文和中国古代的汉字、中国云南丽江纳西族的东巴文和中国西南地区彝族的彝文,都能证明这一点。单纯的表音字或假借字的出现表明人们开始认识到文字可以通过声音直接记录语言中的语素或词,不必依赖意义。于是人们还可以在表意字的旁边加上另一个字,这个字只表示读音,也就是把两个字合在一起,一半是表意的,另一半是以假借的方式来表音的,这样就可以造出更多的字。中国传统文字学把这样的意音文字叫作形声字。,文字发展到这一步,形成了3种不同类型的字:A,表意字。可以通过形体大致知道所表示的意义。B,单纯表音字。直接借用现成的表意字的读音记录语素或词,不可以通过字形推断意义。C,形声字。字形中有一部分是表示义类的,可以通过形体推断义类,另一部分是表音的,不可以通过字形推断义类。表意字、单纯表音字、形声字这3种不同类型的字形共同构成了意音文字,世界上独立形成的古老而又能完整记录语言的文字体系都是意音文字,如古埃及的圣书文字、古美索不达米亚的钉头字、中美洲的马雅文和中国古代的汉字都是这种类型的文字。,表意文字是古代意音文字的基础。但只靠表意字不可能完整而全面地记录语言,因为很多抽象的词和虚词是不可能通过表意字来记录的,表音字的出现以及由表音字和表意字的结合而形成的意音字解决了这个困难。因此,在表意文字的基础上形成的表音字是文字能够完整而全面地记录语言的关键一步,是文字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进展。文字发展的另一个重要阶段就是完全表音化。语言中的音位是有限的,一般只有几十个。由音位组合而成的音节,为数也有一定的限制。如果能用适当的形体只记录语言中的音,就可以大大简化文字体系。这就是表音文字。,音素文字既包含表示辅音音素的字母,也包含表示元音音素的字母,因此是一种全面的拼音文字。由于音素文字的字母一般只表是“辨义”的音位,而不表示语流中出现的音位变体,因此又称“音位文字”。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文字造字方式的发展过程可以概括为:记事图画表意字纯表音字意音字 文字体系的发展过程可以概括为:记事图画意音文字体系纯表音文字体系,意音文字和拼音文字的本质区别在于记录语言的方式有差异。拼音文字只通过字母记录一个语言的音节或音位。不同的语素或词,只要读音相同,字形大都相同。意音文字也必须记录语言的语音,不过意音文字除了记录语音,还要通过象形和会意等表意方式把不同的语素或词区别开来。,三、文字的改进和改革1文字的改进文字的改进是指在不改变文字体系的情况下对文字系统进行改进。文字有意音文字和拼音文字两种体系。由于语音的变化,有些拼音文字字母不完全能够反映实际读音,需要局部改进拼写方法,这是属于文字的改进。汉字的简化也是属于文字的改进。2文字改革通常是指将文字从一种文字体系改变成另一种文字体系。把汉字改变成拼音文字就是文字改革。,从目前的条件来说汉字体系还不可能实现拼音化。原因:(1)汉字有区别同音语素或同音词的功能。(2)和拼音文字相比,汉字具有更强的超空间的功能,或者说超方言功能。(3)和拼音文字相比,汉字具有更强的超时间性。(4)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优秀的文化历史传统都是通过汉字记载下来的,如果废弃汉字,就会中断历史文化传统。,第三节 书面语,一、口语和书面语 1什么是书面语:书面语是用文字记载下来供“看”的语言,它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使听说的语言符号系统变成“看”的语言符号系统。2书面语是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语言,是语言的一种变体;文字是记录书面语的工具,是体现书面语的一种物质形式。书面语和文字虽然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但是文字本身不是书面语,书面语也不是文字。,3口语和书面语的联系和区别:(1)书面语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是口语的加工形式,两者基本上是一致的。(2)口语和书面语有各自的特点:A口语除了组词造句之外,还可以利用语速、语调、身势和说话时的环境。因此,口语用词范围比较窄,句子比较短,结构较简单。书面语中难以利用口语中的各种辅助条件,只能用别的办法来弥补:扩大用词范围,使用比较复杂的句子结构等。B口语中可以重复、脱节、颠倒、补说、更正等,而书面语中很少出现这种情况,它要讲究篇章结构和连贯照应等。,4汉字与汉语的关系的特点对汉语书面语的影响。由于汉字本身的特点,使得汉语中口语和书面语呈现出了不同于其他语言的特点。首先,汉语中书面语中可以使用古代的句式,口语中早已不用的旧词语在书面语中也可以通行无阻。而在以拼音文字为书写工具的语言中,书面语和口语的分野比较分明。因为其文字的拼写要反映当代的读音,书面语不容易直接引用古代的说法。其次,在汉语中,汉字不与统一的读音相联系,不容易把共同语的读音形式推广到方言区。,二、书面语的保守性及其改革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基本上应该和口语一致。但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也会产生书面语和口语脱节的现象。,书面语与口语脱节的原因:(1)人们只能听到同时代的人讲话,难以听到早一时期的人讲话。这样就促进了口语的演变。而书面语则不同,人们不仅能够看到同时代的书面语,也能看到早一时期的书面语,因此,口语中已经消失的词语和句式,往往在书面语中可以继续保留。(2)宗教经典、法律条文的权威性让人不敢轻易改动其中的字句,文、史、哲名著也起着类似的作用。因此,在书面语的保守力量比较强的条件下,容易造成书面语和口语的脱节。2汉语文言与白话的差异的原因。,宋吕居仁在轩渠录中有一段有趣的记载:族婶陈氏顷寓岩州,诸子宦游未归。偶族侄大琮过岩州,陈婶令作代书寄其子,因口授云:“孩儿要劣妳子,又阋阋(音吸)霍霍地,且买一把小剪子来,要剪脚上骨出(上声)儿肐(音胖)胝(音肢)儿也。”大琮迟疑不能下笔。婶笑云:“元来这厮儿也不识字!”闻者哂之。,因说昔时京师有营妇,其夫出戍,尝以数十钱托一教学秀才写书寄夫云:“窟赖儿娘传语窟赖儿爷,窟赖儿自爷去后,直是忔(音肝)憎,每日恨(入声)转转地笑,勃腾腾地跳,天色汪(去声)囊,不要吃温吞(入声)蠖托底物事。”秀才沉思久之,却以钱还云:“你且别处倩人写去!”(引文据说郛),除了书面语和口语脱节的现象以外,历史上还出现过向别的民族借用书面语的情况。欧洲的好多民族在文艺复兴以前都曾采用拉丁文作为书面语,朝鲜、日本、越南也曾经使用中文作为他们的书面语。在这种情况下,书面语的学习和使用当然很不方便。这些民族后来都在本民族语言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书面语,替代借用的书面语。,思考练习题:,1、文字的性质和作用是什么?2、文字与语言的关系如何?3、简述文字的产生与发展。4、造成言文脱节的原因是什么?5、我们怎样看待汉字改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