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制宪权与宪法的基本原则.ppt

    • 资源ID:4975262       资源大小:200.49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制宪权与宪法的基本原则.ppt

    第四章 制宪权与宪法的基本原则,第一节 制宪权与宪法基本原则概述 第二节人民主权原则 第三节基本人权原则 第四节权力制约原则 第五节法治原则,第一节 制宪权与宪法基本原则概述,制宪权理论的历史演变1.薛耶斯的制宪权理论(1)为创造宪法的权力,与宪法所创造的权力不同(2)制宪权的主体是国民(3)不仅是一种事实上的力,而且也是使新创的法律体制正当化的力量2.法国1791年宪法下的制宪权(1)与修宪权区别开来(2)作为现行法律体制正当化的基础,被永久冻结,3.19世纪中后期制宪权理论的命运在占主导地位的实证主义法律思想中,被认为纯粹是一个事实概念,而排除出法的世界之外4.施密特的制宪权理论(1)区分宪法与宪律,并据此区分制宪权与修宪权(2)制宪权的主体可能是国民,也可能是君主、少数者的组织(3)国民的制宪权不受任何实质的和形式的制约,制宪权的性质与界限对此,应区分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立场来分析1.在安定的宪法秩序之下:事实概念2.在宪法秩序动摇时期:法律概念(1)维护宪法:表示已成立的实定宪法的正统性(2)破坏宪法:制定、再创造宪法的万能的力制宪权与宪法的基本原则1.宪法基本原则的含义 一国宪法所确立或隐含的最根本的原理和准则。从法律角度来理解,制宪权与宪法的基本原则具有同一性,从法律角度来理解,制宪权与宪法的基本原则具有同一性,是制宪权的直接体现。具有法律性、概括性、稳定性等特点 2.存在形式 除少数明定于宪法中外,更多的是隐含在具体的宪法规范之中宪法基本原则的功能 1.指导宪法规则的制定 2.指导宪法规范的解释和适用 3.限制“修宪权”行使,宪法基本原则的种类 1.共同原则 民主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权力制约原则、法治原则 不同国家、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在理解和关注的重点上仍存在较大差异 2.特有原则 和平主义原则(如日本国宪法);联邦主义原则(如美国联邦宪法)和单一制原则(如我国宪法);社会主义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如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3.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权力制约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法治原则、社会主义原则、单一制原则,第二节 人民主权原则,民主与人民主权(一)民主的含义 1.由团体或组织的成员就共同事务行使某种程度上的参与权和决策权的理念与制度。2.包括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和社会生活的民主。宪法学上讨论的是政治民主 3.近代民主政治最早确立于英、美、法等资本主义国家。随着人民自主意识的增强和参政议政能力的提高,民主化早已成为世界各国政治发展的基本趋势。,(二)民主的类型 1.主权意义上的民主(人民主权)与统治权意义上的民主 有后者不一定有前者,有前者则必须同时有后者,否则就仅仅是一种象征意义的民主 2.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 虽然都属于统治权意义上的民主,不过,一般只有在确立了主权意义上的民主后,直接民主才有可能,近代以来民主政治的发展趋势 1.从统治权意义上的民主到主权意义上的民主 英国美国、法国 德、意、日等国:19世纪二战以来 2.选举权的逐步普遍化、平等化 3.从间接民主到直接民主 4.从绝对民主到相对民主 两院制、(司法)违宪审查制、分权制衡,我国人民主权原则与社会主义民主 1.人民主权原则:第2条第1款 社会主义民主的阶级性对人民的民主:爱国统一战线的组成(社会主义的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对敌人的专政:因严重犯罪而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2.间接民主:第2条第2款 3.直接民主:第2条第3款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听证制度、批评权和建议权、人民陪审员制度,第三节 基本人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的含义 1.基本人权自始便是宪法的基本内容和根本目标。不过,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称谓,代表了不同的宪法传统和文化 2.基本人权的含义、种类,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并不完全相同。不过,现在已普遍认为,基本人权是基于人的人格尊严所存在的权利,因此是固有的权利、普遍的权利。人权不仅包括消极的权利,也包括积极的权利,3.基本人权原则是指国家对于基本人权应当予以承认、尊重,不仅不能侵犯,而且应积极予以保障。(1)将基本人权的保障作为国家的最高目标(2)对各种具体的基本人权通过宪法作出明确、完整的规定,此种规定对各种国家机关均具有现实拘束力(3)通过违宪审查机制,保障基本人权不受侵犯,我国宪法上的基本人权原则 1.基本人权原则是我国历部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 2.我国对人权的特殊理解(1)不承认超阶级、超国家的人权,认为宪法权利应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实证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观点)2004年宪法修正案: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2)对集体人权的强调(3)对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强调(4)需要经过法律的具体化,才能具有法律意义,第四节 权力制约原则,一、权力分立的理论 权力分立的观念源于古希腊,但作为控制统治者的权力同时保障人民权利的手段,近代的权力分立理论正式形成于17、18世纪的英法等国。1.洛克 立法权国民(议会);执法权和同盟权国王 2.孟德斯鸠 立法权平民选举产生的议会 行政权世袭君主 司法权:“叙述法的语言之口”,“可说是无”,二、权力分立的制度化 1.美国的州宪与联邦宪法(1)1780年马萨诸塞州宪法第30条:为在本国政府中实行法的统治而非人的统治,立法部门不得行使行政权和司法权,行政部门不得行使立法权和司法权,司法部门不得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2)美国联邦宪法:总统制 2.法国1814年宪法:议会内阁制三、现代宪法上权力分立的演变 1.政党政治与权力分立 2.行政国家与权力分立 3.(司法)违宪审查与权力分立,四、我国宪法上的权力制约原则 通常的阐述是:(1)行政权与司法权受立法权制约,但欠缺反向制约(2)公民权利对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制约,但这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制约,因为其无法独立进行(3)公民权利对立法权的制约,但目前仅有政治机制,而无法律机制,且政治机制效果也不明显,第五节 法治原则,法治思想的两种渊源 1.英国:法的统治(rule of law)(1)13世纪布雷克顿法官:国王不在任何人之下,但是在神和法之下进行统治(2)19世纪末戴雪:政府不得享有广泛且专断的裁量权,国民除由普通法院依普通程序确定为违法外,不受处罚和剥夺财产;任何人都不得享有法外特权,都要服从国家的普通法和普通法院的裁判;宪法是法院保障人权的结果,而非人权的来源(3)20世纪以来,在行政权扩张的背景下,通过行政程序来实现对行政权的法律控制,2.德国:法治国(rechtsstaat)(1)18世纪后期19世纪前期莫尔:法治国的本质在于保障自由与平等这种个人的基本价值(2)19世纪后半期:形式法治国(3)二战结束以来:实质法治国与社会法治国 实质法治国:基本权条款为直接适用的法;宪法法院与宪法审判;修宪权的界限 社会法治国:注重社会基本权的保障,我国宪法上的法治原则 宪法第5条。但是:1.宪法及其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不能直接适用,所谓法治是不包括宪治在内的形式法治 2.法治的对象过于宽泛、模糊;3.法治中的“法”亦过于宽泛,从而与人民主权、民主等疏离;4.欠缺真正的司法独立,

    注意事项

    本文(制宪权与宪法的基本原则.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