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CJJT 253.doc
-
资源ID:4979838
资源大小:339.63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CJJT 253.doc
众智建筑资源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pervious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来源CJJT 253-20161 总 则101 为贯彻国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方针政策,推动再生建筑材料的应用,规范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在路面工程中的应用,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人行道、步行街、非机动车道、广场和停车场工程中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103 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术 语201 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 pervious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再生骨料取代率为30及以上的透水水泥混凝土。202 透水面层 pervious surface layer 具有透水功能,并将荷载传递到透水基层的路面结构层,可分为上面层和下面层。203 透水基层 pervious base course 位于透水面层之下,由级配碎石或少量胶结材的透水水泥混凝土等摊铺而成的具有透水功能的主要承重层。204 连续孔隙率 continuous void rate 透水水泥混凝土内部存在的开孔孔隙体积与透水水泥混凝土体积之百分比。205 透水系数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表征混凝土透水性能的参数,指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透水水泥混凝土的水量。206 虚铺厚度系数 loose paving coefficient 透水水泥混凝土施工时,虚铺厚度与达到规定设计厚度之比。3 基本规定301 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的路面结构应根据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的材料性能、路面荷载等级、地基的承载能力、渗透性和冻胀情况进行设计。302 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除应满足相应的透水功能外,尚应满足设计对其力学性能和抗冻性能的要求。303 对有潜在陡坡坍塌、滑坡、自然环境造成危害的场所和严寒地区的路面工程不应采用透水水泥混凝土。4 原材料41 再生骨料411 制备透水水泥混凝土用再生骨料应选用混凝土和石块为主的建筑垃圾原料,不得使用被污染或腐蚀的建筑垃圾制备再生骨料。412 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层用再生粗骨料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12的规定。透水基层用再生粗骨料性能指标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GBT 25177中的类再生粗骨料的性能要求。再生粗骨料的性能试验方法应执行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GBT 25177的有关规定。表412 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层用再生粗骨料性能指标413 透水面层宜采用475mm950mm或950mm160mm的单粒级骨料;透水基层骨料宜采用最大粒径不超过315mm的连续级配碎石。42 其他原材料421 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宜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的规定。422 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宜采用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硅灰等矿物掺合料,且粉煤灰等级不宜低于级;粒化高炉矿渣粉等级不宜低于S95级。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和硅灰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 18046和砂浆和混凝土用硅灰GBT 27690的规定。423 除再生骨料以外的其他骨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 135的规定。424 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用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的规定。425 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用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的规定。426 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用增强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 135的规定。5 混凝土性能和配合比51 混凝土性能511 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应满足施工要求。512 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中浆体应均匀包裹骨料,不应淌浆;骨料颗粒粘结良好,不应松散,手攥应成团。513 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层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513的规定。表513 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层的力学性能项目性能要求强度等级C20C3028d龄期弯拉强度(MPa)2.53.5514 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层的透水性能应符合表514的规定。表514 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层的透水性能项目性能要求透水系数(mm/s)0.5连续孔隙率()10515 透水水泥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应符合表515的规定。表515 透水水泥混凝土抗冻性能使用条件抗冻性能夏热冬冷地区D25寒冷地区D35516 透水水泥混凝土透水系数的试验方法应按现行行业标准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 135执行。517 透水水泥混凝土抗冻性能的试验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慢冻法执行。518 透水水泥混凝土连续孔隙率的试验方法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的规定。519 透水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试验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执行。5110 透水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的试验方法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执行。5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521 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符合本规程第513条和第514条的性能要求。522 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步骤宜符合下列规定: 1 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的配制强度宜符合下式规定: 式中:fcu,0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的配制强度(MPa); fcu,k混凝土立方抗压强度标准值,设计的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强度等级值(MPa); 混凝土的强度标准差(MPa),无统计资料时,C20可按40MPa取值,C30可按50MPa取值。 2 应确定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的孔隙率设计值,并应满足对混凝土的透水要求及设计要求,且不应低于10。 3 水胶比(WB)应根据配制强度、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工作性确定,水胶比的取值范围宜为025035。 4 单位体积内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各材料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粗骨料用量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WG单位体积粗骨料用量(kgm3); GC粗骨料的紧密堆积密度(kgm3); 折减系数,取098。 2)胶结材料浆体用量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WJ单位体积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胶凝浆体用量(kgm3); G粗骨料的表观密度(kgm3); Rvoid孔隙率设计值; J胶结浆体的密度(kgm3)。胶结浆体密度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 70进行测定。 3)胶凝材料用量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WB单位体积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kgm3); WB水胶比。 4)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并应根据骨料的吸水率进行调整确定。 式中:Ww单位体积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拌合水用量(kgm3)。523 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宜掺入一定量的矿物掺合料,矿物掺合料的品种和掺量应通过试配确定。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30;粒化高炉矿渣粉掺量不宜超过40;硅灰掺量不宜超过10。在混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矿物掺合料时,矿物掺合料总掺量不宜超过40。524 配合比的调整和确定宜符合下列规定: 1 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配制中,宜首先选择一个水胶比,孔隙率设计值按35增减,进行连续孔隙率和透水系数试验,绘制连续孔隙率和透水系数的线性关系图,或采用插值法确定略大于设计要求的连续孔隙率和透水系数对应的配合比。 2 宜根据确定的配合比,在总胶凝材料用量不变的情况下,水胶比分别增减005,在工作性能满足要求的前提下,进行透水水泥混凝土强度试验,绘制强度和水胶比的线性关系,或采用插值法确定略大于配制强度对应的水胶比,最后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当采用经过预湿处理后的骨料试配混凝土时,配合比中的用水量应根据骨料的吸水率进行调整。 3 当混凝土的配制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时,也可掺加天然骨料或提高天然骨料的掺量。6 结构组合及构造61 结构组合设计611 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可分为全透水结构和半透水结构两种类型。612 全透水结构可由透水面层和透水基层组成;半透水结构可由透水面层、封层和基层组成。结构各组合层功能及采用材料应符合表612的规定。表612 结构各组合层及采用材料613 全透水结构的透水面层宜按双面层进行组合设计(图613-1),也可按单面层进行设计(图613-2)。在土基上需要反滤的区域可增加一层砂滤层;在土基上需要隔离、加筋和防护的区域,可在土基上增加土工合成材料或砂滤层。614 当采用双面层组合设计时,透水上面层的骨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95mm,透水下面层的骨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图613-1 双面层全透水结构1-透水上面层;2-透水下面层;3-透水基层;4-土基图613-2 单面层全透水结构1-透水面层;2-透水基层;3-土基160mm;当采用单面层设计时,透水面层的骨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95mm。透水基层骨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315mm。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透水混凝土每层厚度的14。615 双面层全透水结构各组合层设计要求应符合表615规定。透水上面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透水下面层的透水系数不应小于透水上面层。表615 双面层全透水结构各组合层设计要求616 单面层全透水结构各组合层设计要求应符合表616规定。表616 单面层全透水结构各组合层设计要求结构组合层人行道、步行街、非机动车道、广场厚度(mm)强度等级透水面层100180C20透水基层150 617 半透水结构可由透水上面层、透水下面层、封层和基层组成(图617)。当基层采用不透水的普通混凝土材料时,可取消封层。图617 半透水结构1-透水上面层;2-透水下面层;3-封层;4-基层;5-土基618 半透水结构路面基层横坡度宜为1520,面层横坡度应与基层横坡度相同。619 半透水结构各组合层设计要求应符合表619的规定。基层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进行设计。透水下面层的透水系数不应小于透水上面层。表619 半透水结构各组合层设计要求6110 当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机动车道相邻时,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应采用半透水结构。6111 当采用透水水泥混凝土双色层组合设计时,彩色层宜和上面层结合设计。62 构造设计621 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层应设置胀缝,胀缝间距宜为30m50m。在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层与侧沟、建筑物、雨水口、铺面的砌块、沥青铺面等其他构造物连接处、道路转弯处和填挖方变化处,应设置胀缝,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要求。622 胀缝缝隙宽度宜为10mm20mm(图622),胀缝应贯通透水上面层、下面层。图622 胀缝构造剖面图(单位:mm)1-透水上面层:2-透水下面层;3-柔性填缝胶;4-柔性填缝材料623 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层应设置缩缝。缩缝宜等间距布置,缩缝间距宜为30m60m,最小间距不宜小于板宽;广场每块板的平面尺寸不宜大于25m2,面层板的长宽比不宜超过13。当基层有结构缝时,面层缩缝应与其相应结构缝位置一致。624 缩缝(图624)宜采用假缝形式,缝隙宽度宜为3mm8mm,切缝深度不应小于面层总厚度的13,且切至下面层的深度不应小于20mm。图624 缩缝构造剖面图(单位:mm)1-透水上面层;2-透水下面层;3-柔性填缝胶:4-裂缝625 当一次铺筑宽度小于面层宽度时,应设置纵向施工缝,位置宜设在路中轴线处。每日施工结束或临时中断施工时,应设置施工缝,其位置宜结合胀缝位置进行设置。626 设在缩缝处的施工缝(图626),应采用平缝形式,缝隙宽度宜为3mm8mm。设在胀缝处的施工缝,构造应与胀缝相同。627 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排水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 135的有关规定。图626 缩缝处的施工缝构造剖面图(单位:mm)1-透水上面层;2-透水下面层;3-柔性填缝胶;4-施工缝7 施 工71 一般规定72 制备和运输73 模板支设74 铺 筑75 接缝施工76 养护与模板拆除77 季节性施工8 质量验收81 一般规定82 原材料质量验收83 面层质量验收9 维 护附录A 透水水泥混凝土连续孔隙率试验方法本规程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条文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