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樱桃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万亩大樱桃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概要1.1.1 项目名称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万亩大樱桃示范基地建设1.1.2 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点位于 SZQDFX SNX 等三县区 3 个镇涉及 SZQSHZZRJHC 等 45 个行政村1.1.3 项目建设单位项目建设单位为 SLS 蚕果站,单位基本情况如下:单位名称:SLS 蚕果站单位地址:SLSSZQJMLX 号法定代表人姓名:QYM1.1.4 项目主管单位本项目主管单位为 SLS 农业局1.1.5 项目性质本项目建设性质为新建1.1.6 项目建设目标项目建设总体目标是在全市退耕还林区建设 3 万亩大樱桃产业基地本项目规划利用 SXS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项目资金,在 XXX 国道沿线 SZQSHZZDFXDHZ 和 SNXSMZ 等 3 县区 3 个镇 45 个行政村,新建万亩大樱桃示范基地项目建设目标将分期实施,本期建设内容实施完成后,项目区内将建成 1 处大樱桃良种资源圃3 处优质高效大樱桃产业示范基地和2 处定点育苗基地3 万亩大樱桃作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进入盛产期年产量达到 1.89 万吨,年产值 4.725 亿元,实现经济效益 3.69 亿元1.1.7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1引进大樱桃新品种 8-10 个,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 90%以上,引进示范推广新技术 5 项,成果转化率达到 50%以上;2建设大樱桃良种资源圃 20 亩,主要为大樱桃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提供良种砧木接穗开展新引进的大樱桃良种观察对比试验,筛选最优品种和最佳授粉品种组合,确保产业基地建设品种优良纯正;3建设大樱桃产业示范基地在 SZQSHZZDFXDHZSNXSMZ 等3 县区 3 个镇 45 个行政村建设 1 万亩优质高效大樱桃产业示范基地;4建设大樱桃良种苗木繁育基地 2 处 20 亩,年提供优质苗木20 万株接穗 10 万枝;5购置果园管理设备购置修剪工具病虫害防治器械设备板灯带等 400 套件;6举办大樱桃果园管理技术培训 4 期 4000 人次;7在项目区设立宣传牌 3 块,标志碑 42 座;8建设库容 1000m3 大樱桃果品冷藏库1.1.8 项目建设期及进度本项目建设期为 3 年,即 2011 年 5 月-2014 年 4 月1.1.9 项目投资规模项目估算总投资 2848.80 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 2458.60 万元,占总投资的 86.3%;工程建设其它费 390.20 万元,占总投资的 13.7%各分项费用如下:工程建设费用中,建筑安装费 2426.30 万元,占总投资的 85.2%;工具器械购置费 25.64 万元,占总投资的 0.9%工程建设其它费用中:建设单位管理费工程建设监理费咨询审计费分别为 37.20 万元,各占总投资的 1.3%;科技支撑费勘察设计费分别为 62.66 万元,各占总投资的 2.2%;基本预备费 153.28万元,占总投资额的 5.4%1.1.10 资金来源本项目估算总投资 2848.80 万元其资金来源为:申请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补助资金 600.00 万元,占总投资的 21.1%;地方配套资金 300 万元,占总投资的 10.5%;项目区果农自筹资金 1948.80 万元,占总投资的 68.4%;1.1.11 项目效益本项目大樱桃产业示范基地 2015 年进入挂果期,2017 年全部挂果,2018 年全部进入盛果期,平均亩产鲜果 630 公斤,按现市价 25元/公斤计,年产量可以达到 6300 吨,年产值可以达到 15750 万元,退耕还林项目区农户户均增收 9750 元,实现经济效益 13206 万元,投入产出比为 1:8.6,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1.1.12 项目编制单位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 SLS 蚕果站编制1.2 可研报告编写依据1国家有关部门关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有关规定和要求;2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25号);3关于做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发改农经20073636 号);4SXS 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XX 发20111 号);5SXS 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SXS 实施七大工程促进农民增收规划纲要(2008-2012)的通知(XX 发20091 号);6SXS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7SXS 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XX 发(2004)47 号);8SLS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9SLS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2008-2015);10SLS 主要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11-2015 年);11SLS 生态高效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 年);12SLSDJ 流域综合治理规划(2011-2015 年);13关于申报 2011 年 SXS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项目的通知(XXX2011770 号);14SLS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项目管理实施细则;15SX 樱桃产业发展意见,SX 樱桃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16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建设技术规程(LY/T 1557-2000);17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 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条件(NY5013-2006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绿色食品 温带水果(NY/T844-2004);19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 落叶核果类果品(NY5112-2005);20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技术资料;21国家现行的行业规定法律法规设计标准1.3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SLS 蚕果站组织申报的SLS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万亩大樱桃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发展后续产业,落实省市果业提质增效工程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具体体现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决策和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项目”的资金支持重点,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规定项目选题准确,立项依据充分,建设目标明确,技术路线可行,主体技术成熟,规划布局合理,建设规模适度风险因素可控,符合实际情况,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项目实施将有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推进项目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促进退耕农户增收致富项目建设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一致,与进一步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一致项目完成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能有效地促进我市优质果业和退耕还林区农民增收的同步发展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建议尽快实施表 1-1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值备注一生产规模樱桃生产基地亩10000早熟樱桃亩6000产量 360 万公斤中熟樱桃亩2000产量 130 公斤晚熟樱桃亩2000产量 140 万公斤二总投资万元2848.80其中:工程建设费万元2458.60工程建设其它费万元390.20三资金筹措万元2848.80申请专项补助资金万元600.00地方配套资金万元300.00合作社果农自筹万元1948.80四年新增销售收入万元15750经营期平均值五年新增利润万元13206经营期平均值六财务内部收益率%107税前七财务内部收益率%86税后八投资回收期年6.3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与由来国家从 1999 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大西北的秀美山川得以再造,工程也已接近尾声,而受到退耕还林影响最直接的是广大的农民,退耕后耕地在家庭收入中比例减少,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与退耕前相比所占收入比例下降 4.4%,但是耕地收入户均增加了 756元,收入的增加主要是得到政策性补助的实惠和土地的高效利用从退耕还林本身政策执行来看,退耕地验收合格后粮食补助为 140元/亩,现金补助 20 元/亩,合计 160 元/亩在农村牧区实行“四免三补贴”即免收农业税牧业税农牧业特产税和三提五统收费,对种粮农牧民实行直接补贴对推广优良品种和购置农机具给以一定数量补贴,农牧民实现了“零负担”SL 地处 DJ 上游流域,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最重要的水源区与水土涵养地之一将水土流失严重的坡地退耕还林,是 SL 调整山地农业结构发展新型山地农业的必然方向然而,大面积耕地退耕还林后,如何保证农户经济收入不下降还林成果不反弹,成为新形势下摆在 SL 人民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关键是抓好后续产业,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根本是解决好退耕户农民的生计本项目在退耕还林区退耕还林户,充分利用 SL 气候资源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发展大樱桃产业,既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有效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项目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大樱桃是目前经济效益最高的水果据烟台泰安等地的资料统计,盛果期大樱桃亩产量一般在 750-1000kg,高产园可达 2000kg以上,亩收入 1-2 万元近十年来,我市大樱桃的价格高居其他果品之首,市场售价 20-30 元/kgSLS 栽培大樱桃较早的地方如 SZQ三岔河陈塬SHZ 和 DFSZDH 等大樱桃园平均亩收入均达万元以上,高的达到 1.6 万多元在种植业中,与粮油作物和其它果品相比,投入产出比最高,是典型的高效生态农业项目SL 素有“水杂果之乡”的美称,由于地处暖温气候带向北亚热带气候带的过渡区,既有南方的桔柚枇杷生长,又有北方大宗水果的栽培,是大樱桃栽培适生区,果品质优上市早截止 2008 年底 SLS 樱桃面积达 2.5 万多亩,但 80%是中国樱桃,年产鲜樱桃 5100吨,产值 3000 多万元,已成为重点区域的主栽树种但由于中国樱桃品种杂乱,管理粗放,成熟期相对集中,不耐贮运,只能近距离鲜果销售,没有真正体现樱桃产业的良好价值在大樱桃生产中,早熟品种少,影响产值,群众栽植大樱桃,不注意搭配授粉品种,造成花繁坐不住果;管理水平低,不懂整形修剪,放任生长,树下部光秃,内膛无果,生产规模小,产量少,仅能在县城销售,无法形成规模生产,产品走不出 SL但 SL 也涌现出产值千元的樱桃树和亩产值万元的典型,良好的市场收益激励农民群众栽植樱桃树的热情高涨为培育 SL 大樱桃产业,SLS 蚕果站总结了国内外与市内外发展大樱桃的成功经验,经过深入调研,结合 SL 气候条件和交通便利等优势及大樱桃市场动态,因势利导,抓示范果园建设,提出在 SL 发展大樱桃产业,继而推进全市“一村一品”和果业提质增效工程健康发展为使我市樱桃发挥其应有的资源优势,需要从引进推广新品种建立良种基地嫁接改造中国樱桃规范化种植等方面入手,促进 SL 樱桃由粗放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这项工程如能按期实施,将会对 SLS 的经济建设和农民增收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将会成为我市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新亮点SLS 大樱桃栽培从1986 年开始,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现已有5000多亩,引进大樱桃品种 20 多个,有一定的资源优势部分群众已靠大樱桃走上致富之路,也积累了大樱桃栽培的一定经验如 ZCZRJHCYBC,种植大樱桃 7 年,亩均收入达万元以上从气候条件分析,我市处于北方落叶果树栽培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积温高,有霜期短,冬无严寒,是 SXS 早熟大樱桃栽培的最适生态区;从技术条件分析,我们已有优良的品种和砧木,并总结出大樱桃早期丰产的配套技术以及与科研教学单位和有关专家的良好合作,为开发大樱桃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2.2 项目建设必要性SLS 退耕还林工程从 1999 年 7 月启动实施,截至 2007 年底,共完耕还林 242.15 万亩,退耕还林工程涉及全市 XXX 个乡镇33.4 万农户133.8 万人,目前已先后开展了八次退耕还林政策兑现,直接给退耕户兑现资金 14.6 亿元,退耕户户均 4370 元,人均 1090 元退耕还林增加全市森林覆盖率 8 个百分点改善了重点区域的生态环境,加快了林果产业发展,有力的促进了全市生态文明建设随着补助政策的逐渐到期,如何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避免再次毁林开荒,促进农民增收,成为摆在地处秦岭腹地,生存条件相对不足的 SL 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难题该项目实施旨在退耕还林区,发展大樱桃产业,破解经济发展难题,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2.2.1 本项目建设是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迫切要求SZQSHZZDFXDHZ 和 SNXSMZ,近年来利用当地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樱桃种植历史悠久的传统技术优势,积极培育大樱桃产业,促进当地农民群众奔小康农民群众在尝到大樱桃高产值的甜头后,迫切渴望农技部门给予技术指导,优质高产苗木,提高种植效益2004 年以前,项目区种植樱桃户数约 1200 余户,户均种植樱桃树5-10 株,单株产量 30 公斤左右,品种多以传统樱桃为主,户均樱桃收入 2000 元以下2004 年,项目区地方政府引导群众进行以樱桃种植为突破口的产业结构调整,当年即有 1500 户群众响应,新增樱桃种植面积 1500 亩左右,种植户户均种植樱桃树 50 余棵,2009 年部分樱桃树进入盛果期,种植户户均增收达 2 万元以上,显示出良好的带动效果2010 年,SZQZCZRJH 红了大樱桃专业合作社应运成立,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新增种植户迅速增长到 200 多户DFXDHZGJH 等 3 个樱桃专业村的出现这些事例充分说明,通过樱桃种植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确是一条引导群众脱贫致富的好途径2.2.2 发展大樱桃产业有利于促进传统樱桃产业升级大樱桃是一种春夏高档水果随着人民群众消费水平的提高,市场需求量急剧增加,但 SL 樱桃种植存在的着诸多制约因素:一是产量低下按传统的种植方式,每株樱桃树的单株产量只有 30 公斤左右导致经济效益优势难以发挥二是品种单一2004 年以前,樱桃优良品种少,明显的劣势是:果实不大产量低,果肉软口味偏酸,抗病性较差,大规模种植商品化价值低三是优良品种种植面积较小四是商品化能力弱,附加值低,种植规模难以扩张,产业化开发难以推进,商品化系列销售难以形成,因而陷入恶性循环发展大樱桃,以上问题将迎刃而解,将使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成为一项新兴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2.2.3 发展大樱桃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果农组织化水平提升通过项目建设,可有效改善项目区基础设施条件,解决大樱桃产业发展的瓶颈,建立规模化生产基地,有利于调整项目区农业产业结构同时,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原则,以“合作发展实现双赢”为目的,紧紧依托大樱桃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发挥其生产组织技术服务市场营销产品加工等职能作用,有利于推进项目区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进一步加快发展大樱桃专业合作组织,是提升项目区农民标准化生产水平组织化程度和促农增收重要措施项目区目前已成立的大樱桃专业合作社,采取面向农民成员积极实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等措施,指导带动当地樱桃产业发展,实现大樱桃种植户生产效益的增加,有效地带动和促进了当地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为 SL 大樱桃产业做大做强打下基础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3.1 项目建设地点选择按照国家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 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条件(NY5013-2006 )和国家林业行业标准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建设技术规程(LY/T 1557-2000)的要求,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 SLS 境内 XXX 国道沿线浅山丘陵地带,项目区涉及 SZQSHZZ 的 RJH 等三县区 3 个镇 45 个行政村3.1.1 项目建设选址的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 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条件(NY5013-2006 )的原则;2充分发挥现有专业村专业户优势的原则以全面提高现有专业村大樱桃种植技术品种换代科技推广为重点,确保技术示范工作取得成效;3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优势和管理优势,强力推进科技进步的原则;4选择有大樱桃栽植经验的 20 个村作为一期工程首选村,积极利用原有技术优势,巩固扩大原有的樱桃种植优势的原则3.1.2 项目区自然资源状况1地理条件 项目区位于 SLS 境内 XXX 国道沿线浅山丘陵地带,地处 DJ 沿岸及一级支流两岸的缓坡地2气候条件 项目区属暖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季风性半湿润山地气候区由于受太阳辐射地形地势和季风影响,各种气象因素变化明显,四季分明境内气候的突出特点是:光热资源充足,潜力大,降水时空分配不均,以干旱为主的灾害性天气时常出现据多年气象统计资料:年平均日照率为 51%,太阳辐射总量为 122.67千卡/cm2;年平均气温 13.1;年平均降水量 725.3 毫米;无霜期较长,年均 206 天,适宜农作物生长3光能 平均年日照时数为 2123.8 小时,日照率 51%最多在6 月份,平均 227.2 小时,日照率 55%;最少在 2 月份,平均 142.6小时,日照率 46%全年光合有效辐射总量为每平方厘米 61.34 千卡各月总辐射量和光合有较辐射量均以 1 月最小,5 月份最大4热量 项目区多年平均气温为 13.1多年月平均气温 7 月份最高,为 24.8;1 月份最低,为 0.3极端最高气温为 39.8;极端最低气温为-14.8无霜期多年平均为 206 天,最长 233 天,最短 173 天初霜日平均在 10 月 29 日地面温度 历年平均 14.8稳定通过 0的初日为 2 月 7 日,终日为 12 月 18 日,初终日间隔 318 天因此,0的日数较长,有利于安排各种作物耕层温度 历年平均地面以下 5-15 厘米的温度基本相同,为 14.1-14.4;地下 20 厘米地温为 14.65水分 根据气象资料统计,项目区平均降水量为 725.3 毫米,一般年降水量多在 700-780 毫米之间7-9 月份雨量集中,占全年降水量的 49.7%;12 月份至翌年 2 月雨雪很少,仅占全年降水量的 16.9%空气湿度受季节雨量和温度的影响而变化:夏秋季湿度较大,尤以 7-8 月份为最大;5-6 月份随气温升高,空气湿度小6风向和风速 受季风影响,春季和冬季为西西北风;夏季秋季多为东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 2.5 米/秒,最大风速为 24 米/秒7土壤条件 土壤类型为褐土黄褐土和新积土土壤质地多为中壤土或壤土,非常适宜大樱桃栽植,是发展大樱桃的优生区3.1.3 项目区基本情况1SLSSZQ 地处 SX 东南部,QL 东段南麓,西邻 XALT,东通 DF SN,北与 LN 相连,南和 SY 接壤总面积 2672 平方公里,是 SLS 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既是全国生态环境建设重点试点示范区,又是国家南水北调重要水源涵养区SZ 交通便捷,是西北与东南的交通要道,XXX 国道,HSYW 两条高速公路和 XH 铁路贯通全境;SZ 生态环境优美,生物资源丰富,是一片山绿水清的土地全区辖 XX 个乡镇办事处 XXX 个行政村 11.7 万户 54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43.4 万人1999 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至 2008 年底,涉及全区 30 个乡镇办事处 336 个行政村 4.9 万户 18.9 万人,共完成退耕还林 26.99 万亩,其中退耕还林 9.0965 万亩,荒山造林 16.0935 万亩,封山育林 1.8万亩,保存率 99.7%,森林覆盖率 65%SHZZ 地处 SZ 城东 10 公里处,XXX 国道HS 高速和 XH 铁路穿境而过全镇辖 38 个村 325 个村民小组,总户数 11476 户,总人口 43353人,劳力 20433 个全镇总面积 168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33567亩粮食总产量 10463 吨,牛存栏 1598 头,猪存栏 18200 头,羊存栏 2082 只,鸡,180000 只,人均纯收入 3836 元,全镇经济总收入14792 万元全镇实施退耕还林涉及 28 个村,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 10150亩全镇已发展大樱桃 3050 亩,重点分布在,占全镇大樱桃面积 50%以上以 XXX 为例,全村 7 个村民小组,200 户,766 人,劳力 332人,耕地总资源 1140 亩,常用耕地 825 亩,该村主导产业以良种樱桃中药材种植养殖业为主,2010 年,中药材 7300 亩,良种大樱桃 1050 亩,良种核桃 2100 亩,猪 8250 头,劳务输出 350 人,人均纯收入从 2009 年 2300 元增加到 3616 元,增长 57%RJHC2010 年成立红了大樱桃专业合作社,被市科技局科特办列为市级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示范基地2DFX 位于 SX 东南部,QL 东南麓,XXX 国道HS 高速和 XH 铁路穿境而过全县辖 XX 个乡镇 XXX 个村,总人口 30.2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27.71 万人全县总面积 2438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23万亩1999 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累计完成退耕还林任务 31.79万亩,其中退耕造林 17.49 万亩,荒山造林 11.9 万亩,封山育林 2.4万亩工程涉及全县 21 个乡镇,208 个行政村,受益农户 6.85 万户项目实施以来,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恢复,水土流失面积大大减少,区域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2000 年 5 月份 DFX 被国家正式列入退耕还林示范县DFX 县委县政府在退耕还林中,一手抓退耕还林,一手抓培育退耕还林后续产业,使其在发挥生态效益的前提下,逐步向生态和经济社会效益结合,长远利益和近期利益兼顾方向发展为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在管护好现有退耕还林资源的基础上,经过深入调查分析和论证,结合区情确立了一条退耕地可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优化退耕地还林模式,合理利用退耕前期土地,建立了一条“退耕还林发展名特优经济林基地”的良性产业链,后续产业蓬勃发展,退耕户收入稳步增加,在有效的政策措施下,群众积极性高涨DHZ 位于县城以西 15 公里处,全镇辖 XX 个行政村 XX 个村民小组,5879 户,20215 口人全镇总面积 78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18486 亩,人均耕地 0.91 亩现在有森林保护区 5000 亩,林场 18个,自然保护区 1 个全镇 1999 年以来,实施退耕还林面积 12536 亩,涉及全镇 16村117 组5879 户20215 人,退耕还林国家补偿兑现的款物合计 2400 万元DHZ 西与 SZQ 紧临,交通便利,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别适合水果产业发展,是苹果樱桃李梅柿子桃葡萄的优生区全镇发展林果面积 14300 亩,年产量 4795 吨,产值 4699 万元其中,水果面积 3300亩,产值 739 万元水果面积中,李梅 1800 亩 2250 吨,产值 450万元;苹果 500 亩 1250 吨,产值 250 万元;樱桃 300 亩 195 吨,产值 39 万元;葡萄建园 700 亩,目前未挂果核桃 11000 亩,年产 1100吨,产值 3960 万元全镇现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 13 个,其中果业合作社 5 个,分别为 DFXWW 果品专业合作社DFXWW 果业合作社DFXGJH 樱桃专业合作社DFX 陈家村葡萄专业合作社和 DFX 华盛核桃专业合作社近年来,DH 大樱桃发展异军突起,经济效益显著市场销路良好,受到村民和市场的欢迎特别是 312 国道沿线的 GJH 等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江,空气清新,水质纯净,是一个天然的无公害水果生产区,所生产的樱桃远近有名现在主要集中在 GJH 村,面积 300 亩,其它各村均有零散分布,各种品种的樱桃都生长的很好3SNX 位于 EYS 三省八县结合部,是 SX 的东南门户全县辖 XX 个乡镇XXX 个村 3 个社区,总人口 23.58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20.94万人全县总面积 2307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19.5 万亩,人均 0.9亩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使全县 31.64 万亩的陡坡耕地和荒山恢复了植被,控制水土流失面积 450 平方公里,林业用地净增 15.04万亩,有林地面积增加 12.9 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 3.7 个百分点,林草覆盖率增加 9.1 个百分点SMZ 地处 SNX 西北部,距县城 12 公里境内以浅山丘陵地貌为主,是粮食和中草药茶叶核桃大樱桃等经济作物的主产地,更是全县水源涵养地区和用材林基地镇内交通便利,道路四通八达,312 国道西南铁路纵贯东西,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齐全全镇辖 XX 个村 XXX 个村民小组,4767 户,人口 18586 人全镇总面积133.86 平方公里, 其中耕地面积 15058 亩,育林荒山 22348 亩,缓坡地 12693 亩SMZ 以生产茶叶核桃红枣大樱桃等著称2009年,被评为 SXS 一乡一业茶叶示范乡镇2010 年底,全镇农业总产值达到 7050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3869 元其中茶叶和林果收入5005 万元,占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的 71%1999 年以来,共完成移民搬迁户 692 户,退耕还林面积 11679亩,投入管护费 240 万元,完成粮食折现 2450 万元,受益农户 4287户 14233 人2003 年,镇政府引进大樱桃大枣桃杏等经济林种,在 SMZ各村试种成功,现已进入盛果期,经济效益显著尤其是大樱桃,由于其成熟早,填补春季水果短缺空白,收益效率高,加之其品质好风味香果个大色泽艳无污染耐贮运等特点,目前已成为全镇“一村一品”优选发展产业和特色果业新亮点SMZ 从事大樱桃种植多年,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当地农民已掌握了许多现代种植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3.2 土地资源权属现状万亩大樱桃产业示范基地土地资源权属归项目区集体所有项目区农民以承包形式占有土地使用权,产权明晰项目建设期间及建成后,在项目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下,大樱桃果园占用的园地使用权为入社果农所有果园进行集中连片规划设计,园地使用权可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进行合理流转3.3 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3.3.1 项目区自然条件具有适宜大樱桃发展的资源优势从 SZQMHG 到 SNXXXX 公里,气候从暖温带连续过渡到北亚热带,以 DJ 流域川塬丘陵地带为主,又穿插中低山系,海拔 500-1500米之内,SNXHSYMC 均在 500 米左右,区域内年平均气温 11-14,年降水量 700-900mm,无霜期 210 天,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气候宜人全市七县区通过整县环评考核,其自然生态条件是发展无公害优质产品的最佳区域其生态气候条件既优于国内大樱桃的主产区大连及烟台的环渤海湾地区,也优于我省的关中樱桃产区,是栽培大樱桃的极佳适生区,其低海拔成熟早和高海拔采收迟,造就了价格高的产品优势,铁路和两条高速公路贯境而过,为 SL 樱桃销售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3.3.2 项目区群众有发展大樱桃的积极参与优势SL 在上世纪 1986 年发展大樱桃,至今留存的中国樱桃树(园)两万多亩近年来相继栽植的成片大樱桃也达 5000 多亩,沿国道随处可见樱桃树,这些资源将为下一步的品种改良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也为项目实施奠定了物质基础面对新农村建设需要产业支撑,群众增收持续增长需要产业带动的现实,各级领导人民群众均在寻求突破发展的良好机遇,该项目在 SL 的实施恰顺民愿随着现代农业高效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随着新一代农民的壮大成长,更随着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及大樱桃产业效益的不断上涨,必将激发群众发展大樱桃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3.3 项目区技术队伍具有坚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优势SLS 蚕果站及三县区果树站等 3 个机构的 30 多名长期从事业务工作的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做主导产业的技术支持,联合乡镇农技(林业)站的技术力量,通过不同层次的业务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通过在田间地头生产第一线现场解决农民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培养提高农民果树管理技术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SLS 农科所组织实施的大樱桃新品种引进与推广“农引推”项目,已总结出大樱桃早期丰产的配套技术,该所与省级科研教学单位和有关专家的良好合作,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保障和技术支撑3.3.4 项目建设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优势大樱桃是目前世界竞相发展的高效果树品种,其果实营养丰富,色味形俱佳,素有春果“第一枝“果中珍品”的美称,美国果农称之为“黄金种植业”据最新资料统计,全世界的栽培面积 36.4万公顷,产量 178.7 万吨我国栽培面积有 1.3 万公顷,其中挂果面积 3500 公顷,产量 1.3 万吨左右,占世界产量的 0.73%,人均产量不足 10 克,国内消费市场空间巨大市场销售价格在大中城市每千克 60 元,产区和小城镇也达到 20-30 元左右,其亩产值在 10000元以上世界贸易量小价扬全世界大樱桃最大的进口国是德国日本和我国的港澳台地区,最大的出口国是美国和土耳其,年交易量仅为 6-7 万吨,吨价 6400 美元左右,我国仅在 2003 年出口鲜果 233吨目前,全国大樱桃面积 150 万亩,年产量 60 万吨,主要分布在辽宁大连和山东烟台有关专家推测,我国大樱桃将来基本达到供需平衡大约需要栽植 200 万亩,随着樱桃出口贸易市场的开拓,国内大樱桃消费群体的扩大,以及樱桃加工业的建设,以及我国大樱桃栽培面积将会达到 400 万亩SXS 现有大樱桃面积 18 万亩,规划到 2015 年面积发展到 50 万亩因此,大樱桃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栽培树种3.3.5 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发展机遇优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产业支撑,SN 突破发展需要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该项目与其正有一拍即合之效陕沪西武高速的开通,极大地改进了 SL 交通条件,构筑了通往长三角珠三角的快速通道,物流通达范围进一步扩大,为大樱桃外销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由于世界经济复苏缓慢,日本大地震又重创世界经济,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扬,农产品价格低廉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了,这又给我市发展大樱桃产业提供了绝好的发展机遇其价格优势可立足国内市场,开拓港澳台日本市场,因此,大樱桃产业前景光明大樱桃栽培的适应范围较窄,有不抗涝不耐盐碱不抗严寒的弱点其适宜栽培区在全国范围内仅限于环渤海湾沿岸的大连和秦皇岛以及沿陇海铁路到西安关中地区以及 SNSL从气候适应性看,山东省也只限于从烟台到鲁中南山丘地区的狭长地带,且成熟晚,上市迟;江淮以南因降雨量大易产生裂果和积涝不宜栽培;黄河以北多盐碱涝洼不宜栽培;山海关以北和辽南瓦房店以北因多严寒均不宜栽培;SN 大樱桃成熟早,上市价位高,是发展早熟大樱桃的优生区;大樱桃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从国外栽培大樱桃的情况看,由于劳动力的缺乏和成本的增加,大樱桃的栽培面积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这为我们大力开发这一高效水果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空间我国已加入 WTO,也为园艺产品出口营造了有利形势,目前,山东龙口复发中记公司已叩开欧美等高端市场大门,开创了我国大樱桃出口欧美的先河3.3.6 项目建成后具有可生产无公害和绿色果品的优势由于大樱桃从开花到成熟一般为 30-50 天,其间很少打药或不打药,果实不污染,是目前最容易生产无公害和绿色果品的树种,符合当前的消费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的需求将越来越大因此,大力开发这一高效水果,对于满足人们对果品多样化的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增强我市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促进外向型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4 存在的问题和对策3.4.1 存在问题本项目在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优质高产品种问题,产品市场销售问题和项目建设资金的保障问题3.4.2 解决对策优质高产品种问题,通过项目建设,引进优质高产良种苗木,进行规范种植,科学管理解决市场销售问题,在项目区地方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果品贮藏加工,延长产业链同时,加强市场建设,举办各类推介洽谈会新闻发布会,组建果品营销公司,解决大樱桃果品销售问题资金保障问题,拟通过项目申请省级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补助资金地方政府财政配套和项目区果农自筹等途径解决,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第四章 项目建设方案4.1 指导思想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以立足本地资源为优势,依靠科技进步,按照“科学化布局规模化种植系列化服务产业化开发品牌化营销”,培植 1-2 个在国内外叫得响的当家品牌,争取早日获国家“无公害绿色食品”认证,努力建成 SN 地区最大的大樱桃生产基地,使 SL 大樱桃产业成为区域特色产业,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来源4.2 建设原则1坚持市场优先原则重点发展早熟优质品种2坚持因地制宜相对集中规划引领科学布局原则选择气候土壤适宜的村组集中连片规模化发展,形成优势区域3坚持高科技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原则以效益为目标,大力发展现代化大樱桃产业4坚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的原则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结合5坚持特色资源开发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的原则6坚持项目建设与产业化经营相结合的原则7坚持合理配置品种,以早熟优质为主的原则4.3 建设方案4.3.1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本项目计划建成高标准大樱桃产业示范基地 10000 亩,其中早熟品种 6000 亩中熟品种 2000 亩晚熟品种 2000 亩计算期内,本项目建成后年生产大樱桃果品 630 万公斤其中,大樱桃早熟品种 360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