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与儿童发展.ppt
游戏与儿童发展,主讲人:李艳苹,主要内容,游戏起源学说,古代儿童游戏,游戏起源,一、游戏起源,游戏演变,一、游戏起源,(一)游戏起源学说1高等动物本能说 这种观点认为,在比较高等的动物中普遍存在着游戏,而且,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越高等的动物,游戏行为越明显。,一、游戏起源,低等动物一经出世就独立谋生,而高等动物却要经历长时间的哺育,期间小动物对运动需求的满足就表现为无目的的运动和对成年动物行为的模仿,可见游戏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产物。,一、游戏起源,2劳动说著名心理学家冯特说:“游戏是劳动的产儿,没有一种形式的游戏不是以某种严肃的工作为原型的”。,一、游戏起源,游戏与劳动有三种关系:劳动前的预演(高等动物的游戏本能和儿童的游戏);游戏和劳动的结合(原始野蛮人的游戏,表明了动物游戏想人的游戏的演化);劳动后的再度体验(具有社会性的人的游戏)。,游戏起源,3.模仿说模仿是人的原始心理机能,这种模仿冲动的表现也正是原始的、低级形式的艺术。这一观点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模仿,比如对声音的模仿发展成音乐艺术,对形象的模仿发展成造型艺术,对动作姿态的模仿发展成舞蹈艺术。,一、游戏起源,4.巫术说这种观点认为,游戏起源于原始巫术的形式和内容。由于原始人不能够理解自然界给他们带来的幸灾祸福,所以本能地对自然的力量感到神秘和恐惧,认为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主宰着世界,因此产生了祭祷鬼神的仪式,举行这种仪式必有歌舞形式伴随,这种巫术歌舞形式带有极大的游戏性。,一、游戏起源,(二)游戏演变1.早期人类的游戏共享原始人的游戏主要表现为想象性游戏和运动性游戏两种。,一、游戏起源,2.游戏成为幼儿的权利首先,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私有制的出现,游戏的权利逐渐为少数人享有。其次,由于游戏本身的发展,艺术、体育以比较成熟的形式从原始态的游戏中独立出来,那种比较幼稚的、随意的、自发的游戏更多地成为儿童活动的方式。于是,成人的娱乐与儿童的游戏分离;第三,宗教的的兴起发展。,一、游戏起源,学校教育把游戏看成是智力的浪费,是一种没有任何意义的虚假活动。游戏在人们的观念中一直受到否定的评价,人们常常为孩子玩了一个假期而叹息。只有那些尚未入学的幼儿,没有学习和生活的重负,仍然享受着游戏的材料,在乡野中用最自然的材料创造了种类繁多的游戏形式。,一、游戏起源,3.游戏成为幼儿教育的手段 从福录培尔开始的幼儿园运动,使广大街巷顽童进入了专门的教育机构,从此,儿童游戏日渐与教育联系起来,成为幼儿教育的一种手段。,一、游戏起源,儿童进入了正式的教育机构,但又未到正规学习系统知识的年龄,游戏仍然是幼儿的主要活动。然而,游戏的纯粹性、自发性被规范性和系统性取代了。,一、游戏起源,4.游戏日益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内容现代发达的科技把人从繁重而功利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游戏作为一种内在的追求逐渐得到承认。幼儿游戏也同样受到重视,教学性游戏不应该再一统天下,把游戏还给儿童,让幼儿体验真正的游戏乐趣。,一、游戏起源,游戏的时光越来越短,游戏的空间越来越小,所以请尊重孩子,救救游戏!,一、游戏起源,(三)古代儿童游戏1 益智游戏 2 文字游戏3 幻术游戏4 偶戏 5.运动类歌舞游戏6.生活游戏7.童谣8.野趣,七巧板(唐图),二、幼儿为什么需要游戏,二、幼儿为什么需要游戏,(一)游戏的理论学说1.精力过剩说2.松弛消遣说3.预演说 4.复演论,德国的席勒和英国的斯宾塞用“精力过剩说”解释了游戏。认为,人或动物将必要的精力消耗在了有助于维持生存所必须的活动以后,如果身体里还有一部分精力积蓄将产生压力,多余的精力必须用另外一种活动去消耗,那就是游戏。,然而德国哲学家拉扎鲁斯却提出了另一看法,认为劳动会使人的精力消耗而产生疲劳,游戏是使消耗的精力得以恢复的理想方式。所以游戏不是发生在精力过剩的情况下,而是发生在精力亏空的情况下。他的观点被称为“松弛消遣说”。,身体机能-精力的调节。一种精力的亏空正是另一种精力的过剩,在消耗过剩的精力时,那部分亏空的精力便得到补充,两种精力的互补,便可求得平衡。游戏是对工作和学习的补偿,工作和游戏、学习和游戏就是通过动静交替、劳逸互补而协调的。,德国的生物学家格罗斯提出了游戏“预演说”。认为,儿童游戏是未来生活的预先练习。游戏是动物生存本能的练习,儿童游戏是其将来必须承担的更为成熟的活动的低级形式,儿童在游戏中本能地实践成年期必须用于谋生的基本技能。,美国心理学家霍尔的“复演说”又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生存的本能。这种观点认为游戏是个体再现祖先的动作和活动,重演人类种族进化的历史,通过游戏的重演,是个体逐步摆脱原始的本能动作,为复杂活动做准备。,生存方式-本能的表现.他们都用生存本能来作出解释,一个把游戏看成是对天赋生存本能的强化,一个把游戏看成是原始生存本能的弱化,一个把游戏看成是预演未来,一个把游戏看成是复演过去。正是这种不断地复演过去,预演未来的一代代儿童游戏形式,勾画了一条人类社会从原始进入文明,从低级走向高级的发展轨迹。,二、幼儿为什么需要游戏,(二)游戏的生理、心理基础1.游戏是幼年生命活力的体现游戏是生命运动的一种形式,2.游戏是对心理机能的调节 游戏能实现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游戏也能控制现实中的创伤性事件。,3.游戏是儿童的一种自我表现 儿童在游戏中总是选择与自己的需要、自己的能力相适应的内容、材料、同伴和活动方式来进行游戏,排斥过高或过低于自己能力水平的活动。这是因为游戏活动是一种表现活动,表现总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的,因而游戏必然是符合儿童身心水平的一种活动。幼儿在游戏中自己创造了最近发展区。,三、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价值,(一)游戏实现了儿童运动能力的发展 1.游戏是成熟引导下的自发动作练习 各种动作的发展:爬 跳 抛接 操作,游戏在动作发展中的作用,2.游戏提供了多种运动形式的练习 游戏提供了从单一动作的练习到组合动作的练习,(二)游戏实现了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1.在游戏中进行空间感知 人体的对称结构本身就构成了一种空间结构。幼儿在游戏时以自己的身体为坐标,认识上下、前后。幼儿也在建构游戏中,认识物体的空间几何关系,了解材料大小、形状与对称、平行、垂直等结构。,2.在游戏中获得物体属性的经验 幼儿通过双手的操作,获得许多感知经验,比如冷热、硬软、干湿等。并且了解动作与行为结果之间的关系,从而产生预期行为。,3.在游戏中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 幼儿作用于物体,物体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引起婴幼儿注意,并且关注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比如下滑的玩具汽车与坡度的关系、玩具汽车与地面的关系。,4.游戏中提升解决问题能力 首先,游戏的不确定性经常给孩子带来问题,促使儿童自发地进行探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其次,游戏降低了儿童对成功的期望和失败的担忧的压力,使孩子具有更强的挫折承受力和坚持性。第三,游戏使儿童获得大量尝试在各种条件下使用物体的机会,他们常常创造性地使用物体,这一过程中充满了思维的变通性。,5.游戏中的语言练习 游戏为儿童对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的练习提供了机会。自发的语言游戏对儿童的语言进行了练习。,2岁3岁:孩子问:这是什么?妈妈答:这是电风扇。孩子:电风扇干什么:妈妈:电风扇可以吹出风来。孩子:吹风干什么?妈妈:有风就凉爽啦。孩子:凉爽干什么。妈妈:人不热就舒服啦。孩子:舒服干什么?妈妈:舒服人就开心啊。孩子:开心干什么?,3岁4岁:在傍晚时候的一个教室里,几个孩子正坐着无聊地等爸爸妈妈来接,突然一个孩子指着顶墙上漏过水的痕迹,高声叫起来:“看,黑色的墙。”另一个孩子说,“是黄色的墙”。又一个孩子说“是绿色的墙”,“红色的墙”,“咖啡的墙”,“奶油的墙”“奶油蛋糕”“奶油大饼”“奶油房子”,“奶油王佳杰”(一个小朋友名字),“奶油苏明”(又一个小朋友的名字),“王佳杰坏”,“苏明大坏”,“你大大坏”“他最最大大大大坏”“达达达达开摩托车”“开汽车”“开飞机”“开大炮”叫声此起彼落,声音一个比一个高,不时夹杂着一阵阵笑声。这是一种语言竞赛游戏,练习的是词汇的组合。,4岁5岁:“我爸爸的汽车好大好大,比房子还大”,“我爸爸的汽车更大,可以坐一千一万个人”;“我是大力神,可以把你们统统打死”,“我有魔法,一口就可以把你们全部吃到肚子里去”;这个年龄的孩子就是常常聚在一起,以这种充满暴力、幻想、夸张的语言游戏,练习了表达能力。,5岁6岁:这时候孩子喜欢玩一种荒诞的语言游戏,例如模仿一些流传于街头的荒诞儿歌,这些儿歌往往压韵而朗朗上口,易于孩子们一呼百应一起传唱。他们也喜欢用颠倒的形式来对一般教材中的儿歌进行改造,如:小狗喵喵,小猫汪汪,小鸭子喔喔喔,大公鸡嘎嘎嘎。又如一个幼儿竟然把小白兔的儿歌念成“小白兔,黑又黑,两只耳朵掉下来”。从这些语言游戏中可见,儿童通过对比和类比的方式来进行语言创作,体现了语言的幽默和机智,从而练习了语法规则。,(三)游戏实现了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儿童游戏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他们社会化发展的历程,能够经常参与社会性游戏的孩子,就能很好地融入最初的社会关系,在与同伴的相处中获得一定的社会技能,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5,从独自游戏到合作游戏的社会化过程,也就最集中地体现为不断地“去自我中心化”。去自我中心化-摆脱自我中心,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看自己,不再一味地以自己为坐标来要求别人的行为,而应是意识到自己在与他人关系中的位置,以他人与自己关系的平衡来调节自己的行为。,游戏如何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1.游戏促成了儿童的社会交往关系在游戏中,儿童结成了两种类型的交往关系:现实的伙伴关系,游戏中的角色关系。无论哪种关系,都为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以玩具为媒介。,2.游戏提供了儿童社会实践的机会游戏中的角色扮演,是儿童学习社会角色,掌握社会行为规范的的最好实践机会;游戏情节的展开过程,正是儿童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使儿童能够进一步体验、感受、理解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知识经验。,3.游戏帮助儿童摆脱自我表现中心处理关系冲突服从游戏规则学会换位思考,(四)游戏实现了儿童情感的发展 1.游戏使儿童体验积极情感2.游戏能帮助儿童控制情感的冲动3.游戏中产生高级情感:道德感、理智感、美感。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维生素,四、如何干预游戏,(一)如何设置游戏环境空间设置材料投放,四、如何干预游戏,空间设置,户外游戏场地布置,室内游戏空间划分,户外游戏场地布置:1.场地特征富有变化,诱发幼儿的游戏行为。2.大型设施具有多种功能,既能促进幼儿动作发展,又能发展幼儿想象力和社会性。3.场地有一定数量的可移动的材料。4.贴近自然,富有乡野气息。,室内游戏空间划分:1.空间大小较大的空间可增加想象性游戏;较小的空间产生安静的社会性游戏和结构游戏。2.空间结构将宽大的空间划分为较小的区域,比大型开放区更易产生高品质游戏,增加互动合作机会。3.区域划分相对固定灵活变通。,每个区域空间大小应该各不相同,较大的空间使幼儿能进行大组群合作游戏,学会协商、竞争、分享;最小的空间能让幼儿进行一对一的安静、隐秘的活动。,可移动的轻便矮柜、可左右拉动的门帘、便于上下收拢放开的帐篷、可缩小放大的屏风等,方便幼儿根据游戏的需要随时进行变化,对区域进行封闭与开放,使区域扩大或者缩小,让空间更具流动性。,材料投放:1.材料的丰富性材料数量、材料种类、材料种类的搭配、材料的特征。低结构材料高结构材料,2.材料投放方式目标导向区探索发现区自由开放区,(二)如何指导幼儿游戏1.基本要求以平等心与幼儿沟通;指导建立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尊重幼儿的选择。,2.指导方法平行游戏共同游戏现实比照,3.成人在儿童游戏中的角色 游戏环境的创设者:预先经验准备;保证游戏时间;提供空间与材料 游戏过程的观察者 游戏进展的支持者:材料支持;语言支持,如何处理自主游戏时间里的告状行为?如何建立游戏规则?,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彷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上帝啊!为什么?天上一片安静。唉!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好吧!松手了!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我感到微风,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慢着!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咦?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我忽然想起来了,莫非我错了?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请让我慢慢成长 请让我在游戏中成长,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