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ppt课件.ppt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PEM,黔南州医院儿科教研室,PEM 基本概念,简称“营养不良”指能量和(或)蛋白质不足所致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性疾病 3岁以下婴幼儿多见,特征为体重不增、体重下降、渐进性消瘦或水肿、皮下脂肪减少或消失,常伴全身各组织脏器不同程度的功能低下及新陈代谢失常,中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19902002)低体重率%生长迟缓率 地区 城市 农村 全国 城市 农村 全国 1990 8.0 22.6 20.0 9.4 41.4 35.0 1995 4.6 17.8 14.4 8.9 39.1 31.6 1998 2.7 12.6 9.6 4.1 22.6 16.7 2000 3.4 13.8 11.4 2.9 20.3 16.0 2002 3.1 9.3 7.8 4.9 17.3 14.3,中国19902002年营养状况的变化,来源:1990,1995,1998,2000年中国食物营养监测 2002年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儿童低体重率和生长迟缓率均下降50以上。,临床分型,消 瘦 型浮 肿 型 消瘦-浮肿型,浮 肿 型,消 瘦 型,病因,一、长期摄入不足 1.母乳不足:长期母乳不足又未及时添加其它乳品2.喂养不当:奶粉调配过稀;长期以淀粉类食物为主3.长期不良的饮食习惯:偏食、挑食、不吃早餐或晚餐,或吃得过于简单等,二、消化吸收障碍,1.消化系统解剖异常:唇裂、腭裂、食管狭窄、幽门梗阻、巨结肠等 2.消化系统功能异常:迁延性肠炎、过敏性肠炎、乳糖不耐受等,三、消耗量过大,排出或消耗增加:如肾病综合征、糖尿病、甲亢、发热、肿瘤,四、需要量增多,急、慢性传染病后的恢复期,双胎、早产、生长发育过快等。,轻:仅皮下脂肪、肌肉轻度萎缩 重:全身各脏器缩小,但肝、脾、心、肾可,病理生理,新陈代谢异常各系统功能低下,病理生理,(一)新陈代谢异常1.蛋白质 摄入不足使蛋白质代谢处于负氮平衡。当血清总蛋白浓度40g/L、白蛋白20g/L时,可发生低蛋白性水肿。2.脂肪 消瘦,血清胆固醇浓度降低,肝脏的脂肪浸润和变性。3.碳水化合物 血糖偏低,重者可致昏迷、猝死。4.水盐代谢 易出现低渗性脱水、酸中毒、低血钙、低血镁,3/4的患儿伴有缺锌。5.体温调节 体温偏低。,病理生理,(二)各系统功能低下 1.消化系统 功能低下和腹泻。2.循环系统 心肌收缩力减弱、搏出量减少、血压偏低、脉细弱。3.泌尿系统 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减低,尿量增多而比重下降。4.神经系统 精神萎靡、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条件反射不易建立。5.免疫系统 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明显降低。IgG2和IgG4缺陷;T细胞亚群改变。,病理生理,负氮平衡总蛋白胶体渗透压水肿 白蛋白酶功能代谢低下 Ig免疫低下,蛋白质不足,病理、生理改变,能量不足 糖原消耗低血糖 脂肪消耗血胆固醇肝细胞营养不良 相对总水量水电解质紊乱 细胞内K+到细胞外 低渗状态 肾浓缩功能 尿量比重,膳食供给不足(原发)营养素缺乏体内贮存下降 组织营养不足生化改变 疾病(继发)组织器官功能改变 形态改变,组织器官功能障碍,胸腺、淋巴组织萎缩,Ig,抑制与烦闹不安,便秘或腹泻、纳差,血压下降,脉细弱,PEM 临床表现(一)基本表现,体重不增或:最早 身高:慢性 皮下脂肪逐渐减少或消失: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颊 消瘦或水肿 各器官功能紊乱与代谢异常:皮肤、肌肉、神经、胃肠、体温,腹部皮下脂肪测量方法,腹部皮下脂肪的厚度是判定营养不良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传统测量方法:锁骨中线上平脐处,用左手拇指及食指将该处相距3cm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层捏起,与皮肤垂直,测量其厚度),PEM 临床表现(二)我国PEM分类,3岁婴儿:分为、度,度又可分消瘦型、浮肿型、消瘦浮肿型 3-7岁:轻体重低于正常均值15-30%+其它表现 重体重低于正常均值30%以上+其它表现 7-14岁:轻体重低于正常20-30%重体重低于正常30%以上,(三)临床分度,3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特点 体重低于正常 15-25%25-40%40%腹壁皮褶厚度 0.8-0.4cm 0.4cm 消失身长 正常 稍低 明显低消瘦 不明显 明显 皮包骨样皮肤 正常 苍白松弛 苍白无弹性精神 正常 轻度萎靡 抑制烦躁交替肌张力 正常 降低 低下,PEM 临床表现(四)重度营养不良分型,消瘦型:能量水肿型:蛋白;除上述表现外,尚有 a体重:不明显或虚胖 b水肿:凹陷型,甚至胸腹水 c皮肤:色素沉着或紫癜 d毛发:干燥无光、易断、棕黄色 e血浆蛋白:TP45g/L、ALB25g/L,PEM并发症,营养性贫血:蛋白、Fe、VitB12,但Fe缺乏性最常见 维生素缺乏:维生素A、B、C、D,VitA、VitD最多见 感染: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的反复感染 微量元素缺乏:Zn 自发性低血糖:T、苍白、神志不清、脉博、呼吸暂停、惊厥、呼吸麻痹而死亡,实验室检查,血糖和胆固醇水平下降 白蛋白、总蛋白量减低 视黄醇结合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较白蛋白减低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反应灵敏 甲状腺素结合前白蛋白,血浆铜兰蛋白减低 血淀粉酶、脂肪酶、转氨酶、AKP等活力减低 血生化异常 血锌减低较多见,诊断,喂养不当史以及其它相关疾病史体重不增或逐渐减轻皮下脂肪减少全身表现及各系统功能紊乱的症状,临床分度,分度诊断:度 度 度分型诊断:1 体重低下型(underweight)2 生长迟缓型(stuntiong)3 消瘦型(wastiong),诊 断,分型和分度 体重低下(underweight)年龄别体重(WtA)中度体重不足:标准体重中位数(M)-2标准差(s)重度体重不足:标准体重M-3s 体重低下率常被用来作为营养不良的患病率 年龄别体重:评价作用差,诊 断,分型和分度 生长迟缓(stunting)年龄别身高(Ht/A)中度发育迟缓:标准身高M-2s 重度发育迟缓:标准身高M-3s 主要反映慢性、长期的营养不良 年龄别身高:既往或慢性的营养不良,诊 断,分型和分度 消瘦(wasting)身高别体重(WtHt)中度消瘦:标准M-2s 重度消瘦:标准M-3s 这一指标代表较急性的近期营养不良 身高别体重:反映当前营养状况,治疗原则:,治疗原则:祛除病因调整饮食促进消化治疗合并症,治 疗,(一)祛除病因积极防治原发病,适时矫治各种先天畸形,改进喂养方法等,(二)调整饮食,根据程度、消化能力、耐受性逐步调整以实际体重或现有身高的标准体重计算热量与营养素 食物应富含高热量、优质蛋白、并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重度营养不良定时喂糖水,以防发生低血糖 注意避免诱发腹泻、感染恶性循环,调整饮食方法,PEM:开始100-120Kcal/kg/d、蛋白3.0g/k/d 逐步增加140-150Kcal/kg/d蛋白3.4-4.5g/kg/d、脂肪1.8g/kg/d正常水平PEM:开始60-80Kcal/kg/d、蛋白2.0g/kg/d、脂肪1.8g/kg/d以后按IPEM给 IIIPEM:开始40-60Kcal/kg.d、蛋白1.3-1.5g/kg.d、脂肪0.4g/kg/d基础代谢增至60-80Kcal/kg/d后按IIPEM给,1.药物:补充B族维生素、胃蛋白酶、胰酶等 苯丙酸诺龙0.5-1.5mg/kg,肌肉注射,每周1-2次,连续2-3周。(供给充足的热量和蛋白质);胰岛素2-3单位皮下注射,每日一次,注射前需服葡萄糖20-30克,连续1-2周。元素锌0.5-1mg/kg。2.中医治疗:,(三)促进消化,严重营养不良合并贫血、腹泻及感染的状态时,体内的各种脏器功能严重低下,酸中毒,水、电解质紊乱,休克,心、肝、肾功能衰竭等危及生命。应积极进行相应处理。注意维生素A缺乏症对眼部的损害。防治霉菌感染。,(四)处理危及生命的并发症,4-6月逐渐恢复体重,后身长追上。,恢复指征,预 后,持续时间:时间越长,影响越大,生长发育 智力,可能永久性 病情程度:轻-中预后好,重度病死率也,但致残率仍高发生年龄:发生时间越早,远期影响越大,预防 预防为主 防重于治 采取综合措施预防 1)合理喂养 2)合理生活制度 3)疾病防治 4)生长监测,各系统功能低下,免疫功能,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各种感染,食欲不振、腹泻,多尿、低比重尿,血压下降、脉弱、肢凉,表情淡漠、学习困难、智力低下,饮食不当,疾病因素,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脂肪消耗,糖原累积不足,水肿,细胞外液容量增加,肝脂肪浸润及变性,消瘦,低血糖,低渗性脱水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皮下脂肪减少、近消失体重减轻,并发症,贫血,维生素缺乏,营养不良病理生理、临床表现以及并发症之间的关系,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新陈代谢异常,1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好发年龄为A3岁以内 B学龄前期 C学龄期 D青春期 E好发于各年龄期儿童A2.营养不良的最初症状 A.肌肉张力低下 B.智力发育呆滞 C.身长低于正常 D.运动功能发育迟缓 E.体重不增E3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消失的顺序是A.面颊躯干腹部臀部四肢B.躯干腹部臀部四肢面颊C.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颊D.臀部四肢面颊躯干腹部E.腹部躯干四肢面颊臀部C4下列哪项符合度营养不良的诊断标准?A体重低于正常值1525 B.精神萎靡 C肌肉明显松弛 D腹部皮下脂肪0.4cm以下 E.身长低于正常A,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